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顏值:從第一印象到刻板印象,臉孔社交價值的科學解密
原文書名:Face Value: The Irresistible Influence of the First Impressions
產品代碼:
9789860632835系列名稱:
鷹之喙系列編號:
2RBE0001定價:
500元作者:
亞歷山大.托多洛夫譯者:
馮奕達頁數:
352頁開數:
16.5x22.5x2.4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10506出版日:
20210506出版社:
鷹出版-遠足文化CIP:
176.3市場分類:
自然科學(一般大眾)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自然科學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美國出版商協會頒發的2018年PROSE心理學榮譽獎★
人雖自認理性,在決策和判斷時,
卻還是會受一張臉的眉毛和下巴線條所影響。
一部解開臉孔諸多纖細幽微的訊息如何影響大腦建構第一印象的奇書。
我們眼見他人臉孔的那一瞬間,腦中便生成了對此人的想法,而這轉瞬之間的判斷,便預示了所有之後的重要決定。例如貌似能幹的政治人物,勝選的機會更大。我們難以抗拒以面相判斷人的性格,如此判斷卻又經常失準。在絕大多數的情境中,你我若是忽略對方的容貌,做出的推測通常會更加準確。那麼,第一印象為何會廣泛被人所信?它存在的目的又是甚麼?亞歷山大•托多洛夫是當間此一領域首屈一指的研究者,它在闡述現代科學對於第一印象的研究故事之際,也回答了這些疑問。
本書中援引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電腦科學以及其他領域的知識,搭配豐富的圖片,讓我們看到透過操作臉部部位的變化,就可以改變對一個人的印象和評價。作者也敘述我們如何運用專門分析臉孔的大腦區域網絡,演化出從臉孔判讀出基本社交訊息和對方瞬間情緒反應的能力。
透過電腦合成照片的連續變化,科學家為我們解密,不但讓我們看到印象如何形成,而且我們還可以透過影像操弄,創造出我們想要製造的印象。儘管我們都知道人不可貌相,但往往還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斷。科學家卻透過仔細設計過的實驗告訴我們,第一印象並非反映一個人真實性格的事實,而是反映了我們的刻板印象。
這部容易理解、配圖豐富的作品,說明我們多容易在錯誤地方找尋正確訊息。也說明為什麼面相學無法真正在歷史中根除,而顏值在現代社會更是大行其道,影響我們的政治決定和經濟決策。透過這部探討人類第一印象的科學記述之作,我們更加暸解臉的意義而能避開顏值的陷阱。儘管臉孔始終誤導我們,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用不同方式來觀看臉。
★美國出版商協會頒發的2018年PROSE心理學榮譽獎★
人雖自認理性,在決策和判斷時,
卻還是會受一張臉的眉毛和下巴線條所影響。
一部解開臉孔諸多纖細幽微的訊息如何影響大腦建構第一印象的奇書。
我們眼見他人臉孔的那一瞬間,腦中便生成了對此人的想法,而這轉瞬之間的判斷,便預示了所有之後的重要決定。例如貌似能幹的政治人物,勝選的機會更大。我們難以抗拒以面相判斷人的性格,如此判斷卻又經常失準。在絕大多數的情境中,你我若是忽略對方的容貌,做出的推測通常會更加準確。那麼,第一印象為何會廣泛被人所信?它存在的目的又是甚麼?亞歷山大•托多洛夫是當間此一領域首屈一指的研究者,它在闡述現代科學對於第一印象的研究故事之際,也回答了這些疑問。
本書中援引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電腦科學以及其他領域的知識,搭配豐富的圖片,讓我們看到透過操作臉部部位的變化,就可以改變對一個人的印象和評價。作者也敘述我們如何運用專門分析臉孔的大腦區域網絡,演化出從臉孔判讀出基本社交訊息和對方瞬間情緒反應的能力。
透過電腦合成照片的連續變化,科學家為我們解密,不但讓我們看到印象如何形成,而且我們還可以透過影像操弄,創造出我們想要製造的印象。儘管我們都知道人不可貌相,但往往還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斷。科學家卻透過仔細設計過的實驗告訴我們,第一印象並非反映一個人真實性格的事實,而是反映了我們的刻板印象。
這部容易理解、配圖豐富的作品,說明我們多容易在錯誤地方找尋正確訊息。也說明為什麼面相學無法真正在歷史中根除,而顏值在現代社會更是大行其道,影響我們的政治決定和經濟決策。透過這部探討人類第一印象的科學記述之作,我們更加暸解臉的意義而能避開顏值的陷阱。儘管臉孔始終誤導我們,但這本書卻讓我們用不同方式來觀看臉。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托多洛夫Alexander Todorov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普林斯頓神經科學學院及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成員。托多洛夫對於第一印象的研究廣受全球國際媒體報導,其中包含《紐約時報》、《衛報》、《紐約客》、《每日電訊》、《科學人》,以及美國公共電視台和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等。
譯者簡介
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等書籍與論文若干。
書籍目錄
序言
第1部・ 面相學的魅力The Appeal Of Physiognomy
第01章・面相學者的承諾The Physiognomists’ Promise
第02章・一瞥即印象 Single-Glance Impressions
第03章・印象影響重大 Consequential Impressions
第2部・瞭解第一印象 Understanding First Impressions
第04章・心理學家這一行The Psychologist’s Trade
第05章・化不可見為可見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第06章・印象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Impressions
第07章・觀者有意The Eye Of The Beholder
第3部・第一印象的精準與謬誤The (Mis)accuracy Of First Impressions
第08章・有圖沒真相 Misleading Images
第09章・次優決定 Suboptimal Decisions
第10章・演化的故事 Evolutionary Stories
第11章・臉上春秋 Life Leaves Traces On Our Faces
第4四部・臉的特殊地位The Special Status Of Faces
第12章・生來看臉色Born To Attend To Faces
第13章・腦中的的臉孔模組Face Modules In The Brain
第14章・虛假的臉部訊息 Illusory Face Signals
尾聲・更多演化故事 More Evolutionary Stories
謝辭
注釋與參考資料
推薦序/導讀/自序
.「在這個快速刷臉的時代,這本書要教你的不是如何以貌取人,而是不讓自己的優秀才華被埋沒在茫茫人海當中。」
——李大華(職場專家、傳播學院教授)
.「一場百年一遇的疫情,讓我們習慣戴著口罩過公共生活。但是我們彼此在口罩的遮蔽下,錯過了多少第一印象和社交訊息呢?當疫情結束後,大家都摘下口罩,你該從面相得知什麼重要資訊呢?這本書會提供你清晰的科學洞見。」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職場專家、傳播學院教授 李大華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陳巧雲
.臉孔辨識專家、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 襲充文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 黃植懋
————共同推薦
• 一部催眠人心的迷幻之作。—Carol Midgley, The Times
• 極富娛樂效果。—Kate Douglas, New Scientist
• 闡述立論說服力十足,精彩誘人。—Oliver Moody, The Times
• 敘述之聲令人折服,行文流暢乾淨。—Hope Reese, Undark
• 流暢,配圖精彩,令人印象深刻……讀來刺激又有趣。— John Antonakis, Science
• 本書提起一個眾人注目、但又未解的議題:世人認為第一印象前後相當一致,因而普遍認為自己能從相貌判斷對方值得信賴、帶有威脅,或是帶有支配霸氣。然而這些判斷可能大錯特錯,進而導致在日常大量的人際互動中,產生嚴重的社會不公狀況……托多洛夫此作精湛解釋了他與其他研究者如何推論出人類心智在建構第一印象時所運用的諸多。—Nicholas Wade, Wall Street Journal
• 第一印象和瞬間判斷並非不具重要性:它們能翻轉選舉,造就或破壞一個人的成就。心理學家托多洛夫配圖豐富的這部重量級研究,援用認知科學與電腦科學,潛入臉皮底下,一路揭露科學對於人在見到一張臉時的覺知偏見的理解,如何取代「面相解讀」——正如過往面相學的偽科學。他在書中剖析嬰兒對於類似臉孔圖案的回應、臉部神經,以及藝術家辛蒂・雪曼千變萬化、猶似變色龍般的肖像等。—Barbara Kiser, Nature
• 精采傑作,有眾多驚人洞見以及引起複雜美學體驗的誘人插圖。—Daniel Kahneman,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and author of Thinking, Fast and Slow
• 你不會預期本書讀來像冒險小說那樣難以釋卷,但它正是一本讓你不忍放手的作品:它提供大量資訊的手法會讓你想索求更多……愉悅之作。—Mihai Andrei, ZME Science
• 托多洛夫是當今臉部認知領域首屈一指的研究者。他在本作中匯聚大量研究資料,將之置於歷史觀點,訴說眾多引人入勝的軼聞。—Lisa DeBruine, University of Glasgow
• 資訊豐沛且樂趣十足……儘管本書原是為大眾讀者而寫,但我想絕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會認為本書不僅有趣,而且甚具教育意義;當中不僅呈現了臉孔認知領域的有趣研究,同時也提出科學方法能如何運用於解開人類心識複雜且幽微的構成過程的案例。―James P. Schmidt, PsycCRITIQUES
• 嬰兒天生會尋找臉孔。臉是你我的感情、信賴、恐懼、渴望和回憶的標的。臉啟發了詩歌和視覺藝術。我們相信臉會透露心境和性情,影響決定、定罪以及選舉。在這部權威感十足的作品中,托多洛夫帶領你我遍覽臉的歷史,它在人類事務當中的角色,以及臉的誤導和影響威力。之後你還是會看到一張張臉,但觀看的方法已不再相同。—Eldar Shafir, coauthor of Scarcity: The New Science of Having Less and How It Defines Our Lives
• 托多洛夫此作讀來有趣,表面看似令人震撼,但在他對我們評判他人臉孔時的偏見所做的調查之外,還有更深的義涵——那就是我們有許多行為和抉擇都是在無意識、且未知的狀態下做出的。本書顯示,人類雖自認是理性且自持的生物,通常還是會受一張臉的眉毛和臉頰影響。有點嚇人又趣味十足。—David Byrne, founder of Talking Heads and author of How Music Works
• 本書出自世上研究人臉的傑出專家手筆。永恆的迷思總認為,臉藏著一個人性格,對此,托多洛夫耐心為你我揭開有關臉部認知豐富且迷人的心理科學,正是此議題的傑出老師。讀過本書,深諳人類心識之後,我懂得益發謙遜。—Mahzarin R. Banaji, coauthor of Blindspot: The Hidden Biases of Good People
文章試閱
有一組韓國電視台的拍攝團隊現在在我的研究室裡,幾乎是一股腦地把韓國大選候選人的大幀照片湊到我臉上,要我告訴他們,誰擁有勝選的長相。每次有重大選舉,我總是接到這類的採訪要求。你大概會想,在普林斯頓大學這種機構裡是找不到「面相大師」的;我認同,確實不該有。我向來婉拒作答,畢竟我的研究室裡沒擺水晶球。但這組態度非常有禮的團隊(撇開把照片往我臉上湊)怎麼會到我的研究室來?十多年前,我的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測試容貌的第一印象能否預測美國大選的結果。結果第一印象出乎意料地頗具準度。簡而言之,長得能幹的政治人物比較容易贏。
以速選政治人物照片的結果預測選舉──這方法不僅在美國,在世界各地都管用,包括在巴西、保加利亞、丹麥、芬蘭、法國、義大利、日本、墨西哥、英國都得出一樣的結論。在這些研究中,研究者為了證明預測出選舉結果的是第一印象,而非對政治人物的既有瞭解,找來的受試者通常與政治人物不同國家。約翰.安東納基斯(John Antonakis)與烏拉夫.達加斯(Olaf Dalgas)在瑞士的研究是我的心頭好。他們的受試者不只來自不同國家,而且分布各個年齡層。他們讓五至十三歲的小孩先玩一場電玩遊戲,重現奧德修斯(Odysseus)從特洛伊到伊薩卡(Ithaca)的旅程。接著,請孩子想像自己正要從特洛伊航向伊薩卡,再讓他們看法國國會大選候選人的照片,兩兩一組快選,問他們會選誰當他們這艘船的船長。孩子的船長測驗對選舉結果的預測準度也達約七成,和成年人的「能幹」測驗結果不相上下。
幾年前,我造訪舊金山的「科學探索館」(Exploratorium)。一如任何像樣的科博館,館內孩子很多。來到心理學展區,其中一項展覽叫「選賢與能」,內容部分仿自我們對政治選舉的第一份研究。你看到十組兩兩並置的美國參議院候選人照片,接著你得決定誰看起來比較能幹。我兒子當時七歲,對於做測驗完全沒有問題,只是他的表現荒腔走板,比瞎猜好不了多少。在此之前,已有超過一萬九千民遊客做了這項測驗,他們的判斷結果在十組中正確預測了七組。你不妨把這個展覽想成是安東納基斯與達加斯瑞士研究的非正式、無控制趣味版。小孩跟大人一樣,習慣用對臉的刻板印象做判斷。
•••••
從臉形成印象就是這麼容易。你自己試試看,你會投給誰?
多數人想都不想就選了左邊那張臉。其實只消看個十分之一秒,就能給你足夠的資訊做決定了。我們不由自主地形成對他人的印象。這些印象比較接近感覺,而非思考。我們不想,我們只看。
所羅門.阿希(Solomon Asch)是現代社會心理學元勛,他在一九四六年寫道:「我們看見一個人,內心馬上自動對這人的性格形成既定印象。只要瞥上一眼、聽幾句話,就足以讓我們自行腦補出複雜的故事。大家都曉得這種印象形成之快、形成之輕易。後續的觀察也許會豐富或顛覆我們的看法,但我們無法阻止印象的迅速產生,就像我們看到一個有形物體,或是聽到一段旋律時得到的。」印象會馬上進駐我們的意識。至少我們是這樣覺得。印象具有主觀而難以抵擋的特質,讓我們縱使手頭有相反證據仍選擇相信。
阿希並非最早提到第一印象形成之神速的人,偽科學「面相學」(physiognomy,從面容解讀個性的「藝術」)之父約翰.卡斯帕.拉瓦忒(Johann Kaspar Lavater)比他早一百五十多年就說過:「初遇陌生人時,我們必然受到觸動而表現出我們的感受,在我們意識到之前,同情與反感便已占有一席之地。」拉瓦忒也相信,這些感受──尤其倘若由他這種訓練有素的面相大師來感受──可充作對陌生人個性的直接解讀。拉瓦忒談面相學的著作在歐洲喧騰一時。他的一番沉吟差點導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錯過實現他革命性演化觀察的小獵犬號(Beagle)之行,問題出在他的鼻子。小獵犬號的船長是名「拉瓦忒的堅貞信徒」,他顯然不認為達爾文具備「此次出航所需的足夠精力與決心」。達爾文後來在自傳中寫道:「但我想他事後大概很慶幸,我的鼻子虛有其表。」
面相學在十九世紀大行其道。犯罪人類學(criminal anthropology)之父切薩雷.龍布羅梭(Cesare Lombroso)在當時寫了本書討論男女罪犯,兼論如何透過外貌體徵辨識罪犯。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是位天資聰穎的科學家,但也是「優生學」這種狼藉概念的散播者。高爾頓發明一種攝影技術,用來鑑別人的類型(type),從理想的英格蘭人到罪犯類型不一而足。所有現代合成技術(例如我們用來合成出圖1政治人物長相的技術)皆源自於高爾頓合成照片的方法。
面相學的概念滲透了大眾文化,許多解讀面相的實用指南紛紛在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出版。一九二二年,一篇分析美國總統華倫.哈定(Warren Harding)面相的文章告訴大家,哈定的額頭「顯示他胸襟寬廣,而智能也以相當科學的方式展現出來」。更有甚者,他的下巴「說不定是我們所有總統中最堅毅的」,更進一步形容為「強大的意志力與堅忍不拔結合於一人的下巴」。你可以看圖2欣賞一下哈定總統的額頭。從這份面相分析得出的真知灼見,最後總結為「堅定、平衡、恪守正義,兼有坦率而踏實的心性」。唉呀,這些洞見與歷史學的分析不符呢。
要幫歷任美國總統排名偉大程度會是個艱鉅的任務,但若談及最糟的總統,歷史學家則有共識。贏得一九二ま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華倫.哈定,奪得歷來最糟美國總統的不二人選勛章。他執政期間最有名的,就數賄賂與無能相關的醜聞。
•••••
我們可以嘲笑面相學家,但我們每個人都是半調子的面相學家:我們瞬間形成印象,又根據這些印象行事。本書要談的即是:為何面相學還沒消失,也將不會消失於我們的生活當中。面相學家許諾了一種簡單方法來解決認識他人的問題--知面以識人。格奧爾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是十八世紀最不正統的思想家,也是揭穿拉瓦忒「科學」的領頭羊。利希滕貝格視面相學為術數;面相學的術數特質、觀相知人心的前景,便是面相學家所承諾的。這種承諾魅力之大,今日仍不減於在拉瓦忒的時代。
面相學家把臉視為一張地圖,能揭露臉主人的隱藏性格。臉的價值就在於展示這些性格的能力。然而我們在本書要解讀的地圖,不是面相學家展望的那種地圖。我們要解讀的是我們內心的地圖──由我們的文化、個人歷史、偏見形塑而成,會在我們對面容的解讀中浮現。儘管這張地圖的意義難以捉摸,我們還是忍不住去解讀它。我們就是創造「顏值」(face value)的人──從太少資訊中生出太多意義。本書談的就是我們如何創造世上最具娛樂效果的地圖:臉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