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人生智慧箴言
原文書名:Aphorismen zur Lebensweisheit
產品代碼:
9789862272473系列名稱:
經典系列編號:
017定價:
320元作者: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譯者:
李承恩頁數:
304頁開數:
15X14.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180925出版日:
20180925出版社:
新雨出版社CIP:
192.8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叔本華流傳最廣之作,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
•德文直譯全新譯本
叔本華的偉大之處,
在於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畫面前,
解釋完整的意義。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我認為,我們的整個生命,有不如無,最高的人生智慧,是棄絕人生。
能說「我獨自承擔全部的自我」,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人生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藝術。
願望——亦即匱乏,是各種享受的先決條件。
虛榮——在他人的歡呼基礎上建立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驕傲——已經完全確立了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名譽——客觀而言,是他人關於我們的價值的看法;主觀而言,是我們對他人看法的畏懼。
庸俗——出自無知識的欲望狀態。
信任——最主要的成份是懶惰、自私與虛榮。
命運——對自己拙劣作為的稱呼。
逐層解析健康、財富、名聲、榮譽等真正意義
掌握日常生活如何獲得幸福快樂
叔本華說:「人生是否符合關於幸福生活的這個概念,眾所周知,我的哲學提供了否定的答案」,然而,《人生智慧箴言》這本書是「以對這個問題的肯定回答為前提」而寫——
為何叔本華要寫一本和自己哲學立場矛盾的書?為何要特別寫「如何幸福」?
自始以來,人生在世,莫不希求快樂美好的生活。然而,橫阻在我們面前的卻是無窮無盡、大大小小的困難和障礙,當我們跌跌撞撞、焦躁無助之時,就會深刻領悟悲觀主義哲學的意涵,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和清明,並激揚我們勇敢地迎向未來。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一個悲觀主義哲學家
對於人生苦難的清明回應
二○一四年十一月本社出版韋啟昌翻譯之《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受大眾讀者喜愛。此次出版,為李連江教授根據德文直譯之全新譯本,書名也改為原書名之全稱。
推薦
「叔本華說:『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這句話從我青年時代起,就對我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啟示;在自己和別人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得到安慰,並且永遠是寬容的源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叔本華是無與倫比的。我一邊讀著叔本華的書,一邊就在想:這個人的名字怎麼可能不為人所知呢,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列夫.托爾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我現在僅僅在研究一個人的著作,他像上天的饋贈一樣降臨到我的孤獨之中。他叫叔本華,是康德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理察.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齊克果(S?ren Aabye Kierkegaard)、沙特(Jean-Paul Sartre)、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卡夫卡(Franz Kafka)、湯瑪斯.曼(Thomas Mann)、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華格納(Wilhelm Wagner)、馬勒(Gustav Mahler)、達爾文(Charles Darwin)……他們都受到叔本華的啟發而獲益終生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基本分類
第二章 論人之所是
第三章 論人之所有
第四章 論人的形象
第五章 忠告與格言
一、總論
二、如何律己
三、如何待人
四、如何應對世道與命運
第六章 論人生的不同時期
內文試閱
略略掃視,我們就能看到人生的幸福有兩個敵人,一是痛苦,二是無聊。此外,可以這樣說,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成功地遠離了一個敵人,就在同樣程度上接近了另一個,反之亦然。所以,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只是擺動的幅度有大有小。原因是,痛苦與無聊處於雙重的對立中,一是外在的或客觀的對立,二是內在的或主觀的對立。就外在而言,窘迫貧困製造痛苦,平安富足產生無聊。因而我們看到,底層大眾時刻與窘迫亦即痛苦搏鬥;富豪權貴則長期與無聊進行著絕望的鬥爭。痛苦與無聊之間還有內在的或主觀的對立,其基礎是,每個人對痛苦的感受力與對無聊的感受力成反比,這兩種感受力都由心力決定。也就是說,精神愚蠢,必然感覺遲鈍,缺乏敏感,因而對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痛苦與苦悶感受較輕。不過事情還有另一面,精神愚蠢,勢必內心空虛,這空虛刻畫在數不勝數的臉上,其表現是持續關注外界發生的一切,包括最瑣碎的小事。內心空虛是無聊的真正來源,為了靠某個東西讓精神與情緒活躍起來,內心空虛的人渴望外來刺激。因而,他們在選擇外來刺激時從不感到厭惡;看看眾人趨之若鶩的消遣多麼可悲可憐,看看他們怎樣社交,聽聽他們怎樣交談,看看那眾多在門口閒站的人,留意那些躲在窗簾後窺視的人,就可以明白這一點。眾人渴望各種社交,盼望各式消遣娛樂,追求各類奢華,主要就是因為內心空虛,然而追求奢華讓很多人墮入揮霍,終於陷入困苦。要防範這種困苦,最可靠的手段就是內在的富足,亦即精神豐富;精神越豐富,越接近卓越,留給無聊的空間越小。具有卓越精神的人,思想不知疲倦地活躍著,既有力量也有衝動不斷探索內心與外界五花八門的現象,宛如時刻不停花樣翻新地玩遊戲,這一切讓他徹底遠離無聊,只有疲憊的片刻除外。不過,另一方面,出眾的心智也會導致對身邊環境高度敏感,會令意志更加強烈,從而成為激情的根基。這幾種要素結合在一起,使各種情感加倍強烈,令人對精神的乃至身體的痛苦格外敏感,甚至讓人特別無法忍耐各種挫折乃至打擾。形象是否生動取決於想像力是否豐富,所以,上述一切令全部形象格外鮮活,從而也讓令人作嘔的形象格外生動。在最蠢笨的傻瓜與最偉大的天才之間有個寬廣的空地,布滿了種種中間階段,這段論述適用於各個階段,只是適用程度相應有別。正因如此,越是遠離人生痛苦的一個根源,就越靠近人生痛苦的另一個源泉,客觀而言如是,主觀而言亦如是,人人如此,概莫能外。與此相應,對待痛苦,人的自然傾向引導他盡量讓客觀適應主觀。也就是說,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更加小心防範他們比較敏銳感到的痛苦根源。精神豐富的人,首先是追求沒有痛苦,不受滋擾,安靜閒暇,因而追求平靜簡樸、盡量與世無爭的生活,因而,他們與所謂的眾人略有交往就會選擇避世,偉大的心靈甚至會選擇獨處。原因是,一個人自身擁有的越多,對外界所求越少,他人也越難取而代之。正因如此,精神的卓越導致落落寡合。假如社群的質量可以由數量取代,那麼生活在芸芸眾生之中,辛苦費力也值得。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百個蠢貨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個聰明人——但是,另一個極端的人不是這樣,一旦窘迫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們立刻不惜一切代價尋歡作樂,投身社交,甘心忍耐一切,逃避自己,甚於逃避一切。原因是,在孤獨中,人人獨處,自身擁有之物就會彰顯出來;在卑微個性無可逃避的重壓下,身著紫衣的蠢貨發出聲聲嘆息。相反,即使在最荒涼的地方,才智高超的人也充滿思想,得到思想的激勵。塞涅卡所言極是:「愚言蠢行,自厭自棄」(《書信集》,第九通);也正如《便西拉智訓》所說:「蠢人生不如死。」因而,從總體看,我們發現每個人的合群程度與他的精神貧困程度與庸俗程度大體相當。人生在世,要麼孤獨,要麼庸俗,除此之外,選擇不多。人類中最合群的大概是黑人,他們的心智也斷然低下。據法國報紙(《商報》一八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報道,黑人,不論是自由人還是奴隸,摩肩擦踵聚集在極為狹窄的地方,只因為看不夠黝黑的愚蠢嘴臉。
全部生活,除了操勞就是工作,唯獨閒暇時大腦彷彿不勞而獲,好像寄生在整個身體上,像領退休金養老的人,也唯有閒暇時我們才能無憂無慮地享受自己的意識與個性。在這個意義上,閒暇是生活的果實與回報,來之不易。然而,閒暇給絕大多數人帶來的是什麼呢?除非他們用聲色娛樂或荒唐行徑填充閒暇,否則閒暇給他們帶來的總是無聊與愚鈍。看看眾人如何以毫無價值的方式打發閒暇,就知道閒暇對他們來說多麼毫無價值;它是亞里奧斯托所說的「蠢人的無聊閒暇」。庸碌之輩只琢磨怎樣打發時間,才智之士才考慮如何利用時間——笨人倍受無聊擺布,因為他們的理智僅僅是他們的意志用來傳遞激勵的媒介,而他們的理智與意志一樣,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躍起來。於是,一旦眼前沒有了激勵,意志就休息,理智就放假,結果全身各種力量統統陷入可怕的停滯——陷入無聊。為了克服無聊,眾人把瑣碎細小、轉瞬即逝、隨手撈到的激勵推到意志面前,想讓意志活躍起來,從而讓必須理解這些激勵的理智活躍起來。相對於真實自然的激勵,這些激勵如同紙鈔之於銀幣,其效用由人隨意決定。這些激勵就是「遊戲」,使用的器具就是為了對付無聊而發明的紙牌之類。如果沒有紙牌之類,愚笨的人就用隨手拿到的東西敲敲打打。對他們來說,雪茄可以頂替思想,因而大受歡迎——正因如此,打牌成了所有社群的主要活動,舉世皆然。打牌是衡量社群價值的尺規,是思想宣布破產的標誌。眾人沒有可以交流的思想,於是彼此交換紙牌,目的是把對手的金幣據為己有。嗚呼,可悲的人類!為了不失公正,我承認有人會為打牌辯解,說打牌是操練,能為處世經商做準備,通過打牌,我們能學會聰明地利用偶然發生而且不可逆轉的情景(拿到手中的牌),獲得自己一貫嚮往的東西,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會養成保持冷靜的習慣,出了錯牌還能面帶喜色。然而,正因為打牌能發揮這個作用,從另一方面看它會敗壞德性。這種遊戲的精神實質就是施展各種手法、以各種方式把屬於他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遊戲中養成的習慣會扎根,會蔓延到實際生活中,漸漸地,在處理屬於我與屬於你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時,眾人會按照打牌養成的習慣行事,只要法律許可,就把碰巧掌握的優勢視為理所應當的優勢。市民生活每天都提供這類例證——前面說過,閒暇是生命的花朵,或者說是生活的果實,因為只有閒暇才讓人擁有真正的自己。所以,誰若在閒暇時還擁有真正屬於自身之物,他應該感到幸福。然而,閒暇對大多數人毫無助益,只把他們變成毫無情趣的傢伙,無聊得要命,變成他們自己的負擔。所以,我們應當為此欣慰:「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不是使女的兒女,乃是自主婦人的兒女了」(《加拉太書》,第四章,第三十一節)。
—
我們的現實生活,若無激情推動,就無聊乏味;若有激情推動,很快就痛苦不堪;因此,一個人擁有的理智,除了應付意志的需要,還有盈餘,才會幸福。這樣的人,除了現實生活,還有精神生活,他們可以毫無痛苦地投入精神生活,自得其樂。要做到這一點,僅有純粹的閒暇——亦即理智不忙於為意志服務——是不夠的;理智的力量必須確實有盈餘。理智的力量富足有餘,才能從事不為意志服務的、純粹精神的活動。「若無精神活動充實它,閒暇就是死亡,是活人的墳墓」(塞涅卡,《書信集》,第八十二通)。在現實生活之外展開的精神生活,等級數不勝數,起點是簡單地收集描繪昆蟲、飛鳥、礦物、硬幣,頂點是創作詩歌,從事哲學著述。究竟從事哪種精神生活,取決於心力盈餘多少。這種精神生活不僅可以抵禦無聊,也能預防無聊的不良後果。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它作防禦武器,抗拒損友,從而避免因為單純在世界中尋求幸福而陷入的危險、不幸、損失與揮霍。例如,我的哲學從未給我贏得什麼,但它助我躲避了許多損失。
與此相反,就普通人的人生快樂而言,他們依賴的是身外之物,是財產品階、妻子兒女、朋友社群,如此等等。他的人生幸福就建立在這些之上。因此,如果他失去這些,或者覺得受到欺騙,就會失去人生幸福。為了描述這種關係,我們可以說,他的重心在他身外。正因為如此,他的願望與古怪念頭不斷變化;只要財力允許,他一會兒買鄉間別墅,一會兒買馬,一會兒大宴賓客,一會兒出門旅行,一句話,他一味追求奢華,因為他是從身外的各色事物中尋求滿足;正如羸弱之人,希望從清肉湯與藥品中獲得健康與力量,然而健康與力量的真正源泉是自身的生命力。為了不立刻跳躍到另一個極端,我們設想這樣一個人,他的心力並不突出,僅僅高於普通水平,我們會看到,他會作為愛好者從事某種藝術活動,或者從事某種實證科學研究,例如植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天文學、歷史學,如此等等。一旦外在的幸福源泉悉數枯竭,或者不再能令他滿足,他很快就會在藝術或科學中找到他的大半快樂。我們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他的重心已經在他自身之內。但是,對藝術的單純愛好,與藝術創造力相距甚遠;單純的實證科學,僅限於研究現象之間的關係。所以,他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他的全部實存,無法由它們完全充滿,因而他的生存無法與它們水乳交融,無法讓他對其他所有事物都失去興趣。他達不到的那種境界,只有卓絕的心力能達到,我們必須稱其為天才;只有天才以事物的整體絕對存在與本質為主題,它根據自己的個別取向,努力通過藝術、詩歌或哲學把它的深刻理解表達出來。所以,只有具備這類天才的人才能心無旁騖,思考與工作是他們的迫切需要,他們歡迎孤獨,對他們來說,閒暇是至寶,其餘一切都可有可無,甚至經常被他們視為負擔。只有這樣的人,我們才能說他的重心完全在他自身之內。由此我們甚至可以理解一個現象,那就是,這類極為罕見的人,即使性格極好,也無法對朋友、家人與眾人表現出親密的、無限的同情,而其他一些人卻能做到這一點;原因是,只要他們擁有自己,他們能從任何事物獲得欣慰。於是,他們身上多出一個高效促進獨處的要素;其他人永遠不能真正地完全滿足他們,他們在他人身上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同類,反而總是能感到他人是異類,於是逐漸習慣於作為不同的造物行走於眾人之中,想到其他人時,習慣用「他們」,而不是用「我們」——我們的道德優越主要對他人有益,然而我們的理智出眾主要對自己有益;因此,前者讓我們廣受愛戴,後者令我們倍遭憎惡。
•叔本華流傳最廣之作,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
•德文直譯全新譯本
叔本華的偉大之處,
在於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畫面前,
解釋完整的意義。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我認為,我們的整個生命,有不如無,最高的人生智慧,是棄絕人生。
能說「我獨自承擔全部的自我」,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人生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藝術。
願望——亦即匱乏,是各種享受的先決條件。
虛榮——在他人的歡呼基礎上建立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驕傲——已經完全確立了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名譽——客觀而言,是他人關於我們的價值的看法;主觀而言,是我們對他人看法的畏懼。
庸俗——出自無知識的欲望狀態。
信任——最主要的成份是懶惰、自私與虛榮。
命運——對自己拙劣作為的稱呼。
逐層解析健康、財富、名聲、榮譽等真正意義
掌握日常生活如何獲得幸福快樂
叔本華說:「人生是否符合關於幸福生活的這個概念,眾所周知,我的哲學提供了否定的答案」,然而,《人生智慧箴言》這本書是「以對這個問題的肯定回答為前提」而寫——
為何叔本華要寫一本和自己哲學立場矛盾的書?為何要特別寫「如何幸福」?
自始以來,人生在世,莫不希求快樂美好的生活。然而,橫阻在我們面前的卻是無窮無盡、大大小小的困難和障礙,當我們跌跌撞撞、焦躁無助之時,就會深刻領悟悲觀主義哲學的意涵,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和清明,並激揚我們勇敢地迎向未來。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一個悲觀主義哲學家
對於人生苦難的清明回應
二○一四年十一月本社出版韋啟昌翻譯之《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受大眾讀者喜愛。此次出版,為李連江教授根據德文直譯之全新譯本,書名也改為原書名之全稱。
推薦
「叔本華說:『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這句話從我青年時代起,就對我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啟示;在自己和別人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得到安慰,並且永遠是寬容的源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叔本華是無與倫比的。我一邊讀著叔本華的書,一邊就在想:這個人的名字怎麼可能不為人所知呢,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列夫.托爾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我現在僅僅在研究一個人的著作,他像上天的饋贈一樣降臨到我的孤獨之中。他叫叔本華,是康德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理察.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齊克果(S?ren Aabye Kierkegaard)、沙特(Jean-Paul Sartre)、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卡夫卡(Franz Kafka)、湯瑪斯.曼(Thomas Mann)、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華格納(Wilhelm Wagner)、馬勒(Gustav Mahler)、達爾文(Charles Darwin)……他們都受到叔本華的啟發而獲益終生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基本分類
第二章 論人之所是
第三章 論人之所有
第四章 論人的形象
第五章 忠告與格言
一、總論
二、如何律己
三、如何待人
四、如何應對世道與命運
第六章 論人生的不同時期
內文試閱
略略掃視,我們就能看到人生的幸福有兩個敵人,一是痛苦,二是無聊。此外,可以這樣說,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成功地遠離了一個敵人,就在同樣程度上接近了另一個,反之亦然。所以,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只是擺動的幅度有大有小。原因是,痛苦與無聊處於雙重的對立中,一是外在的或客觀的對立,二是內在的或主觀的對立。就外在而言,窘迫貧困製造痛苦,平安富足產生無聊。因而我們看到,底層大眾時刻與窘迫亦即痛苦搏鬥;富豪權貴則長期與無聊進行著絕望的鬥爭。痛苦與無聊之間還有內在的或主觀的對立,其基礎是,每個人對痛苦的感受力與對無聊的感受力成反比,這兩種感受力都由心力決定。也就是說,精神愚蠢,必然感覺遲鈍,缺乏敏感,因而對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痛苦與苦悶感受較輕。不過事情還有另一面,精神愚蠢,勢必內心空虛,這空虛刻畫在數不勝數的臉上,其表現是持續關注外界發生的一切,包括最瑣碎的小事。內心空虛是無聊的真正來源,為了靠某個東西讓精神與情緒活躍起來,內心空虛的人渴望外來刺激。因而,他們在選擇外來刺激時從不感到厭惡;看看眾人趨之若鶩的消遣多麼可悲可憐,看看他們怎樣社交,聽聽他們怎樣交談,看看那眾多在門口閒站的人,留意那些躲在窗簾後窺視的人,就可以明白這一點。眾人渴望各種社交,盼望各式消遣娛樂,追求各類奢華,主要就是因為內心空虛,然而追求奢華讓很多人墮入揮霍,終於陷入困苦。要防範這種困苦,最可靠的手段就是內在的富足,亦即精神豐富;精神越豐富,越接近卓越,留給無聊的空間越小。具有卓越精神的人,思想不知疲倦地活躍著,既有力量也有衝動不斷探索內心與外界五花八門的現象,宛如時刻不停花樣翻新地玩遊戲,這一切讓他徹底遠離無聊,只有疲憊的片刻除外。不過,另一方面,出眾的心智也會導致對身邊環境高度敏感,會令意志更加強烈,從而成為激情的根基。這幾種要素結合在一起,使各種情感加倍強烈,令人對精神的乃至身體的痛苦格外敏感,甚至讓人特別無法忍耐各種挫折乃至打擾。形象是否生動取決於想像力是否豐富,所以,上述一切令全部形象格外鮮活,從而也讓令人作嘔的形象格外生動。在最蠢笨的傻瓜與最偉大的天才之間有個寬廣的空地,布滿了種種中間階段,這段論述適用於各個階段,只是適用程度相應有別。正因如此,越是遠離人生痛苦的一個根源,就越靠近人生痛苦的另一個源泉,客觀而言如是,主觀而言亦如是,人人如此,概莫能外。與此相應,對待痛苦,人的自然傾向引導他盡量讓客觀適應主觀。也就是說,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更加小心防範他們比較敏銳感到的痛苦根源。精神豐富的人,首先是追求沒有痛苦,不受滋擾,安靜閒暇,因而追求平靜簡樸、盡量與世無爭的生活,因而,他們與所謂的眾人略有交往就會選擇避世,偉大的心靈甚至會選擇獨處。原因是,一個人自身擁有的越多,對外界所求越少,他人也越難取而代之。正因如此,精神的卓越導致落落寡合。假如社群的質量可以由數量取代,那麼生活在芸芸眾生之中,辛苦費力也值得。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百個蠢貨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個聰明人——但是,另一個極端的人不是這樣,一旦窘迫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們立刻不惜一切代價尋歡作樂,投身社交,甘心忍耐一切,逃避自己,甚於逃避一切。原因是,在孤獨中,人人獨處,自身擁有之物就會彰顯出來;在卑微個性無可逃避的重壓下,身著紫衣的蠢貨發出聲聲嘆息。相反,即使在最荒涼的地方,才智高超的人也充滿思想,得到思想的激勵。塞涅卡所言極是:「愚言蠢行,自厭自棄」(《書信集》,第九通);也正如《便西拉智訓》所說:「蠢人生不如死。」因而,從總體看,我們發現每個人的合群程度與他的精神貧困程度與庸俗程度大體相當。人生在世,要麼孤獨,要麼庸俗,除此之外,選擇不多。人類中最合群的大概是黑人,他們的心智也斷然低下。據法國報紙(《商報》一八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報道,黑人,不論是自由人還是奴隸,摩肩擦踵聚集在極為狹窄的地方,只因為看不夠黝黑的愚蠢嘴臉。
全部生活,除了操勞就是工作,唯獨閒暇時大腦彷彿不勞而獲,好像寄生在整個身體上,像領退休金養老的人,也唯有閒暇時我們才能無憂無慮地享受自己的意識與個性。在這個意義上,閒暇是生活的果實與回報,來之不易。然而,閒暇給絕大多數人帶來的是什麼呢?除非他們用聲色娛樂或荒唐行徑填充閒暇,否則閒暇給他們帶來的總是無聊與愚鈍。看看眾人如何以毫無價值的方式打發閒暇,就知道閒暇對他們來說多麼毫無價值;它是亞里奧斯托所說的「蠢人的無聊閒暇」。庸碌之輩只琢磨怎樣打發時間,才智之士才考慮如何利用時間——笨人倍受無聊擺布,因為他們的理智僅僅是他們的意志用來傳遞激勵的媒介,而他們的理智與意志一樣,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躍起來。於是,一旦眼前沒有了激勵,意志就休息,理智就放假,結果全身各種力量統統陷入可怕的停滯——陷入無聊。為了克服無聊,眾人把瑣碎細小、轉瞬即逝、隨手撈到的激勵推到意志面前,想讓意志活躍起來,從而讓必須理解這些激勵的理智活躍起來。相對於真實自然的激勵,這些激勵如同紙鈔之於銀幣,其效用由人隨意決定。這些激勵就是「遊戲」,使用的器具就是為了對付無聊而發明的紙牌之類。如果沒有紙牌之類,愚笨的人就用隨手拿到的東西敲敲打打。對他們來說,雪茄可以頂替思想,因而大受歡迎——正因如此,打牌成了所有社群的主要活動,舉世皆然。打牌是衡量社群價值的尺規,是思想宣布破產的標誌。眾人沒有可以交流的思想,於是彼此交換紙牌,目的是把對手的金幣據為己有。嗚呼,可悲的人類!為了不失公正,我承認有人會為打牌辯解,說打牌是操練,能為處世經商做準備,通過打牌,我們能學會聰明地利用偶然發生而且不可逆轉的情景(拿到手中的牌),獲得自己一貫嚮往的東西,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會養成保持冷靜的習慣,出了錯牌還能面帶喜色。然而,正因為打牌能發揮這個作用,從另一方面看它會敗壞德性。這種遊戲的精神實質就是施展各種手法、以各種方式把屬於他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遊戲中養成的習慣會扎根,會蔓延到實際生活中,漸漸地,在處理屬於我與屬於你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時,眾人會按照打牌養成的習慣行事,只要法律許可,就把碰巧掌握的優勢視為理所應當的優勢。市民生活每天都提供這類例證——前面說過,閒暇是生命的花朵,或者說是生活的果實,因為只有閒暇才讓人擁有真正的自己。所以,誰若在閒暇時還擁有真正屬於自身之物,他應該感到幸福。然而,閒暇對大多數人毫無助益,只把他們變成毫無情趣的傢伙,無聊得要命,變成他們自己的負擔。所以,我們應當為此欣慰:「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不是使女的兒女,乃是自主婦人的兒女了」(《加拉太書》,第四章,第三十一節)。
—
我們的現實生活,若無激情推動,就無聊乏味;若有激情推動,很快就痛苦不堪;因此,一個人擁有的理智,除了應付意志的需要,還有盈餘,才會幸福。這樣的人,除了現實生活,還有精神生活,他們可以毫無痛苦地投入精神生活,自得其樂。要做到這一點,僅有純粹的閒暇——亦即理智不忙於為意志服務——是不夠的;理智的力量必須確實有盈餘。理智的力量富足有餘,才能從事不為意志服務的、純粹精神的活動。「若無精神活動充實它,閒暇就是死亡,是活人的墳墓」(塞涅卡,《書信集》,第八十二通)。在現實生活之外展開的精神生活,等級數不勝數,起點是簡單地收集描繪昆蟲、飛鳥、礦物、硬幣,頂點是創作詩歌,從事哲學著述。究竟從事哪種精神生活,取決於心力盈餘多少。這種精神生活不僅可以抵禦無聊,也能預防無聊的不良後果。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它作防禦武器,抗拒損友,從而避免因為單純在世界中尋求幸福而陷入的危險、不幸、損失與揮霍。例如,我的哲學從未給我贏得什麼,但它助我躲避了許多損失。
與此相反,就普通人的人生快樂而言,他們依賴的是身外之物,是財產品階、妻子兒女、朋友社群,如此等等。他的人生幸福就建立在這些之上。因此,如果他失去這些,或者覺得受到欺騙,就會失去人生幸福。為了描述這種關係,我們可以說,他的重心在他身外。正因為如此,他的願望與古怪念頭不斷變化;只要財力允許,他一會兒買鄉間別墅,一會兒買馬,一會兒大宴賓客,一會兒出門旅行,一句話,他一味追求奢華,因為他是從身外的各色事物中尋求滿足;正如羸弱之人,希望從清肉湯與藥品中獲得健康與力量,然而健康與力量的真正源泉是自身的生命力。為了不立刻跳躍到另一個極端,我們設想這樣一個人,他的心力並不突出,僅僅高於普通水平,我們會看到,他會作為愛好者從事某種藝術活動,或者從事某種實證科學研究,例如植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天文學、歷史學,如此等等。一旦外在的幸福源泉悉數枯竭,或者不再能令他滿足,他很快就會在藝術或科學中找到他的大半快樂。我們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他的重心已經在他自身之內。但是,對藝術的單純愛好,與藝術創造力相距甚遠;單純的實證科學,僅限於研究現象之間的關係。所以,他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他的全部實存,無法由它們完全充滿,因而他的生存無法與它們水乳交融,無法讓他對其他所有事物都失去興趣。他達不到的那種境界,只有卓絕的心力能達到,我們必須稱其為天才;只有天才以事物的整體絕對存在與本質為主題,它根據自己的個別取向,努力通過藝術、詩歌或哲學把它的深刻理解表達出來。所以,只有具備這類天才的人才能心無旁騖,思考與工作是他們的迫切需要,他們歡迎孤獨,對他們來說,閒暇是至寶,其餘一切都可有可無,甚至經常被他們視為負擔。只有這樣的人,我們才能說他的重心完全在他自身之內。由此我們甚至可以理解一個現象,那就是,這類極為罕見的人,即使性格極好,也無法對朋友、家人與眾人表現出親密的、無限的同情,而其他一些人卻能做到這一點;原因是,只要他們擁有自己,他們能從任何事物獲得欣慰。於是,他們身上多出一個高效促進獨處的要素;其他人永遠不能真正地完全滿足他們,他們在他人身上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同類,反而總是能感到他人是異類,於是逐漸習慣於作為不同的造物行走於眾人之中,想到其他人時,習慣用「他們」,而不是用「我們」——我們的道德優越主要對他人有益,然而我們的理智出眾主要對自己有益;因此,前者讓我們廣受愛戴,後者令我們倍遭憎惡。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一七八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於但澤(Danzig,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父親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一名富商,母親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叔本華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
一七九三年,當但澤成為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的一部份時,舉家搬到漢堡(Hamburg),直至一七九七,之後在巴黎住了兩年,一八○三年又被送進英國的寄宿學校。因在各地受過教育,故能夠流利使用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一八○五年,父親過世,一說有可能是自殺。不久後母親搬到當時的文學重鎮威瑪(Weimar),去追求寫作事業。而叔本華則進入德國圖林根州的哥達文理中學(Gotha Gymnasium)就讀。
叔本華於一八○九年進入哥庭根大學(University of Göttingen),最初攻讀醫學,但後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師事戈特洛布.舒茲(Gottlob Ernst Schulze),學習形上學和心理學,後者建議他研讀柏拉圖和康德。一八一一至一八一三年,在柏林研習神學家弗里德里希.史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和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的課程。一八一三年,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On the Fourfol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獲得了耶拿大學博士學位。
一八一四年,叔本華著手寫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一八一八年完成,於十二月出版。首版發行五百本,無人問津。對此,叔本華說「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一八二○年,叔本華獲得柏林大學的職位,同時代最有名氣的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亦在這裡授課,叔本華看不起黑格爾,厭惡他故作高深的詭辯。叔本華故意選擇與黑格爾在同一時段開課,故前來叔本華課堂的學生寥寥可數。叔本華的柏林大學講師的身分維持了二十四個學期,但只有第一學期的課有開成。
一八三一年,柏林爆發大型霍亂,叔本華於是前往法蘭克福(Frankfurt),往後二十七年都待在那裡。一八四一年出版《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The Two Basic Problems of Ethics: On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On the Basis of Morality)。一八四四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二版出版,依舊無人問津。一八五一年,他完成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是為《附錄與補遺》(Parerga and Paralipomena),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鵲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一八五九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
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陪伴他的只有數隻貴賓犬,其中,以梵文「Atman」(意為「靈魂」)命名的一隻最為人熟悉。一八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叔本華起床洗完冷水澡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吃早餐,當傭人再次進入房間時,發現他已依靠在沙發的一角,與世長辭。一八六○年九月二十六日,葬於法蘭克福市公墓。叔本華將所有財產捐給慈善世界,根據叔本華生前的意願,墓碑上除了刻著名字「Arthur Schopenhauer」以外,沒有多餘文字。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哲學的人,能客觀獨立地理解我的哲學。」
叔本華死後,他的朋友Julius Frauenstädt在一八七三年編輯出版了六卷本的叔本華全集,一八七七年出了第二版,這是叔本華的著作第一次以全集形式出現。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沙特(Jean-Paul Sartre)、柏格森(Henri Bergson),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作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莫泊桑(Guy Maupassant)、湯瑪斯.曼(Thomas Mann)、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音樂家蕭伯納(Bernard Shaw)、瓦格納(Wilhelm Wagner)、馬勒(Gustav Mahler),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等人。
譯者
李連江
河北滄縣人,一九六三年生,南開大學哲學學士、碩士,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文近作是《不發表就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