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牡丹花開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3235965系列名稱:
文叢系列編號:
A835定價:
2200元作者:
白先勇頁數:
848頁開數:
17x23x5.7裝訂:
精裝上市日:
20240321出版日:
20240321出版社:
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CIP:
982.521市場分類:
電影戲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但是相思莫相負 牡丹亭上三生路
二○○四年,白先勇集合兩岸三地文化菁英團隊悉心打造,歷時一年多規畫、製作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吸引無數年輕人觀劇,風靡一時。二十年來超過四百場的演出,如今風華正茂、雍容成熟,卻依舊瑰麗青春。
青春版《牡丹亭》籌畫過程歷經艱辛,白先勇大病歸來後自謂「天命垂成」,為崑曲復興奔走呼籲不遺餘力,從策畫、選角、舞美藝術……乃至籌募經費,無不親力親為,唐吉軻德般一往直前,甘為崑曲永遠的義工。
本書是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全紀錄,白先勇特撰近四萬字長文,娓娓道來崑曲情緣,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來龍去脈──在全球各地巡迴演出、演講,於兩岸三地大學開設崑曲傳承計畫課程,培養青年演員及觀眾,展現結合古典與創新的崑曲新美學;主創團隊回顧二十年征程的行路之難;導演、藝術指導深度解析舞臺美學建構;更難得邀集演員們分享拜師學藝之路,其成長與蛻變、心血與淚水縱橫,從此崑曲藝術扎根入壤,冒芽,破土新生。書末附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及文獻,並有逾二○○幀全彩劇照及幕後工作照,多為首次曝光,融會學術思考與賞析寓樂之用,允為研究了解青春版《牡丹亭》及崑曲藝術最值得典藏之版本。
但是相思莫相負 牡丹亭上三生路
二○○四年,白先勇集合兩岸三地文化菁英團隊悉心打造,歷時一年多規畫、製作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吸引無數年輕人觀劇,風靡一時。二十年來超過四百場的演出,如今風華正茂、雍容成熟,卻依舊瑰麗青春。
青春版《牡丹亭》籌畫過程歷經艱辛,白先勇大病歸來後自謂「天命垂成」,為崑曲復興奔走呼籲不遺餘力,從策畫、選角、舞美藝術……乃至籌募經費,無不親力親為,唐吉軻德般一往直前,甘為崑曲永遠的義工。
本書是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全紀錄,白先勇特撰近四萬字長文,娓娓道來崑曲情緣,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來龍去脈──在全球各地巡迴演出、演講,於兩岸三地大學開設崑曲傳承計畫課程,培養青年演員及觀眾,展現結合古典與創新的崑曲新美學;主創團隊回顧二十年征程的行路之難;導演、藝術指導深度解析舞臺美學建構;更難得邀集演員們分享拜師學藝之路,其成長與蛻變、心血與淚水縱橫,從此崑曲藝術扎根入壤,冒芽,破土新生。書末附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及文獻,並有逾二○○幀全彩劇照及幕後工作照,多為首次曝光,融會學術思考與賞析寓樂之用,允為研究了解青春版《牡丹亭》及崑曲藝術最值得典藏之版本。
作者簡介
白先勇
民國二十六年生,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
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三十八年遷居香港,四十一年來臺與父母團聚。五十二年赴美留學,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八十三年退休,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兩岸、美國、歐洲,獲得廣大迴響,從「現代文學傳燈人」,成為「傳統戲曲傳教士」。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曾先後獲國家文藝獎、元智大學桂冠文學家獎、北京中國音樂學院太極傳統音樂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二○二一年獲頒臺灣大學名譽博士、臺北文化獎。
白先勇是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著作極豐,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八千里路雲和月》、《白先勇的文藝復興》,舞臺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兩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小說多篇曾改編為電影、電視、舞台劇,並翻譯成多國文字。關於白先勇文學創作的研究,兩岸均不斷有學者投入,人數眾多,面向多元,形成白先勇文學經典化現象。
民國一○○年起致力整理父親白崇禧傳記,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與廖彥博合著)。一○三年在臺灣大學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程,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並出版《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策畫編纂《正本清源說紅樓》。
書籍目錄
【輯一】 三生路上──敘言
牡丹花開二十年
──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白先勇
獨立東風看牡丹
──談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之成就╱趙天為、韋胤奇
【輯二】 主創美學──製作團隊
青春版《牡丹亭》簡約淡雅的美學╱王童
書法與舞臺的結合╱董陽孜
我成了他的「御用書法家」
──董陽孜訪談錄╱潘星華
崑曲中的觀音化身
──從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記》╱奚淞
我與崑曲的半生緣╱樊曼儂
借服裝跨進崑曲的門檻,看見不一樣的春色╱曾詠霓
飄花無聲
──青春版《牡丹亭》中的花神舞蹈編創╱吳素君
青春的迴響
──走進通識教育與全球網路的崑曲╱華瑋
走過青春版《牡丹亭》的幾個起點╱張淑香
賞心樂事誰家院
──白老師的絕美遊園╱王孟超
二十年青春夢
──見證海峽兩岸劇場的變遷與發展╱黃祖延
白先勇與崑曲復興的影像見證╱許培鴻
永恆的旋律
──青春版《牡丹亭》的點點滴滴╱辛意雲
永遠的初心
──寫在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二十週年╱蔡少華
此曲只應天上有
──周友良訪談錄╱潘星華
【輯三】 舞臺春秋──導演、藝術指導、演員
青春版《牡丹亭》舞臺總體構想╱汪世瑜
文曲星競芳菲
──白先勇vs張繼青
把好每一場演出
──張繼青訪談錄╱潘星華
青春夢•憶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創演二十年
──「白先勇崑曲新美學」二十年歲月延續和拓展╱翁國生
時光漸漸春如許
──談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與傳承實踐╱俞玖林
兩位恩師╱沈丰英
牡丹之後
──和梁谷音大師的師徒緣╱呂佳
校園傳承版《牡丹亭》的經歷與反思╱呂佳
似水流年,風規自遠
──青春版《牡丹亭》廿年之際╱沈國芳
意到筆不到
──張繼青老師的教學要求╱沈國芳
這些年,那些事╱唐榮
我與蔡正仁老師╱周雪峰
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牡丹亭後「生行」的傳承╱屈斌斌
人的一生會遇到多少人呢?╱陳玲玲
我與劉異龍老師╱柳春林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感悟╱曹健
一個普通大學生與青春版《牡丹亭》的緣分╱楊越溪
【輯四】 天使贊助──贊助者
我與白先勇的君子之交╱曾繁城
我的青春救贖╱陳怡蓁
如果不是因為熱愛,你不可能把它做到極致╱辜懷箴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二十年感言╱余志明
甚法兒點活心苗╱沈秉和
柏克萊打響加大四校巡演第一炮
──劉尚儉訪談錄╱潘星華
有幸和青春版《牡丹亭》結緣╱莫衛斌
青春版《牡丹亭》校園驚豔╱邵盧善
我曾陪她(他)們走過一段青春歲月╱沙曼瑩
讓彩旗在聖芭芭拉飄揚
──張菊華訪談錄╱潘星華
【輯五】 學術研討──學者專家
崑曲復興,青春何在╱王安祈
白先勇對崑曲復興的貢獻╱季國平
白先勇和青春版《牡丹亭》╱劉夢溪
古典崑曲的青春之歌╱葉長海
傳承與傳播
──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式致辭╱葉長海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全球傳播
──兼談青春版《牡丹亭》的現代魅力╱鄭培凱
崑曲復興與白先勇的願景╱黎湘萍
﹁白先勇時間﹂與中華文化復興╱黎湘萍
?紫嫣紅牡丹開,良辰美景新秀
──寫在青春版《牡丹亭》四百場公演前夕╱周秦
論青春版《牡丹亭》現象╱朱棟霖
「白牡丹」的香港情緣╱金聖華
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記》對崑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鄒紅
崑曲與青春同舞,雅音共校園齊鳴
──青春版《牡丹亭》的「青春」之路╱劉俊
再看牡丹
──談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紐約演出╱汪班
崑曲進校園大有可為╱周育德
校園傳承版《牡丹亭》的實踐及其意義╱陳均
﹁白牡丹﹂與當代戲曲的價值導向╱傅謹
承與傳之思考和實踐╱劉靜
崑曲《牡丹亭》從青春版到校園版
──兼憶張繼青老師╱何華
白先勇「崑曲新美學」之意義╱王悅陽
屬於我們的《牡丹亭》
──校園傳承版《牡丹亭》排演實踐的探索╱侯君梅
禮花與蘭花
──評說全本《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孫玫
崑曲《牡丹亭》
──從「青春版」到「校園版」╱費泳
論青春版《牡丹亭》創制的「文人義工製作人」範例╱鄒元江
湯顯祖劇作的當代闡釋
──緣起於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鄒自振
論服飾圖案在青春版《牡丹亭》審美意象建構中的作用╱鄒璐
傳統復興與中國經驗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海外改編與傳播╱張娟、趙博雅
【輯六】 重要文獻
守護╱余秋雨
以純美表現純情╱許倬雲
中國和美國
──全球化時代崑曲的發展╱白先勇、吳新雷
傳統與現代的審美對接
──論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演出及其意義╱何西來
重新接上傳統的慧命
──從古典版《牡丹亭》到青春版《牡丹亭》╱寧宗一
青春版《牡丹亭》的三重意義
──在「白先勇的文學與文化實踐暨兩岸藝文合作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王文章
崑劇生態環境的重建
──青春版《牡丹亭》的珍貴經驗╱古兆申
戲曲美學的傳承與超越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啟示╱黃天驥
文章試閱
〈牡丹花開二十年〉(節錄)╱白先勇
緣起
我與崑曲結了一輩子的緣,自從抗戰勝利後在上海隨著家人到美琪大戲院看到梅蘭芳、俞振飛演出《牡丹亭》一折〈遊園驚夢〉,第一次接觸崑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條情索把我跟崑曲綁在一起,分不開來了。其實我那時才九歲,什麼也不懂,只知道大家爭著去看梅蘭芳,因為抗戰八年,他沒有上臺唱戲,他本是京戲名角,可是那次在美琪他卻唱了四天崑曲,也是我的奇遇。當時年紀雖小,可是不知為什麼,〈遊園〉裡那段【皂羅袍】的曲牌音樂卻像一張七十八轉的唱片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直到今天,我一聽到那段美得淒涼的崑曲,就不由得怦然心動。
一九六六年,我已經到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當講師的第二年暑假,我去灣區柏克萊住在朋友家,便開始寫〈遊園驚夢〉的小說,其實前一年還在愛荷華大學念書的時候,我已經著手寫《臺北人》系列的第一篇〈永遠的尹雪艷〉,一開始我便選了劉禹錫的〈烏衣巷〉詩點題,《臺北人》是以文學來寫民國史的興亡。事實上〈遊園驚夢〉是《臺北人》系列的第三篇,我當時把它排到第十二篇去了。那時我從臺灣帶了一些七十八轉的唱片到美國,其中便有一張橘色女王唱片是梅蘭芳的〈遊園驚夢〉,我一邊寫小說〈遊園驚夢〉一邊聆聽梅蘭芳的唱片。唱到【皂羅袍】那一段:「原來?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笙簫管笛,婉轉纏綿,幽幽揚起,聽得我整個心都又浮了起來,一時魂飛天外,越過南京,越過秦淮河,我幼年去過的地方,於是便寫下〈遊園驚夢〉,描述秦淮河畔崑曲名伶藍田玉一生起伏的命運。一九八二年,我把〈遊園驚夢〉小說改編成舞臺劇在臺北國父紀念館演出,盛況空前,轟動一時,在劇裡女主角藍田玉(盧燕飾)唱了〈遊園〉中幾段曲牌,我們把崑曲文武場也搬上舞臺,鑼鼓笙簫奏了起來,在中國話劇史上,這是頭一次把崑曲溶入了話劇在舞臺上演出。那時候兩岸還未開始交流,臺灣崑曲演出的機會極少,只靠一些曲社曲友把崑曲傳承下去。
一九八七年兩岸開放交流,我受邀到復旦大學去做訪問教授,隔了三十九年重回上海,最叫人難忘的是看到一場上海崑劇院推出的全本《長生殿》。經過「文革」十年冰封,崑曲被禁,我以為崑曲的血脈從此被斬斷了,沒料到在上海還能看到一齣如此璀璨輝煌的崑曲,由上崑生、旦臺柱蔡正仁、華文漪扮演唐明皇與楊貴妃。兩人表演藝術正值高峰,一身的戲,蔡正仁氣度不凡,派頭很大;華文漪體態婀娜,盡得風流,一齣戲把大唐盛世、天寶興衰一時搬上舞臺,落幕時我跳起身鼓掌喝采,我不僅為那晚的戲喝采,而且深為感動,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百戲之祖」崑曲居然重返舞臺大放光芒。這樣了不起的藝術一定不能任由其衰微下去,我當時心中如此思索。佛家動心起念,隱隱間我已起了扶持崑曲興滅繼絕的念頭。
離開上海我去了南京,重返故都,我又看到一堂精彩無比的崑曲表演,張繼青的三夢:〈驚夢〉、〈尋夢〉、〈痴夢〉。張繼青在崑曲界享有至高地位,她的旦角行當具有「祭酒」的身分,她擅演三夢,有「張三夢」之稱。張繼青在江蘇省崑劇院朝天宮的舞臺特別為我表演「三夢」,她的〈尋夢〉師承姚傳薌,半個小時的獨角戲,把崑曲藝術推上了最高峰。離開南京前,我在美齡宮宴請張繼青,報答她特別為我演出的厚意。結識張繼青對我日後參與崑曲復興有極大關聯。
二○○○年,我在聖芭芭拉家中心臟病發,命懸一絲,幸虧緊急開刀,得以存活,我寫信給張淑香教授,她正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我信中寫道上天留我下來,或許還有事情要我完成,比如說崑曲復興大業未竟,尚待努力。其實那時候我對如何復興崑曲還完全沒譜,可是在生死交關的時刻,我一心懸念的竟還是崑曲。
青春版《牡丹亭》成形的來龍去脈
「文革」後崑曲在中國大陸逐漸復甦,雖然各地頻有演出,但一直沒有一飛沖天欣欣向榮的勢頭,青年觀眾對崑曲還是冷漠無感。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崑曲又有式微下墜的危機,第一線的大師已屆退休年齡,演員接班有斷層的危險;而觀眾老化,表演方式、舞臺美學都過於陳舊,崑曲的處境的確艱難,關心崑曲前途的有心人士莫不憂心忡忡,總在設法要搶救崑曲。
二○○二年十二月初,香港康文署邀請我到香港作四場崑曲演講,我擬定講題:〈崑曲中的男歡女愛〉。崑曲文本明清傳奇多以愛情為主題,有「十部傳奇九相思」之說。有一場演講對象是中學生,四十多所中學,學生上千,那是我教書生涯的最大挑戰,要一群講廣東話孩子聽我講有六百年歷史的古老劇種崑曲,而不交頭接耳,難上加難。我與香港曲家古兆申商量,請他去找幾位美女俊男青年崑劇演員來我的講座示範演出。古兆申推荐蘇州崑劇院小蘭花班,來了四位演員,其中俞玖林、呂佳便是我們日後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成員。俞玖林演〈驚夢〉,呂佳演〈下山〉,中學生反應熱烈,笑聲不絕,當時我心裡暗忖:崑曲連中學生都能打動,培養青年觀眾不應該太難。俞玖林扮柳夢梅,頗有古代書生的形象,丰神俊朗。他的小生嗓子清脆乾淨十分悅耳,那時雖然基本功還不足,我直覺認為他是一塊可以琢磨成器的璞玉。在香港我首次接觸到蘇崑的小蘭花班,沒想到從此後二十年來,我跟小蘭花班的幾位青年演員千絲萬縷繫在一起,結下一段罕有的崑曲良緣。
二○○二年十二月底我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我的小說集,我去參加新書發表會,當時蘇州崑劇院院長蔡少華到上海把我拉到蘇州,在忠王府古戲臺上,蔡院長命院裡的青年演員一一扮上,演了一晚上的折子戲給我觀賞。第二天在寒風凜凜冷雨濛濛中,又到了周莊去看小蘭花班的野臺戲。在飯館裡,地溼滑了一跤,把腰摔傷,可是還是硬撐著看完了一天的戲。在小蘭花班中我發掘了閨門旦沈丰英,她是蘇州姑娘,一身水秀,顧盼之間,眼角傳情,她唱了一段〈遊園〉裡的【皂羅袍】,這就是杜麗娘,我心中認定。短短期間,我就遇到了未來青春版《牡丹亭》的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這不能說不是天意。
很長一段時間我和一批有心推廣崑曲的朋友,新象樊曼儂、香港古兆申等幾個人討論如何抒解當前崑曲危機。我們認為第一,演員傳承是當務之急,製作一齣經典大戲,培養一批青年演員接班,將大師們的藝術絕活趕緊傳承下來。其次,以青年演員吸引青年觀眾,尤其是高校學生,沒有青年觀眾,一種表演藝術不會有前途。我們選中《牡丹亭》,因為這齣戲本身就歌頌青春,歌頌愛情,歌頌生命,容易被青年觀眾接受。《牡丹亭》是湯顯祖的扛鼎之作,明傳奇中的翹首,幾個世紀以來在舞臺上搬演不輟。《牡丹亭》的男女主角都找到了,我們很快便開始動手製作起來。我們把這齣戲定名為:「青春版《牡丹亭》」,其實也就象徵著崑曲生命,青春永存。
原來蔡少華把我弄到蘇州看戲是有算計的。蘇州崑劇院比起其他北京、上海、南京的崑劇院資源人才不足,是個小六子。蔡少華看我在臺灣、香港到處推廣崑曲,便把我拉到蘇崑,希望我能幫他們一把,合作項目,拉抬聲勢。我也正在尋找製作崑曲的對象,而且發現了小蘭花班的青年演員,於是我跟蘇崑一拍即合,隨即集合兩岸三地的戲曲專家、文化菁英,共同打造出一齣經典大戲。當時蘇州市宣傳部部長是周向群,她拍板定案全力支持這個項目。為了補貼演員訓練費,她竟親自去崑山募款,因為蘇州市政府的預算日期已過,她對青春版《牡丹亭》這份心意至今難忘。
我選定的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只是兩塊未經打磨的璞玉,必須經過名師嚴格訓練才能擔綱。我做了兩項關鍵性的決定:最關緊要的是我邀汪世瑜出來擔任總導演,並硬把俞玖林塞給他拜他為師。我在臺灣看過汪世瑜的《牡丹亭》,知道他有「巾生魁首」之稱,是浙江崑劇院的院長,師承周傳瑛。他在臺灣演戲時,我到他旅館去會他,極力勸說,磨到凌晨四點,搬出復興崑曲的大道理來,終於說服汪世瑜,扛起青春版總導演的大任。其次是我煞費工夫又把張繼青請了出來,專門教導沈丰英,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我要求兩位崑曲大師收徒弟舉行傳統的拜師禮。兩位大師開始還有些疑慮,拜師禮的儀式是否有點封建,我說就是要恢復封建古禮,才顯得隆重莊嚴。二○○三年十一月,在院裡舉行了拜師大禮,汪世瑜、張繼青,還把上崑蔡正仁也請了來,俞玖林、沈丰英、周雪峰幾個小蘭花演員,下跪磕頭行拜師古禮,成為幾位大師的入室弟子。那天中央電視臺特地來錄影。張繼青發言,眼眶都紅了,她深受這場典禮所感動。此後老師傅們傾囊相授,把一生的絕活都傳給了眾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