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日本精神科名醫為原生家庭創傷打造的暖心處方
原文書名:「愛」シゆよ名ソビイウゆ暴力
產品代碼:
9786267282038系列名稱:
心理勵志系列編號:
OK0141定價:
360元作者:
齋藤學/木附千晶譯者:
賴惠鈴頁數:
288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30406出版日:
20230406出版社:
春光(城邦)CIP:
略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 一本給父母與孩子的療傷指南 ──
師長與教育人員必讀的現代家庭觀察
從小就是「乖孩子」,
永遠都在為別人的期待而活?
本書帶領你破除自我禁錮的魔咒,
接納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專業推薦】
吳東彥 諮商心理師
周純媛 諮商心理師
廖士程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前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主任
賴芳玉 律師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長期生活於『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之中,很可能讓我們無法好好地感受生命、享受生活。但是,若我們能重新找回自身與內在小孩的連結,並且在他的帶領之下,嘗試感受自己的每一個片刻,最終便能找回失去的自己。若您正受困於『溫柔暴力』的魔咒之中,很推薦您一起閱讀這本書籍。」──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假使你是以『為人父母』的位置上去看這本書,你大概會在心中大喊:『我哪是那樣的父母啊!』為自己叫屈,忿忿不平地想要否認作者寫的一切。但,試著先停下想要反駁、辯解的心情,調整一下角色,退回到小時候的『孩子位置』來想一想,是否經常被要求要為別人著想?父母是否常以保護為名,管控許多你想要做的事?一旦拒絕父母,就會得到責備或冷漠對待?如果答案是『是』的話,你可能在『溫柔暴力』的溫床中長大而不自知。那麼,你療癒遭受溫柔暴力的自己了嗎?如果你不想要成為那樣的父母,那麼閱讀這本書,檢視、覺察和學習療癒自己,並付諸行動改變,就能送給自己或孩子一份最佳禮物──『跳脫與父母之間綁縛的依賴共生,和孩子發展出健康的依附關係』。」──周純媛│諮商心理師
「本書勾勒出當代社會文化氛圍,高張的成就焦慮,如何型塑親子關係。作者提醒家庭成員們:在追求完美之餘,更需涵養可貴的自我覺察與悅納。細讀品評,看似控訴歸咎的鮮明立場,有著慈悲佈道的溫柔底蘊,不愧是來自精神病理臨床專家的勸世手筆。」──廖士程│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你是不是也這樣? 】
□經常自行推敲「別人希望我怎麼做」,而不是「我想怎麼做」。
□原生家庭不允許吵架,自己也非常害怕跟人發生衝突。
□總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努力成為好學生、好伴侶、理想父母。
你可能曾經歷「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也沒有不是的孩子;
當不幸的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存在的意義,
對孩子的成長、成功產生過度的期待,
並用「溫柔暴力」企圖控制孩子,
子女就會被父母的期待綁住,成為「好孩子」,
忽略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進而失去自己的人生。
覺察這一切,正是重新愛自己、重寫新劇本的開始;
你的能力比你所想的還強大,
我們可以不為了誰,只為自己,開創不同的人生。
「為什麼我活得這麼痛苦?」
你可能有「無法愛自己」的病。
【重新愛自己四部曲】
開始自我察覺:言聽計從、飲食障礙、壓抑需求……搜索童年找到蛛絲馬跡。
直視溫柔暴力:小時候常推敲「爸媽希望我怎麼做」?這其實就是無言控制。
接納內在小孩:接受自己原本的模樣,想擺爛、憂鬱、感到無力都沒有關係。
體會真實美好:孩子覺得「我爸媽簡直沒救了」、擁有祕密,都是健康表現。
1. 如何自我察覺
□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通常都遭受著家庭溫柔暴力。
□順手牽羊的孩子,真正想得到的是父母的肯定。
□有飲食障礙的孩子,通常來自「理想家庭」,背負父母莫大的期待。
□功能出問題的家庭,家庭成員會被外人難以理解的家中規矩、祕密給綁死。
□太想維持家庭,壓抑自己的需求、感情,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崩潰。
2. 「要注意」的行為
NG宣稱是「為了孩子」,繼續維持幾乎已經毫無意義可言的夫妻關係。
NG家庭很重視「不要爭吵」,形成一種無言默契,令人窒息。
NG對孩子抱怨「你爸很自私」等於是在指責孩子。
NG由孩子自行推敲「媽媽希望我怎麼做」,其實就是用沒說出口的話控制孩子。
NG當父母忍不住動手打人,小孩便認為自己「看到父母的極限」,而非「知道界限在哪裡」。
3. 真實的美好家庭
•從孩子擁有祕密那一刻,就開始脫離父母,是很正常的成長。
•進入青春期的子女與父母間關係緊張,正是子女的力量在成長的證明。
•孩子覺得「我爸媽簡直沒救了」其實很健康,過分尊敬父母才該提高警覺。
•不需要勉強自己成為標準父母,活出自己色彩的父母更能豐富子女的人生。
•夫妻吵架不一定是問題,關鍵是讓孩子認知:「感情再好也會吵架,但就算這樣,世界也不會天翻地覆」。
4. 如何療癒
•有時一句「你現在這樣就很好了」,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唯有「接受孩子原本的模樣」才能讓孩子真正長大。
•當感覺窒息、喘不過氣,正是有能力改變的開始。
【目錄】
前言
第1章 以「愛」與「期待」為名的溫柔暴力
並不是愛孩子的父母就不會虐待兒童
若父母在心中對立,孩子就會失去「自我」
在父母及世人「無形暴力」的控制下變成「好孩子」
「理想家庭」的女兒多半都有飲食障礙
孩子真正想要的其實是父母的肯定
肉眼可見的虐待反而較容易被發現
不把期待說出口的母親,要孩子自己意會
內心受到上個世代價值觀束縛的孩子
第2章 名為「母親」的詛咒
藉由育兒找回當母親後失去的東西
過分緊密的母子關係將形成不尋常的小宇宙
現代女性處於雙重束縛的狀態
人類母親並非「一定會」全心全意教養小孩
一再想起不堪回首的畫面,一再受傷
對兒子抱怨「你爸很自私」等於是在指責兒子
「家人般的集團」擴大了人類的腦部
自尊這個字眼應該用在弱者身上
「老媽」是被期待給予無限包容的存在
父母的工作是給子女設限
「父母的極限」將成為子女誤入歧途的導火線
第3章 喪失功能的家庭
沒有意識到,不等於問題不存在
家庭的功能正是成為一座安全基地
太想維持家庭反而把自己搞崩潰
有些親子關係會延續不幸
心中的「內在小孩」是自我的核心
接受性衝動是自己的一部分
忍不住對自己心愛的人動粗
第4章 做人不一定要有貢獻
想跟大家一樣的病
需要被別人需要──依賴共生
太在意別人的批評,就無法表現自己
害怕面對人群是現代人的通病
永遠都在顧慮他人、滿足別人的需求
用症狀這張標籤概括一切煩惱
人很難順著自己的感覺活下去
藉由喝醉來體驗「做回原本的自己」
喝醉的頻率關係到性別意識
第5章 不如就安心地擺爛吧
「憂鬱」不是有病,而是健康的證明
人本來就會寂寞、不安
人的心只存在於與他人的關係中
「人格」會與他人相互影響,每天都在變化
煩惱是好事
意識到自己的無力很重要
控制依賴症、成功依賴症、工作依賴症的陷阱
依賴症患者為什麼說謊
依賴症是貪戀眼前舒適的狀態
整理記憶的碎片
人類極端害怕「死亡」與「失去」
第6章 「沒用的自己」也有力量
以肯定的角度重新架構「沒用的自己」
存在於此就是了不起的力量
換個角度,試著樂在其中
恐懼背後藏有自己成長的驚人力量
男人如何找回「真正的自己」
若父母有太多選擇子女會很辛苦
健康的人不會將父母理想化
想像未來的自己
擁有「另一個自己」
第7章 將煩惱變成語言就能嘗試化解
為什麼明明很痛苦卻無法擺脫症狀
「憤怒」是很自然的情緒,「敵意」才需要治療
把憤怒與怨恨好好說出來
將煩惱說出口就是解決的第一步
練習表達憤怒
一場暢所欲言的聚會
依賴症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培養對焦慮的耐受性
不依賴任何事物,也能保持「原本的自己」
從倖存者到成長者
"
"'── 一本給父母與孩子的療傷指南 ──
師長與教育人員必讀的現代家庭觀察
從小就是「乖孩子」,
永遠都在為別人的期待而活?
本書帶領你破除自我禁錮的魔咒,
接納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專業推薦】
吳東彥 諮商心理師
周純媛 諮商心理師
廖士程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前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主任
賴芳玉 律師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長期生活於『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之中,很可能讓我們無法好好地感受生命、享受生活。但是,若我們能重新找回自身與內在小孩的連結,並且在他的帶領之下,嘗試感受自己的每一個片刻,最終便能找回失去的自己。若您正受困於『溫柔暴力』的魔咒之中,很推薦您一起閱讀這本書籍。」──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假使你是以『為人父母』的位置上去看這本書,你大概會在心中大喊:『我哪是那樣的父母啊!』為自己叫屈,忿忿不平地想要否認作者寫的一切。但,試著先停下想要反駁、辯解的心情,調整一下角色,退回到小時候的『孩子位置』來想一想,是否經常被要求要為別人著想?父母是否常以保護為名,管控許多你想要做的事?一旦拒絕父母,就會得到責備或冷漠對待?如果答案是『是』的話,你可能在『溫柔暴力』的溫床中長大而不自知。那麼,你療癒遭受溫柔暴力的自己了嗎?如果你不想要成為那樣的父母,那麼閱讀這本書,檢視、覺察和學習療癒自己,並付諸行動改變,就能送給自己或孩子一份最佳禮物──『跳脫與父母之間綁縛的依賴共生,和孩子發展出健康的依附關係』。」──周純媛│諮商心理師
「本書勾勒出當代社會文化氛圍,高張的成就焦慮,如何型塑親子關係。作者提醒家庭成員們:在追求完美之餘,更需涵養可貴的自我覺察與悅納。細讀品評,看似控訴歸咎的鮮明立場,有著慈悲佈道的溫柔底蘊,不愧是來自精神病理臨床專家的勸世手筆。」──廖士程│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你是不是也這樣? 】
□經常自行推敲「別人希望我怎麼做」,而不是「我想怎麼做」。
□原生家庭不允許吵架,自己也非常害怕跟人發生衝突。
□總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努力成為好學生、好伴侶、理想父母。
你可能曾經歷「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也沒有不是的孩子;
當不幸的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存在的意義,
對孩子的成長、成功產生過度的期待,
並用「溫柔暴力」企圖控制孩子,
子女就會被父母的期待綁住,成為「好孩子」,
忽略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進而失去自己的人生。
覺察這一切,正是重新愛自己、重寫新劇本的開始;
你的能力比你所想的還強大,
我們可以不為了誰,只為自己,開創不同的人生。
「為什麼我活得這麼痛苦?」
你可能有「無法愛自己」的病。
【重新愛自己四部曲】
開始自我察覺:言聽計從、飲食障礙、壓抑需求……搜索童年找到蛛絲馬跡。
直視溫柔暴力:小時候常推敲「爸媽希望我怎麼做」?這其實就是無言控制。
接納內在小孩:接受自己原本的模樣,想擺爛、憂鬱、感到無力都沒有關係。
體會真實美好:孩子覺得「我爸媽簡直沒救了」、擁有祕密,都是健康表現。
1. 如何自我察覺
□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通常都遭受著家庭溫柔暴力。
□順手牽羊的孩子,真正想得到的是父母的肯定。
□有飲食障礙的孩子,通常來自「理想家庭」,背負父母莫大的期待。
□功能出問題的家庭,家庭成員會被外人難以理解的家中規矩、祕密給綁死。
□太想維持家庭,壓抑自己的需求、感情,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崩潰。
2. 「要注意」的行為
NG宣稱是「為了孩子」,繼續維持幾乎已經毫無意義可言的夫妻關係。
NG家庭很重視「不要爭吵」,形成一種無言默契,令人窒息。
NG對孩子抱怨「你爸很自私」等於是在指責孩子。
NG由孩子自行推敲「媽媽希望我怎麼做」,其實就是用沒說出口的話控制孩子。
NG當父母忍不住動手打人,小孩便認為自己「看到父母的極限」,而非「知道界限在哪裡」。
3. 真實的美好家庭
•從孩子擁有祕密那一刻,就開始脫離父母,是很正常的成長。
•進入青春期的子女與父母間關係緊張,正是子女的力量在成長的證明。
•孩子覺得「我爸媽簡直沒救了」其實很健康,過分尊敬父母才該提高警覺。
•不需要勉強自己成為標準父母,活出自己色彩的父母更能豐富子女的人生。
•夫妻吵架不一定是問題,關鍵是讓孩子認知:「感情再好也會吵架,但就算這樣,世界也不會天翻地覆」。
4. 如何療癒
•有時一句「你現在這樣就很好了」,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唯有「接受孩子原本的模樣」才能讓孩子真正長大。
•當感覺窒息、喘不過氣,正是有能力改變的開始。
【目錄】
前言
第1章 以「愛」與「期待」為名的溫柔暴力
並不是愛孩子的父母就不會虐待兒童
若父母在心中對立,孩子就會失去「自我」
在父母及世人「無形暴力」的控制下變成「好孩子」
「理想家庭」的女兒多半都有飲食障礙
孩子真正想要的其實是父母的肯定
肉眼可見的虐待反而較容易被發現
不把期待說出口的母親,要孩子自己意會
內心受到上個世代價值觀束縛的孩子
第2章 名為「母親」的詛咒
藉由育兒找回當母親後失去的東西
過分緊密的母子關係將形成不尋常的小宇宙
現代女性處於雙重束縛的狀態
人類母親並非「一定會」全心全意教養小孩
一再想起不堪回首的畫面,一再受傷
對兒子抱怨「你爸很自私」等於是在指責兒子
「家人般的集團」擴大了人類的腦部
自尊這個字眼應該用在弱者身上
「老媽」是被期待給予無限包容的存在
父母的工作是給子女設限
「父母的極限」將成為子女誤入歧途的導火線
第3章 喪失功能的家庭
沒有意識到,不等於問題不存在
家庭的功能正是成為一座安全基地
太想維持家庭反而把自己搞崩潰
有些親子關係會延續不幸
心中的「內在小孩」是自我的核心
接受性衝動是自己的一部分
忍不住對自己心愛的人動粗
第4章 做人不一定要有貢獻
想跟大家一樣的病
需要被別人需要──依賴共生
太在意別人的批評,就無法表現自己
害怕面對人群是現代人的通病
永遠都在顧慮他人、滿足別人的需求
用症狀這張標籤概括一切煩惱
人很難順著自己的感覺活下去
藉由喝醉來體驗「做回原本的自己」
喝醉的頻率關係到性別意識
第5章 不如就安心地擺爛吧
「憂鬱」不是有病,而是健康的證明
人本來就會寂寞、不安
人的心只存在於與他人的關係中
「人格」會與他人相互影響,每天都在變化
煩惱是好事
意識到自己的無力很重要
控制依賴症、成功依賴症、工作依賴症的陷阱
依賴症患者為什麼說謊
依賴症是貪戀眼前舒適的狀態
整理記憶的碎片
人類極端害怕「死亡」與「失去」
第6章 「沒用的自己」也有力量
以肯定的角度重新架構「沒用的自己」
存在於此就是了不起的力量
換個角度,試著樂在其中
恐懼背後藏有自己成長的驚人力量
男人如何找回「真正的自己」
若父母有太多選擇子女會很辛苦
健康的人不會將父母理想化
想像未來的自己
擁有「另一個自己」
第7章 將煩惱變成語言就能嘗試化解
為什麼明明很痛苦卻無法擺脫症狀
「憤怒」是很自然的情緒,「敵意」才需要治療
把憤怒與怨恨好好說出來
將煩惱說出口就是解決的第一步
練習表達憤怒
一場暢所欲言的聚會
依賴症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培養對焦慮的耐受性
不依賴任何事物,也能保持「原本的自己」
從倖存者到成長者
"
作者簡介
姓名:齋藤學
精神科醫生、家庭功能研究所所長。一九四一年出生於東京都。一九六七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先後任職於該大學研究助理、WHO科學顧問(至一九九五年為止)、法國政府公費留學生、國立療養所久里濱醫院精神科主任、東京都精神醫學綜合研究所副參事研究員(社會病理研究部門主任)等,後來擔任醫療法人社團學風會齋藤診所理事長、家庭功能研究所所長。醫學系畢業後,為母校的神經科學教室導入精神分析的訓練。同時在身兼國立酒精成癮症研究中心的久里濱療養院(當時)擔任臨床醫師,一邊為酒精成癮等「依賴症」用語正名,在日本推廣「成年兒童」的概念,強調他們是在無法提供溫暖及安全感的家庭裡長大的人,而依賴症患者的家庭正是這種功能不全的家庭代表。著有《成年兒童與其家庭》、《內在母親 在你心中不斷譴責你的「母親」》、《所有的罪惡感皆無作用》等許多作品(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姓名:木附千晶
臨床心理士、公認心理師。是「CAFIC兒童、成人、家庭綜合諮詢 池袋諮商室」的負責人。在當記者的時候對「兒童」產生興趣,赴愛爾蘭國際大學、加州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留學。於文京學院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為兒童權利公約日本(CRC日本)理事。著有《迷路的小貓與當地商店街創生的故事》、《如何面對寵物的死亡》。與他人共同執筆的作品則有《讓孩子發揮潛力 兒童權利公約手冊》(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我最近正在處理「重新將共同依賴定義為無法愛自己的病理」作業。所謂的共同依賴(co-dependency)原本是用於形容為了阻止酒精成癮症者(alcoholic)喝酒,結果反而助長對方喝更多酒的人(enabler)的特徵。我常說共同依賴是「需要被別人需要」,這次將共同依賴重新定義為「觀察別人的願望、期待,永遠都努力為了達成別人的願望、期待而活」。
當然,人類本來就是這種生物。但如果必須做到犧牲自己的地步,或是因為跟那個人扯上關係而對其他身邊的人(例如配偶或子女等)帶來有害的作用時,就會冠上「症」這個字。一旦變成共同依賴症,就表示自己(Self)還不夠成熟。
以治療共同依賴及心靈創傷聞名的派雅.梅樂蒂有一本名叫《當愛成了依賴》的書,書中提到「共同依賴症者在愛自己這方面有困難(Difficulty)」的五項目。
(1) 無法體驗到適度的自我評價,不懂得愛自己。
(2) 無法設定人我之間的界限,不是入侵別人的領域,就是容許別人侵入自己的領域,不懂得保護自己。
(3) 無法正確地理解與自己有關的現狀(自我認同有問題)。
(4) 無法正確地告訴別人自己的欲求,不懂得照顧自己。
(5) 無法根據自己的現狀(年齡及狀況)應對進退,不懂得表現自己。
這些特徵皆與因為家庭有問題而來找我求助的人不謀而合。在我看來,日本的家庭正是孕育出這種共同依賴、妨礙家人建立自我的溫床。
人總想用回憶將自己成長的家庭美化成溫暖的環境,自己是在父母的愛包圍下長大,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內心的安全。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身為處理酒精成癮症的臨床醫師,「家人」與「暴力」多年來給我的印象是切也切不斷的孽緣。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一直被喝醉的丈夫拳打腳踢的妻子們。
「都已經被揍成這樣了,這些女性為什麼還不離婚呢?」簡直不可思議。在我幫助她們重新活得像一個人的時候,她們身邊總是伴隨著一個或一群「沉默的被害人」,那就是她們的小孩。更令我震驚的是,那些孩子竟然被排除在社會的救援網之外。這也是我踏進兒童虐待這個領域的原因。我還把這部分的心得整理成《兒童虐待》這本書。
我個人認為,家人本來就是暴力且拘束的關係,只是用「親密關係」來粉飾太平。家庭是男人可以打女人、大人可以對小孩為所欲為的空間。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暴力,假「教育」及「指導」之名在法律上也得到認可,甚至被視為養兒育女的必要之惡,反過來受到推崇。
近年來,暴力的控制在各式各樣的場合都明顯地受到抵制。另外,兒童保護機構的相關諮詢案件高達十六萬件,增加的勢頭讓對兒童施暴的大人成了被取締的對象。
然而,在名為「父母期待」的保護傘下,父母對子女行使的最大暴力仍無聲地侵蝕著日本的家庭,讓孩子們苦不堪言。
如同現在還有人搞不清楚狀況,所謂虐待,不只是拳打腳踢這種一翻兩瞪眼的暴力。大人利用小孩滿足自己的私欲也是暴力,也是虐待。
舉例來說,假如夫妻感情不睦,已經沒有必要再在一起的時候,「為了小孩」維持婚姻,甚至想藉此修復夫妻關係的話,就是在利用小孩。被捲入夫妻衝突的子女等於是父母宣洩憤怒的出氣筒,有時還得安慰不幸的父母。
深信是「為了小孩」強迫孩子學才藝、帶孩子上遍各種補習班、讓孩子考上名校是謂教育虐待,也是在利用小孩。孩子們也知道父母「為了自己」拚命兼差、樽節生活開支,才能擠出補習費,所以認為必須「感恩戴德」,只能努力讀書以滿足父母的期待。
當不幸的父母或拚命想往上爬的父母把子女當成自己的存在意義,對子女的成長與成功產生過度的期待時,子女就會被父母的期待綁住,失去自己的人生。這一切都是握有權力的父母利用子女離開父母就活不下去的弱點,利用小孩、對孩子進行情緒上的虐待。
只不過,這一類的暴力經常都裹著以「愛」為名的溫柔糖衣,不容易發現。無論是施暴的人、還是被施暴的人往往都沒有自覺。麻煩的是,名為家人的束縛會讓每個家庭成員皆視自己為家庭的一份子,導致每個現代人都被迫要成為一個「對家人有益處的人(好父親、好母親、好孩子)」且習以為常。
據我所知,日本的小孩,包括以前曾是小孩的大人,為了博得「好孩子」的美名,會過度尊重、順從規範,採取過度配合的態度。在背後支撐這種規範至上主義與過度配合的心態其實是擔心自己被擠出「一般人」行列的恐懼與老奸巨猾的權力欲,亦即想成為更有價值的商品,讓自己在名為社會的市場上更有身價。
小家庭與少子化、以及自九零年代後期開始愈來愈嚴重的社會兩極化也加強了上述的傾向。因為少子化,父母對子女的期待與託付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而在只要走錯一步,就會從目前的社經地位滑落的兩極化社會,也讓父母認為「必須從小培養孩子因應未來的能力」,認為將孩子培養成能從競爭中勝出的人物,至少要讓孩子過上與「一般人」無異的人生是父母的「愛」,也是父母的任務。
教育成功或失敗也會影響父母的身分地位或退休後的生活,所以大家都拚了老命。生兒育女如今儼然成為父母在人生競爭中至關重要的戰術(策略)。人們開始非常慎重地選擇對象、計畫結婚及懷孕的時機。對於要生幾個小孩、小孩的人生軌道、小孩的將來描繪設計圖,並且希望孩子能照自己畫的設計圖過日子。
由於生兒育女的目的變成是為了邁向成功、讓自己的人生更圓滿,因此父母會要求子女扮演自己期待的角色。即使嘴上不說,也會透過態度或視線要求子女成為父母期望的「好孩子」。
於是子女從小就得背負著一個或好幾個重擔,成為父母帶在身邊的洋娃娃,代替父母完成他們完成不了的願望,成為父母的驕傲,傾聽父母的抱怨,甚至是成為父母權力下的奴隸等等。
在重視效率的競爭社會長大的男女通常在還沒有要建立夫妻間親密關係的心情及技術的情況下就結為連理。這類夫妻會藉由依賴子女、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子女身上來勉強維持夫妻間的交流。夫妻間溝通不良也會感染到子女,讓整個家籠罩在不要惹事生非、懂得察言觀色、盡量滿足對方期待的「溫柔」氣氛下。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小孩會變得無法表達自己的欲求或孩子氣的感情。漸漸地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最後只能選擇沒有自我,將觀察別人的期待、滿足別人的期待視為人生目標這種共同依賴的生活方式。
不明白自己的感情,自然也不容易與別人進行情緒上的交流。變得極端在意別人的眼光(評價),因此也很難坦率地表現自己,成為總是與孤獨、寂寞為伴的人。無論如何都學不會「活出充滿自我風格的豐富人生」。
剝奪子女「神采奕奕地活出充滿自我風格的人生」是不折不扣的暴力。因為愛孩子,所以干涉、控制、期待、要求他們——當今日本或許只有極少數的家庭能免於這種「溫柔暴力」。
今天也有許多在這種乍看之下「得天獨厚」、「理想的家庭」裡長大,感覺很寂寞、活得很辛苦的「普通人」來向我求助。
二○二○年八月 齋藤學
文章試閱
推薦序
吳東彥 靜馨心理治療所心理師、臉書「創傷、發展與療癒」創建人
父母親最大的任務,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能夠活著。然而,究竟什麼是「活著」?
要讓孩子活著,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要提供足夠的食物、保暖的衣服、營養、住所等,孩子便能夠活下來。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親所期待的絕不僅止於此種「存活」。父母親除了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之外,通常也期待孩子也能夠有能力活得快樂、享受生活、投入人生。
但是,有許多因素都很可能導致孩子只能「存活」,但卻無法以一個人的狀態好好「活著」。例如:許多曾經遭受到家庭暴力、性侵害、遺棄、疏忽,或是霸凌等創傷經驗的人,他們便常常提到自己每天都如同行屍走肉。他們早已忘記什麼是快樂,他們也無法找到生命的意義。
除了前述的嚴重創傷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心理壓力及創傷,雖然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但卻更不容易被察覺,即這本書所探討的「溫柔暴力」。
什麼是溫柔暴力?溫柔暴力又會帶來何種影響?
相較於肢體暴力、性暴力、虐待、疏忽等照顧方式,溫柔暴力通常是指:「父母親以愛為名,行控制之實」。例如:父母親因為自身的不安及孤獨,而時時將子女綁在自己身邊,並阻止他們離家發展。或是缺乏自信的父母親,也很可能透過包裝、追求子女的成就,讓子女成為父母親的自我價值感來源。在諸如此類的情況中,子女們通常要承接父母親的期待,成為父母親的代言人,卻無法長成自己。雖然如此,他們卻因同時受到父母親的百般呵護與照顧,使得這種「溫柔暴力」相較於一般形式的暴力,更不容易被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子女們通常也會對於親子關係感到混淆。他們很可能隱約感到無法「做自己」,但又礙於父母親的照顧及栽培,而無法放心對父母親生氣或抱怨。久而久之,這些子女通常只能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
一旦人過度、長期壓抑情緒,那麼就很容易與自己的情感脫離,成為一個情感麻木,或是內心常感到空虛的人。長此以往,當這些人成為了父母親,他們很可能如法炮製地將空虛感轉嫁給自己的子女,利用子女來填補自己的心靈。或是他們也可能將自己空洞的心靈託付給酒精、藥物、網路,而形成許多成癮症狀。光是想到這裡,就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那麼,要如何讓自己的孩子不僅能夠存活,更是能夠好好活著呢?齋藤學醫師在本書《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中提到,最重要的關鍵或許就在於:父母親在愛與管教孩子的時候,不讓他們失去與內在小孩的連結。為什麼內在小孩的存在如此重要呢?我認為:縱使我們長大成人,但我們仍能讓內在小孩持續活躍時,即便我們面對每日枯燥、繁忙的成年生活,我們仍能跟隨著內在小孩的帶領,發揮我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或是仍能保有快樂的能力。除此之外,內在小孩的存在,亦能幫助我們當哭則哭、當笑則笑、當喜則喜、當悲則悲。換句話說,也就是能夠讓我們活在當下,感受、享受自己的每一個片刻。如此一來,這或許就是好好地「活著」吧!
前言
我最近正在推動的工作,是重新將「依賴共生」定義為「無法愛自己的病」。所謂的「依賴共生」(co-dependency)也稱作「共依賴、共依附」,原本是用來形容為了阻止酒精成癮症患者(alcoholic)喝酒,結果反而助長對方喝更多酒的人。我常說依賴共生是「需要被別人需要」,這次我將依賴共生重新定義為「觀察別人的願望、期待,且永遠都在努力為了達成別人的願望、期待而活」。
當然,人類本來就是這種生物,但如果必須做到犧牲自己的地步,或是因為跟那個人扯上關係而對其他身邊的人(例如配偶或子女等)帶來有害的影響時,就會冠上「症」這個字。一旦變成依賴共生症,就表示自己(self)還不夠成熟。
以治療依賴共生及心靈創傷聞名的派雅.梅樂蒂,有一本著作《當愛成了依賴》(Facing Love Addiction),書中提到「依賴共生症患者難以愛自己」的五項目。
(1) 無法體驗到適度的自我評價,不懂得愛自己。
(2) 無法劃清人我之間的界限,不是入侵別人的領域,就是容許別人入侵自己的領域,不懂得保護自己。
(3) 無法正確理解與自己有關的現狀(自我認同有問題)。
(4) 無法正確告訴別人自己的需求,不懂得照顧自己。
(5) 無法根據自己的現狀(年齡及狀況)應對進退,不懂得表現自己。
這些特徵都跟因為家庭有問題而來找我求助的人不謀而合。在我看來,日本的家庭正是孕育出這種依賴共生、妨礙家人建立自我的溫床。
人們總想用回憶將自己成長的家庭美化成溫暖之地,自己是在父母的愛包圍下長大,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內心的安全。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身為處理酒精成癮症的臨床醫師,我不斷感受到「家人」與「暴力」有著切也切不斷的孽緣。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一直被喝醉的丈夫拳打腳踢的妻子們。
「都已經被揍成這樣了,這些女性為什麼還不離婚呢?」簡直不可思議。在我幫助她們重新活得像個人的時候,她們身邊總是伴隨著一個或一群「沉默的被害人」,那就是她們的小孩。更令我震驚的是,那些孩子竟然被排除在社會的救援網之外。這也是我踏進兒童虐待這個領域的原因,我還把這部分的心得整理成《兒童虐待》這本書。
個人認為,家人本來就是暴力且拘束的關係,只是用「親密關係」來粉飾太平罷了。家庭是男人可以打女人、大人可以對小孩為所欲為的空間。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暴力,假「教育」及「指導」之名在法律上也得到認可,甚至被視為養兒育女的必要之惡,反過來受到推崇。
近年來,暴力的控制在各式各樣的場合都明顯受到抵制。除此之外,日本兒童保護機構的相關諮詢案件高達十六萬件,勢態之嚴峻使對兒童施暴的大人成了被取締的對象。
然而,在名為「父母期待」的保護傘下,父母對子女行使的最大暴力仍無聲地侵蝕著日本的家庭,讓孩子們苦不堪言。
如同現在還有人搞不清楚狀況,所謂虐待,不只是拳打腳踢這種一翻兩瞪眼的暴力,大人利用小孩滿足自己的私欲也是暴力,也是虐待。
舉例來說,假如夫妻感情不睦,已經沒有必要再在一起的時候,「為了小孩」維持婚姻,甚至想藉此修復夫妻關係的話,就是在利用小孩。被捲入夫妻衝突的子女等於是父母宣洩憤怒的出氣筒,有時還得安慰不幸的父母。
深信是「為了小孩」而強迫孩子學才藝、帶孩子上遍各種補習班、讓孩子考上名校,這種教育虐待也是在利用小孩。孩子們也知道父母「為了自己」拚命兼差、撙節生活開支才能擠出補習費,所以認為自己必須「感恩戴德」,只能努力讀書以滿足父母的期待。
當不幸的父母或拚命想往上爬的父母把子女當成自己的存在意義,對子女的成長與成功產生過度的期待時,子女就會被父母的期待綁住,失去自己的人生。這一切都是握有權力的父母利用子女離開父母就活不下去的弱點,利用小孩、對孩子進行情緒上的虐待。
只不過,這一類的暴力經常都裹著以「愛」為名的溫柔糖衣,不容易發現。無論是施暴的人,還是被施暴的人往往都沒有自覺。麻煩的是,名為家人的束縛會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視自己為家庭的一分子,導致現代每個人都被迫要成為一個「對家人有益處的人」(好父親、好母親、好孩子)且習以為常。
據我所知,日本的小孩,包括以前曾是小孩的大人,為了博得「好孩子」的美名,會過度尊重、順從規範,採取過度配合的態度。在背後支撐這種規範至上主義與過度配合心態的,其實是擔心自己被擠出「一般人」行列的恐懼感,與老奸巨猾的權力欲,也就是想成為更有價值的商品,讓自己在名為社會的市場上更有身價。
小家庭、少子化,以及自九○年代後期開始愈發嚴重的M型化社會也加強了上述的傾向。因為少子化,父母對子女的期待與託付簡直變得前所未有地巨大。而身處只要走錯一步,就會從目前的社經地位滑落的M型化社會,也讓父母認為自己必須從小培養孩子因應未來的能力,認為將孩子培養成能從競爭中勝出的人物、至少要讓孩子過上與「一般人」無異的人生,正是父母的「愛」,也是父母的任務。
教育成功或失敗也會影響父母的身分地位或退休後的生活,所以大家都拚了老命。生兒育女如今儼然成為父母在人生競爭中至關重要的戰術,人們開始非常慎重地選擇對象、計畫結婚及懷孕的時機;對於要生幾個小孩、小孩的人生軌道、小孩的未來描繪設計圖,並且希望孩子能照自己畫的設計圖過日子。
由於生兒育女的目的變成為了邁向成功、讓自己的人生更圓滿,因此父母會要求子女扮演好自己期待的角色。即使嘴上不說,也會透過態度或眼光要求子女成為父母期望的「好孩子」。
於是子女從小就得背負著一個或好幾個重擔,成為父母帶在身邊的洋娃娃,代替父母完成他們完成不了的願望,成為父母的驕傲,傾聽父母的抱怨,甚至成為父母權力下的奴隸等等。
在重視效率的競爭社會裡長大的男女,通常在還沒產生「想建立夫妻間親密關係」的心情,也不具備此技術的情況下,就結為連理。這類夫妻會藉由依賴子女、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子女身上,來勉強維持夫妻間的交流。夫妻間溝通不良也會感染到子女,讓整個家籠罩在不要惹事生非、懂得察言觀色、盡量滿足對方期待的「溫柔」氣氛下。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小孩,會變得無法表達自己的欲求或那些孩子氣的感受。漸漸地他們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最後只能選擇沒有自我,將觀察別人的期待、滿足別人的期待視為人生目標,也就是選擇依賴共生的生活方式。
一個人不明白自己的情緒,自然也不容易跟別人進行情緒上的交流。他們變得極端在意別人的眼光(評價),所以也很難坦率地表現自己,成為總是與孤獨、寂寞為伴的人,無論如何都學不會活出充滿自我風格的豐富人生。
剝奪子女「神采奕奕地活出充滿自我風格的人生」是不折不扣的暴力。因為愛孩子,所以干涉、控制、期待、要求他們──當今日本或許只有極少數的家庭能免於這種「溫柔暴力」。
時至今日,在這種乍看「得天獨厚」、「理想的家庭」裡長大,卻感覺很寂寞、活得很辛苦而來向我求助的「普通人」,依然多不勝數。
二○二○年八月 齋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