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葛莉塔的呼籲:了解氣候變遷的科學、知識,採取正確行動!
原文書名:Il mio nome è Greta
產品代碼:
9789576582752系列名稱:
三采兒童館系列編號:
112010601061定價:
320元作者:
瓦倫蒂娜•吉亞尼拉Valentina Giannella譯者:
盧心權相關作者:
繪者:曼努埃拉•瑪拉茲Manuela Marazzi頁數:
128頁開數:
17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00110出版日:
20200110出版社:
三采文化(股)CIP:
328.8018市場分類:
自然生態(一般大眾)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自然科學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不要聽我說,聽科學家怎麼說!
人類可以修復這個地球
但要快點開始,現在就要開始!
地球失火了!眼前此刻,我們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
都會影響每個人的未來,以及他們的子女、孫子女的未來。
而且不管今天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未來的人都沒辦法取消。
本書採用被科學家普遍認可的事實,
使用簡明扼要的敘述,以及清楚易懂的圖表,
解釋葛莉塔呼籲大家必須立刻加以關注的事,
包含什麼是氣候變遷、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以及我們的農業、糧食等,出現了什麼問題。
孩子透過這本書,
可以理解人類面臨的現狀與挑戰,
也能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而採取行動。
【內容簡介】
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時代》雜誌2018年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之一、2019年TIME風雲人物、2019年瑞典年度最重要的女性、2019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青年代表……以上所描述的都是葛莉塔·通貝里,她也被稱為「氣候少女」、「環保鬥士」、「氣候行動者」等。她在2018年開始為了氣候而罷課,最開始的行動只有她自己一個人,但漸漸的,有帶著孩子的母親加入她、有其他的學生一同坐了下來。她的標語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她的決心以及實際的行動受到世界各地的矚目,並喚醒了全球的環保意識,尤其是鼓舞了青少年開始對氣候變遷加以關注。葛莉塔從沉默寡言的女孩一變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不只出席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會議,甚至擔任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青年代表。
本書列出葛莉塔關注與呼籲的環境現狀與保護行動所需的基本概念與知識,選用最權威的資料,以科學、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釋,讓孩子們也能夠對人類面臨的現狀與挑戰加以理解,並能採取行動。
【本書特色】
1. 深入淺出的科學資訊搭配圖解,幫助理解環境議題。
2. 解決孩子的疑問,了解氣候變遷的現狀與急迫性。
3. 提供孩子閱讀科普文章的素材,進行跨領域閱讀。
【書籍資訊】
適讀年齡:國小五年級以上
本書關鍵字:氣候•環境•環保•科學
教育議題:環境教育
學習領域:自然科學
不要聽我說,聽科學家怎麼說!
人類可以修復這個地球
但要快點開始,現在就要開始!
地球失火了!眼前此刻,我們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
都會影響每個人的未來,以及他們的子女、孫子女的未來。
而且不管今天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未來的人都沒辦法取消。
本書採用被科學家普遍認可的事實,
使用簡明扼要的敘述,以及清楚易懂的圖表,
解釋葛莉塔呼籲大家必須立刻加以關注的事,
包含什麼是氣候變遷、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以及我們的農業、糧食等,出現了什麼問題。
孩子透過這本書,
可以理解人類面臨的現狀與挑戰,
也能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而採取行動。
【內容簡介】
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時代》雜誌2018年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之一、2019年TIME風雲人物、2019年瑞典年度最重要的女性、2019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青年代表……以上所描述的都是葛莉塔·通貝里,她也被稱為「氣候少女」、「環保鬥士」、「氣候行動者」等。她在2018年開始為了氣候而罷課,最開始的行動只有她自己一個人,但漸漸的,有帶著孩子的母親加入她、有其他的學生一同坐了下來。她的標語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她的決心以及實際的行動受到世界各地的矚目,並喚醒了全球的環保意識,尤其是鼓舞了青少年開始對氣候變遷加以關注。葛莉塔從沉默寡言的女孩一變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不只出席歐盟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會議,甚至擔任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青年代表。
本書列出葛莉塔關注與呼籲的環境現狀與保護行動所需的基本概念與知識,選用最權威的資料,以科學、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釋,讓孩子們也能夠對人類面臨的現狀與挑戰加以理解,並能採取行動。
【本書特色】
1. 深入淺出的科學資訊搭配圖解,幫助理解環境議題。
2. 解決孩子的疑問,了解氣候變遷的現狀與急迫性。
3. 提供孩子閱讀科普文章的素材,進行跨領域閱讀。
【書籍資訊】
適讀年齡:國小五年級以上
本書關鍵字:氣候•環境•環保•科學
教育議題:環境教育
學習領域:自然科學
作者簡介
瓦倫蒂娜•吉亞尼拉(Valentina Giannella)
米蘭記者,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六年前移民至香港,為數家義大利媒體供稿。年輕人、環境與人類未來是她優先關心的議題。
相關作者簡介
繪者
曼努埃拉•瑪拉茲(Manuela Marazzi)
1984年出生於拿坡里,是自由插畫家與設計師,作品散見於YA小說與雜誌。2018年因FAO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的插畫而獲獎。
書籍目錄
Chapter 1 我叫葛莉塔 17
Chapter 2 支持改革 23
Chapter 3 以科學了解氣候變遷 29
Chapter 4 氣候變遷的衝擊 35
Chapter 5 提升氣候韌性 41
Chapter 6 永續發展 47
Chapter 7 化石燃料正是主因 53
Chapter 8 乾淨的再生能源 59
Chapter 9 珍貴的飲用水 65
Chapter 10 廢棄物與回收 71
Chapter 11 塑膠 77
Chapter 12 生物多樣性 83
Chapter 13 讓農業、畜牧業和漁業永續發展 89
Chapter 14 能夠療癒地球的飲食習慣 95
Chapter 15 居住在城市裡 101
Chapter 16 未來的關鍵 107
Chapter 17 #我的氣候行動 113
Chapter 18 氣候變遷的關鍵詞 121
推薦序/導讀/自序
【國內推薦】
戰鬥媽媽 王南琦
科普作家 張東君
【審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物理組博士、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高雄市陽明國中理化科老師 謝甫宜
導言
這是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早上的香港。我女兒學校的網路聊天室從早上就開始一直噹噹作響: 數十種彩色的卡通圖案不停出現,而「#星期五救未來」網站(#FridaysForFuture)也一直發出各種標語。今天是十六歲的環保少女:葛莉塔·通貝里所發起的全球性學生罷課的日子。因為這項成就,她被提名為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香港已經被學生們的強烈反響給喚醒了,父母和祖父母們都準備好,要搭乘地鐵到中央車站的會合點,去響應示威活動。
「媽媽,『氣候變遷』是什麼意思?」我八歲的女兒阿加塔這樣問我。所有的孩子都愛問問題──這是他們的天性,因為他們想了解事物在世界上的運作方式。現在,這個綁著長辮子、表情嚴厲的瑞典女孩,已經把大人和小孩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地球的未來」上了!關於這個至關重要的議題,孩子們的腦袋中裝滿了各種疑問:全球暖化、溫室效應、化石燃料⋯⋯它們究竟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和永續發展?哪些人正在研究地球上的種種變化?哪些消息來源是可靠的?我又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在香港參與這個活動的前幾天,成群的國高中孩子們不停的在網路上搜索、閱讀科學文章,並且整理出自己的問題,向老師、爸媽尋求答案。他們說服了爸爸媽媽一起來參與,讓家長們不得不一起學習,才有辦法把整件事情理出頭緒,好和孩子分享(並且接招他們提出的各種難題)。媒體上的信息有時比較片段、零碎,專家們的專業術語有時候又太精簡、難懂,但是因為葛莉塔帶來的這股風潮,讓各大媒體以各種角度切入這個主題,帶來了爆炸的資訊,並且提出各式各樣的摘要、分析和解答。3月15日,當示威人群一路遊行、歌唱著前往香港特首的所在地──香港禮賓府時,大多數孩子的消息比家長們更靈通,紛紛從街上和窗台上觀看這個特別的示威行動。
就像當天在世界上其他數百個城市一樣,孩子們舉著標語牌,提醒人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因為,簡而言之:地球只有一個。有一個標語牌格外引起我的注意:「我的名字是葛莉塔」。拿著標語牌的女孩有著黑色瀏海和堅定的眼神,看起來比較嚴肅。不過,也不只是她,每個來參加示威活動的學生、每一個仔細研讀了科學家數十年來相關報告的人,都已經領悟這事情的嚴重性,甚至決定走上街頭──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們都是葛莉塔。
這不是社群媒體上所流傳的那些訊息,或是大家聽爛的陳腔濫調。這個行動也不是因為有什麼明星「糾團」所以大家就一起上街。相反的,它創造了一種全球化的身分認同。一個無所畏懼的女孩,喚醒了整整一代人的良知: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共享著關於科學、關於尊重、關於地球生態平衡的知識。
這本書嘗試要說明了解氣候變遷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取材自最權威的消息來源,並且是以科學且易懂的方式來進行解釋。
這本書是寫給年輕人看的,但同時也是寫給所有的爸媽或長輩看的。因為我們現在不得不回答年輕人所提出的關於地球健康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都那麼緊急,沒有辦法忽視了!
文章試閱
chapter 4 氣候變遷的衝擊
〈在80年內,氣溫上升0.5度,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在2100年前,海平面可能會逐漸上升1公尺,而年輕人也得採取堅定的立場,來與氣候變遷搏鬥。他們會從學校裡見多識廣的老師身上,以及掌握議題的主流媒體中學到這些事情;也會從因「星期五救未來(#FridaysForFuture)」而創建的各種線上資源中學到許多這方面的知識。
當你閱讀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特別報告(也是葛莉塔研讀的主要資料)時,你會發現,他們說的那些話看來好像很複雜,但意思卻很清楚。如果我們繼續以現在的情況,把相同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那麼到本世紀末,地球就可能會比工業化之前的均溫至少變暖攝氏3度。
這種幅度的暖化,很可能會導致極端的氣候變遷。亞馬遜地區550萬平方公里中的一半可能會消失;世界上的某些地區會比今天更頻繁的遭受熱浪的襲擊;而其他地區則會遭遇到更多颱風,和其他毀滅性的天氣事件──就像現在東南亞的情況。乾旱、洪水、海平面上升,將迫使生活在全世界沿海地區的數百萬人類離開島嶼、海岸和河口,更別說像馬爾地夫那樣的海島國。
2015年12月12日時,已經有195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並且於2016年11月4日生效。這個協定宣稱,在2020年之前,各國將會開始實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政策,以確保到2100年時,全球暖化的幅度不會超過工業化之前均溫的2度。這個協定還建議,暖化幅度最好要控制在攝氏1.5度。
2度跟1.5度不過才差0.5度,有那麼大的影響嗎?IPCC表示,就算只是減少0.5度的暖化,也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我們將全球變暖的上限保持在1.5度內,就能減少自然和人類系統的脆弱度。換句話說:總體的損害會比增加2度時要少得多。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去防止這種損害,我們將會有更大能力去適應氣候變遷。
chapter 5 提升氣候韌性
〈「彈性」就是:確保我們已做好準備,好應對突發的氣候事件!〉
2018年9月14日星期五,「山竹」強颱以創紀錄的每小時250公里時速,襲擊了菲律賓的呂宋島。兩天後,它又肆虐了香港和廣東。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香港的海平面上升4公尺,吞沒了整個海灘──包括海濱度假勝地──並且把許多船隻都吹上了馬路。這場颱風使得摩天大廈左搖右晃,數千棵樹被連根拔起,還撞倒了一輛起重機。當地的氣象台宣稱,這是「這座城市有史以來,所發生過的強度和破壞程度最嚴重的事件」。颱風過後的十八小時,香港的火車和地鐵已經重回正軌,機場開始運轉,一些公共建築也已經清查。民防人員清理了主要道路,辦公室和學校在24小時後重新開放。有些人或許沒有注意到電視或網路等各種媒體上的宣導,所以有一些人受傷了,但是沒有太嚴重的傷害。
但是在菲律賓,緊隨著颱風而來的是山崩和洪水,後續造成的嚴重破壞持續影響了當地好幾週。由於山竹像是世界末日般重創菲律賓,因此後來菲律賓政府還要求颱風委員會把「山竹」這個名字從用來當作颱風名稱的名單中永遠除名。
山竹強颱在菲律賓造成超過100人死亡,在中國造成6人死亡,而在香港並未造成死亡,這幾個數字可以說明氣候學家(氣候科學家)所說的「韌性」,以及與「韌性」相反的「脆弱性」的意涵。
「韌性」是指一個地區能夠抵禦自然現象的能力。比較有氣候韌性的地區,能夠在事先擬定行動計劃、強化基礎設施,以保護人口、環境及各項功能,而且有辦法降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為了控制這些負面影響,不僅必須去化解主要的肇因(科學家會說「緩解」),並且還要提高我們克服危機(去「適應」)的能力,好抵抗自然災害所帶來的衝擊。
氣候變遷在地球上每個地區所顯現的方式都不相同,科學家們已經識別出幾個「熱點」,也就是一些已經遭受、並將繼續遭受最大影響的地區。這些地區包括北極、亞馬遜河、印尼和中亞╱東亞的部分地區,以及地中海地區。正如歐洲環境署所強調的那樣,你只需想想在溫度極端的季節內,北極冰層融化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就好。這些「熱點」也包括非洲,除了某些國家的戰爭之外,大面積的砍伐森林,加上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乾旱和洪水,已經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這些現象對歐洲的社會體系,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