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牛津通識課12】好萊塢:文化、政治與商業的合力與角力
原文書名:Hollywood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產品代碼:
9786267261477系列名稱:
牛津通識課系列編號:
SO0012定價:
380元作者:
彼得.德謝尼(Peter Decherney)譯者:
蔡宜真頁數:
240頁開數:
14.8x20.9x1.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30607出版日:
20230607出版社:
日出出版-大雁CIP:
987.7952市場分類:
電影戲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在好萊塢之前,電影是什麼樣子?
在好萊塢之後,電影又是什麼樣子?
好萊塢為何選擇在洛杉磯落地生根?
卓別林、米奇等明星系統建立是為了管控風險?
影音串流是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是什麼塑造了好萊塢,好萊塢又是如何形塑世界?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電影聖地百年史。
好萊塢,
這個夢想的起點、追星的天堂、世界電影產業的製造地,
是如何以及為何開始發展?
又是怎麼在戰爭與政治干擾下,
以及技術、商業模式和觀眾品味的多次變革中存活下來,甚至日益壯大?
本書從十九世紀愛迪生的電影放映機時代與鎳幣電影院開始說起,
一直到現今無所不在的線上影音世界,
透過眾多著名電影、明星和導演,
描述好萊塢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與樣貌,包括:
◎電影在剪輯、拍攝、演出風格、題材與敘事方式上的演變
◎製片廠如何運用3D、電腦合成等新的美學與技術
◎明星系統與類型片的出現
◎透過「製片規則」,在政治、文化與宗教的監管下處理禁忌主題
◎二戰時政治化的好萊塢
◎「明星化」的導演成為行銷主軸與票房保證
◎電視、錄影帶、光碟與數位串流帶來的衝擊與機會
◎獨立電影運動下的好萊塢
在卓別林、米奇、凱瑟琳·赫本、史蒂芬·史匹柏、大衛·芬奇等人的故事中,
以及《大獨裁者》、《雙虎屠龍》、《火爆浪子》、《星際大戰》、《第一滴血》等知名電影的圍繞下,
了解好萊塢如何藉由各種實驗與探索,
建立出流暢且完善的製片廠系統,
成為主導全球螢幕與想像力的媒體帝國,
並在世界大戰、數位串流與獨立製片的挑戰下,持續站穩腳跟,
甚至更強大普及、靈活多元,持續主導全球的媒體創作。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在好萊塢之前,電影是什麼樣子?
在好萊塢之後,電影又是什麼樣子?
好萊塢為何選擇在洛杉磯落地生根?
卓別林、米奇等明星系統建立是為了管控風險?
影音串流是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是什麼塑造了好萊塢,好萊塢又是如何形塑世界?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電影聖地百年史。
好萊塢,
這個夢想的起點、追星的天堂、世界電影產業的製造地,
是如何以及為何開始發展?
又是怎麼在戰爭與政治干擾下,
以及技術、商業模式和觀眾品味的多次變革中存活下來,甚至日益壯大?
本書從十九世紀愛迪生的電影放映機時代與鎳幣電影院開始說起,
一直到現今無所不在的線上影音世界,
透過眾多著名電影、明星和導演,
描述好萊塢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與樣貌,包括:
◎電影在剪輯、拍攝、演出風格、題材與敘事方式上的演變
◎製片廠如何運用3D、電腦合成等新的美學與技術
◎明星系統與類型片的出現
◎透過「製片規則」,在政治、文化與宗教的監管下處理禁忌主題
◎二戰時政治化的好萊塢
◎「明星化」的導演成為行銷主軸與票房保證
◎電視、錄影帶、光碟與數位串流帶來的衝擊與機會
◎獨立電影運動下的好萊塢
在卓別林、米奇、凱瑟琳·赫本、史蒂芬·史匹柏、大衛·芬奇等人的故事中,
以及《大獨裁者》、《雙虎屠龍》、《火爆浪子》、《星際大戰》、《第一滴血》等知名電影的圍繞下,
了解好萊塢如何藉由各種實驗與探索,
建立出流暢且完善的製片廠系統,
成為主導全球螢幕與想像力的媒體帝國,
並在世界大戰、數位串流與獨立製片的挑戰下,持續站穩腳跟,
甚至更強大普及、靈活多元,持續主導全球的媒體創作。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作者簡介
彼得•德謝尼(Peter Decherney)
美國賓州大學電影研究教授。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好萊塢的版權之戰》(暫譯,Hollywood's Copyright Wars: From Edison to the Internet)。曾任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學者(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美國學術協會研究員(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及美國國務院駐緬甸藝術特使。多次獲得與教學相關的獎項,現為Forbes.com撰稿人。
譯者簡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學建築學士,德國布蘭登堡邦科技大學世界遺產研究碩士。
譯作涵蓋設計及文學、人文類,譯著包括:《樂高神話》、《芬蘭國寶設計全集》、《雌性生活》、《頭號要犯》、《間諜身後》、《人道經濟》等書。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書籍目錄
前言 關於好萊塢歷史的五個觀察
第一章 在好萊塢之前
第二章 製片廠系統
第三章 有聲片和製片規則
第四章 戰時的好萊塢
第五章 黑名單與冷戰
第六章 新好萊塢
第七章 家庭影音和獨立版好萊塢
第八章 數位電影和網路
致謝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關於好萊塢歷史的五個觀察
這是一段好萊塢的簡史,從愛迪生的「前好萊塢」時代,一直到無所不在的線上影音世界。本書討論了許多電影和電影製作人,但主要關注的是大方向:對新技術的採用、獨立電影製作人帶來競爭所產生的反應,以及好萊塢第一個百年內的政治和文化動蕩產生的影響。簡明歷史有一個優點:能讓讀者在深入研究特定時期或問題之前有個概觀。另一個優點是,濃縮歷史可以讓我們看出模式,這在篇幅更長的作品中有可能被看漏。
為了提供完整的最新歷史,我綜合了有關好萊塢的最新學術研究和理論,希望內容容易閱讀。我還參考了自己的書、講課內容以及對電影和媒體歷史的深思。因此,即使是對好萊塢歷史上的名字、電影和事件熟悉的讀者,應該也能在本書中發現許多新的內容。在進入歷史之前,我先從五個簡短的觀察開始,說明好萊塢是如何以及為何開始發展。
一、無一處自然
為什麼三十五毫米膠捲成為好萊塢電影的標準規格?為什麼劇情片通常片長九十至一百二十分鐘?為何電影明星會行銷電影和電視節目?最早期的好萊塢歷史,講述先鋒們是如何透過實驗和探索,找出拍電影的基本技術。但是,用會動的圖像來敘事,這當中並沒有自然的或一定要有的元素。拍電影這件事,並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發明的。好萊塢的藝術和產業,是由歷史、文化、經濟和政治力量共同塑造的。
二、高風險事業
拍電影這個事業,有與生俱來的風險。寶僑公司開發出品客洋芋片之後,就可以一直不斷地複製。但電影既非商品,也非穩定的企業。研發工作很少有回報,一部電影的成功也不能保證下一部就會成功。好萊塢製片廠系統(studio system)的設計,大部分都可以被視為管理風險的策略,這些風險來自於製作昂貴、需要合作且獨特的產品。好萊塢對電影明星和類型片的依賴,很明顯地只是試圖在電影製作和觀影體驗上,建立一些可預測性。發展出製片廠系統的要素,大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和確保可預測性,包括建立一個監管電影是否合乎道德的組織、透過併購讓所有權集中、培養出跨媒體系列作以及觀眾數據的應用。
三、電影聖地
好萊塢一直是個全球企業,其總部在洛杉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好萊塢建立了全球配銷網,並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變得更加完善。而其他國家就算透過配額或金融監管,想限制好萊塢電影在該國的發行量,也很少奏效。從很早以前開始,好萊塢就已製作吸引全球觀眾的電影,世界上最好的演員、導演和作家也持續前仆後繼到洛杉磯。自一九一○年代以來,美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幫助好萊塢這個全球企業成功,且好萊塢有時被視為一種將世界美國化的機制。但好萊塢的製片廠系統向來既是全球文化的容器,也是全球文化的傳播者,將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好萊塢化。
四、跨媒體
電影也一直是「跨媒體」講故事和消費這條產業鏈中的一種媒介。最早的電影改編自新聞事件、卡通和流行的戲劇,在歌舞雜耍表演場所和市集上演出,用來銷售香煙、衣服和其他商品。這時期有個完美的例子,就是華德•迪士尼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37)首映時,該公司與七十幾家公司簽訂了銷售契約,包括製造餐具、玩具和故事書的廠商。在一九六○年代,製片廠成為多媒體綜合集團的一部分,致力於製作所謂的「年度大片系列」,讓其中的故事和角色可運用在公司的所有部門中。將媒體消費者吸引到跨媒體的過程中,網路也做出貢獻,粉絲們會將自己製作的剪輯與混編與人分享,成為好萊塢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在女權主義者重新講述《哈利波特》系列的影片旁邊投放廣告,以及銷售電影院門票和電視授權,這些都是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利潤來源。
五、變化趨多
好萊塢處於不斷有變化和永遠有危機的狀態。永遠會有新技術、獨立電影運動或全球金融危機出現。然而,一個多世紀以來,製片廠系統不僅完好無損,還變得更強大更普及。當然,有些製片廠已經倒閉,而有些則相對年輕,但自一九一○年代以來,全球絕大多數的媒體消費控制在大約共八家公司手中。獨立公司、新媒體平台甚至盜版的競爭,一直是好萊塢歷史的一部分,不斷對系統的變革和發展加以挑戰。儘管好萊塢文化中向來不乏危言聳聽的言論,但製片廠系統長期以來一直是、並且很可能往後也會是,站在全球媒體經濟的頂端。
文章試閱
內容連載 第二章:製片廠系統(摘錄)
卡爾·拉姆勒、阿道夫·朱克、威廉·福斯(William Fox)和其他獨立人士推翻了電影托拉斯,但也只是組成由自己人緊密連結的產業權力掮客團體——經濟學家稱之為寡頭壟斷。獨立電影公司搬到加州,並創立了好萊塢製片廠,包括環球影業、派拉蒙和福斯。從那時起,好萊塢一直被八家左右的公司壟斷,儘管各大製片廠的排行已多次洗牌。就像電影托拉斯一樣,好萊塢電影公司開始透過公司的控制和風險管理策略,使產業標準化。但事實證明,比起愛迪生和他的合作夥伴,好萊塢更具有韌性。
製片廠的誕生
甚至在電影托拉斯分崩離析之前,獨立電影公司就將電影製作地點從紐約和紐澤西轉移到洛杉磯。獨立電影公司為了逃避愛迪生的魔掌而向西遷移的故事經常被重述,但真正的原因要更實際得多(最早來到西岸的一些製片廠其實是托拉斯成員)。大多數電影仍然利用陽光拍攝。製片廠在佛羅里達、墨西哥甚至古巴等地,尋找冬季時更長的白日;但事實證明,洛杉磯才是最好的選擇。在洛杉磯,製作人一年四季都享受有好天氣,幾個小時內就可以到達各種不同的地點,可前往加州南部的沙漠、海灘、山脈和農場。洛杉磯也是一個沒有工會的城鎮,製片廠可以避免勞工組織產生的費用,至少在電影技術人員根據一九二一年的「製片廠基本協議」(Studio Basic Agreement)成立工會之前如此。所有的製片廠都還是在紐約設有財務辦公室,他們每天都會向這些辦公室諮商,一些電影也繼續在東岸製作,主要是為了利用百老匯的人才。但到了一九二二年,百分之八十四的美國電影都在洛杉磯地區製作。
一九一○年代的一些併購,導致好萊塢製片廠的整併。製片廠垂直整合,製作公司納入發行商和連鎖影院,結合了電影製作和播映的各層面。例如,霍金森(W. W. Hodkinson)合併了幾家州際發行商,組成了第一間專門提供劇情片的全國連鎖公司——派拉蒙影業。
派拉蒙吸引了頂尖劇情片製作人阿道夫·朱克和傑西·拉斯基(Jesse Lasky),這兩位製作人新近聘請了一位新導演,名叫西席·地密爾(Cecil B. DeMille)。最終,派拉蒙將其製片商和電影院業者(稱為放映商)納入旗下,共同成為一個強大的實體,足以壓制尚未加入其網絡的放映商。放映商倚賴派拉蒙穩定的明星陣容,還有與百老匯公司簽訂的獨家改編協議,派拉蒙則堅持要求電影院業者只能租下製片廠整季的電影,否則就完全不能租,這種做法被稱為「大宗預訂」(block booking)。甚至許多電影在拍攝之前,電影院業者就被要求承諾租下這些電影,因此必須在未看過電影的情況下「盲訂」。後來,最高法院以違反競爭原則為由,禁止這種大宗預訂的做法,但這是二戰之後的事了。
預算龐大的「A級」電影會在時代廣場的斯特蘭德劇院這類頂級影廳首映,伴隨著現場表演、管弦樂隊和贈品。一段時間後,這些電影會轉到較低級別的影院放映,在那些地方沒有那麼豪華的配套,但票價較便宜。用當時的行業術語來說,電影要「清空」它們的「區」,一部電影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才能跑完所有區,最終在農村的電影院結束放映過程。事實上,在加拿大的一個溜冰場底下發現了大量以前遺失的電影,它們在北美影院巡迴播映結束後被存放在寒冷的地下,並不知不覺地被保存下來。
當歐洲電影業正在重建時,好萊塢製片廠填補了這個空窗期。他們設立了子公司管理國際發行業務,並在歐洲和世界各地的銀幕上播放美國電影。當一九二○年代好萊塢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德國烏髮電影公司(Ufa)陷入財務困難時,派拉蒙和米高梅對其提供四百萬美元的貸款,以確保這兩家好萊塢製片廠在德國獲得優先發行權。他們將這個新的企業稱為派烏髮梅(Parufamet)。
為了加快國際發行的腳步,許多好萊塢電影都用兩台攝影機拍攝,以製作雙份底片。底片剪接好後,一套留在洛杉磯,用於在美國境內發行,第二套則被送往國際發行中心,也就是倫敦。好萊塢的國際收益持續成長,到了一九五三年,國際銷售額超過了國內票房的利潤。好萊塢的全球主導地位在歐洲引發了一場危機,許多國家試圖保護其市場,以免被美國獨佔。德、英等國對好萊塢的進口實行配額制,最終,歐洲各國聯合起來,試圖與美國抗衡。在國際聯盟的主持下,歐洲電影運動不只推動歐洲電影,同時也封鎖好萊塢。為了回應此舉,美國成立了國務院電影辦公室,為好萊塢協商更好的貿易協定。一九一八年美國國會還通過了《韋布-波默林法》(Webb-Pomerene Act),允許好萊塢和其他行業在海外合作,不受美國反壟斷法的限制。
一九二二年,電影製片廠成立了自己的組織,亦即美國電影製作人與發行人協會(the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MPPDA,下稱製作人與發行人協會),由前郵政局長威爾·海斯(Will Hays)管理。海斯和製作人與發行人協會後來被稱為好萊塢的審查者,但在一九二○年代初期,海斯在他的紐約辦公室工作,代表好萊塢遊說國會,而製作人與發行人協會的國際部門則促使全球發行運作更順暢。
海斯還致力於重新定義好萊塢的形象,強調電影在全球傳播美國文化和產品層面上,扮演關鍵角色。海斯一再重複表示:「每一英呎的美國電影,會在世界某處銷售價值一美元的美國產品。」他在其他演講中也聲稱:「電影讓每個國內的美國人,還有國外的數百萬購買者,對美國製品有視覺上、生動的感受。」
諷刺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好萊塢的典型電影製作風格是國際風格。電影迅速傳播,電影製作人透過與全球電影藝術的對話,相互學習。但是當好萊塢主導了世界電影的發行,歐洲國家就開始發展新的民族風格,讓他們的電影在市場上與好萊塢電影有所區隔。一九二○年代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法國印象派電影等民族風格的興起,有許多文化、政治和美學的原因。但動機之一,顯然是想找到一種與好萊塢不同,並與之競爭的方式。
回到洛杉磯,新的大亨們改組了製片廠,使電影製作合理化,並將之轉變為可以在工業規模上實現的藝術。電影製作方法當中的許多變化,都是由早慧的製作人:托馬斯·因斯(Thomas Ince)開始的。因斯製作了一九一○年代一些最重要的電影,包括《義大利人》(The Italian, 1915)和《文明》(Civilization, 1916)。他經營一間名為因斯維里(Inceville)的大型製片廠,數年後才開始與其他大亨建立一連串合作夥伴關係。他在威廉·倫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遊艇上慶祝生日的幾天後,以四十二歲之齡辭世,成就也戛然而止。因斯的正式死因是心臟衰竭,但他因赫斯特槍殺而亡的傳言不斷激起歷史學家、小說家和電影製作人的想像力。
在因斯維里之前,電影製片廠傾向由合作者組成自主的團隊,他們提出想法並將加以實現,就像不同的化學實驗室,在同一個屋簷下獨立工作,以分擔管理費用。格里菲斯在比奧格拉夫的工作方式就是如此,他密不可分的製作單位包括攝影師比利·比澤爾(Billy Bitzer)、女演員莉蓮(Lillian)和朵洛西·吉許(Dorothy Gish)姊妹。
然而,因斯維里是一個由上而下的高效率系統。因斯同時監督五個拍攝階段。在拍攝每部電影之前,都會有「連續劇本」,鋪排每個鏡頭。有了詳細的藍圖,製片的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更有系統的管理。場景可以不按順序拍攝,演員和其他人員只需在必要時出現在場景中。攝製人員變得高度專業化,因此有了符合經濟的分工。很快地,所有的製片廠都成了電影製作工廠——有時也被稱為夢工廠。
儘管建造製片廠的大亨都是男性,但在早期,好萊塢有許多女性在電影產業的創意和商業部門工作。好萊塢最多產和最成功的編劇不乏女性,包括安妮塔·露絲(Anita Loos)、露依絲·韋伯(Louis Weber)和兩屆奧斯卡獎得主法蘭西絲·馬里恩(Frances Marion)。韋伯的導演事業也很成功,而愛麗絲·蓋伊-布拉切則擁有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據說她執導了超過一千部電影,從一八九○年代的法國短片到一九二○年代的美國劇情片。編劇瓊·馬西斯(June Mathis)成為業內最有權勢的高層之一,在後來成為米高梅一部分的大都會影業(Metro)和高德溫影業(Goldwyn Pictures)、以及後來成為派拉蒙一部分的名角電影公司(Famous Players-Lasky)擔任高階主管。然而,到了一九三○年代,鏡頭後的女性卻越來越少。多蘿西·阿茲納(Dorothy Arzner)是一九三○和一九四○年代執導製片廠電影的少數女性,也是最成功的女性之一。阿茲納的獨特風格十分重要,她為許多大明星創造了強而有力的女性角色,包括露西兒·鮑爾(Lucille Ball)、克拉拉·鮑(Clara Bow)、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和羅莎琳·羅素(Rosalind Russell)。
明星系統
製片廠還透過品牌和一致的敘事,讓他們的事業更加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製片廠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米高梅頌讚旗下明星的魅力,該製片廠的廣告部門自豪地說他們「明星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多」。派拉蒙影業以旗下有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等歐洲性感象徵而聞名,而華納兄弟則專精以城市工人階級為目標觀眾的小人物奮鬥電影。由於許多製片廠旗下有連鎖電影院,並固定與相同的放映商合作,因此他們也有購票者的詳細人口統計資料。
儘管如此,每個製片廠也讓產品多樣化,以吸引口味變化如天氣一般莫測的觀眾們。例如,除了黑幫電影,華納兄弟還讓約翰·巴里摩爾(John Barrymore)演出改編的文學作品。華納兄弟也憑藉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在大蕭條時期的熱門作品,如《第42街》(42nd Street)、《1933年的淘金者》(Gold Diggers of 1933)和《華清春暖》(Footlight Parade)(皆為一九三三年出品),發現音樂劇這個新市場。大多數製片廠也會每年製作一些聲望高的影片,處心積慮提高製片廠的聲譽,即使這些電影沒有獲利。在一九二九年的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認可製片廠在商業和藝術方面的表現,將最高獎項授予年度最佳影片和最具「獨特性和藝術性」的影片。
製片廠最穩定的商品,就是旗下的明星。明星在美國電影界一直佔有一席之地。我們已經看到,愛迪生的第一部電影以雜耍明星為主角,希望將現有的觀眾帶進新媒體。後來,獨立電影公司則利用著名的戲劇明星,以吸引中產階級的觀眾進場看電影。
明星代表重複和一致性,抵消了電影製作的不確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室開發了一個系統來製作和控制明星角色,該系統將在電影中保持穩定,並在新電影推出的空檔以宣傳來保持電影觀眾的注意力。英國出生的查爾斯·卓別林在扮演了一連串不同的角色後,演出他最為人所知的流浪漢一角,並在電影進入有聲時代後繼續扮演此角色。流浪漢一角在不同的電影中總是戴著相同的帽子、穿同樣的褲子和鞋子,他總是在工作中失敗,但(經常)在愛情中獲勝,散發出悲愴和堅韌的形象。
卓別林極端投入單一角色雖屬特例,但其他明星呈現的角色也有一致性,卓別林只是更為強化。無論是《北非諜影》中的俱樂部老闆、或是洛杉磯的私人偵探,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都是在扮演他自己。凱瑟琳•赫本也同樣是在扮演凱瑟•琳赫本,無論角色是費城的社交名媛還是紐約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