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教師指南行旅(第二冊,含《詞彙解析行旅》)

原文書名:


9789869570770教師指南行旅(第二冊,含《詞彙解析行旅》)
  • 產品代碼:

    9789869570770
  • 系列名稱:

    肯恩實修系列
  • 定價:

    320元
  • 作者: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 譯者:

    若水
  • 頁數:

    310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90911
  • 出版日:

    20190911
  • 出版社:

    心靈平安基金會
  • CIP:

    192.1
  • 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教師指南〉是《奇蹟課程》三部書的最後一部,它以「如何才是上主之師」為主軸,提綱挈領地梳理出〈正文〉的核心觀念,全書以提問的形式鋪敘而成,為其他兩部書作了最實用的補充。
肯恩在逐句解說〈教師指南〉時,環繞著兩個主題:「個別利益」對照「共同福祉」,以及「向聖靈求助」。因為若不懂得向聖靈求助,我們根本學不會「共享福祉」這門功課。當然,全書也穿插不少副題,如「形式與內涵」、「放下判斷」等等,就像貝多芬的偉大樂章那樣,不時編入數小節旋律,讓主題曲與變奏曲銜接得更加天衣無縫。肯恩說:「我希望藉由本書讓學員看出,耶穌是如何高明地把他的基本訊息串連為一個整體,一如交響樂以主旋律與變奏曲那般交叉呈現、迴旋反覆地將我們領上心靈的旅程。」

作者簡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為最初與筆錄者海倫共同編輯《奇蹟課程》之人。肯尼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深曉傳統心理治療的瓶頸,直到邂逅了《奇蹟課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處,決定終此一生為它服務,創立了「奇蹟課程基金會」,成為《奇蹟課程》的指定教學機構,開始了他講授《奇蹟課程》的生涯。
《奇蹟課程》自七0年代問世以來,逐漸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聖經。有人曲解其意,為自己的理念撐腰;有人攀附《課程》,以一代宗師自居;也有人視之為致命威脅,大加撻伐;只有肯尼斯不為各種亂象所動,始終堅持以《奇蹟課程》的話來詮釋《奇蹟課程》,且將形上理念與現實生活熔於一爐,四十年如一日,儼然成為《奇蹟課程》的中流砥柱。

文章試閱


貳拾肆﹒ 真有輪迴這一回事嗎?
耶穌在前一篇已論及「妄用象徵」的問題,這一主題繼續延伸到隨後的兩篇。耶穌藉著「輪迴」與「通靈能力」兩項議題,對我們提出預警:我們很可能會為了特殊性與個別利益而掉入妄用象徵這一陷阱。此外,他還進一步爲我們指出身體與心靈的關鍵性分野。
輪迴的觀念在《奇蹟課程》裡屢見不鮮,書中多次暗示,我們絕非僅此一次活在這個夢幻世界裡,耶穌甚至私下跟海倫和比爾提過他倆前世的關係。然而他在此篇卻告訴我們,相信輪迴與否,跟我們的救恩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只需接受救贖,救恩便當下現前。為此,不論我們相信自己來過人間一次還是幾百次,都沒有任何差別。因為時間並非線性的,其本質虛幻無比,究竟說來,輪迴觀念本身並無多大意義。
(1:1~3) 究竟說來,不可能有輪迴這一回事的。既然沒有過去或未來,那麼投胎一次或者多次的說法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確切地說,輪迴不可能是真的。
輪迴觀只有在人生的夢境裡才顯得有其意義。既然連身體都不曾真正存在過,我們怎麼可能投胎於此,更別說投胎千百萬次了。這一觀點,可說是耶穌針對「基督降生為人」的教義(出自約翰福音 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提出的一個反駁。他在〈正文〉直截了當地講:「嚴格地說,這是不可能的事。」(T-8.VII.7:2)救贖,也就是聖言或聖愛之念,是不可能變成血肉幻相的。既然連世界本身都是一個幻相,輪迴觀本質上就沒有什麼意義。話雖如此,耶穌繼續開導我們:
(1:4~7) 我們最多只能這樣問:「輪迴觀對人有沒有任何益處?」這當然要看你如何運用這一觀念而定。如果它能加深人們對生命永恆本質的認識,當然有所幫助。此外,還有什麼問法能夠照亮人心?
〈教師指南〉多次提到「目的」這個主題。耶穌在〈正文〉也明說了,不論任何事情,我們只需反問自己一句話:「目的何在?」(T-4.V.6:8~11) 這也是本段的要旨。換言之,輪迴的信念可能為正念之心效力,也可能會為妄念之心撐腰。信念本身並非關鍵,它背後的目的才是重點。也就是說,你相信輪迴的「目的何在」?相信輪迴,若能幫助我們認清這具身體並不是真的我,且明白自己的生命並非表面這個樣子,那麼它就是有益的。然而,耶穌緊接著對我們耳提面命:
(1:8~11) 輪迴觀就像其他的信念一樣,都有被人妄用的可能。這種誤用,最輕微的,會讓人陷於過去的陰影,或是以過去為榮。最嚴重時,它會使人當下感到欲振乏力。在這兩種極端之間,什麼愚昧的想法都可能出現。
輪迴的信念往往導致人們執著於自己的過去。比如說,很多人常情不自禁地為自己的前世沾沾自喜:我前世是埃及長老或古代女祭司、柏拉圖或亞理斯多德、瑪德蓮或是聖彼得、莎士比亞或是哥德等等。我記得《奇蹟課程》問世的最初幾年,至少有四個人宣稱他們的前世是聖保羅。如此傲慢地妄用輪迴之念,最終反映的不外乎自己的分化信念:「我比你更棒,因為我前生是某某人,而我此世必須繼續履行前世未完成的重要任務。」與此相反的,也有不少人對自己眼前的生活感到欲振乏力,最後也歸咎於前世業障深重,故對此生不抱任何希望。
可以說,這類的輪迴觀完全聚焦在世界與身體,忽略了心靈的一念之力。那一念既已認同了小我,如今必須靠選擇聖靈,才解除得了那個認同。這正是正念之下的輪迴觀,唯有如此去看待前世今生,才會將我們的注意力拉回心靈。反之,若自甘淪於失心狀態,只知著眼於個別的身體,等於助長了小我的勢力,這就是濫用輪迴觀念。別忘了,「輪迴」(reincarnate)一詞,即包括了incarnate之意,也就是身體的意涵。
(2:1) 不論在什麼情景下,輪迴都不是「此刻」所能處理的問題。
「此刻」,是整句當中的關鍵詞,也就是〈教師指南〉、〈練習手冊〉或〈正文〉所強調的「神聖一刻」。這「一刻」,既無過去,也無未來。沒有過去的罪在等待我們贖清,現在也不必感到內疚而否定自己的價值,更無需預先憂心未來的報應。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只要以耶穌為師,世界便成了我們回歸心靈的工具。我們必會了然於心,身體真的只是投射出來的幻影,前世、今生與來世亦不例外。為此,在人生的任何一刻,我們都可以向小我說:「我再也不願拜你為師了!」在這救恩的神聖一刻,我們等於向耶穌說:「請幫我用你的慧眼重新看待這一事件,我再也不想受制於特殊性與判斷之見,只願學習共同福祉的慧眼。」這就是聖靈的「合一正見」,唯有它能將我們由小我永無止境的生死輪迴中徹底解放出來。
(2:2~3) 即使它是導致目前困境的原因,這人若想脫身,也只能在「此刻」下功夫。即使他想為未來的日子打好基礎,他也只能在此刻為自己的得救而努力。
不論你認為此生的自己是過去成長環境的產物,還是累生累世造出的結果,對你的得救都毫無影響。如果此刻的你非常不快樂,那純粹出自你此刻的決定,跟前世如何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一原則也可套用於「此生能為未來的命運鋪路」那類信念。比如說,我們很可能會這麼想:「寬恕這些欺負我的人,我才得以解脫。」或是:「我現在的精進與努力,會讓自己來世變得更神聖。」那類想法勢必將你引入歧途,因它不只把焦點移向未來,而且更加肯定了時間的線性特質,它假定只要此刻努力消除業障,將來便有希望脫離苦海。然而,時間是非線性的,具有全像式的本質,根本沒有一個過去等待你去解決,因為所有事情同時發生於超越時空的一心之中。為此之故,修行的關鍵所在,就看你能否把眼前的經歷轉為回歸當下此刻的道具。真正的當下,不屬於時空之境,唯有進入這一刻,我們才可能選擇聖靈為師,而修正自己一直在選擇小我的那個決定。
(2:4~6) 輪迴觀對某些人可能具有安撫的力量,只要它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你就無法否定它的價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論相信或不相信輪迴,你都能找到救恩的。因此,不要把這觀念視為本課程的中心思想。
耶穌又重申一次輪迴觀念的無足輕重。整部《課程》的中心思想不外乎兩點:「接受救贖」以及「請求聖靈教導我們寬恕」,也就是求祂幫我們轉由共同福祉的角度去看世界。這才是奇蹟、寬恕、療癒和救贖的真精神所在。
(2:7~8) 只要是以過去的角度來看目前的問題,多少都會有些風險。然而,任何觀念只要能加強「生命與身體是兩回事」的認知,對人多少也會有些益處的。
由此可見,輪迴觀念有如雙刃之刀。它的好處是幫我們看清「自己如何甘為身體奴役而從不質疑的」,然後超越過去;另一方面,這觀念也可能導致人們不願為自己此刻的決定負責。容我再說一次,不論我們將目前的處境歸咎到童年經歷還是上輩子,結果都一樣。只不過輪迴觀至少讓我們看到,不論是今生或是前世,小我都在幹同樣的事。因此,如果輪迴的信仰能讓我們開始重視當下的選擇,也不失為一種助緣。總而言之,回顧個人的經歷,跟重溫前世的經歷是同一回事,都可以幫我們意識到小我一成不變的把戲,它造出的時間觀不過是個陷阱,讓我們無需為自己的一生負責。
說穿了,小我只是藉此讓你相信,你的不快樂並非出於自己此刻的決定,你是個無辜的受害者,只能無助地承受他人的決定或是自己過去選擇的苦果,而愈加一籌莫展,回天乏術。因此,凡是能幫你打開視野,看出每個問題骨子裡全是同一回事的觀念,對你多少都有些好處。一個人在三歲、五歲或十歲時遭遇的問題,和成年後面對的問題,其實是相同的一回事;不論它發生在希臘、亞特蘭蒂斯,或是史前時代,也全都毫無差別。它們全是普世人類與生俱來都得面對的「分裂」問題,都帶有同類相殘、「非你即我」的共通人性。如果輪迴信念能帶給你這樣的人生洞見,它便有其價值了。你終會認清,不論相不相信輪迴,遲早都必須作出這一決定:此刻該選擇上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