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藝術何以如此悲傷

原文書名:예술은 언제 슬퍼하는가


9789869919630藝術何以如此悲傷
  • 產品代碼:

    9789869919630
  • 系列名稱:

    藝術設計
  • 系列編號:

    SA017
  • 定價:

    380元
  • 作者:

    朴鍾澔
  • 譯者:

    邱麟翔
  • 頁數:

    304頁
  • 開數:

    14.8x21x1.6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117
  • 出版日:

    20220117
  • 出版社:

    暖暖書屋
  • CIP:

    901.5
  • 市場分類:

    藝術總論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藝術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凝視藝術作品中的蒼涼身影:
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
當我們有所醒悟與感到痛苦,那才是真正的藝術。

真正的藝術應該「如同一把利斧,破開人們心中的寒冰」
──卡夫卡

唯有在最艱難的情況裡成就出來的藝術,才能留下最深刻的感動。
──舒伯特

細分藝術領域,會使藝術更加商業化,終至墮落。
──華格納

許多人不曾注意到,藝術其實訴說著那些不幸、孤獨、殘缺之人的故事。大部分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的主角都屬於弱勢族群。以看似最華麗的歌劇為例,《蝴蝶夫人》的女主角十五歲即嫁做人婦,不久就慘遭拋棄;《卡門》的女主角是四處流浪、無以為家的吉普賽人;《茶花女》的女主角是一名交際花;《弄臣》的男主角則是一名駝背的身心障礙者。
藝術應該用來點醒那些無法意識到這個社會存在錯誤的人們。面對藝術,我們應該感到不自在。無法觸動內心、只能愉悅雙耳的音樂,不是真正的藝術,那只是純粹引起鼓膜振動的音樂罷了;無法撼動心靈、只能滿足眼福的畫作,也不是真正的藝術,那只是純粹觸及視網膜的畫作而已。直面令你感到不悅的事物,雖然會感到痛苦,但過程中的傷痛將使你成長。有了痛苦,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憐憫;有了憐憫,才懂得愛。
本書遍覽各大藝術領域中的名作,選出其中共同蘊含的重要主題為經緯,探討每一個弱勢族群的身影如何透過不同視角與型態,反覆地出現在世人所熟知的藝術作品中。而比藝術作品本身更為戲劇化的藝術家思想與人生,也一併對照與討論。

◎封面圖片說明:
《死去的母親》(Dead Mother,1910)╱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作品縈繞於情慾、死亡、肖像等主題,扭曲的線條和肢體,讓人感受到痛苦掙扎與焦灼不安。他與懷有六個月身孕的妻子皆死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年僅28歲。

作者簡介


朴鍾澔(박종호)

風月堂創辦人,歌劇評論家,文藝專欄作家,精神科醫師。
雖然具有幾個不同的頭銜,但自認為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有格調的文化人及一個找到平衡點的跨界人士。

認為韓國社會最需要的人是不隸屬於任何一方、能夠敏銳而溫暖地提出觀點的人。為此,將不會拒絕任何挑戰,使自己成為一個不停觀看、閱讀、聆聽、鑽研、思考、寫作與行動的人。

曾經表示,自己的導師是書本、音樂、展演與旅行。到訪過歐洲上百次,但每次都會帶著新的主題出發。2003年,在憂喜參半的評論之下,創立古典音樂專賣店「風月堂」;2007年設立「風月堂學院」;希望風月堂與風月堂學院成為能夠讓人體驗高度心靈感悟的公共空間。自己不只安於經營者的角色,亦在風月堂學院擔任講師。

著有《我所鍾愛的古典樂》三冊、《不朽的歌劇》三冊、《跟著朴鍾澔認識歌劇》、《五十五部歌劇選粹》、《歐洲音樂祝祭巡禮》、《朴鍾澔的義大利行旅:燦爛的旅程》、《人生從維也納開始美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跳探戈》等書。

譯者簡介


邱麟翔
畢業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曾至韓國首爾市立大學與延世大學擔任交換學生。大學主修心理學與輔導諮商,輔修華語語言學,因為興趣而開始學習韓文。譯有《我們該住在哪裡?》、《三十歲的反擊》與《文明與數學:從古代文明看人類數學的起源與發展》,合譯有《金氏家族的女人》與《歷史課的攻防戰》。若有任何建議或指正,請不吝來信:[email protected]

書籍目錄


前言──藝術不是你想的那樣

 藝術家的國度
 失去方向的藝術
 藝術不是你想的那樣
 為弱者發聲的藝術
 橫向式綜觀
 藝術:人類最後的希望

序——少數族群,被孤立者的藝術

 為被孤立者發聲
 他們的人生宛如《冬之旅》
 被社會孤立的兩名藝術家
 令人嗟嘆的各個少數族群
 勇敢自發地成為少數者的人
 為所有人建立的國家
 只因為「異於我類」
 總有一天,也會降臨在我們身上
 發自靈魂的祈禱

一、身障者——被上天懲罰而背負的侮辱與苦痛

 與生俱來的命運
 成為雜耍藝人
 超越公爵,成為主角的駝背者
 內心比外表更令人感慨
 蔑視使他們更加扭曲
 他們也需要愛
 最偉大的身障者文學作品
 克服身心障礙並且成功的音樂家
 最「高人一等」的聲樂家

二、流亡者——因漂泊而誕生的藝術

 離開祖國的人們
 流放:一種刑罰
 因流放而誕生的藝術
 韓國的流放刑
 在流放之地的生活
 在流放地的假期
 流亡的文學家
 四處漂泊尋找母語的詩人
 各地都相通的語言:音樂
 沒有故鄉的作曲家

三、猶太人——數千年的被迫害與流浪

 離散民族:悲慘的命運
 最龐大的離散民族:猶太人
 被驅逐的猶太藝術家
 描述猶太人流亡史的歌劇
 處境等同於奴隸
 猶太藝術家所致力保存的猶太人歌劇
 引領維也納文化的猶太藝術家
 選擇流亡到天上的藝術家

四、娼妓——我們愛過與拋棄的那些女人

 從悲劇到浪漫喜劇
 茶花訴說的交際花人生
 偉大作曲家的個人經歷
 真正需要花的女子
 關於娼妓的兩部名著小說
 被迫成為娼妓的女人
 難以擺脫的枷鎖
 脫離娼妓身分的辦法
 從交際花的身分之中找到自由的女人
 對她們而言,沒有錢,只有眼淚

五、有色族裔——期許不再以膚色而是以品格來評價他人

 關於膚色的小小領悟
 只屬於他們的自由與平等
 黑人歌曲的真相
 黑人美麗嗎?
 為了白人社會的繁榮而賣命的人們
 偏見根深蒂固的社會
 混血菁英的矛盾
 對白人竭盡忠誠的黑人奴隸
 邁向人人幸福的社會

六、自殺者——對他們而言,唯一的逃生出口

 自殺作為一種儀式
 最著名的自殺
 在歌劇院重生的維特
 仿效維特的無數個青春生命
 文學將行為本身變成一種美
 不容忽視的社會現實
 自己給自己的死刑
 於現代重生的古希臘悲劇
 另一個主角
 歌劇裡的自殺
 自殺:無法輕易說出口
 藝術:理解自殺的一個途徑
 為了理解他的痛苦

七、棄嬰與私生子——最該受到祝福的孩子

 轟動一時但最終被遺忘的事件
 不斷有孩子被遺棄的社會
 歌劇院裡的棄嬰
 董尼采第兩部名作的共通點
 被遺棄但順利成長的孩子
 悲劇的基調:身世之謎
 又一部感人名作:找回失聯的女兒
 由社會撫養的孩子:私生子
 為私生子貼上標籤的原因
 愛的孩子
 即使人生陷入泥淖

八、性少數群體——無法被人理解的愛情

 他為何魂斷於威尼斯?
 二十世紀最優秀的英國作曲家
 最深情、最孤獨的一部歌劇
 共度一生的藝術家情侶
 有關同性戀者的誤解與真相
 為何不包容弱者?
 藝術裡的同性戀者
 兩人美麗的離別

跋——幾則故事,期許世界有如真正的藝術

 首爾
 波隆納
 釜山
 米蘭

結語——經歷錯誤與反思的藝術之旅

 反思自我
 抬頭看一看他人

參考資料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藝術不是你想的那樣


「藝術不只是媚態與美貌。」
——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藝術家的國度

韓國是一個充斥著許多藝術家的國度,到處都有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學院,每年有大量的學生攻讀藝術。不僅如此,還存在各種藝術研究所、藝術研究院、藝術中學,數不清的藝術補習班、藝術培訓中心、藝術家教老師,以及各大百貨商場、報社、中央或地方機關所開設的藝術學院、藝術講座、藝術教室……等。
每年、每個季節,有無數的人在這些地方攻讀藝術、期滿畢業。其中,不少人從此冠上藝術家的頭銜,橫行於社會,在大街小巷裡開設藝術教室或補習班,使得許多孩子從幼年起便經常日夜奔波地接受各種樂器指導或訓練。
韓國是一個沒有閱讀風氣的國家,然而,出書的人倒是不計其數;地方政府建設了大量的表演場館,多數時間卻是閒置的,自稱音樂家、聲樂家、作曲家的人倒是滿街跑;很多人的畫作或詩作並不令人驚豔,在名片上卻自稱畫家、詩人、作家。每個人都說自己是藝術家。那麼,韓國是一個藝術大國嗎?社會裡真的充滿藝術與美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懂的是藝術,實際上,卻是別的東西。自認為是藝術家的人不斷地增加,真正的藝術家卻愈發少見。不少音樂家只瞭解音樂,畫家只瞭解繪畫,舞蹈家只瞭解舞蹈。一個會彈鋼琴的人只是懂得如何敲打琴鍵罷了,對於作曲家的思想或曲目的時代精神卻往往一問三不知。這時,他所掌握的並不是藝術,只是技術罷了。
要學會演奏一項樂器,必須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每天至少要練習十小時,持續十年以上,把歲月都傾注於一項樂器,才能成就一名樂器演奏家。那麼,如果一名鋼琴演奏家終於達到能夠將貝多芬的奏鳴曲演奏得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就是藝術家了嗎?實在難說!

▎失去方向的藝術

在古希臘,一個人可以同時是詩人、音樂家、哲學家,甚至身兼科學家、政治家,偶爾又擔任建築師或醫師。當時的文化核心為古希臘悲劇,但舞台上的古希臘悲劇所蘊含的並不只是戲劇,還同時包含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
舞台下的觀眾也會全副身心都浸淫在那樣的藝術當中。不僅運用感知,也運用大腦與心靈,全方位地吸收。觀眾都具備足夠的素養,能夠談論音樂與詩句,也能談論歷史與政治。這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像今日,在音樂會裡只談論音樂,在美術館裡只談論美術。
隨著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的發展,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為了方便而將藝術切割為不同領域,各領域的專家也開始各行其是。即,劇本由劇作家負責;音樂由作曲家負責;舞台設計由畫家負責;演技由演員負責。於是,各領域在技術層面上發展得更為精細;另一方面,卻逐漸遺忘了藝術原本的目標。
這些遺忘目標的人開始競相追求更美、更刺激、更技巧性的事物。雖然有人會說,「細分領域」是讓各個領域產生進步的必要過程;但問題是,有無數的人一旦失去方向,就再也不知道要回頭了。
他們不再去思考藝術當初之所以細分領域的原因。就像人們為了找到自己的路,與同伴分道揚鑣後,便不再思考如何破鏡重圓。
如今,許多藝術家不都是這樣?他們忘了尋找最終的出口,從此迷失、安處於深井之中,只因他們在二流的藝術模仿者之間享有名聲、受到追捧,嘗過金錢、權力與名聲所帶來的甜頭。
除了藝術家以外,享受藝術的人——藝術欣賞者也淪落到相同的境地。基於同樣的原因,藝術欣賞者也錯誤地以為藝術只需用來享受或作為慰藉,甚至出現一股風潮,將「享受藝術」視為值得炫耀或自豪的事情。華格納(Richard Wagner)說過:「細分藝術領域,會使藝術更加商業化,終至墮落。」
我們認識很多得獎的鋼琴家、著名的聲樂家、國際級的舞蹈家、畫作昂貴的畫家,卻說不出他們的藝術所要傳達的是什麼、當時的社會為何需要那樣的訊息、我們應該尊敬其中的哪個部分、他們又為何被視為社會中具有特殊價值的存在。
社會中,有許多技巧高超的小提琴家、嗓音美妙的聲樂家、家喻戶曉的建築師、事業有成的攝影師,但他們的藝術真的提升了我們的精神層次嗎?這個社會的藝術如此蓬勃、藝術家如此之多,但這樣的藝術是否讓我們的內在產生了改變?
要找到能夠點醒我們、提高人們的思想、清楚反映社會現狀的藝術家是很困難的。唯有遇見這樣的人時,我才會稱他為「藝術家」,並且鄭重地向他脫帽致敬。

▎藝術不是你想的那樣

那麼,藝術究竟為何而存在?每個人都在談論音樂、電影、文學、戲劇,也說自己懂得欣賞繪畫。
但那些藝術都是一樣的,詳細的技術層面並不是重點;它們的形式雖有不同,內容卻如出一轍;傳達方式即使各異,訴說的內容卻毫無差別。只要仔細研究那些不同形式的藝術,會發現它們的主題都很雷同,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因此,唯有那些偉大的藝術家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一再呼籲、經歷時間考驗的主題,才是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主題。
偉大的藝術家所關心的主題即「人類與社會」,尤其是缺乏溫暖的社會群體與陰暗無光的社會角落。為黑暗之處帶來光芒、為被孤立者賦予勇氣,才是真正的藝術。
藝術之所以存在,並非只是為了替那些安居於陽光之下的人搔搔癢處、拍拍肩而已,更不是為了讓有錢有閒的人打發時間,作為某種用來向他人炫耀的高級嗜好以凸顯自己的高尚、滿足一己的虛榮。

▎為弱者發聲的藝術

從以前開始——特別是自貝多芬時代以來的兩百五十年,藝術大多都聚焦於弱者、邊緣人及少數族群。但社會大眾傾向認為「聆聽歌劇或古典音樂會」屬於貴族文化的一環,是展現出自身優越感的行為。
雖然我們無法否認有那樣的意味存在,但藝術在壯觀的歌劇院或豪華的音樂廳裡上演,不代表它所訴說的內容也一樣地華美。很多人沒發現,過去三個世紀以來,大部分的藝術所關心的對象都是社會裡被遺忘的群體,許多文學、戲劇、音樂、歌劇、繪畫的主角都是弱者。
弱者的心中也存在著希望與夢想,也總有一些話想對社會吶喊,卻無力做到;他們的聲音太小,很難被聽見;就算被聽見,也往往得不到社會的回應。然而,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天生注定成為弱者,很多弱者是社會的無知及偏見、人類的貪婪、偽善的體制、宗教與權貴利己主義下的犧牲品。
藝術可以作為弱者的慰藉,但不應該用來討好強者,而應該用來點醒那些無法意識到這個社會裡存在錯誤的人們。藝術不應該為那些每天過得心滿意足、沒有意識到這個社會裡存在錯誤的人們帶來喜樂,而是應該帶來痛苦,以喚醒他們的良知。如同卡夫卡所言,真正的藝術應該「如同一把利斧,破開人們心中的寒冰」。
領導法軍對抗英軍入侵的聖女貞德並非手持刀槍,而是揮舞軍旗,以鼓舞士兵。軍旗是聖女貞德的象徵,單單一名手持軍旗的少女所呼喊的口號就足以號召廣大的農民與士兵起身擊退敵軍。從這個角度來看,托爾斯泰、雨果、貝多芬、威爾第都是他們那個時代與自身家園的聖女貞德。
藝術只依靠言語來向社會傳遞訊息,但那些言語的力量更甚於刀槍。因此,人們不稱其為「吶喊」,而是「藝術」。
弱者因為缺乏力量,沒有能力替自己發聲,社會也很少給他們機會,為自己辯駁或主張權利。
因此,藝術家應該替弱者發聲,這是藝術家的使命。世上每一名藝術家都可以成為聖女貞德,也應該成為聖女貞德。

▎橫向式綜觀

本書綜合了我長期以來的講課內容。以往,我的著作主要是針對個別的藝術作品來進行書寫;但這次,我將改變視角,綜觀多部作品所涵納的主題,進行全新的詮釋。如果說,以往是針對個別作品進行縱向式敘述,這一次,便是針對多部作品展開橫向式綜觀。
各位將會看見,某些特定主題是如何在不同的藝術領域裡反覆出現,以及如何在形式與視角上有所變化,進而發現不同藝術作品之間的許多共通點。各位也將認識「藝術」長期以來所關心的主題為何,以及藝術家針對那些主題有何想法且說了什麼。
前面說過,藝術一開始並未細分領域。因此,本書亦不是以藝術領域作為章節區分,而是由各個藝術領域的多部名作之中挑選出重要的共通主題,並依照各個主題以進行書寫。
由於歌劇所傳達的訊息十分明確且具有寫實性,本書有相當多的內容是以歌劇為敘述主線,再進一步論及音樂、文學、電影等,穿梭於不同的藝術領域之間。此外,本書不會只是關注藝術作品,也會談到比作品本身更戲劇化的藝術家的真實人生,或是超前時代的藝術家的偉大思想。
本書以此一稍長的前言作為開頭,下接一篇簡介少數族群的序文,再依照不同主題所構成的章節,詳加敘述。

▎藝術:人類最後的希望

本書的內容有時會令你深感共鳴,有時也會令你全身顫慄。書中某些殘酷的指責可能令你感到不悅,甚至憤而棄書也說不定。
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夠直面這段過程,因為那些指責反映了弱者的處境與藝術家的真實想法。即便那些指責有違你的想法,也不代表你就是對的、他們是錯的,而是你與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若你能夠承認那些差異,那就是真正的藝術與藝術家所希望達成的事情。
直面令你感到不悅的事物,雖然會感到痛苦,但過程中的傷痛將使你成長。有了痛苦,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憐憫;有了憐憫,才懂得愛。人人都懂得愛,社會才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全發展。這才是藝術真正的目標與功能。
本書所提及的每個藝術作品都向各位敞開了大門。期待各位有朝一日再次細細品味其中的故事,直接傾聽那些偉大的藝術家所說過的話語。如此,你我才能一起成為更好的生命。
改變世界的不是刀槍,亦非權錢,而是聖女貞德所持的軍旗——藝術,唯有藝術才能夠引導每個生命與整個社會登上正義之巔。或許,在這個腐敗而渾沌的時代裡,藝術就是人類最後的希望。

朴鍾澔,二ま一六年秋,寫於風月堂

文章試閱


一、身障者——被上天懲罰而背負的侮辱與苦痛

▎與生俱來的命運

不同族群的弱者之中,最可憐的莫過於身障者。他們因為先天性的障礙(也有後天性的),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遭受被孤立的命運。
歐洲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提倡同胞愛的成熟文化地區。但以往,歐洲人對於身障者的偏見也曾經達到你我難以想像的程度:永遠以貌取人,認為一個人的外表醜陋或畸形,代表他的靈魂與思想也是醜陋或畸形的。
法國大文豪雨果(1802-1885)經常辛辣地指責人類社會的不公不義。他的小說《鐘樓怪人》清楚地描寫了一個身障者從出生到死亡的故事。小說的原文標題為「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但被改編為電影與動畫後,其標題「鐘樓怪人」反而更為人所知。這部小說裡,雨果要描寫的是中世紀巴黎社會的不公不義,並且以象徵中世紀的建築——巴黎聖母院為主題。
我們不禁要將焦點放在從出生起就成為畸形兒的主角加西莫多的身上,他一出生就因為駝背而被父母拋棄。雨果赤裸裸地描寫了他被別人發現、從袋子裡抱出來時的樣子:「左眼上方有一個疣,頭縮進雙肩之間,背部像弓一樣彎曲,胸骨突起,腿都扭曲了。」亦即,加西莫多出生時就患有多處畸形,是一個多重障礙者,而這樣的外貌立刻決定了他的命運。
以前,歐洲人認為畸形是上天的懲罰。因此,他們相信「畸形兒生來即具有罪惡,甚至連心靈與靈魂也是扭曲的」,也理所當然地認為「畸形兒每個夜晚都會被邀請參加惡魔的宴會」。畸形兒路過的話,村裡的孩子都會朝著他們扔石頭,並唱:

給惡人處以絞刑
給醜人處以鞭刑

可見,他們認為醜人與惡人具有同樣的罪惡。於是,身障者的命運早已被註定。其中,駝背者與侏儒尤其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無法謀生,就連當時最普遍的勞動——農活,他們也做不了。

▎成為雜耍藝人

對於駝背者與侏儒而言,他們唯一能夠從事且被社會接受的職業是雜耍藝人。他們大多像加西莫多一樣,被父母拋棄,通過各種途徑,成為馬戲團的一員。自古以來,戲班或馬戲團裡總是聚集了很多侏儒與駝背者,他們聚在一起生活,並且互相傳授技藝。
我不禁回憶,小時候看過在國內表演的流浪馬戲團裡,很多表演雜技的人都是侏儒或駝背者。以前,負責守在舞廳或色情酒店門口招攬客人的,很多也都是這樣的人。顯然,西方的馬戲團或舞廳的文化傳入國內時,這種悲傷的一面也隨之傳入。
大多數的身障者之所以只能待在馬戲團或舞廳、酒吧,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父母拋棄,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最後只能淪落到那些地方,數百年來都從事相同類型的工作。這就像是幾年前的韓國,如果孩子失明了,父母便不會讓孩子讀書,而是理所當然地讓他們去學習替別人按摩。
身障者的雜耍形象,在雨果三十歲時發表的喜劇《國王尋樂》(Le roi s'amuse)裡有詳細的體現。這部喜劇雖然沒有走紅,但二十年後,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將它改編為歌劇《弄臣》(Rigoletto),獲得空前的成功。
雨果的《國王尋樂》以巴黎的宮廷為故事背景,意在揭發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的惡行。然而,威爾第改編為歌劇後,其中含有「刺殺國王」橋段的劇本面臨審查,威爾第因此不得不將故事背景改為義大利的曼切華公國,國王也變成了公爵。但是,凡是看過歌劇的人,都知道那是關於國王的故事。
不過,在這部作品中,更吸引觀眾的不是公爵的惡行,而是公爵身邊的弄臣所經歷的悲劇性人生。弄臣是一名駝背者,卻是這部歌劇的主角。

▎超越公爵,成為主角的駝背者

義大利北部的曼切華公國有一名年輕公爵,年紀很小便握有大權,卻不懂得分辨是非與如何統治國家。因此,比起那些提出複雜、瑣碎政治建議的大臣,他更喜歡那些耍鬧、逗他笑的弄臣。宮廷裡設有專職的弄臣,負責逗笑公爵、活絡現場氣氛,類似現代的搞笑藝人。主角里戈雷多彷彿遭受了天譴,他不僅駝背,還是個瘸子,天生具有雙重障礙,而這樣的命運使他走上了弄臣的道路。他從社會的底層做起,憑著天賦與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宮廷裡的弄臣。
公爵與弄臣里戈雷多兩人沉溺於勾引及玩弄女人的遊戲之中。公爵的獵豔之舉日益狂妄,弄臣則繼續慫恿公爵。比起與其他大臣談論政事,公爵更常與弄臣混在一起,追逐女人。弄臣教導公爵如何誘惑、征服及拋棄女人,甚至幫忙善後,因此深獲公爵信任,權力愈來愈大,變得更加目中無人。
不過,弄臣有一個被他隱藏起來的女兒,他與女兒兩人相依為命。這不就指出,外表醜陋的弄臣也曾經有過深愛的女人嗎?雖然她已經死了,但善良的她留下了一個女兒吉爾達,成為弄臣的生命中最寶貴的人。
弄臣將女兒培養成一個除了父親以外什麼都不知道、不透過父親就無法與社會溝通的孩子。弄臣愈是教導公爵做壞事,回到家就只能更嚴厲地管束女兒。吉爾達從沒進過城裡,甚至不知道父親的名字與工作,唯一的外出機會是每週與女傭一起去一次教會。我們可以預料到,公爵的魔爪最終會落到吉爾達的身上。接受弄臣的教導後,公爵已經變成了一個沒有弄臣的幫助也能夠輕易征服吉爾達的人。
悲劇由此展開。弄臣知道公爵連自己的女兒也踐踏之後,決心殺死公爵。吉爾達得知父親的計畫後,即使她知道公爵欺騙了自己,也決定義無反顧地保護公爵。她讓自己被父親買來的刺客刺得傷重倒地。
主角里戈雷多是個惡人,無論在戲劇或歌劇的領域裡,他都是一個典型的惡角。他毫不猶豫地教唆公爵做壞事,那是他用來反抗社會的手段之一。他從小被人嘲笑、蔑視及謾罵,當他偶然——或說是透過努力——獲得了權力,他便利用權力去發洩他累積多年、對於社會的憤恨。他詛咒著社會,並且希望報復公爵所代表的社會既得利益者。
然而,那只是一名卑微的身障者的夢想。他的刀原本朝向整個社會,最終卻像飛鏢一樣地折返,插進自己唯一的寶藏與希望——女兒吉爾達的心臟裡。里戈雷多因為自己的計畫而失去了一切,這就是身障者所面臨的困境:試著掙扎,結果卻是慘不忍睹的失敗,而他也沒有力氣再去做什麼了。身為一個弱者,他沒有任何一個與他一同反抗公爵的同伴,也沒有任何支持或同情他的家人或朋友。他是個惡人;但是,是社會將他變成了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