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人生超整理:任何整理術都比不上你開始思考。想要煥然一新,該整理的不是物品,而是思考方式、人際關係,還有你自己。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9892094系列名稱:
Soulmate系列編號:
1ISE0012定價:
360元作者:
森博嗣譯者:
楊明綺頁數:
232頁開數:
14.8x21x1.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10929出版日:
20210929出版社:
仲間出版-遠足文化CIP:
191.9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生活環境可以散亂,但生存之道可不能一團糟!
世上沒有毫無用處的東西,
小心,別只顧著清理整頓,卻也成了腦袋空空、不自由的人。
捨不得丟掉的,會是寶嗎?
超效率斷捨離的同時,會不會也一起清掉了你的「可能性」?
「看著這些雜物,我真的很開心。思索著什麼東西能用、可以做出什麼成果,這些發想成了工作的起點。」
「亂中有理、逆向操作」的森式整理術,要挑戰你的習以為常和思想盲點,
將「整理」活用於工作、學習、人際關係和自我解析,讓人生不再亂了套!
【斷捨離真的好難啊,有序的人生難道只能有一種樣貌?】
雜亂不整、堆滿心愛之物的空間,真的一無是處嗎?
就算環境凌亂,只要工作能持續進展就沒問題,不是嗎?
藝術家和科學家工作的地方,很少是整齊乾淨的吧,
但人類的偉大創作與發明,往往是在這般散亂中產出的,這又怎麼解釋呢?
近年來,斷捨離、極簡生活的主張風行全球,
許多人都寄望「整理物品、整頓空間」可以激發靈感、提升效率,讓人生改頭換面,
但反骨又白目的理科系作家森博嗣,可不這麼認為。
他的工作室和書房總是亂到不行、堆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活像「翻倒的玩具箱」一般的空間,反而讓他覺得安心、自在,充滿活力和樂趣,
要是真有時間整理,不如多去嘗試、發想新事物,或是先整頓好自己的生存之道吧!
在本書中,他將述說如何從整頓內在的自己做起,更懂得享受自由、打造人生,
最重要的是,保有不受制於他人的思想與價值觀——
◎「凌亂」才是自然的法則,「秩序」則是人工的規範
◎「整理、整頓」只有精神面的鼓舞效果,無法催生創意與效率
◎有些「無用」遲早會開花結果,小心別把「自己」也給丟了
◎焦慮又何妨,這表示你正在自由地思考
◎最需要斷捨離的是心情,想想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別被無謂的小事煩擾
◎想贏得信賴,就要成為「懂得整理自己的人」
「森博嗣是個彆扭傢伙,喜歡唱反調、不按牌理出牌,不寫不動腦子思考的東西。
不過,我倒是可以寫寫為何喜歡反向思考、想法總是超乎常規,因為自有我的道理。」
一起來follow直白顛覆又冷調幽默的森式碎碎唸,
開啟對自己、對人生、對「整理」這件事的全新理解!
【不整理,真有那麼糟嗎?】
對於「收納」,我常覺得困惑。為什麼大家都熱中收納呢?既然是討厭到想藏起來的東西,不買不就得了嗎?我自己掏錢買的東西,當然想擺飾起來,所以全都放在看得到的地方。
我也不洗車。通常車子保養回來後就會很乾淨,除此之外,我幾乎不洗車,活到這把年紀只洗過五次吧。我覺得既然是坐進車子裡開車,當然要清掃車內,但車殼與車子的性能無關,根本沒必要清洗。
換句話說,我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相較之下,很多人是過於在意別人的目光,為了顧及臉面而收納、洗車,不是嗎?當然,這不是什麼壞事,只是我個人沒這般心思。
【森博嗣的「超整理」生存之道】
◎你身邊的所有東西想怎麼處置都行,但在這之前,先斷捨離你的心情吧。接著是人際關係,別留下負債、人情這種麻煩事給子孫,親戚關係若不想維持,就斷了這緣分吧。
◎最好凡事都保留一點,將判斷的事往後挪。一旦決定立場,就會認為站在自己這邊的才是夥伴,意見相左的就是敵人;因為相信自己絕對正確,久而久之便不再汲取新知,腦袋變得空空如也,有如收拾過的房間般整潔、空曠。但這樣真的好嗎?這是堪用的腦子嗎?
◎方法是著手進行時,才會逐漸形成的東西。總之,就是拚命向前衝,做出成果就對了。然後當你某天回頭,看見有一條路出現了,這就是所謂的「方法」。方法這玩意兒,就是同一件事做第二次時,會確實發揮效用,但最初著手時,並無路可循。
◎擅長的事並不等於喜歡的事,但要是偶然達成一致,因而工作過度,就會有害健康。年輕時也許不覺得,但這勢必形成一股壓力——因為喜歡,所以有壓力。總之,不要太認真看待自己擅長的事,有時候不想做也行。
◎我不會記下靈感,反正要是沒記下來會忘的,就不是什麼絕佳點子。我們往往高估剛迸出來的靈感,隨著時間流逝,才能冷靜判斷這點子其實不怎麼樣。我故意不記,是想透過「能否記得」這篩子,來吟味靈感。
◎每個人的人生觀各不相同,但照著自己的想法打造出理想藍圖,並且每天確認是否朝這個方向一步步前進,真的很重要。雖然人終將一死,但我們還是可以努力迎接不讓自己死去的明天、後天。既然如此,今天就為了明天做準備吧。
生活環境可以散亂,但生存之道可不能一團糟!
世上沒有毫無用處的東西,
小心,別只顧著清理整頓,卻也成了腦袋空空、不自由的人。
捨不得丟掉的,會是寶嗎?
超效率斷捨離的同時,會不會也一起清掉了你的「可能性」?
「看著這些雜物,我真的很開心。思索著什麼東西能用、可以做出什麼成果,這些發想成了工作的起點。」
「亂中有理、逆向操作」的森式整理術,要挑戰你的習以為常和思想盲點,
將「整理」活用於工作、學習、人際關係和自我解析,讓人生不再亂了套!
【斷捨離真的好難啊,有序的人生難道只能有一種樣貌?】
雜亂不整、堆滿心愛之物的空間,真的一無是處嗎?
就算環境凌亂,只要工作能持續進展就沒問題,不是嗎?
藝術家和科學家工作的地方,很少是整齊乾淨的吧,
但人類的偉大創作與發明,往往是在這般散亂中產出的,這又怎麼解釋呢?
近年來,斷捨離、極簡生活的主張風行全球,
許多人都寄望「整理物品、整頓空間」可以激發靈感、提升效率,讓人生改頭換面,
但反骨又白目的理科系作家森博嗣,可不這麼認為。
他的工作室和書房總是亂到不行、堆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活像「翻倒的玩具箱」一般的空間,反而讓他覺得安心、自在,充滿活力和樂趣,
要是真有時間整理,不如多去嘗試、發想新事物,或是先整頓好自己的生存之道吧!
在本書中,他將述說如何從整頓內在的自己做起,更懂得享受自由、打造人生,
最重要的是,保有不受制於他人的思想與價值觀——
◎「凌亂」才是自然的法則,「秩序」則是人工的規範
◎「整理、整頓」只有精神面的鼓舞效果,無法催生創意與效率
◎有些「無用」遲早會開花結果,小心別把「自己」也給丟了
◎焦慮又何妨,這表示你正在自由地思考
◎最需要斷捨離的是心情,想想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別被無謂的小事煩擾
◎想贏得信賴,就要成為「懂得整理自己的人」
「森博嗣是個彆扭傢伙,喜歡唱反調、不按牌理出牌,不寫不動腦子思考的東西。
不過,我倒是可以寫寫為何喜歡反向思考、想法總是超乎常規,因為自有我的道理。」
一起來follow直白顛覆又冷調幽默的森式碎碎唸,
開啟對自己、對人生、對「整理」這件事的全新理解!
【不整理,真有那麼糟嗎?】
對於「收納」,我常覺得困惑。為什麼大家都熱中收納呢?既然是討厭到想藏起來的東西,不買不就得了嗎?我自己掏錢買的東西,當然想擺飾起來,所以全都放在看得到的地方。
我也不洗車。通常車子保養回來後就會很乾淨,除此之外,我幾乎不洗車,活到這把年紀只洗過五次吧。我覺得既然是坐進車子裡開車,當然要清掃車內,但車殼與車子的性能無關,根本沒必要清洗。
換句話說,我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相較之下,很多人是過於在意別人的目光,為了顧及臉面而收納、洗車,不是嗎?當然,這不是什麼壞事,只是我個人沒這般心思。
【森博嗣的「超整理」生存之道】
◎你身邊的所有東西想怎麼處置都行,但在這之前,先斷捨離你的心情吧。接著是人際關係,別留下負債、人情這種麻煩事給子孫,親戚關係若不想維持,就斷了這緣分吧。
◎最好凡事都保留一點,將判斷的事往後挪。一旦決定立場,就會認為站在自己這邊的才是夥伴,意見相左的就是敵人;因為相信自己絕對正確,久而久之便不再汲取新知,腦袋變得空空如也,有如收拾過的房間般整潔、空曠。但這樣真的好嗎?這是堪用的腦子嗎?
◎方法是著手進行時,才會逐漸形成的東西。總之,就是拚命向前衝,做出成果就對了。然後當你某天回頭,看見有一條路出現了,這就是所謂的「方法」。方法這玩意兒,就是同一件事做第二次時,會確實發揮效用,但最初著手時,並無路可循。
◎擅長的事並不等於喜歡的事,但要是偶然達成一致,因而工作過度,就會有害健康。年輕時也許不覺得,但這勢必形成一股壓力——因為喜歡,所以有壓力。總之,不要太認真看待自己擅長的事,有時候不想做也行。
◎我不會記下靈感,反正要是沒記下來會忘的,就不是什麼絕佳點子。我們往往高估剛迸出來的靈感,隨著時間流逝,才能冷靜判斷這點子其實不怎麼樣。我故意不記,是想透過「能否記得」這篩子,來吟味靈感。
◎每個人的人生觀各不相同,但照著自己的想法打造出理想藍圖,並且每天確認是否朝這個方向一步步前進,真的很重要。雖然人終將一死,但我們還是可以努力迎接不讓自己死去的明天、後天。既然如此,今天就為了明天做準備吧。
作者簡介
森博嗣
小說家、工學博士,曾於國立N大學工學院建築系從事研究,以推理小說《全部成為F》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從此進入文壇,之後陸續發表各類型作品三百多本,累銷量達千萬冊,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知名作家。
著有散文集《沒有路的路》《孤獨的價值》《讀書的價值》《有價值的工作是種幻想》《不需要專注力》《你知道如何實現夢想嗎?》等,以及小說《空中殺手》《欺騙× 欺騙》《女王的百年密室》等。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譯作有《沒有路的路》《孤獨的價值》《蜜蜂與遠雷》《漣漪的夜晚》《14歲,明日的課表》《少年與狗》《坡道上的家》《初戀》《接受不完美的勇氣》《超譯尼采》等。
書籍目錄
前言——「不整理」的整理術
森博嗣是個彆扭傢伙
我只是寫文章的職人
想要上進的心是基本能力
你過著和別人比較的人生嗎?
除了斷捨離之外,還能做什麼?
人生不需要什麼「終活」
【第1章】為什麼要「整理」?
凌亂是自然的法則
生命是非均質的東西
整理、整頓只有精神面的振奮效果
一個人工作的地方都會亂到不行
整理帶來自由的解放感
秩序是維持社會運作的必需品
教授會把研究室收拾好的時機
產值越高,工作環境越亂?
真能確定這東西不需要了嗎?
從整理房間開始,整理自己
做什麼都行,試著做就對了
沒必要硬是轉換心情
整理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別「丟」掉了「可能性」
整理、整頓就如同運動一般
整理的天才與不整理的凡人
【第2章】「工作」超整理
工作環境攸關效率與安全
被喜歡的東西淹沒
房間雜亂和工作效率是兩碼子事
找不到是因為忘了,跟雜亂無關
焦慮會有多糟糕?
自由度越高,人就越焦慮
人類還需要專注力嗎?
焦慮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分類是整理的一大要點
按照使用頻率整理是基本原則
看著雜物發想點子,真令人開心
整理是有趣的事嗎?
不要強迫別人接受你的作法
第一次發動引擎的回憶
最該整理的是內在的情緒
【第3章】「思考」超整理
整理好的腦子是什麼模樣?
我對要背記的學科完全沒轍
計算與發想都需要動腦
有如雲朵般的記憶和理解
以言語記憶的方式已經落伍
發想才是現今人類的工作
只進不出的腦子會很快老化
知識的「現存性」VS.教養的「可能性」
發想在放鬆時才會迸發
這世上沒有毫無用處的東西
判斷只是暫時的妥協
一旦決定立場,腦袋就空空如也
不決定立場的軟性思考
接觸新事物,自然會開始動腦
動腦的同時,就是在鍛鍊腦子
【第4章】「人際」超整理
最該斷捨離的是人際關係
人脈是一種「資產」嗎?
融入群體成了生存要件
社會新鮮人的職場煩惱
辭職是可恥的事嗎?
人際關係也隨著時代有所整理
「義理」與「人情」的柵欄
「想與人連結」的欲望依舊存在
都市是整理、整頓的具體表現
人際關係也是社會化設計
從集中走向分散的網路社會
只能有一個身分嗎?
自由帶來的另一個問題
多元化、複雜化的人際發展
價值觀需要時時整頓、更新
【第5章】「自我」超整理
為什麼無法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
如何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要解決問題,先整理問題
現實中沒有所謂的正確方法
「跟大家一樣」到底有什麼好?
網路上的「他人」是種幻想
「他人的觀感」其實是「自己的觀感」
認清現實,整理「散亂的自己」
「思考自我」不是只思考自己的事
一動腦思考,問題就消失了
抽象化可以揭示「本質」
別過著被垃圾淹沒的人生
整理、整頓就是在窮究本質
情感會製造一堵牆,成為絆腳石
懂得「整理自己」,才能贏得信賴
【第6章】「森式碎碎唸」——超整理的人生
無法複製成功的特殊工作
故事就從對談開始——編輯的心聲
什麼是步入社會後必備的能力?
怎麼樣才能在工作上做出成果?
想多學些東西,又不知道學什麼才好……
AI出現後,人類還能做什麼工作?
邏輯思考力有什麼重要性?
工作能力差,問題是出在哪裡?
先弄清楚是不想做、還是不適合?
學了一堆知識,但真能派上用場嗎?
到底要不要做筆記?
多頭並進的工作方式不會很散亂嗎?
有什麼無關職業,人人都該學習的事嗎?
其實做得到,但就是不想做……
棘手的工作也要硬著頭皮做嗎?
面對資訊,應該照單全收、多多益善嗎?
男女在知性上會有所差異嗎?
如何讓自己變得更知性、更有智慧?
「明知道該做,卻一直拖著」要怎麼辦?
讓自己看起來很行,就不吃虧嗎?
當喜好變成工作,是一件危險的事?
什麼是成為專業人士的第一步?
怎麼樣才能找出事物的「本質」?
要擅長思考,哪個科目該好好學習?
有整理就一定有效率嗎?
「效率」的定義其實是因人而異?
凡事都非得講求效率嗎?
【第7章】「創作」超整理
「整齊等於美麗」成了精神共識
「亂」其實能催生出很棒的工作
寫作需要整理情報、資訊嗎?
分散型工作術容易迎來靈感?
沒記下來會忘的,就不是什麼好點子
世人渴求的才能是「原創性」
不需要專注力,就能創造美感與效率
重點不是怎麼跑,而是你想跑向哪裡?
【第8章】「環境」超整理
我的東西老是鬧失蹤
一回神,才發現怎麼找也找不到
地板快滿到沒路可走了
過著和「斷捨離」完全相反的生活
如果想要收起來,那幹嘛要買?
懂得認同自我的人,令人羨慕
凡事為了自己而活,才是王道
整頓心情,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他人是最不受控的「環境」
場所和物體其實最好應付
整頓環境,排除人生前進的障礙
一邊妥協調整,一邊找尋自我
試著努力一下,累積自由的樂趣
後記——一切都是如此無可奈何
家母遺留下來的尋寶遊戲
是無盡的苦行還是夢想的起點?
生活環境散亂,但生存之道可沒有一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