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真藝:劉安明攝影集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9974455定價:
1800元作者:
劉安明頁數:
110頁開數:
23.8x28.3x2.5裝訂:
精裝上市日:
20231120出版日:
20231120出版社: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CIP:
958.9 112006809市場分類:
攝影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藝術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書名取自劉安明1955年在屏東市開設照相館名,為了帶入新的觀看影像的視角,特邀請羅烈師教授擔任總編輯,以紙上策展形式編輯企劃「歡喜、做事、恬靜、誠心、山、海」等篇章共185幅黑白影像,帶領讀者品味正值30-40歲青年時期的攝影師如何以自身鏡頭觀看世界的位置,以及鏡頭下細膩又豐沛多元的1960年代南臺灣經濟、社會及人文景觀。
《真藝-劉安明攝影集》,書名取自劉安明1955年在屏東市開設照相館名,為了帶入新的觀看影像的視角,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的羅烈師教授擔任總編輯,以紙上策展形式編輯企劃「歡喜、做事、恬靜、誠心、山、海」等篇章共185幅黑白影像,帶領讀者品味正值30-40歲青年時期的攝影師如何以自身鏡頭觀看世界的位置,以及鏡頭下細膩又豐沛多元的1960年代南臺灣經濟、社會及人文景觀。
書名取自劉安明1955年在屏東市開設照相館名,為了帶入新的觀看影像的視角,特邀請羅烈師教授擔任總編輯,以紙上策展形式編輯企劃「歡喜、做事、恬靜、誠心、山、海」等篇章共185幅黑白影像,帶領讀者品味正值30-40歲青年時期的攝影師如何以自身鏡頭觀看世界的位置,以及鏡頭下細膩又豐沛多元的1960年代南臺灣經濟、社會及人文景觀。
《真藝-劉安明攝影集》,書名取自劉安明1955年在屏東市開設照相館名,為了帶入新的觀看影像的視角,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的羅烈師教授擔任總編輯,以紙上策展形式編輯企劃「歡喜、做事、恬靜、誠心、山、海」等篇章共185幅黑白影像,帶領讀者品味正值30-40歲青年時期的攝影師如何以自身鏡頭觀看世界的位置,以及鏡頭下細膩又豐沛多元的1960年代南臺灣經濟、社會及人文景觀。
作者簡介
出生於日治昭和4年(1929)屏東海豐、成長在閩南莊的攝影家劉安明,攝影啟蒙的很早,自學加上天份,不想一輩子當個養鴨人,離家跟著大哥學拍照,23、24歲時只是個二師仔,意外拍攝了讓軍隊很滿意的照片,成了他邁向專業攝影師重要的扣門磚。
劉安明一生勤於精進暗房技術,騎摩托車出入南部客莊、山海河壩、追索人群的光影一瞬間,從寫真拍到寫意,直到80幾歲不良於行這才卸下喀滋作響的機械快門聲。劉安明的紀實攝影,是深入攝影田野的長期累積工作,並且帶著對於紀實攝影拍攝關係的自覺。這位總是勤奮地騎著摩托車、手持相機隨時取景,留下許多影像紀錄的攝影家,其鏡頭與身影,代表著今日我們得以回望的珍貴時代之眼,更是臺灣攝影寫實精神之典範。
書籍目錄
序--最美好最純真的台灣人形象—陳板
序--回到劉安明的攝影紀錄原點—鍾永豐
青年攝影師-劉安明—羅烈師
歡喜--土地上的快樂與擔憂
做事--甘苦參半的勞動者
恬靜--生活中的溫馨與喧鬧
誠心--眉宇間的人神相會
山—似遠還近的部落
海—修整與等待的漁港
後記
大事記
推薦序/導讀/自序
最美好最純真的台灣人形象/陳板
一次,來到屏東五溝水,在一根電線桿上看到一件劉安明的攝影作品。
攝影作品受到南台灣不知多久的日曬雨淋,但是畫面裡的五溝水圳仍舊清澈、奔跑在石板橋上的少年笑聲依舊響亮,照片已經褪色斑駁但影像卻栩栩如生。這件作品是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印製,安置在五溝橋頭,並且附了一篇簡短的說明文字──「早年五溝水並無設立橋樑,河岸兩旁均是土堤,要到對岸,必須踏過河中石板,人與水的關係極為密切。一直到日治時期設立浮水橋、民國60年代政府實施社區計畫,將河岸土地墊高,並改築駁坎,雖改善了交通,卻使得五溝水獨特的人文地理樣貌逐漸被淡忘,人文景觀亦漸消失,大家與水的關係變得疏遠。」工作站特別標示「圖為1962年五溝水現地舊貌╱劉安明攝」。當天,五溝水守護工作站林品軒總幹事很仔細描述了昔日五溝水水文環境,並表示看到劉安明的這件作品十分興奮,影像充分展現工作站多年來的工作理念,因此特地爭取到劉安明的授權運用。
劉安明出生於屏東海豐,但祖父則是萬巒鄉五溝水劉屋後代,據說因為參與乙未戰役在步月樓之役失蹤,祖母為了避免牽連族親,帶著劉安明的父親落腳於海豐。海豐是個講福佬話的村落,雖然斷絕了老屋的支持,但,父親仍期許「不忘本」,在外說的是福佬話,在「屋下」則堅定的「講客」。
至於拍攝五溝水,並不是基於對故鄉的情感,反而是因為自身窮困童年所激發的行動。「到了五溝水,我最愛拍小孩,因為我沒有童年,所以我拍小孩,小孩較趣味,當作我還小時的回憶。」小孩的純真無邪是劉安明從未體驗過的生命經驗,透過相機鏡頭彷彿自己也投身其中,幻化成奔馳在石板橋上小孩。初次見到劉安明,他已94歲,談起話來仍中氣十足,也能感受到他的語言天分,客話、福佬話聽起來都很道地。老人家的記憶力好得驚人,關於自己的生命史瞭若指掌,應當是因為他的每一個故事都有圖為證。
〈五溝水走相逐〉,是劉安明對阿公家鄉的心情表白,也是劉安明留給五溝水的珍貴禮物,透過在地人重新詮釋,變成五溝水地方記憶的紀念碑。
六堆300,客傳會請藝術家黃心健指導、張文杰導演製作VR與AR作品《浮光童夢—五溝水》,選定劉安明〈五溝水走相逐〉當作創作原型,並邀請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劉晉坤站長協助,將早年美好的五溝水地景納入作品。作品完成,第一時間送到劉安明家,老先生戴上VR眼鏡立刻進入既遠古又現代的五溝水,60年前在石板橋上奔馳的小孩、水圳裡頭呈現工作站多年的守護成果─原生種水蕨、探情草和水打扁,震撼老人的視覺經驗,也讚許年輕世代的創意。劉安明的攝影作品啟發了五溝水後生對於永續環境的誓言,五溝水守護工作站林品軒總幹事站在〈走相逐〉作品面前,很有自信表示:「未來的五溝水絕對可以回復劉安明攝影中的美好意境。」
相信,〈走相逐〉之外,劉安明的每一件作品都將成為台灣人邁向永續前行的影響能源。
一生追求純真與藝術的攝影家劉安明,把這生最後一本攝影輯交給客傳會發行,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舊念念不忘,要把最美好最純真的台灣人形象留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