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問世30周年經典新版)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3235415系列名稱:
人文系列編號:
V032定價:
520元作者:
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lowski)譯者:
汪冠岐相關作者:
編者:Danusia Stok頁數:
392頁開數:
14.8x21x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30717出版日:
20230717出版社: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CIP:
987.31市場分類:
電影戲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坎城、威尼斯及柏林三大影展獲獎名導
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唯一親述自傳
★首度完整回顧成長求學歷程及創作脈絡、工作心法、思想
★近百張珍貴奇氏家庭生活照、攝影作品、電影劇照與拍攝現場工作照
★特別收錄: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傾力撰寫6000字專文導讀
出版30周年全新譯本,經典再版
2023金馬經典影展『奇士勞斯基導演全集』觀影必備!
「拍電影是一種苦行,是清早起床、徹夜不眠,是煩惱發愁、擔心下雨。這才是拍電影。而且感到滿足的片刻極少發生。」
涵蓋迷信、算命、預感、直覺、夢境的這個領域屬於人的內心世界,而這一切最難拍。即便知道不管我多努力嘗試,都無法用電影捕捉這一切,但這就是我選擇的方向,我要竭盡所能去靠近。打從一開始,我就試著要抵達那個領域。
我是個還有很多事不明白、持續在追尋的人。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奇士勞斯基是極少數能以「偉大」來形容的導演。
其早年紀錄片作品多著墨於底層生活的淒愴處境,藉以對政治、歷史提出批判與控訴,經常游走在電檢的刀峰邊緣;劇情片則深入探討道德困境和生命意義,並融入形而上、神祕主義,直視人生卑微的欲求和宿命的無奈。
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多以「愛」為基底,總能在細膩處泅入觀眾心脈與之共振,奏鳴成悲歡離合的生命交響曲,並以宛如女高音瀕臨破碎的美聲,詠嘆出人性光輝的最終樂章。
一頁華爾滋Kristin╱影評人
馬欣╱影評人
幾米╱繪本作家
郭強生╱作家
舒國治╱作家
蔣勳╱作家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重磅推薦:
鮮少有人具備這種把意念完美戲劇化而非流於言述的表現能力!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2001太空漫遊》導演
就像是在跟奇士勞斯基的靈魂說話。那是個平行的世界,在那裡面有我們的靈魂與軀體,也有我們的空虛與空無。他的片始終最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從他自己特有的觀點看來…常常是別具風格的。這種風格不是以那種啪地一聲覆蓋在一切之上的方式運作,而是以一種出自內心的方式來完成大多數的作品,所謂風格,只是他的解決之道而已。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藍色情挑》女主角
在我所有合作過的導演中,只有他這麼注重如此精確的細節,就是這些細節賦予他的電影靈魂。他曾跟我說過他研究人的方式,每個人的肢體都有語言以及別人沒有的細節,他能夠描寫如此精確且人性的角色,就是他對細節的講究,彷彿他在用顯微鏡看東西。我很幸運能為一部電影被放到奇士勞斯基的顯微鏡下。
──茱莉•蝶兒(Julie Delpy),《白色情迷》女主角
日常生活充滿了感覺,充滿預感。孤獨有時會帶來強烈的完整感。你有時感到完滿,有時感到空虛,對每天發生的小事,突然變得很敏銳。我覺得奇士勞斯基就是想拍這些東西,這些感覺。其實驅使我們做出種種行為的,正是這些直覺與小事情。
──伊蓮•雅各(Irène Jacob),《雙面薇若妮卡》、《紅色情深》女主角
重要作品得獎紀錄:
《紅色情深》:
1995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劇本、攝影提名
1995 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
1995 獨立精神獎最佳外國影片
1995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4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4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影片
1994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影片
1994 坎城影展正式競賽
《白色情迷》:
1994 柏林影展最佳導演
1994 法羅島影展最佳劇本
1994 卡羅維瓦利影展
1994 芝加哥影展
《藍色情挑》:
1994 法國凱薩獎最佳女演員、剪輯、音效
1994 西班牙哥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1994 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外國影片
1993 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3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
1993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女演員、攝影
《雙面薇若妮卡》:
1992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2 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影片
1991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
1991 華沙影展觀眾票選獎
1991 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
精神獎
《十誡》:
2000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傑出電影劇集
1991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
1989 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兒童電影獎
1989 巴西聖保羅影展影評人獎
1989 聖塞巴斯汀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榮譽提及
《愛情影片》:
2000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傑出電影劇集
1991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
1989 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兒童電影獎
1989 巴西聖保羅影展影評人獎
1989 聖塞巴斯汀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榮譽提及
《殺人影片》:
1990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
1988 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1988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1988 波蘭影展最佳影片
1988 慕尼黑影展最佳影片
1988 法國電影筆記年度十大影片
《機遇之歌》:
1987 坎城影展
1987 波蘭影展銀獅獎、最佳男演員
1987 法羅島影展最佳劇本
《電影狂》:
1980 柏林影展論壇單元INTERFILM 獎
1980 芝加哥影展金雨果獎
1979 莫斯科影展金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1979 波蘭影展最佳影片、男演員
坎城、威尼斯及柏林三大影展獲獎名導
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唯一親述自傳
★首度完整回顧成長求學歷程及創作脈絡、工作心法、思想
★近百張珍貴奇氏家庭生活照、攝影作品、電影劇照與拍攝現場工作照
★特別收錄: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傾力撰寫6000字專文導讀
出版30周年全新譯本,經典再版
2023金馬經典影展『奇士勞斯基導演全集』觀影必備!
「拍電影是一種苦行,是清早起床、徹夜不眠,是煩惱發愁、擔心下雨。這才是拍電影。而且感到滿足的片刻極少發生。」
涵蓋迷信、算命、預感、直覺、夢境的這個領域屬於人的內心世界,而這一切最難拍。即便知道不管我多努力嘗試,都無法用電影捕捉這一切,但這就是我選擇的方向,我要竭盡所能去靠近。打從一開始,我就試著要抵達那個領域。
我是個還有很多事不明白、持續在追尋的人。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奇士勞斯基是極少數能以「偉大」來形容的導演。
其早年紀錄片作品多著墨於底層生活的淒愴處境,藉以對政治、歷史提出批判與控訴,經常游走在電檢的刀峰邊緣;劇情片則深入探討道德困境和生命意義,並融入形而上、神祕主義,直視人生卑微的欲求和宿命的無奈。
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多以「愛」為基底,總能在細膩處泅入觀眾心脈與之共振,奏鳴成悲歡離合的生命交響曲,並以宛如女高音瀕臨破碎的美聲,詠嘆出人性光輝的最終樂章。
一頁華爾滋Kristin╱影評人
馬欣╱影評人
幾米╱繪本作家
郭強生╱作家
舒國治╱作家
蔣勳╱作家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重磅推薦:
鮮少有人具備這種把意念完美戲劇化而非流於言述的表現能力!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2001太空漫遊》導演
就像是在跟奇士勞斯基的靈魂說話。那是個平行的世界,在那裡面有我們的靈魂與軀體,也有我們的空虛與空無。他的片始終最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從他自己特有的觀點看來…常常是別具風格的。這種風格不是以那種啪地一聲覆蓋在一切之上的方式運作,而是以一種出自內心的方式來完成大多數的作品,所謂風格,只是他的解決之道而已。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藍色情挑》女主角
在我所有合作過的導演中,只有他這麼注重如此精確的細節,就是這些細節賦予他的電影靈魂。他曾跟我說過他研究人的方式,每個人的肢體都有語言以及別人沒有的細節,他能夠描寫如此精確且人性的角色,就是他對細節的講究,彷彿他在用顯微鏡看東西。我很幸運能為一部電影被放到奇士勞斯基的顯微鏡下。
──茱莉•蝶兒(Julie Delpy),《白色情迷》女主角
日常生活充滿了感覺,充滿預感。孤獨有時會帶來強烈的完整感。你有時感到完滿,有時感到空虛,對每天發生的小事,突然變得很敏銳。我覺得奇士勞斯基就是想拍這些東西,這些感覺。其實驅使我們做出種種行為的,正是這些直覺與小事情。
──伊蓮•雅各(Irène Jacob),《雙面薇若妮卡》、《紅色情深》女主角
重要作品得獎紀錄:
《紅色情深》:
1995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劇本、攝影提名
1995 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
1995 獨立精神獎最佳外國影片
1995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4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4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影片
1994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影片
1994 坎城影展正式競賽
《白色情迷》:
1994 柏林影展最佳導演
1994 法羅島影展最佳劇本
1994 卡羅維瓦利影展
1994 芝加哥影展
《藍色情挑》:
1994 法國凱薩獎最佳女演員、剪輯、音效
1994 西班牙哥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1994 瑞典金甲蟲獎最佳外國影片
1993 芝加哥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3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
1993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女演員、攝影
《雙面薇若妮卡》:
1992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2 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國影片
1991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音樂
1991 華沙影展觀眾票選獎
1991 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
精神獎
《十誡》:
2000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傑出電影劇集
1991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
1989 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兒童電影獎
1989 巴西聖保羅影展影評人獎
1989 聖塞巴斯汀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榮譽提及
《愛情影片》:
2000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傑出電影劇集
1991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
1989 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兒童電影獎
1989 巴西聖保羅影展影評人獎
1989 聖塞巴斯汀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榮譽提及
《殺人影片》:
1990 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
1988 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1988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1988 波蘭影展最佳影片
1988 慕尼黑影展最佳影片
1988 法國電影筆記年度十大影片
《機遇之歌》:
1987 坎城影展
1987 波蘭影展銀獅獎、最佳男演員
1987 法羅島影展最佳劇本
《電影狂》:
1980 柏林影展論壇單元INTERFILM 獎
1980 芝加哥影展金雨果獎
1979 莫斯科影展金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1979 波蘭影展最佳影片、男演員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Krzysztof Kieślowski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生於波蘭華沙。
一九六二年畢業於華沙劇場技師學院,隨後一年的時間在當代劇院擔任服裝管理。一九六四年,在第三次嘗試之後終於考取著名的洛茲電影學院,並於一九六八年完成學業。
一九七○年代中期完成一系列紀錄片,其中包括《洛茲小城》、《身家調查》、《初戀》等,聚焦城市居民、工人、士兵底層生活的社會紀實,成為當時波蘭最突出紀錄片創作者之一。後因《七一年的工人們》素材遭竊事件及拍攝《火車站》時膠捲險些被利用成刑案證據,決定放棄紀錄片轉而拍攝劇情片,並認為「虛構的故事擁有更多的藝術自由,可以更真實地描繪每天發生的事」。一九七五年的《職員》開啟了與華沙托爾製片廠長期合作關係,到了七○年代晚期八○年代初期,進而成為波蘭電影革命運動「道德焦慮電影」重要成員之一。一九七九年起以《電影狂》、《機遇之歌》、《不絕之路》等片獲柏林影展、莫斯科影展大獎肯定。一九八九年拍攝《十誡》電視影集,以《聖經》中誡命為題,由十段故事構組出對戒律與人性的辯證。環繞著一個華沙社區的居民生活,藉由各自的道德抉擇、掙扎與禁忌,描繪出一幅波蘭當代社會圖像。
奇氏一生共拍攝了四十多部短片、紀錄片、電視、劇情長片。一九九一年《雙面薇若妮卡》贏得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影評人費比西獎及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奠定電影大師地位;之後的『藍白紅三部曲』則連獲威尼斯、柏林、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導演、女演員等重要獎項,被視為影史經典。
奇士勞斯基在一九九四年柏林影展《白色情迷》首映記者會上宣告退出影壇,兩年後因心臟支架手術失敗,於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三日辭世,時年五十四歲,留予影迷無限的懷念。
譯者簡介
汪冠岐╱譯者
帶著對奇士勞斯基與伊蓮•雅各的愛,戰戰兢兢地翻譯本書。
國立臺灣大學翻譯所畢業,譯作有《從前,有個好萊塢》(小說)、《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讀心:我們因此理解或誤判他人意圖的心智理論》;另有合譯作品《人物的解剖》、《暴力鬼才昆汀•塔倫提諾》、《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多面英雄凱因斯》。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作者簡介
Danusia Stok╱編者
從事寫作及翻譯。曾以譯者或研究員的身分參與多部波蘭紀錄片的製作,並與波蘭導演傑西.史考利莫斯基一起創作了電影《英倫月光》(Moonlighting)。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一年間在波蘭生活,結識了多位重量級波蘭影人,其中包括奇士勞斯基。Danusia Stok目前定居英國,並經常造訪波蘭,和兩國電影界保持密切聯繫。
書籍目錄
【導讀】
關於奇士勞斯基,我記得……╱聞天祥
謝辭
引言
序╱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Ⅰ 成長經歷
歸鄉
電影學校
Ⅱ 紀錄片獨特的角色
洛茲小城
我曾是個士兵
七一年的工人們
身家調查
初戀
醫院
我不知道
守夜者的觀點
車站
Ⅲ 劇情片
人行地下道——為了學習
職員——人生的隱喻
傷痕——有瑕疵的劇本
寧靜——一部「時代劇」
電影狂——困境
機遇之歌——機遇或命定
短暫的工作日——共產病毒
不絕之路——我們都低頭了
十誡
殺人影片
愛情影片
雙面薇若妮卡——純粹的情感
Ⅳ 「我不喜歡『成功』這個字眼」
Ⅴ 藍白紅三部曲
作品年表
推薦序/導讀/自序
序言╱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拍電影並不意味著觀眾、影展、影評、訪問。拍電影意味著每天清晨六點起床,意味著寒冷、雨水、泥濘,還有必須扛著沉重的燈光器材。這是個折磨心神的工作,而且在某個階段,其他事情都得退居次要,包括你的家庭、你的情緒,以及你的私生活。當然,火車司機、生意人或銀行從業者也會這麼描述他們的工作,他們說得肯定也沒錯。但這是我做的工作,現在寫的也是我的工作。或許我不應該繼續做下去了,我幾乎耗盡了電影人必備的一項特質—耐性。我對演員、攝影師、天氣,對無所事事地等待,對任何事都不稱心,已經毫無耐性可言。但同時,我又不能表現出來。對劇組人員掩飾我缺乏耐性,讓我心力交瘁。我覺得比較敏感的人都了解,我對自己這方面的性格很不滿。
拍電影在全世界哪裡都一樣:有人提供我小小攝影棚裡舞台的一個角落,那裡有張突兀的沙發、一張茶几、一張椅子。在這個布置出來場景裡,我嚴厲的口令聽起來格外詭異:安靜!開機!開拍!我又再次受到這個想法折磨:我在做一份無足輕重的工作。幾年前,法國媒體《解放報》(Libération)問好幾位導演,他們為什麼拍電影。我當時回答:「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做其他事。」所有答案裡,就屬我的答案最短,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答案引人注意。又或許因為我們這些電影人太常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多荒謬—只要想想我們整天板著的臭臉、拍片花的錢和賺來的錢、假裝成上流社會一分子的作態,就會這麼覺得。我能理解費里尼(Fellini)和其他大部分在片廠搭建街道、房子,甚至人造海洋的導演:這麼做就沒那麼多人看到導演工作的不體面和無足輕重。
不過,拍片時常常也會發生一些事,讓這種愚蠢的感覺消失的一乾二淨。這次是四位年輕的法國女演員。在一個隨意的地方、穿著不適合的衣服、假裝自己有道具和夥伴,她們把戲演得好極了,好到所有一切都變得格外真實。她們說著零零碎碎的台詞,時而淡淡一笑,時而面露憂愁。在那一刻,我可以理解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文章試閱
關於奇士勞斯基,我記得……╱聞天祥
崇拜導演,如同愛人:第一印象固然深刻,但路遙才知馬力。有時恨不得定格在初識,只想銘刻那份驚艷;也有細水長流,愈看愈對味。能讓人感到相見恨晚、不論繼續交陪或掘根探前都樂此不疲的,更是鳳毛麟角,例如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對許多影迷而言,這位波蘭導演的代表作莫過於晚期的《雙面薇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以及《藍色情挑》(Trois couleurs. Bleu,1993)、《白色情迷》(Trois couleurs. Blanc,1994)、《紅色情深》(Trois couleurs. Rouge,1994)等「三色」系列。但我對他的崇拜要再早一點。
十誡系列:電影之神
大約1989、90年之交,首次在真善美戲院看到《愛情影片》(Krótki film o miłości,1988)。不過就是個「所愛非人」的故事,男主角把偷窺當作戀慕的行徑,在今天搞不好還會先被「出征」。但奇士勞斯基非但把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在《後窗》(Rear Window,1954)教科書級的偷窺鏡頭發揚光大,還能推陳出新。在愛與道德的多重辯證下,異常動人也益發殘忍。尤其神乎其技的結尾,到今天依然是我的最愛,仍記得看完電影後癱在椅子上難以動彈的震撼。而緊接著上映的《殺人影片》(Krótki film o zabijaniu,1988)則宛如當頭棒喝,黃黃綠綠慘慘惚惚的詭異色調,把小至孩童大至國家的殺戮行徑,包裹得令人透不過氣。不僅膽敢直指體制的僵硬,也喟嘆人世的無常。
在此之前,我們對奇士勞斯基幾乎一無所知,加上台灣禁演共產國家電影好長一段時間,也難怪有人誤會他是八ま年代末才崛起的「新銳」,對其技法內涵的「成熟」嘖嘖稱奇。畢竟他也是到此時才躋身坎城影展的競賽舞台啊!1988年,他以《殺人影片》拿下坎城評審團獎與影評人費比西獎。三個多月後,《愛情影片》在聖塞巴斯汀影展勇奪評審團特別獎。一個導演同年有兩部傑作問世已不可思議,更誇張的是這兩片竟是從他為電視台拍的十小時劇集《十誡》(Dekalog,1989)的第五、六誡延伸而成。可以想像1989年整齣劇集問世後,影壇為之瘋狂求片若渴的程度。《十誡》在台首映要到1990年金馬影展,地點是長春戲院,每晚放映兩誡,當第五天〈第十誡〉結束,全場掌聲如雷,沒有任何主創人員在場,那只是影迷由衷的致敬。
《十誡》儘管來自舊約,卻非按照聖經內容改編,而是以當代華沙平凡社區為背景,見證看似嚴厲的誡律如何於日常生活顯現在人們身上。難以想像《愛情影片》的誡律原是「不可姦淫」!那麼〈第九誡〉的「不可貪戀別人妻子」也能以回馬槍反問:「那該怎麼對待自己妻子呢?」而兩片的主角在對方故事裡只是稀鬆路人,又令整個系列宛如天網錯綜,信手捻來就是驚心動魄的人性試煉。一個醫生診斷所影響的生死,遠超過他的病人(第二誡)!對父親毫不了解的兄弟,歷經詐騙與懷疑對方,峰迴路轉地理解了父親的心靈(第十誡)!就連八卦至極的小三尋短(第三誡)、未婚懷孕(第七誡)、父女亂倫(第四誡),都能光明正大引申聖經箴言;而嚴肅的科學實證(第一誡)、轉型正義(第八誡),也在抽絲剝繭下承認自己握有的不是唯一答案。《十誡》各段理應有其高下,影迷也各有所愛,但整體之恢宏細膩,套句電影大師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說的:「鮮少有人具備這種把意念完美戲劇化而非流於言述的表現能力!」而整個系列不僅呈現奇士勞斯基脫胎換骨的大家風範,說服各立山頭的攝影師們分庭抗禮,眾家演員通力合作的結果,更使這套作品足以成為所有創作者的影視聖經。而最令我嘖嘖稱奇的是同個故事,奇士勞斯基卻給了《愛情影片》與《十誡》的〈第六誡〉不同的結束方法。如果說《十誡》裡的尾聲更貼近生活現實,那《愛情影片》的處理就是藝術與想像的極致。
《雙面薇若妮卡》與「三色」系列:天鵝輓歌
1989年,波蘭團結工聯在二戰結束後首次「部分」自由的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1990年,團結工聯領袖華勒沙(Lech Wałęsa)進一步在總統大選獲勝,引發後來歐洲共產政權骨牌式的崩潰,也是奇士勞斯基跨出波蘭的關鍵時刻。1991年《雙面薇若妮卡》推出便獲得滿堂彩,還把名不見經傳的伊蓮雅各(Irène Jacob)送上坎城影后寶座,她在片中飾演的兩生花,一在波蘭舞台為藝術死而後已,一在法國改弦易轍宛如續命。我不禁胡思亂想,這會不會是奇士勞斯基對自己生涯的檢視?而薇若妮卡的心臟宿疾竟如預知死亡紀事?
緊接著的「三色」系列無疑是更大的挑戰。三片破天荒地「預約」威尼斯、柏林、坎城三大影展,完成時間沒有遲疑可能。而自由、平等、博愛,要如何處理得不落俗套?眾人也早已準備好放大鏡檢視。奇士勞斯基重演《十誡》的奇蹟,賦予僵硬信條充滿人性的觀點,讓《藍色情挑》的攝影機運動化做人與音符的連結,既帶出死而後生的脫胎換骨,也擁抱新歐洲的來臨。《白色情迷》如同探戈的男女較勁,則在經歷異鄉與祖國的雙重試煉後,重燃原已熄滅的愛火。《紅色情深》用波麗露帶出的重複與變化、緩慢到激烈,既是片中人物命運的寫照,也像奇士勞斯基對創作的總結。影片尾聲倏忽發生意外,他讓「三色」主角們接續出現救難船上,他無法告訴你其餘有誰,因為他不是上帝。但作為編導,他決定讓自己創造的人物生存下去。
在台灣追逐影展的觀眾,如預期在1991年金馬影展看到《雙面薇若妮卡》。只從院線接觸的,反而得從《藍色情挑》開始。後者由當年台灣獨立片商龍頭「春暉」引進,還登上好萊塢電影長期盤據的國賓大戲院巨幕,與其說是威尼斯金獅獎加身所致,不如說是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引發電檢爭議的《烈火情人》(Damage,1992)賣座助威,但也讓「情挑」必須伴隨「藍色」而上。然而本片的影音之美,有了大銀幕如虎添翼,也難得撕下藝術電影曲高和寡的印記。當時還有不少媒體誤稱《藍色情挑》是奇士勞斯基首部在台上映的電影,而無視《愛情影片》、《殺人影片》的存在。在《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接力上檔後,《雙面薇若妮卡》直到1994年9月才姍姍來遲進到院線,而且當時她叫「維諾妮卡」,片商用的片名則是《今世今生》,應該是受暢銷書〈前世今生〉的影響吧!不過現今影迷大多自動跳過薇若妮卡在台灣的第一個院線名稱。正如片商後來重上《愛情影片》,更名為《情路長短調》,眾多老影迷選擇充耳不聞,堅持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