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你的大腦為何與眾不同?神經科學家帶你深入你的腦袋,解開它的設計與運作之謎
原文書名:The Neuroscience of You: How Every Brain Is Different and How to Understand Yours
產品代碼:
9786263154223系列名稱:
科普漫遊1系列編號:
FQ1082定價:
480元作者:
香蒂爾.帕特 Chantel Prat譯者:
王年愷頁數:
392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110出版日:
20240110出版社:
臉譜(城邦)CIP:
394.911市場分類:
自然科學(一般大眾)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自然科學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這不只是一本講大腦的書,而是一本「你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跟著神經學家一步步拆解每個人大腦獨有的特性,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他人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ey)精選圖書——
——華盛頓州圖書獎(Washington State Book Awards)提名作品——
——《紐約時報》暢銷書《逆思維》、《多巴胺國度》作者齊聲推薦——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的大腦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天生的好奇心有多強?好奇心太重的人,又會付出什麼危險的代價?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此造就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思考、感受和行為方式。神經科學家香蒂爾.帕特(Chantel Prat)相信,神經科學普遍使用的「一體適用」模式——藉由關注群體的平均值,探究「典型」大腦的模樣——雖然有利於了解我們的共同之處,卻也阻礙了我們理解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地方。
在這本深入探究「你的大腦」的書中,我們將跟著帕特的腳步,一步步解密大腦設計的奇妙之處,更會透過「逆向工程」的方式,透過各式各樣的測驗,帶你測試自己的大腦可能有哪些偏好的運作方式,找出屬於你自己的大腦設計藍圖。
這是一趟通往你頭殼裡那團粉紅色物體的精采旅程,你將會——
🧠認識你的「腦內雞尾酒」
「欲望之王」多巴胺、「欲望抑制器」血清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人際關係黏著劑」催產素……
你的大腦無時無刻都泡在由神經傳遞物質組成的「雞尾酒」中,就如同調酒有著百搭多變的配方,每個人的腦內雞尾酒成分也不一樣!每種神經傳遞物質會怎樣影響你的大腦運作?不同人基礎水準的多寡又會如何塑造我們思考、感受和行為的方式?本書將介紹其中幾種最關鍵的成分,帶你認識這些腦內的神奇物質是如何驅動你的身體。
🧠測繪你大腦的設計藍圖
書中涵括了簡單而嚴謹的測驗,不需要在頭上連接複雜的儀器,也不需要躺平被推進嗡嗡作響的機器裡,只要安坐家中,簡單拿起紙筆(甚至有些連紙筆都不用!),你就能測繪出自己的大腦藍圖,以及了解它究竟有多獨特。
——|搶先體驗!|——
好奇心量表:你天生的好奇心有多強?
看看以下各項陳述形容你有多貼切,並給它們一個介於-3(非常不貼切)至+3(非常貼切)之間的分數,再得出各項目的平均數,就能知道以下指標的分數,分數越大代表你的好奇心越強烈:
一、新點子會激發我的想像力。
二、我喜歡把東西拆開來,看看它們是怎麼運作的。
三、我喜歡學習不熟悉的新知識。
四、我現在覺得有問題想問。
五、我會特別注意新的情境。
六、如果有個新想法會帶到更多新想法,我會覺得興奮。
七、我在打量此時正在發生什麼事。
八、我樂於思考互相矛盾的想法。
九、我喜歡知道複雜的機械是怎麼運作的。
十、我覺得全心投入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十一、我喜歡解謎。
十二、我喜歡針對我不懂的事情提問。
你對於新知識的好奇心:將一、三、六、八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4
你透過感官獲得新體驗的欲望:將二、五、九、十一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4
你當下的好奇狀態:將四、七、十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3
🧠從認識「你的大腦」到理解「別人的大腦」
我們帶著自己的大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說實在的,大腦與大腦之間的距離有如天塹,要完全理解他人幾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過,人類的大腦先天就有同理他人的寶貴能力,在讀完這本書後,當你對自己的大腦設計和運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許你也可以試著在別人的頭腦裡走上一哩路,學會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許覺得某個人的行為很白癡,但這會不會只是因為驅動他的那顆大腦,是被不同的先天和後天因素塑造出來的呢?只要一窺我們生而為人的「存在」可能有哪些生理上的差異,就有可能打開另一個未曾探索的新世界。
這本書的作用不是讓你「脫穎而出」,而是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道路」!
白明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蔡任圃╱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生物科教師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蘇絢慧╱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專業推薦
(依姓名筆畫數排序)
★專家好評★
白明奇╱國立成功大學神經學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儘管百年來科技進步神速,人際關係轉而複雜,實際與虛擬社會網路更是交織綿密,人類大腦的基本結構與運作機轉一如亙古以前的祖先大腦,相似性十分高。深度地去了解大腦的基本功能,有助於了解自己的過去與未來,進而緩解煩惱、增進心靈健康,這本書是很好的開始。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醫療不思議》、《大腦不思議》、《醫療史偵辦錄》作者
大腦就是自我。人本能地想要了解自我,想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從何而來,行為表現受誰指揮。腦科學是門迷人的學問,因為了解大腦就能了解自我,但大腦又是那麼的複雜,種種科學原理與專業術語無不構成望而生畏的障礙。帕特的這本書,卻很好地為讀者大眾搭起了一座跨越障礙的橋樑。它站在「自己」的角度,從每個人都有的切身體驗,舉凡個性與特徵、快樂與壓力、注意力與控制、適應力與可塑性、認知與好奇心等等面向出發,將大腦的運作向讀者娓娓道來。平易風趣的文筆,加上堅實的科學證據,讓讀者能在輕鬆閱讀之中,一窺大腦的奧祕,學習科學的同時,也更了解自己。
★國外推薦★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ey)
帕特想要幫讀者了解他們的大腦……她以親切近人的口吻敘述,讓複雜的大腦變得容易理解。這是一本極具可讀性、娛樂性和權威性的書,推薦給所有對大腦運作感興趣的讀者。
《科克斯書評》(Kirkus)
許多直言不諱的註腳,讓本書充滿了幽默,想要了解大腦如何產生思維、情感和決策模式,但又感到有些卻步的讀者,會相當喜愛。帕特為我們揭示了大腦如何從內而外、以及從外而內地運作。這是一場寫給普羅大眾、簡明易讀的神經科學之旅。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帕特在這部生動而內容充實的著作中概述了大腦的本質……書中有許多有趣的註腳和前沿的研究,如線蟲神經系統等。本書淺顯易懂的語調,使本書主題既易於理解又令人愉悅。這部科普作品自成一派。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約時報》暢銷書《逆思維》(Think Again)作者
一場令人眼花撩亂的「內太空」之旅——讓外太空也相形失色。帕特擁有一種難得而卓越的天賦,可以讓神經元起舞、讓樹突歌唱。這是我讀過有關大腦最聰明、清晰和有趣的書
亞瑟.C.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耶魯大學教授、暢銷書《愛你的敵人》(Love Your Enemies)作者
在《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中,帕特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的壯舉,寫出了一本兼具學術性和個人特色、精采而迷人的書。她提出了一項深刻的論點:了解大腦運作的變化,是奇妙而美麗的事。她教導我們不應因這些差異而引致分歧,而是應該啟發好奇、欣賞和祝福。
安娜.蘭布克(Anna Lembke)╱《紐約時報》暢銷書《多巴胺國度》(Dopamine Nation)作者
聰明、有趣、不拘一格……本書能讓你興高采烈地坐著閱讀時,就下載了一個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對於有志於成為神經科學家的人,以及任何想知道大腦如何運作和為什麼重要的讀者來說,本書是必讀之作。
大衛.巴瑞許(David P. Barash)╱《威脅》(Threats)作者
我們都是相同的——我們都是人類。但同時,我們也是不同的個體。在這本精采絕倫、易於理解、幽默有趣且內容紮實的書中,帕特調和了這一看似矛盾的觀點。讀這本書,能讓你更加深刻地理解、欣賞你的大腦和我們這個物種。而且在過程中,你將收穫許多樂趣。
派翠西亞.庫兒(Patricia K. Kuhl)╱認知神經學家、《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作者
神經學家大多關注大多數大腦的運作方式,但終於有一本書關注的是你的大腦的運作方式。帕特巧妙地描述了我們的大腦為什麼、以及如何不同——本書高明地結合了基因、環境與大腦科學的平易近人的知識,以解釋是什麼讓你獨一無二。本書讓人快樂,註腳也引人發笑,所有對人類的獨特性、認知科學,以及我們與其他人有多少異同之處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本書的主題至關重要。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這不只是一本講大腦的書,而是一本「你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跟著神經學家一步步拆解每個人大腦獨有的特性,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他人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ey)精選圖書——
——華盛頓州圖書獎(Washington State Book Awards)提名作品——
——《紐約時報》暢銷書《逆思維》、《多巴胺國度》作者齊聲推薦——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的大腦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天生的好奇心有多強?好奇心太重的人,又會付出什麼危險的代價?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此造就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思考、感受和行為方式。神經科學家香蒂爾.帕特(Chantel Prat)相信,神經科學普遍使用的「一體適用」模式——藉由關注群體的平均值,探究「典型」大腦的模樣——雖然有利於了解我們的共同之處,卻也阻礙了我們理解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地方。
在這本深入探究「你的大腦」的書中,我們將跟著帕特的腳步,一步步解密大腦設計的奇妙之處,更會透過「逆向工程」的方式,透過各式各樣的測驗,帶你測試自己的大腦可能有哪些偏好的運作方式,找出屬於你自己的大腦設計藍圖。
這是一趟通往你頭殼裡那團粉紅色物體的精采旅程,你將會——
🧠認識你的「腦內雞尾酒」
「欲望之王」多巴胺、「欲望抑制器」血清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人際關係黏著劑」催產素……
你的大腦無時無刻都泡在由神經傳遞物質組成的「雞尾酒」中,就如同調酒有著百搭多變的配方,每個人的腦內雞尾酒成分也不一樣!每種神經傳遞物質會怎樣影響你的大腦運作?不同人基礎水準的多寡又會如何塑造我們思考、感受和行為的方式?本書將介紹其中幾種最關鍵的成分,帶你認識這些腦內的神奇物質是如何驅動你的身體。
🧠測繪你大腦的設計藍圖
書中涵括了簡單而嚴謹的測驗,不需要在頭上連接複雜的儀器,也不需要躺平被推進嗡嗡作響的機器裡,只要安坐家中,簡單拿起紙筆(甚至有些連紙筆都不用!),你就能測繪出自己的大腦藍圖,以及了解它究竟有多獨特。
——|搶先體驗!|——
好奇心量表:你天生的好奇心有多強?
看看以下各項陳述形容你有多貼切,並給它們一個介於-3(非常不貼切)至+3(非常貼切)之間的分數,再得出各項目的平均數,就能知道以下指標的分數,分數越大代表你的好奇心越強烈:
一、新點子會激發我的想像力。
二、我喜歡把東西拆開來,看看它們是怎麼運作的。
三、我喜歡學習不熟悉的新知識。
四、我現在覺得有問題想問。
五、我會特別注意新的情境。
六、如果有個新想法會帶到更多新想法,我會覺得興奮。
七、我在打量此時正在發生什麼事。
八、我樂於思考互相矛盾的想法。
九、我喜歡知道複雜的機械是怎麼運作的。
十、我覺得全心投入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十一、我喜歡解謎。
十二、我喜歡針對我不懂的事情提問。
你對於新知識的好奇心:將一、三、六、八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4
你透過感官獲得新體驗的欲望:將二、五、九、十一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4
你當下的好奇狀態:將四、七、十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3
🧠從認識「你的大腦」到理解「別人的大腦」
我們帶著自己的大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說實在的,大腦與大腦之間的距離有如天塹,要完全理解他人幾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過,人類的大腦先天就有同理他人的寶貴能力,在讀完這本書後,當你對自己的大腦設計和運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許你也可以試著在別人的頭腦裡走上一哩路,學會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許覺得某個人的行為很白癡,但這會不會只是因為驅動他的那顆大腦,是被不同的先天和後天因素塑造出來的呢?只要一窺我們生而為人的「存在」可能有哪些生理上的差異,就有可能打開另一個未曾探索的新世界。
這本書的作用不是讓你「脫穎而出」,而是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道路」!
白明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蔡任圃╱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生物科教師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蘇絢慧╱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專業推薦
(依姓名筆畫數排序)
★專家好評★
白明奇╱國立成功大學神經學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儘管百年來科技進步神速,人際關係轉而複雜,實際與虛擬社會網路更是交織綿密,人類大腦的基本結構與運作機轉一如亙古以前的祖先大腦,相似性十分高。深度地去了解大腦的基本功能,有助於了解自己的過去與未來,進而緩解煩惱、增進心靈健康,這本書是很好的開始。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醫療不思議》、《大腦不思議》、《醫療史偵辦錄》作者
大腦就是自我。人本能地想要了解自我,想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從何而來,行為表現受誰指揮。腦科學是門迷人的學問,因為了解大腦就能了解自我,但大腦又是那麼的複雜,種種科學原理與專業術語無不構成望而生畏的障礙。帕特的這本書,卻很好地為讀者大眾搭起了一座跨越障礙的橋樑。它站在「自己」的角度,從每個人都有的切身體驗,舉凡個性與特徵、快樂與壓力、注意力與控制、適應力與可塑性、認知與好奇心等等面向出發,將大腦的運作向讀者娓娓道來。平易風趣的文筆,加上堅實的科學證據,讓讀者能在輕鬆閱讀之中,一窺大腦的奧祕,學習科學的同時,也更了解自己。
★國外推薦★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ey)
帕特想要幫讀者了解他們的大腦……她以親切近人的口吻敘述,讓複雜的大腦變得容易理解。這是一本極具可讀性、娛樂性和權威性的書,推薦給所有對大腦運作感興趣的讀者。
《科克斯書評》(Kirkus)
許多直言不諱的註腳,讓本書充滿了幽默,想要了解大腦如何產生思維、情感和決策模式,但又感到有些卻步的讀者,會相當喜愛。帕特為我們揭示了大腦如何從內而外、以及從外而內地運作。這是一場寫給普羅大眾、簡明易讀的神經科學之旅。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帕特在這部生動而內容充實的著作中概述了大腦的本質……書中有許多有趣的註腳和前沿的研究,如線蟲神經系統等。本書淺顯易懂的語調,使本書主題既易於理解又令人愉悅。這部科普作品自成一派。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約時報》暢銷書《逆思維》(Think Again)作者
一場令人眼花撩亂的「內太空」之旅——讓外太空也相形失色。帕特擁有一種難得而卓越的天賦,可以讓神經元起舞、讓樹突歌唱。這是我讀過有關大腦最聰明、清晰和有趣的書
亞瑟.C.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耶魯大學教授、暢銷書《愛你的敵人》(Love Your Enemies)作者
在《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中,帕特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的壯舉,寫出了一本兼具學術性和個人特色、精采而迷人的書。她提出了一項深刻的論點:了解大腦運作的變化,是奇妙而美麗的事。她教導我們不應因這些差異而引致分歧,而是應該啟發好奇、欣賞和祝福。
安娜.蘭布克(Anna Lembke)╱《紐約時報》暢銷書《多巴胺國度》(Dopamine Nation)作者
聰明、有趣、不拘一格……本書能讓你興高采烈地坐著閱讀時,就下載了一個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對於有志於成為神經科學家的人,以及任何想知道大腦如何運作和為什麼重要的讀者來說,本書是必讀之作。
大衛.巴瑞許(David P. Barash)╱《威脅》(Threats)作者
我們都是相同的——我們都是人類。但同時,我們也是不同的個體。在這本精采絕倫、易於理解、幽默有趣且內容紮實的書中,帕特調和了這一看似矛盾的觀點。讀這本書,能讓你更加深刻地理解、欣賞你的大腦和我們這個物種。而且在過程中,你將收穫許多樂趣。
派翠西亞.庫兒(Patricia K. Kuhl)╱認知神經學家、《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作者
神經學家大多關注大多數大腦的運作方式,但終於有一本書關注的是你的大腦的運作方式。帕特巧妙地描述了我們的大腦為什麼、以及如何不同——本書高明地結合了基因、環境與大腦科學的平易近人的知識,以解釋是什麼讓你獨一無二。本書讓人快樂,註腳也引人發笑,所有對人類的獨特性、認知科學,以及我們與其他人有多少異同之處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本書的主題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
姓名:香蒂爾.帕特Chantel Prat
華盛頓大學教授,任教於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語言學等系所,同時是大腦與學習科學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Learning Brain and Science)、神經技術中心(Center for Neurotechnology)及神經工程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Neuroengineering)的成員。
在過去的二十五年裡,帕特都是個體差異研究的領導者和創新者,探究大腦中不同信息處理類型的成本和效益。她的獲獎研究挑戰了宰制神經科學界逾一世紀的「一體適用」策略。她的論著獲《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等眾多學術期刊和媒體刊登報導。
譯者簡介
姓名:王年愷
臺灣大學外文系、臺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肄業,譯著包括《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網路讓我們變笨?》、《戰勝愛滋》、《資訊爆炸之後》(以上由貓頭鷹出版)、《dpi 2013好玩漢字節特刊》(漢生科技出版)、《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外貿協會出版)、《深度思考》、《塗鴉學數學》、《情緒,無法翻譯》(臉譜出版)等。
書籍目錄
序 從我的大腦到你的大腦
導言 關於「你」的神經科學概論
第一部分|大腦的設計:大腦構造的變異如何塑造你思考、感受和行為的方式
第一章 偏向一邊:大腦兩邊各說各話
第二章 調和的學問:大腦的化學語言
第三章 保持同步:協調彈性行為的神經韻律
第二部分|大腦的功能:不同構造的大腦如何驅動我們
第四章 注意力:不同的訊號怎麼爭奪頭腦的控制權
第五章 適應:你的大腦怎麼學會理解周遭環境的方法
第六章 導航:知識怎麼創建路網,以及我們下決定時為何有時不照這些路網走
第七章 探索:好奇心與威脅怎麼較勁,來塑造知識邊緣的行為
第八章 連結:兩個大腦要怎麼在同一個頻率上運作
謝辭
註釋
推薦序/導讀/自序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ey)
「帕特想要幫讀者瞭解他們的大腦……她以親切近人的口吻敘述,讓複雜的大腦變得容易理解。這是一本極具可讀性、娛樂性和權威性的書,推薦給所有對大腦運作感興趣的讀者。」
《科克斯書評》(Kirkus)
「許多直言不諱的註腳,讓本書充滿了幽默,想要瞭解大腦如何產生思維、情感和決策模式,但又感到有些卻步的讀者,會相當喜愛。帕特為我們揭示了大腦如何從內而外、以及從外而內地運作。這是一場寫給普羅大眾、極具可讀性神經科學之旅。」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帕特在這部生動而內容充實的著作中概述了大腦的本質……書中有許多有趣的註腳和前沿的研究,如線蟲神經系統等。本書淺顯易懂的語調,使本書主題既易於理解又令人愉悅。這部科普作品自成一派。」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約時報》暢銷書《逆思維》(Think Again)作者
「一場令人眼花撩亂的『內太空』之旅——讓外太空也相形失色。帕特擁有一種難得而卓越的天賦,可以讓神經元起舞、讓樹突歌唱。這是我讀過有關大腦最聰明、清晰和有趣的書」
亞瑟.C.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耶魯大學教授、暢銷書《愛你的敵人》(Love Your Enemies)作者
「在《The Neuroscience in You》中,帕特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的壯舉,寫出了一本兼具學術性和個人特色、精采而迷人的書。她提出了一項深刻的論點:瞭解大腦運作的變化,是奇妙而美麗的事。她教導我們不應因這些差異而引致分歧,而是應該啟發好奇、欣賞和祝福。」
安娜.蘭布克(Anna Lembke)╱《紐約時報》暢銷書《多巴胺國度》(Dopamine Nation)作者
「聰明、有趣、不拘一格……本書能讓你興高采烈地坐著閱讀時,就下載了一個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對於有志於成為神經科學家的人,以及任何想知道大腦如何運作和為什麼重要的讀者來說,本書是必讀之作。」
大衛.巴瑞許(David P. Barash)╱《威脅》(Threats)作者
「我們都是相同的——我們都是人類。但同時,我們也是不同的個體。在這本精采絕倫、易於理解、幽默有趣且內容紮實的書中,帕特調和了這一看似矛盾的觀點。讀這本書,能讓你更加深刻地理解、欣賞你的大腦和我們這個物種。而且在過程中,你將收穫許多樂趣。」
派翠西亞.庫兒(Patricia K. Kuhl)╱認知神經學家、《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作者
「神經學家大多關注大多數大腦的運作方式,但終於有一本書關注的是你的大腦的運作方式。帕特巧妙地描述了我們的大腦為什麼、以及如何不同——本書高明地結合了基因、環境與大腦科學的平易近人的知識,以解釋是什麼讓你獨一無二。本書讓人快樂,註腳也引人發笑,所有對人類的獨特性、認知科學,以及我們與其他人有多少異同之處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本書的主題至關重要。」
文章試閱
第七章
探索 好奇心與威脅怎麼較勁,來塑造知識邊緣的行為
「水母的意義是什麼?」
我自認這輩子被問過不少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但都比不上這一個。還好,被問的人是常駐家中的海洋生物專家賈絲敏,不是我。提問的人是我的繼母琳達(Linda),她是我認識的成年人當中最愛玩又最愛冒險的人之一。提問的時間是我們有次去西雅圖水族館玩,賈絲敏在那裡工作過好幾年,這次她來當我們的私人導覽——而且她導覽得真好。雖然她到高中才真正開始研究海洋生物學,但自從她第一次在水裡睜開眼睛後,就一直對海洋世界深深著迷,到了青春期時已經像是一個裝滿滿的PEZ糖果匣玩偶,每次碰到海洋生物就會丟出各種「你知道嗎?」。
在琳達問問題的那一刻,我的思緒完全在神遊,剛剛學到的水母新知還在我的頭腦裡打滾。上一章曾稍稍提過,我不久前才知道有些水母可以從成熟的樣態(像一隻長腳的雨傘,正式名稱叫「水母型」〔medusa〕),變成不能移動的水螅型——但水螅型通常是牠們生命周期初始的樣貌。
什麼啊?
想像一下,假如一隻雞受傷或找不到食物,就會變回一顆蛋一陣子,這會是什麼情況——然後把這個畫面變成一隻無脊椎生物!光是想到這種事情有可能發生,就已經完全違背我自以為對生物的認知了。此時我的眼睛被這些水母型生物的動作催眠,但腦袋還在想辦法認清這個事實:或許其中有一隻可以永生不死。
當「水母的意義是什麼?」這句話傳到我的鼓膜時,我老早陷入「永生不死」的泥沼裡,所以幾乎沒辦法理解這個問題。琳達的頭腦在另一種思索狀態中,讓她說出那樣的話,對我來說卻是完全出乎意料,竟然讓我的思緒突然受到衝擊,頓時徹底困惑不解。這就像是看到我那位鄰居在遛羊一樣困惑,然後再乘上一千倍。她的問題非常務實,但由於實在太出乎意料,我們這團裡三位學科學的人都完全被問倒了。
我現在還是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回答琳達的問題,但我知道這個故事的意義是什麼:當人碰到一項新資訊或一個意外情況時,每個人思考、感受和行為表現的方式都不一樣,而且對有些人來說,當我們推估這項新資訊在現實世界中有什麼用處時,我們的反應有可能會和我們的推測交互作用。賈絲敏位於其中一個極端:她年幼時對海洋動物深深著迷,這成為她人生中一股巨大的動力。她十幾歲第一次當志工的時候就是去西雅圖水族館,如今她在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工作,幫助制訂全球漁業規範,她對海洋生物的好奇心自始至終塑造了她的一生;琳達則在另一個極端上,若要說她有什麼專長,大概就是「玩」!正因如此,琳達這一生充滿各種冒險,也有許多有趣的奇聞軼事。我則是和歌手吉米.巴菲特(Jimmy Buffett)一樣,落在她們這兩個極端的中間,想著當一隻水母好不好玩。
你可能覺得難以想像,但你「探索」的方式,和你用來在這個世界裡「導航」的腦中地圖,兩者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是水母的生命周期。我現在還記得水母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周期倒過來,但那次去水族館學到的其他「你知道嗎?」全被我忘得一乾二淨,這就印證了神經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事:「好奇」這種大腦狀態,既會比「學習」更早出現,也會促進「學習」。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大腦想要吸收呈現在面前的資訊時,他的主觀感受就是「好奇」。因此,不論情況為何,當你越感到好奇,你的大腦就越準備好記住接下來發生的事。
一顆渴求資訊的大腦,會促使你探索未知的世界,我們甚至可以在新生兒身上觀察到這種行為。我的朋友兼前同事凱西.路卡(Kelsey Lucca)研究了嬰兒和幼童自發性用手指指東西的行為,她在研究中一再觀察到這件事。凱西和共同研究人員證實,當一個十八個月大的嬰兒* 指著一個新東西時,假如你這時說出這個東西叫什麼,他事後更有可能記得這個東西的名字。他們在實驗室證實這件事的時候,將這種情況與另外兩種情形比較:一種是嬰兒沒有指著東西的時候(因此似乎對這個新玩意沒興趣),研究人員說出這個東西的名稱;另一種是嬰兒指著一個東西,但研究人員說出另一個東西的名稱。跟「告訴嬰兒感興趣的東西的正確名稱」相比,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嬰兒較不會記得東西的名稱。這個結果顯示,嬰兒的大腦發展出用手指指東西這個聰明的工具,讓它在還沒學會用語言表達之前,就已經先有辦法問問題了。一個人可以把好奇心指向單一特定的目標,而且會因為這股好奇心促成他學習——除了嬰兒會這樣之外,實驗證實成人也有這種現象。在研究這個現象時,一種常見的實驗方式是採用特別設計的問答遊戲。在實驗中,受試者會看到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的作用是讓各種不同興趣的人都能產生好奇心:導演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最喜歡哪一部電影?哪一種樂器是為了模仿人聲而發明出來的?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跟芝加哥公牛隊(Chicago Bulls)拿下幾次NBA總冠軍?歌手巨星馬龍(Post Malone)身上有幾個刺青?受試者看完每個問題後,需要填寫自己對於說出正確答案多有信心,以及想知道正確答案的好奇心有多少。接下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他們會得到正確的答案,並在實驗最後再接受一次隨堂小考。這些成年受試者跟用手指東西的嬰兒一樣:他們越感到好奇的項目,就越有可能記住答案。
這當然會讓人想問: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會想知道巨星馬龍有幾個刺青,但又有另外一些人想知道麥可.喬丹和公牛隊贏過幾次總冠軍?問與答的循環此時就有如水母生命一樣無止境。根據馬提亞斯.葛魯伯(Matthias Gruber)和前指導教授查蘭.藍甘納斯最近開發出來的「預測、評量、好奇、探索」(Prediction, Appraisal, Curiosity, Exploration,PACE)架構,在任一情況下,你有多少好奇心取決於你對外在環境的既有認知。簡單來說,假如你以為你知道某件事情,結果卻出乎你的意料,或者發現你的認知有漏洞(這是一種心理衝突的狀態,亦即你需要知道更多資訊,才能在當下的情境裡決定要怎麼做),你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出來。
我們就拿最近流行的迷因當例子:「你覺得今天過得很糟嗎?這隻毛被剔光的駱馬絕對比你慘!」我相信大多數看過這個迷因的人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駱馬那個看起來火大又搞笑的表情,或是牠全身的毛被剔光,讓牠的頭看起來像一株蒲公英一樣;但是,我看到這個迷因覺得最奇特的地方是,我相當確定那不是一隻駱馬,而是一隻羊駝。這個差異讓我感到好奇,於是我上網搜尋一下,確認了我前幾年在地方市集裡學到的知識沒有錯,這兩種動物的差異我認得。這又帶我進到另一個好奇心的無底洞裡,我因此學到這兩種動物是否容易馴化:駱馬比較像狗、更為親人,但羊駝比較像貓、相對獨立。但這兩種動物看起來都一樣搞笑——駱馬是因為耳朵和鼻子又長又蠢,羊駝是因為臉部又胖又圓。我的知識資料庫增加了,因此不論是駱馬或羊駝相關的迷因,日後都更有可能引起我注意。
在「想」和「知」不斷的循環之下,我們可能每一天都覺得更加好奇,也可能覺得更困惑。根據柏拉圖(Plato)的描述,他的老師蘇格拉底(Socrates)對求知的心態相當矛盾,我相信柏拉圖指的就是這個現象。很多人認為蘇格拉底是史上最有智慧的賢人之一,但他的名言是「我一無所知,也不認為自己知道什麼」。但如果你和琳達一樣務實,不太想要「為知而知」呢?你是不是就沒機會像蘇格拉底一樣「有智慧」呢?
讀到這裡,我想你應該已經知道我會說事情沒那麼簡單。你在這一章裡會看到,探索未知領域可能需要付出顯著的代價,輕則只是「浪費時間」,但嚴重的話,你可能會發現讓你身心受創的東西。
那麼,我們又何必探索新地方或新想法呢?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回到PACE架構和問╱答循環,同時也要記得探索可能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得到哪些利益。但在此之前,我們先做個小小的測驗,看看你「為知而知」的動力有多強。
你天生的好奇心有多強?
接下來深入探索每個人好奇心的差異,我想再回到古希臘哲學家上,先仿照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開頭,推敲人類好奇心的本質是什麼。《形而上學》的第一句話是一個大膽的陳述:「求知為所有人之天性。」不過我非常懷疑,他有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因為他平常都跟某一類型的人鬼混。哲學家本來就會花很多時間在想東想西,畢竟這本來就是他們會做的事。我的叔叔布魯斯(Bruce)是在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任教的哲學家,跟他邊喝酒邊閒聊一下,馬上就會讓人覺得自己跟蘇格拉底一樣「有智慧」!但是,我認識的其他人大多像琳達一樣,好奇心比較務實又有選擇性。
人類思索的方式有哪些差異?專長是人格特質的心理學家研究這個問題後,得到的結論和前一段相似。他們的研究多半請受試者自行回答關於好奇心的問題,由此發現每個人「天生」的好奇程度其實不一樣。每個人在做不同的事情時,好奇心本來就會隨之起伏,這個現象稱作好奇狀態(curiosity state);但是,如果拿很多時間點和情境來比較,人與人之間也有相對恆定的差異,這個現象稱作好奇特質(curiosity trait)。更複雜的還在後頭——好奇特質可以分為兩個不同但相關的面向:獲得新知的欲望,即認知好奇心(epistemic curiosity),和透過感官獲得新體驗的欲望,即感知好奇心(perceptual curiosity)。這一章主要談的是認知好奇心,只因為這一方面的神經科學研究較多。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你天生有多好奇。下面是我從一些好奇心量表借來的問題。跟〈調和的學問〉裡的問卷一樣,請你讀完每一項陳述後,想一想這句能不能準確描述你的平均狀態,除非句子有特別指定某個時間,像是「現在」。為求一致,我使用跟〈調和的學問〉一樣的評分系統。
好奇心量表
非常不貼切 -3╱相當不貼切 -2╱有點不貼切 -1╱普通 0╱有點貼切 +1╱相當貼切 +2╱非常貼切 +3
一、新點子會激發我的想像力。
二、我喜歡把東西拆開來,看看它們是怎麼運作的。
三、我喜歡學習不熟悉的新知識。
四、我現在覺得有問題想問。
五、我會特別注意新的情境。
六、如果有個新想法會帶出更多新想法,我會覺得興奮。
七、我在打量此時正在發生什麼事。
八、我樂於思考互相矛盾的想法。
九、我喜歡知道複雜的機械是怎麼運作的。
十、我覺得全心投入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十一、我喜歡解謎。
十二、我喜歡針對我不懂的事情提問。
每一項陳述都跟好奇心的某一個層面有關。平均而言,你同意的陳述越多,你整體的好奇心就越強。如果要更精確一些,把陳述一、三、六、八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四,就會得到認知好奇心的平均分數,假如你沒有算錯,這個數值應該介於-3(在這一方面完全不好奇)和+3(認知好奇心非常強)之間;接著,再把陳述二、五、九、十一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四,這個是感知好奇心的平均分數,和上面一樣,數值越接近+3 表示感知好奇心越強,反之亦然;最後,陳述四、七、十測量的是當下的好奇狀態,* 由於只有三題,這次請把分數加起來再除以三。
所以,你有多好奇呢?
這些人格特徵的數據呈常態分布,所以我預期現實中大多數人每一項的分數會在-1 到+1 之間。但是,如果你有做這個量表,這表示你不僅拿起這本談論大腦運作方式的書,甚至還快要把它整本讀完了(至少我希望是這樣)。我也許有偏見,不過如果你不是那種好奇、想知道各種事物怎麼運作的人,你八成不會拿起這本書來看!但在我講太多超出討論範圍的話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天生有好奇心的人的大腦。就我們目前所知,假如我掃描你的腦袋,你覺得我能不能判別你對這本書有沒有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