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9493826系列名稱:
文創者?HC系列編號:
HC027定價:
340元作者:
周靈芝頁數:
208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171025出版日:
20171025出版社:
南方家園CIP:
920市場分類:
裝潢建築、室內設計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對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安靜地在台灣西南沿海低地重建人與環境的關係……
◊ 當環境直面巨大挑戰時,地景藝術是否能發揮作用?
◊ 藝術如何介入生態議題,促發思考並學習與自然共生?
◊ 當國家政策以「藝術之名」濫用藝術,創造短期經濟效益時,是否能面對二十年內將發生的環境變化?
二十年後,若一切景物淹沒於海水之下,我們是否做好面對的準備?
此時此刻我們所能做的最激進之事,便是好好地面對世界正在發生的劇變!
因氣候變遷、養殖與開發破壞台灣西南海岸,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一群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捍衛並逐步復育這片生態豐富的海岸之時,本書作者周靈芝費時三年,回溯2008年在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詳細描述藝術創作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台灣西南海岸的變遷、新的地景藝術規劃、地方參與和在地組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透過訪談、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思考藝術如何回應刻不容緩的環境課題。
好評推薦
吳淑芳(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純用(藝術家)、邱彩綢(生態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梁任宏(藝術家)、蔡炅樵(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暨洲南鹽場負責人)、蔡英傑(藝術家)、鍾永豐(台北市文化局長)、羅思容(金曲獎最佳客語女歌手)、蘇銀添(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未來十年,布袋的社區領袖和在地居民憑著一己的堅持和投入,或許可以安然度過觀光的創傷。他們已經證明自己具有面對氣候變遷影響下進行調適的「生態韌性」,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動態文化。在此案例中,轉化的藝術不在於試圖解決那些所面對的棘手問題,而是從這些棘手問題中學習。
──生態藝術家、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環藝所教授 大衛•黑利(David Haley)
在這個缺乏前瞻想像,因此無能提出具體實踐作為的年代,藝術往往淪為眼球經濟的推手。書的出版因此不僅提供了一個具視野、有步驟的操作範式,也開?我們對於藝術的開放性、前衛性更豐富的想像。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吳瑪悧
《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是臺灣社會參與藝術推進的重要文件,紀錄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以政府專案計畫為平台的聚合,藝術被認知為媒介,透過身分認同策略性模糊,重組了藝術創作者與對象社群的慣性關係。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瑤華
期盼靈芝這本新書的出版,能在藝術界激盪出多元交鋒與論述干預的效果,讓藝術的表現不再僅局限於有形作品本身,而是能積極介入社會迎戰現實問題,透過參與對話集結能量轉化社會正向發展,扮演開創未來希望的社會實踐角色。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蔡福昌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Foreword
大衛•黑利 David Haley
吳瑪悧 Wu, Mali
蔡福昌 Tsai, Fwu-chang
蘇瑤華 Su, Yao-hua
前言Introduction
一,什麼樣的對話?和誰對話?
─「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和「蚵貝地景藝術論壇」
What dialogue? Whose dialogue?
─ 'A Dialogue with Oysters: The Art of Facilitation' and 'The Conference of Oyster Shell Land Art'
二,論壇的組成成分與環境議題關注面向的演變
The Components and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the Conference of Oyster Shell Land Art
三,蚵貝地景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The Artworks and the Environment
四,台灣西南海岸所面對的環境變遷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Southwest Coast of Taiwan
五,從規劃面想像新的人地關係和生產╱生活地景
Planning Landscape with New Ways of Living and Food Production
六,從操作面實踐新的人地關係和生產╱生活地景
Building a Future by Practicing the New Ways of Living and Food Production
七,「地方參與」與「在地組織」的角色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Roles of Local Organizations
八,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olicies on Local Issues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附錄
Appendix
圖片
Photo Story
後記與致謝
Afterword and Acknowledgement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附錄一
Appendix I
附錄二
Appendix II
後記與致謝
Afterword and Acknowledgement
試閱:
時光流轉:轉化的藝術Over Time: 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
大衛•黑利David Haley 英國藝術家╱河南中原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時光流轉,生命出現,生命消失。時光流轉,人誕生到這個世界,又離開這個世界。隨著時光流轉,物種出現,物種滅絕。萬物自有其不同的生成和消逝的韻律。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也和這所有事件的加速發展有關。本書作者周靈芝筆下的研究焦點,位處台灣西南海岸的布袋小鎮,以及那兒隨著時光流轉所產生的變化,亦不例外。
過去十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周靈芝在這本新書中,詳細描述藝術作品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台灣西南海岸的變遷、新的地景規劃方案、地方參與和在地組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 此外,她也提及食物和我們的關係,也就是食物如何生產以及生產方式如何影響環境。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提供一些簡短的回應與脈絡,因為正如同身為環境行動者、作家以及佛學家、一般系統論和生態學的學者喬安娜•瑪西( Joanna Macy)所說:「此時此刻我們任何人所能做的最激進之事,便是好好地面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Macy 2012)
我第一次造訪嘉義縣布袋鎮是在2007年,由致力發展社會介入和環境行動藝術計畫的非政府組織台灣水公司負責人曾文邦邀請。一開始,他希望我用蚵殼創作一件可以促進觀光的藝術作品,被我婉拒了。後來他解釋說,這些廢棄蚵殼對發展觀光來說是不雅之物,同時也會帶來公共衛生上的困擾。我回答說,有關廢棄物的觀念,以及對於蚵仔的想法和與水的關連,也許是個可以透過藝術介入,開展涵納文化、經濟和環境議題的生態發展的很好開始。我對觀光層面並不感興趣。
透過網路搜尋和文獻研究,以及我個人過去所從事的經驗,我發展出一個計畫《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作為發出提問和了解有關布袋的人與生態的研究進路。我並未創作出具體可見的實質作品,沒有繪畫,沒有雕塑,也沒有音樂,沒有詩歌。不過,這個計畫卻因其為「協力的藝術」,以及作為「一種對話」而仍持續。事實上,十年之後,我的朋友─藝術家暨研究者周靈芝在南方家園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書中所做的研究和批判思考,正涵納此一計畫經歷時光流轉之下的影響。
在這篇序中,我想值得重新回顧一下這個計畫的標題。「對話」這個字眼在我身為一位生態藝術家的創作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建構了一種和相關人物及其他生命形式之間的特別關係,既非辯證式的對立辯論,也非菁英式的專家指導,或是具有階層的論述。它是一種可和許多生命交會,並在彼此交集過程中找到意義的方法。無論是理論物理學家戴維•玻姆(David Bohm),或是批判教育學的先驅巴西哲學家和成人教育學者保羅•弗雷勒(Paulo Frier),以及藝術理論家格蘭•凱斯特(Grant Kester),都視對話為一種在社群層次上具創造性的平等和相互學習的基本過程。在此對話中,蚵仔也包含在內,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此一來引發了一個疑問,也就是「非人類」或「人類以外」的生命的權利,是否也應納入考慮。蚵仔會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嗎?到什麼程度?蚵仔和蚵產業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蚵殼被當成廢物?事實上蚵仔形塑了這個計畫的特別命題和關切,提供了正開始出現的全球議題的焦點和催化劑。因此,對話正是此一計畫中生態思考的催生器,用貝特森的話說,就是「連結的模式」(the pattern that connects)。(Bateson2002)
「藝術」這個字眼,正如稍後我會在本文內提到的,富有遠比我們通常在現代社會中所賦予的更複雜的意義。而「…的藝術」則象徵在某件事上的登峰造極。現下情形中,「…」指的是「協力」。藝術協力這個想法早自1960年代晚期就已成為在社區或社群或所謂社會介入一類的藝術實踐中常常爭辯、揣度的焦點。例如藝術家波依斯和弗拉克斯(Fluxus),芭芭拉•史蒂芬妮(Barbara Steveni)和約翰•拉桑(John Latham)夫婦的藝術團體APG (Artists’ Placement Group),以及著名的藝術公司福利國家國際(Welfare State International), 都曾對藝術和藝術家在社會上所具有的潛在菁英角色提出挑戰。許多藝術評論者至今仍擔憂藝術的自主性會在參與社區協力的過程中流失,導致藝術只是成為政治或社會目的的「工具」。但在(布袋的)這個計畫中,我認為,全球「藝術世界」和「藝術市場」才是對藝術自由和表達自由的更大威脅。我也深切明白自己作為一位外來藝術家,來到這裡拜訪、互動、反思,然後離開,對當地的情形也許可以有些貢獻,也許無法貢獻些什麼。我希望我的貢獻是可以協助社區╱社群的培力,減少氣候變遷對他們所帶來的傷害,並且在面對這種挑戰的變遷時,更具調適能力。我也希望,在此社區╱社群中的藝術和藝術家更能維持活潑發展的文化,成為變遷論述中積極的主角,而非臣服於產業和商業要求之下的奴隸。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留給後代的資產,因為「最終極的道德行為,就是留下空間,讓生命可以繼續。」藝術當然也不例外。(Pirsig 1993)
2012年我第二次造訪布袋,參加在社區舉辦的一個研討會。參與者包括五年前即認識的社區領袖蔡炅樵、蔡福昌和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蘇銀添。這個研討會聚焦於從社區的基礎上發展再生能源以及有機生產。我對他們在布袋的環境改善和促進人的生活品質方面所做的改變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水產養殖業者,他以生態養殖的方式生產魚蝦。我問他生態養殖和慣行法養殖的蝦,差別在哪裡?他回答說,生態養殖的蝦味道更好,因為這些蝦並未受到強迫餵食或密集飼養的壓力─「牠們是快樂的蝦子。」 當時我也正在香港九龍一帶進行創作計畫,因此我問他,是否可能在一個人口密集的都市地區發展這樣的生態養殖,他回答說:「可以,只要讓蝦子保持快樂。」正好東南亞樸門農學協會即將舉行第一次大會,我詢問香港方面的主辦者,是否可出機票錢讓這位水產養殖業者可以與會,他們答應了。於是這位水產養殖業者得以將自己的概念傳達給數以百計的其他有機食物生產者,而他也得以從其他人身上有所學習。如此一來,原初的對話進展到蝦的主題上,而協力的範圍也擴展到跨國、跨域乃至跨洲和全球的網絡。
然而,時事遷移。政府部門改朝換代,官員們上上下下,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潮瀰漫全球。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俄羅斯總統普丁對國際局勢的操弄,過度資本主義化的價值觀變得更興盛。這個全球性的病徵之一顯現在各地政府、財團和產業將地方文化和環境「商品化」或「觀光化」的驚人速率。
觀光不是壞事。我們本來就該去別的地方拜訪,去體會和學習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不過,觀光的產業化(觀光業)意謂著經驗被當作一種產品,地方變成一種品牌,在地居民被忽略,有意義的學習被消費主義取代。在崇尚主題公園的美學、藝術卡通化和全球工藝與音樂的浪潮席捲下,真正的文化消失了。文化資產變成僵化歷史的行銷口號。短期利益成為長期的損失,因為觀光業也像其他消費產品一般,仰賴時尚,而時尚指的就是短暫的流行,然後就要被拋棄─就好像去年夏天的「當季」時裝。事實上,整個消費主義的觀念就是建立在這種單向的「榨取─生產─消費」的線性過程,毫不顧及如何管理和補足有限資源,以及符合倫理的正當生產方式,也無視於廢棄物的處理。儘管有聯合國及其他團體的努力,人們還是持續摧毀未來人類所賴以生存續命的各種可能。觀光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倫敦、巴黎、紐約、台北,這些大城市擁有資源和投資來繼續投入全球觀光市場,但對鄉村地區和小市鎮來說很可能就是災難了,因為這些地方並沒有足夠的基礎應付需求的速度。一開始的觀光熱潮所創造的少數服務性工作通常都是季節性的,沒有安全保障。最初的投資也只會是投入相對價廉的計畫,和沒什麼維護的膚淺建設上,也沒有持續的投資,因此,很快地,這個地方就被遺棄,像一個被遺忘的馬戲團的荒廢遺址。這個過程不但無法協助地方經濟發展,減緩年輕人向城市流動的速率,以及支持真正的地方文化,反而會讓問題更加惡化、加速衰亡。重要變遷的挑戰如氣候變遷和生物大滅絕反倒不足為道了。
同時,外來的投資者獲利了結之後,繼續移往其他地方進行新的投資計畫,或甚至轉往其他產業。原本其他可以長期投資的發展將因這種宛如「淘金熱」和「西部拓荒」般的一窩蜂觀光形式而被扼殺。更糟的是,地方文化消失,民眾失去自己的認同,導致一種社會心理的失智,記憶被社會媒體的庸俗報導取代。在這種情況下,藝術被政府過度生產,並且強餵給消費者 ─「真正的」文化反而遭到原本是要來尋找它的遊客所踐踏。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藝術也只是一種「高檔的」裝飾商品,工藝則成為用後即丟的禮物。意義與哲學隨著實用一起消逝。
儘管產業可以帶動時尚,生命、文化與藝術卻是從新穎而萌生。正如物理學家菲傑弗•卡帕(Fritjof Capra)寫道:
「…...萌生…...被認為是發展、學習和演化的動態源頭。換句話說,創造─也就是『新形式的產生』,正是所有生命系統的關鍵成分。既然萌生是開放系統的動態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就是開放系統會不斷發展和演化。生命不斷伸展、創新。」(Capra, F. 2002)
創新是個重要的關鍵。它需要培養、支持和協力,以便在時機成熟時萌生。它既無法被製造出來,也無法從市場上買賣得來。「藝術」這個字眼的字源,是梵文中的「Rta」,意思是「整個宇宙以符合道德原則的方式,持續創造、生成的動態過程」,而創造正是這演化過程中的精髓(Haley 2001)。 藝術是轉化和趨向多樣性的過程,因此這絕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時尚相對於創新,或者觀光業相對於長期文化投資的議題,而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棘手的問題之所以難於解決,有許多因素。通常這樣的現象會存在,是因為有著複雜的相互關聯的議題,而且常常為了試圖快速解決,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結果卻使局勢更為雪上加霜。近年來,「生態旅遊」和「永續旅遊」的發展,原本都是出於善意,想要面對觀光業的問題,然而就像「綠漂」(green-wash)一樣,反而固化了原本宣稱要解決的問題。至於漫無節制的成長與全球市場經濟等核心問題,以及另外十七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17 goals to transform our world)中的十六項,則依舊毫無解答,也無人聞問。(Gunderson and Holling 2002 / United Nations 2015)
未來十年,布袋的社區領袖和在地居民憑著一己的堅持和投入,或許可以安然度過觀光的創傷。他們已經證明自己具有面對氣候變遷影響下進行調適的「生態韌性」,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動態文化(Walker 2006)。在這樣的案例中,轉化的藝術不在於試圖解決那些所面對的棘手問題,而是從這些棘手問題中學習。隨著時光流轉,就像那些生態養殖蝦一樣,這些人也將成為快樂的人,一如此書中的研究所證。
推薦序 II
吳瑪悧 WU Mali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周靈芝這本《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像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她充滿耐心又很有續航力的,將2008年在嘉義縣布袋鎮所進行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進行再脈絡化的梳理,補充豐富的研究資料,並提醒地景藝術應兼顧美學與倫理,回應環境的挑戰,才能為未來創造希望。在這個缺乏前瞻想像,因此無能提出具體實踐作為的年代,藝術往往淪為眼球經濟的推手。書的出版因此不僅提供了一個具視野、有步驟的操作範式,也開?我們對於藝術的開放性、前衛性更豐富的想像。
閱讀本書讓我拉回2006年的時空,在第一次策劃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獲得很大回響後,規劃2007年行動計畫時,跟隨當時嘉義縣文化局鍾永豐局長造訪東石鰲股村四股社區。居民們抱怨地方沒有發展、沒有錢景、年輕人只能移居外地……。聆聽當下我想著,這裡是生態環境極為豐富多樣的棲地,它是台灣的驕傲和資產所在,這是鰲鼓溼地耶!為什麼一個可以提供人們學習如何和環境融洽相處的場域,居民卻覺得生計發展遭剝削?如何引領思維轉換,創造誘因,讓居民在投入環境保育的協力工作時,同時也找到可以存活的方式?藝術在這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於是我們邀請藝術家進入社區,開?與社區的對話。這樣的工作和思考模式便是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核心。因此,2008年當本身是布袋人且多年在地方進行調查規劃的蔡福昌,受邀規劃「蚵貝地景藝術論壇」時,曾參與行動計畫的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及美國生態藝術策展人Patricia Watts等,都受邀參與討論、對話。
當年在嘉義縣展開的環境藝術行動像是個微型革命。這個由一場場微行動所開展的對話,藝術家們透過創意巧思和社區一起激盪,把台灣慣習操作的精英展演,轉化為藝術家進駐,把創造對話的實踐當成藝術工作。從本書對於「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脈絡的整理中,我們看到,藝術進到社區不應只是短視的配合所需,而是能對現況提出反思。而受邀的生態藝術專家在意的是具修復性的環境藝術,而不是僅著眼於視覺符號的創造。尤其所謂的生態,更是指關係的創造:與環境的關係,與社群的關係。也因此,我們很珍貴的看到,靈芝在這個近身協力過程中,在九年之後,不僅對於當時計畫構想進行追蹤,同時也把檢視尺度放到更大的時間、地理跨度,來理解這個關乎國土安全、生態環境保育的課題。而這樣的工作其實應該是在藝術展演進行之前就該有的先備工作。現在,這些資訊在本書獲得修補後,藍圖勾勒得更清晰了,真正的工作應該要開始了!
這本書除了讓我們理解,土地面對的真實挑戰不可能透過創造地景符號來解決,而是得從認識地方開始。學習如何把藝術當成提問的方法,學習如何透過跨領域的合作,把生活的人一起編織進來,才能真正與大地共存與共榮。因此,在此向每一位打開這本書的讀者致意。當我們跟隨靈芝腳步一起進入這個跨時空之旅時,我們也已一起在建構一個新的、充滿意義的旅程。
推薦序 III
蔡福昌 TSAI Fwu-Chang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對話,可以算是一種藝術嗎?」這或許是許多人閱讀本書後油然而生的第一道詰問。的確,在被視覺化和物件性所支配與壟斷的一般大眾對於藝術範疇的認知裡,對話著實難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因為對話存在於各個領域之中,且無所不在。若從藝術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立場出發,則如何回應當下環境的現實挑戰並提出反思,甚至指向未來的可能性,如何開展有效的對話過程就成為藝術創作的必要核心肌理。在這樣的理解下,靈芝的這本《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就有了開創性的意義,讓我們對於何謂藝術、如何藝術以及藝術的可能性有了更開放性與前瞻性的想像空間。
很佩服靈芝對於歷史爬梳的功力與毅力,為這場發生於2008年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及其後續衍發的效應做了脈絡化的深度剖析和意義註解。本人當時有幸受邀擔任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藝術論壇」的召集人,對於以「對話」作為一種藝術介入環境議題的跨領域合作,除倍感新鮮外,似乎又有那麼一點熟悉,因為我自身的空間規劃設計理念一直在倡議「參與式設計」,即專業者要先跳脫既有身分轉變成為引導者,運用各種知識、技術和溝通技巧引導參與民眾的興趣、想法並付諸行動;也就是說透過參與的過程,將使用者轉化為積極的「社群」,讓他們得以親手著力於空間規劃、活動設計、經營管理、地方產業活化、甚至環境永續等方案研擬。而在此過程中,人與土地、生活、環境、產業和文化的社會網絡與連帶關係重新被鏈結起來,當「我」變成「我們」,此時積極的社群就會被催生出來了,這可說是一種孕育公民以投身社會改造的潛工程。
而靈芝這本書的核心論述是對話,與我上述提到的參與式設計理念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她將藝術當作一種對於嘉義沿海環境變遷議題的發問方式,除了紀錄一段跨領域對話所孕育出來的嘉義沿海環境公民的「學習社群」,同時也向一般大眾示範了藝術也可以是扮演縫合生活世界的媒介角色,並將藝術拉到作為總體生活實踐的高度。所以在本書所書寫的研究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透過蚵貝論壇的對話協力,讓氣候變遷議題不僅成為當地關注未來的機會,這也影響了我們後續提出以「濕地糧倉」作為一種鏈結人與生態、文化和地方生計的地景復育策略,並且持續秉持著促成一種有助於當地居民對於自身環境問題理解的對話過程來形塑與凝聚在坔(「坔」為濕地古字,意指濕地化、內海化的嘉義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論述和創新途徑。
的確,一個地方社會所面對的問題不可能只是透過一張規劃藍圖來解決,而是得先就認識地方現實發出提問,並透過任何可能的過程將生活在一起的人串聯起來參與對話和共同行動,這或許就是「對話,作為一種協力的藝術」的具體實踐。此時此刻,我們確實需要一種新文化,這個文化不能再僅僅是專注於當下問題,而更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正如同書中所提到我們這個社群正在思索的:「或許生物多樣性目標,應該要從文化多樣性的跨領域對話來協力完成」,如此才有可能造就氣候變遷年代所需要的生態韌性。
期盼靈芝這本新書的出版,能在藝術界激盪出多元交鋒與論述干預的效果,讓藝術的表現不再僅局限於有形作品本身,而是能積極介入社會迎戰現實問題,透過參與對話集結能量轉化社會正向發展,扮演開創未來希望的社會實踐角色。
推薦序 III
蘇瑤華 SU Yao-Hua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當以生態共好、里山里海、永續發展為名的大地藝術季,襲捲媒體版面,成為台灣政府「流行」策略計畫的同時,我們要如何理解2008年同樣以生態藝術為名,卻不以生產自然素材雕塑、地景裝置為重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或是《與蚵對話》藝術行動計畫?
「關係」、「思考」與「歷程」被確認為是藝術作品,可回溯至二十世紀的觀念藝術和行為藝術,藝術創作以物質性為依歸的過往慣習被破解,也為當代藝術創作表現、存在形式等提供了開放性的解答。《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中,周靈芝雖以「對話何以成為藝術」的問句破題,但理直氣壯地跳過這樣的活動究竟屬不屬於藝術,或作者權意涵的辯證 ,直接進入「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計畫的發展紀實,存在些許令人不安之處……
當藝術創作者混身學術研究團隊,學習如何與民眾對話、調停協商社群中各種利益關係、進入複雜糾葛的社會實境,如何向社會學、教育學、和生態學等學科尋求方法與解答,而又不致淪為「業餘的社會工作者、生態學者,或教育學者?或者從如果我只是想幫助社區的人,為什麼我要稱之為藝術的恍惚中清醒?
藝術家的角色在這些學科領域之間不得其所,常常對於自己是不是該放棄藝術而成為一個專業的社區組織者、行動主義者、政治分子或社會學工作者困惑,甚或因而(順著參與者的目光)質疑藝術的功能,削弱了藝術家的身分認同。在這樣的藝術計畫中,許多創作者不只試圖放棄物件製造,也拋棄其作者身分,成為哲學家Stephen Wright所謂「鬼祟的(stealth)」藝術實踐(Helguera,2011)。然而,社會工作和社會參與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雖在同ㄧ個社會生態系統下運作,但目標差距甚遠;社會工作是以價值為基礎的ㄧ種專業,推動人性改善,支持人性正義,維護人類尊嚴與價值,並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可能同意相同的價值,但以反諷、議題性手法創作,甚至為帶動反思不惜煽動緊繃議題。
相反的,也因為社會參與藝術運作方式,將自身貼附於某些議題或問題(通常屬於其他跨領域的範圍)之上,並容許暫時性地移置到一歧義地帶,這種暫時性地將議題移置入藝術創作領域,讓某些議題或狀態被注入了新的洞察,並為其他領域所見。在本書末得到輝映,相關意識逐漸顯影,「這樣的作法,大大地改變了藝術舊有的定義,甚至更進一步地翻轉了藝術家與居民之間的主體性,並創造了一個學習社群的概念……」(周靈芝,2017)
《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是臺灣社會參與藝術推進的重要文件,紀錄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以政府專案計畫為平台的聚合,藝術被認知為媒介,透過身分認同策略性模糊,重組了藝術創作者與對象社群的慣性關係。從創作(策展)視角所進行的紀錄,為政府計畫翻轉提供具體與勇氣的印證。而在專案結束後,專業工作者回返社區的省思探究,也深刻撞擊了因政府預算終結,戛然而止的諸多計畫。
只是,激發多元創作主體性所創造出的學習社群,如何在台灣當代藝術社群傳播、擴散、紮根,西方社會參與藝術實踐在這個面向所省思的「去工藝」與「去技術」(deskilling)思維,如何發展出本土性的養成訓練計畫╱課程,是我們在飽覽西方案例與文件後,對靈芝後續寫作計畫的殷殷期盼。
前言Introduction
此研究是一趟穿越時空的旅行,源起於2008年在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一個打算以廢棄蚵殼進行地景藝術創作的計畫及其後續發展。本書作者藉由回溯當年參與者的對話發言,以及論壇結果,透過訪談、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鋪陳出一場人與環境新關係的建構,在台灣西南沿海低地安靜的展開。
全文共分為八章,分別探討從「對話作為一種藝術的形式」出發,回顧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舉行的背景與過程;英國藝術家大衛•黑利在論壇中提出「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的角色;以及論壇的組成成分和議題關注面向的演變,也就是透過「對話」,發現對蚵殼及廢棄鹽灘的價值觀改變了,和提升到全球氣候變遷的高度來看地方所面對的環境議題; 並進一步分析當時所提出的藝術創作方案和其基地環境的關係,與可再補充之處。
接著,將上述討論置回到更寬廣的時空脈絡中,透過對台灣地理、地質、考古和歷史學者研究成果的整理,從放大的時間尺度去理解台灣西南海岸所面對的環境變遷,包括曾因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海水上升;颱風暴潮所帶來的海岸侵蝕與河流輸沙對沿岸沙洲的影響;以及人為介入後導致原本的地形結構被破壞,出現不一樣的作用力,在不同地帶因土地利用的方式而帶來的後果,例如:上游截水、建水庫、蓋攔沙壩;中下游建河堤,約束水流;以及沿海地帶因抽沙填陸,造海埔新生地,以致沙源流失、海水入侵,海岸防風林消失(枯死);突堤效應則帶來另一個沿海地帶地形變遷的因素。另外就是養殖漁業因淡水需求抽取地下水,而中上游補注水不足,也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再入侵的惡性循環。氣候變遷則會使以上所面對的環境挑戰更加劇烈。
面對這樣的挑戰,台大城鄉基金會資深規劃師,也是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召集人蔡福昌,在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和嘉義縣政府的委託下,延續論壇所開啟的多元對話,在嘉義縣海岸地區展開深度調查,包括水文、生態、社區、文史、產業等面向,並進行全區發展規劃。調查結果發現,鹽田廢晒之後,經過自然演替,不但成為生態豐富的海岸濕地,而且有大量鳥類來此棲息,其中甚至包括列入瀕危等級的國際保育鳥種黑面琵鷺。原來被視為荒蕪之地的廢棄鹽灘,竟然成為鳥類棲息的濕地天堂。因此在區域規劃方面,蔡福昌和台大城鄉基金會的團隊採取生物圈保留區的理念,以物種保育為優先,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為基礎,同時衡量其規劃範圍內環境資源條件、地點區位、交通動線和設施現況等因素綜合評估後,建議將整個規劃範圍區分為五大主題,做為未來濕地改善復育的空間治理架構。從分區發展的規劃全圖看來,除了以生態復育為目標的生態棲地復育區和生態魚塭放養區之外,氣候變遷環境體驗學習區也占有相當重要的比例。換句話說,在南布袋濕地復育計畫中,生態復育和氣候變遷是兩個極具核心價值的概念。而藝術,則被賦予行動的媒介此一角色,「藉由多元參與式行動計畫的介入,集體拼貼與共創濕地復育地景。」
在操作面上,台大城鄉基金會工作團隊以所謂「滾動式綜合治理策略」進行實踐,亦即透過延展時間的軸線,「在現階段優先啟動先導性行動方案,待於變動中與自然環境互動一段時間與反省評估後,再研擬下一階段的實施項目,並據此調整或修正下一階段的願景和目標。」所謂的先導計畫,包括濕地生態環境的各項學習工作坊,透過駐村協力,期待能「培力氣候變遷時代的低碳綠色公民,培養原創學習能力」,以及「強化在地參與機制,連結學校、教育機構、社區、民間組織和專業者(機構)等之跨領域協力伙伴關係和專業支援網絡,厚實永續經營基石。」涉及的項目有:地理變遷和生態復育、綠色能源、海岸造林、未來挑戰、產業及環境教育等。其中,產業所關切的糧食問題和能源項的風力發電,以及未來挑戰中的水資源議題,是關係到在地生活極其基本的需求,而在地理變遷和生態復育,以及海岸造林和環境教育方面,則是關乎環境的維護,並且讓不同的藝術方法整合進來,成為最佳的民眾溝通、宣導的策略。
2012年蔡福昌提出「濕地糧倉」的概念,涵蓋從過去到未來的地景變遷、候鳥棲地保護、漁鹽產業文化活化、地層下陷和低地聚落轉型發展等議題,並進一步提出「以文化多樣性來復育生物多樣性」的說法,呼應先前大衛•黑利所提出的「積極的生活本身便是社區╱社群的藝術。這種積極性在社區╱社群中是個不斷進行的過程,而這過程也才能回應地景、地貌乃至海岸地區的變遷」。
最後,作者探討了「地方參與」與「在地組織」在整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特別是身為雲嘉南沿海廣闊海岸濕地重要主管機關的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歷任首長的人事更迭之後,不再把國土復育、保育及教育視為分內工作,也缺乏國土整合性運用的思考和作法,而以觀光獨霸的思維取代。一連串打著裝置藝術名號的工程,正沿著雲嘉南的海岸線上出現,既非藝術,也沒有環境思維。然而因其挾著龐大國家資本,即使備受爭議,仍然未停下腳步。這不僅擠壓到原本資源即有限的在地耕耘,更無視該地區所面對的未來挑戰。這樣的做法實在令人遺憾。目前,雖然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首長人事又再度更迭,但屬於國有土地的鹽田濕地仍然不斷面對來自中央到地方各種經濟開發思維的覬覦和挑戰。如何保護台灣西南海岸的國土環境與生態,避免消耗更大的永續成本,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課題。
對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安靜地在台灣西南沿海低地重建人與環境的關係……
◊ 當環境直面巨大挑戰時,地景藝術是否能發揮作用?
◊ 藝術如何介入生態議題,促發思考並學習與自然共生?
◊ 當國家政策以「藝術之名」濫用藝術,創造短期經濟效益時,是否能面對二十年內將發生的環境變化?
二十年後,若一切景物淹沒於海水之下,我們是否做好面對的準備?
此時此刻我們所能做的最激進之事,便是好好地面對世界正在發生的劇變!
因氣候變遷、養殖與開發破壞台灣西南海岸,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一群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捍衛並逐步復育這片生態豐富的海岸之時,本書作者周靈芝費時三年,回溯2008年在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詳細描述藝術創作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台灣西南海岸的變遷、新的地景藝術規劃、地方參與和在地組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透過訪談、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思考藝術如何回應刻不容緩的環境課題。
好評推薦
吳淑芳(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純用(藝術家)、邱彩綢(生態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梁任宏(藝術家)、蔡炅樵(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暨洲南鹽場負責人)、蔡英傑(藝術家)、鍾永豐(台北市文化局長)、羅思容(金曲獎最佳客語女歌手)、蘇銀添(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未來十年,布袋的社區領袖和在地居民憑著一己的堅持和投入,或許可以安然度過觀光的創傷。他們已經證明自己具有面對氣候變遷影響下進行調適的「生態韌性」,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動態文化。在此案例中,轉化的藝術不在於試圖解決那些所面對的棘手問題,而是從這些棘手問題中學習。
──生態藝術家、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環藝所教授 大衛•黑利(David Haley)
在這個缺乏前瞻想像,因此無能提出具體實踐作為的年代,藝術往往淪為眼球經濟的推手。書的出版因此不僅提供了一個具視野、有步驟的操作範式,也開?我們對於藝術的開放性、前衛性更豐富的想像。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吳瑪悧
《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是臺灣社會參與藝術推進的重要文件,紀錄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以政府專案計畫為平台的聚合,藝術被認知為媒介,透過身分認同策略性模糊,重組了藝術創作者與對象社群的慣性關係。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瑤華
期盼靈芝這本新書的出版,能在藝術界激盪出多元交鋒與論述干預的效果,讓藝術的表現不再僅局限於有形作品本身,而是能積極介入社會迎戰現實問題,透過參與對話集結能量轉化社會正向發展,扮演開創未來希望的社會實踐角色。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蔡福昌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Foreword
大衛•黑利 David Haley
吳瑪悧 Wu, Mali
蔡福昌 Tsai, Fwu-chang
蘇瑤華 Su, Yao-hua
前言Introduction
一,什麼樣的對話?和誰對話?
─「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和「蚵貝地景藝術論壇」
What dialogue? Whose dialogue?
─ 'A Dialogue with Oysters: The Art of Facilitation' and 'The Conference of Oyster Shell Land Art'
二,論壇的組成成分與環境議題關注面向的演變
The Components and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the Conference of Oyster Shell Land Art
三,蚵貝地景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The Artworks and the Environment
四,台灣西南海岸所面對的環境變遷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Southwest Coast of Taiwan
五,從規劃面想像新的人地關係和生產╱生活地景
Planning Landscape with New Ways of Living and Food Production
六,從操作面實踐新的人地關係和生產╱生活地景
Building a Future by Practicing the New Ways of Living and Food Production
七,「地方參與」與「在地組織」的角色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Roles of Local Organizations
八,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olicies on Local Issues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附錄
Appendix
圖片
Photo Story
後記與致謝
Afterword and Acknowledgement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附錄一
Appendix I
附錄二
Appendix II
後記與致謝
Afterword and Acknowledgement
試閱:
時光流轉:轉化的藝術Over Time: 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
大衛•黑利David Haley 英國藝術家╱河南中原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時光流轉,生命出現,生命消失。時光流轉,人誕生到這個世界,又離開這個世界。隨著時光流轉,物種出現,物種滅絕。萬物自有其不同的生成和消逝的韻律。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也和這所有事件的加速發展有關。本書作者周靈芝筆下的研究焦點,位處台灣西南海岸的布袋小鎮,以及那兒隨著時光流轉所產生的變化,亦不例外。
過去十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周靈芝在這本新書中,詳細描述藝術作品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台灣西南海岸的變遷、新的地景規劃方案、地方參與和在地組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 此外,她也提及食物和我們的關係,也就是食物如何生產以及生產方式如何影響環境。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提供一些簡短的回應與脈絡,因為正如同身為環境行動者、作家以及佛學家、一般系統論和生態學的學者喬安娜•瑪西( Joanna Macy)所說:「此時此刻我們任何人所能做的最激進之事,便是好好地面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Macy 2012)
我第一次造訪嘉義縣布袋鎮是在2007年,由致力發展社會介入和環境行動藝術計畫的非政府組織台灣水公司負責人曾文邦邀請。一開始,他希望我用蚵殼創作一件可以促進觀光的藝術作品,被我婉拒了。後來他解釋說,這些廢棄蚵殼對發展觀光來說是不雅之物,同時也會帶來公共衛生上的困擾。我回答說,有關廢棄物的觀念,以及對於蚵仔的想法和與水的關連,也許是個可以透過藝術介入,開展涵納文化、經濟和環境議題的生態發展的很好開始。我對觀光層面並不感興趣。
透過網路搜尋和文獻研究,以及我個人過去所從事的經驗,我發展出一個計畫《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作為發出提問和了解有關布袋的人與生態的研究進路。我並未創作出具體可見的實質作品,沒有繪畫,沒有雕塑,也沒有音樂,沒有詩歌。不過,這個計畫卻因其為「協力的藝術」,以及作為「一種對話」而仍持續。事實上,十年之後,我的朋友─藝術家暨研究者周靈芝在南方家園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書中所做的研究和批判思考,正涵納此一計畫經歷時光流轉之下的影響。
在這篇序中,我想值得重新回顧一下這個計畫的標題。「對話」這個字眼在我身為一位生態藝術家的創作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建構了一種和相關人物及其他生命形式之間的特別關係,既非辯證式的對立辯論,也非菁英式的專家指導,或是具有階層的論述。它是一種可和許多生命交會,並在彼此交集過程中找到意義的方法。無論是理論物理學家戴維•玻姆(David Bohm),或是批判教育學的先驅巴西哲學家和成人教育學者保羅•弗雷勒(Paulo Frier),以及藝術理論家格蘭•凱斯特(Grant Kester),都視對話為一種在社群層次上具創造性的平等和相互學習的基本過程。在此對話中,蚵仔也包含在內,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此一來引發了一個疑問,也就是「非人類」或「人類以外」的生命的權利,是否也應納入考慮。蚵仔會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嗎?到什麼程度?蚵仔和蚵產業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蚵殼被當成廢物?事實上蚵仔形塑了這個計畫的特別命題和關切,提供了正開始出現的全球議題的焦點和催化劑。因此,對話正是此一計畫中生態思考的催生器,用貝特森的話說,就是「連結的模式」(the pattern that connects)。(Bateson2002)
「藝術」這個字眼,正如稍後我會在本文內提到的,富有遠比我們通常在現代社會中所賦予的更複雜的意義。而「…的藝術」則象徵在某件事上的登峰造極。現下情形中,「…」指的是「協力」。藝術協力這個想法早自1960年代晚期就已成為在社區或社群或所謂社會介入一類的藝術實踐中常常爭辯、揣度的焦點。例如藝術家波依斯和弗拉克斯(Fluxus),芭芭拉•史蒂芬妮(Barbara Steveni)和約翰•拉桑(John Latham)夫婦的藝術團體APG (Artists’ Placement Group),以及著名的藝術公司福利國家國際(Welfare State International), 都曾對藝術和藝術家在社會上所具有的潛在菁英角色提出挑戰。許多藝術評論者至今仍擔憂藝術的自主性會在參與社區協力的過程中流失,導致藝術只是成為政治或社會目的的「工具」。但在(布袋的)這個計畫中,我認為,全球「藝術世界」和「藝術市場」才是對藝術自由和表達自由的更大威脅。我也深切明白自己作為一位外來藝術家,來到這裡拜訪、互動、反思,然後離開,對當地的情形也許可以有些貢獻,也許無法貢獻些什麼。我希望我的貢獻是可以協助社區╱社群的培力,減少氣候變遷對他們所帶來的傷害,並且在面對這種挑戰的變遷時,更具調適能力。我也希望,在此社區╱社群中的藝術和藝術家更能維持活潑發展的文化,成為變遷論述中積極的主角,而非臣服於產業和商業要求之下的奴隸。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留給後代的資產,因為「最終極的道德行為,就是留下空間,讓生命可以繼續。」藝術當然也不例外。(Pirsig 1993)
2012年我第二次造訪布袋,參加在社區舉辦的一個研討會。參與者包括五年前即認識的社區領袖蔡炅樵、蔡福昌和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蘇銀添。這個研討會聚焦於從社區的基礎上發展再生能源以及有機生產。我對他們在布袋的環境改善和促進人的生活品質方面所做的改變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水產養殖業者,他以生態養殖的方式生產魚蝦。我問他生態養殖和慣行法養殖的蝦,差別在哪裡?他回答說,生態養殖的蝦味道更好,因為這些蝦並未受到強迫餵食或密集飼養的壓力─「牠們是快樂的蝦子。」 當時我也正在香港九龍一帶進行創作計畫,因此我問他,是否可能在一個人口密集的都市地區發展這樣的生態養殖,他回答說:「可以,只要讓蝦子保持快樂。」正好東南亞樸門農學協會即將舉行第一次大會,我詢問香港方面的主辦者,是否可出機票錢讓這位水產養殖業者可以與會,他們答應了。於是這位水產養殖業者得以將自己的概念傳達給數以百計的其他有機食物生產者,而他也得以從其他人身上有所學習。如此一來,原初的對話進展到蝦的主題上,而協力的範圍也擴展到跨國、跨域乃至跨洲和全球的網絡。
然而,時事遷移。政府部門改朝換代,官員們上上下下,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潮瀰漫全球。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俄羅斯總統普丁對國際局勢的操弄,過度資本主義化的價值觀變得更興盛。這個全球性的病徵之一顯現在各地政府、財團和產業將地方文化和環境「商品化」或「觀光化」的驚人速率。
觀光不是壞事。我們本來就該去別的地方拜訪,去體會和學習其他人的生活方式。不過,觀光的產業化(觀光業)意謂著經驗被當作一種產品,地方變成一種品牌,在地居民被忽略,有意義的學習被消費主義取代。在崇尚主題公園的美學、藝術卡通化和全球工藝與音樂的浪潮席捲下,真正的文化消失了。文化資產變成僵化歷史的行銷口號。短期利益成為長期的損失,因為觀光業也像其他消費產品一般,仰賴時尚,而時尚指的就是短暫的流行,然後就要被拋棄─就好像去年夏天的「當季」時裝。事實上,整個消費主義的觀念就是建立在這種單向的「榨取─生產─消費」的線性過程,毫不顧及如何管理和補足有限資源,以及符合倫理的正當生產方式,也無視於廢棄物的處理。儘管有聯合國及其他團體的努力,人們還是持續摧毀未來人類所賴以生存續命的各種可能。觀光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倫敦、巴黎、紐約、台北,這些大城市擁有資源和投資來繼續投入全球觀光市場,但對鄉村地區和小市鎮來說很可能就是災難了,因為這些地方並沒有足夠的基礎應付需求的速度。一開始的觀光熱潮所創造的少數服務性工作通常都是季節性的,沒有安全保障。最初的投資也只會是投入相對價廉的計畫,和沒什麼維護的膚淺建設上,也沒有持續的投資,因此,很快地,這個地方就被遺棄,像一個被遺忘的馬戲團的荒廢遺址。這個過程不但無法協助地方經濟發展,減緩年輕人向城市流動的速率,以及支持真正的地方文化,反而會讓問題更加惡化、加速衰亡。重要變遷的挑戰如氣候變遷和生物大滅絕反倒不足為道了。
同時,外來的投資者獲利了結之後,繼續移往其他地方進行新的投資計畫,或甚至轉往其他產業。原本其他可以長期投資的發展將因這種宛如「淘金熱」和「西部拓荒」般的一窩蜂觀光形式而被扼殺。更糟的是,地方文化消失,民眾失去自己的認同,導致一種社會心理的失智,記憶被社會媒體的庸俗報導取代。在這種情況下,藝術被政府過度生產,並且強餵給消費者 ─「真正的」文化反而遭到原本是要來尋找它的遊客所踐踏。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藝術也只是一種「高檔的」裝飾商品,工藝則成為用後即丟的禮物。意義與哲學隨著實用一起消逝。
儘管產業可以帶動時尚,生命、文化與藝術卻是從新穎而萌生。正如物理學家菲傑弗•卡帕(Fritjof Capra)寫道:
「…...萌生…...被認為是發展、學習和演化的動態源頭。換句話說,創造─也就是『新形式的產生』,正是所有生命系統的關鍵成分。既然萌生是開放系統的動態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就是開放系統會不斷發展和演化。生命不斷伸展、創新。」(Capra, F. 2002)
創新是個重要的關鍵。它需要培養、支持和協力,以便在時機成熟時萌生。它既無法被製造出來,也無法從市場上買賣得來。「藝術」這個字眼的字源,是梵文中的「Rta」,意思是「整個宇宙以符合道德原則的方式,持續創造、生成的動態過程」,而創造正是這演化過程中的精髓(Haley 2001)。 藝術是轉化和趨向多樣性的過程,因此這絕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時尚相對於創新,或者觀光業相對於長期文化投資的議題,而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棘手的問題之所以難於解決,有許多因素。通常這樣的現象會存在,是因為有著複雜的相互關聯的議題,而且常常為了試圖快速解決,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結果卻使局勢更為雪上加霜。近年來,「生態旅遊」和「永續旅遊」的發展,原本都是出於善意,想要面對觀光業的問題,然而就像「綠漂」(green-wash)一樣,反而固化了原本宣稱要解決的問題。至於漫無節制的成長與全球市場經濟等核心問題,以及另外十七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17 goals to transform our world)中的十六項,則依舊毫無解答,也無人聞問。(Gunderson and Holling 2002 / United Nations 2015)
未來十年,布袋的社區領袖和在地居民憑著一己的堅持和投入,或許可以安然度過觀光的創傷。他們已經證明自己具有面對氣候變遷影響下進行調適的「生態韌性」,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動態文化(Walker 2006)。在這樣的案例中,轉化的藝術不在於試圖解決那些所面對的棘手問題,而是從這些棘手問題中學習。隨著時光流轉,就像那些生態養殖蝦一樣,這些人也將成為快樂的人,一如此書中的研究所證。
推薦序 II
吳瑪悧 WU Mali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周靈芝這本《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像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她充滿耐心又很有續航力的,將2008年在嘉義縣布袋鎮所進行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進行再脈絡化的梳理,補充豐富的研究資料,並提醒地景藝術應兼顧美學與倫理,回應環境的挑戰,才能為未來創造希望。在這個缺乏前瞻想像,因此無能提出具體實踐作為的年代,藝術往往淪為眼球經濟的推手。書的出版因此不僅提供了一個具視野、有步驟的操作範式,也開?我們對於藝術的開放性、前衛性更豐富的想像。
閱讀本書讓我拉回2006年的時空,在第一次策劃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獲得很大回響後,規劃2007年行動計畫時,跟隨當時嘉義縣文化局鍾永豐局長造訪東石鰲股村四股社區。居民們抱怨地方沒有發展、沒有錢景、年輕人只能移居外地……。聆聽當下我想著,這裡是生態環境極為豐富多樣的棲地,它是台灣的驕傲和資產所在,這是鰲鼓溼地耶!為什麼一個可以提供人們學習如何和環境融洽相處的場域,居民卻覺得生計發展遭剝削?如何引領思維轉換,創造誘因,讓居民在投入環境保育的協力工作時,同時也找到可以存活的方式?藝術在這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於是我們邀請藝術家進入社區,開?與社區的對話。這樣的工作和思考模式便是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核心。因此,2008年當本身是布袋人且多年在地方進行調查規劃的蔡福昌,受邀規劃「蚵貝地景藝術論壇」時,曾參與行動計畫的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及美國生態藝術策展人Patricia Watts等,都受邀參與討論、對話。
當年在嘉義縣展開的環境藝術行動像是個微型革命。這個由一場場微行動所開展的對話,藝術家們透過創意巧思和社區一起激盪,把台灣慣習操作的精英展演,轉化為藝術家進駐,把創造對話的實踐當成藝術工作。從本書對於「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脈絡的整理中,我們看到,藝術進到社區不應只是短視的配合所需,而是能對現況提出反思。而受邀的生態藝術專家在意的是具修復性的環境藝術,而不是僅著眼於視覺符號的創造。尤其所謂的生態,更是指關係的創造:與環境的關係,與社群的關係。也因此,我們很珍貴的看到,靈芝在這個近身協力過程中,在九年之後,不僅對於當時計畫構想進行追蹤,同時也把檢視尺度放到更大的時間、地理跨度,來理解這個關乎國土安全、生態環境保育的課題。而這樣的工作其實應該是在藝術展演進行之前就該有的先備工作。現在,這些資訊在本書獲得修補後,藍圖勾勒得更清晰了,真正的工作應該要開始了!
這本書除了讓我們理解,土地面對的真實挑戰不可能透過創造地景符號來解決,而是得從認識地方開始。學習如何把藝術當成提問的方法,學習如何透過跨領域的合作,把生活的人一起編織進來,才能真正與大地共存與共榮。因此,在此向每一位打開這本書的讀者致意。當我們跟隨靈芝腳步一起進入這個跨時空之旅時,我們也已一起在建構一個新的、充滿意義的旅程。
推薦序 III
蔡福昌 TSAI Fwu-Chang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對話,可以算是一種藝術嗎?」這或許是許多人閱讀本書後油然而生的第一道詰問。的確,在被視覺化和物件性所支配與壟斷的一般大眾對於藝術範疇的認知裡,對話著實難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因為對話存在於各個領域之中,且無所不在。若從藝術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立場出發,則如何回應當下環境的現實挑戰並提出反思,甚至指向未來的可能性,如何開展有效的對話過程就成為藝術創作的必要核心肌理。在這樣的理解下,靈芝的這本《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就有了開創性的意義,讓我們對於何謂藝術、如何藝術以及藝術的可能性有了更開放性與前瞻性的想像空間。
很佩服靈芝對於歷史爬梳的功力與毅力,為這場發生於2008年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及其後續衍發的效應做了脈絡化的深度剖析和意義註解。本人當時有幸受邀擔任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藝術論壇」的召集人,對於以「對話」作為一種藝術介入環境議題的跨領域合作,除倍感新鮮外,似乎又有那麼一點熟悉,因為我自身的空間規劃設計理念一直在倡議「參與式設計」,即專業者要先跳脫既有身分轉變成為引導者,運用各種知識、技術和溝通技巧引導參與民眾的興趣、想法並付諸行動;也就是說透過參與的過程,將使用者轉化為積極的「社群」,讓他們得以親手著力於空間規劃、活動設計、經營管理、地方產業活化、甚至環境永續等方案研擬。而在此過程中,人與土地、生活、環境、產業和文化的社會網絡與連帶關係重新被鏈結起來,當「我」變成「我們」,此時積極的社群就會被催生出來了,這可說是一種孕育公民以投身社會改造的潛工程。
而靈芝這本書的核心論述是對話,與我上述提到的參與式設計理念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她將藝術當作一種對於嘉義沿海環境變遷議題的發問方式,除了紀錄一段跨領域對話所孕育出來的嘉義沿海環境公民的「學習社群」,同時也向一般大眾示範了藝術也可以是扮演縫合生活世界的媒介角色,並將藝術拉到作為總體生活實踐的高度。所以在本書所書寫的研究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透過蚵貝論壇的對話協力,讓氣候變遷議題不僅成為當地關注未來的機會,這也影響了我們後續提出以「濕地糧倉」作為一種鏈結人與生態、文化和地方生計的地景復育策略,並且持續秉持著促成一種有助於當地居民對於自身環境問題理解的對話過程來形塑與凝聚在坔(「坔」為濕地古字,意指濕地化、內海化的嘉義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論述和創新途徑。
的確,一個地方社會所面對的問題不可能只是透過一張規劃藍圖來解決,而是得先就認識地方現實發出提問,並透過任何可能的過程將生活在一起的人串聯起來參與對話和共同行動,這或許就是「對話,作為一種協力的藝術」的具體實踐。此時此刻,我們確實需要一種新文化,這個文化不能再僅僅是專注於當下問題,而更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正如同書中所提到我們這個社群正在思索的:「或許生物多樣性目標,應該要從文化多樣性的跨領域對話來協力完成」,如此才有可能造就氣候變遷年代所需要的生態韌性。
期盼靈芝這本新書的出版,能在藝術界激盪出多元交鋒與論述干預的效果,讓藝術的表現不再僅局限於有形作品本身,而是能積極介入社會迎戰現實問題,透過參與對話集結能量轉化社會正向發展,扮演開創未來希望的社會實踐角色。
推薦序 III
蘇瑤華 SU Yao-Hua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當以生態共好、里山里海、永續發展為名的大地藝術季,襲捲媒體版面,成為台灣政府「流行」策略計畫的同時,我們要如何理解2008年同樣以生態藝術為名,卻不以生產自然素材雕塑、地景裝置為重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或是《與蚵對話》藝術行動計畫?
「關係」、「思考」與「歷程」被確認為是藝術作品,可回溯至二十世紀的觀念藝術和行為藝術,藝術創作以物質性為依歸的過往慣習被破解,也為當代藝術創作表現、存在形式等提供了開放性的解答。《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中,周靈芝雖以「對話何以成為藝術」的問句破題,但理直氣壯地跳過這樣的活動究竟屬不屬於藝術,或作者權意涵的辯證 ,直接進入「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計畫的發展紀實,存在些許令人不安之處……
當藝術創作者混身學術研究團隊,學習如何與民眾對話、調停協商社群中各種利益關係、進入複雜糾葛的社會實境,如何向社會學、教育學、和生態學等學科尋求方法與解答,而又不致淪為「業餘的社會工作者、生態學者,或教育學者?或者從如果我只是想幫助社區的人,為什麼我要稱之為藝術的恍惚中清醒?
藝術家的角色在這些學科領域之間不得其所,常常對於自己是不是該放棄藝術而成為一個專業的社區組織者、行動主義者、政治分子或社會學工作者困惑,甚或因而(順著參與者的目光)質疑藝術的功能,削弱了藝術家的身分認同。在這樣的藝術計畫中,許多創作者不只試圖放棄物件製造,也拋棄其作者身分,成為哲學家Stephen Wright所謂「鬼祟的(stealth)」藝術實踐(Helguera,2011)。然而,社會工作和社會參與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雖在同ㄧ個社會生態系統下運作,但目標差距甚遠;社會工作是以價值為基礎的ㄧ種專業,推動人性改善,支持人性正義,維護人類尊嚴與價值,並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可能同意相同的價值,但以反諷、議題性手法創作,甚至為帶動反思不惜煽動緊繃議題。
相反的,也因為社會參與藝術運作方式,將自身貼附於某些議題或問題(通常屬於其他跨領域的範圍)之上,並容許暫時性地移置到一歧義地帶,這種暫時性地將議題移置入藝術創作領域,讓某些議題或狀態被注入了新的洞察,並為其他領域所見。在本書末得到輝映,相關意識逐漸顯影,「這樣的作法,大大地改變了藝術舊有的定義,甚至更進一步地翻轉了藝術家與居民之間的主體性,並創造了一個學習社群的概念……」(周靈芝,2017)
《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是臺灣社會參與藝術推進的重要文件,紀錄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以政府專案計畫為平台的聚合,藝術被認知為媒介,透過身分認同策略性模糊,重組了藝術創作者與對象社群的慣性關係。從創作(策展)視角所進行的紀錄,為政府計畫翻轉提供具體與勇氣的印證。而在專案結束後,專業工作者回返社區的省思探究,也深刻撞擊了因政府預算終結,戛然而止的諸多計畫。
只是,激發多元創作主體性所創造出的學習社群,如何在台灣當代藝術社群傳播、擴散、紮根,西方社會參與藝術實踐在這個面向所省思的「去工藝」與「去技術」(deskilling)思維,如何發展出本土性的養成訓練計畫╱課程,是我們在飽覽西方案例與文件後,對靈芝後續寫作計畫的殷殷期盼。
前言Introduction
此研究是一趟穿越時空的旅行,源起於2008年在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一個打算以廢棄蚵殼進行地景藝術創作的計畫及其後續發展。本書作者藉由回溯當年參與者的對話發言,以及論壇結果,透過訪談、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鋪陳出一場人與環境新關係的建構,在台灣西南沿海低地安靜的展開。
全文共分為八章,分別探討從「對話作為一種藝術的形式」出發,回顧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舉行的背景與過程;英國藝術家大衛•黑利在論壇中提出「與蚵對話:協力的藝術」的角色;以及論壇的組成成分和議題關注面向的演變,也就是透過「對話」,發現對蚵殼及廢棄鹽灘的價值觀改變了,和提升到全球氣候變遷的高度來看地方所面對的環境議題; 並進一步分析當時所提出的藝術創作方案和其基地環境的關係,與可再補充之處。
接著,將上述討論置回到更寬廣的時空脈絡中,透過對台灣地理、地質、考古和歷史學者研究成果的整理,從放大的時間尺度去理解台灣西南海岸所面對的環境變遷,包括曾因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海水上升;颱風暴潮所帶來的海岸侵蝕與河流輸沙對沿岸沙洲的影響;以及人為介入後導致原本的地形結構被破壞,出現不一樣的作用力,在不同地帶因土地利用的方式而帶來的後果,例如:上游截水、建水庫、蓋攔沙壩;中下游建河堤,約束水流;以及沿海地帶因抽沙填陸,造海埔新生地,以致沙源流失、海水入侵,海岸防風林消失(枯死);突堤效應則帶來另一個沿海地帶地形變遷的因素。另外就是養殖漁業因淡水需求抽取地下水,而中上游補注水不足,也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再入侵的惡性循環。氣候變遷則會使以上所面對的環境挑戰更加劇烈。
面對這樣的挑戰,台大城鄉基金會資深規劃師,也是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召集人蔡福昌,在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和嘉義縣政府的委託下,延續論壇所開啟的多元對話,在嘉義縣海岸地區展開深度調查,包括水文、生態、社區、文史、產業等面向,並進行全區發展規劃。調查結果發現,鹽田廢晒之後,經過自然演替,不但成為生態豐富的海岸濕地,而且有大量鳥類來此棲息,其中甚至包括列入瀕危等級的國際保育鳥種黑面琵鷺。原來被視為荒蕪之地的廢棄鹽灘,竟然成為鳥類棲息的濕地天堂。因此在區域規劃方面,蔡福昌和台大城鄉基金會的團隊採取生物圈保留區的理念,以物種保育為優先,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為基礎,同時衡量其規劃範圍內環境資源條件、地點區位、交通動線和設施現況等因素綜合評估後,建議將整個規劃範圍區分為五大主題,做為未來濕地改善復育的空間治理架構。從分區發展的規劃全圖看來,除了以生態復育為目標的生態棲地復育區和生態魚塭放養區之外,氣候變遷環境體驗學習區也占有相當重要的比例。換句話說,在南布袋濕地復育計畫中,生態復育和氣候變遷是兩個極具核心價值的概念。而藝術,則被賦予行動的媒介此一角色,「藉由多元參與式行動計畫的介入,集體拼貼與共創濕地復育地景。」
在操作面上,台大城鄉基金會工作團隊以所謂「滾動式綜合治理策略」進行實踐,亦即透過延展時間的軸線,「在現階段優先啟動先導性行動方案,待於變動中與自然環境互動一段時間與反省評估後,再研擬下一階段的實施項目,並據此調整或修正下一階段的願景和目標。」所謂的先導計畫,包括濕地生態環境的各項學習工作坊,透過駐村協力,期待能「培力氣候變遷時代的低碳綠色公民,培養原創學習能力」,以及「強化在地參與機制,連結學校、教育機構、社區、民間組織和專業者(機構)等之跨領域協力伙伴關係和專業支援網絡,厚實永續經營基石。」涉及的項目有:地理變遷和生態復育、綠色能源、海岸造林、未來挑戰、產業及環境教育等。其中,產業所關切的糧食問題和能源項的風力發電,以及未來挑戰中的水資源議題,是關係到在地生活極其基本的需求,而在地理變遷和生態復育,以及海岸造林和環境教育方面,則是關乎環境的維護,並且讓不同的藝術方法整合進來,成為最佳的民眾溝通、宣導的策略。
2012年蔡福昌提出「濕地糧倉」的概念,涵蓋從過去到未來的地景變遷、候鳥棲地保護、漁鹽產業文化活化、地層下陷和低地聚落轉型發展等議題,並進一步提出「以文化多樣性來復育生物多樣性」的說法,呼應先前大衛•黑利所提出的「積極的生活本身便是社區╱社群的藝術。這種積極性在社區╱社群中是個不斷進行的過程,而這過程也才能回應地景、地貌乃至海岸地區的變遷」。
最後,作者探討了「地方參與」與「在地組織」在整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特別是身為雲嘉南沿海廣闊海岸濕地重要主管機關的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歷任首長的人事更迭之後,不再把國土復育、保育及教育視為分內工作,也缺乏國土整合性運用的思考和作法,而以觀光獨霸的思維取代。一連串打著裝置藝術名號的工程,正沿著雲嘉南的海岸線上出現,既非藝術,也沒有環境思維。然而因其挾著龐大國家資本,即使備受爭議,仍然未停下腳步。這不僅擠壓到原本資源即有限的在地耕耘,更無視該地區所面對的未來挑戰。這樣的做法實在令人遺憾。目前,雖然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首長人事又再度更迭,但屬於國有土地的鹽田濕地仍然不斷面對來自中央到地方各種經濟開發思維的覬覦和挑戰。如何保護台灣西南海岸的國土環境與生態,避免消耗更大的永續成本,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課題。
作者簡介
周靈芝
藝術家、研究者和作者。曾參與藝術家自營的另類藝術空間「新樂園藝術空間」的運作,並協助獨立策展人陳香君於2006年策劃之《燕子之城》展覽,之後又執行新樂園藝術空間與澳洲雪梨市藝術家團體「Stone Villa」的台、澳交流展。2007到2008年間,參與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在嘉義縣義竹鄉東後寮社區帶領小朋友以數位影像學習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和駐村社區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瞭解農村有機栽種狀況,開始關切生態、環境和社區的議題。2009年獲當代藝術基金會和國藝會補助,赴英國進行生態藝術在英國發展的調查研究。2010年受邀請赴日本橫濱市黃金町駐村,並與社區親子、兒童共同創作《拼布大壁畫》,參與黃金町Bazaar展覽及台、日、韓座談會。
2010-2011年以生態藝術工作站進駐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和社區合作公共藝術計畫「可食地景」,與社區居民、學生、駐村藝術家和藝術村志工共同打造了分布在寶藏巖各角落的生態農園,啟動寶藏巖社區居民與藝術村自力、共生的社會過程,並逐步落實有機堆肥、微型經濟與生態聚落的創造。美國策展人艾婕音在2011年七月出刊的英文雜誌Taiwan Review中有文章介紹。
2011年四月獲邀參與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第二屆國際環境藝術節,以重新肯定地方產業技術和愛護濕地環境資源的精神,與成龍國小師生及成龍社區居民、環境藝術節的志工共同完成生態地景作品《回歸大海》(可參考公共電視節目《我們的島》第612集)。
2011年九至十二月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邀請,參與新北市公共藝術校園推廣計畫,在野柳國小進行駐校藝術課程。2011-2012年間再次回到嘉義,參與布袋濕地改善復育調查規劃。其後持續以個人身分參與在地活動。
長期以來的創作關切,是從藝術的角度逐漸擴及社會、文化和教育,以及環境、生態。曾出版《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一書。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