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華無式家族治療:吳就君的治療心法和助人美學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6939013系列名稱:
教育輔導系列系列編號:
N-138定價:
350元作者:
林筱婷/杜恩年/田禮瑋/張鎔麒/楊雅嵐/李玉華/蘇益志頁數:
256頁開數:
15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171023出版日:
20171023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事業CIP:
178.8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凝鍊半世紀實務智慧燦然大備之作
「我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他們給我機會充分分享我的家族治療實務經驗,
共同造就華無式家族治療的誕生。」
吳就君,引領台灣助人專業和自我成長教育志業的導師,直接受業於她的專業工作者遍布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心理諮商、教育輔導等各領域,許多是執一方牛耳之師輩級人物,也有專業實務界的後起之秀。
她觀察當前台灣的行為改變專業實務工作,雖然已經累積相當豐厚的經驗,但是要整理成為有系統、有脈絡可遵循,以利世世代代接棒的在地行為改變專業實踐紀錄,仍有待繼續努力,於是創立「種樹工作坊」,透過親自接案示範的教學模式,傾注心力培育海內外助人工作者,同時開創「華無式家族治療」,將華人文化的特殊性導入治療歷程,是華人社會發展家族治療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
本書呈現這位台灣心理治療先驅進行個別諮商、伴侶治療與家族治療的工作歷程,由七位專業工作者記錄和解析,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領略治療師的思考、介入與轉折,治療過程發展的脈絡、目標與選擇,及其背後的動力等,而治療師與作者、案主、案家動人的互動也譜寫了華人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熱情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 行(前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武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吳英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唐心北(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名譽理事長、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
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陳 韺(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臨床教師)
黃雅羚(元品心理諮商所所長)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楊連謙(婚姻╱家庭治療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業督導)
趙淑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蔡東杰(養全診所院長、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四十年前,我曾在吳就君老師的帶領下,謄錄了七十二小時的小團體過程錄音帶,學習看懂「過程」和「動力」,一九八二年亦協助辦理Virginia Satir的培訓。四十年後的二○一七年,讀了《華無式家族治療》一書,心中舒坦,因爲看到有一群青壯年工作者跟隨著Miss吳(我們這代學生都這樣叫她的)學習著接地氣的治療。在我的眼中,Miss吳是台灣心理治療在地化的開拓者,她終其一生對家族治療的專注,無人能出其右!
──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就君老師是台灣當代家族治療之母,書中有就君老師身為助人者長期與生命的對話、耕耘家族治療的體悟、引人深思的治療對話錄、治療意圖的後設分析,更重要的是道出成為一個家族治療師(也可涵蓋與家庭工作的助人者)的訓練軌跡,內容如此整體與細緻,每每閱讀都讓我更有能量見我的個案(案家),我已經迫不及待為這本書招募讀書會了。
──黃雅羚(元品心理諮商所所長)
閱讀本書,我心裡一直浮現《論語》。是的,跟孔子一樣,吳老師羽翼一群治療師雛。這本書就是小雞們就近參與觀察吳老師親身治療的學習紀錄。吳老師的教導是用生命哺育,這挑戰了我單向鏡實境督導乃最佳學習場域的想法。此外,讓源自西方的治療在儒釋道在地文化土壤生根的嘗試更令人感動與期待,這方向值得我輩治療師共同努力。
──楊連謙(婚姻╱家庭治療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對於喜歡做心理治療的我,能夠在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的前幾個月就遇到吳老師,是很幸福的。老師的學習從薩提爾開始但不為薩提爾所限制,這些年我親眼目睹老師不斷地演進,華無式家族治療是老師目前的版本。翻看本書,學長、學姐們以精煉的文字重現老師課堂上的風範,我又享受了老師的智慧與溫暖。
──蔡東杰(精神科醫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高雄養全診所院長)
【目錄】
總校閱序 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吳就君
推薦序 從玄關聽雨到獨釣寒江 王行
推薦語 台灣心理治療在地化的開拓者 夏林清、黃雅羚、楊連謙、蔡東杰
Chapter1 個別治療 林筱婷、杜恩年
寫在章節之前
前言
治療實錄
Chapter2 伴侶治療 田禮瑋、張鎔麒
核心精神:人─我─情境、與人接觸的
治療師見案主前的熱╱暖身
了解伴侶問題發生的共構
培養治療師的評估架構
什麼是雕塑?
陷入困境時該怎麼辦?如何脫離泥沼?
介入話術的原理
重視歷程
家庭介紹與轉介過程簡述
Chapter 3 家族治療 楊雅嵐、李玉華
一、進入家族治療
二、家庭評估與介入實例
三、如果你是治療師,你會……
Chapter 4 如何引導改變發生?談華無式家族治療的人性療癒精神與歷程 蘇益志
一、華無式家族治療的人本精神與治療觀點
二、華無式家族治療對家的動態思考
三、華無式家族治療的人性療癒歷程
四、結語:作為一個自在又有人味的華無式家族治療師
附錄1 成長團體經驗與省思 吳就君
緣起
背景
問題和討論
結論
附錄2 我所認識的吳就君 蘇益志
一、書寫緣起:見證「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創建
二、「華無式」家族治療的起手式:做個擁有一致性的治療師
三、這些年,我在吳就君身上看到的、學到的……
四、結語
【總校閱序】
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吳就君
學界與實務界屬於兩塊重要對等的領域,例如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學院的美術理論與畫家、人類行為相關學科與人類行為改變專業實務,兩方有共享的知識領域,同時各有其獨到的範疇。我期待看到這兩塊properties會在台灣呈現,平行發展,相互激勵。
觀察當前台灣的行為改變專業實務工作,雖然已經累積相當豐厚的經驗,但是要整理成為有系統、有脈絡可遵循,以利世世代代接棒,有如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與數以萬本的中醫醫本,同樣都是華人的珍貴學產,在地行為改變專業實踐紀錄,仍待大家繼續努力。
這本書嘗試呈現一個台灣助人專業實務工作者與案主、案家實際工作的歷程,由有經驗的其他工作者解析它們發生的過程,而不是論述學說理論與概念。
我個人常對自己說,每次與案主、案家工作結束時,好比完成一部書畫作品。雖然有疲憊的時候,可是有機會透過與多樣的人工作,了解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我總是興趣不減。如今才發現原來自己把生命和工作結合一起投入,給我終生無止境的學習機會,是我最根本的嗜好。
今天有人對這作品解析、討論,好比對這些繪畫做評論,如果後續會引起更多實務工作者的寫作生產,這才是我真正樂於見到的。
退休後,我覺得很神奇,我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我們彼此都很熱情,談到工作,馬上就能跨越了彼此年齡的差距。他們給我機會充分分享我的家族治療實務經驗,共同造就華無式家族治療的誕生。
說起來,大約從二○○○年前後說起……
我心中很想分享自己做家族治療的實務經驗,可是,舞台在哪?這時候因緣際會,先後在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及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的安排下,與王行老師共同合作,從台北開始,而後相繼在高雄、台南、台中、吉隆坡、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方,與凡是對家族治療有興趣的華人朋友相遇、分享、示範、討論、交流,這份分享與交流我們需要取個名字,好便利於溝通,於是名稱就應運而生。
為什麼取名華無式呢?
起先源自吳老師的「吳」字,開始腦力激盪,若採用「吳」字,我覺得既無聊又慚愧。想到諧音「無」字,會有很多豐富的聯想,與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建構有關,例如虛無、包容、一切都有可能發生、無名天地之始。她可以包羅各個學派與方法,不限單一學派和技術,這都是形容華無式家族治療的精神所在。
核心重點是華無式家族治療視治療師的專業自我成長為關鍵。因為治療師不是憑課本看人,也不是用概念聽問題,從頭到尾都是治療師這個人和案主、案家在共同生活的文化脈絡下互動,共同走過一段心理旅程。如果將其中發生的方法挑出來時,可確認許多西方技術的引入,最引人入勝的是治療過程發展的脈絡,治療師的思考、介入與轉折,目標與選擇,其背後的動力,多少可以窺視現代華人價值觀與傳統儒釋道文化思想的關聯。
華無式家族治療重視與人接觸、以人為中心的工作方法,相信人有潛能,人會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強調要了解人在情境中的全人,注意案主與治療師相互為客、相互共構、非二元對立的全相夥伴關係,重視引導、催化和學習的過程,每一個環節發生有意義的轉折時,常常是人的身心靈統合的潛能所驅動。這個驅動力的出現是治療師個人要長期孕育的品質,這就是治療師的專業自我成長。個人自我與專業自我的關係,兩者之間有界線,有分化,相輔相成屬於治療師最親近的自我資源。
這段陳述也許太抽象了,所說的口語文字只能傳達我全部經驗的一小部分。但願從本書呈現人與人互動流程的陳述,其字裡行間流露的氛圍,如果能夠被讀者體會出來的話,我好像遇到知音了!
我認為,家族治療最關鍵的成分就是治療師這個人和整體互動的關係。治療的技術和理論概念會隨著治療師個人的成長而發揮其成效,治療師個人的成長底蘊,和案主、案家的互動,共構成治療關係的品質,它會左右治療的成效。
談到我自己專業自我成長的轉捩點,都會想起與Satir的相遇。她對我影響很大,但是如果說華無式家族治療就是Satir的東西,那等於是說台灣人就是美國人。
我和大家都一樣,在台灣研讀不少英譯本與治療相關的書籍或教科書。三十歲時赴美進修碩士,回國後繼續臨床實務,五十歲時再度出國進修博士,再回到自己的國度,持續從事與人工作的生涯,對自己的內在世界一直很嚴肅地發問和思索。
例如,對人的看法、生命觀、社會觀、宇宙觀及華人的情感、價值觀、深層的文化結構,常常在我與案主、案家相遇工作過程中有困惑時,反覆檢查自己,省思過程,了解、澄清、核對等等,只要活著一天就是不斷地建構和解構自己的內在世界,這成為我的生活和工作很清楚而且很有意義的生命目標。
回顧自己的生命成長於日治時代的台灣,日語是我唯一的母語,七歲時開始學習第二個語言客家話,大約三個月前後,開始學國語,十二歲進入台中女中接觸閩南語社區,並住校上學校的正規英文課。
我腦袋的語言不斷地調換,影響我一生對環境的融入總是容易有距離感,結果內心的我和外在世界的接觸如何感知成為一體,是我一生追尋的境界。
兩度走出台灣,遊歷西方世界,終究回到自己的東方社會,心中對生命累積的困惑一直沒有減少,久而久之,許是這些變動的生命歷程催化我愈來愈靠近我所追尋的境界。
每一次的環境更動,對我好像一棵生命樹,被連根拔起如生死一般地大震動,發現接觸相異質愈多,愈需要更長的時間繼續不斷地接受挑戰,歲月與經驗所賜,終於發現世界原來都一樣,發現相同這塊愈來愈大,相異這塊是難得且珍貴的。
我是屬於晚熟那一型的,知性與感性的體驗常常不一致,這會時時影響我對工作生涯的情緒面,直到六十歲前後內心世界才大部分整合呈一致性。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開始感覺到生命引擎發動能量的真實感,誠懇、單純地體會存在與意義,虛實互動,有無相生,全相不二的心,我會感動於所有的發生就是發生。
這本書呈現的是華無式家族治療臨床實務工作,而不是家族治療的整套理論。我和案主、案家的工作過程,經過七位朋友的解讀和詮釋來分析了解我工作的核心元素,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個別諮商的歷程探討,第二部分是夫妻治療歷程探討,第三部分是家族治療歷程探討,第四部分討論儒釋道傳統哲思對我個人及家族治療實務的影響。
我閱讀七位朋友的寫作,一則驚喜,一則學習;驚喜的是我好像看到鏡中的自己,需要檢討的地方很多,更感謝的是我從他們的回饋和詮釋中打開自己更寬廣的視野。
我要向七位撰寫的作者、案主、案家、所有多年來海內外參加種樹工作坊的全體學員,以及帶領工作坊的全體助教老師們表達我最誠摯的感激之情,是你們與我的互動共構了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繼續出版新的作品,共同Shaping華無式家族治療。
【推薦序】
從玄關聽雨到獨釣寒江 王行(前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我與吳就君老師的結識,來自很特殊的緣分:她的閨密是我父親的摯友。由於這份裙帶關係,使我剛從美國得到諮商碩士學位回台,在專業同行界中,沒有任何人際資源下,得以進入心理劇的學習團體,認識了呂旭亞、張?與鄭玉英……等前輩。其中玉英老師以師徒的方式,引領我學習心理劇與Satir的家庭重塑,成就了我的專業成長。在這段時間吳老師如同精神支柱,雖然不常與我們在一起,但時時透過各種機會關切我們的發展。從實質的專業訓練而言,我其實並不夠格稱之為「吳老師的學生」,勉強只可以說是「再傳弟子」。直到十多年後,當真正有機會參與她的訓練課程時,我已是「協同帶領者」,並且發現自己與吳老師的專業視野有相當的差異。在訓練課程的過程中,吳老師很尊重與包容我們之間的差異,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彼此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因以這樣的合作關係沒能維持多久。
在一次閒聊中,吳老師提起了東勢小鎮清幽山色中成長的童年,三○年代儉樸而封閉的客家村內孕育了她一生的志業契機。或許是我的想像,浮起腦中的畫面是個甜美的小女孩,坐在日式房舍的玄關前,一面聽著雨聲,一面眺望著遠處層疊的山線,彷彿想要飛越最遠的山頭,看到群山盡頭之後還有什麼?我猜,疼愛她的父兄們一定沒有料想到,擁有可人外貌、內心纖細的稚女,註定要越過群山,從小鎮走入大世界,成為引領台灣自我成長志業的導師。她不只首開風氣之先,將國際級的大師V. Satir邀約到這塊島嶼,牽動了家族治療的學習熱潮,並且持續性地澆灌台灣心理治療專業土壤內的人本主義精神。直接受業於吳老師的專業工作者,遍布於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心理諮商、教育輔導等各領域。早期的學生目前已年逾六十,許多是執一方牛耳之師輩級人物;近期的學生亦有未達「而立」之年者,大多皆是專業實務界的後起之秀。總的來說,吳老師的助人專業臨床教育志業,縱貫了四十年,並且是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轉型的重要四十年。
七○年代的這塊島嶼經歷了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的政治巨變。二十多年依附於美國政治國防庇蔭的台灣,突遭盟友背叛,像是失去靠山的孩子,在憤怒與驚懼的創傷情感中卻產生了覺醒的力量,自覺於成為附庸的悲哀,也自覺於成為主人的必要。八○年代時期,台灣努力發展國家經濟,希望以發達中的經濟實體,重新找回自我的獨立性與尊嚴。在此同時,民主自覺運動挑戰了黨國威權的正當性。一九八七年的解嚴,不只是台灣政治環境的突破,更是台灣人自我覺醒的契機。從此,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年輕人對於自我發展的想法,已漸漸與上一代拉開了距離。九○年代富裕的台灣,面對泡沫經濟的衝擊,剝落了「亞洲四小龍」的假象。二○○○年後的政黨鬥爭,消耗著自覺的信心;對岸大國的崛起,考驗著自主的決心。二○一○年起,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年輕人對於外在前程的變化充滿不確定,不如掌握生活周遭的「小確幸」。成就吳老師志業發展的諸多因緣,就是在這四十年環境背景下逐漸形成。
在純樸小鎮中所度過的時光不過十五年,青春年少的女孩就遷移到台北定居。五○年代的首善之都,雖未見國際化的繁華,但也是五光十色的熱鬧。我相信青春期的環境改變,肯定帶給吳老師重要的影響。她已經不再是玄關聽雨的小孩,而是穿梭在車水馬龍的美麗少女。她已從純樸走入囂煙,從封閉邁向開放。而當時的台北,尤其進入越戰期間,受到美國政治、經濟影響,在知識學術領域中,亦以美國為進步的象徵。事實上,台北成為接壤美國文化的轉運站。這個先進文明的轉運站,為嚮往西方世界的有志之士搭好前程,準備接受文化宗主國的洗禮。當然,這樣的生涯路是屬於這個島嶼上年輕菁英追求卓越的成功之道,年輕人必須先能讓自己搭上菁英的列車,順利抵站後才能拿到遠渡重洋、飛越群山航向美國的門票。而我的想像是,移居台北的美麗少女,在懵懂中不知不覺地也朝著這條生涯路邁進。
自師大衛教系畢業而進入台大精神科,美麗的少女已漸漸地進入了專業菁英的行列,大量地吸收西方的心理衛生知識,使她有機會接觸到Satir的著作。依據她的說法是:「一九六八年,讀了《Conjoint Family Therapy》,就愛上Satir!」這句話流露了對這位大師的激情。那年她二十八歲,似乎不只是在專業上確定了學習的楷模,還投射出內心所嚮往的卓越形象,爾後她也一直追逐著大師的腳步,學習著大師的風範。我認為吳老師可能比當時的島嶼菁英們更意識到自己所憧憬的西方,不單是進步科學的知識,或是開放自由的環境,而更是當時這塊島上所需要的「自覺」,一種成為自己主人的覺醒;不只是外在政治、經濟上的自主,更是內在靈魂的精神自主。從這樣的自覺中發展出對人性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平等對待。當台灣進入快速發展經濟的階段時,四十二歲的吳老師終於得到機會,親身體驗與大師共處學習的時光,而這也是影響她一生的重大關鍵。「一九八○年,我帶著工作十六年所累積的疲憊、憂鬱、沮喪和退縮,飛過半個地球,到魁北克參加薩提爾的家族治療工作坊。」衷情於Satir的吳老師,在大師面前彷彿回到東勢小女孩般,望著大山,只是這座大山離自己竟如此親近。在那時刻,Satir對她說的話:「妳四十二年的生活經驗,有好多可以讓我們學的!」似乎振奮了一顆疲憊與沮喪的心,讓吳老師難以忘懷於這樣的初次接觸。她終於飛越了島嶼群山,親身體驗感受到西方心靈治療中人本精神的力量。
經過這次的洗禮,吳老師迫不及待地邀請Satir來台灣,除了諸方努力之外,我認為如果沒有當時台灣經濟發展連帶著社會開放的氛圍做為背景,恐怕安排國際級治療大師來這島上,更是不容易的事。一九八三年Satir終於來了!這對當時的助人專業界來說確實是一件大事。不像現在的台灣,諸多各界大師來來去去,各有各的「代理人」與「粉絲團」相挺,也就習以為常了!Satir五天在陽明山的工作坊,聚集了助人專業各界菁英,彼此在大師的引領下真誠開放,享受西方文化智慧下的自覺與自主,感受著人本精神所帶來的心靈洗禮。後來,這群菁英也將這樣的體會與信念帶到各自的執業領域中,如同種子般發芽與成長。當然,Satir在台灣期間最親近的學生肯定是吳老師,據說她們曾一起在北投泡過湯,而大師在身心放鬆的時刻,對她說:「吳!我覺得自己上輩子是個東方人……。」這句話也使得吳老師相信Satir的思想價值是沒有東西文化隔閡的。
一九八七年Satir過世的消息傳遍世界的助人專業界,等待與大師再度重逢的吳老師必定難過萬分。此時的台灣在吳老師持續耕耘下,Satir幾乎成為家族治療與個人成長運動的代名詞,很可惜大師本人無緣看到她的思想種子經過園丁的細心栽培,已經在這塊島嶼開出美麗的花。不知是否與這個巨變有關,吳老師毅然決然地隻身前往美國南加大攻讀博士,似乎是在「柳暗花明」中,尋覓專業生涯的「又一村」。然而也在此時,長期與Satir在一起的工作夥伴與學生,已陸續地來台灣訓練在地的助人專業工作者,並且將Satir生平的工作經驗有系統地整理為「Satir Model」的專書及各種教材,配合著階段性的培訓方式,更大量地吸引更年輕的專業工作者追隨著遠從西方來的菁英。台灣九○年代之後的助人專業明顯地朝著更國際化與證照化發展。開放的趨勢對於新生代而言是有更多的市場選擇,但對於老字號的招牌來說,則迎向更大的挑戰:如何在國際競爭中發展自己的特色。故人去,新人來!我不確定,吳老師對於Satir的子弟們陸續來台後,帶給她的衝擊是什麼?但在幾次閒聊中,依稀可以察覺到她是有感受的!或許是感傷與Satir的緣盡,也或許是感歎與「Satir Model」的隔閡。我猜想,在她心中的Satir是無法被模式化的!
二○○○年後台灣社會走入更開放也更多變的時代,許多人在這變動的浪潮中經歷著各種生活價值的失落。或許吳老師也在經歷著她的失落與轉折,失去良師後她走到了更深層的靈性需求,逐漸從耕耘西方的專業,轉而憧憬東方的哲思;飛越群山大海之後,回到更內心深處的修練。只可惜,這樣的體驗與領悟不但無法被分析成模組化的助人知識,也更難以透過言傳。「華無式」是近年來她對自己的助人工作心證般的詮釋,不只是對古老中國智慧的嚮往,更是明白地指出體用之際是變化無常而沒有既定的招式。這也難怪,她的年輕學生們多在學習中攝取出可以歸納、容易掌握的方法,這也反映在這本書的內容,大多是學生們用心地分析吳老師的工作而努力將心得轉化為實務性的文本。其實這本書處處是Satir的影子,因為當吳老師將熟稔的Satir知識灌入東方哲思的精髓之處,真是難以言傳啊!我猜想,在這本書中吳老師內心的世界是孤獨的,當她帶著Satir的情誼與傳承,而又要再度追尋自我靈性的安身立命之處時,她是孤獨的。然而,這樣的孤獨已不同於當年獨坐玄關聽雨、遠眺群山,那個小女孩的心境,而該是「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在這意境中,已沒有良師摯友相伴,也沒有學生門人能懂。但不知道,她一輩子所衷愛的Satir是否也是在這樣的孤獨中?
凝鍊半世紀實務智慧燦然大備之作
「我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他們給我機會充分分享我的家族治療實務經驗,
共同造就華無式家族治療的誕生。」
吳就君,引領台灣助人專業和自我成長教育志業的導師,直接受業於她的專業工作者遍布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心理諮商、教育輔導等各領域,許多是執一方牛耳之師輩級人物,也有專業實務界的後起之秀。
她觀察當前台灣的行為改變專業實務工作,雖然已經累積相當豐厚的經驗,但是要整理成為有系統、有脈絡可遵循,以利世世代代接棒的在地行為改變專業實踐紀錄,仍有待繼續努力,於是創立「種樹工作坊」,透過親自接案示範的教學模式,傾注心力培育海內外助人工作者,同時開創「華無式家族治療」,將華人文化的特殊性導入治療歷程,是華人社會發展家族治療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
本書呈現這位台灣心理治療先驅進行個別諮商、伴侶治療與家族治療的工作歷程,由七位專業工作者記錄和解析,最引人入勝之處是領略治療師的思考、介入與轉折,治療過程發展的脈絡、目標與選擇,及其背後的動力等,而治療師與作者、案主、案家動人的互動也譜寫了華人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熱情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 行(前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武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吳英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唐心北(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名譽理事長、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
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陳 韺(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臨床教師)
黃雅羚(元品心理諮商所所長)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楊連謙(婚姻╱家庭治療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業督導)
趙淑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蔡東杰(養全診所院長、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四十年前,我曾在吳就君老師的帶領下,謄錄了七十二小時的小團體過程錄音帶,學習看懂「過程」和「動力」,一九八二年亦協助辦理Virginia Satir的培訓。四十年後的二○一七年,讀了《華無式家族治療》一書,心中舒坦,因爲看到有一群青壯年工作者跟隨著Miss吳(我們這代學生都這樣叫她的)學習著接地氣的治療。在我的眼中,Miss吳是台灣心理治療在地化的開拓者,她終其一生對家族治療的專注,無人能出其右!
──夏林清(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就君老師是台灣當代家族治療之母,書中有就君老師身為助人者長期與生命的對話、耕耘家族治療的體悟、引人深思的治療對話錄、治療意圖的後設分析,更重要的是道出成為一個家族治療師(也可涵蓋與家庭工作的助人者)的訓練軌跡,內容如此整體與細緻,每每閱讀都讓我更有能量見我的個案(案家),我已經迫不及待為這本書招募讀書會了。
──黃雅羚(元品心理諮商所所長)
閱讀本書,我心裡一直浮現《論語》。是的,跟孔子一樣,吳老師羽翼一群治療師雛。這本書就是小雞們就近參與觀察吳老師親身治療的學習紀錄。吳老師的教導是用生命哺育,這挑戰了我單向鏡實境督導乃最佳學習場域的想法。此外,讓源自西方的治療在儒釋道在地文化土壤生根的嘗試更令人感動與期待,這方向值得我輩治療師共同努力。
──楊連謙(婚姻╱家庭治療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對於喜歡做心理治療的我,能夠在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的前幾個月就遇到吳老師,是很幸福的。老師的學習從薩提爾開始但不為薩提爾所限制,這些年我親眼目睹老師不斷地演進,華無式家族治療是老師目前的版本。翻看本書,學長、學姐們以精煉的文字重現老師課堂上的風範,我又享受了老師的智慧與溫暖。
──蔡東杰(精神科醫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高雄養全診所院長)
【目錄】
總校閱序 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吳就君
推薦序 從玄關聽雨到獨釣寒江 王行
推薦語 台灣心理治療在地化的開拓者 夏林清、黃雅羚、楊連謙、蔡東杰
Chapter1 個別治療 林筱婷、杜恩年
寫在章節之前
前言
治療實錄
Chapter2 伴侶治療 田禮瑋、張鎔麒
核心精神:人─我─情境、與人接觸的
治療師見案主前的熱╱暖身
了解伴侶問題發生的共構
培養治療師的評估架構
什麼是雕塑?
陷入困境時該怎麼辦?如何脫離泥沼?
介入話術的原理
重視歷程
家庭介紹與轉介過程簡述
Chapter 3 家族治療 楊雅嵐、李玉華
一、進入家族治療
二、家庭評估與介入實例
三、如果你是治療師,你會……
Chapter 4 如何引導改變發生?談華無式家族治療的人性療癒精神與歷程 蘇益志
一、華無式家族治療的人本精神與治療觀點
二、華無式家族治療對家的動態思考
三、華無式家族治療的人性療癒歷程
四、結語:作為一個自在又有人味的華無式家族治療師
附錄1 成長團體經驗與省思 吳就君
緣起
背景
問題和討論
結論
附錄2 我所認識的吳就君 蘇益志
一、書寫緣起:見證「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創建
二、「華無式」家族治療的起手式:做個擁有一致性的治療師
三、這些年,我在吳就君身上看到的、學到的……
四、結語
【總校閱序】
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 吳就君
學界與實務界屬於兩塊重要對等的領域,例如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學院的美術理論與畫家、人類行為相關學科與人類行為改變專業實務,兩方有共享的知識領域,同時各有其獨到的範疇。我期待看到這兩塊properties會在台灣呈現,平行發展,相互激勵。
觀察當前台灣的行為改變專業實務工作,雖然已經累積相當豐厚的經驗,但是要整理成為有系統、有脈絡可遵循,以利世世代代接棒,有如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與數以萬本的中醫醫本,同樣都是華人的珍貴學產,在地行為改變專業實踐紀錄,仍待大家繼續努力。
這本書嘗試呈現一個台灣助人專業實務工作者與案主、案家實際工作的歷程,由有經驗的其他工作者解析它們發生的過程,而不是論述學說理論與概念。
我個人常對自己說,每次與案主、案家工作結束時,好比完成一部書畫作品。雖然有疲憊的時候,可是有機會透過與多樣的人工作,了解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我總是興趣不減。如今才發現原來自己把生命和工作結合一起投入,給我終生無止境的學習機會,是我最根本的嗜好。
今天有人對這作品解析、討論,好比對這些繪畫做評論,如果後續會引起更多實務工作者的寫作生產,這才是我真正樂於見到的。
退休後,我覺得很神奇,我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我們彼此都很熱情,談到工作,馬上就能跨越了彼此年齡的差距。他們給我機會充分分享我的家族治療實務經驗,共同造就華無式家族治療的誕生。
說起來,大約從二○○○年前後說起……
我心中很想分享自己做家族治療的實務經驗,可是,舞台在哪?這時候因緣際會,先後在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及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的安排下,與王行老師共同合作,從台北開始,而後相繼在高雄、台南、台中、吉隆坡、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方,與凡是對家族治療有興趣的華人朋友相遇、分享、示範、討論、交流,這份分享與交流我們需要取個名字,好便利於溝通,於是名稱就應運而生。
為什麼取名華無式呢?
起先源自吳老師的「吳」字,開始腦力激盪,若採用「吳」字,我覺得既無聊又慚愧。想到諧音「無」字,會有很多豐富的聯想,與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建構有關,例如虛無、包容、一切都有可能發生、無名天地之始。她可以包羅各個學派與方法,不限單一學派和技術,這都是形容華無式家族治療的精神所在。
核心重點是華無式家族治療視治療師的專業自我成長為關鍵。因為治療師不是憑課本看人,也不是用概念聽問題,從頭到尾都是治療師這個人和案主、案家在共同生活的文化脈絡下互動,共同走過一段心理旅程。如果將其中發生的方法挑出來時,可確認許多西方技術的引入,最引人入勝的是治療過程發展的脈絡,治療師的思考、介入與轉折,目標與選擇,其背後的動力,多少可以窺視現代華人價值觀與傳統儒釋道文化思想的關聯。
華無式家族治療重視與人接觸、以人為中心的工作方法,相信人有潛能,人會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強調要了解人在情境中的全人,注意案主與治療師相互為客、相互共構、非二元對立的全相夥伴關係,重視引導、催化和學習的過程,每一個環節發生有意義的轉折時,常常是人的身心靈統合的潛能所驅動。這個驅動力的出現是治療師個人要長期孕育的品質,這就是治療師的專業自我成長。個人自我與專業自我的關係,兩者之間有界線,有分化,相輔相成屬於治療師最親近的自我資源。
這段陳述也許太抽象了,所說的口語文字只能傳達我全部經驗的一小部分。但願從本書呈現人與人互動流程的陳述,其字裡行間流露的氛圍,如果能夠被讀者體會出來的話,我好像遇到知音了!
我認為,家族治療最關鍵的成分就是治療師這個人和整體互動的關係。治療的技術和理論概念會隨著治療師個人的成長而發揮其成效,治療師個人的成長底蘊,和案主、案家的互動,共構成治療關係的品質,它會左右治療的成效。
談到我自己專業自我成長的轉捩點,都會想起與Satir的相遇。她對我影響很大,但是如果說華無式家族治療就是Satir的東西,那等於是說台灣人就是美國人。
我和大家都一樣,在台灣研讀不少英譯本與治療相關的書籍或教科書。三十歲時赴美進修碩士,回國後繼續臨床實務,五十歲時再度出國進修博士,再回到自己的國度,持續從事與人工作的生涯,對自己的內在世界一直很嚴肅地發問和思索。
例如,對人的看法、生命觀、社會觀、宇宙觀及華人的情感、價值觀、深層的文化結構,常常在我與案主、案家相遇工作過程中有困惑時,反覆檢查自己,省思過程,了解、澄清、核對等等,只要活著一天就是不斷地建構和解構自己的內在世界,這成為我的生活和工作很清楚而且很有意義的生命目標。
回顧自己的生命成長於日治時代的台灣,日語是我唯一的母語,七歲時開始學習第二個語言客家話,大約三個月前後,開始學國語,十二歲進入台中女中接觸閩南語社區,並住校上學校的正規英文課。
我腦袋的語言不斷地調換,影響我一生對環境的融入總是容易有距離感,結果內心的我和外在世界的接觸如何感知成為一體,是我一生追尋的境界。
兩度走出台灣,遊歷西方世界,終究回到自己的東方社會,心中對生命累積的困惑一直沒有減少,久而久之,許是這些變動的生命歷程催化我愈來愈靠近我所追尋的境界。
每一次的環境更動,對我好像一棵生命樹,被連根拔起如生死一般地大震動,發現接觸相異質愈多,愈需要更長的時間繼續不斷地接受挑戰,歲月與經驗所賜,終於發現世界原來都一樣,發現相同這塊愈來愈大,相異這塊是難得且珍貴的。
我是屬於晚熟那一型的,知性與感性的體驗常常不一致,這會時時影響我對工作生涯的情緒面,直到六十歲前後內心世界才大部分整合呈一致性。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開始感覺到生命引擎發動能量的真實感,誠懇、單純地體會存在與意義,虛實互動,有無相生,全相不二的心,我會感動於所有的發生就是發生。
這本書呈現的是華無式家族治療臨床實務工作,而不是家族治療的整套理論。我和案主、案家的工作過程,經過七位朋友的解讀和詮釋來分析了解我工作的核心元素,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個別諮商的歷程探討,第二部分是夫妻治療歷程探討,第三部分是家族治療歷程探討,第四部分討論儒釋道傳統哲思對我個人及家族治療實務的影響。
我閱讀七位朋友的寫作,一則驚喜,一則學習;驚喜的是我好像看到鏡中的自己,需要檢討的地方很多,更感謝的是我從他們的回饋和詮釋中打開自己更寬廣的視野。
我要向七位撰寫的作者、案主、案家、所有多年來海內外參加種樹工作坊的全體學員,以及帶領工作坊的全體助教老師們表達我最誠摯的感激之情,是你們與我的互動共構了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在地風光,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繼續出版新的作品,共同Shaping華無式家族治療。
【推薦序】
從玄關聽雨到獨釣寒江 王行(前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我與吳就君老師的結識,來自很特殊的緣分:她的閨密是我父親的摯友。由於這份裙帶關係,使我剛從美國得到諮商碩士學位回台,在專業同行界中,沒有任何人際資源下,得以進入心理劇的學習團體,認識了呂旭亞、張?與鄭玉英……等前輩。其中玉英老師以師徒的方式,引領我學習心理劇與Satir的家庭重塑,成就了我的專業成長。在這段時間吳老師如同精神支柱,雖然不常與我們在一起,但時時透過各種機會關切我們的發展。從實質的專業訓練而言,我其實並不夠格稱之為「吳老師的學生」,勉強只可以說是「再傳弟子」。直到十多年後,當真正有機會參與她的訓練課程時,我已是「協同帶領者」,並且發現自己與吳老師的專業視野有相當的差異。在訓練課程的過程中,吳老師很尊重與包容我們之間的差異,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彼此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因以這樣的合作關係沒能維持多久。
在一次閒聊中,吳老師提起了東勢小鎮清幽山色中成長的童年,三○年代儉樸而封閉的客家村內孕育了她一生的志業契機。或許是我的想像,浮起腦中的畫面是個甜美的小女孩,坐在日式房舍的玄關前,一面聽著雨聲,一面眺望著遠處層疊的山線,彷彿想要飛越最遠的山頭,看到群山盡頭之後還有什麼?我猜,疼愛她的父兄們一定沒有料想到,擁有可人外貌、內心纖細的稚女,註定要越過群山,從小鎮走入大世界,成為引領台灣自我成長志業的導師。她不只首開風氣之先,將國際級的大師V. Satir邀約到這塊島嶼,牽動了家族治療的學習熱潮,並且持續性地澆灌台灣心理治療專業土壤內的人本主義精神。直接受業於吳老師的專業工作者,遍布於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心理諮商、教育輔導等各領域。早期的學生目前已年逾六十,許多是執一方牛耳之師輩級人物;近期的學生亦有未達「而立」之年者,大多皆是專業實務界的後起之秀。總的來說,吳老師的助人專業臨床教育志業,縱貫了四十年,並且是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轉型的重要四十年。
七○年代的這塊島嶼經歷了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的政治巨變。二十多年依附於美國政治國防庇蔭的台灣,突遭盟友背叛,像是失去靠山的孩子,在憤怒與驚懼的創傷情感中卻產生了覺醒的力量,自覺於成為附庸的悲哀,也自覺於成為主人的必要。八○年代時期,台灣努力發展國家經濟,希望以發達中的經濟實體,重新找回自我的獨立性與尊嚴。在此同時,民主自覺運動挑戰了黨國威權的正當性。一九八七年的解嚴,不只是台灣政治環境的突破,更是台灣人自我覺醒的契機。從此,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年輕人對於自我發展的想法,已漸漸與上一代拉開了距離。九○年代富裕的台灣,面對泡沫經濟的衝擊,剝落了「亞洲四小龍」的假象。二○○○年後的政黨鬥爭,消耗著自覺的信心;對岸大國的崛起,考驗著自主的決心。二○一○年起,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年輕人對於外在前程的變化充滿不確定,不如掌握生活周遭的「小確幸」。成就吳老師志業發展的諸多因緣,就是在這四十年環境背景下逐漸形成。
在純樸小鎮中所度過的時光不過十五年,青春年少的女孩就遷移到台北定居。五○年代的首善之都,雖未見國際化的繁華,但也是五光十色的熱鬧。我相信青春期的環境改變,肯定帶給吳老師重要的影響。她已經不再是玄關聽雨的小孩,而是穿梭在車水馬龍的美麗少女。她已從純樸走入囂煙,從封閉邁向開放。而當時的台北,尤其進入越戰期間,受到美國政治、經濟影響,在知識學術領域中,亦以美國為進步的象徵。事實上,台北成為接壤美國文化的轉運站。這個先進文明的轉運站,為嚮往西方世界的有志之士搭好前程,準備接受文化宗主國的洗禮。當然,這樣的生涯路是屬於這個島嶼上年輕菁英追求卓越的成功之道,年輕人必須先能讓自己搭上菁英的列車,順利抵站後才能拿到遠渡重洋、飛越群山航向美國的門票。而我的想像是,移居台北的美麗少女,在懵懂中不知不覺地也朝著這條生涯路邁進。
自師大衛教系畢業而進入台大精神科,美麗的少女已漸漸地進入了專業菁英的行列,大量地吸收西方的心理衛生知識,使她有機會接觸到Satir的著作。依據她的說法是:「一九六八年,讀了《Conjoint Family Therapy》,就愛上Satir!」這句話流露了對這位大師的激情。那年她二十八歲,似乎不只是在專業上確定了學習的楷模,還投射出內心所嚮往的卓越形象,爾後她也一直追逐著大師的腳步,學習著大師的風範。我認為吳老師可能比當時的島嶼菁英們更意識到自己所憧憬的西方,不單是進步科學的知識,或是開放自由的環境,而更是當時這塊島上所需要的「自覺」,一種成為自己主人的覺醒;不只是外在政治、經濟上的自主,更是內在靈魂的精神自主。從這樣的自覺中發展出對人性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平等對待。當台灣進入快速發展經濟的階段時,四十二歲的吳老師終於得到機會,親身體驗與大師共處學習的時光,而這也是影響她一生的重大關鍵。「一九八○年,我帶著工作十六年所累積的疲憊、憂鬱、沮喪和退縮,飛過半個地球,到魁北克參加薩提爾的家族治療工作坊。」衷情於Satir的吳老師,在大師面前彷彿回到東勢小女孩般,望著大山,只是這座大山離自己竟如此親近。在那時刻,Satir對她說的話:「妳四十二年的生活經驗,有好多可以讓我們學的!」似乎振奮了一顆疲憊與沮喪的心,讓吳老師難以忘懷於這樣的初次接觸。她終於飛越了島嶼群山,親身體驗感受到西方心靈治療中人本精神的力量。
經過這次的洗禮,吳老師迫不及待地邀請Satir來台灣,除了諸方努力之外,我認為如果沒有當時台灣經濟發展連帶著社會開放的氛圍做為背景,恐怕安排國際級治療大師來這島上,更是不容易的事。一九八三年Satir終於來了!這對當時的助人專業界來說確實是一件大事。不像現在的台灣,諸多各界大師來來去去,各有各的「代理人」與「粉絲團」相挺,也就習以為常了!Satir五天在陽明山的工作坊,聚集了助人專業各界菁英,彼此在大師的引領下真誠開放,享受西方文化智慧下的自覺與自主,感受著人本精神所帶來的心靈洗禮。後來,這群菁英也將這樣的體會與信念帶到各自的執業領域中,如同種子般發芽與成長。當然,Satir在台灣期間最親近的學生肯定是吳老師,據說她們曾一起在北投泡過湯,而大師在身心放鬆的時刻,對她說:「吳!我覺得自己上輩子是個東方人……。」這句話也使得吳老師相信Satir的思想價值是沒有東西文化隔閡的。
一九八七年Satir過世的消息傳遍世界的助人專業界,等待與大師再度重逢的吳老師必定難過萬分。此時的台灣在吳老師持續耕耘下,Satir幾乎成為家族治療與個人成長運動的代名詞,很可惜大師本人無緣看到她的思想種子經過園丁的細心栽培,已經在這塊島嶼開出美麗的花。不知是否與這個巨變有關,吳老師毅然決然地隻身前往美國南加大攻讀博士,似乎是在「柳暗花明」中,尋覓專業生涯的「又一村」。然而也在此時,長期與Satir在一起的工作夥伴與學生,已陸續地來台灣訓練在地的助人專業工作者,並且將Satir生平的工作經驗有系統地整理為「Satir Model」的專書及各種教材,配合著階段性的培訓方式,更大量地吸引更年輕的專業工作者追隨著遠從西方來的菁英。台灣九○年代之後的助人專業明顯地朝著更國際化與證照化發展。開放的趨勢對於新生代而言是有更多的市場選擇,但對於老字號的招牌來說,則迎向更大的挑戰:如何在國際競爭中發展自己的特色。故人去,新人來!我不確定,吳老師對於Satir的子弟們陸續來台後,帶給她的衝擊是什麼?但在幾次閒聊中,依稀可以察覺到她是有感受的!或許是感傷與Satir的緣盡,也或許是感歎與「Satir Model」的隔閡。我猜想,在她心中的Satir是無法被模式化的!
二○○○年後台灣社會走入更開放也更多變的時代,許多人在這變動的浪潮中經歷著各種生活價值的失落。或許吳老師也在經歷著她的失落與轉折,失去良師後她走到了更深層的靈性需求,逐漸從耕耘西方的專業,轉而憧憬東方的哲思;飛越群山大海之後,回到更內心深處的修練。只可惜,這樣的體驗與領悟不但無法被分析成模組化的助人知識,也更難以透過言傳。「華無式」是近年來她對自己的助人工作心證般的詮釋,不只是對古老中國智慧的嚮往,更是明白地指出體用之際是變化無常而沒有既定的招式。這也難怪,她的年輕學生們多在學習中攝取出可以歸納、容易掌握的方法,這也反映在這本書的內容,大多是學生們用心地分析吳老師的工作而努力將心得轉化為實務性的文本。其實這本書處處是Satir的影子,因為當吳老師將熟稔的Satir知識灌入東方哲思的精髓之處,真是難以言傳啊!我猜想,在這本書中吳老師內心的世界是孤獨的,當她帶著Satir的情誼與傳承,而又要再度追尋自我靈性的安身立命之處時,她是孤獨的。然而,這樣的孤獨已不同於當年獨坐玄關聽雨、遠眺群山,那個小女孩的心境,而該是「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在這意境中,已沒有良師摯友相伴,也沒有學生門人能懂。但不知道,她一輩子所衷愛的Satir是否也是在這樣的孤獨中?
作者簡介
【總校閱簡介】
吳就君
美國南加州大學社會工作學博士,曾任臺大醫院精神部技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教授、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創會理事長;目前從事家族治療、心理劇以及團體動力的培訓工作。榮獲2010年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終生成就獎。
【作者簡介】
林筱婷: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諮商與臨床組碩士畢業,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目前從事個人心理諮商、伴侶治療與督導工作。
杜恩年: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目前擔任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田禮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畢業,臺大醫院社工師,長期深耕於伴侶與家族治療、團體與心理演劇帶領,擅長精神疾病與家庭相互影響的家庭工作。
張鎔麒: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研修醫師、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楊雅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目前擔任中學輔導教師,領有諮商心理師證照,長期投入青少年諮商與家庭工作。
李玉華: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勵馨基金會新北分事務所主任,長期帶領受暴婦女團體,專業興趣:家族治療與團體動力。
蘇益志:台灣青少年與家庭輔導協會創會理事長、行動社工師、兒少家庭處遇專業督導,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及正修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等兼任講師。
專長:個案工作、團體動力與小團體輔導、婚姻與家族治療、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