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誤讀童話

原文書名:


9786267394502誤讀童話
  • 產品代碼:

    9786267394502
  • 系列名稱:

    文學迷
  • 系列編號:

    KB262
  • 定價:

    380元
  • 作者:

    宋文里
  • 頁數:

    173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502
  • 出版日:

    20240502
  • 出版社:

    楓樹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CIP:

    863.57
  • 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人生經歷過很多轉折之後,對於童話也有了相當轉折的看法。
我把這種轉折的看法叫做『誤讀法』。」
——宋文里

【專文推薦】
◎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秀

◎宋文里教授曾說他要走的學問之途,是一條問學之路,尋語路、沈思路、第三路、正路岔路等。而這本收納新潮、脫離舊套的童話改寫,在形式與文類上以跨界、拼貼、即興與混搭的結構,瓦解童話與童年書寫的慣性界線;內容呈現調侃、嘲諷、自我指涉、自我諧擬的特色。他以歪打正著的說書姿態,提供讀者對這些古老故事的再思與反思,「在誤讀中歪歪地獲知」。我想,這是宋教授在莊嚴深刻的問學之路上,邀請大家共同參與的一場文本與論述交織的創作遊戲。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黃雅淳

◎這是一趟奇妙的童話之旅。彷彿宋老師「純手工雕刻」,將那些熟悉的童話元素重組、編織、佈置,於是我們看見一個新生的世界,那裡有天空、有可愛的動物,還有音樂舞蹈,還有對生命真摯的祝福。
——財團法人臺北市磁山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林晴晴

◎平時人們所看見的宋文里教授,總是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苟的背影。然而,在《誤讀童話》裡,你將看見另一個猶如莊生夢蝶般穿梭虛實翩翩飛舞的精靈。在這本《誤讀童話》裡,他為童話解讀注入了現實邏輯,同一時間也為現實世界填補了童話的維度。就這樣的,宋文里於虛實之間開啟了想像變異的第三條路,那是一個精神得以在其中遨遊的空間。
——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紀金慶

誤讀誤解已經成為我們甩不掉的基礎,
我們的中文知識變成在沙地上建出危樓,
寓居在這搖搖晃晃的基礎上,我們一直昏頭昏腦。

在這個生活世界裡,連床邊故事也難免會上演成荒謬劇──
至少把我所自覺的荒謬元素,拿出一些,拼裝起來,
就會形成這樣一串跟既有的童話不太一樣的童話故事。

──看看三隻小豬和大野狼之間的衝突矛盾,如何竟是起源於血緣上的親近
──看看《綠野仙蹤》所走的路線,根本就是一趟《西遊記》
──看看聖經故事裡天地創的奧秘如何轉變為亞當夏娃用兩小無猜的「從前從前」來攜手進行的時間創造

這十二篇誤讀的童話,所教你的,就是童話不可能只是童話;
而它沒教你的,正是童話怎麼也不會自己長大。

作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論述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宋文里勤於著述立言,著有《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他於2018年精選十餘篇未曾中譯的佛洛伊德作品,嚴謹翻譯、評註編成《重讀佛洛伊德》一書,為漢語讀者帶來閱讀佛洛伊德之全新經驗。宋文里也翻譯多部重量級著作如《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dward Wilson),《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Gergen)等,另有多篇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在學術研究之餘,也喜歡畫畫,或寫寫童話、寓言和詩。

書籍目錄


.序
.第1篇 三隻小豬(三部曲)
.第2篇 小藍帽
.第3篇 灰姑娘
.第4篇 睡美人
.第5篇 火鳳凰
.第6篇 時間的創造
.第7篇 龜.兔.賽跑
.第8篇 孔融讓梨.孔融棄市
.第9篇 國王的新議(上)
.第9篇 國王的新議(下)
.第10篇 綠野仙蹤
.第11篇 猴子與螃蟹
.第12篇 孟母三遷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睡前聽床邊故事,這個條件在很多故事書中都被當成理所當然,但那是西洋人的生活情態,也就是一種異文化,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並非常態。不過,如果是來自東洋呢?
我很幸運,小時候曾聽過我母親讀的床邊故事。受過東洋教育的她,一邊讀日文的童話書,一邊用母語翻譯給我聽。翻譯是個有趣的語言形式。有時不能照字直譯,而是須以演義的方式把它給講出來。這種演義為我種下童話讀法的根基,我在故事當中穿插的「作者簡介」中會再提到此事。
我這個作者,平常喜用寫詩來作為業餘文學創作的形式,也試寫過短篇小說,但由於機緣和合,我開始動筆創作寓言體的短篇,然後終於來到童話的寫作。這種「終於」是發生在我邁向老年的時候。人生經歷過很多轉折之後,對於童話也有了相當轉折的看法。我把這種轉折的看法叫做「誤讀法」。
稍微說明一下,讀者有誤讀的權利,那就是在「讀者反應論」當中,照羅蘭巴特的說法,讀者會有兩種閱讀反應出現,也就是分別為讀者風(readerly)和作者風(writerly)的讀法。一般人都會使用讀者風來閱讀,不必多說,但作者風比較需要解釋:你雖是個讀者,但你會踩上作者的滑板車,以寫作而非以閱讀的速度跟著文字跑。跑著跑著,你可能跑過頭。於是,你就發現敘事法當中會有個敘事觀點,相當於踩滑板車時的使力點跟平衡點兩者的交叉作用──欸,不能這樣講,對於沒踩過滑板車的人來說,這樣的解釋只等於說故事,而不是解釋。我得換個方式來說。
誤讀來自擬仿,就是在故事形式、情節綱要、角色創造之中,既看出其中顯現的徵象,便去捕捉其意義,或發現遺漏的意義,再轉身過來想想:對我們而言,這來自異文化的徵象,為何是有意義的?然後進行深度的仿作。好吧,我不願再妥協了,只能叫做深度仿作,沒錯,因為仿作本來就有深淺,以我們的仿作用力之深,歸之為深,毫不為過。
在面對浩如煙海的故事文本之時,對於我們所沒有,或相當缺如的文類,我們必須用仿作開始,我們的文化處境就是如此,譬如現代詩、現代小說都是這樣。我們讀西方作品,有了深度理解之後才開始仿作,然而一下筆就會發現,先前的閱讀中帶有許多不可避免的誤讀:我們對西方最最基本的概念都起於誤讀,譬如「民主」「科學」「自由」「法治」,一經翻譯就已經走調,其偏離的程度之甚,不經西方漢學家指出,我們還在自得其樂呢!譬如「自由」語出道家,「法治」語出法家,跟西方的知識脈絡扞格不入。西語「自由╱法治」構成一個語意緊密相連的套詞,中文卻含有「自由=逍遙法外」的意思。「科學╱民主」是由「追求知識╱全民皆知」為基礎而構成一套有機的整體,中文卻只取「分科求知,各成專業」來理解「科學」;也把「民主」和知識的關連拖進民粹主義的反智傳統。這些基礎沒有建立起來,我們的中文知識變成在沙地上建出危樓,也就是說,誤讀誤解竟然已經成為我們甩不掉的基礎。
寓居在這搖搖晃晃的基礎上,我們一直昏頭昏腦。在這個生活世界裡,連床邊故事也難免會上演成荒謬劇──至少把我所自覺的荒謬元素,拿出一些,拼裝起來,就會形成這樣一串跟既有的童話不太一樣的童話故事:
──看看三隻小豬和大野狼之間的衝突矛盾,如何竟是起源於血緣上的親近
──看看小紅帽和大野狼之間的恐怖關係,如何在小藍帽的眼中轉變為一場人道救援行動
──看看灰姑娘終於變成王子妃之後,童話如何不能保證他們會在森林中過著快快樂樂的生活
──看看死睡不醒的睡美人,躺在綴滿古老文化遺跡的寢宮中,如何讓王子醒悟:他根本不必或根本不能把公主吻醒
──看看格林童話在荒謬元素介入之後,翻譯成中文故事,會發生什麼文化交會和文化融合
──看看聖經故事裡天地創的奧秘如何轉變為亞當夏娃用兩小無猜的「從前從前」來攜手進行的時間創造
──看看大家熟知的伊索寓言,如何以龜兔賽跑故事簡化了龜和兔之間的賽跑協定,甚至其中經常暗加的勸世道德,其實根本不是重點所在
──看看小學課本從不遺漏的孔融讓梨故事,在四歲讓梨之後的孔融還讓了什麼,或沒讓什麼,導致這本童話必須穿插一篇悲劇才能寫成
──看看國王怎樣讓國人穿新衣,而他自己卻不必穿,只消管管九二代表了什麼共識,也看看他和對岸帝國之間如何只能透過古老的謎語來互通熱線,而其實三通之後,啥也沒通
──看看《綠野仙蹤》所走的路線,根本就是一趟《西遊記》
──看看老師說過很多次的日本猴子、猶太螃蟹(或猶太猴子、日本螃蟹,看你要說的是老的還是小的)怎樣上演冤冤相報的故事,最後竟把真理顯示出來
──看看在經書之外的緯書如何能佔據藏經閣裡的霸主地位,把一位聖人的傳記,用他母親的故事,顛三倒四地道出原委

這十二篇誤讀的童話,所教你的,就是童話不可能只是童話;
而它沒教你的,正是童話怎麼也不會自己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