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典男裝全圖解:蕾絲、馬褲、燕尾服,深度解密的奢華貴氣西服史
原文書名:How to Read a Suit: A Guide to Changing Men’s Fashion from the 17th to the 20th Century
產品代碼:
9789570866049系列名稱:
圖解系列編號:
154048定價:
550元作者:
莉蒂亞.愛德華(Lydia Edwards)譯者:
張毅瑄頁數:
224頁開數:
19x24.6x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1117出版日:
20221117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CIP:
423.2109市場分類:
藝術總論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揭開西裝筆挺下男子氣概的祕密,一覽四個世紀以來西方男性的服飾潮流,
從三角帽到紅高跟,從領飾巾到連肩袖,從晨禮服外套到馬甲背心,
所有設計、布料、剪裁、細節、風格和流行的發展,
徹底解密服裝的構造、歷史演變和設計靈感來源。
格子呢、花式天鵝絨、泡泡紗、柏林繡、梳毛紗……
絲袋假髮、腹帶、領飾巾、馬甲背心、馬褲、哥薩克式長褲……
班揚袍、大禮服外套、晨禮服外套、布蘭登堡大衣、燕尾服……
奇男子、通心粉男、丹迪男、摩德風、頹廢搖滾、阻特裝……
假使要看男性是怎麼建構他們自我認知中的「男子漢」,以及女性是怎麼認定何謂「理想」男士形象,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時尚。
透過珍貴藏品照片,93件經典西服精采圖解,一層層揭開俊美西服下的男性本色。
時尚總是在改變,某些新風格與過去的設計截然不同,但更多的情況則是每一年每一年發生一些細微變化,而這種變化有時難以察覺。《古典男服全圖解》綜觀每一段關鍵時期,為每一種新風格提供詳細圖解;對於橫跨四個世紀的男性時尚史這塊少被探索的領域而言,這是一本可信賴的視覺導覽書。
書中每一篇都有彩色歷史服飾圖像與解說,簡介重要特徵,呈現時尚風格如何隨著時間而發展,包括形狀、布料選擇、飾邊與內衣等方面。讀者能了解到服裝的構造,也能知道這些服裝的設計靈感是否來自歷史上某些關鍵時刻。除此之外,讀者還會發現,因應不同場合或穿著者的階級、年齡與社會地位,男裝也會出現不同的種類、剪裁、細部設計,甚至因此而較受歡迎或較不受青睞。
若有人想知道自家衣櫃裡「柴斯特菲爾」與「阿爾斯特」兩種大衣的不同,那這本華美的圖解書就是最理想的工具書,讓讀者能夠具備「解讀」男裝西服的所有必要資訊,無論學生、研究者、或是任何對歷史時尚感興趣的人都可以本書為最佳的指導手冊。
本書特色
縱貫四百年的西方男性時尚史圖鑑。作者依照不同的年代,從古典繪畫及博物館的收藏中,找來許多具代表性的帥氣西服,分析其歷史背景、服裝材質、功能、特殊名詞等等。這本賞心悅目又富含歷史知識的圖鑑,相信喜歡西方歷史劇的影迷、對時尚有興趣的讀者都會獲益良多。
名人推薦
台灣服飾誌╱《福爾摩沙時尚圖鑑》作者
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個人意見陳祺勳
許鳯玉╱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兼院長
各界讚譽
書裡有莉蒂亞•愛德華精挑細選的插圖與她絕妙的分析,是《古典洋裝全圖解》不可或缺的搭配讀物。男性服飾總是受到忽視,而此書終於給予它在服裝史上應得的地位。
——珍恩.德魯瑟道(Jean Druesedow),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博物館
這本書有力地駁斥了「男人對時尚不屑一顧」的說法。書中滿載各種華美服飾圖像,對任何有興趣一探男性衣著打扮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卡莉.布萊克曼(Cally Blackman),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莉蒂亞.愛德華又一次提取出數百年服裝歷史最精要處,以一種簡明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出那些微妙的「男子氣概」標誌。這不僅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古典洋裝全圖解》續作,也是任何圖書館應有的館藏。
——英格麗.米達(Ingrid Mida),加拿大多倫多瑞爾斯大學時尚學院館長與洋裝史專家
提醒人們,即使是最注重打扮的現代潮男,也遠遠追不上他的前輩祖先。
——安娜.墨菲(Anna Murphy),《泰晤士報》
莉蒂亞.愛德華再度推出完美的歷史服飾圖鑑,無論對於時尚史新手或是專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安柏.巴查特(Amber Butchart),時尚史學家、作家
大量插圖和精彩研究……《古典男裝全圖解》和《古典洋裝全圖解》系列,是學生、研究人員和任何對服飾史感興趣者的完美研究指南。
——英國服裝協會
揭開西裝筆挺下男子氣概的祕密,一覽四個世紀以來西方男性的服飾潮流,
從三角帽到紅高跟,從領飾巾到連肩袖,從晨禮服外套到馬甲背心,
所有設計、布料、剪裁、細節、風格和流行的發展,
徹底解密服裝的構造、歷史演變和設計靈感來源。
格子呢、花式天鵝絨、泡泡紗、柏林繡、梳毛紗……
絲袋假髮、腹帶、領飾巾、馬甲背心、馬褲、哥薩克式長褲……
班揚袍、大禮服外套、晨禮服外套、布蘭登堡大衣、燕尾服……
奇男子、通心粉男、丹迪男、摩德風、頹廢搖滾、阻特裝……
假使要看男性是怎麼建構他們自我認知中的「男子漢」,以及女性是怎麼認定何謂「理想」男士形象,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時尚。
透過珍貴藏品照片,93件經典西服精采圖解,一層層揭開俊美西服下的男性本色。
時尚總是在改變,某些新風格與過去的設計截然不同,但更多的情況則是每一年每一年發生一些細微變化,而這種變化有時難以察覺。《古典男服全圖解》綜觀每一段關鍵時期,為每一種新風格提供詳細圖解;對於橫跨四個世紀的男性時尚史這塊少被探索的領域而言,這是一本可信賴的視覺導覽書。
書中每一篇都有彩色歷史服飾圖像與解說,簡介重要特徵,呈現時尚風格如何隨著時間而發展,包括形狀、布料選擇、飾邊與內衣等方面。讀者能了解到服裝的構造,也能知道這些服裝的設計靈感是否來自歷史上某些關鍵時刻。除此之外,讀者還會發現,因應不同場合或穿著者的階級、年齡與社會地位,男裝也會出現不同的種類、剪裁、細部設計,甚至因此而較受歡迎或較不受青睞。
若有人想知道自家衣櫃裡「柴斯特菲爾」與「阿爾斯特」兩種大衣的不同,那這本華美的圖解書就是最理想的工具書,讓讀者能夠具備「解讀」男裝西服的所有必要資訊,無論學生、研究者、或是任何對歷史時尚感興趣的人都可以本書為最佳的指導手冊。
本書特色
縱貫四百年的西方男性時尚史圖鑑。作者依照不同的年代,從古典繪畫及博物館的收藏中,找來許多具代表性的帥氣西服,分析其歷史背景、服裝材質、功能、特殊名詞等等。這本賞心悅目又富含歷史知識的圖鑑,相信喜歡西方歷史劇的影迷、對時尚有興趣的讀者都會獲益良多。
名人推薦
台灣服飾誌╱《福爾摩沙時尚圖鑑》作者
林美香╱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個人意見陳祺勳
許鳯玉╱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兼院長
各界讚譽
書裡有莉蒂亞•愛德華精挑細選的插圖與她絕妙的分析,是《古典洋裝全圖解》不可或缺的搭配讀物。男性服飾總是受到忽視,而此書終於給予它在服裝史上應得的地位。
——珍恩.德魯瑟道(Jean Druesedow),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博物館
這本書有力地駁斥了「男人對時尚不屑一顧」的說法。書中滿載各種華美服飾圖像,對任何有興趣一探男性衣著打扮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卡莉.布萊克曼(Cally Blackman),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莉蒂亞.愛德華又一次提取出數百年服裝歷史最精要處,以一種簡明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出那些微妙的「男子氣概」標誌。這不僅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古典洋裝全圖解》續作,也是任何圖書館應有的館藏。
——英格麗.米達(Ingrid Mida),加拿大多倫多瑞爾斯大學時尚學院館長與洋裝史專家
提醒人們,即使是最注重打扮的現代潮男,也遠遠追不上他的前輩祖先。
——安娜.墨菲(Anna Murphy),《泰晤士報》
莉蒂亞.愛德華再度推出完美的歷史服飾圖鑑,無論對於時尚史新手或是專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安柏.巴查特(Amber Butchart),時尚史學家、作家
大量插圖和精彩研究……《古典男裝全圖解》和《古典洋裝全圖解》系列,是學生、研究人員和任何對服飾史感興趣者的完美研究指南。
——英國服裝協會
作者簡介
莉蒂亞.愛德華 Lydia Edwards
時尚歷史學家,畢業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曾任教於聖安德魯、丹地、及西澳大利亞大學,目前於澳洲伯斯的伊迪斯科文大學授課。著有《古典洋裝全圖解》。
譯者簡介
張毅瑄
臺灣大學化學系、歷史研究所畢業,譯有《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書籍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 1666–1700
第二章 1700–1799
第三章 1800–1859
第四章 1860–1899
第五章 1900–1939
第六章 1939–1969
第七章 1970–2000
名詞解釋
推薦序/導讀/自序
引言
為什麼要穿西服?
對我來說,聽別人談論衣著、談論他們生活經驗裡所謂的「正常」,每一次都是很有趣的體驗。2017年夏天,某次我無意間遇到三名年齡從青年到中年不等的男士坐在河畔俯瞰街景,聽見他們這樣討論專業場合的衣著問題。「現在都不必穿西裝了。」其中一個人說。「嗯,但至少會穿西裝外套,」另一人說,「然後穿卡其褲或者牛仔褲。」「確實不一定非得穿西裝,但你還是會穿啊。」第三個人說。21世紀的人對於所謂「得體」似乎還是從社會而非個人的角度來考量,而上面這段談話呈現了三種非常不同的詮釋。
在我們現在這個世界裡,當代最盛行的思潮是時尚自主,是「怎樣都行」,是把服裝裁縫的各種規範界線都給破除掉。但上面這段對話重申了一件事:西服對男性而言是個安全且熟悉的選項,穿了總之不會出錯。這兩種想法天差地別,而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男裝風景也是一樣,充滿活力但又讓人搞不清楚方向;在這種氣氛之下,男性的自信心與焦慮感似乎是齊頭並進。很多人每天依然穿西服,但愈來愈多情況下他們不一定「非得」穿西服,於是男性與這種關鍵性服裝的關係就又變得更加複雜且更加受損。本書會重述並重新檢驗這些課題數百年來的發展,將這一段與社會史密不可分的服裝史標誌出個大概模樣。
「時尚」是個錯綜複雜的詞,很容易受到誤解或被輕視。這個詞說的是我們用來遮蓋身體的衣物,但更重要的是指我們如何消化吸收這身衣著使其成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過去400年來,西方國家的男性一直使用三件式或兩件式西服(西裝外套與西裝褲,有時再加上馬甲背心)來表達他們的身分認同,讓這種衣服成為「男子氣概」的普世象徵符號。既然它本質上是西方人的發明,本書主要採用北美、加拿大、歐洲、英國與澳大利亞的西服作為例子,但同時也會注意到西服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吸納世界各地許多不同文化的要素。在各種差異很大的國家裡人們都穿西服,且設計師還會在西服中加入隱微或高調的文化指涉,本書最後一章會探討這個問題(特別是指涉日本的部分)。
西服當然不是只包含西裝外套、馬甲背心與西裝褲而已,畢竟時尚是由多重要素所製造出來的。襯衫、衣領、袖口、領帶、領巾、帽子、圍巾、大衣和帽子,這些東西全部搭在一起才能創造出安妮.荷蘭德所說的「某種最基礎的審美優越性,一種視覺型態上更進步的嚴肅性,過去女性時尚的那些發明者都不曾呈現這種概念。 」但說到底,主要能夠修飾穿著者體型的還是西服本身,且它也是影響穿著者身體姿態的最關鍵要素,設計者設計飾品的首要原則都是要以飾品襯托或補強西服造成的視覺效果;因此,本書中最著重分析的還是西裝外套、西裝褲與馬甲背心在這數百年間的變化,至於襯衫、大衣、帽子、領帶和其他的配件會在每一章導言中加以介紹,也會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個別分析,呈現整套西服是如何造成這樣的視覺效果與氣氛。除此之外,配件可以在讀者「偵測」書中西服變化的過程裡起到輔助作用,成為額外的一種輔助工具,和西服的本身一起提供更廣闊的文化與社會關聯。
從現代三件式西服那不同凡響的起點,一直到它在21世紀發展達到最高峰(可以這麼說),男裝歷史這整段故事出人意表與妙趣橫生的程度絕不下於女裝。在一個200多年來大同小異的「基礎」上頭,那些表面性的改變(有的很明顯,有的不起眼)卻能讓整趟旅程變得引人入勝。過去400年來,社會、政治與美學的影響力讓西服的樣式與功能都產生改變,雖緩慢但確實。如今洋裝已經不再是女裝界主角,但西服卻仍是男性日常衣著最重要(對某些人來說是必備)的部分。
話說回來,在時尚史這門領域中女裝的勢力一直壓過男裝。就算是那些設計比較質樸的洋裝,只要把好幾件拿出來擺成一排都能造成某種奇觀,原因之一就是21世紀女性自身的態度與期望,以及旁人對女性的態度與期望都與過去有天淵之別,以至於一件連著束腰馬甲(corset)的女用緊身上衣(bodice)搭配累贅的大長裙就能讓參觀博物館的人驚嘆不已。這不只因為人們想到每天穿這種衣物的困難艱辛,還因為許多博物館訪客和古裝劇觀眾其實很樂意幻想自己穿上這身耀眼奢華的禮服,享受至極的女性魅力而沉醉其中。
至於西裝褲、襯衫、馬甲背心與西裝外套,這個千篇一律的熟悉組合就讓現代人好接受多了,就算是漿挺的高襯衫領與襯衫式胸片(detachable shirt front/dickey)這種在今天看來過時且毫無必要的東西也一樣。兩者差別的關鍵可能就在「熟悉」這兩個字,男性西服的基本剪裁方式從19世紀至今始終大同小異(不過這段時期社會的大變動也確實讓男裝種類變得更多樣化),大概也因此它無法像束腰馬甲和硬質襯裙(crinolin)那樣散發出浮華與脫離現實的氣氛。話雖如此,但我們還是會在本書頭兩章介紹17與18世紀華麗炫目的貴族裝束,讓讀者知道皺邊、絲綢、素緞與蕾絲這些東西在西服發展早期可沒完全被歸類到女裝領域;相反地,當時「男子漢」最重要的性別與身分表彰莫過於一身一望即知奢華無比的衣服。
本書會從17世紀中葉三件式西服現身的時候開始說起,在那之後西服被接受成為男裝基本形式,只不過21世紀的男性在衣著上可說比前人擁有更多選擇。近年來,人們對於高級男裝展覽會,以及「嬉普士」(hipster)時尚與生活風格主張所造成的影響興趣大增,在此情況下本書能幫助讀者更有技巧地辨識西服輪廓在大、小處的變化,也能讓讀者在過程中得到更多樂趣。書中每一章都會舉出例子來展現特別重要或特別有趣的時尚變遷,並對這些例子各別加以分析,至於章前導言則會簡短介紹歷史脈絡與歷史背景。
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與歷史學會珍藏著數量龐大的西服,但它們卻不像洋裝或其他女用衣物那樣容易被我們看見,很多西服藏品被拿出來展覽的時間都偏少(尤其是19世紀整體變化較少的那種深色西裝),所以好的照片也就更難取得。博物館能用專業技術打造美輪美奐的展覽現場,但我們時常發現西服還是要穿在真人身上最好看,因為穿著者的姿勢與態度能為這身嚴肅服飾增添太多風情;為此我在書中會選用一些肖像畫、照片與廣告,因為這些材料特別能展示出某些西服風格的特點。
這在我們討論那些較不常見的西服時很有用,甚至包括那些不符合我們對西服一般印象、但卻在西服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服裝。此外,我們也應該看看那些買不起絲綢素緞的人穿的是什麼衣服。西服這東西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能超越階級藩籬,17世紀末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至少擁有一件西服,這件西服可能破爛、可能老土到不行,但他們都會經常穿著它,而這個情況在本書的例子裡也會呈現出來。女裝有裙箍巨大的裙子和勒緊人的束腰馬甲,但男士們只要簡簡單單穿著一件馬褲或西裝褲搭配外套,這種打扮既適用於體力勞動也適用於坐辦公室。19世紀之前這類圖例不那麼常見,但幸好有尼可拉斯.波納(Nicolas Bonnart)、溫瑟斯勞斯.侯拉爾和雅各布斯.約翰尼斯.勞威爾斯(Jacobus Johannes Lauwers)等人留下一些老資料。等到1839年攝影技術出現之後,勞工與中產階級男士衣著的圖像史料自然也就變得常見,而本書也會盡可能地分析這些史料。本書要說的不僅是衣服,還包括衣服所激發出的人的心態與審美觀。
千禧觀點
2016年6月,BBC廣播第四台(radio 4)的消費節目《你與親朋好友》(You and Yours)做了一個討論男裝演變的特輯,重點特別放在千禧世代的習慣與影響。一名來自曼徹斯特的20歲年輕男士同意受訪,「我現在穿的是白襯衫、細筒牛仔褲、合身的輕便西裝外套(blazer),然後戴個領結。」他這樣說。他有點心虛地承認自己為了買衣服花太多錢,但又辯解說這樣做也沒錯,因為現在「大家都比較能接受愛打扮這件事」。然後他又接著說這已經不是女性專屬的特質,而更是21世紀「型男」必備的標誌,且在他看來有愈來愈多年輕男性符合這項描述(還引以為榮)。
市場分析師敏特爾(Mintel)可以從統計學角度證明這個趨勢,他給該節目的報告書中說男裝銷售的生意大發利市,它在2016年的成長速率是女裝銷售的兩倍。然而據某位發言人所說,這種成長率大多要歸功於年輕人與他們追逐時尚的熱情。「男性現在更在意自己的外表,」她解釋道,「25到44歲的比較會注意……最新的服裝風格,且有意願購買更多有趣而獨特的服飾。 」「年輕」與「獨特」,兩者之間的關聯或許正是近年來人們對男裝歷史(特別是西服)產生興趣的核心因素。「嬉普士」這個詞出現在20世紀中葉,它原本是個貶義詞(指那些咆勃爵士樂(bebop)的狂熱愛好者),如今卻只會讓人想到復古事物;精確而言,所謂「嬉普士」現在是指一個人有意識地取用「老式」的東西而拒絕接受主流文化──特別是主流時尚文化。
永續性與「慢時尚」(slow fashion)當然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們希望自己活得更符合道德標準、成為一個更負責任的消費者。然而,嬉普士尋求「忠於自我」這件事或許反而將他們放到主流的正中心。復古衣物、鬍子、粗框眼鏡這些東西原本能讓嬉普士與眾不同,但現在愈來愈多人也這樣打扮,許多年輕人會從這種「風格」裡面挑出不同的東西,並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搭配。「懷舊」的吸引力在一個充滿不確定與不穩定的世界裡最為強大,而嬉普士的動機或許也不只是想展現本我、想用過時的裝扮來顯示自己很酷而已。海琪.詹斯(Heike Jenss)主張說這種期望是與「記憶」這個複雜的概念以錯綜複雜的方式緊密交纏;將舊衣服「視為復古、視為直接能被認出的『舊』」而產生興趣,這是因為人想要以「有距離」的方式來回憶,而她認為我們在這種「距離」之下才能「賦予舊衣物新的名字」,也才能「演化通過一個暫時性的……臨界點:從『過氣』變成『過去』,從『退流行』變成富有『老派時尚』氣質。 」所謂「古著」本質上就是加了點神祕感的二手衣物,又由於嬉普士的熱愛使它似乎包含了一種觀念,認定一個人身上如果能散發出某種「過往」(尤其是20世紀中葉)的氣息,那就很值得羨慕,甚至嫉妒。然而,當我們把世界大戰期間的悲苦與創傷看成某種迷人魅力,這就會造成很多問題,本質上這變成了作家與批評家歐文.哈瑟利(Owen Hatherley)所謂的「艱苦懷舊」(austerity nostalgia),其原則在時尚領域展現得最為明顯。 對(廣義的)男性來說,粗呢料(tweed)、馬甲背心、開襟衫、風衣(trench coat)、休閒西裝外套和直筒褲可能讓人想起1930年代到1970年代這麼長一段時間,而當讀者看到本書中採用的20世紀西服樣本,必然也會聯想到某些搭上這股復古熱潮的當代設計師作品。
同時,我們對「復古」的定義也很高程度受到電視電影的影響,尤其是那些長青不衰的古裝劇。近年來,像是《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敘述1920年代英格蘭一支以伯明罕(Birmingham)為大本營的暴力幫派發展過程與活動)這類熱門影集讓大眾更容易接近舊時代男裝風格,也讓這種風格更受大眾喜愛。古斯塔夫.譚波(Gustav Temple)是《夥計》(The Chap)這本詼諧挖苦的「給現代紳士的雜誌」主編,他認為「男性對於任何能帥氣穿上一身西裝與禮服的理由都來者不拒」,但其實很多人覺得自己必須在「場合許可」的情況下才能放心享受這件事。《浴血黑幫》裡有講究的上層階級訂制服飾,也有世紀之交勞工階級服裝的粗曠元素(報童帽〈flat cap〉、釘靴〈hobmail boots〉、喇叭褲〈bell-bottomed trousers〉),兩者相混,讓人們就算「擔心自己穿得太端莊、太高檔或太正經……都能有理由用一種比較前衛的方式來穿搭當年流行的服裝。」
男性(如譚波指出的特別是年輕男性)需要借用虛構人物的衣櫥才能在穿西服時比較自在,這件事可能就是「艱苦懷舊」與我們對「復古」的寬鬆定義這兩者之核心所在。三件式西服歷史當然遠遠早於《浴血黑幫》的20世紀初期,本書主要討論的是三件式西服,但也會涉及那些流行男裝是由兩件而非三件衣物所組成的時代。西服這種風格誕生時,其中革命性的新元素其實是馬甲背心,這件東西即將改變男裝時尚的走向,並徹底建立起一套明確獨屬於男性的專用服飾。這整套「基礎」存在了300多年且始終盛行,這證明它的力量經久不衰;而它內部所出現的變化又證明它具備多功能與超越性。
西服也引發人們對「男子氣概」產生一些心結,這些心結至今猶存,比如人們會搞不清楚男性怎樣在衣著上花心思可以算是「正確」,或甚至男人到底該不該表現出重視衣著的樣子。某些人覺得西服是讓他們不用花工夫考慮衣著的便利選項,其他人則將西服視為展現活力甚至顛覆性的最佳材料。本書例子會呈現以上這各種看待西服的態度,且每一章的基本歷史導讀能提醒讀者當時政治、社會與審美價值觀出現了什麼關鍵性變化,從而導致整體改變。
本書最關注的課題正如書名所示:怎樣讓讀者學會「讀懂」一套西服。西服在歷史上的風格演變比起洋裝通常較緩慢且較不明顯,因此要辨認出某套西服的年代也就困難不少。當一個學生看見兩套19世紀早期的黑色燕尾服,他要從何著手判斷哪一套是1815年,哪一套是1830年?答案就是這名學生必須擁有一雙明察秋毫的眼睛,這是任何一個有心鑽研時尚史的學生或專業人士的必備技能。現代服裝設計師通常也有能力精確指出風格上的關鍵差異,並以呼應當代氣氛與態度的方式將歷史元素融入他們的作品。此外,對於每一個在博物館展覽廳中遊覽的歷史時尚愛好者,以及每一個看著古裝劇思考劇中服飾是否合乎歷史的人,我認為這項技能還是不可或缺。如果我們要正確而完整地知道歷史中男性、女性怎樣理解彼此,我們就應該同等重視這兩者的服飾。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在他那本討論現代男性陽剛特質的論文《人類的由來》(The Descent of Man)裡提出幾個社會上對「西服」與「穿著西服」的理解,第一個是西服可被視為一種保護色,而依佩里看來灰色辦公西裝(business suit)特別有這種效果,因為這種衣服的功能「不只是讓人看起來幹練,還能讓人隱形……辦公西裝是那些專門負責查看、負責評估的人的制服,光憑藉它無所不在這一點就能用來擋掉別人意見。 」現代辦公西裝可說是種盔甲,男性穿著它就不必暴露真實的自己。於此同時,佩里還說男人穿時髦西裝的目的不是要吸引女人,而是要「給男性敵手一個下馬威」,讓對手切切實實「知道他的成就有多高」。
如果這兩個論點都成立,那麼關於西服的這篇敘事就更吸引人了。如果西服是如此無趣、如此千篇一律,那為什麼它能存在這麼久,且人們還不斷對它進行創新?如果男人穿西裝就只是為了給其他男性一個強烈印象,這不證明了這套「制服」具有極大的力量與潛能嗎?我們想當然耳認定西服是現代男性的標誌,但前面這些問題仍會被提出來討論,這就表示此事有更進一步探索的價值。
文章試閱
現代人能親眼見到16世紀留下來的洋裝的機會並不多。當時的衣服堅固耐穿,人們常把老衣物拿來改造成新衣服(或作為新衣的一部分),就算富貴人家都是如此,所以沒有幾件骨董衣物能完整留存至今。此外,關於那時候工人或下層階級的衣著,如今也缺乏完整的實物史料。幸好16世紀還有豐富的畫像與其他藝術作品(主要出自歐洲),讓我們知道當時衣服長什麼模樣,本書第一章最主要就是對這些人像畫加以分析。
16世紀歐洲女性服飾由多層衣物構成,氣候問題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研究顯示16世紀晚期平均氣溫比20到21世紀要低兩到三度,加上當時不分男女都必須時時刻刻穿著正式全裝,一方面是實用性,一方面要顯示禮節教養,因此為了一件衣服用上這麼多布料也就不會令人見怪。在此同時,一種俐落合身的剪裁逐漸出現,遠離寬鬆多褶的中古風格;人們仍為了製作外衣耗費大量布疋,但也開始注意呈現身體各個部位的輪廓。從1550年代以降,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女性日常洋裝基本上一定由襯衣(smock)、束腹(stays)、打底長衫(kirtle,後來變成襯裙〔petticoat〕,通常連著緊身上衣〔bodice〕)、外衣(gown)、裙撐(farthingale)、前幅(forepart)、袖子、皺褶領(ruffle)、頸巾(partlet)等部分組成,這些名詞本章都會加以介紹。由於那時女性的襯衣底下沒有襯褲(drawer)或任何形式的內衣,因此特別需要多層衣著來確保穿著者不會走光。外衣是整套衣服的重點,其剪裁可能寬鬆也可能貼合腰線,呈現當時流行風格要旨。法國、英格蘭和西班牙的緊身上衣能做出錐狀V字線條,日耳曼和義大利式的外衣則具有顯露在外的前束帶(前述法國等地區通常將外衣束帶做在側邊或背後)和誇張的大蓬袖,十分特殊。
1558年,伊莉莎白一世登基成為英格蘭、愛爾蘭與法國女王。她在政治上氣魄不讓鬚眉,但私底下她可是醉心於歐洲各國女裝的世界,當國六十年期間還開創不少時尚風潮。擁有一半西班牙血統的瑪麗女王在位時帶起洋裝造型上的西班牙風尚,以裙撐和皺褶領為主,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伊莉莎白時代。除了西班牙式的三角形裙撐(稱作verthingale,由法文裙撐一字vertugarde演變而來)以外,後來又出現另一種新式「環筒式裙撐」(circular roll),可謂16世紀第二號裙撐形式。環筒式裙撐據說源自法國,是一個塞滿填充物的布料圓管,繞在腰際來把收摺在腰部的外裙撐開,讓裙子蓬出一個巨大空間,將都鐸時代較平順、較呈三角狀的裙部造型改得面目一新。當時有幅作者不詳的著名諷刺畫〈女人的虛榮〉(The Vanity of Women, c.1590-1600 ),畫的就是幾名婦女專心致志試穿各種大小的「臀筒」(bum roll,即環筒式裙撐),針砭為了製作這種特殊裙型而耗費大量布料的行為。不過,縱然環筒式裙撐的裙子用起材料頗為鋪張,但對某些女性而言,拋棄舊式裙撐改用這種新式衣著卻代表自身社會地位有所下降。
放眼全歐,人們對衣服的選擇很受禁奢令影響,連上層階級都不能倖免。伊莉莎白繼位前這些法令已經存在,目的就是節制服飾不要奢華過度;伊莉莎白女王也沿襲舊規,限制不同階級的人只能穿著某些服裝形制、使用某些料子。這類法令背後還受政治動機影響,政府藉此能夠有限度控制海外商品進口情形。伊莉莎白在1574年6月寫道:「近年來,服飾的鋪張程度、外國奢侈品過量進口的情形已被默許惡化到了極點,這想必要導致我領土全境大量財富資產顯著流失。」
除了貴族成員以外,任何女性不得穿著「金絲、薄綢,或黑貂皮草」和天鵝絨、金銀線繡或織的蕾絲、繡花絲綢等等;這份清單列下去還要限制素緞(satin)、花緞(damask)、植絨塔夫綢(tufted taffeta)、絲質羅緞(silk grosgrain)等布料在外衣、襯裙、打底長衫上的使用,每種衣物使用不同料子都有不同規範。某些服飾是「騎士兒子的妻女或騎士繼承人的妻女」可以穿著,少數場合裡「公爵夫人、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近身侍女」能使用她們女主人用過的東西。雖然要在法律上貫徹這些禁令或是實際執法都很困難,但這些條文確實讓中產階級更加不容易晉身貴族(除非克服重重阻礙);用衣著這種外顯的方式彰顯財富能造成很大的效果,限制高級服飾流通則是個進行社會與政治控制的好方法。禁奢法在歐洲其他地方自古有之,但到了17世紀中期反對聲浪在各國已普遍出現,上流社會開始有人對此表達不滿,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就是其中一位,他批評禁奢法的實施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並主張頒布法令的當權者最應該身為道德典範:「國王應當捨棄那些排場噱頭,他們擁有的已經夠多了;比起他人,君主的鋪張行為最不可原諒。」
在不列顛群島和歐陸本土,女性服飾的一些設計靈感是從男裝而來。人們愈來愈注重人體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區別,因此上下半身的衣物也要有所不同,這種概念可說是由男裝短衣(doublet)衍生而來,上頁圖的法國銅版畫是一例。某些法國女士選擇穿著西班牙風格的緊身上衣,硬挺的立領是其特徵,這種服飾與當時時髦男性的衣著幾乎一模一樣。皺褶領是那時紅極一時的飾品,男女所用的實際上看不出差別,特別是伊莉莎白即位後那幾年裡更是如此。後人對這東西的印象多是那種大型閉合式平面皺褶領,但在16世紀其實常能見到開口式的例子,這種皺褶領下方邊緣收束處像一般立領造型一樣,只包覆頸部兩側與後腦。除此之外,在不同國家也可發現皺褶領的形狀或穿戴技巧都有細微差異,因此綜觀全歐各地能看到的變化就很可觀。
16世紀末出現的法式(或稱輪式〔wheel〕)裙撐集各種不實用之大成,可謂富貴閒人仕女衣著的典型。比起其對頭西班牙人的衣著品味,法國人原本偏好較為陰柔靈活的時尚風格,因此這種裙撐竟會發源於法國實在出人意料。
法式裙撐上市前不久,許多法國婦女已經開始穿好幾層加硬的緊身上衣來撐開裙襬,形成瀑布般從腰部垂到地板的不規則皺褶,與西班牙式裙撐所托出的平滑線條有天壤之別。
法式裙撐是藤編的盤狀結構,模樣像是圍繞女性腰部的一圈圈光暈向四面平伸,底下墊著一條大布卷來抬高後方、壓低前方,使得原本已呈錐形的軀幹線條更被拉長;裙子直接從藤箍邊緣垂落地面,造成軀幹變窄、腿部變短的特殊視覺效果。這類衣服會搭上「裙撐袖」(verthingale sleeves),上下一般寬大的袖子收束於肩膀,形狀類似男裝短衣的月牙形蓬袖,與裙襬造型相得益彰。這種風格可能搞到走火入魔,需要使用鯨骨才能把衣服撐出所要的形狀。
宮中仕女通常會為緊身上衣搭配氣勢驚人的大立領,其中最高最寬者可能延伸到穿戴者頭頂或腦袋後方甚遠處。為了固定立領、保持其高度與存在感,穿著者常需使用稱為「領撐」(supportasse)的架子把皺褶領從底下抬起來,以此為基礎做出多層次的複雜花樣;如果要讓領子更有立體感,還可加上「拂子」(whisk),也就是用彎曲的細條框張著透明布料,再綴以珍珠與蕾絲。
16世紀的時髦華服非常注重布面裝飾,通常會在緊身上衣或男裝短衣的翻領(rever)上頭下工夫。黑繡(blackwork)算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是以黑絲線在白布料上繡花的一種刺繡工法。伊莉莎白在位時期,黑繡的圖樣變得更華麗;16世紀早期愛用抽象幾何圖紋,後來逐漸改為花草紋樣,且常用銀線來畫龍點睛。不只是刺繡風格愈來愈鋪張,其他裝飾手法也一樣;開縫(slashing)在15世紀開始流行,做法是在表布上割出縫隙(收邊或不收邊)以露出底下更奢華的布料。
伊莉莎白一世在1603年過世,她葬禮上使用的肖像讓服裝史研究者發現一項無價史料,那便是畫中的束腰馬甲(corset),又稱「兩片式胸衣」(pair of bodies)。束腰馬甲裡頭有個支撐用的新設計,將一段長而直的鯨骨、木條或金屬條垂直縫在前方,稱為「插骨」(busk)。插骨設計在16世紀蔚為風尚,同時還染上了些情色氣息;這東西常是情人所贈的禮物,上面鐫刻私密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