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暢銷紀念版】
原文書名:超訳 老子ソ言葉:「穏ビろズ」「ウギギろズ」生わペ極意
產品代碼:
9789863844723系列名稱:
野人家系列編號:
0NFL4150定價:
350元作者:
田口佳史譯者:
卓惠娟頁數:
224頁開數:
14.8x21x1.6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10909出版日:
20210909出版社:
野人-遠足文化CIP:
121.317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日本No.1東洋思想家•50年企業顧問
最發人深省、打破常規的「最佳生存指南」
當你渴望改變人生,就問「老子」吧!
《老子》流傳兩千五百年,歷久不衰,全球發行量僅次《聖經》。黑格爾、尼采、海德格、愛因斯坦、知名導演李安均非常推崇本書。老子從宇宙的角度鳥瞰世界,直指世間運作法則的本質,當你對閉塞的現況感到窒息,期望有所突破時,《老子》無疑是你的最佳人生指南。
身處競爭激烈的社會,老子告訴你:
柔軟的身段、思考、態度,能成就一個人真正的強韌與美好。
老子的智慧能幫助你……
✓擁有超強抗壓力:養成接受所有價值觀的柔軟思維,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都能靈活應變。
✓消除干擾人生的欲望:欲望七分滿即可,懂得節制慾望,才能將心力聚焦在「真正想做的事」。
✓活得更舒心自在:丟棄私欲、虛榮、偏見等「心靈的包袱」,多體會感動的瞬間,取回最純粹的生命力。
✓學會真正的堅強:10多歲要鍛鍊身體;20多歲要多與人吵架;30多歲要與人為善;40多歲要學習巧妙使用吵架與親和力的訣竅;50多歲則親身實踐這些訣竅,讓自己更臻圓熟。
✓成為更大器的人:真正的大人物總是「少說多做」、謙虛寡言,並擅長傾聽,他們從不彰顯自我成就,卻能贏得眾人愛戴。
讀《老子》,學會真正的堅強,活出從容、淡定和美好詩意人生。
日本No.1東洋思想家•50年企業顧問
最發人深省、打破常規的「最佳生存指南」
當你渴望改變人生,就問「老子」吧!
《老子》流傳兩千五百年,歷久不衰,全球發行量僅次《聖經》。黑格爾、尼采、海德格、愛因斯坦、知名導演李安均非常推崇本書。老子從宇宙的角度鳥瞰世界,直指世間運作法則的本質,當你對閉塞的現況感到窒息,期望有所突破時,《老子》無疑是你的最佳人生指南。
身處競爭激烈的社會,老子告訴你:
柔軟的身段、思考、態度,能成就一個人真正的強韌與美好。
老子的智慧能幫助你……
✓擁有超強抗壓力:養成接受所有價值觀的柔軟思維,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都能靈活應變。
✓消除干擾人生的欲望:欲望七分滿即可,懂得節制慾望,才能將心力聚焦在「真正想做的事」。
✓活得更舒心自在:丟棄私欲、虛榮、偏見等「心靈的包袱」,多體會感動的瞬間,取回最純粹的生命力。
✓學會真正的堅強:10多歲要鍛鍊身體;20多歲要多與人吵架;30多歲要與人為善;40多歲要學習巧妙使用吵架與親和力的訣竅;50多歲則親身實踐這些訣竅,讓自己更臻圓熟。
✓成為更大器的人:真正的大人物總是「少說多做」、謙虛寡言,並擅長傾聽,他們從不彰顯自我成就,卻能贏得眾人愛戴。
讀《老子》,學會真正的堅強,活出從容、淡定和美好詩意人生。
作者簡介
日本No.1東洋思想家•50年企業顧問
田口佳史
1942年出生於東京,東洋思想研究家•知名企業顧問。
「東洋與西洋的智慧融合研究所」理事長,「Image Plan」公司社長。
1964年畢業自日本大學藝術系,二十五歲於泰國曼谷市郊外身受重傷。在生死交關之際,邂逅了《老子》。之後,奇蹟似生還。自此以後,研究中國傳統思想四十多年,成為東方倫理學、東方領導論的第一人。擅長以淺顯易懂的平實文字,用現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詮釋古籍經典的精妙思想。
1972年成立「Image Plan」公司,協助2000多家公司企業改造,擁有指導10000多名社會人士的傲人成績。之後,於1998年發表以老莊思想為基礎的經營論《道.管理》,在美國也發行了英文版,融合東方思想與西方先進技術的新經營思想,讓他受到矚目,成為知名企業顧問。
2009年在慶應大學丸之內校區開的「論語」「老子」課程,獲得了學生極高的人氣與支持。
其著作有《孫子兵法商學院》《天可汗的領導學》(野人文化)、《讀論語不必多,懂一句就夠了!》(如果出版)等。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台後,逐步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山羊島的藍色奇蹟》、《遺體》、《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超譯佛經》、《哲學超圖解》等。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書籍目錄
【編者序】
示弱的勇氣:競爭激烈的時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前言】
正是時候讀老子:直指世間運作法則本質的經典,現代人最迫切需要的生存指南
▌第一堂課「道可道,非常道。」
▌真正堅強的人,總是「用心體驗生活的每一刻」
〔人生智慧01〕有實力的強者,是拋開「說理」,重視「體驗」的人
〔人生智慧02〕人生猶如一場旅行,用心體驗生活,就能愉快走到終點
〔人生智慧03〕只論輸贏,是欲望的奴隸;致力「創造」,才是人生的主人
〔人生智慧04〕貪欲是煩惱的源頭,白開水般的平凡,才是最難得的幸福
▌第二堂課「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真正堅強的人,懂得「丟掉妨礙心靈自由的包袱」
〔人生智慧05〕拋開浮華、偏見、虛榮等「人生包袱」吧!無欲無求的人,擁有最純粹的生存能量
〔人生智慧06〕清楚人的魅力來自其人格,比起外在的頭銜和名聲,更重視內在涵養
〔人生智慧07〕知識不是用來累積的,唯有親身實踐,才能內化為才華
〔人生智慧08〕將眼光放在自己缺乏的特質,不如直視原本擁有的天賦和個性
〔人生智慧09〕不執著社會認定的「成功」,以「興趣」作為生存的武器
〔人生智慧10〕「強求」只會結惡果,「順其自然」與人為善,才能水到渠成
〔人生智慧11〕不要被他人或社會的價值觀左右,凡事問心無愧為人著想,就能避免紛爭
〔人生智慧12〕與其怪罪他人,不如全力以赴做自己該做的事
〔人生智慧13〕「忙碌」不值得炫耀,保留適當餘裕,身心才能保持良好狀態
〔人生智慧14〕不執著生,不畏懼死,這樣的人往往最長壽
▌第三堂課「柔弱勝剛強。」
▌真正堅強的人,擁有「以柔克剛的彈性思維」
〔人生智慧15〕養成接納所有價值觀的柔軟思維,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保持平常心
〔人生智慧16〕與其煩惱未來,不如把心空出來,專心增強實力
〔人生智慧17〕一個人的「涵養」不是靠說出來的,而是不經意在舉手投足中流露
〔人生智慧18〕強扭的瓜不甜,不顧對方意願強行推動事情,只會招來反感
〔人生智慧19〕結滿的稻穗頭彎得越低,成就越高的人身段越軟
▌第四堂課「治人事天,莫若嗇。」
▌真正堅強的人,熟知「與欲望和諧共處的方法」
〔人生智慧20〕別被世人追求的欲望迷惑,逞強只會給自己招來苦果
〔人生智慧21〕過多欲望只會成為身心的負擔,欲望斷捨離,才能過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人生智慧22〕追求「小欲」,終將被人孤立;追求「大欲」,有人望還能成大事
〔人生智慧23〕欲望越是追求越沒有底線,最富有的人是懂得知足的人
▌第五堂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真正堅強的人,通達「吃虧就是占便宜的智慧」
〔人生智慧24〕處於巔峰狀態,更要「謙卑、謙卑、再謙卑」
〔人生智慧25〕偶爾遠離文明生活的喧囂,在自然界取回身心靈的平衡
〔人生智慧26〕二選一是愚蠢的作法,兩者兼顧才最聰明
〔人生智慧27〕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平安無事時更要為將來的萬一做準備
〔人生智慧28〕世間萬事萬物,總是有相反的一面,因此不能只看單一面,
〔人生智慧29〕恰到好處的高尚、恰到好處的粗鄙,才是「擅長生存」的人
〔人生智慧30〕「工作欲」要大,「物質欲」要小;精力的六成用來磨練內在,四成用來豐富外在
〔人生智慧31〕好事壞事都肇始於「幼苗」;趁早摘除禍苗,細心照顧善苗
〔人生智慧32〕自無用的欲望脫離,「順其自然」能讓身心處於柔軟的狀態
▌第六堂課「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真正堅強的人,力行「謙虛寡言的美德」
〔人生智慧33〕真正的領導者總是小心謹慎,冷靜觀察現狀,沉著應對問題
〔人生智慧34〕組織中的人際關係不需要「好惡之情」虛懷若谷、沉默寡言的人,才是傑出的領導者
〔人生智慧35〕擅長掌握人心的領導者懂得適時示弱的智慧
〔人生智慧36〕不受限是非善惡的既有價值觀,只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人生智慧37〕永續經營企業的條件:絕對優勢的競爭力和員工幸福優先的精神
▌第七堂課「上善若水。」
▌真正堅強的人,謹記「強者,不以示弱為恥的道理」
〔人生智慧38〕比懷抱願望更重要的是,專心努力的過程
〔人生智慧39〕相信宇宙力量並心懷感謝,就能磨練直覺並開發潛能
〔人生智慧40〕向「水」學習最上乘的溝通術:傾聽是最棒的對話技巧
〔人生智慧41〕遇到難題時更應聚焦問題本質,簡單思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人生智慧42〕孤獨不是壞事,偶爾獨處,有助活出自己的人生
〔人生智慧43〕不被期待就沒有壓力,反而能自由自在地做喜歡的事
〔人生智慧44〕不管交談的對象是誰,都要主動配合對方,一視同仁
〔人生智慧45〕別讓世間價值觀限縮你的格局;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人生智慧46〕不要受表象束縛,看清事物的本質,自然無為地活下去吧!
推薦序/導讀/自序
【日本讀者好評】
我的人生真的好轉了!這是一本真正的人生指南。──by山口 哲史
之前我曾想要改變自己、突破現狀,卻一直無法如願。
只能責怪自己,徒增壓力,陷入越來越深的自我懷疑。
此時,我邂逅了這本書,它讓我察覺到一切煩惱的答案就在我自己,心情突然輕鬆不少,更走出了人生的牛角尖。
這本書的道理簡單易懂,卻又是那麼地真實隽永,無疑是現代人最佳的人生指南。
現代人的心靈良方。──by仁道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進入老子的世界,重新檢視宇宙與自然中的自己,以更廣闊的視野克服煩惱,重新挑戰全新的生活方式。這是一本讓我想推薦給周遭人的書。
最簡單好懂的「超譯老子」──by安納俊紘
難得有書能夠用如此簡單明瞭的方式,詳細地解說《老子》!像是「無為自然」「與道共生」「知足者富」「無用之用」等思想的超譯,讓人深刻感受到作者的見識與豐富的人生經驗。
令人感動的超譯!!──by堀田都茂樹
現今的我們無疑正面對時代的轉換期,該如何活著、今後又該何去何從?老子的思想讓我們回到生存的原點。田口老師的超譯非常精彩,我打從內心感激他讓2500年前的重要思想重新復活。
【編者序】示弱的勇氣
競爭激烈的時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春秋時代的《老子》?
閱讀,需要一個理由或誘因。這部五千多字、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作品,能夠給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助益?相信這是許多讀者都想知道的。
《老子》(又叫《道德經》)相傳是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李耳的著作,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老子》是世界上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人類文化典籍。之所以有如此歷久彌新的翻譯量、印刷量和閱讀量,根本原因在於它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常思辨、警醒。
其影響之深遠不僅止於東方文化,知名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均對老子十分推崇;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書架上僅有的幾本書,其中一本就是《老子》的德文譯本。一九八七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更是評選老子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就連國際知名導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中,也可以看到老子哲學的深刻影響。由此可知,《老子》的內容並不隨著時代變遷而過時,反而在經歷時空的考驗之後,更顯出其智慧的深遠與永恆。
那麼,再次回到開頭的問題:
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春秋時代的《老子》?
現代人能夠從《老子》學習到什麼呢?
生在這個劇烈競爭的社會,身處急湍的資訊洪流,這些資訊在在煽動著欲望,每天都有不同聲音告訴我們:不能輸在起跑點上、要比別人有錢、要贏過別人、要過比別人更富裕的生活、要成為眾人艷羨的大人物……「強大」,成為人類社會苦苦追尋的生存目標。社會的浮躁衝動,個人主義盛行,短視與功利主義氾濫,都是一味要強惹的禍。人們為了虛榮而勉強自己追求私利私欲,但曾幾何時,我們追求的是別人的夢想,滿足的是別人的渴望,卻只換來滿臉滄桑與疲憊的身心,自己一點也不開心……人人都在想,是否有辦法改變這樣的現狀呢?
面對這樣的社會風氣,老子給予現代人的建言是:「柔弱勝剛強。」
老子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堅強是死亡之路,柔弱是生命之路。)一味追求變強,不可能成為「真正堅強的人」。這樣的人往往被既定成見與我執束縛,難以變通,導致身心僵硬,缺乏靈活應對時代或情勢變化的彈性,這也就是「剛強易折」的道理。
但是,表現「柔弱」為何能讓人學會真正的堅強?在此必須就老子的「柔弱哲學」進一步解釋。老子說:「上善若水。」(上善之人的德行像水一樣。)水是最柔弱的,處萬物之下,卻無堅不摧,無所不至。強者,不以示弱為恥。柔軟的身段、思考、態度,往往能造就一個人真正的強韌。真正的強者,其思維柔軟,從不自我設限,也不墨守成規,能以最柔軟謙卑的身段與虛懷若谷的胸懷待人接物,擁有順應各種變化的行動力與判斷力,他們不被世俗追求的欲望誘惑,善守自己真心想追求的夢想與信念。像這樣大器的人,在任何時代都能生存。
老子的思想對於今天的我們,仍是非常適用的哲學。本書作者田口佳史也是《老子》的受益人之一。二十五歲那年於曼谷市郊外身受重傷。在生死交關之際,邂逅了《老子》。之後,奇蹟似生還。自此以後,他專注研究中國傳統思想四十餘年,成為日本第一東洋思想家。擅長以淺顯易懂的平實文字,用現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超譯詮釋古籍經典的精妙思想。同時,他也是擁有三十年實戰經驗的知名企業顧問,曾協助兩千多家公司企業改造,指導一萬多名社會人士成為職場贏家。而他在日本知名學府慶應大學開設的「老子」「論語」課程,更是學生們爭相搶修的人氣課程。
他將五千多字的《老子》精煉為最足以滋養現代人的六堂心靈成長課,本書內容可細分為四十六則〔人生智慧〕,鼓勵我們「用心體驗生活的每一刻」,提醒我們「丟掉妨礙心靈自由的包袱」,教導我們「以柔克剛的彈性思維」,傳授我們「與欲望和諧共處的方法」,提點我們「吃虧就是占便宜的智慧」,提醒我們「謙虛寡言的美德」,勉勵我們「強者,不以示弱為恥的道理」。
《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堪稱最適合現代人的生存指南。相信本書作者對《老子》的全新詮釋能夠幫助你擁有超強抗壓力、消除干擾人生的欲望、活得更舒心自在、學會真正的堅強、成為更大器的人,從而活出身為一個人的從容、淡定和美好詩意。
野人文化編輯部
【前言】正是時候讀老子
直指世間運作法則本質的經典,現代人最迫切需要的生存指南
《老子》是距今約兩千五百年前的經典。
能夠歷經如此長久的歲月仍廣為後代流傳,就證明它具備了相當的理由及魅力。
事實上,《老子》被認為是「期望尋求改變時的最高指導原則」。
像是「希望轉換一下心境」「希望人生能煥然一新」,或是「希望讓社會呈現嶄新氣象」……等,人們時常萌生想要轉換、革新某些事物,讓生活或人生更加美好的念頭,期望讓社會或國家有新的轉變,歷史能有新的進展。
但實際上,「改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光是改變每天的生活習慣,就是件困難的事。回想過去的自身經驗,你應該更能體會這個道理。
即使心想每天早點起床念書、改變上下班路線以轉換心情,只要稍微忙碌一點,或是發生什麼令人煩心的事,就會立刻挫折氣餒。
抑或者,原本企圖往好的方向尋求改變,卻造成自己及周遭的混亂;或是雖然想革新某件事物讓它變得更好,卻反而弄巧成拙比過去的狀況更糟。類似的這樣的事情,可說不勝枚舉。
這樣的時刻,正是歷經時代千錘百鍊的資深顧問《老子》登場的最佳時機。
作為最實用的人生指南,老子給你的建議,重點如下:
當你想致力於某件事時,老子首先會確認你當下的心理狀態──
「等一等!
就你的實力而言,你所設定的目標或收穫,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會不會太貪心了點?
而且,你想這麼做的動機,是希望向同伴誇耀?還是存心在他人面前耍帥?是否出於這類不良的動機呢?」
接著,當你正在進行什麼事時,老子會提醒你──
「不是任何事都只要埋頭苦幹就會成功,努力過頭反而會壞事唷!」
即使與一般大眾的意見相反,他也會依據真理,確實提出忠告。
而當你完成某件事時,他則會嚴厲地提醒你──
「別總是留戀於過去的成功經驗!這樣簡直乏味透頂,就像『再三回沖以致淡而無味的茶』。早早迎向下一個挑戰,好好享受你的人生吧!」
儒家和道家雖同屬中國傳統思想,兩者的思想卻南轅北轍。
例如,儒家的名作《論語》,對於想要維持現狀,希望持續保持長期穩定狀態的人而言,是最能有所助益的指南。
因為《論語》是站在社會內部的角度觀察社會。所以,《論語》指導的是人們想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時必須注意的要點。
相反的,《老子》則是站在社會外圍觀察社會。其中的陳述是由宇宙鳥瞰地球的觀點。由於它極度客觀且全面地觀察人類或人類社會,所以《老子》往往能夠切中事物的本質。
因此,當我們意圖尋求改變或轉換時,《老子》能夠從客觀且全面的角度,給予我們最中肯的建議。
一般認為,現代社會正面臨「大轉換期」。我們必須面對和明治維新時期同等程度的轉換及變化。
留心回想,我們的周遭豈不是已發生許多和以往截然不同的變化嗎?
「不知為什麼,以往沒問題的方法,近來卻行不通了。」
「以往水乳交融的關係,曾幾何時竟然惡化了。」
「以前不曾有過的全新競爭對手,接二連三地出現。」
「出現始料未及的商業模式,整個業界和以前截然不同。」
諸如此類,以上這些都可說是「大轉換期」特有的、最明顯的現象。
因此,現代人更迫切需要的,正是「尋求改變時的指南」──《老子》。
老子在他的著作中,詳細解說了創造宇宙根源、世間萬物(也包括我和你在內)的「道」。「道」的中文讀音是「TAO」,因此,道家思想在英文中被稱為「Taoism」。
老子之所以講述「道」,原因在於「道」創造了宇宙萬事萬物,是這個世界運轉能量的根源。世間的一切,任何事物都離不開「道」。
因此,這一切根源的「道」所闡述的生存方式及實踐方法,才是最合理的。換句話說,「道」教導的是世上的真理,所以依照「道」去生活、於生活中實踐,原本就是最佳的生存原則。
這就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換句話說「把道的樣子,作為自己應有的樣子」,就是《老子》講述內容的根本。
我在二十五歲那年,於泰國曼谷市郊的農田,被兩頭巨大的水牛牛角刺穿,身受重傷性命垂危。當時孤單的住院生活中,一位住在泰國的日本人給了我一本書。
那就是我和老子初次的邂逅。
後來的五十多年間,《老子》從未離開過我身邊,可以說是我片刻不離手的一本書。
而且,老子所講述的「道」,正有如故鄉的母親那般,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時時常伴我左右。
「與道同行」的經驗越深,我越覺得不該一人獨享如此深遠而實用智慧。因而決定出版本書。
期盼藉由本書,能夠讓更多人理解、實踐老子所說的「道」,每個人都能藉此實現「愉快的人生」,這將是我無上的喜悅。
田口佳史
文章試閱
【人生智慧09】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養身」第二〉
■不執著於社會認定的「成功」,以「興趣」作為生存的武器
一味追求世間認定的成功,隨著成敗一喜一憂,久而久之,挑戰新事物的能量將枯竭殆盡,甚至產生自我懷疑。不要受世間的價值觀束縛,也不要執著世間所謂的成功,請你追求喜愛的事物,這麼一來,積極挑戰的能量就不會枯竭,能夠愉快地活著。
老子說:「聖人以『無為』處理事務,以『不言』推行教化。任萬物自然生長變化,而默不作聲;生養了萬物,卻不據為己有;作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能;成就了萬物,卻不自居其功。正由於他不自居其功,反而得到萬物的尊敬愛戴,所以他的功德才能不朽。」
♦減除雜念與欲望,專心追求「喜愛的事物」
這段話接續了前一節的文章,說明「無為不言」的教誨。
所謂「無為」,就是順其自然無作為,其相反詞是「人為」。「人」、「為」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不就變成「偽」了嗎?以人為的方式行事,人生總有一天會變成「山寨品」。
這裡的「無為不言」,就是「道」。「道」能夠誕生萬物,毫不計較功名利害,也不居高臨下地睥睨一切,認為自己最偉大,只是淡淡地生育萬物。
把這件事和我們的人生對照思考,就是要我們別執著俗世所說的「成功」吧。
一味追求這樣的成功,順利時自大地認為「我比誰都厲害」,緊抱著這樣的成功不放,反而不會再有進步,使迎向新挑戰的能量枯竭殆盡,總有一天就會開始質疑:「事情怎麼會演變成這樣?」
我們不應執著於社會認定的「成功」,而是應該去做自己的價值觀想做的事。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應該去追求「喜愛的事物」。
如果是喜歡的事,做的時候開心,自然不會有能量耗盡的狀況。因為挑戰課題將接二連三的出現,所以也不會感到厭倦。最後的結果,不就能夠絲毫不以為苦,持續不斷地努力下去嗎?
老子說的「即使功成名就,因為不會一直死守成功的寶座,所以也不會發生從寶座摔落的狀況」,指的就是這麼一回事。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的人,不僅能夠成就世人眼中成功的大事,而且能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持續累積成功。
在〈「忘知」第四十八〉中,老子’從「捨棄多餘的事物而達到無為之境」的觀點,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為學在求知,知識是累積的,所以每日都有增益。為道的工夫,是日日減除人欲。減除後再減除,以至於達到自然無為的境地,自然無為便能無所不為。)
遵從「道」的生活方式,是否要學習一些小聰明小智慧、是否該在意周遭眼光讓自己看起來顯得很出色,或是成為人生勝利組……等欲望,都將變得無所謂。而且,你將會達到無為──自然而然地以自己原本的樣貌活下去的「開悟」境界。
「開悟」換成更淺顯易懂的說法則是:
拋開過去那個被「世人眼光」綁手綁腳的自己,告訴自己:「好!我要重新充滿朝氣地活下去!」
這樣的決心將會令你感到心情清爽無比。
♦能對工作「樂在其中」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三寶」第六十七〉中這段也和前一節相同,談的是「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我有三件寶貝,我善守而不失。第一件是慈愛,第二件是儉德,第三件是不敢為天下人的先導。)
老子告訴我們,不須想著要背負天下的責任,也不須想著要扛起公司的責任。只須以自己的節奏老老實實地生活,總有一天就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做出對社會有貢獻的成果。
只要是因為喜歡而去做的工作,無論在競爭中是勝是敗,是否能出人頭地,你都會埋頭拚命去做不是嗎?這麼一來,即使你不刻意去追求,也能精通某個領域,在不知不覺中對社會有所貢獻。
請別說「我只不過是個上班族,每天只是做主管交辦的工作,談不上喜不喜歡。」即使是交辦的工作,其中一定也有令你覺得「我喜歡這個」的部分。
例如主管對你說「你可以下班了」,你卻能衷心回答「不,我再做一會兒」,認真投入的工作,就是你喜愛的工作。不妨設法去發現這樣的工作吧!
能否喜歡上工作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樂在其中」的能力。
♦累積成功體驗,就能對工作樂在其中
有許多煩惱「工作一點樂趣也沒有」的人,前來找我諮商時,我一定會問對方一個問題。
「你喜歡打麻將對吧?前陣子你好像說過曾經不眠不休地打了三天麻將。無法熬夜工作,卻能熬夜通宵打麻將。不過,你一開始就覺得打麻將很好玩嗎?」
這時候,對方多半會回答我:「不,剛開始一點都不覺得好玩。」於是我便追問:「那麼,什麼時候開始覺得好玩?」這時大家共同的回答幾乎都是:「第一次贏的時候。」
從這樣的回答我們可以了解,唯有學會贏的能力,才能開始樂在其中。就工作來說,不論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沒關係,工作上的成功經驗有助於開發你樂在工作的能力。
換句話說,不論工作或興趣,無法贏就不會覺得有趣。
另外,你必須培養贏的能力。只要是曾經從事某種運動的人一定很清楚,暑期集訓及魔鬼教練,可說是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換作是公司,就相當於研修和嚴格的主管吧?
那麼,為了獲勝必要的能力又是什麼呢?如果是棒球選手,就是「準確的接球」「正確地投球」「正確的打擊」;若是上班族,則是「專注聆聽」「專心閱讀」「準確表達」「確實書寫」「仔細思考」。
如果能做到這些,即使從事的並非自己原本喜愛的工作,也能在工作中得到樂趣。社會上被稱作成功人士的人,多數都會這麼說:
「我原本不是因為興趣而選擇這個工作,不過,拚命投入於目前的工作之際,不知不覺地就愛上了現在這個工作。因此提高了成效,變得十分愉快。」
因此,在思考究竟喜不喜歡你的工作之前,總之先心無旁騖地努力看看,相信你應該能創造出「因為喜歡工作所以能夠投入→因為投入所以做起來很順利→因為很順利所以更加愉快」的正向循環。
我以前從事的工作是提升「員工的勞動意願」,所以具備了豐富的員工意識調查經驗。
當時我詢問員工:「你喜歡公司的什麼地方呢?」大部分的人幾乎都默不作聲,但是,只要一問:「你對公司哪些地方感到不滿?」幾乎每個人都滔滔不絕地抱怨公司。是的,因為他們無法樂在工作。
處在這種狀況,就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們有必要思考如何樂在工作,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
《論語》也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能夠投入喜歡的事情並且樂在其中,是最理想的狀況。
【摘文2】
【人生智慧19】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益謙」第二十二〉
■結滿的稻穗頭彎得越低,成就越高的人身段越軟
向他人炫燿自己所做的事很愚蠢。因為炫耀會使你想提高實力的上進心就此停止。況且,被迫聽你自誇自讚的人,也會覺得受不了,導致你難以交到摯友。自誇就這兩層意義來看,無異是掐住自己脖子的自殺行為。
老子說:「不自以為有見識,你的見識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真理,你的思想才能昭著;不自誇成就,你的功德才會被肯定;不自驕才能,你的事業才能發展。」
♦自誇讓人傲慢,喪失「必須更加強實力」的上進心
在日常對話中,你經常自誇自讚嗎?
某個人說了自誇的話,因為不願輸給他,另一個人也開始自誇,就這麼接二連三地沒完沒了。而且,大多數的人會忘了自己也在炫耀,卻反而厭惡別人「那個人整天只會自吹自擂」。
難得做了件值得稱讚的好事,自己卻大肆炫耀的結果,善行的價值不僅減半,甚至還可能變成負分。事情之所以演變成這樣,主要有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自誇會讓人產生傲慢的心態,因而喪失「必須更加強實力」的上進心。在你自誇的這一瞬間,成長也跟著停滯,結果無法養成真正的實力。
真正有實力的人,通常不會滿足現狀。因此,我們應該更加上進,增強自我的實力。這麼一來,即使不刻意向旁人炫耀,周圍的人也會肯定你。不,應該說正是因為不炫耀,所以周圍的人會給予你肯定。
另一個原因是,喜歡自誇的人旁人容易對他敬而遠之。
大家只要回想自身的經驗,應該就能明白這一點吧。整天喜歡自誇的人,究竟有誰會和他們處得來呢?
即使有人能夠和他們在一起,也只是出於利害關係。他們無法結交真正的摯友,遇到困難時,也沒有人會向他們伸出援手。
圍繞在權勢者身邊的人,當那個人聲勢墜落時,其他人往往也跟著樹倒猢猻散。這樣的故事想必你應當十分耳熟吧?事實就是如此。
自誇等於是掐住自己脖子的自殺行為。這件事請千萬謹記在心。
♦喜歡下屬逢迎拍馬,證明你器量狹小
關於上位者的品德,老子於〈「謙德」第六十一〉中提到: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大國和小國之間的相處之道是這樣的:大國應該像水一樣,處於低下的地位,因為那是萬川交會之所;表現得像雌性動物那樣的柔弱,成為天下人歸結之所。雌性動物能以虛靜的特性勝過剛強的雄性動物。這是因為柔靜之故而善於處下。)
所處的社會地位越高,越應該採取謙遜的態度。動不動就情緒化,或是對他人頤指氣使,代表那個人還不夠成熟。年紀越大身段越低,這才是大人物的風範。
老子說的大國與小國,也可用來說明資深者和菜鳥,或是上司與部下之間的關係。
許多人隨著地位頭銜越高,態度也容易變得高傲。他們喜歡藉由誇示自身的能力,不容分說地斥責位階比他們低的人,藉此彰顯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這樣的行為其實就像在宣傳自己根本不成熟。正如俗話「半瓶水,響叮噹」,沒有真才實學只會成為世間的笑柄。
相反的,當上位的人表現出謙遜的態度時,又會怎麼樣呢?他的部屬想必會覺得「完全不驕傲的態度,令人敬佩他的胸襟,我要好好跟隨他學習!」
社會對於這樣的人,通常會給予高度評價,覺得「如此謙虛有禮,絕非等閒之輩,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
•居下位者不宜過度謙虛,爽朗直接是年輕人的特權
位階越高,越要保有謙虛的美德。一心只想讓居下風的人奉承巴結,只能說還是小人物。
另一方面,居下位者則不宜過度謙遜,因為職位低而姿刻意放低姿態,只會被認為是諂媚而已。
年輕人甚至應該要有適度的狂妄,即使對方是主管,也直言不諱的人,反而能夠獲得好感,覺得「真有活力,幹勁十足呢!」這樣的爽朗直接,是年輕人的特權。
在此,向來注重與人相處的我,與大家分享我的「生存法則」。
♦東洋思想家親授!各年齡階段的「生存法則」
十歲到二十歲以前要多鍛鍊體能。
體力是一切的基礎,所以不論參加社團活動或任何其他活動都好,都要運動。而努力準備升學考試,也是身心鍛鍊的好機會。
二十到三十歲以前不妨多與人爭吵。
二十歲以前如果培養好體力,就具備與人衝撞時的能量。而且,即使稍微莽撞,二十多歲的爭吵,只要賠個不是就可以收場,不至於釀成大禍。就算偶爾使用暴力,盡情地去吵架也無妨。
我二十多歲還在電影公司工作時,經常與人爭吵。現在回想起來,自己也許是「受人利用」了吧,我當上了工會的祕書長,在勞資團體談判中對社長大放厥詞。
社長對於我這樣的毛頭小子仍然慎重其事地回答,果然「越德高望重的人身段越低」,令我再次感受到他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從事工會活動原本就很容易被公司視作眼中釘,後來我被調到閒缺,等到察覺「不妙」時,卻已經為時已晚。不過,透過親身經驗感受到自己做過頭了,以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也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三十到四十歲重要的是學習與人和睦相處。
在二十幾歲經歷許多爭吵的經驗後,漸漸可以模糊感受到「超過這個限度將會難以收拾,還適可而止吧!」或是「為了彼此著想,這裡要再加把勁堅持住才行。」以這些經驗為基礎,就能掌握與他人之間的適當距離。
而且,越是經過爭吵越能成為好朋友,由於彼此敞開心胸,更能有深度的交流。
而且,四十歲之前若能分清楚爭吵及和睦相處的訣竅,到了五十就歲更能實踐這個訣竅進一步精進自己。
孔子曾說「五十而知天命」,從五十歲開始,運用過去培養的「人際關係能力」,就能成就大事業。
能夠這樣的話,六十歲以後的人生,即使隨心所欲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也能自然地保有節度,開展愉快的養老生活。
只要能以這樣的感覺活下去,與人相處時就能如老子說的「隨著年紀增長而身段放軟」,知道保持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