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昨日世界:古生物學家帶你逆行遊獵五億年前的世界,16個滅絕生態系之旅

原文書名:Otherlands: A World in the Making


9786269613731昨日世界:古生物學家帶你逆行遊獵五億年前的世界,16個滅絕生態系之旅
  • 產品代碼:

    9786269613731
  • 系列名稱:

    鷹之眼
  • 系列編號:

    2REY0011
  • 定價:

    600元
  • 作者:

    湯瑪斯.哈利迪Thomas Halliday
  • 譯者:

    林麗雪
  • 頁數:

    448頁
  • 開數:

    16x22.5x3.2cm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1011
  • 出版日:

    20221011
  • 出版社:

    鷹出版-遠足文化
  • CIP:

    359.18
  • 市場分類:

    自然科學(一般大眾)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自然科學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大家不要說過去已經死了。過去與我們和內在有關。」
――烏哲魯・露娜可(Oodgeroo Noonuccal)

地球景觀的深時逆行之旅,
重現16個美好、似曾相識、已經滅絕的世界。
每一次滅絕,都意味新生命的復甦,以及下一個不同世界的驚人誕生。
我們現在的世界,也必將成為昨日。

湯瑪斯.哈利迪是伯明翰大學一位優秀、年輕、榮獲獎項加持的古生物學家。《昨日世界》是他的處女作。

全書以更新世猛犸象、穴獅與鹿、狼及熊並肩共存,2萬年前最晚近一次冰河期的阿拉斯加開始,讓我們看見當時的生物面臨怎樣的環境變化與困境,導致一個生態系統隨之消失。《昨日世界》以十六個章節分別介紹十六個滅絕生態系統,若說當今地球生態系統是我們的故鄉,過去滅絕生態系就是異域,那麼作者就是引領讀者從家園(今日)出發,一路倒溯至原始多細胞生物剛開始出現的五億五千萬年前,展開這趟逆行遊獵之旅。

在書中,作者善用自然書寫的抒情筆法,進行了一場時光旅行。哈利迪帶領讀者回到特定時期的特定地點,之所以選擇這些地點,是因為它們在當今地球上留下了獨特的遺跡,再以靈性詩意的筆觸描繪出當時地貌、讓人感覺似曾相識的奇特生物、這些生物的互動模式、大氣結構、植物樣貌,牠們剛剛發生了哪些事、接下來又將面臨哪些問題,讓一切彷彿復活般歷歷在目。

在這場時光之旅中,我們去到侏羅紀看到長達七百公里的玻璃礁;回到530萬年前的地中海是一個乾涸的含鹽盆地,看見它如何迅速回填海水;並去到4100萬年前的南極熱帶雨林。我們將發現,人類的存在在這驚人故事中現身的時間何其短暫,而我們現在所經歷的生態系相對來說如此新生,正在成形中,同時也快速變化中。

以科學建立的考古事實為骨、作者以靈性抒情的筆觸和豐富的想像力賦予生命,將安靜的化石紀錄和複雜的科學研究,帶入生動、多彩的三維世界,讓滅絕的生態系躍然紙上,再次復活。
作者採用的保育古生物學的視角,旨在提醒我們,地球從來都在不斷的生滅當中,至今也仍在不斷形成當中。從過去的生態系統的生滅,我們理解到今日認為理所當然的景觀都並非理所當然,沒有它們,沒有我們,生命仍會繼續。因此,我們也當對地球當前面臨的種種環境生態問題有所體悟,從中學習面對我們今日家園的智慧。

作者簡介


作者∣湯瑪士.哈利迪(Thomas Halliday)
於1989年生於愛丁堡,成長於湖泊區及蘭諾克黑森林(Black Wood of Rannoch)。他在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學士,緊接著又於2011年在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獲得碩士學位,並於2015年以哺乳類動物在大滅絕後的演化的相關研究於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獲得博士學位,該項研究同時也被評選為全英生物科學最佳論文,而獲頒林奈學會獎章。

譯者簡介


林麗雪
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譯作類金籤獎得主。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譯有《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自由的選擇》、《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三零世界》、《解讀民粹主義》、《一次讀懂政治學經典》、《荒野之子》、《湖濱散記》、《自主學習大未來》等書。合譯有《後真相時代》、《獲利團隊》、《美國金權》等書。

書籍目錄


地質年代表

前言 百萬年之屋

第一章 解凍
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平原,2萬年前―更新世
第二章 起源
肯亞卡納波伊(Kanapoi),400萬年前―上新世
第三章 洪水
義大利加爾加諾(Gargano),533萬年前―中新世
第四章 家園
智利廷吉里里卡(Tinguiririca),3200萬年前―漸新世
第五章 循環
南極洲西摩島,4100萬年前―始新世
第六章 重生
蒙大拿州地獄溪(Hell Creek),6600萬年前―古新世
第七章 信號
中國遼寧省義縣(Yixian),1.25億年前―白堊紀
第八章 基礎
德國施瓦本,1.55億年前―侏儸紀
第九章 偶然
吉爾吉斯麥迪根地層,2.25億年前―三疊紀
第十章 季節
尼日莫哈提,2.53億年前―二疊紀
第十一章 燃料
美國伊利諾州馬榮溪(Mazon Creek),3.9億年前―石炭紀
第十二章 合作
蘇格蘭萊尼(Rhynie),4.07億年前―泥盆紀
第十三章 深度
俄羅斯亞曼卡西,4.35億年前―志留紀
第十四章 轉變
南非蘇姆,4.44億年前―奧陶紀
第十五章 消費者
中國雲南省澄江,5.2億年前―寒武紀
第十六章 緊急情況
澳洲埃迪卡拉丘陵,5.5億年前―埃狄卡拉紀

結語 一個叫希望的小鎮

推薦序/導讀/自序


※ 專文推薦: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政修 (台灣大學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聯合推薦:
沈聖峰 (中央研究院生態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焦傳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托馬斯•哈利迪 (Thomas Halliday) 的處女作是萬花筒般、令人回味的深入時間之旅。他以安靜的化石紀錄和複雜的科學研究,將它們帶入生動、多彩、三維的世界。4100萬年前,您會發現自己在森林茂密的南極洲與兩公尺高的巨型企鵝相鄰,或者在大約4億年前的南非聽到冰山的歌聲。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及時提醒我們這個星球的無常,以及我們可以從過去學到什麼。」
——安德里亞·伍爾夫,《自然的發明》一書的作者

.深度時間很難捕捉——甚至難以想像——但哈利迪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做到了這點。」
——比爾·麥基本

昨日世界、昨日台灣
蔡政修 (台灣大學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誰沒有過去呢?」,這一句時常被掛在嘴上的話來形容每一個人有點不堪、或不太想被提起的往事,但每一個事件或是發生的過往都是造就了現在自己的歷史脈絡,缺少了其中一個元素,可能就會走到了大家自我想像中的平行時空的另一個自我?不只人類自己本身,常常會被遺忘的是我們所生存的整個世界面貌、我們賴以維生的生物多樣性都有其不太為人所知的過去――這本《昨日世界》就嘗試著帶領大家一路從現今走回幾乎是無法想像、跟現在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相比是完全面目全非的五億多年前,而這大尺度地形地貌、氣候環境、生物組成等變化歷程,將會不只讓我們對於目前感到不安、擔心將會發生的所謂第六次大滅絕有點生物哲學上的慰藉,也可以提供我們對於當下的生物保育、環境政策制定的不同思維,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看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而這也就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剛萌芽的保育古生物學(conservation paleobiology)這一個研究領域。

《昨日世界》雖然沒有提到或使用保育古生物學這個名詞,但內容與其隱含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在推廣保育古生物學的思維――花點時間思考一下,要全面瞭解我們當下生物多樣性與其整體環境,從而訂定適合的相關國家或甚至是全球性的政策來避免大滅絕發生、讓我們人類自身也能存活下來時,如果只有研究眼前、活生生的物種和其環境的互動,但完全不瞭解生物及環境變遷的歷史背景時,很有可能最後只會徒勞無功,甚至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這本《昨日世界》有別於常見的古生物書籍,並沒有特別著墨於恐龍相關的化石或其演化史,但在書中也適時地提醒大家,鳥類不是與恐龍的親緣關係很接近,而是鳥類就是恐龍(就好像我們不會說我們人類本身和哺乳動物或靈長類很接近,而是我們人類自己就是哺乳動物或靈長類中的一份子)。鳥類就是恐龍這個認知,不只完全刷新了我們的世界觀,背後也有著極大的保育古生物學意義――因為當我們不知道鳥類就是恐龍時,最令人熟知的白堊紀末期時的大滅絕事件的解讀,就是所有恐龍都滅絕了。但當全世界有系統地挖掘、探索了遠古世界超過兩百多年,我們現在可以確切地說鳥類就是恐龍時,這代表恐龍沒有在白堊紀的大滅絕中完全消失,而問題就會變成為什麼身為恐龍的一份子(我們現在稱為鳥類的恐龍)可以存活過這一個大滅絕?解開這個大謎題,也將會提供我們進一步的思考,並面對可能是進行式中的第六次大滅絕事件。

以大家不陌生的話來說,保育古生物學的研究領域基本上就是大尺度知古鑑今的實踐。但除了上述提到的白堊紀末期全球生命史中第五次大滅絕事件之外,如《昨日世界》書中每一章節都以一個特定的時空來引領大家進入那陌生但似乎又有點似曾相識的遠古世界――時間軸上涵蓋了從有冰河時期的更新世到寒武紀大爆發進入到顯生宙前夕的元古宙(埃迪卡拉時期),地理空間上則橫跨歐、亞、非大陸及南、北美洲,甚至包含完全一別於現今冰天雪地面貌的南極大陸。走了世界一圈、搭了時光機回到了久遠的過去,台灣的讀者會很自然地浮上心頭、思考台灣過往的場景是怎樣的樣貌、又是如何演變成我們眼前的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結構嗎?

溫度超過了攝氏三十度、一個炎熱的夏日下午,「明天過後」似的冰河時期已完全結束,當下的整體環境初步一看和我們目前的間冰期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半開闊草原遠處的一棵樹下趴著三隻懶洋洋的生物,仔細觀察一下,似乎是一隻成年的劍齒虎個體帶著兩隻看似還嗷嗷待哺的小寶貝。望向另一邊,一小群的犀牛族群正漫步前往攝取點水分,有一兩隻看來是較老年的個體走在最後面,除了腳步有點慢之外,從外觀看來也有點體力不支、少了點往年風姿、可能也正在被一些病痛所折磨著身軀。成年的劍齒虎站了起來、稍微往草原的方向前進走了幾步,評估著當下的情勢 ――就當我們還在觀察著這樣的局面,一轉眼之間,就看見了那一隻劍齒虎穩健的步伐奔向了犀牛群。同時,除了身為旁觀者的我們的神經突然間緊繃了起來、專心注目這一場景後續的發展,卻沒有想到從另一個方向也有劍齒虎衝了出來往犀牛的方向奔跑。

上述這一小段想像場景的描述,大概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大型補食者與巨大獵物的互動――因為光是有劍齒虎這一類的生物,大概就會先將台灣從這個復原景象可能發生地點的名單上給刪除掉了。台灣的古生物學、尤其是大型脊椎動物的古生物學研究領域長期以來被忽略,也因此我們對於遠古時期曾出現、存在過的生物幾乎一無所知,當然也就難以建立起不同時期的生態系統,從而能夠有機會理解我們這一個當下形成的起源,以及對於更長久未來的視野(再次強調,亦即保育古生物學希望能建構出的知識體系)。即使還未正式刊登於國際研究期刊,但我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經發現並證實台灣的生命史當中確實有劍齒虎這一類的大型掠食者、大幅改寫了「昨日台灣」的面貌(該研究文章已在英國古生物協會的研究期刊被接受刊登,目前正在進行排版作業中。另外就是劍齒虎家族包含了許多種類,台灣目前發現的是哪一種劍齒虎,等研究文章正式發表後大家就會知道,但上述描述也留下一點線索可以讓大家去猜測可能是哪一種劍齒虎)。這一部分的後續與其更深入的探索,將會隨著台灣首次正式發表的劍齒虎與其整體生態系統的研究成果,一點一滴地重建起來。但要更完整地瞭解台灣的遠古面貌、從而將其演化意義與古生態架構放進全球尺度的話,除了希望藉由這本《昨日世界》的新書與這篇短短的推薦文來讓大家瞭解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和價值之外,也需要我們長期、持續地投入心力與資源,來揭開那幾乎不為人知的「昨日台灣」。最後,有了扎實的古生物研究成果和其想像力,再過不久,我相信我們也可以補上全球生命史中另一個未知、但極為迷人的篇幅,而如果要呼應本書的敘事手法,或許可以題名為:

揭開
台灣,歐亞大陸東緣
更新世 – 50 萬年前

--------------------------------------------------
推薦文
回到昨日世界的時光機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博物館裡的化石,總是給人無窮盡的想像。
2012年的分子生物與演化學會年會,大會安排在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舉辦晚宴,我們就坐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龍化石——暴龍化石「蘇」(Sue)的旁邊用餐。我一邊吃飯,一邊望著蘇,想像如果牠活過來上演《侏羅紀公園》的各種場景⋯⋯我們恐怕就像餐盤中的牛排一樣任牠宰割吧。

其實,真正的古生物宅,在這些化石中看到的才不是遠古留下來的殘骸,而是這些動植物在遠古的環境中,與其他動植物和微生物等等一些生活的樣貌——它們的本來面目就在心中活靈活現地展開。

地球,在過去久遠的歲月,一直變化無常。而我們人類,現在甚至還加速了氣候的改變。現在大家都很清楚地懂得地球有四十五億年古老,現在看來不動如山的大陸,過去也都曾經滄海桑田;在遙遠的過去,環境氣候和現在大相徑庭,生活著現在會動不動讓人大驚小怪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如果真的有時光機能穿越到古生代、中生代,在沒有適當的科技裝備下,我們也恐怕活不了多久吧?

雖然生物的滅絕在人類世中加了速,然而現生的所有生物,也只是地球上曾存在的冰山一角。因此,對生物學家來說,古生物的世界甚至可以比現生生物充滿著更多驚喜,儘管它們之中很多沒能活到現今,我們也僅是其中少數幸運兒的後代。地球環境的劇烈變動,讓大量生物一批又一批地快速滅絕,但也為倖存者開啟一個又一個新時間,讓它們輻射適應地演化出更多物種。

要呈現古生物的世界,可能沒人比湯瑪斯•哈利迪(Thomas Halliday)更適合了吧?在這本《昨日世界―古生物學家帶你逆行遊獵五億年前的世界,16個滅絕生態系之旅》中,這位任教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的著名古生物學家,用極為生動活潑的筆觸,從較近的中新世(Miocene)
開始到埃迪卡拉紀(Ediacaran)的五億多年前,一路帶我們穿越時空,回到16個地質時期。

在各篇宛如史詩散文的篇章中,所有博物館中的化石都活過來了,就像是看英國廣播公司(BBC)或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一樣,讓我們腦海中浮現出各種當時的生態環境,細看各種令人嘖嘖稱奇的有趣動植物和微生物。一篇又一篇散文,裡頭的場景時而令人熟悉,因為主角就是博物館中的常客,卻又時而陌生疏離,因為後者常常被忽略。

這本書中所呈現的景象,是結合了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大氣科學等等學科跨領域的知識才拼湊出來的,哈利迪這位博學多聞的科學家,也完美地結合了科學的嚴謹和文學的想像,如果你想知道那些博物館中的化石,如何活過來回到遠古的家鄉,並且認識到那些生物面臨的環境變化挑戰,事後諸葛地為它們未來的命運惋惜,絕不能錯過這本好書。

回想起當年,我大一放寒假時,各大媒體突然有了件頭條新聞,就是系上的李家維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陳均遠教授,在瓮安磷礦發現了前寒武紀最古老的動物化石,那些海綿化石有著清晰的骨針,同時也發現了很多礦化的動物胚胎。因為對動物演化的興趣,以及李家維老師博物學家般的熱情感召,我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就進了他實驗室,打算研究那些動物化石。
後來發現,原來要當古生物學家,是要通古今的,不僅要有現代生物學的豐厚素養,也要懂得地質化學、地質物理等地球科學學科的知識,還要有足夠的想像力來還原那些動植物的原貌。陳均遠教授在我大二時,到我們系上當了一年訪問學者,常常在實驗室裡聽他和李家維老師切磋各種想法,是種智識上的高級享受,可是漸漸地發現古生物學的世界是給大師級人物的,我還是閃邊去吧,後來就換了題目,在原本的實驗室念到碩士班畢業,但後來研究的是蜜蜂的磁場感應。
而李家維老師和陳均遠教授,繼續在雲南寒武紀的澄江生物群和瓮安磷礦的前寒武紀胚胎中發光發熱,陸續在頂尖的科學期刊《自然》《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最早有頭脊索動物雲南蟲、最早兩側對稱動物貴州小春蟲、有極葉的胚胎化石等等。我在碩士班時,有幸到澄江,去到陳均遠老師的研究站,親眼到論文主角的真身,聽大師述說那些能從化石中活過來的故事。
我們現在的時空,僅是地球上一小片段中的一小片段而已,過去五億多年的精彩,雖然沒有真的時光機讓我們親眼目睹,但這本好書就像台虛擬的時光機一樣⋯⋯來不及解釋了,快登機!請把您的手機調整至飛航模式,全程繫緊安全帶,豎直座椅背、桌板和腳踏墊。並請您確認您的手提物品已妥善安放在頭頂上方的行李櫃或座椅下方,時光旅程即將展開,謝謝您的合作。

文章試閱


第一章 解凍

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平原
更新世,二萬年前

* * *
天亮時,廣闊的猛獁草原也開始在天光中浮現。微弱的太陽升起,攀過一個接一個的沙丘。很快地,就在背風面的每一粒沙子上投下陰影,沙丘則閃閃發光。站立著休息的馬匹哼著鼻子,迅速搖醒了自己,牠們從不睡得很深或很久。又寬又黑的蹄子不耐煩地拖著腳步,蹄子的邊緣張開著。由於冬天走得少,所以蹄子並沒有被磨損,反而是長得更大。
在清朗的天空下,夏季開始展開。小馬和解凍後的湖泊出現了,雷鳴般的馴鹿和野牛隊伍返回北方,前往新長出的植物區。龐大的猛獁象群也回來了,猛獁象的數量佔了北坡食草動物總數量將近一半。太陽迅速使空氣變暖,馬兒朝著一片在山丘外盤旋的低矮雲層奔去。懸浮的薄霧顯示那裡有一個罕見的水池,是由聚集在更溫暖與隱蔽山谷中的融冰形成。處於陰影中的地下水直到最近才凍結,但河流沖積平原上的積水,對需要飲用的物種而言是一塊磁鐵,也是多種昆蟲族群的家園,包括潛水甲蟲、球潮蟲和能夠適應乾旱地面的甲蟲,都是伊克皮克普克河附近的常客。

陽光下天氣晴朗,這裡不僅更乾燥和肥沃,也比現代的阿拉斯加更溫暖。此時雖然是冰河時期,白令陸橋卻是相對溫暖的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與現代蒙古類似。沿海地區和大陸地區的差異十分明顯。全年海水溫度變化不大,因此對附近的土地起著散熱器或熱源的作用,會產生風和雲層,限制天氣的變化。但在內陸地區,地球更容易儲存夏季的熱量,所以大陸性氣候在夏季維持高溫。但基於同樣的原因,土地也會迅速冷卻,於是造就了寒冷的冬天。舉例來說,這也是為什麼現今沿海地區的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在七月的平均溫度是攝氏十九度,在一月則為攝氏零下五度,而在緯度稍微偏北的大陸地區的雅庫次克(Yakutsk),七月的平均溫度為攝氏二十度,但在一月則為攝氏零下三十九度。更新世阿拉斯加的北坡,更像雅庫次克而不像聖彼得堡,夏天溫暖、冬天寒冷,而且總是很乾燥。由於附近沒有解凍的海洋,因此無法形成現代阿拉斯加那種持續多雲、飄著細雨的世界。沒有雪和雨,冰河也無法形成,這就是為什麼它成為通往世界各地的無冰走廊。

新鮮的嫩芽補充了乾草,馬群向西推進。帶著獵物慣有的謹慎心態,牠們從不遠離彼此,有生物吃東西時,就有其他生物負責放哨,但經過了一個靜止的冬天,牠們的視野再次擴大至數百平方公里。當這群動物爬上頂峰時,中間出現了一些恐慌,於是牠們本能地聚集在最年輕的動物周圍,形成四蹄和牙齒的圓圈。在陰影覆蓋的斜坡和天空之間的水平綠色草原上,一隻短面熊(Arctodus)正在移動。
即使與最大的棕熊相比,臉龐短短的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還是更大。最大的阿拉斯加短面熊重達一噸多,是現代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西伯利亞虎(Siberian tiger)的三倍,更是成年雄性灰熊的四倍。賴以得名的短臉和長腳大步,有部分是因比例造成的視覺錯覺。熊類有短而傾斜的背部和深下顎,當棕熊被放大成短面熊的大小時,這些特徵會更突出。當然,現代最大的熊類北極熊有長鼻子,但這似乎是對純肉食做出的適應變化。短面熊在北坡並不常見,我們對牠們的行為也知之甚少,直到最近人們還認為牠們的長腿可能是因應跑步而生,這顯示短面熊是巨大的追捕獵食者,相當於融合整個狼群於一身的可怕個體。另一些人則因短面熊與住在樹上、幾乎完全素食的眼鏡熊關係密切,而將短面熊描繪成溫和的草食性動物,是步履蹣跚的草根性巨人。還有些人認為牠們是食腐動物,過著惡霸一樣的生活,偷吃被其他肉食性動物殺死的動物屍體。現實當中的短面熊可能更接近於體型較大的棕熊,牠既吃植物也吃大小型獵物。

不過,從阿拉斯加州到佛羅里達州的各種美洲短面熊當中,白令陸橋找到的短面熊最可能屬於肉食性。在那裡,冬季移除了大部分的地表植被,這種熊富彈性的飲食偏好就轉向了捕食和拾荒。憑藉其龐大的體型,成年的短面熊能夠主宰殺戮場所,防止其他掠食者靠得太近。牠翻動雙肩,步履蹣跚地走向池塘,在那裡有一頭因寒冷而凍死的年邁長毛猛獁象,巨大的屍體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腐化氣味。這是短面熊喜歡的獎項。牠用寬大有力的爪子戳著這隻已死亡的猛獁象的皮毛,將皮毛剝去、露出裡面強壯的肌肉。這個工作緩慢又費力,猛獁象的皮很厚,上面還覆蓋著兩層濃密的毛。即使身為更新世巨型動物的代表,死亡後在食用牠的消費者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猛獁象測量至肩部可能達三公尺高,但最大的短面熊如果用後肢站立,還可以多伸展一公尺。

熊是可怕的強大野獸。無論在何處,只要人類與棕熊生活在一起,就會有圍繞著牠們的神話傳說。韓國的建國神話就取決於一隻熊的耐心,牠滿足於在一百天裡只吃野生大蒜和蒿屬的艾蒿。這兩種植物都能在歐亞猛獁草原上找到。即使是給熊取的名字,在人類與熊共存的地方,也會被委婉的說法給籠罩――這是一種被稱為「禁忌變形」(taboo deformation)的語言學理論,避免使用「真實」的名字以防止動物真的出現。對於崇拜熊並將其視為權力和狡猾的國家象徵的俄羅斯人來說,牠叫做medveˇdi,意思是「食蜜者」。在包括英文的日爾曼語言裡,則使用各種bruin,意思是「棕色的」。而世界各地都採用「祖父」這個委婉的表達說法。這些名字所指的熊都是棕熊,是北美灰熊的祖先。牠們就像跟牠們一起移民來的歐亞人類一樣,才剛來到這裡不久,便在這片土地上冒險,並遇到了短面熊。

在整片猛獁草原上,大量的草食性動物群聚集在一起,描繪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所有生態系統都必須遵循一些基本規則,通常來自陽光、在罕見情形中來自礦物分解的能量,必須要能注入生態系統,以補充因活動和腐爛而損失的能量。能獲取這種能量的生物體叫做生產者,而無法自行獲得這種能量的生物體則是消費者,牠們為了生存必須以其他生物為食。生產者生產的能量越多,就有越多的消費者得到支持。白令陸橋的生產力非常高,在西伯利亞遙遠北方的荒涼地區,每平方公里約有十噸的動物,相當於一百隻馴鹿能夠得到能量支持,遠超過在現代同樣寒冷地區的生存能量。生態系統中掠食者的數量總是低於生產者的數量,在北坡的夏季,這個情況達到了極致,這裡只有2%的動物是肉食性動物。

對於短面熊來說,猛獁象的屍體尤其受歡迎,因為近年來獵物一直在減少。進入北坡的野牛數量開始減少,馬的數量也在減少。腳下的世界開始軟化,草地的霸權時代接近尾聲。解凍池周圍是泥炭形成的開端。對生活在這個塵土飛揚且狂風肆虐世界中的所有生物,這是個值得擔憂的跡象。猛獁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就像一個封閉的庭院,四面都被乾燥堅實的牆壁包圍。在整個北部,北冰洋是凍結的,冰河覆蓋了北美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和英國。在草原的西翼,大西洋也是冰凍的。在南方,從庇里牛斯山脈(Pyrenees)穿過阿爾卑斯山、托魯斯山脈(Taurus)和扎格羅斯山脈(Zagros),進入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許多山脈,形成了幾乎綿延不斷的一堵牆。這個多山的屏障,阻止了通常會帶來冬季的嚴酷乾旱和夏季傾盆大雨的季風吹向大陸南部,而西伯利亞上空的高壓空氣系統維持了整年的乾旱。白令陸橋則是一個弱點,太平洋可以在這裡朝淺灘和裸露的海峽注入濕氣。這在過去不成問題,冰層會週期性地前進、後退,草原也隨之擴張和收縮,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但這樣存在了十萬年後,這一次卻不一樣。這是轉變的開始,也是猛獁草原終結的開始。

隨著冰層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有更多的水來不及蒸發,於是有更多的水添加到自然景觀中。在這個時候,多變的氣候有時會產生比平時更溫暖潮濕的夏季,給白令陸橋帶來濕氣,隨之而來的就是夏季的雲層和秋季的腐化。猛獁草原的生存依賴乾旱,依賴那片清澈無邊的藍天。當夏季變得溫暖潮濕,水很可能無法排出,造成局部沼澤、分解植物並產生了泥炭。泥炭的生長,開始對草原造成破壞性的連鎖反應。沙子黏在一起,而被風吹出的沙丘變得更加潮濕與穩定。土壤受潮、酸化並失去提供營養的能力。潮濕的地面保持涼度,霜從下方升起,將地下水位推近地表甚至拉出地表形成了雲層,雲層接著造成落雪,使地面與殘存的陽光隔絕,讓地面變得更冷。寒冷又造成寒冷,隨著真菌對植物生命的分解速度減緩,越來越多的真菌轉化為更多的泥炭,循環往復。

新出現的沼澤也成為遷徙的障礙,毫無戒心的大型草食性動物很容易被困在沼澤中淹死。對於遷徙中的馬群和馴鹿而言,泥炭的蔓延代表著遷移的噩夢以及食物的損失,因為原本蓋滿青草的堅硬地面,失控地轉變為柔軟而無情的濕地。在泥炭地裡茁壯成長的植物,小心翼翼地保護它們所能吸收的少量營養,並長出防禦性的刺、硬莖與纖毛。在一些地方,樹木開始蔓延,主要是像樺樹、榿木和柳樹等耐濕性植物。當白令陸橋被淹沒,這就是猛獁草原的命運。

在現代的條件下,阿拉斯加北坡從裸露的沙地變成穩定而長期的泥炭土,只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從愛爾蘭到俄羅斯再到加拿大,古老的猛獁草原幾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永久凍土和泥炭沼澤。草原凍原生態系統仍保留在西伯利亞的偏遠地區,在那裡,從小型哺乳動物到蝸牛等還遺留著的小型生物,生活在由潮濕程度決定而錯落有致的棲息地裡。在今日,阿拉斯加北坡是一片半乾旱但水分飽滿的平原,長滿了莎草、苔蘚和木質的矮生灌木。每年的降雨和降雪量僅約兩百五十公厘,與加州的聖地牙哥大致相同,但水分留在土壤中,在堅實的永久凍土上方有著相當高的地下水位。在夏季,土壤融化可達五十公分深,形成短暫的湖泊和鬆軟的泥炭,為馬或猛獁象提供了不甚理想的飼料。現代的阿拉斯加,植被更稀疏、防禦更嚴密,被馬蹄印踩出來的積水土地,已不再適合野馬生存。自五千五百萬年前馬匹在北美洲出現以來,這是馬匹第一次在這個區域滅絕,直到牠們搭乘來自歐洲的船隻,在距今幾百年前再次回歸。氣候已超出牠們生態區位的空間範圍,就像猛獁象和乳齒象,甚至阿拉斯加的野牛一樣。馴鹿和麝香牛生活在猛獁草原比較潮濕的地區,是今日阿拉斯加僅存的野生大型物種。

至於長毛猛獁象,直到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都生活在白令陸橋的一座如今是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小島――蘭格爾島(Wrangel)上。然而,這個島無論在現在和過去都太小,無法長時間維持一個種群的存續。到最後,世界上最後一群倖存的蘭格爾島猛獁象,也陷入了嚴重的遺傳問題。在六千年完全隔離在一個總數只有約二百七十到八百二十的小型族群後,牠們出現了嚴重的近親繁殖現象。從保存在俄羅斯寒冰裡的DNA中,我們可以看出牠們許多遺傳疾病的紀錄。牠們的嗅覺嚴重受損,皮毛呈半透明狀,像綢緞一樣閃閃發光,但抵禦寒冷的能力較差。牠們的發育和泌尿系統都有問題,也許消化系統也有問題。整體而言,我們發現在整個群體中,有一百三十三個基因是沒有一頭象完全正常複製的。蘭格爾島此時也是一片以莎草為主的泥炭地,猛獁象不可能在這個草原景觀中存活很久。

猛獁草原是過往生活的迷人景象,以浪漫景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裡面充滿了我們自認幾乎能夠理解的野獸。孤獨並遭北極風吹拂衝擊的猛獁象,是失落的過去的普遍象徵。然而,由於我們以人類身分看到牠們、描繪牠們、獵捕牠們,也許還尊敬牠們,牠們就成為我們與地球歷史的具體聯繫,即使牠們已經永遠消失了。的確,有些在猛獁象於地球上行走時便已出現的樹木,至今仍然存在。滅絕的過去比我們通常想像的更接近。隨著更新世的衰落,人類文明開始興起,人類此時可能還沒有到達美洲,但在其他地方,他們正在捕捉更新世世界生活的細節。就在北坡的馬還在風中咬緊牙關的時候,法國一個山洞的牆壁上正在塗抹彩繪,刷得光鮮亮麗,為的是再現拉斯科(Lascaux)野馬。幾千年後,人類會撿起一塊鹿角來製作投槍器,用有鬃毛和鬍鬚的草原野牛特徵來裝飾它;這種野牛會轉動牠的頭,伸出彎曲的舌頭,舔舐背上被刺激性昆蟲咬出的傷口。北方更新世人類的文化基本上已經消失,但在地球的某些地方,上一個時代的陰影仍然被記憶且傳承著。在澳大利亞北部一個名為納瓦拉加巴曼(Nawara Gabarnmang)的岩石避難所洞穴底部的「岩石裂縫」,發現繪有獨特風格的小袋鼠、鱷魚和蛇。最古老的一幅畫是在距今至少一萬三千年前創作的。這些繪畫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在難以想像的時間維度上,保存了賈沃因人(Jawoyn)的文化記憶。等到猛獁草原最後走到盡頭,蘭格爾島上的猛獁象在懸崖上透著微光俯瞰被洪水淹沒的白令陸橋平原時,埃及的吉薩大金字塔和祕魯的小北文明(Norte Chico)已經存在了幾個世代,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也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大約在最後一批蘭格爾島猛獁象死亡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城市烏魯克(Uruk),由蘇美(Sumerian)族國王吉爾伽美什(Gilgamesh)統治。他是最古老書寫故事中的主角,《吉爾伽美什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也是形式最古老的一本文學作品。吉爾伽美什的故事講述的,就是人類試圖躲過自然的故事。在這本敘事史詩中,傲慢而強大的吉爾伽美什和他的朋友野人恩奇杜(Enkidu),誘捕並殺死了眾神之雪松森林守護者胡姆巴巴(Humbaba),以砍伐樹木並強化烏魯克的城牆。與吉爾伽美什英俊瀟灑的王室風度相反,狂野又野蠻的恩奇杜後來病倒並死去,而吉爾伽美什在剩下的故事中都在尋找永生卻一無所獲,直到最後才意識到,他的願望不可能實現。

在大自然裡,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在更新世時,世界最大的生物群系也將陷入泥潭。物種在時空上的聚集,可能給人一種穩定的錯覺,但這些群落只能在有助於創造它們的條件還持續存在的情況下,才得以延續下去。無論是溫度、酸度、季節性還是降雨量,當一個生物群系的條件改變時,任何數量的組成物種都可能在那裡失去立足點。對一些物種而言,這意味著要進行遷徙,跟隨環境越過原來的景觀,就像許多植物在上次冰河期結束時所做的那樣。但有些環境並沒有移動,而是失去了。當變化發生得太快,或超過關鍵的臨界點時,這種失控的變化可能甚至破壞地球最廣大的景觀,以及它所支撐的群落。這不一定代表會發生徹底的災難或生態破壞,但有時可能表示了物種和景觀的新組合,出現新世界。以苔蘚為主的凍原仍然被馴鹿和高鼻羚羊佔據,柳樹、榿木和田鼠居住的泥炭地以及西伯利亞大氣中的松類針葉林,將填補這個真空空間。對於在北坡漫遊的馬以及追逐牠們的穴獅而言,那片草原看起來肯定是永遠不變的遼闊,但如果從深時尺度來看,永恆只是一種幻覺。當冰河消退,只需要一滴雨水,馬蹄踩踏的堅硬土地就會快速讓路。只需一閃之間,極光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