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典洋裝全圖解:鯨骨、臀墊、寶塔袖,深度解密的絕美華服史

原文書名:How to Read a Dress: A Guide to Changing Fashion from the 16th to the 20th Century


9789570852882古典洋裝全圖解:鯨骨、臀墊、寶塔袖,深度解密的絕美華服史
  • 產品代碼:

    9789570852882
  • 系列名稱:

    圖解
  • 系列編號:

    154046
  • 定價:

    480元
  • 作者:

    莉蒂亞•愛德華(Lydia Edwards)
  • 譯者:

    張毅瑄
  • 頁數:

    216頁
  • 開數:

    19x24.6x1.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90425
  • 出版日:

    20190425
  •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
  • CIP:

    538.12
  • 市場分類:

    藝術總論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藝術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揭開裙撐底下的祕密,一覽五個世紀以來西方女性的服飾潮流,
從設計、布料、剪裁、內衣、細節,到風格和流行的發展,徹底解密服裝的構造、歷史演變和設計靈感來源。
透過作者莉蒂亞•愛德華珍貴的藏品照片,95件經典洋裝精采圖解,揭開華服底下的美麗與哀愁。

內容簡介
開縫、褶襞、斜裁、包縫、刀褶、公主線條……
鯨骨、裙撐、臀墊、束腰、馬甲、硬裡襯……
花緞、塔夫綢、斜紋布、莫塞林毛薄紗、尚蒂利蕾絲……
羊腿袖、霍布裙、昂格瓊、藕節袖、車輪式皺褶領……

從1550年到1970年的420年間,西方女裝時尚爭奇鬥豔,推出各式各式樣精緻奪目的絕美華服。服裝的演變反映出社會文化的更迭、審美觀念的改變,以及整個時代歷史大環境的推進。但更私密也更隱微的,每一件洋裝都代表了一個女子的夢想、盼望、自信與追求。
莉蒂亞•愛德華在《古典洋裝全圖解:鯨骨、臀墊、寶塔袖,深度解密的絕美華服史》這本書裡,按序將420年的服裝演變完整陳列,利用古代服裝的彩圖加強說明,並描繪其重要特徵,同時突顯隨著時間推移的變化和差異,從設計、布料、剪裁、內衣、細節,到風格和流行的發展,讓讀者了解到服裝的構造、歷史演變和設計靈感來源,她同時細說如何根據衣著辨識穿衣者的階級、年齡和社會地位,以及出席場合。
《古典洋裝全圖解》為讀者提供洋裝演進知識,是每位學服裝設計的學生、歷史文化研究者和任何對時尚歷史感興趣的人的必讀書。



作者簡介


莉蒂亞•愛德華(Lydia Edwards)
時尚歷史學家,畢業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曾任教於聖安德魯、丹地、及西澳大利亞大學,目前於澳洲伯斯的伊迪斯科文大學授課。


譯者簡介


張毅瑄
台大化學系、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目前專職從事書籍翻譯,譯有《非凡物種》、《哺乳動物們:英國博物學家的自然觀察筆記》等。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難得的古典洋裝圖鑑,作者依照不同的年代,從古典繪畫及博物館的收藏中,找來許多具代表性的美麗洋裝,分析其歷史背景、服裝材質、功能、特殊名詞等等。這本賞心悅目又增加歷史知識的圖鑑,相信喜歡歷史劇的影迷、對時尚有興趣的讀者都會喜歡。

書籍目錄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1550–1600
第二章 1610–1699
第三章 1710–1790
第四章 1790–1837
第五章 1837–1869
第六章 1870–1889
第七章 1890–1916
第八章 1918–1929
第九章 1930–1946
第十章 1947–1959
第十一章 1960–1970
名詞解釋
注釋
圖片來源

推薦序/導讀/自序


名人推薦
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說,一粒砂看世界。一件洋裝能看到的,不只是服裝,而是每個時代經濟、文化甚至權力變化的縮影。本書藉由介紹洋裝的「演化」,告訴我們每個時期背後的故事全貌,看了真是欲罷不能!」
──Mr.布雷蕭(時尚觀察家)

很清楚的向讀者呈現洋裝演進知識,是每位服裝設計學生的必讀參考書。
──許鳯玉(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所)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本書圖像精美、資料充足,以專業的分析與描述循著洋裝演化歷史一路走來。對於任何有意將洋裝這種衣物在時尚文化內加以定年與脈絡化的讀者來說,本書都是甚佳的導引讀物。
──凱莉•布萊克曼(Cally Blackman,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這是一本吸引人且易懂的讀物,提供關於1550到1970年之間時尚歷史的新觀點……──英格麗•米達(Ingrid Mida,加拿大多倫多瑞爾斯大學時尚學院館長與洋裝史專家)

本書探索我們對於一件衣物所能知與所不能知的真實情況,特別是它被製作的原因與時代。作者呈現時間流動性這個關鍵概念,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每個個人對待洋裝的態度。
──珍恩•德魯瑟道(Jean Druesedow,美國肯特州立大學)



和一般人想像的不一樣,洋裝的演化故事並非輕易可知。書本和文章常選擇集中討論一個較窄的領域,例如某個特定時代或風格,還有一些採取較宏觀的政治社會分析角度,研究洋裝如何被修改、被塑造來符合當時要求。世界各地博物館的驚人館藏讓許多研究者與業餘愛好者能取得珍貴第一手資料,但其中大部分都不可避免地有所受限,其中最主要包括空間、資源、經費,還有一個更確切的因素,那就是在任何一段時間內公開展出大量服裝的必要性(考慮租金或文物保存需求之下)。因為這些原因,訪客大概不可能直接看到依照年代排列完整不間斷的各種服飾風格,親眼觀察基本造型與小細節的變化過程,藉此獲得對於服裝如何演化(這裡的「演化」不是比喻)的整體印象。這就是本書的首要目的,意欲帶領讀者走過西方世界女裝時尚裁縫歷史,每章探索數十年為一期的時段,從1550年一直走到1970年。1550年之前存留下來的服裝太過稀少難得,因此這個年代被採用為本書起點,但目前也有許多出版物詳細討論這一年之前的洋裝,如寧雅•米海拉(Ninya Mikhaila)和珍恩•馬康─戴維斯(Jane Malcolm-Davies)的《都鐸裁縫》(The Tudor Tailor)一書中就以專業知識重建早期服裝,並介紹都鐸時代洋裝的深厚背景,引導到本書第一章所探討的時代。珍奈特•阿諾德(Janet Arnold)備受讚譽的《時尚範式》(Patterns of Fashion)系列以討論《男女裝剪裁與結構:約1560到1620年》(The Cut and Construction of Clothes for Men and Women c.1560-1620)為開頭,內容涵蓋16世紀,討論現存的當時骨董服裝,非常值得推薦作為進一步閱讀的資料。
書中有的例子來自藝術作品,但更主要的是來自世界各地某些最著名和不那麼著名的博物館中保存下來的藏品,這些例子能教導讀者如何「解讀」一件洋裝的細節,以及對這件洋裝應當有什麼樣的預期,由此鍛鍊出一雙訓練有素的眼睛,更增欣賞展品時的樂趣。本書某些例子使用的是繪製的圖像,但只有在找不到完整實例的情況下才會這樣做,這問題在處理16到17世紀早期服飾時特別嚴重,因為保存下來的常只有一件衣服的一小部分。如果把圖畫當成可靠的史實指標,這可能也會造成混淆,讀者應認清它們既有限制也能有極大助益。肖像畫之所以不能作為可靠證據,原因之一可見於以下數例:首先請看彼得•萊利(Peter Lely)的〈樸茨茅斯女公爵露薏絲•德•克魯阿爾〉(Louise de Keroualle, Duchess of Portsmouth, 1671-1674),女公爵身上衣裝是所謂的「時尚便裝」(fashionable undress),也就是輕便薄透的「家居」服飾,這種服裝代表一種閒散生活,因此社會上層人士喜歡穿這樣來讓肖像畫家作畫。畫中衣服以別針別出形狀,雖然髮型與其他飾品有助於將作畫年代定位於某個廣泛期限,但實際上這種「便裝」一直到18世紀都長得一模一樣。同頁另一張畫像中約翰•皮高特夫人(Mrs. John Pigott)的洋裝比較類似一般外衣那樣依照人體身材剪裁,但寬而低的低胸露肩領與寬鬆不成形的袖子,仍讓這件衣服必須被劃歸「便裝」一類。
讀者從本書可以習得一項技巧,辨認出數百年來中下層、甚至勞工階級女性洋裝如何學習並改造高級時尚細節,並利用這技巧自行探索時尚歷史。本書各章介紹的衣物來自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美國、義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美術館;之所以選擇這些例子,是因為它們能呈現廣義西方地理區域的時尚發展,重點擺在歐洲、美洲、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的流行,藉以展現一個清晰且有本末主從的整體概覽。書中某些洋裝與套裝,也就是出自澳大利亞小型館藏的藏品,在此首度登上出版物,包括斯旺•基爾福德歷史學會(西澳州)與新南威爾斯州曼寧谷歷史學會的收藏。這些都是重要的例子,它們呈現殖民地社會如何以不死板的方式採用歐洲時尚並時常加以修改。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說,我們不應只透過歐洲人的視角去看時尚發展,而應該去認識其他對於流行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本書盡可能引用第一手資料來突出某些流行趨勢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其他一些流行現象的獨特性;這些資料包括當代報章雜誌、書籍,以及戲劇評論等等。
鞋子、帽子、包包、扇子,諸如此類飾品的流行趨勢也會在分析洋裝本身時一併加以討論(特別是某些飾品成為整體搭配風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話說回來,既然本書標題是《古典洋裝全圖解》,內容基本就是在講洋裝這種衣服,也就是歷史上女性在不同時代穿來包覆身體的衣物。本書重點是要點出歷史上那些關鍵性的轉變,包括緊身上衣與裙子的剪裁、整體審美態度、衣物上的繡飾,以及許多創新發明。本書並不企圖涵蓋一切,內容大致在這個主題範圍之內,但同時也試圖強調洋裝這種特定服裝在結構上與裝飾上的轉變。當時尚變得愈來愈多樣化,洋裝不僅不再是女性唯一選擇,甚至也不再具有最高的代表性;若有需要,本書也會以一件大衣或一套套裝來作例子,只要這個例子能夠呈現那個歷史時點中洋裝的整體發展情形。設計師愛爾莎•夏帕雷利(Elsa Schiaparelli)在1936年這樣說:「我幾乎隨時隨地都穿套裝,我愛套裝,它們在各方面都很實用。對於那些總是想要穿著得體但預算有限的職場女孩,我的忠告就是:買一件好套裝,穿它穿到天荒地老。」
本書後面幾章內容並不限於上層階級著裝,上段引文也能展現這種態度。雖然缺乏保存下來的實例,但我們從圖像與文字記載裡可知道勞工婦女確實想在衣著上模仿當代流行要素,即便只有一點點也好;至於那些負擔得起的人會花錢做一件「上好的」洋裝,盡可能仿照時尚插畫與有錢人身上穿著的風格。既然現存骨董服飾絕大多數出自富人階層,而這些衣服最能代表當時時尚所追求的理想,因此它們也就提供我們對古典洋裝主要的知識與欣賞樂趣;本書主要採用的圖例都是這類衣物(除了少數例外),只有到書中討論年代進入20世紀以後情況才改變。
本書涵蓋的年代止於1970年,因為我們或許可說在此之後洋裝便不再是女性的時尚衣著首選,而成為許多選項其中之一。「選擇」的能力是此處關鍵,正如歷史學家貝蒂•魯瑟•希爾曼(Betty Luther Hillman)所說:「女性的解放不在於她實際上決定穿什麼,而在於她知道她可以做選擇。」縱然洋裝與裙子仍是1970年代女性標準服飾,但她們知道長褲與短褲是社會所接受且視為時髦的另一種打扮風格,因此她們與洋裝的關係某種程度而言也就更富變化。除此之外,兩性皆可穿的衣物在1960年代與70年代明顯出現進展,莎莎嘉寶(Zsa Zsa Gabor)6 在1970年寫道:「現在是女性穿出自己獨特性格的無與倫比好時機⋯⋯年輕人覺得,很多成年人對中性服飾的反應很大驚小怪⋯⋯他們說,『好可怕!根本看不出差別。』我說,別擔心,他們絕對看得出來差別。」
時尚演化是一個如此複雜多樣的課題,我們自然不可能在單獨一本書裡說到每一個要素;本書要做的是介紹1550到1970年之間一些最重要也最好認的女裝風格,並提供讀者辨識區分它們的訣竅。這樣的知識在參觀服飾展時頗有助益,也讓人更能欣賞與理解以歷史為題材的電影、電視節目和舞台表演。同時,希望本書能提供藝術史、時尚史,或是時尚與戲服設計的學生一本便利的參考指南,並介紹人們了解歷史服裝定年與分析的技巧,對藝術與人文學科中日漸增加的跨學科研究有所助益。

引言
洋裝就是要讓女人變得美麗。
──于貝爾•德•紀梵希,1952年3月。

時尚史是今日西方社會文化地景主要成分之一,衣物可以是辨別一個人大至性別、年齡、階級、工作、宗教,小至審美偏好、政治立場,以及婚姻狀況的主要標誌。時尚,尤其是女人的服裝,從文明最早期就在社會與文化上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它的各種表象能引發激情、執著、嘲弄、輕蔑、醜聞與迷戀。
衣服有改變認知與看法的力量,能夠隱藏事實也能重新詮釋事實,能夠提升或減低穿著者的自覺(不論這是好事或壞事)。此事從社會出現以來就是如此,事實上早在西元前第一世紀歐維德(Ovid)就寫過:「我們都是衣物的俘虜,珍寶黃金掩蓋一切;一個女人卻是她自身最微末的一部分 。」
在21世紀,流行時尚的話題性一如既往,且歷史上過去的流行要素至今仍有啟發性。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專輯《傳奇再臨》(Memory Almost Full, 2007)中〈骨董衣〉(Vintage Clothes)這首歌歌詞的關鍵句就是「舊了一點,破了一點╱你看衣架上⋯⋯過氣的又再出現」,呈現當代設計師一再回到過去尋求靈感的事實。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且一直到進入21世紀,人們對於服裝在歷史上的呈現仍舊維持濃厚興趣。以歷史為題的電視劇與電影之多,這證明今人對復古懷舊之情的熱烈嚮往,以及對於「黃金年代」永遠無盡的回憶,這種現象在新世紀伊始時尤其常見。世界各地時尚博物館近年來都是遊客大增,但除此之外,人們似乎普遍對衣著風格在歲月裡如何改變和為何改變缺乏認知,也沒有能力去發現服裝造型在某個時候出現的微妙變化。即便是剪裁與飾邊手法的一點點改動,也能顯示穿著者面對她所處社會與文化氣氛時的新反應與兩者之間的新連結;若能辨識出這些細節,我們就更能了解社會、政治、經濟與藝術世界中的主要變化與趨勢。
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到,現在人們喜好的所謂「復古風」其實並不代表任何特定年代,「復古」一詞本身的廣泛性與濫用情形就已經有很多問題。舉例來說,在當代流行的新娘服裡頭,「復古」指的可以只是衣服上有一區蕾絲飾邊,或是一個看來像骨董的亮晶晶胸針別在素緞腰帶中央。那些想要「復古禮服」的新娘最後選擇的可能只是在外面加層蕾絲或用蕾絲做袖子來裝出懷舊感。人們傾向將「復古」風尚與1930、40、50和60年代流行趨勢想在一起,把這些不同的時尚元素全部混成一團。這雖展現時尚不斷循環的本質,但也的確表示任何一個想要辨識並欣賞正統範例的人都得冒著混淆與接收錯誤資訊的風險。同樣的元素今日又被重新利用,若我們想要分辨並了解它們,我們就非常需要辨認服裝年代與不同風格特殊要素的能力。作者希望這本書能降低混淆的情形,減少人們對「復古」這個標籤的浮濫使用,提供讀者簡潔扼要的參考標準,藉此能夠解讀當代與歷史上的各種時尚,這是本書的主旨。
世界各地諸多博物館與藝廊都有豐富收藏,這是發現與理解古典洋裝的最佳途徑。然而,老衣服在歲月中無可避免會受到改動與為保存而做的加工,本書也企圖凸顯出幾個這類例子,指點讀者認清當代力量介入之處(不論這些行為多麼適當或多麼有效)。某些博物館展品來源未必很清楚或是有所爭議,這種情況在經費有限(因此無法進行深入研究)的小規模收藏與歷史學會裡特別常見。本書中就有兩個例子只能呈現該藏品最可能的年代與背景,它們都出自澳大利亞的小型歷史學會,雖小但價值可貴。
時尚造型潮來潮往,構成過去一千年來主宰女性服飾那些引人遐思又讓人熟悉的風格。洋裝最初與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s)一同出現在歷史上,當年的定義與今天一樣,大致上就是個一件式的衣物,或是緊身上衣結合裙子;這個最基本的型態(能覆蓋腿部的外衣,下身不分作兩管)沿用至今。不過,洋裝絕非一成不變,而是回應著社會與人們心態的變化。洋裝發展的不同階段裡,上衣有過平胸、束腰、刻意寬大而掩藏性別、只包覆胸部或從脖子蓋到髖部的各種樣式,束腰馬甲有時不可或缺有時則被棄若敝屣,襯裙或類似功能的配件幾乎很少缺席,從16世紀的裙撐(接下來四百年內這東西不斷在不同時代以各種形式還魂重生)到1930年代貼合身材的吊帶連身襯裙都是。所以說,縱然這種被稱為洋裝、外衣、外袍或曼圖亞的衣服一再重現且始終存在,但這數百年來,不論出於風格設計或實際需求,它一次又一次的創新階段也不斷為女性創造出生氣勃勃、精采亮眼的輪廓。
將洋裝作為單一主題來研究從來就不容易,隨著社會進步、西方的階級劃分變得愈來愈固定,有錢仕女在一天之內換穿不同衣物出席各種場合的做法也成為常事。舉例來說,到了19世紀中期,上層階級女性通常都擁有晨服、訪問服、茶會服、晚宴服,以及入宮或舞會等特殊場合專用的各種服飾,連中產階級婦女都有加以仿效的趨勢。這全套裝備裡可能還要加上日用與非正式晚間場合可穿的「半正裝」(half-dress),為了特定戶外活動而做的外出服或散步服(promenade dress)(這類服裝裡最受歡迎的就是騎裝,它出現於18世紀而後持續盛行),以及旅行用的洋裝。這些變化類型大部分也能做成喪服或孕婦裝,這些是19世紀大多數女性一生中都會經歷過的歷程。本書呈現的是這類衣物的集錦,每一件都是精挑細選符合當時時髦造型的例子,同時也對許多出現過的變化型態加以定義與解說;舉例來說,訪問服與晨服的布料或飾邊可能會有細微差別,需要進一步分析才能說清楚。
比起五十年前,性別界線在今天已經變得非常具有流動性,但洋裝無論哪種型態都還是象徵著女性特質。女性現在每天要穿什麼衣服可以有廣泛選擇,其中也包括褲裝,而洋裝則被視為衣櫥中用在特殊場合的那一件。對許多人而言,洋裝代表的就是「最好的」或「最漂亮的」衣服,或是多在職場而非週末在家穿著的衣物。大多數新娘在結婚那天想穿的仍舊是洋裝,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實用至上的極端時期,訂製套裝才出於實際需求而成為新娘服的一種。套裝要到很後來才出現在婚服設計師的作品中,可參見這張1960年代倫敦婚禮照片。
男人在歷史上許多時期都可以不穿褲裝,進入19世紀之後小男孩基本都穿洋裝,長大一點就改穿較短的寬外衣,直到他們在六到七歲時開始「穿褲子」(breeched)為止。男性穿的裙子有很多種,包括蘇格蘭裙(kilt,現代蘇格蘭男性仍會在特別場合或慶典上這樣穿,這也是很常見的新郎禮服)和中古時代的裙甲(tonlet,步戰時所穿護身鎧甲的金屬裙部分,造型仿照當時洋裝寬外衣),古典希臘羅馬時代男女都穿非常類似的不分管長袍式衣物,名稱分別是寬外袍(toga)、女外袍(himation)和袍衣(chiton)。不過,在那之後,洋裝這東西(數百年內有時也被稱作外衣或外袍)在西方世界成為女性專屬的服裝,而女性不論積極或消極都接受這個事實。藝術史學家奎丁•貝爾(Quentin Bell)在1930年代寫道:「西方女性從19世紀展開爭取身為二足動物地位的漫長鬥爭。」本書也會記錄19世紀到20世紀興起的「理性」服飾及其影響,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追求「美感」服飾的運動,後者主要是由奧斯卡•王爾德與其他波希米亞主義者所提倡。
不論是把歷史服飾當研究對象或單純欣賞,都應該注意某些特定服飾對穿著者軀體造成的實際影響。人們著衣之後身體如何動作、如何整理自己身上的衣物,這些都能告訴我們過往歲月裡人們對性別與階級的態度,還有何謂「有禮」、「端莊」的標準;舉例來說,17世紀中期肖像畫裡的菁英階層女性擺姿勢的方式(比方說:前臂露出來且內彎,手肘往外撐而與身體有點距離,一隻手放在另一側的手腕上)可不只是為了好看而已。事實上,女性從17世紀早期終於被允許大方露出手臂,而這種變化必然對她們給自己留下肖像時選擇的姿勢有不少影響;另一方面,考量當時硬邦邦的女裝緊身上衣,女性把胳膊抬起來遠離身體也是個較舒服的姿勢。從1840年代早期的圖像看來,當時洋裝肩部剪裁極窄(有時袖子的位置遠遠低於肩線),讓穿著者必須盡量將手臂貼緊軀幹;至於1900到05年間的外衣袖子就是被安在「天然的」袖孔位置,剛好在肩膀與上臂交界處前面一點,就某些方面而言這讓穿著者的姿態變得更自然。下層階級很少出現在這類肖像畫中,除非是以受寵僕人的身分;他們所穿的衣服當然不能妨礙自己靈活動作,且著裝時必須盡可能省時省力。不論如何,上層階級依然是時尚流行與「正確」衣著打扮的定義者,且中下階層人士也試圖盡可能地模仿他們,正如本書作者在注釋中所說。
若想要了解並解構過去,則洋裝研究就是一門富有價值的方法學。在本書的脈絡中,這些研究還能闡明性別關係以及社會認知女性的方式,還有更重要的是闡明女性如何認知自身、如何將她們的身體展現於世。既然長久以來服裝都被視為女性最大的興趣之所在以及做活的內容,則歷史學家有責任去充分理解這份興趣中所含的審美觀念以及功能,去清楚查探洋裝的發展過程,還有女性如何在一個大致而言父權至上的世界中利用時尚來表達、隱藏、反叛、抗議,以及鑄造自我。

文章試閱


現代人能親眼見到16世紀留下來的洋裝的機會並不多。當時的衣服堅固耐穿,人們常把老衣物拿來改造成新衣服(或作為新衣的一部分),就算富貴人家都是如此,所以沒有幾件骨董衣物能完整留存至今。此外,關於那時候工人或下層階級的衣著,如今也缺乏完整的實物史料。幸好16世紀還有豐富的畫像與其他藝術作品(主要出自歐洲),讓我們知道當時衣服長什麼模樣,本書第一章最主要就是對這些人像畫加以分析。
16世紀歐洲女性服飾由多層衣物構成,氣候問題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研究顯示16世紀晚期平均氣溫比20到21世紀要低兩到三度,加上當時不分男女都必須時時刻刻穿著正式全裝,一方面是實用性,一方面要顯示禮節教養,因此為了一件衣服用上這麼多布料也就不會令人見怪。在此同時,一種俐落合身的剪裁逐漸出現,遠離寬鬆多褶的中古風格;人們仍為了製作外衣耗費大量布疋,但也開始注意呈現身體各個部位的輪廓。從1550年代以降,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女性日常洋裝基本上一定由襯衣(smock)、束腹(stays)、打底長衫(kirtle,後來變成襯裙〔petticoat〕,通常連著緊身上衣〔bodice〕)、外衣(gown)、裙撐(farthingale)、前幅(forepart)、袖子、皺褶領(ruffle)、頸巾(partlet)等部分組成,這些名詞本章都會加以介紹。由於那時女性的襯衣底下沒有襯褲(drawer)或任何形式的內衣,因此特別需要多層衣著來確保穿著者不會走光。外衣是整套衣服的重點,其剪裁可能寬鬆也可能貼合腰線,呈現當時流行風格要旨。法國、英格蘭和西班牙的緊身上衣能做出錐狀V字線條,日耳曼和義大利式的外衣則具有顯露在外的前束帶(前述法國等地區通常將外衣束帶做在側邊或背後)和誇張的大蓬袖,十分特殊。
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登基成為英格蘭、愛爾蘭與法國女王。她在政治上氣魄不讓鬚眉,但私底下她可是醉心於歐洲各國女裝的世界,當國六十年期間還開創不少時尚風潮。擁有一半西班牙血統的瑪麗女王在位時帶起洋裝造型上的西班牙風尚,以裙撐和皺褶領為主,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伊莉莎白時代。除了西班牙式的三角形裙撐(稱作verthingale,由法文裙撐一字vertugarde演變而來)以外,後來又出現另一種新式「環筒式裙撐」(circular roll),可謂16世紀第二號裙撐形式。環筒式裙撐據說源自法國,是一個塞滿填充物的布料圓管,繞在腰際來把收摺在腰部的外裙撐開,讓裙子蓬出一個巨大空間,將都鐸時代較平順、較呈三角狀的裙部造型改得面目一新。當時有幅作者不詳的著名諷刺畫〈女人的虛榮〉(The Vanity of Women, c.1590-1600 ),畫的就是幾名婦女專心致志試穿各種大小的「臀筒」(bum roll,即環筒式裙撐),針砭為了製作這種特殊裙型而耗費大量布料的行為。不過,縱然環筒式裙撐的裙子用起材料頗為鋪張,但對某些女性而言,拋棄舊式裙撐改用這種新式衣著卻代表自身社會地位有所下降。
放眼全歐,人們對衣服的選擇很受禁奢令影響,連上層階級都不能倖免。伊莉莎白繼位前這些法令已經存在,目的就是節制服飾不要奢華過度;伊莉莎白女王也沿襲舊規,限制不同階級的人只能穿著某些服裝形制、使用某些料子。這類法令背後還受政治動機影響,政府藉此能夠有限度控制海外商品進口情形。伊莉莎白在1574年6月寫道:「近年來,服飾的鋪張程度、外國奢侈品過量進口的情形已被默許惡化到了極點,這想必要導致我領土全境大量財富資產顯著流失。」
除了貴族成員以外,任何女性不得穿著「金絲、薄綢,或黑貂皮草」和天鵝絨、金銀線繡或織的蕾絲、繡花絲綢等等;這份清單列下去還要限制素緞(satin)、花緞(damask)、植絨塔夫綢(tufted taffeta)、絲質羅緞(silk grosgrain)等布料在外衣、襯裙、打底長衫上的使用,每種衣物使用不同料子都有不同規範。某些服飾是「騎士兒子的妻女或騎士繼承人的妻女」可以穿著,少數場合裡「公爵夫人、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近身侍女」能使用她們女主人用過的東西。雖然要在法律上貫徹這些禁令或是實際執法都很困難,但這些條文確實讓中產階級更加不容易晉身貴族(除非克服重重阻礙);用衣著這種外顯的方式彰顯財富能造成很大的效果,限制高級服飾流通則是個進行社會與政治控制的好方法。禁奢法在歐洲其他地方自古有之,但到了17世紀中期反對聲浪在各國已普遍出現,上流社會開始有人對此表達不滿,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就是其中一位,他批評禁奢法的實施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並主張頒布法令的當權者最應該身為道德典範:「國王應當捨棄那些排場噱頭,他們擁有的已經夠多了;比起他人,君主的鋪張行為最不可原諒。」
在不列顛群島和歐陸本土,女性服飾的一些設計靈感是從男裝而來。人們愈來愈注重人體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區別,因此上下半身的衣物也要有所不同,這種概念可說是由男裝短衣(doublet)衍生而來,上頁圖的法國銅版畫是一例。某些法國女士選擇穿著西班牙風格的緊身上衣,硬挺的立領是其特徵,這種服飾與當時時髦男性的衣著幾乎一模一樣。皺褶領是那時紅極一時的飾品,男女所用的實際上看不出差別,特別是伊莉莎白即位後那幾年裡更是如此。後人對這東西的印象多是那種大型閉合式平面皺褶領,但在16世紀其實常能見到開口式的例子,這種皺褶領下方邊緣收束處像一般立領造型一樣,只包覆頸部兩側與後腦。除此之外,在不同國家也可發現皺褶領的形狀或穿戴技巧都有細微差異,因此綜觀全歐各地能看到的變化就很可觀。
16世紀末出現的法式(或稱輪式〔wheel〕)裙撐集各種不實用之大成,可謂富貴閒人仕女衣著的典型。比起其對頭西班牙人的衣著品味,法國人原本偏好較為陰柔靈活的時尚風格,因此這種裙撐竟會發源於法國實在出人意料。
法式裙撐上市前不久,許多法國婦女已經開始穿好幾層加硬的緊身上衣來撐開裙襬,形成瀑布般從腰部垂到地板的不規則皺褶,與西班牙式裙撐所托出的平滑線條有天壤之別。
法式裙撐是藤編的盤狀結構,模樣像是圍繞女性腰部的一圈圈光暈向四面平伸,底下墊著一條大布卷來抬高後方、壓低前方,使得原本已呈錐形的軀幹線條更被拉長;裙子直接從藤箍邊緣垂落地面,造成軀幹變窄、腿部變短的特殊視覺效果。這類衣服會搭上「裙撐袖」(verthingale sleeves),上下一般寬大的袖子收束於肩膀,形狀類似男裝短衣的月牙形蓬袖,與裙襬造型相得益彰。這種風格可能搞到走火入魔,需要使用鯨骨才能把衣服撐出所要的形狀。
宮中仕女通常會為緊身上衣搭配氣勢驚人的大立領,其中最高最寬者可能延伸到穿戴者頭頂或腦袋後方甚遠處。為了固定立領、保持其高度與存在感,穿著者常需使用稱為「領撐」(supportasse)的架子把皺褶領從底下抬起來,以此為基礎做出多層次的複雜花樣;如果要讓領子更有立體感,還可加上「拂子」(whisk),也就是用彎曲的細條框張著透明布料,再綴以珍珠與蕾絲。
16世紀的時髦華服非常注重布面裝飾,通常會在緊身上衣或男裝短衣的翻領(rever)上頭下工夫。黑繡(blackwork)算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是以黑絲線在白布料上繡花的一種刺繡工法。伊莉莎白在位時期,黑繡的圖樣變得更華麗;16世紀早期愛用抽象幾何圖紋,後來逐漸改為花草紋樣,且常用銀線來畫龍點睛。不只是刺繡風格愈來愈鋪張,其他裝飾手法也一樣;開縫(slashing)在15世紀開始流行,做法是在表布上割出縫隙(收邊或不收邊)以露出底下更奢華的布料。
伊莉莎白一世在1603年過世,她葬禮上使用的肖像讓服裝史研究者發現一項無價史料,那便是畫中的束腰馬甲(corset),又稱「兩片式胸衣」(pair of bodies)。束腰馬甲裡頭有個支撐用的新設計,將一段長而直的鯨骨、木條或金屬條垂直縫在前方,稱為「插骨」(busk)。插骨設計在16世紀蔚為風尚,同時還染上了些情色氣息;這東西常是情人所贈的禮物,上面鐫刻私密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