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70%繭居族都能自立:從在家啃老到獨立生活,日本專業輔導機構靠三步驟,幫助超過1,700位繭居族回到正軌。

原文書名:引わアパベソ7割ゾ自立ザわペ


978626744886170%繭居族都能自立:從在家啃老到獨立生活,日本專業輔導機構靠三步驟,幫助超過1,700位繭居族回到正軌。
  • 產品代碼:

    9786267448861
  • 系列名稱:

    Style
  • 系列編號:

    DS0091
  • 定價:

    390元
  • 作者:

    二神能基、久世芽亞里
  • 譯者:

    黃筱涵
  • 頁數:

    240頁
  • 開數:

    14.8x 21x1.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801
  • 出版日:

    20240801
  •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CIP:

    178.3
  • 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等他想通了,就會去找工作。」結果一等就是十幾二十年,他還是蹲在家。
◎「不管怎麼罵都沒效,算了,我只要他活著就好。」家人情緒從憤怒到消極。
◎「這是家醜,不能外揚。」這種錯誤心態會錯過繭居者最佳求助時間。

什麼是繭居族?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是指超過半年不接觸社會、
不上學、不上班,不與外人交往,生活自我封閉的人。

在日本,繭居族從2019年的115萬人,暴增到146萬人(2022年),
更嚴重的是繭居長期化──父母不知怎麼協助,只能在旁等待:
結果就是,繭居族逐漸演變成8050問題(由80歲父母養50歲中年人)。

臺灣目前雖沒有明確統計數字,但從醫療臨床和身心科就診人數直線上升,
可發現此現象逐年增加……。

本書作者二神能基是New Start事務局創辦人,
New Start事務局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繭居族找回生活正軌,
至今已協助超過1,700位當事者「破繭」而出。

他說,扣掉疾病或障礙等因素,70%繭居族都能做到獨立,
只要用對方法,大多數繭居族都重新與社會接軌。

◎繭居第一年,別干涉;超過三年要求助

.可能是在學校或職場遭遇霸凌、或是人際關係感到疲憊等,
當事者於是選擇繭居,所以請先給他們一段時間療傷和思考。
 不要天天罵:「你整天待在家混吃等死,怎麼還不去工作!」
 
.但「相信並等待」的做法,最多不超過三年,因為到了第三年,
 繭居族認為「反正死賴活賴在家,日子也可以過,就更不想出門了」。

◎這不是家醜,三方法能讓孩子回正軌

.繭居超過一年,父母要找相關輔導機構諮詢,
 例如New Start事務局有一項特殊業務,名為「出租姐姐╱哥哥」
(也就是機構的輔導人員),進入家中跟當事者接觸,
 繭居族不願跟爸媽對話,不代表他們不想跟外界對話——
面對第三方較容易說出真實想法。
  
.跟第三方接觸幾個月後,父母必須主動拉開彼此的物理距離,
 例如:「必須在○月○日前搬出去」、
「生活費放在『出租姊姊』那裡,去找她拿」,
 ……本書列舉很多方法,「逼」他走出家門,慢慢跟外界接觸。
  
.接下來要幫他們找工作。怎麼找?
 不要找「感興趣的工作」,要找「沒那麼抗拒的工作」來賺生活費。
 只要經濟能獨立,他會不再依賴家長,展開自己的人生。
 
 萬一所有方法用盡,他還是無法獨立,
家長就得接受事實,辦理家族財產信託或監護人死後事務委任契約,
讓繭居者有最基本的經濟基礎,不會拖累手足。
 
 從在家啃老到獨立生活,日本最大輔導機構靠三步驟,
 幫助超過1,700位繭居族破繭而出,自立更生。

 本書內附臺灣專業協助機構,幫助繭居族破繭而出。

作者簡介


二神能基
出生於1943年。就讀早稻田大學政經系期間,就開始經營補習班。九○年代起展開輔導年輕人的活動,1999年創設「New Start事務局」。著作包括《帶來希望的啃老族》《暴力會襲向家長》等。

久世芽亞里
認定NPO法人「New Start事務局」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家長的諮詢、行政與宣傳等工作。畢業自青山學院大學理工系,著作有《去得了便利商店的繭居族們》。

譯者簡介


黃筱涵
從事出版翻譯10年以上,譯作超過150本書。但比起譯作數量,更重視從作者們身上獲得的知識。希望未來能持續以這些知識為基礎,不斷拓展翻譯之路。
譯有《我這麼生氣,全是因為他把家弄亂》、《衝突或融合,地緣政治的民族解答》(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孤獨,你好》等書。

書籍目錄


推薦序一 打開家門就能打開希望╱蕭典義
推薦序二 從門縫的曙光看見希望撒落╱林岱樺
推薦序三 繭居族需要系統性的專業支持,一定要找專家介入╱林雍智

前言 他需要你的幫助,只是說不出口

第1章 繭居族衍生的暴力問題
這不是關起家門就能解決的問題╱死了一個日本前首相之後╱社會氛圍:反正做什麼都沒用……

第2章 這不是家醜,你該求助
有人已窩在家超過30年╱父母不想面對,家庭重擔落手足╱家長第一時間的反應╱第一步:分開住,越遠越好╱孩子在家、在外兩個樣╱雙親認定的事實,不一定是事實╱打開家門,讓第三方介入╱如果對話會傳到爸媽耳中,他們就不開口

第3章 第一年,別干涉;超過三年要求助
等他自己好起來?要等幾年?╱超過三年,就很難擺脫╱本協會的支援期間約兩年╱他們靠打遊戲,掩蓋對未來的不安╱父母的心靈也跟著繭居╱幾年之後親子對話模式非常固定╱不能在第三年才開始求救╱萬一輔導超過兩年還是沒成效?╱每個選項都有風險,但不能什麼都不選╱一味等待,是最糟的選擇╱從積極改變到消極接受

第4章 光靠親子對話,無法解決問題
父母描述的狀況,往往跟實際不一樣╱大部分繭居族都缺乏物欲╱有些事情就是無法和父母聊╱信賴感一旦失去,很難拿回來╱父母的眼神,使他更有罪惡感╱缺乏溝通能力的,其實是家長╱因為不想被討厭,所以不敢要求╱「尊重當事者想法」,這話只對一半╱「我跟孩子能互相理解」這是在作夢╱想辦法讓他和家人以外的對象談話

第5章 70%繭居族都能自立
真正心聲是「我不想繭居」╱不要隨便帶去醫院╱動不動就說:「我想回學校讀書」╱不想成功,只想普通╱獨立,才能生出自信╱不要老跟當事人說「快去工作」╱繼續窩在家,即使出門工作也做不久╱辦理家族信託或死後事務委任契約╱持續繭居,就是全家持續痛苦

第6章 從在家啃老到獨立工作
和日本「失落的30年」完美重疊╱社會富足,所以沒有想要的東西╱沒有想做的事╱下流志向╱只要認為自己有用,就能努力╱找一個沒那麼討厭的工作╱今後繭居族會減少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一
打開家門就能打開希望

Only實驗教育:陪伴拒學生(不登校生)轉自學到自立創辦人╱蕭典義

十年前,我開始推動Only實驗教育陪伴輔導工作的契機,是為了陪伴我的大兒子。高中時,他宅在家兩年,體重從85公斤胖到120公斤。那是一段孩子生涯探索,也是我身為家長的親職學習成長過程。我與太太決定帶他自學,給他完整的愛與接納。
那段期間,我們向前一步退後兩步,不斷前進後退。事後,兒子回顧:

學校過於封閉,讓我不想去上學。但休學又讓我對未來看不到希望。所幸,爸媽耐心陪伴,讓我慢慢走出低潮。
以生涯探索為主軸的自學,讓我在參與各種活動、開始兼職工作的過程,漸漸重建信心,找回學習熱情。我的自學過程是一段重塑的旅程,進而養成自己的獨有特質,抱持好奇心、體驗新事物、參與社會實踐與知識變現。
拒學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找到學習動機後,他先後去巴西當交換生、回國參與公共事物,後來以特殊選才錄取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經營管理系,以系排第2名畢業,畢業後也在職場上有亮眼表現。從我兒子開始,經過10年專業累積,2023年《聯合報》〈拒學風暴〉報導、2024年公視《青春發言人》「拒學」專題,採訪的案例大都是Only實驗教育陪伴輔導的自學生。
臺灣與日本相似,往往把繭居問題當成家庭問題,不敢也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只會拉長繭居時間。家長懂得放手、敞開家門,讓陪伴輔導人員來協助,繭居的狀態就有機會改變。
不登校(在臺灣泛稱「拒╱懼學」)不是孩子個人問題。「相信並等待孩子」是雙面刃——重要且必要,但有效期。本書作者提到,等待超過3年,反而會讓繭居問題固定化。Only 實驗教育陪伴輔導轉自學的歷程,先有半年至一年的放毒期,也就是療傷與休息,孩子才能進入甦醒期「內在自我覺察、做自己」。在孩子的放毒期,父母應加速學習親職知能,讓彼此相愛的人愛得不累。
本書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概念:並非先克服各種障礙才能獨立——只要看起來有機會,就應該讓他透過獨立嘗試各種事物的經驗來獲得自信。從興趣中找到熱情所在,喚醒孩子內在學習動機,孩子就能自發性學習和解決問題,這就是獨立的第一步。
他也提到:「經濟獨立對於恢復自信來說,有相當大的助益。當繭居族先建立『我能夠獨立』的自我肯定,便會開始思考未來的人生。」不登校轉個人自學,以學生興趣為中心的「無綱無本」課程設計——透過課程、團體活動、打工等方式,一方面探索興趣,另一方面培養獨立自主能力,同時取得實驗教育證明(高中同等學歷)。
當孩子用自身能力打工賺錢,就會獲得自我價值感,並相信:我是有能力的,我能夠看見未來的希望!
繭居與拒學並不可怕,打開家門就能打開希望,讓孩子破繭而出、化蛹成蝶!



推薦序二
從門縫的曙光看見希望灑落

廢墟花園心理諮商所所長╱林岱樺

十年前我在精神科實習時,恩師張凱理醫師帶著我看見臺灣的繭居現象,他說學生拒學然後繭居的現象至今難解,且是成人精神疾患的危險因子。
我關注這個社會現象十年了,也找到和作者相似且有效的方法。作者指出父母若打開家門,讓第三方(相關輔導機構)介入,七成繭居族能自立,這和我在臺灣協助拒學生及繭居族後,他們能與社會重新連結的比例一致。
作者說:「追根究柢,繭居問題就是『當事人的社會能力問題』」,我對此有深刻感受,過去接觸的案例中,有人從國中或甚至國小時期就拒學及不願與社會連結。他們沉浸在自我和網路虛擬的人際關係世界中,拒絕與他人真實互動。
尤其,臺灣在疫情期間和疫情過後,不願上學、在家繭居的學生增多。他們可能自我傷害或使用暴力行為,嚴重時,甚至需要請鎖匠或警消破門而入,或帶他們進入精神病房治療……目前臺灣正發生的實例,似乎在預告和提醒我們,臺灣未來繭居現象和日本越來越相像。
幸好,本書為臺灣社會面臨的拒學和繭居危機帶來方法。
作者提到,家長對於繭居孩子的「相信或等待」的背後,通常伴隨家長未留意到整個家因某個成員繭居而進入無力狀態,並非真正相信孩子會改變。再加上有些父母不願找第三方介入,導致他們無法順利和孩子深入溝通,陷入膠著的困境。
作者同時提醒家長勿因為害怕而什麼都不做,同時知悉沒有零風險的做法。
我經營的廢墟花園心理諮商所,作為第三方介入繭居問題,提供諮詢和協助,發現如同作者所說,若是家長、學校、公私部門單位能提早打開各自的家門和心門,便可恢復繭居族的社會連結能力及降低繭居時間。
另外,作為第三方輔導工作者,我們需要深刻反思,是否成為繭居族的幫凶;作為公部門的單位,須以日本繭居現象和方法作為借鏡,建構預防繭居的公部門系統介入方法。
「養育一個孩子長大,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力量」,我們身處失去村莊的時代,代表我們失去人和人真實的情感交流的機會和能力,加上物資不缺乏,在躺平世代裡不想努力,我們需要找回為他人而活,對他人有價值的做法,並且感謝他人的付出。
作者說2022年日本繭居族人數為146萬人,其數量增加,表示分崩離析的家庭、跟繭居有關的犯罪數量也在增加,臺灣需要這本書作為借鏡,重新思考人和人社會關係的真實連結,重新對話。避免待在科技冷漠門內,保持善意,帶著希望對方幸福的心情給予支援。



推薦序三
繭居族需要系統性的專業支持,一定要找專家介入

《實驗教育面面觀》主編、亞洲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林雍智

在日本,繭居族問題的產生原因複雜,除了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外,還有獨特的文化因素,使得繭居族、尼特族(NEET,為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英文縮寫,指不就業、不就學、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青少年)與兒童貧困三大問題,成為社會上高度關切的議題。
社會經濟方面,日本隨著1990年代的經濟泡沫化,持續了30年的失落時間。當時的人未曾享受經濟成長帶來的美好果實,反而面臨就業困難、薪資凍漲、對自身未來看不到希望。
至於日本獨特的文化因素,是日本人的「集團主義」。簡單來說,就是指在群體中和他人維持共同步調,以便融入群體。日文有一句諺語是「突出的木樁會被打下去」(出ペ杭ゾ打ギホペ),其意為若個人在團體裡太過突出,就會被打壓。這句話非常能展現出日本的民族特性。
或許讀者會認為,書中提到的繭居族只是日本案例,和臺灣有什麼關係?
日文中有個詞彙叫「不登校」,目前無精準的中文翻譯,泛指因個人或家庭因素,而拒學、輟學或逃學,不到學校上課。有些不登校的孩子變成繭居族,有些孩子則會成為幫派打手或做沒有意義的事,浪費寶貴青春。
《70%繭居族都能自立》清楚描述了不登校青少年成為繭居族的狀態,也講出了繭居族的心聲,同時提出許多家長和社會應該關注的輔導策略。
本書第三章提到,家長若無決心改變繭居的孩子,超過三年,孩子就很難脫離繭居生活了。對學齡孩子來說,這三年恰好落在國中到高中,甚至是大學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銜接到下一個學習過程或就業的重要時期。因此,專業支持與輔導介入對於孩子走出繭居,十分重要。
臺灣在2014年底將實驗教育法制化。實驗教育自此成為正規教育之外另一條教育軌道,打破了就學必須到學校上學的限制。這個「學」字,將從「學校」擴大到「學習」,提供繭居族孩子一個學習機會。
我自該年起參與實驗教育工作迄今,也擔任過一些縣市的審議工作。其中個人式實驗教育(個人自學)的申請者,約有半數是因不適應學校生活、班上的人際互動而被迫申請自學。可是,當申請獲准後,他們面臨到的是學習資源更少的困境,如主要教學者只剩下父母,導致他們處於封閉環境裡,讓情況更加惡化。
目前臺灣政府雖有提供個人自學者一些講座、課程,但整體來說,資源挹注得極少,如何幫助繭居族孩子,政府和民間都還有許多該做的事。有關此點,日本目前已成立教育機會均等法,各地設有「Free school」供不登校孩子一個異於學校的「學習場域」,接著慢慢透過專家引導,使繭居族面對自己和他人,從有一個地方可以去,到有事可以做,再從中學到東西,最後走出繭居的狀態。
目前臺灣越來越重視不登校孩子的學習問題,如「Only實驗教育」和「陪伴者實驗教育機構」等。前者透過晤談與媒合不登校的孩子,提供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後者開辦實驗教育機構並配合心理師定期輔導,打開拒學孩子的心。這些都是拋磚引玉的出發。
繭居族需要系統性的支援,作者以從事支援活動30年經驗寫下本書,相當值得臺灣讀者閱讀。進入書中情境,深覺我們可以透過實驗教育,為不登校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協助,因此,樂以為本書作序,期待本書帶領關注繭居族議題的讀者,一同探求如何將陽光照進繭居族的心,協助他們自立。





文章試閱


父母不想面對,家庭重擔落手足

試圖在不對外求助的情況下解決,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方案,結果在孩子繼續繭居的狀態下過一天是一天。結果會發生什麼事?只要檢視內閣府(按:日本內閣機關之一,相當於臺灣行政院)於2018年的調查,答案就一目了然。
中高年齡層的繭居族中,七成繭居3年以上、五成繭居7年以上、三成繭居10年以上,甚至還有人長達30年以上。在問題「是否曾對外求助」中,僅44.4%向人求助,由此可以看出沒有諮詢的人占多數,繭居問題會拖這麼久,直至今日仍存在這種狀況,也無可厚非。
雖然農林省前任事務次長弒子事件中是父親殺害孩子,但其實很多起事件是繭居族殺害父母,還有棄屍事件——放著亡故父母不管,與屍體同住一個屋簷下等。
其中不乏待在病死父母身旁,什麼也辦不到,以及被發現時親子已雙雙身亡等各種案例。
這些人都將繭居視為家庭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對外求助,於是打算憑一己之力來改變狀況,但問題嚴重程度超出自身極限,結果演變成弒子、弒親、或是父母死後孩子什麼都做不了,直到之後被人發現。
尤其第三種(父母病死)更是孩子長期繭居時最擔心的事情。無論留下多少存款,在繭居族從未處理過任何手續,也無人可諮詢的情況下,後續處理都令人難以放心。
經過長年苦惱,終於前來諮詢的家長大半抱著半放棄的心態,他們只是在某些契機下,如進入或是即將進入8050問題,才決定前來諮詢。
雖然經過諮詢後,部分家長下定決心委託協會輔導,但也存在「不希望外力介入」的父母,導致諮詢不了了之。繭居的期間越久、孩子年紀越大,越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事實上,繭居當事人超過40歲的案例不僅諮詢量少,很多人諮詢後仍決定把繭居問題看作家庭問題。這個年齡層的繭居族數量明明最多,但接受輔導中的比例卻特別少。
此外,家長不肯對外求助,所以只有手足自行前來諮詢的案例近年遽增。若手足已搬離老家,只有父母與當事人同住時,往往很難改善現況。即使手足拜託父母想想辦法,最終只得到一句「反正又沒有麻煩到你」。就算勸說當事者「差不多該找工作」,也會被父母警告:「你讓他很沮喪,不要再說重話了。」
結果維持現況直到父母過世,照顧當事者的重擔也落在手足身上—我們常常收到這種諮詢。「畢竟是家人,無法見死不救」,與「礙於現實問題,而無法提供金援,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義務」,往往讓他們相當兩難。
看到這些困擾的手足們,我深刻體會到父母不作為的罪過。他們只是將自己生前該盡的責任,推到其他孩子身上而已。

家長第一時間的反應

光憑父母難以解決繭居問題的另一個理由,在於他們知道的繭居案例只有自家孩子而已,且問題還沒解決。換句話說,父母根本沒見過已解決問題的情況(偶爾有兄弟都是繭居族,雖然哥哥改善了,但弟弟仍維持現狀等狀況)。
但有經驗的輔導人員接觸過許多案例,理應可以分辨當事人屬於哪種類型。進而從過去的成功案例中,找出適合的應對方法。
繭居族通常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或總把時間用在電玩上,但不知道這個事實的父母,很容易認為「我家孩子日夜顛倒太奇怪了,必須想辦法把生活規律調回來」、「整天只會打電玩,應該要帶去醫院,確認孩子是否電玩成癮」。
由於大半繭居族都存在這兩個問題,因此聽到家長提及日夜顛倒或電玩時,我們完全不會訝異,也沒辦法僅憑這個特徵進行分類。若聽到家長表示「孩子生活很規律,每天都在固定時間起床」時,我們反而感到意外。
沒實際接觸過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的人,遇到相關症狀時也往往理不清頭緒。
雖然我們不具有相關醫療執照,無法提出明確證據,但仍可從經驗判斷「這個很明顯生病了」、「有可能是生病了,請先帶去看醫生」。
而且「希望不是生病」這樣的願望,會不知不覺影響著家長,使其無法正確判斷自家孩子到底處於什麼狀況。
本協會在受理諮詢時,若建議對方帶去身心科時,對方往往非常訝異:「這個狀態這麼奇怪嗎?」有時甚至會拚命說服我們:「他沒有生病!」
我們了解「最懂孩子的人,是身為父母的我」這種心情,但「家長不了解繭居問題,在該領域是外行人」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當孩子閉門不出時,確認輔導人員的看法會比較保險。
光憑家長難以解決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儘管他們能協助孩子,但與輔導人員之間有根本上的差異。
當然,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只有家長才能實現,且通常是父母最能照顧繭居族的生活、一直與孩子站在一起。但正因如此,孩子面對爸媽時較容易任性妄為。例如,儘管拒絕對話,卻會吃下父母做的料理。
但繭居當事者面對輔導人員等第三方人士時就不是如此。舉例來說,對方送餐來時,會想「完全不理對方,很失禮」,所以比較願意回應。他們無視父母的要求「去找個地方打工」,但若提出要求的是其他人時,會覺得拒絕之前必須先找合適的理由。即使繭居族一開始選擇忽略對方,內心仍隱約抱有罪惡感,如此一來,下次輔導人員前來時,說不定就願意給予反應。
親子一路培養過來的關係有好有壞,不過隨著相處時間拉長,來自家長的輔導就只剩負面影響。舉個例子,孩子試圖挑戰從未做過的工作時,父母可能會想起過去的失敗經驗而勸道:「你不太適合這樣的工作吧?」孩子也會因「父母很了解我,所以我真的不適合」而放棄應徵。
但若由輔導人員面對繭居族,只要不是太困難的工作,都能輕易說出:「試試看吧!」
根據輔導人員過去的輔導經驗,可得知很多人會表現得比預期還好,即使當事者失敗了,輔導人員也會告訴他們可從中習到什麼,並應用到之後的體驗上。很多事情不實際嘗試就不知道結果,輔導人員甚至有時還能發現父母沒注意到的當事者才能。
請第三方人員輔導時的一大特色,就是彼此毫不相關,所以能保有適當的距離,且想法較不受當事者的過往限制,可按照輔導經驗採用客觀的視角。這都是家長無法實現的優勢。
所以家中有人出現繭居問題時,請不要關起門試圖自己解決,而是把輔導工作交給專業人員。此外,父母對待孩子不能只是每天溫柔的打招呼,必要時得說些重話。畢竟有些話,只有父母有資格說而已。
相較於親自輔導孩子,把目標放在盡好父母的責任,較有機會改善繭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