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9561032系列名稱:
Regard系列編號:
2SRG0001定價:
520元作者:
渡邊義孝譯者:
高彩雯頁數:
208頁開數:
17x22x1.4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411出版日:
20220411出版社:
鯨嶼-遠足文化CIP:
923.33市場分類:
裝潢建築、室內設計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隨書附『手繪臺南日式街屋』書衣海報————
臺南建築∼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原點
一位深愛臺灣的日本建築師,
用旅行手繪筆記,
寫下心中思念的臺灣日式建築。
10回 ▍ 臺南建築手繪筆記
18處 ▍ 臺南日式老屋景點
10章 ▍ 臺南建築旅行散文
◢◢◢ 特別收錄——手繪筆記技法入門 ◣◣◣
『在臺南我最喜愛的風景,就是如同微血管一般的小路窄巷。
在小巷裡,日式建築和更早時期的建築多元混居,滿溢著密集的吸引力。』
—渡邉義孝
「日本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一名熱愛臺灣的日本建築師渡邉義孝,長年研究觀察自日本時代遺留至今的各式各樣日式老屋,每造訪一地便以建築圖文手繪筆記錄該處特色,至今累積有數百處臺灣日式老屋研究筆記,2019年推出的《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書,在臺灣老屋和文資圈獲得諸多迴響。
臺南有眾多風格多元的日式建築,《臺南日式建築紀行》為臺灣為府城老屋的另一種建築文史圖文觀察和研究,作者將多年的探訪與研究彙整成冊,收錄精美的臺南建築和街道手繪,專業的日式老屋剖析研究,以及日式抒情的旅遊散文,讓臺灣讀者重新認識臺南,也帶領日本讀者一齊見證臺南日式建築的魅力與光彩!
☞む深度對談め
建築與民主運動……………………對談者——王時思 臺南市前副市長
日式建築與觀光活化……………………對談者——陳信安 建築博士、臺南市觀旅局前局長
觀看的方法,認同的建立……………………對談者——蘇碩斌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む專文推薦め
府城近代建築的消逝與再生……………………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む一致好評め
渡邊老師的出現,對臺南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因為他看見了我們平常沒有看見的。他不只在視覺上看見建築物本身。他還能夠理解、看見歷史的脈絡。——王時思 臺南市前副市長
比起絕大多數臺灣人更熟悉臺灣老屋的建築家渡邊義孝先生,為當代臺灣留下珍貴見證,其中不只包含美麗的建築,在老屋中與人的偶然交會更值得珍視。——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這本書可以看到渡邊先生不光是介紹臺灣的日式建築,還關心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及未來,非常有心。一位日本建築師能觀察到那麼多現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陳信安 建築博士、臺南市觀旅局前局長
說到閱讀建築物的細節,就像渡邊先生手繪的圖案,那些輪廓、屋頂、風格,來自一個熱情而專業的詮釋者。我們希望能用同樣的專業和熱情表現我們所在的館舍。——蘇碩斌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隨書附『手繪臺南日式街屋』書衣海報————
臺南建築∼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原點
一位深愛臺灣的日本建築師,
用旅行手繪筆記,
寫下心中思念的臺灣日式建築。
10回 ▍ 臺南建築手繪筆記
18處 ▍ 臺南日式老屋景點
10章 ▍ 臺南建築旅行散文
◢◢◢ 特別收錄——手繪筆記技法入門 ◣◣◣
『在臺南我最喜愛的風景,就是如同微血管一般的小路窄巷。
在小巷裡,日式建築和更早時期的建築多元混居,滿溢著密集的吸引力。』
—渡邉義孝
「日本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一名熱愛臺灣的日本建築師渡邉義孝,長年研究觀察自日本時代遺留至今的各式各樣日式老屋,每造訪一地便以建築圖文手繪筆記錄該處特色,至今累積有數百處臺灣日式老屋研究筆記,2019年推出的《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書,在臺灣老屋和文資圈獲得諸多迴響。
臺南有眾多風格多元的日式建築,《臺南日式建築紀行》為臺灣為府城老屋的另一種建築文史圖文觀察和研究,作者將多年的探訪與研究彙整成冊,收錄精美的臺南建築和街道手繪,專業的日式老屋剖析研究,以及日式抒情的旅遊散文,讓臺灣讀者重新認識臺南,也帶領日本讀者一齊見證臺南日式建築的魅力與光彩!
☞む深度對談め
建築與民主運動……………………對談者——王時思 臺南市前副市長
日式建築與觀光活化……………………對談者——陳信安 建築博士、臺南市觀旅局前局長
觀看的方法,認同的建立……………………對談者——蘇碩斌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む專文推薦め
府城近代建築的消逝與再生……………………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む一致好評め
渡邊老師的出現,對臺南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因為他看見了我們平常沒有看見的。他不只在視覺上看見建築物本身。他還能夠理解、看見歷史的脈絡。——王時思 臺南市前副市長
比起絕大多數臺灣人更熟悉臺灣老屋的建築家渡邊義孝先生,為當代臺灣留下珍貴見證,其中不只包含美麗的建築,在老屋中與人的偶然交會更值得珍視。——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這本書可以看到渡邊先生不光是介紹臺灣的日式建築,還關心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及未來,非常有心。一位日本建築師能觀察到那麼多現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陳信安 建築博士、臺南市觀旅局前局長
說到閱讀建築物的細節,就像渡邊先生手繪的圖案,那些輪廓、屋頂、風格,來自一個熱情而專業的詮釋者。我們希望能用同樣的專業和熱情表現我們所在的館舍。——蘇碩斌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作者簡介
渡邉義孝
1966年生,日本一級建築師。風組•渡邉設計室負責人。尾道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會員。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企劃理事,日本民俗建築學會會員。活躍於文化資產界,致力於歷史建築調查與老屋活化,所參與的民間公益組織,協助政府和民間單位修復、活化、再利用老屋空間,重新創造價值。自2011年起,多次來台,考察臺灣各地近代日式建築,數量多達數千處,並以手繪筆記的方式紀錄建築特色。
著有《食風日日∼橫斷亞洲旅行日記》(日經BP社),合著有《自建/創造家的自由》(旅行人)、《小鎮再造的空屋活用術》(建築資料研究社)、《認識亞塞拜然的六十七章》(明石書店),以及2022年2月出版《大日本帝國時期建築訴說的近現代史:過去•現在•未來》(勉誠出版)、2022年3月《認識臺灣的72章【第2版】》(明石書店)。
《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時報出版)為首次與日本以外出版社共同企劃,海外首發的著作,《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為值得注目的系列新作。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譯有《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時報出版)、《一人創業思考法:東京未來食堂店主不藏私的成功經營法》(日出),共著《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遠足文化)、《水水蘭陽,百年電火》(台灣電力文化資產專書)等書。
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書籍目錄
Contents 目次
推薦序 府城近代建築的消逝與再生……………………凌宗魁
譯者序 以建築之心,寫一本想念臺灣的情書……………………高彩雯
序 臺南建築——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原點……………………渡邉義孝
總論1 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臺南建築的特徵
總論2 作為建築保存活化先進地的臺南
第1部 散文+筆記篇——臺南日式建築散步
第1章 初遇臺南——漫步新化老街……………………新化老街
第2章 活在現代的「日本都市計畫」面貌……………………林百貨與中正路
第3章 認識古堡之城堆積的歷史……………………安平、保安路、臺南公園
第4章 傾聽記憶中的產業與殷賑的回聲……………………新營、鹽水、麻豆、後壁
第5章 來自北國的建築技師之夢∼尋索梅澤捨次郎原點的旅行……………………臺南警察署
第6章 深愛建築的年輕熱情……………………臺南公墓
第7章 民主的現場,歷史的現場……………………湯德章公園及周邊
第8章 為何臺南能推動老建築新生?……………………佳里建材文資銀行
第9章 建築痴的府城美食挑戰……………………赤崁璽樓、阿霞飯店
第10章 臺南不止步∼永續的古蹟保存……………………水交社園區、臺南車站
第2部 對談篇——當我們談論臺南日式建築
第1章 建築與民主運動……………………對談者——王時思(臺南市前副市長)
第2章 日式建築與觀光活化……………………對談者——陳信安(建築博士、臺南觀旅局前局長)
第3章 觀看的方法,認同的建立……………………對談者——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附錄 手繪筆記技法入門——銘刻當下的時間與空氣
推薦序/導讀/自序
序
臺南建築——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原點
渡邊義孝
這本書,是一個愛上臺灣日式建築的日本建築師,集結了旅行筆記的第二本作品。這次,我書寫的對象是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原點,也就是臺南的建築。
建築中顯現出的設計和功能、因應結構與氣候風土所下的工夫、設計者的思想與殖民者的考量、投向日式建築的各式各樣的視線。臺南,是臺灣文化搖籃的土地,也是光輝民主閃耀的花園,這塊土地保留下的建築,實在讓人興趣無窮。
我初次前往臺南是在2011年,那時林百貨還在施工。
當時我連林百貨的歷史都不知道,會經過也只是單純偶然。現場被施工圍籬和鷹架包覆,外面的帆布上印了「店貨百Ёчг」的復古字體和照片,我停下了腳步,心想「這到底是什麼」。鷹架的深處,看得到的壁面還是髒的,不過現在想起來,這段時期應該正是臺灣全土對日式建築的關注高漲,人們的想法發生了鉅大變化的轉捩點。
第二次到林百貨,是2016年四月。修復後重新開幕的隔年,即使平日也是人潮洶湧。那時,我發現外牆旁的攝影團隊,裡面有一位看起來像是模特兒的女性,手上拿著布包。那瞬間我強烈意識到,對臺灣年輕人來說,日式建築就是某種「又酷又時尚」的風景吧。那時候開始,臺灣全島陸續進行了日本時代各種設施廠房的修復再生,許多文創園區接連開放,興起了日式建築再生的黃金時代。我到臺灣18次的建築田調,就是在這種熾熱的潮流中展開的。
和上一本書《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樣,這本書,也是在眾多臺灣朋友的支持下才得以製作出版的,其中還包括許多「未曾謀面」的人們。如果不是擁有2萬9千名會員的「台灣日式宿舍群 近來可好」臉書社團,我的建築旅行可能無法實現。
關於臺灣日式建築,官方的資訊,不論是書籍或是網路新聞,在這個時代,都很容易入手。不過,除了有名的建築,「尚未受到注意的無名建築」「擔心會被拆除的陷入危機的遺構」「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點」等等,這些不太知名的日式建築,就必須仰賴人們口耳相傳的情報。因此,我到臺灣旅行前,會在臉書上寫上「我下個月會去○○,請跟我分享應該看的建築資訊」。結果,幾分鐘內馬上有反應了。素未謀面的朋友們,有人會在文章底下留言,也有人直接傳私訊給我,接二連三傳來了大量的訊息。
2016年開始,我在Google Maps上製作了「臺灣的日式建築map」, 開放編輯權限,讓大家都能自由標上建築的地點。結果,從臺灣各地,像是競爭般「標出了無數的點」。才半年左右,數量便超過了1,500處。其中有比誰都更了解街區情報的當地人,熟知鐵道相關知識、水力發電、水道設施的宅宅,也有人寫下了因當地居民運動而得以倡議保存的物件資訊。那裡面,也包括了在臺灣實際見面、現在也還持續交流的「真實朋友」。一到臺灣,我就被手機畫面上的Google maps引導著,四處尋訪不知名的日式建築。
疫情劇烈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徹底的檢疫、疫調和隔離,以及公開資訊和人民的信任,臺灣以這些武器,在很早的時期就成功防堵了病毒的入侵。雖然防疫之戰尚未結束,不過很多日本人,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臺灣既迅速又有效的戰鬥。
這段日子裡,愛臺的日本人,像是被剪掉翅膀一樣,飛不出去,只能在心中思念著臺灣的建築、食物和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2020年1月,我最後一次離開桃園機場,從那以後,已經過了兩年。在被剪掉翅膀的兩年裡,臺灣朋友的SNS文章和訊息,既充實了我的心,有時候又讓我深感焦慮。克服了大瘟疫的朋友們,幾乎每天傳來「那個建築物修復了」「那棟建築決定保存了」。啊……那棟荒煙蔓草、髒污至極的建築物,終於要重生了嗎?白蟻群聚的木造宿舍,竟然像是投胎轉世,變成這麼美的咖啡館了啊?想起從前的樣子,我在感受喜悅的同時,也被一股「現在好想馬上跑到現場親眼見證啊」的衝動所驅使著……
配合這次的新書製作,我有幸能與臺南日式建築緣份匪淺的三位實現了難得的線上對談。我本來還以為,對臺灣,尤其對臺南的日式建築,曾經多次走訪的我,應該算是充分理解了臺南日式建築的魅力。然而,我的「理解」,並不能說非常充分,或許只流於表面?透過與三位的對談,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建築是多義的記憶裝置」。我非常喜歡這句話,也常常引用。然而,對刻在日式建築上的臺灣人的記憶與感情,痛苦與驕傲,我還是相當無知吧。正如50年的日本統治時代,給人們帶來的記憶都不同,寄託在建築上的心情,也很多樣。
關於日本的觀光客,我還想在此多講一句,「愛臺族」日本人裡面,不少人愛臺的理由是「因為臺灣親日」或是「日本風情的建築好讓人懷念啊」,也有一些旅客很開心能「認識會說日語的老人家」。那些都是認識臺灣的「入口」,但我認為,重點是想要知道「更多」的態度。對臺灣這塊土地、臺灣人所經歷過的苦惱和奮鬥,我們的共感和理解遠遠不夠。對此,日式建築應該能成為最好的「教材」。這個想法,不是為了別的,正是作為個人的反省,想要刻在心中的自勉。
出版本書,是通往臺灣的無盡旅程的里程碑之一,期待親愛的臺灣朋友的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