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秩序之上:在不斷變動的世界找出隱藏邏輯(生存的另外十二條法則)
原文書名:Beyond Order: 12 More Rules For Life
產品代碼:
9786267283301系列名稱:
common系列編號:
0CCO1072定價:
520元作者:
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譯者:
劉思潔頁數:
352頁開數:
17x22x2.7裝訂:
軟精裝上市日:
20230803出版日:
20230803出版社:
大家-遠足文化CIP:
177.2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當代最大膽無畏的公共知識分子•睽違四年新作 ▍
繼《生存的十二條法則》全球暢銷500萬冊
售出50種語言版本之後
喬登・彼得森針對陷入混亂、思想僵化的生命
提出另外十二道生命的新解方
每一個年代都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因為人類無法不依靠秩序而活,因為秩序之上總有混亂盤據,卻避無可避。在我們身處的這個年代,人類愈來愈常將自身意志強加於生活的各個層面之上,使其為我們所用;人類為世界打造出重重秩序,而世界則回報以規模更巨大的天災人禍,更瞬息萬變的局勢,更加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網絡,我們只是自以為尚且可以應付。
這是一本探討混亂與秩序、個人與集體之書,重點在於尋求平衡,看見同一件事物的不同面向。
►我們需要保持個人的心智健全,但我們也會把維持心智健全的工作外包出去,讓社群提醒自己該如何思考、行事及發言。
►我們有時會讓自己處於階級底層的位置,因為願意當一個愚笨的新手,就是願意從混亂走向秩序。進入結構、取得一席之地,就像一場接一場的遊戲╱比賽,在破關之前,你明白自己雖然身在底層,但所在之處卻擁有你可以奮力汲取的能量。
►當混亂吞沒我們,當大自然的力量以疾病摧殘我們或所愛之人,當殘暴專橫的事件撕碎我們珍視的事物,要明白這些不幸都只是生命中痛苦難堪的那一半,另一半是生命英勇的一面,因為我們勉力承擔。
「我們並不無助。即使在最破碎的生活廢墟裡,也能找到可用的武器。」
在《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作者試圖為價值混亂的當代生活開出解方、找出秩序。在《秩序之上》裡,他則進一步以混亂為主題,為甫經歷過全球疫情的我們指出秩序與混亂如何互為雙生,缺一不可。生命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意義來自於探索未知領域,並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找到適應之道。過度混亂違反人類追求安穩的天性,但過度追求秩序也會剝奪我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使我們屈從於僵化之中,喪失人類活著就需要的意義感,甚至走向極權主義式的法則。秩序與混亂是真實世界的必要元素,在上述兩者間創造平衡,並自發地打從內心深處承擔起混亂的責任,有助於我們在殘酷的真相中存活下來,確保我們即使身處黑暗深淵,也能少一點絕望和惡意。
當過度的秩序與安全為人類帶來危險,就是混亂崛起之時。若我們無法看到秩序之上的混亂,混亂之中的脈絡,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就很貧乏,才會只看單一面向、追隨單一意識型態。直面混亂,抵抗僵化的秩序,在必要時反之亦然──這就是漫長的人類演化史要傳授給我們的生存之道。
喬登・彼得森以驚人的博學歸納出深沈而難以察覺的人性,
從中提煉出可供遵循的12道日常法則,
讓我們看清人類的存續如何從遠古時期便留下固定軌跡
我們又是如何成為有能力扭轉自己命運的生物
他的YouTube訂閱人數超過7百萬,總觀看次數逼近6億
他的言論正在改變世界,改變數百萬讀者和聽眾的生活和思想
它指出了一條或許並不安穩舒適的道路,但卻非常實際,而且讓你變強
▍當代最大膽無畏的公共知識分子•睽違四年新作 ▍
繼《生存的十二條法則》全球暢銷500萬冊
售出50種語言版本之後
喬登・彼得森針對陷入混亂、思想僵化的生命
提出另外十二道生命的新解方
每一個年代都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因為人類無法不依靠秩序而活,因為秩序之上總有混亂盤據,卻避無可避。在我們身處的這個年代,人類愈來愈常將自身意志強加於生活的各個層面之上,使其為我們所用;人類為世界打造出重重秩序,而世界則回報以規模更巨大的天災人禍,更瞬息萬變的局勢,更加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網絡,我們只是自以為尚且可以應付。
這是一本探討混亂與秩序、個人與集體之書,重點在於尋求平衡,看見同一件事物的不同面向。
►我們需要保持個人的心智健全,但我們也會把維持心智健全的工作外包出去,讓社群提醒自己該如何思考、行事及發言。
►我們有時會讓自己處於階級底層的位置,因為願意當一個愚笨的新手,就是願意從混亂走向秩序。進入結構、取得一席之地,就像一場接一場的遊戲╱比賽,在破關之前,你明白自己雖然身在底層,但所在之處卻擁有你可以奮力汲取的能量。
►當混亂吞沒我們,當大自然的力量以疾病摧殘我們或所愛之人,當殘暴專橫的事件撕碎我們珍視的事物,要明白這些不幸都只是生命中痛苦難堪的那一半,另一半是生命英勇的一面,因為我們勉力承擔。
「我們並不無助。即使在最破碎的生活廢墟裡,也能找到可用的武器。」
在《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作者試圖為價值混亂的當代生活開出解方、找出秩序。在《秩序之上》裡,他則進一步以混亂為主題,為甫經歷過全球疫情的我們指出秩序與混亂如何互為雙生,缺一不可。生命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意義來自於探索未知領域,並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找到適應之道。過度混亂違反人類追求安穩的天性,但過度追求秩序也會剝奪我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使我們屈從於僵化之中,喪失人類活著就需要的意義感,甚至走向極權主義式的法則。秩序與混亂是真實世界的必要元素,在上述兩者間創造平衡,並自發地打從內心深處承擔起混亂的責任,有助於我們在殘酷的真相中存活下來,確保我們即使身處黑暗深淵,也能少一點絕望和惡意。
當過度的秩序與安全為人類帶來危險,就是混亂崛起之時。若我們無法看到秩序之上的混亂,混亂之中的脈絡,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就很貧乏,才會只看單一面向、追隨單一意識型態。直面混亂,抵抗僵化的秩序,在必要時反之亦然──這就是漫長的人類演化史要傳授給我們的生存之道。
喬登・彼得森以驚人的博學歸納出深沈而難以察覺的人性,
從中提煉出可供遵循的12道日常法則,
讓我們看清人類的存續如何從遠古時期便留下固定軌跡
我們又是如何成為有能力扭轉自己命運的生物
他的YouTube訂閱人數超過7百萬,總觀看次數逼近6億
他的言論正在改變世界,改變數百萬讀者和聽眾的生活和思想
它指出了一條或許並不安穩舒適的道路,但卻非常實際,而且讓你變強
作者簡介
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前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學,尤其是五大人格。以在網路上帶動的話題、訂閱率驚人的講學影片,被稱為「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他跟哈佛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學生及同事共同發表了一百多篇科學論文,推動當代對人格的理解。經典著作《意義地圖》(Maps of Meaning: The Architecture of Belief)改寫了宗教心理學,並由加拿大公共電視台製作成13集的熱門電視節目,許多國際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也都參與演出。《生存的十二條法則》是他萬眾矚目的第二本書,一推出便成為全球話題,長踞暢銷排行榜,至今銷量已超過五百萬本。《秩序之上》則是他延續前作形式,對生命所提出的另外十二個深刻洞見。
他在加拿大亞伯達北部寒冷的荒地上長大,做過洗碗工、加油站員工、吧?手、短期廚師、養蜂人、鑽油井工人、合板研磨工及鐵路工人,也向律師、醫生和商界人士講授神話,為聯合國秘書長提供諮詢,協助臨床病人處理憂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擔任加拿大大型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的顧問,並在北美和歐洲廣泛講學。
他創立的精神健康網站(www.selfauthoring.com)已協助數千人處理過去的問題並改善未來。同時,他在www.understandmyself.com上的新人格測驗也協助受試者認識自己與別人。他的YouTube頻道網址是www.youtube.com/user/JordanPetersonVideos。播客和部落格則可從jordanpeterson.com進入。
譯者簡介
劉思潔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專教師及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處方箋》、《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生存的十二條法則》(1-6章)、《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回應生命的邀約》、《金齡教會的願景》等書。
書籍目錄
圖片說明
寫於疫情期間的按語
序曲
法則一 不可隨便詆毀社會體制或創意成就的價值
法則二 想像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專一鎖定目標
法則三 別把不想要的東西藏在煙霧彈裡
法則四 注意,機會就潛伏在責任被放棄的地方
法則五 別去做你厭惡的工作
法則六 拋棄意識型態
法則七 至少為一件事盡全力,看看結果如何
法則八 設法盡量美化你家的一個房間
法則九 舊時記憶若仍令你煩亂不安,請仔細完整地寫下來
法則十 費心規劃加上努力執行,維繫婚姻中的浪漫
法則十一 別容許自己變成怨恨、欺詐或傲慢的人
法則十二 即使受苦也要心存感恩
終章
尾注
推薦序/導讀/自序
● 這不是一條政治正確或受到正式認可的道路,但它是一條非常實用卻又更強大的道路:過這種生活是有意義的。——《華爾街日報》
● 作者提供的生活解方是一種嚴厲的解方,但它也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解方——對於數百萬的年輕人來說,事實證明,它是完美的解毒劑,解決了年輕人成長過程中受到的溺愛和指責。——大衛•布魯克斯(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文章試閱
法則一•不可隨便詆毀社會體制或創意成就的價值
(摘選)
心智健全是一種社會制度
佛洛伊德和榮格這兩位深度心理學大師認為,心智健全是個體心智的一個特點。他們的看法是,當一個人裡面的各種次人格(subpersonality)表現都恰當整合而平衡時,這個人就會適應良好。本我(id)是心靈裡的天生本能(取自德文,意思是「它」,代表人裡面的本性和其力量及陌生性);超我(superego)是社會秩序內化後的代表,有時具壓迫性;自我(ego)就是人格,被擠壓而碎裂在上述兩個必要的暴君之間。佛洛伊德正是最早將這三者的存在概念化的人,對他而言,這三者各有專門的功能。本我、自我和超我彼此互相作用,如同現代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部門。榮格雖深受佛洛伊德影響,卻用不同的方式解析心靈的複雜性,他認為個體的自我必須找到相對於陰影(人格中的黑暗面)、阿尼瑪(anima)或阿尼瑪斯(animus,人格中與性別相反因而經常被壓抑的面向),以及自我(理想可能性的內在生命)的正確位置。不過,榮格和佛洛伊德提出的次實體(subentities)雖然各有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存在於個人的內部,無論周遭環境如何。然而人類是典型的社會動物,在我們自己以外,有不少智慧和指引深嵌在社群世界中。當我們能夠依賴別人費盡苦心安插的記號和指標時,又何必靠著自己有限的資源來記住道路,或在新的活動範圍確定方位呢?佛洛伊德與榮格都高度關注獨立自主的個體心靈,卻太少注意到社群在維護個人心理健康上扮演的角色。
正因如此,每當我開始接新的臨床個案時,我會依循幾個主要取決於社群世界的層面,來評估他們的境況,像是個案本人的教育程度是否趕得上其智性能力或追求的目標?閒暇時間的運用是否有吸引力、有意義、有成效性?是否為將來規劃了堅實明確的計畫?本人(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人)是否毫無任何嚴重的健康或經濟問題?是否擁有好友和社交生活?是否擁有穩定又滿足的親密伴侶關係?是否擁有緊密又有功能的家庭關係?事業(或至少是一份工作)是否穩定又有充足收入,還可能成為滿足與機會的來源?上述問題的答案若有三個以上是否定的,我便會認為這名新個案在人際世界的嵌入不足,因而在心理上有陷入惡性循環的危險。每個人都存在於其他人之間,並非只是純粹單一個體的心智。一個人只要言行舉止至少維持在他人能接受的最低限度,就不必非得要整合得非常好。簡言之,我們會把心智健全的問題外包出去。人們保持心理健康不僅是因為心智完整健全,還因為身邊一直有人提醒該如何思考、行事及發言。
如果你開始偏離那條筆直的仄徑,開始有不當的舉止,大家會在你的過錯變得太大之前作出反應,以勸誘、嘲笑、輕敲、批評要你回歸正軌。他們會挑眉、微笑(或不笑)、注意(或不注意)。換言之,別人如果可以忍受你這個人的出現,他們就會不斷提醒你別亂來,也會持續請你好好表現,你要做的只是觀察、聆聽、適當回應這些信號,然後便可保有積極性,能夠維持正常,不會步上每況愈下的漫漫長路。這個理由就足以肯定你沉浸於他人世界中的價值,無論是好友、家人、仇家,儘管社群的互動經常帶來焦慮和挫折也一樣。
不過,人類如何發展出針對社會行為的普遍共識,來鞏固我們的心理穩定性?面對不斷迎面而來的複雜問題,這似乎是令人卻步的任務,甚至看來不可能達成。「我們要追求這樣還是那樣?」「比起那項工作的價值,這項工作的價值如何?」「誰的能力更強、更有創意、更自信堅定,因而該被讓予權威?」這類問題的答案多半是密集協商後制定的結果,這些口語及非口語上的協商規定了個體的行動、合作與競爭。我們視為有價值、值得注意的事物就變成社會契約的一部分,且分別針對順從與不順從,部分給予酬賞、部分施加懲罰,還有不斷指示加上提醒:「這很受看重,要仔細去看(察覺),不要看別的。要追求這個(向該目標採取行動),而非其他。」在很大程度上,順從那些指示和提醒就是心智健全,這也是每個人從生命早期就被要求的事。如果沒有社群世界的中介調解,我們就不可能整理自己的心神理智,只會被世界淹沒。
指向定點的目的
外孫女思嘉在二○一七年八月出生,我覺得自己非常有福份。我仔細觀察她的成長和發展,試圖了解她要什麼並加以配合。她在大約一歲半時,做盡了各種可愛到不行的事:被手指輕戳就會咯咯笑、會跟人擊掌、會跟人玩頭碰頭和鼻子碰鼻子。但是在我看來,她那時最值得一提的動作就是伸出手指去指。
當時她已發現自己的食指,就用來具體指明她覺得有意思的每一樣東西,而且樂此不疲,特別是會用手指來喚起身旁大人的注意。這個動作以一種無法複製的方式,表現出她的動作和意圖是有含義的,這個含義至少有一部分可以定義為一種行為傾向或心態傾向,也就是要強迫別人注意她。她精通此道,這沒什麼好奇怪。我們都會競逐他人的注目,包括個人方面、社會關係方面、經濟方面。沒有哪一種流通貨幣的價值比它更高了。如果欠缺這個部分,兒童、成年人或整個社會都會逐漸枯槁。要別人關注你認為重要或有趣的事物,首先就是要確認你所關注的事物是否重要,再來,更關鍵的重點是,確認你是被尊重的意識經驗中心、是對集體世界有貢獻的人。用手去指的動作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前導。說出事物的名稱、使用代表某個事物的字詞,這基本上就是指向的動作,明確說明了這個東西不同於其他一切,在個體層面或社群層面將它隔離出來加以運用。
我外孫女會公開用手指做出指的動作,她指著某個東西時,就能立刻觀察她身邊的人有何反應。可以這麼說吧,指著沒人在乎的事物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於是她用食指指向她覺得有意思的東西,然後環顧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在意。她還小小年紀就在學習一個重要的功課:如果你所傳達的內容並不會引起別人的興趣,那你溝通的價值,甚至是你本人在場的價值就有可能降到最低點。她以這種方式開始更深刻地探索複雜的價值階級,而這個階級體系形成了她的家庭和身邊的整個社會。
思嘉目前正在學講話,這是一種更複雜精密的指向(及探索)方式。每個字彙都是一種指針,也是一種簡化或概括。說出某物的名稱,不但使它從可能叫得出名稱的無限背景中脫穎而出,也同時將它與許多其他具有概括用途或意義的現象進行分組或歸類。例如,我們使用「地板」(floor)這個英文字,但通常不會以一個單獨的字來稱呼我們可能會遇到的所有地板(水泥地板、木地板、土製地板、玻璃地板),更不會使用無數種顏色、質地和光影的變化所形成的細節,來稱呼承載我們重量的地板。我們使用一種低解析度的表述:如果它支撐我們,我們可以走在它上面,而它又位於建築物內,它就是「地板」,這樣講就夠精確了。這個字彙讓地板與牆壁等事物有所區隔,也把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地板限制在單一概念裡:扁平、穩定、可以走在上面的室內地面。
我們使用的字彙就是我們組織經驗的工具,這既主觀又私密,但也是由社會決定的。我們不會全都認識並使用「地板」這個字彙,除非大家全都同意地板有充分的重要性,足以證明用一個字彙來描述它是正當的。所以,光是稱呼某個東西(當然,還包括大家都要同意如此稱呼)的事實,就是把無窮複雜的現象和事實世界縮減成實用的價值世界,是這段縮減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持續與社會制度相互作用,才讓這種縮減、這份具體說明,有可能辦到。
我們該指向什麼?
社群世界為我們收窄並具體指明這個世界,標示出重要的事物。不過,「重要」是什麼意思?又如何決定?個體是由社群世界形塑的,但社會制度也是被組成社會的個體需求所形塑。一定要安排好人類生活基本條件的供應。人類要能活下去,就需要食物、飲水、乾淨的空氣、遮風蔽雨之處。比較沒那麼明顯的是,我們還需要同伴、遊戲、碰觸、親密,這些都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必需品,而且絕不僅止於這區區幾項。我們必須明確指出世上能夠為我們提供這些必需品的元素,並加以運用。人類具有深植在生命裡的社會性,這個事實又為整體情況增加了一些限制:我們理解和行事的方式必須符合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但由於沒有任何人的生活是完全孤立或能夠如此的,於是我們滿足這些需求的方式就必須被別人認可才行。這意味著,我們解決基本生理問題的方法,在社會上也必須是可接受和可實行的。
生活必需品會怎樣限制可行的解決辦法和可實行計畫的範圍,這件事很值得我們深思。首先,前面提過,原則上,計畫必須解決某些真實的問題;其次,計畫必須迎合別人的興趣(往往也會有其他計畫與之競爭),否則別人就不會配合,還可能反對。所以如果我很看重某個事物,就必須決定要如何給予重視,好讓別人有可能受惠,不能只對我有益,還必須對我和周圍的人都有益。而這樣甚至還不夠好,意思就是,關於必須如何理解世界、在世界上活動,還有其他的限制。我看待和重視世界的方式本身就與我要做的計畫緊密相關,它必須對我、我的家人、整個社群有效,此外,它不僅需要適用於今天,還要能不把明天、下星期、下個月還有下一年(甚至十年後或下個世紀)搞得一團糟。對於和人類苦難有關的問題,好的解決方法必須可以重複實行,而且不會在重複時惡化,也就是歷經不同人、不同時間,可以迭代(iterable)。
這些普世皆然的限制會以生物性的方式呈現,並由社會強加於人,將世界的複雜性縮減成某種大致能被普遍理解的價值領域。此事格外重要,因為世上的問題有無限多,而假設可能的解決方法也有無限多,但是同時在實踐上、心理上和社群上可行的解決方法數量就相對有限了。解決方法有限,意味著有某種類似自然倫理(natural ethic)的東西存在,它很可能就像人類的語言一樣多變,但仍具有某種特徵,是以某種穩固且普遍可受辨識的元素為基礎。正是因為自然倫理真實存在,才令那種輕率詆毀社會制度的態度既錯誤又危險,因為制度的逐步形成是為了解決那些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如此一來生命才能延續。這些制度絕不完美,而要使它們變得更好、而非更糟,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所以,我必須考慮世事的複雜性,將其簡化成單一的一點,這樣我才能有所行動,同時還能把其他人和他們的將來納入考量。要怎麼做?透過溝通和協商。透過將這個極為複雜的認知問題外包給更廣闊的世界資源來處理。每個社會都由個體所組成,他們以語言彼此合作、競爭,雖然語言上的互動絕對不是合作和競爭的唯一手段。文字是集體制定的,大家都必須對文字的使用有共識。幫我們界定世界的語言框架是一種結果,由價值的地景所造成,而價值是由社會建構的,也被現實本身粗暴的必要性所限制。這為地景賦予樣貌,而且不只是任何舊有的樣貌。價值階級,亦即實用性、有成效的階層體系──正是在這裡更為明確地進入了整體局勢的畫面裡。
重要事物必須完成,否則就會餓死、渴死或曬死,或者死於孤單寂寞、與世隔絕。該做的事必須具體指明並加以計畫,因此必須發展出所需的技能。具體指明、做好計畫、發展技能,再加上執行有所依據的計畫,這些都必須在社會中進行,並且與他人合作,以及面對他們的競爭。結果是,有些人更擅長解決手邊的問題,有些人則更不擅長。能力的差異(以及現有問題的多樣性,還有不可能讓每個人在所有的技術領域都受到訓練)必然產生出一個階層結構,在理想情況下,它是以和目標有關的真實能力為基礎。這個階層結構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建構的工具,必須被應用於有效達成必要又值得的任務上。它也是一種社會體制,使進步與和平能同時並存。
社會制度的必要與不足
心智健全就是明瞭社會遊戲的規則,並將之內化和遵守。地位有差別是難免的,因為所有值得進行的努力都有一個目標,追求該目標的人各有不同能力。無論當下位居底層、中層或頂層,接受這個不平衡的事實並依然奮力向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元素。但是有一個弔詭的問題:昨日與今日的解決方法是現行階級制的依據,卻不見得一定可以作為明日的解方。因此,當整個世界的變化已使得局部的改變成為必須,卻不假思索地重複從前夠用的作法,或更糟,專制獨裁地堅持所有問題都已永遠解決,就等於引進極大的危險。於是,對於創造性轉變的尊重,一定要加上對於解決問題的階級結構給予適當的重視,這是過往歷史的贈予。這既非武斷的道德主張,亦非一種相對的道德宣示,而是比較類似認識現實結構內建的雙重自然法則。像人類這樣高度社會性的動物,必須遵從這些法則,才能保持心智正常,並將不必要的不確定、苦難、爭鬥減到最少。然而,隨著周遭環境改變,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地修正這些規則。
這也表示,理想人格不可能一直反映社會現狀,毫不質疑。在正常狀況下,或許可以說,有能力毫不質疑地服從,總勝過沒有能力服從。但是當社會環境變得病態,例如不完整、太過時、故意視而不見,或是很腐敗時,拒絕服從就具有更高的價值,有能力提供有創意又正當合理的其他選擇也是。這為我們所有人帶來一個永恆的道德難題:何時要單純遵循成規,執行別人的請求或要求?何時要依賴自己帶有限制和偏見的個人判斷,拒絕集體的要求?換言之,我們如何在合理的保守主義與帶來振興的創造力之間達到平衡?
在心理面向,最重要的就是氣質稟賦的問題。有些人的氣質就是偏向保守,也有些人會偏向比較自由開明的創造性感受和行動。這並不表示社會化無法改變那種天生的氣質傾向,人類是可塑性非常強的生物,有一段漫長的成人前發展期,而周遭的環境也會使我們發生劇烈的改變。但不變的事實是,人類生活環境裡有一些相對固定的位置,而不同的氣質類型會適應其中,各就其位。
政治光譜上偏右翼的人堅定地護衛過去行得通的一切。在大部分時間裡,他們這樣做是正確的,因為能帶來個人成就、社會和諧及長期安定的路徑有限。但有時他們就錯了:第一,因為現在和未來不同於從前;第二,因為即使是曾經有功能的階級制,通常(難免?)會成為內部權謀的犧牲品,因而造成這個階級制的瓦解。爬上頂端的人可以操控並行使不正當的權力,至少在短時間內做一些只顧自己的事,而那樣的權勢便破壞了他們名義上身為一分子的階級制的正確功能。這種人通常不了解或不在乎自己所寄生的組織是為了達成什麼功能而設計的,他們只是恣意榨取眼前的財富和資源,最後留下一堆爛攤子。
政治光譜左翼╱自由派人士強烈反對的就是這種權力的腐化,而且正該如此。但是,有功能也有生產力的階級制(和造就這個成績的人),與光芒散盡只剩變質軀殼的制度是不同的,將兩者作出區分極為重要。要加以分辨,就必須有能力和意願做觀察及鑑別,不能不假思索地依賴意識型態的傾向。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然生活在社會階級裡,而它有光明面和黑暗面;我們需要了解,只專注其一而排除另一面向,會是很危險的偏見。而我們也要明白,比較激進、有創意的面向(要使不道德又過時的東西脫胎換骨、重獲新生,這是必要的源頭)同樣潛藏著巨大的危險。部分危險在於,想法比較自由開明的人傾向於只看到這些有憑有據的制度中有哪些負面元素。更進一步的危險在於,與腐敗卻守舊的過程相對應的激進派,會顛覆和破壞正在運作的階級制。因為不顧道德的激進分子是存在的,就好比不正派的行政官員、管理人員、業務主管是存在的,這些人往往對現狀的複雜實情極度無知,但他們既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又不感激過往歷史的遺贈。這樣的無知和不懂感恩,還經常伴隨著愛說一些憤世嫉俗的陳腔濫調,將自己的行為全部都合理化,既不肯努力遵守乏味卻必要的嚴格常規,也拒絕投身於真正有生產力卻危險艱難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