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草泥馬也會談戀愛嗎?33篇療癒系哲學難題與解答
原文書名:Do Llamas Fall in Love? ──33 More Perplexing Philosophy Puzzles
產品代碼:
9789862488744系列名稱:
Life Map系列編號:
05定價:
320元作者:
彼得.凱夫(Peter Cave)譯者:
丁宥榆相關作者:
名詞審訂:朱家安頁數:
272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00401出版日:
20200401出版社:
EZ叢書館-日月文化CIP:
107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繼《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機器人會變成人嗎?》,彼得.凱夫回歸初心,帶來「機器人三部曲」最終回
◎朱家安名詞審訂,亞馬遜4.6顆星好評推薦
動物懂愛嗎?──草泥馬或田鼠懂不懂愛無所謂,你懂不懂愛比較重要。
人人都會幸災樂禍,但幸災樂禍不對嗎?──幸災樂禍其實是慶祝人人平等。
追求完美的另一半、最陳最香的酒,有何不可?──有時候,知足是更好的選擇。
情與法、慈悲與正義放在天平兩端,該如何取得平衡?
到底該不該施捨流浪漢,就算我們心裡為難?
當自己的原則與現實衝突時,該如何抉擇?
哲學老頑童彼得凱夫這次回歸初心,從小愛如男女情愛,到大愛如施捨與慈悲,透過33道哲學難題,帶我們回歸初衷,對抗蠱惑,找回自己在世界的定位,看見人性的美好。
各界推薦 (依筆劃順序排列)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李欣龍╱人生學校台北執行長
莊文瑞╱前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褚士瑩╱國際NGO 工作者兼作家
黃淇華╱台中市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兼作家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哲學新媒體 philomedium.com
本書特色
■ 不斷動腦的閱讀體驗:作者將邏輯思辨過程,透過故事或對話的方式呈現,讓讀者看到哪,思考到哪。加上獨特的幽默筆調,提供讀者驚喜不斷的閱讀體驗。
■ 深度與廣度兼具的哲思啟蒙讀物:本書介紹許多經典邏輯悖論與論證,及相關學術領域理論,包括「歸納推理」、「語言分工」、「共同知識」、「錢汞效應」、「肯定前件」、「自然權利」,主題囊括道德、政治、宗教、法律、倫理、形上學…等,作者以有趣的故事和謎題來呈現哲學知識,適合初探哲學領域的大眾讀者。
■ 打破侷限的非線性閱讀:每篇結尾都有「超連結」設定,列出相似主題的其他篇章,讀者可以藉此建立「閱讀專用迴路」,讓你思考不跳電!
◎繼《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機器人會變成人嗎?》,彼得.凱夫回歸初心,帶來「機器人三部曲」最終回
◎朱家安名詞審訂,亞馬遜4.6顆星好評推薦
動物懂愛嗎?──草泥馬或田鼠懂不懂愛無所謂,你懂不懂愛比較重要。
人人都會幸災樂禍,但幸災樂禍不對嗎?──幸災樂禍其實是慶祝人人平等。
追求完美的另一半、最陳最香的酒,有何不可?──有時候,知足是更好的選擇。
情與法、慈悲與正義放在天平兩端,該如何取得平衡?
到底該不該施捨流浪漢,就算我們心裡為難?
當自己的原則與現實衝突時,該如何抉擇?
哲學老頑童彼得凱夫這次回歸初心,從小愛如男女情愛,到大愛如施捨與慈悲,透過33道哲學難題,帶我們回歸初衷,對抗蠱惑,找回自己在世界的定位,看見人性的美好。
各界推薦 (依筆劃順序排列)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李欣龍╱人生學校台北執行長
莊文瑞╱前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褚士瑩╱國際NGO 工作者兼作家
黃淇華╱台中市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兼作家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哲學新媒體 philomedium.com
本書特色
■ 不斷動腦的閱讀體驗:作者將邏輯思辨過程,透過故事或對話的方式呈現,讓讀者看到哪,思考到哪。加上獨特的幽默筆調,提供讀者驚喜不斷的閱讀體驗。
■ 深度與廣度兼具的哲思啟蒙讀物:本書介紹許多經典邏輯悖論與論證,及相關學術領域理論,包括「歸納推理」、「語言分工」、「共同知識」、「錢汞效應」、「肯定前件」、「自然權利」,主題囊括道德、政治、宗教、法律、倫理、形上學…等,作者以有趣的故事和謎題來呈現哲學知識,適合初探哲學領域的大眾讀者。
■ 打破侷限的非線性閱讀:每篇結尾都有「超連結」設定,列出相似主題的其他篇章,讀者可以藉此建立「閱讀專用迴路」,讓你思考不跳電!
作者簡介
作者 彼得•凱夫 (Peter Cave)
英國人文哲學家協會主席,倫敦紐約大學、倫敦城市大學與英國公開大學哲學課講師。凱夫常參與哲學講座,特別著重倫理、政治與宗教領域。他曾為BBC廣播電臺撰寫深入淺出的哲學悖論,也在期刊發表哲學文章,從學術論文到大眾讀物皆有貢獻。凱夫認為,藉由故事、影像與些許幽默,能讓哲學與深度思考變得生動活潑。著有「機器人三部曲」之《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機器人會變成人嗎?》。
譯者簡介
丁宥榆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熱愛文字工作,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機器人會變成人嗎?》《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等書。
相關作者簡介
名詞審訂 朱家安
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致力於哲學和批判思考教育,代表作為《哲學哲學雞蛋糕》和《画哲學》,並和小說家朱宥勳合著寫作書《作文超進化》。
書籍目錄
作者自序
推薦序1 哲學中毒 褚士瑩╱國際NGO 工作者兼作家
推薦序2 哲學的理性思考與人道關懷 丁宥榆╱本書譯者
迷思1 反對死刑的劊子手?(倫理)
迷思2 原來是驢子啊,我還以為是山羊呢!(知識)
迷思3 小提琴家的性命在我手中?(權利)
迷思4 被奶油麵包擊潰的意志力。(心智)(理性)
迷思5 但那是藝術啊,親愛的姨媽。(美學)(倫理)
迷思6 謙虛的老鼠,比傲慢的貓還傲慢?(倫理)(邏輯)
迷思7 誰要買穩賠不賺的瓶中精靈?(理性)
迷思8 被敲詐的軍火商。(倫理)(法律)
迷思9 民主是艘船,需要個好船長。(政治)
迷思10 幸災樂禍不行嗎?(情感)(倫理)
迷思11 消失的山羊。(形上學)
迷思12 胎兒有問題,到底該不該生?(倫理)
迷思13 駱駝老千。(推理)(邏輯)
迷思14 灌輸和教育的差異是?(信念)
迷思15 小丑的宴會。(邏輯)
迷思16 走在街上避開乞丐,為什麼要良心不安?(倫理)(政治)
迷思17 悲傷的究竟是你,還是音樂?(美學)
迷思18 因為小熊是粉紅色,所以青蛙是綠色?(科學)(知識)
迷思19 草泥馬也會談戀愛?(情感)
迷思20 慈悲之於正義,到底是調和,還是干預?(倫理)(法律)
迷思21 就算你叫破喉嚨,也沒有人……(語言)
迷思22 聊了半天,結果這次蠍子還是螫了青蛙。(倫理)
迷思23 哲學家嘴角上的奶油。(知識)(推理)
迷思24 他可以包頭巾,為什麼我不能戴面紗?(政治)(倫理)
迷思25 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所以不存在?(知識)(世界)
迷思26 小心,別讓偏好的跳躍導致你破財!(理性)
迷思27 瞪羚、樹懶和雞賽跑,贏的一定是哺乳類?(邏輯)(推理)
迷思28 嚴刑峻法有什麼不好?(法律)(道德)
迷思29 全知的上帝到底知多少?(宗教)(形上學)
迷思30 一大朵哲學疑雲,凝結成一滴文法問題。(知識)(心靈)
迷思31 無限大到底是多大?有比無限大更大的嗎?(邏輯)
迷思32 長生不死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形上學)
迷思33 外面世界與我們內心的野蠻人。(生命)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1 哲學中毒
國際NGO 工作者兼作家 褚士瑩
就像英國哲學爺爺彼得•凱夫(Peter Cave)在他的哲學新書《草泥馬也會談戀愛嗎?》序裡面開宗明義說的:「哲學是一種病,唯有哲學能治癒。」這種感覺,喜歡思考的人看了都會會心一笑吧?因為思考就像飛行一樣,雖然危險,卻又讓人瘋狂上癮,一旦享受到思考的自由,就像學會飛的幼鳥,是無法繼續以在地上輕盈地跳著小碎步而滿足的──雖然跳躍本身並沒有什麼錯。
這種病,我常常戲稱為「哲學中毒」。
而我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擔任哲學中毒者思考的引導者,確保他們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咦?為什麼聽起來像藥頭?我換一個比喻好了。就像飛行或游泳,教練只能「引導」,但是不可能「教」,思考也是這樣。
我引導別人的同時,也需要別人的引導,讓我可以不被自己思考的習慣限制,保持思考的彈性,就像琤淙的流水一樣。
就像喜歡釣魚的人,不只喜歡自己釣魚,一定也喜歡看別人釣魚,但一個不喜歡釣魚的人,恐怕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為什麼網路電視竟然會有釣魚頻道。
如果我用線上遊戲拿來做比喻的話,似乎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在哲學思考的世界裡,每一個哲學家、哲學踐行者,就像是電競遊戲的直播主,我們當然是為遊戲著迷的,但是直播主不一定是電競選手,電競選手也不是每一種遊戲都專精,所以一個好的直播主,必須自信、誠實、謙遜、樂於分享。
就像一起打遊戲是快樂的,我們一起思考也是快樂的。
閱讀英國哲學爺爺彼得•凱夫「機器人三部曲」,包括之前的《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機器人會變成人嗎?》,還有最新這一本《草泥馬也會談戀愛嗎?》,感覺就像在看哲學直播主的網路直播,我可以在任何時候隨便翻開其中一篇,看別人怎麼打這個我熟悉的遊戲,這個遊戲叫做「生活」,我們一起跟著那個想要減肥,但是又渴望一口咬下濃郁奶油麵包的女生,思考「意志薄弱」倒底是不是出於理性。下一回,我們又跟著保守的姨媽一起站在客廳,為著那一幅技巧高超、但是內容淫穢的圖畫,到底要不要掛在牆上而掙扎。
彼得•凱夫就是那個直播主,透過他的腦袋,我看著一個高手如何藉由語言、故事、影像與幽默,讓哲學與深度思考變得生動活潑。看的同時我也在想,如果換成我當直播主,我會怎麼直播同一件事。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按照思考的遊戲規則,不斷練習,增強自己功力。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也可以組隊跟隊友一起打怪練功,彼此關注對方思考的路徑,成為彼此的哲學直播主。
喜歡思考的人,生活中沒有片刻無聊的時候。
推薦序2 哲學的理性思考與人道關懷
本書譯者 丁宥榆
哲學經常予人遙不可及、唯有哲學家才可碰觸的印象,哲學家彼得.凱夫卻用三十三則趣味小故事,告訴我們哲學不但很生活,還很勸世。
總說真理是愈辯愈明,但是狡辯與理性對話之間的界線還是在的。哲學的一個迷人之處,在於它不是給你答案,是教你思考。書中的理性思考和人道關懷令我感受最深,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下,這是我們缺乏的素養。
讀哲學,不光只是要弄清楚草泥馬到底能不能談戀愛(雖然讀著讀著真的會很想弄個清楚)。別忘了,「哲學是一場對抗蠱惑的戰鬥」。在資訊爆炸的社會裡,我們習慣無條件接收媒體來的訊息,對於背後的根據幾乎不太去思索,或者視相關為因果,或者倒果為因,無關也能渲染成因果。我們太容易被語言所操弄,因而更需要理性思考和邏輯思辯的能力。如果人人體會哲學精神,讓證據和推理說話,學習「解讀」訊息,聽到一個結論可以先判斷前提可不可信、推理過程有無瑕疵,才決定結論成不成立,那麼我們就有能力判斷資訊真偽,不成為思想操作的對象。
哲學也思考道德的界線、揭露人性的真相。作者彼得.凱夫的哲學世界充滿弱勢關懷,處處展現人道立場,這是令人欽佩之處。他對任何議題的提出,都不希望遭到扭曲留下負面訊息,最後必加以導正,或是提出思考空間。我們看到他重視公平正義、關心動物福祉、鼓勵慈悲與施予,最後一章更是殷殷勸請,去戰勝你我內心不斷滋養的那個野蠻人,實踐身而為人的價值,理性當中的感性著實令人動容。
作者在書中探討價值取捨,像是法律和人情、大愛和小愛、專業和私德,看似遙遠的哲學,沒想到與你我息息相關。他提出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讓我們去反思、淬鍊看事情的觀點,與其說是在討論哲學,不如說是在勸世,可說每一篇都分享一種處世思維,相信讀者讀完一定能體會作者的苦口婆心。
彼得.凱夫的幽默筆觸和頑童性格,也替本書增添了一絲趣味,而哲學裡的悖論本身就是既燒腦又充滿魔性的一個領域,值得大家來探索,拓廣知識。在翻譯本書的過程中,我數度被作者的幽默笑翻在案前,實是一場愉悅的饗宴。誠如作者所言,哲學是一杯美酒加上一張舒適的躺椅,可以暫離世間紛擾、盡情玩味思索。不妨在平凡生活中製造一些哲學的浪漫,給自己一個遠離喧囂的時間,在哲學中得到寧靜和體悟。如此,回到生活中更能專注於當下,體會生命的意義,珍惜身邊人事物,找回初心,活出一個你願意「永恆回歸」的人生。
文章試閱
迷思1 反對死刑的劊子手?
在美國中西部的小岩城,工作並不好找。古德曼(Goodman,即好人)從警長那兒得了份差事,你可以想見他有多高興。他心想,終於開始走運了,不料警長話並沒有說完。
「你知道,我們需要專業的絞刑手。你挺會用繩子的,繩結也打得漂亮,處理絞繩應該很快就能上手,看來你是最合適的人選。」警長說。
古德曼倒抽一口氣。沒錯,他是很需要工作,他有家要養。但是他和小岩城的許多居民不同,他反對絞刑。他是個有原則的人,至少在這件事上頭他得堅持。
「不行,這我做不來。」古德曼結結巴巴地說,「很遺憾,我個人強烈反對死刑。就這麼簡單。」
「好了,」警長回道,「我尊重你的想法,雖然我不這麼想。可你不做,我就得找別人來做,還是有人會執行絞刑。你拒絕又怎麼樣?」
「做人要有原則。」古德曼回答。他神色黯然,不知該怎麼告訴家人這個消息,他竟回絕了如此優渥的工作。
「看你神情憂傷,可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原則。」警長說得眉開眼笑,「你要想,那你的其他原則要怎麼辦?你不用養小孩嗎?孩子不用上學嗎?」
「我知道,我知道,原則不免衝突。可有些事我說服不了自己。我怎麼熬得過行刑前後夜裡的夢魘?在夢裡,我一定會受到道德譴責,告訴我做錯了。」
「古德曼,那不過是你自己的心理障礙。你對家人有責任,而且,我再說一遍,你不做,別人會做。你的自命清高根本沒用。偷偷告訴你,我屬意你來做,你會人道對待那些等著領死的人。別的應徵者就不一定了,巴德曼(Badman,即壞人)那傢伙,肯定會對那些人奚落一番,最後讓他們痛苦死去。這是為什麼非你不可啊!別龜龜毛毛了,快接下這份工作吧!」
■ 古德曼應該違背原則,接下劊子手的工作嗎?
「我不做,別人會做」常被拿來當作藉口,說服自己去做不該做的事,或不去做該做的事。比方說,有個女人在火車月台上昏倒了,我們正在趕時間,於是我們一邊想著「沒關係,反正別人會照顧她」一邊匆匆走過,置之不理。
我們該建議古德曼怎麼做?單從結果,也就是從所獲得的利益來看這個兩難,古德曼似乎該接下這份工作。他不但可以從此改善家人生活,也能讓那些受刑人好走些。這些因素都比他自己心裡的不舒服來得重要。跨出原則還有可能令他感覺良好,彷彿自己壯烈殉道了。
當然,要考慮的因素不只這些。有些因素還可能讓他做出相反的結論;也許巴德曼有更大一家子要養。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推論都是針對可能發生的後果。再考慮一個情況:假設古德曼拒絕這份工作後,引發民眾重新思考死刑的必要,最終促成廢死。倘若廢死能使社會更加繁榮,那麼古德曼的堅持就是對的。不過,先不考慮到那麼遠,單從直接獲致的結果來看,古德曼還是答應警長比較好。那麼,我們還能提出哪些理由支持古德曼拒絕這份差事?
我們可以先來想想,古德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的原則之於完整自己生命,是如此不可或缺。在他看來,容許自己成為劊子手,專幹骯髒事,真能過得心安理得嗎?他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撇開整體後果,忠於自己原則也許有其道德上的重要性。
馬上有人會說,古德曼這樣很自私,他把自己的心安理得放在家人福祉前面。然而這麼說公平嗎?道德能要求古德曼犧牲自己的原則嗎?古德曼也得問心無愧才能過日子。若要從結果論的角度去精算,這個成就古德曼美好人生的要素可得加重計分才行。
***
上述以結果論來評判道德,是採取超然視角,以古德曼個人之外的觀點來看整件事。這種方法講求客觀,考慮到該行動對各層面所產生的影響,包括對古德曼、受刑人、巴德曼等人影響。現在,古德曼可以想像自己沒有這些罣礙―妻子管不了他,他對死囚的未來慘狀亦無動於衷。可一旦到了做決定、繼而產生行動時,他似乎需要仰賴真實情感(包括那些擔憂)作為「動力」。於是,這裡產生一個問題:超然、不帶情感的道德,能帶給他那種「動力」嗎?關於這部分,有人認為,道德需要特別關照古德曼的情感依附——如他對什麼忠誠、他的人際關係、他所珍視的事物。
古德曼在選擇工作的同時,也是在形塑自己。他的動機可能來自於他眼中的自己,他要麼當個堅守原則、反對死刑的人。又或當個奉獻家庭、不惜犧牲原則的人。如果他接下這份工作,就等於接受自己是個沒能守住原則的偽君子、懦夫。
驅動古德曼也驅動我們每一個人做選擇的,是我們的計畫,和我們認為可賦予人生道德意義的事物。考量我們當如何生活的時候,「我不做,別人也會做」不是理由。
同樣,「別人這樣做,所以我也這樣做」也不是理由。父母為了讓孩子讀好學校,謊報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戶籍,為什麼?「大家都這樣做啊。」申請保險理賠的人經常虛報, 用的也是同樣的理由。「別人都這樣做」不構成我們免受褒貶的理由,因為隨波逐流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
我們該如何運用這個觀點,解釋古德曼和這份差事?我們可以找他討論,讓他注意到其他考量因素,決定權終歸還是在他。他必須要能接受這個決定。他不需要從別人那裡得到答案,像個傀儡被線繩操縱。傀儡不能自己行動,也不是一個人。當然,他也可以選擇表現得像個傀儡,那也是他的個人選擇。
遇到重大的兩難境地,例如古德曼的道德兩難時,不妨聽聽勞倫斯(D.H. Lawrence)的建議:「找到你內心最深的衝動,並跟隨它。」不過,想想某些人的行為以及他們最深的衝動,你會發現,這個建議還是別聽的好。
鼓勵別人認識自己、做自己,忠於自己的信念、欲望和計畫,好像「沒什麼不對」, 但有時候可不一定,甚至可能錯得離譜。有些最深的欲望和承諾是不該被實現的。世上發生許多恐怖事件,生命被踐踏、摧毀,這些都是握有權力的領導者秉著最深的信念並忠於自己所致。信念、計畫和情感依附的內容,必須先經過評估,最後實際能付諸實行的只有少數。問題又來了:又有哪些是值得付諸實行的呢?
迷思19 草泥馬也會談戀愛?
容我為各位介紹兩個朋友:萊拉和路易斯。
萊拉與路易斯好比一對相思鳥,形影不離。一個走到哪裡,另一個必然相隨。我們早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萊拉見到路易斯的第一眼就被他煞到了。當時他剛從秘魯搭飛機過來,萊拉完全無法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這也難怪,他既高大、自信,長得又帥。而路易斯也同樣盯著她瞧,這也可以理解,萊拉可是個大美人,頸部的線條優雅,一雙水汪汪的大眼和小巧玲瓏的耳朵。兩人一見鍾情,愛意從未消退。這麼多年過去,路易斯仍愛輕咬那小巧玲瓏的耳朵,萊拉也喜歡走在路易斯身邊,彷彿在欣賞他自信的步伐,水靈大眼中滿是愛慕之情。路易斯的男性友人總是周旋在哪個潘姆、琳恩或哈莉特之間,但是路易斯心中只有萊拉一人。
無論是好是壞,愛情就有這種魔力。而且,稍微變化一下詞藻,上面的故事原則上可以描述我們所知的任何一對情侶。人會墜入愛河(也許一見鍾情,也許日久生情),然後持續處於戀愛中,雖然說愛可能往許多方向發展。這裡的謎題是:假如萊拉和路易斯是兩隻駱馬或者其他動物,如羊駝、花豹、斑馬或田鼠,上面的故事還能夠成立嗎?
「田鼠?」你納悶。這裡提到田鼠,是因為就配對關係上,草原田鼠屬於終身一夫一妻制,雖然性關係上還是會出軌。一旦兩隻草原田鼠決定在一起,就會窩成一團、互相保護、長相廝守。這一點和牠們淫亂的花心大蘿蔔親戚草地田鼠大相逕庭,草地田鼠沒有固定伴侶這回事兒。田鼠的生活形態曝光後,引發媒體爭相報導,談論草原田鼠的愛是永恆不渝,而草地田鼠則是追求一夜情,辦完事就高喊「我很需要空間」。真的是截然不同。
我們沒有要仿效那些迎合大眾口味的媒體報導,我們沒有要說「墜入愛河」就得長相廝守。我們要專注於戀愛的定義,然後證得是不是只有人類才能戀愛。這裡的討論僅限於愛情或情慾,沒有要討論父母對子女之愛,或倡導人權者對人性之愛。
■ 草泥馬……我是說駱馬會墜入愛河嗎?
好,駱馬或其他動物,確實有可能表現出類似人類墜入愛河或戀愛中的行為。這裡所謂的「可能」是指邏輯上的可能性:兩隻駱馬生活在一起。如同上面的故事,這肯定沒什麼不可能的。問題是,這真叫做「愛」嗎?
如果研究愛情背後的生物化學機制,人類戀愛也許只不過是動物配對的複雜版。科學家在動物和人身上發現了血管加壓素受體以及它們的神經分布。草原田鼠體內有大量這種受體分布在相關神經區域,草地田鼠的受體數量則少得可憐。對於草原田鼠而言,遇到某隻特定的草原伴侶時,大腦會把特定伴侶和獎勵連結在一起,結果牠們就離不開那個伴侶了。草原田鼠對牠們的伴侶「上癮」——我是說,「愛上」——然後忠貞不渝。那些草地田鼠自以為單身了不起,要是科學家把牠們體內的受體數增加,牠們也會跑去配對。
戀愛的確可以比作成癮,這是有生物化學根據的。你邂逅某人,喜歡他,想再見他一面。按照劇本發展,很快你就會渴望他的陪伴。這就跟古柯鹼一樣,吸一點點,就會渴望更多。一旦愛人跟別人跑了,你就會產生戒斷症,飽受折磨,跟戒毒一樣。
假如單純把愛理解為一種成癮行為,而成癮又可以透過生物化學來解釋,那麼駱馬當然可以墜入愛河並持續處於戀愛中。但從生化概念去理解,會讓我們看不到愛對於個人的意義。大腦的生化機制的確有助於解釋人為什麼會墜入愛河——就好比神話裡喝下愛情靈藥那樣——但生化機制沒有告訴我們到底什麼是愛情。知道水是由氫和氧所組成,並沒有告訴我們水為什麼濕濕的、為什麼能解渴,還有我們怎麼會在海裡游泳卻懼怕大雷雨。
假如路易斯愛萊拉,肯定會對她產生強烈的依附,無論他倆是駱馬、人類或草原田鼠都會是如此。然而,依附並不足以構成愛。你對車子、工作、威士忌都可能強烈依附,要說你愛上這些東西,也只是譬喻而已。愛的依附通常伴隨評價,認為對方非常重要,值得你為他付出關心。你可能重視你的車,但你不會從車的觀點去為它著想,為它做些什麼,因為它根本沒有觀點。你不可能為了它而行動。
好,駱馬當然是有觀點的。人類可能重視駱馬,特意為牠們做些對牠們好的事。駱馬路易斯也有可能做出這樣的舉動,以促進駱馬萊拉的利益。也許牠會稍微退開,讓萊拉可以吃到比較嫩的草;遇到危險時,也許牠會擋在中間護著。但是,這些行為可以證明牠重視萊拉,而且是「為了萊拉」而行動嗎?
駱馬沒有可以表示評價的語言,甚至駱馬可能根本沒有語言。有人可能會覺得,駱馬的行為足以表現出對應的重視和關心。如果駱馬路易斯做出如上所述的行為,就證明牠很重視駱馬萊拉。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覺得牠的行為不足以構成愛。光從行為無法證明路易斯一定是為了萊拉而行動——特意為了利益萊拉而行動。
讓我們一併思考,愛情有什麼額外和相關的特徵。
例如,許多戀愛中的人都認為,愛情提升了生活品質。當然,很有可能是搞錯了,因為愛情悲劇也是不少。一般來說,當兩人重視對方以及彼此的戀愛關係,而且會互相替對方著想時,這就是愛情了。若真陷入愛情,路易斯會為了萊拉本身的緣故而重視萊拉。如果隨後發現萊拉也同樣重視他,路易斯的情感依附就會加深。路易斯加深的愛意如果被萊拉察覺,雙方的情感依附就會進一步加深。
再說,會想要跟心愛的人在一起,不是沒有道理的。戀愛中的人可以解釋為何想跟心愛的人在一起。也許給的理由不對,也講不完整,但是他們不大可能堅持兩人相愛沒有任何理由。
駱馬和其他動物到底能不能墜入愛河並處於戀愛中呢?關於這道謎題,如同各位在前面所讀到的,歸結起來就是:我們是否能正確地在這些動物身上找到一系列與戀愛相關的心理狀態?包括意識到情感依附的理由、因為對方本身而重視對方、可能因而斷定生命因愛情變得美好。我們很難相信人類之外的動物能在適當的程度上,擁有評估的能力、因某種理由而行動的能力,以及為了利益他方而行動的能力。一旦愛的定義要求不僅是情感依附,還需要更深一層的心理狀態,我們就沒道理相信駱馬(或海豚或田鼠)會墜入愛河、處於戀愛中以及成為愛侶。
***
我們經常把人的心理狀態投射到動物身上,甚至投射到沒有生命的東西上。我們經常站在動物的立場想像人是什麼樣子,用形容人的字眼來形容動物的心理狀態。何以見得這只是一種投射或擬人化的比喻,動物並不是真的擁有這些狀態呢?那是因為,心理狀態本質上牽涉到信念。若要產生信念,就需要擁有概念,而概念唯有透過語言才能表達。有些人便說,動物缺乏適當的言語表達能力,因此牠們不會有許多複雜的心理狀態,包含愛情所要求的心理狀態。
駱馬也是會開心的,牠們聞到某種喜歡的氣味,會湊過去依偎在氣味來源的旁邊。但是,這能證明牠們對這種事情有信念嗎?也許,很多動物擁有一些類似於單純信念的心理狀態,但是在缺乏語言能力的情況下,我們很難相信動物能夠擁有像是理由、解釋和為了他人著想而做事之類的概念。沒了這種概念,路易斯就不可能與萊拉談戀愛。愛情也許是盲目的,但還沒盲目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