書名:走出生命的迷霧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219973系列名稱:
金翅鳥系列編號:
JZ07定價:
380元作者:
濟群法師頁數:
368頁開數:
17x22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318出版日:
20240318出版社:
橡樹林(城邦)CIP:
225.87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讓向外尋求的心回到當下吧!
因為真正的答案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此刻的心行。
我們能夠把握當下,就能把握未來,把握生命的方向,走出生命的迷霧。
在夜深人靜時、在失落徬徨時,或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刻,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靈魂之問:「我是誰?活著為什麼?」「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常常,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在世俗和理想之間,在混沌與清醒之間,似乎隔著一層迷霧,讓人悵惘。打開這本書,濟群法師將拂去迷霧,直指生命的本質,告訴你何為真正的幸福;與你談信仰與人生、輪迴與解脫;指引你看到涅槃之美,帶你認識佛教,以及如何用佛法智慧淨化社會人心。
想找到答案嗎?讀這本書吧!試著從源頭解決痛苦,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
讓向外尋求的心回到當下吧!
因為真正的答案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此刻的心行。
我們能夠把握當下,就能把握未來,把握生命的方向,走出生命的迷霧。
在夜深人靜時、在失落徬徨時,或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刻,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靈魂之問:「我是誰?活著為什麼?」「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常常,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在世俗和理想之間,在混沌與清醒之間,似乎隔著一層迷霧,讓人悵惘。打開這本書,濟群法師將拂去迷霧,直指生命的本質,告訴你何為真正的幸福;與你談信仰與人生、輪迴與解脫;指引你看到涅槃之美,帶你認識佛教,以及如何用佛法智慧淨化社會人心。
想找到答案嗎?讀這本書吧!試著從源頭解決痛苦,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
作者簡介
姓名: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出家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出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系,令無數學人蒙益。
1992年起,面向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出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盲點,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
相關著作:《你也可以這樣活著》《心,才是幸福的關鍵》《經營企業與經營人生》《造就美好的自己》《我們誤解了自己》《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高僧與哲人的對話》
書籍目錄
序
人生五大問題
何為幸福
我是誰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何為命運
活著為什麼
當代宗教信仰問題的思考
信仰與人生
正信、迷信與邪信
信仰與理性、科學
宗教與社會進步
信仰的現象分析
信仰與人生
信仰可以建立道德準則
信仰可以引導精神追求
信仰可以使人心態超然
信仰可以培養慈悲大愛
信仰可以解決生死歸宿
信仰可以找回自己
佛教在宗教中的獨特性
無神而非有神
業力而非神創
自力而非他力
人本而非神本
結語
佛教在當代社會
佛教與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佛教在弘揚中存在的問題
清規戒律在現實僧團的作用
如何解決社會發展帶來的矛盾
宗教是否有能力改善社會人心
教界能為當今社會做些什麼
輪迴與解脫
印度傳統宗教對輪迴和解脫的認識
佛教對輪迴的認識
佛教的解脫思想
悲願無盡的菩薩道修行
五、結語
涅槃之美
從印度文化看涅槃
佛教對涅槃的理解.
涅槃之美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家,從這裡出發
求學,為人生充電
弘法,使修行落地
心學,給眾生把脈
答疑,為學人解惑
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
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提出
人生佛教與原始佛教
人生佛教的思想特徵
人生佛教的弘揚情況
佛教在當代弘揚中的思考
用佛法智慧淨化社會人心
佛教要為這個時代做出應有的貢獻
幸福的產生跟你的需求,跟你的心態有關
如果沒有健全的人格為基礎,使用科學其實是很危險的
佛教自身的問題不只是佛教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的折射
正確的認識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智慧,每個人都具有智慧和潛力
弘揚人生佛教,共建精神家園
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
對當代佛教的探索與思考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響
佛教彌補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
建設如法寺院,構建人類精神家園
佛法弘揚與「中國夢」
文章試閱
信仰可以解決生死歸宿
國人避諱談「死」,視之為不吉的話題。又或者,總覺得死是別人的事,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我們在世上忙來忙去,拚命賺錢,拚命做事業,即使有了這輩子花不完的錢還不夠,仿佛可以永遠活下去,永遠賺下去。從來沒想過,死亡必然到來,也必然會帶走這一切。但什麼時候死是不一定的,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明天,甚至可能是下一秒。那些猝死的人,如果想到生命會戛然而止,還會那麼奮不顧身地追求,不為死亡做一點準備嗎?遺憾的是,很多生命就這樣猝不及防地走了,而且愈來愈年輕化。
當我們聽到這樣的新聞,看到身邊親戚朋友的死亡,內心會不會有一種恐慌?在西園寺和心理學界聯合舉辦的「佛法與心理治療」論壇上,與會者曾就「死亡焦慮」的主題展開探討。我也代表佛教界作了講座,透過對《心經》的解讀,闡述了佛教的生死觀。不少與會心理學家聽後表示,佛法對死亡問題的解決最為徹底。
如果我們從來不思考死亡,也不為死亡做任何準備,一旦死亡來臨,就會痛苦、茫然、不知所措,最後在搶救和折磨中無奈離去。這是今天很多人的生命結局,是不是有些悲哀,有些草率?難怪古人把「好死」列為五福之一。
怎麼才能無憂無懼地安然離世?就要瞭解死亡的真相、未來的歸宿。我們現在所受的教育,不管唯物論的「人死如燈滅」,還是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都沒有解答這個問題。那麼,死真的是一了百了嗎?真的不需要做任何準備嗎?很多人年輕時還覺得無所謂,但年齡漸長之後,「怎麼死?去哪裡?」的惶惑就會時常浮現心頭。
探尋死亡真相,解決死亡問題,不僅是我們今天面對的,也是佛陀當年出家的原因,是佛法修行的重點。佛陀之所以放棄王位而出家,就是看到老、病、死的痛苦。從死亡的角度審視,不論青春、美貌還是財富、地位,都是過眼雲煙,分文不值,所以他決定去追求生命永恆的價值。經過六年苦行,最終在菩提樹下證悟不生不滅的境界。那麼,佛教是怎麼認識死亡的呢?
死亡並不是結束
佛陀證悟時發現:生命不只是這一生,而是在無盡的流轉中,由生向死,死而復生。今生只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段,就像一片浪花。這一期的生死,也不過是一片浪花的生滅而已。浪花有生有滅,但大海如如不動。如果認識不到生命的大海,而是活在浪花中,覺得浪花就是一切,就會被浪花的生滅左右。如果我們能從生命之海來看生死,體會到生命的無限,而不是局限於浪花,就不容易焦慮了。
中國的悟空號發現,在宇宙中,我們看到的物質世界只占百分之五。此外,暗物質占百分之二十七,暗能量占百分之六十八。心理學家也說,生命有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面。其中,意識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潛意識才是深藏海底的巨大山體。這都說明,我們的視野非常有限。學佛,就是幫助我們開啟智慧,從宏觀的視角認識生死。
除了輪迴,佛法所說的涅槃、往生和菩薩道思想,為我們指明了生命的真正歸宿。很多人把涅槃等同於死亡。其實,涅槃是對迷惑煩惱的徹底平息,是證悟不生不滅的境界,包括有餘依涅槃和無餘依涅槃。前者的五蘊果報身還在,後者才是灰身泯智,意味著色身的消亡。所以涅槃不等於死亡,活著一樣可以證悟涅槃。
淨土法門也是解決死亡焦慮的重要途徑。對於修行人來說,如果今生沒能證悟怎麼辦?阿彌陀佛所發的悲願,讓學人可以透過信願行積累資糧,由一心念佛,借助佛力往生極樂。那是無限安樂的所在,是阿彌陀佛對眾生的慈悲接引。所以念佛人把死亡稱為「往生」,是脫胎換骨的新生。看到這樣的光明前景,還會畏懼死亡嗎?還會有任何不捨嗎?
此外,菩薩的無住涅槃是在證悟後為大悲所驅動,繼續在輪迴中救度眾生。菩薩道修行要建立無盡的悲願,以輪迴為戰場,在十方世界不斷地救度眾生,幫助眾生從迷惑走向覺醒。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望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是何等的氣勢,何等的願力!有了這樣的願力,就會根據眾生的需要隨類化身,哪裡需要就到哪裡,轉被動受死為主動選擇,轉生死焦慮為悲願無盡!
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是幫助人們面對死亡的方法。哲學家說,哲學是為死亡做準備。其實,宗教更是為死亡做準備。佛教中,「念死無常」是修行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既是正行,也可以是一切法門的前行。真正的修行人,時時都在為死亡做準備。想到死亡隨時都會發生,就不敢有任何懈怠。
佛教把生命分為四個階段,生下時是生有,在世時是本有,死亡時是死有,此生結束到下一生之間叫作中有,就像在世間結束一份工作,還沒找到下一份工作的中間階段。當一個人離開世界時,如何從此生過渡到下一生?是什麼在決定生命去向?除了往昔業力,臨終一念也很關鍵。
如果生起善心,就能使善業盡快成熟;如果發願往生,資糧具足,就能蒙佛接引;如果臨命終時被人各種惱亂,生起強烈的貪著或瞋恨,就會墮落惡道。所以佛教非常重視臨終關懷,要在生死關頭為臨終者做好心理引導,讓他放下塵世的一切牽掛,瞭解未來去向,對彌陀悲願充滿信心,願離娑婆,願生極樂。同時,透過念佛或稱念三皈,幫助臨終者調整心行,安住正念。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助力。
現在西方也有安寧關懷,對沒有醫學治療意義的重病患者,在減輕他們身體疼痛的同時,給予心靈疏導和關愛。這種關懷也包含信仰的引導,使他們安然並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佛教的解脫思想
依戒定慧走向解脫
從實踐來說,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樣,也要解決欲望、貪著及由貪著產生的各種煩惱妄想。常規的修行道路,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說四諦法門時,就提出中道的修行。中道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認識的中道,二是生活方式的中道。
在認識上,要遠離常見和斷見。常見就是執著有一個常恆不變的「我」,斷見就是認為「人死如燈滅」,這兩種認識都是片面的,不符合真相的。
在生活方式上,佛陀教導我們依戒生活,既不能放縱欲望,也不必無益苦行。因為佛陀以親身經歷認識到,透過一味虐待身體來消除欲望,是不正確也不可取的。
不少人對戒律有畏難情緒,覺得那是一種束縛,事實上,戒律不僅是得定發慧的基礎,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戒律的精神主要有兩點,首先是止惡修善,其次是遵循簡樸自然的生活。戒律中,對出家人的衣食住行都有詳細規定。因為人很容易對擁有的東西產生貪著,進而為其所縛,這就需要從源頭進行約束,減少對物質的欲望。
很多宗教都認為,欲望是充滿罪惡的,但佛教並沒有徹底否定欲望,而是把欲望分為善、不善、無記三類。比如正常的生理需求,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本身說不上好壞,屬於無記。但如果我們為了吃好住好不擇手段,甚至坑蒙拐騙,就是需要斷除的不善欲望了。如果我們想追求解脫,造福社會,則屬於善法欲,需要大力提倡。佛教所說的菩提心,就是善法欲的表現。所以說,欲望未必是洪水猛獸,關鍵是過一種健康樸素,而不是為物所累的生活。
當今人類的生活方式,不僅對修行有極大障礙,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我們要保護環境,就必須從生活方式開始改變。如果繼續這種鼓動消費、放縱欲望的生活,生態問題只會愈演愈烈。所有的環境問題,不論是空氣污染還是資源的過度開採,根源都在於人類的生活方式。
從修行角度來說,戒律就是幫助我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簡單,心就容易清淨。反之,如果生活喧鬧混亂,心一定也會動盪不安。即使想要聞思或禪修,到了座上也不容易靜下來,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
生命是一個緣起的存在。從我們的行為到生活方式,都會影響到生命的積累。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就會形成什麼樣的心理積累。所以,戒律是修行的重要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才能進一步修定、發慧。
禪定並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傳統宗教共同的修行項目。不過,單純的禪定是建立於迷惑的生命系統,只能讓妄想暫時平息下來,不能從根本上斷除它。
佛教的修行,是在禪定基礎上以正見進行觀照,從而照破煩惱,照見諸法實相。所有煩惱都和我們的認知有關。社會上正提倡重塑三觀,即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佛也是改造三觀的工程,透過修學,把佛法智慧落實到心行,轉變為自身的認識。只有這樣,遇到問題時才能以佛法正見來看待,從而解決煩惱。
生活中每天會發生很多事,這些事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關鍵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看。如果能以智慧加以觀照,任何事都不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順境有順境的幫助,逆境有逆境的加持。反之,如果觀念存在問題,每件事都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順境會讓人得意忘形,逆境又會讓人怨天尤人,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可見,所有煩惱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外境之所以會給我們帶來傷害,關鍵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看待,在於我們的認知是智慧還是錯誤的。
我們沒有學佛前,內心往往積累了或多或少的負面情緒,覺得哪個人傷害過我,哪個人對不起我,哪個人和我過意不去,等等。這些心結都和錯誤認知有關。心理學上的認知療法,就是透過改變認知,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效果。如果能以佛法智慧重新審視,你會發現,所有煩惱都是沒有根的,只是錯誤認知引發的一堆混亂情緒而已。
煩惱有見惑和思惑之分。見惑就是認知的錯誤,思惑則是由錯誤認知積累的不良心理,這就需要依無常無我的正見做空性觀修。一旦認清真相,煩惱就沒有立足之地了,由錯誤認知引發的迷惑也會得以瓦解。
輪迴的根本就在於迷惑和煩惱。如果把根本動搖了,就能超越輪迴,證得涅槃。這是解脫道的修行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