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耶穌憑什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
原文書名:Jesus Is: Find a New Way to Be Human
產品代碼:
4717702124915系列名稱:
Soul系列編號:
1MA045Y定價:
360元作者:
猶達.史密斯Judah Smith譯者:
朱怡康頁數:
272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708出版日:
20240708出版社:
啟示(城邦)CIP:
略市場分類:
基督教,天主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攻佔《紐約時報》、Amazon暢銷榜,授權全球10餘種語言
★概念活動獲得1,500,000人回應,不能錯過的超人氣信仰見證
對你來說,耶穌是______? 你的答案會改變你的一生!
每一次的回答,都再次點燃你與耶穌的關係,讓你擁抱真實美好的祂。
身為美國超大型教會的主任牧師。史密斯牧師有一天突發奇想,舉辦一個名叫「耶穌是_____」的填空活動,邀請大家想想自己心目中的耶穌,並思考這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沒想到,各方反應出乎意料地熱烈,超過150萬人湧入活動網站,留下各式各樣的答案,也在網路上引爆討論熱潮。不但吸引了大量媒體報導,連活動網站也因為樹大招風而被駭客攻擊好幾次。
後來,史密斯牧師以「耶穌是_____」的概念寫成這本書。在書中,他一次又一次填入不同的答案,每個答案都進一步點出耶穌的樣貌,而書中所描繪的耶穌,與教科書中的沉悶形象大不相同。
無論你是剛接觸教會的人、資深教友,或是單純對耶穌感到好奇,如果你想要改變生命,現在就來認識真正的耶穌,讓他的愛圍繞你、打動你,滲入並轉變你的生命吧!
【強力推薦】
朱頭皮╱搖滾傳教士
周巽正╱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廖文華╱台北真道教會執行牧師
劉駿豪╱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銀色快手╱全台首位選書師
★攻佔《紐約時報》、Amazon暢銷榜,授權全球10餘種語言
★概念活動獲得1,500,000人回應,不能錯過的超人氣信仰見證
對你來說,耶穌是______? 你的答案會改變你的一生!
每一次的回答,都再次點燃你與耶穌的關係,讓你擁抱真實美好的祂。
身為美國超大型教會的主任牧師。史密斯牧師有一天突發奇想,舉辦一個名叫「耶穌是_____」的填空活動,邀請大家想想自己心目中的耶穌,並思考這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沒想到,各方反應出乎意料地熱烈,超過150萬人湧入活動網站,留下各式各樣的答案,也在網路上引爆討論熱潮。不但吸引了大量媒體報導,連活動網站也因為樹大招風而被駭客攻擊好幾次。
後來,史密斯牧師以「耶穌是_____」的概念寫成這本書。在書中,他一次又一次填入不同的答案,每個答案都進一步點出耶穌的樣貌,而書中所描繪的耶穌,與教科書中的沉悶形象大不相同。
無論你是剛接觸教會的人、資深教友,或是單純對耶穌感到好奇,如果你想要改變生命,現在就來認識真正的耶穌,讓他的愛圍繞你、打動你,滲入並轉變你的生命吧!
【強力推薦】
朱頭皮╱搖滾傳教士
周巽正╱靈糧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廖文華╱台北真道教會執行牧師
劉駿豪╱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銀色快手╱全台首位選書師
作者簡介
姓名:猶達.史密斯Judah Smith
美國西雅圖的超大型教會「城市教會」(The City Church)主任牧師。他是知名佈道家,時常受邀在世界各地的教會與會議中發表演講。他講授聖經信息的風格熱情幽默,時而帶著一點辛辣,成功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耶穌的腳蹤。
他於2009年接任城市教會的主任牧師,每週吸引7000人參加敬拜。在此之前,他曾投身青少年事工十年,獲得年輕族群的大力支持。此外,他在好萊塢比佛利山莊帶領的讀經會也受到眾多演藝名人的歡迎。
他喜歡各式運動,與妻子雀兒喜育有三名子女。他同時也是網路紅人,尤其活躍於IG與推特,分別擁有近70萬與40萬粉絲。
相關著作:《耶穌憑什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耶穌憑什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
譯者簡介
姓名:朱怡康
專職譯者,以宗教、醫療、政治與科普為主。譯有《耶穌比宗教大》、《開啟你的靈性力量》、《治癒生命的創傷》、《二十一世紀生死課》、《人性較量》、《自閉群像》等書。其他歷史、科普譯作散見於《BBC知識》月刊。
書籍目錄
前言 認識耶穌的驚奇之旅
PART.1 因為耶穌是你朋友
第1章 你是小罪、中罪,還是大罪?
第2章 拒絕「高人一等俱樂部」
第3章 罪人的朋友
PART.2 因為耶穌是恩典
第4章 擁抱狂衝而來的恩典
第5章 恩典其實是個人
第6章 離開「資格園」
PART.3 因為耶穌是重點
第7章 做好人、行善事就是義人?
第8章 倉鼠的人生意義
PART.4 因為耶穌是喜樂
第9章 超級喜樂的好消息
第10章 與你同在,為你而來
PART.5 因為耶穌就在這裡
第11章 愛你到永遠
第12章 絕不離開,絕不拋下,絕不放棄
PART.6 因為耶穌是生命
第13章 你真正「活」著嗎?
第14章 找到真實的生命
第15章 當個全新的人
後記 這就是耶穌
推薦序/導讀/自序
這是本書作者的小小巧思,請大家在空格處填入自己認為的耶穌。這個有趣了,答案一定五花八門,您會寫什麼呢?
──朱頭皮,搖滾傳教士
本書作者是我非常欣賞的牧師之一,他的信息很深刻地影響著我,因此,我向您推薦這本書。
──周巽正,台北靈糧堂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本書不僅釐清外界對基督宗教的誤解,也澄清基督徒對於某些觀念上的迷思。
──銀色快手,全台首位選書師
這是一本從哪裡開始看都好看的書!更沒想到一本從頭到尾都只談耶穌的書,會如此地有亮點。
──劉駿豪,得勝者文教負責人
本書能讓你拋下對耶穌的刻板印象,鼓勵你擁抱我們生命中真正的他。
——史蒂芬.弗提克(Steven Furtick),美國大型教會「高地教會」主任牧師
無論你的信仰之旅到了哪裡,這本書一定能啟發你,重新點燃與耶穌的關係。
——湯米.巴奈特(Tommy Barnett),全美最大教會之一「鳳凰城第一神召會」主任牧師
要處理這個主題絕非易事,沒有人比猶達更適合討論這個主題。
——卡爾.藍茨(Carl Lentz),紐約超大型教會「新頌教會」主任牧師
對你來說耶穌是誰?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改變你的一生。
——克雷格.葛士卓(Craig Groeschel),「生命教會」主任牧師
猶達牧師點出一項重要事實:我們這些受到寬恕的人,也有寬恕他人的超自然力量,活出蒙福的自由人生。
——萊恩.古德(Ryan Good),小賈斯汀造型師、節目製作人
猶達幫助我在每個方面更上一層樓,他是怎麼做到的呢?說穿了,他也只是分享耶穌而已。我希望這本書能讓你得到同樣的收穫。
──巴巴.沃森(Bubba Watson),美國職業高爾夫球運動員,全球排名第四
這本書能在逗你發笑的同時給你啟發,既挑戰你的刻板印象,又鼓動你繼續探求。
——甘力克(Nicky Gumbel),聖三教會牧師、「啟發課程」創始人
我相信,你一定會一邊閱讀,一邊察覺耶穌和你原本以為的不一樣,而且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克莉絲汀.凱恩(Christine Caine),公益團體「A21運動」發起人
我深信本書所說的將成為一股風潮,改變許多人的人生——我已經被改變了!
——布萊德.羅米尼克(Brad Lomenick),感召力教會領袖培育中心主任
認識耶穌並決定這件事對人生的意義,是生命中極其重要的問題。然而這個大哉問的答案,卻又這麼簡單。
——邁爾斯.麥可弗森(Miles McPherson),《基督郵報》專欄作家
無論你是否了解耶穌,這本書都是必讀之作!
——艾德.楊格(Ed Young),「牧師時尚網站」創辦人
文章試閱
兩種罪人
耶穌改變的稅吏不只撒該一個,還有馬太。馬太是耶穌的門徒之一,對耶穌傳道三年半裡的重大事件,他寫的福音書裡著墨不少。
馬太與耶穌第一次相遇的情形,顯示耶穌將罪人分為兩類—只有兩類。聖經裡這樣寫道:
耶穌離開那?再往前走,看見了一個收稅的,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耶穌對他說:「來跟從我!」馬太就起來,跟從了他。
耶穌在馬太家?吃飯的時候,許多稅棍和壞人也來了,跟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吃飯。有些法利賽人看見了,就對耶穌的門徒說:「為甚麼你們的老師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飯呢?」
耶穌聽見了這話就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聖經說:『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牲祭。』你們去研究這句話的意思吧! 因為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
馬太和撒該一樣也是稅吏,走到哪裡都惹人嫌,每個人都怕他也排擠他—直到他遇到耶穌。馬太絕不會忘了那一天,有個人不知何故根本不在意他的職業,願意把他當成有血有肉的人。
在耶穌對馬太說的話裡,他將一切世人分為兩類:以為自己正直的人,還有知道自己是罪人的人。
就這麼簡單。沒有指標量尺,沒有評分標準,也沒有相對的好或主觀的標籤。我們不是假裝自己不需要他,便是承認自己需要他。
我們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幫助,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承認。我們常常妄自尊大,瞧不起那些做壞事的人,卻忘了自己也需要幫助──就跟那些「壞人」一樣。
我們一定要拋棄自己的評分標準,改用上主的分類框架,因為我們那套標準只會扭曲人與人的互動。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別人在量表上的位置,以為自己知道他們是否準備好認識耶穌、將自己獻給神—這是很大的誤會。
也有很多人以為,接受神的恩典的最大阻礙並不是罪,而是善事做得不夠。
沒錯,有些人問題不小,但也有些人不太容易發現自己有問題:那些住在兩層透天厝、草坪修得整齊、車子洗得乾淨、對伴侶忠實、努力工作、按時繳帳單、從不逃稅的理性中立模範公民,怎麼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呢? 他們看看自己的長處、瞧瞧他人的短處,很難不自鳴得意:我實在是個奉公守法的好人,道德清白、行為規矩,我怎麼會需要神的幫助呢?
我們那膚淺的評分系統也問題重重,讓人永難獲得真正的自由。要承認自己跟隔壁的毒蟲一樣糟,的確需要勇氣與謙卑,而許多人確實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人,也不可能誠實面對神,這樣的人只會繼續遮掩缺陷、炫耀善行,到頭來什麼也沒改變。
「嗨,我恨你。」
耶穌與撒該、馬太這樣的罪人交朋友,最難以接受的是法利賽人。法利賽人是當時的靈性領袖,精通猶太律法—也就是成千上百條將十誡應用於生活的規定,鉅細靡遺,從怎麼洗手到如何綁東西到駱駝身上,無所不包。
聖經裡的法利賽人總是在指指點點,到處說這樣做錯了、那個人犯罪等等。譴責別人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事業就是奚落受創的靈魂。
法利賽人極為重視律法,卻不太認識神的愛。他們好論斷而無憐憫之心,施懲罰而無慈愛,批判而不試圖了解。
法利賽人敵視罪惡,但最後卻變成憎惡罪人。
最不可取的部分或許是:他們認為高高凌駕於罪人之上便能成聖。換句話說,他們衡量自己有多優秀的標準,其實是被他們排擠的人有多壞。
猶太宗教領袖之所以難以了解耶穌,原因也正在於此。他們等待著彌賽亞、等待著救主,而且他們認為這位救主應該和自己一樣—他應該穿著華麗出眾的袍子,遠遠高於小老百姓之上;他應該趾高氣昂地招搖過市,而閒雜人等應該恭敬讓道。
簡言之,法利賽人認為神若到來,應該會跟他們一樣。可是他們錯了。
耶穌大大方方地去尋找罪人,而且和他們交朋友,一點也不在乎這可能有損他的名聲。耶穌沒有藉著貶抑別人來彰顯自己。他是完美的神,可是他以行動表示:連最糟的罪人他也不譴責。
諷刺的是,耶穌批評得最嚴厲的人就是法利賽人。耶穌看穿他們的偽善,而且不假辭色地公開訓斥,法利賽人因此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最後,大聲嘶吼要將耶穌釘十字架的不是別人,正是這些宗教領袖。他們煽動群眾,迫使羅馬當局處死耶穌。
殺了耶穌的不是惡名昭彰的罪人,而是「虔信宗教」的人。
我心中的法利賽人
不過,也不必對法利賽人太過憤慨,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蠢蠢欲動的法利賽人。
我也一樣。每次我克服一種壞習慣,總迫不及待地轉頭批評還沒改過來的人。
我發現義憤比謙卑或同情更常出現,在心裡痛斥別人的壞行為,比面對自己的問題舒坦得多。
我們隨時都能看出別人有問題。但請稍微想想:我們眼中的那些惡人,實在不太可能認為自己很壞。因為他們一旦開始覺得有罪惡感,只要從那條聖潔的食物鏈往下看,立刻就能找到比他們更糟的人,然後大感快慰,再次肯定自己其實還算不錯。
因此我得捫心自問:我到底以為自己在食物鏈的哪一層呢? 同樣地,誰又在我上面低頭看我,以我的是非來證明自己高人一等? 光是想到這裡,就讓我渾身不自在,但我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問題確實切中要點。
簡單說來,我是這樣在看待別人:我立下適合我生活標準的規矩,然後用它們來評判你。如果你遵守我的規矩,你是好人;要是你違背規矩,你是壞人;如果你的規矩居然比我還嚴、還多──你太小心拘謹了,應該放鬆一點。
這種分類方式真方便,但也真扭曲。
如果我們對罪惡的定義是「做壞事」,我想每個人都同意罪惡確實存在,畢竟人類做過不少壞事。即使我們對「壞事」的定義未必一致,但都會同意強暴是錯的,種族屠殺是邪惡,種族歧視則令人作嘔。
問題是,我們不會把自己跟強暴犯、殺人犯歸在同一類。他們犯了罪,我們只是沒那麼完美而已。
面對自己做的壞事時,我們的反應往往跟「國家地理頻道」裡的動物一樣:迎戰或脫逃。我們可能疾言厲色地開始反擊,伸出手指一一點出其他人的名字,也可能開始尋找託詞逃避,感嘆宇宙正邪力量之不可思議,然後話鋒一轉,暢談愛與寬容、建立美好世界等等。但我們心知肚明這只是煙幕彈,只是用來引開別人的注意,讓他們別發現我們的道德缺陷而已。
我無意指責任何人,但自由得從誠實開始。光是把自己當好人、別人當壞人,並不能給自己任何好處。就讓我們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吧! 每一個人都不例外。
好消息是,耶穌所宣揚的那位神,不是以我們的行為來評判我們,而是以祂的愛來衡量我們。
既然如此,當我們看到那些被譴責、被敵視的罪人時,為什麼又老是要振振有詞地大談法律或規定呢? 對於新聞裡那些言行古怪的傢伙,還有阻街女郎、竊盜犯、殺人犯、強暴犯,為什麼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哀矜而勿喜,而是拿出法律大加撻伐呢?
我有想到一個原因,但我實在不願承認。我想,我會這麼急著用規則評判他人,是因為這些規則能把我和那些「壞人」區隔開來。
如果我離這些罪人遠遠的,我就不必分擔他們的痛苦。我不必與他們感同身受、不必愛他們,更不必讓自己為他們心碎。我不必介入,不必幫助他們重回正途、找回人生。我的心原本應該為同情而淌血,但只要我離他們遠遠地,我就能繼續漠不關心,就能繼續嚴厲地譴責他們。然而,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若不是神的恩典,犯下那些罪的「壞人」很可能就是我。
更進一步說:如果我離罪人遠遠地,我就能享受旁觀他們受罰的樂趣。他們越是重刑加身,我就越有施虐的快感,畢竟他們是自找的嘛!
請別誤會,我並不主張拋棄社會公論,而是希望能改變動輒論斷他人的陋習。如果我離罪人遠遠地,或許可以保障自己的名聲不受他們拖累,安安穩穩地繼續待在「高人一等俱樂部」,在那裡彼此奉承、相互吹噓,偶爾嘆息幾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至於純樸社會該有多「古」,我們根本不在乎),有時義憤填膺,再罵罵政府庸碌無能──我們來做一定比他們做得更好!
最重要的是,我和壞人離得越遠,自我感覺就越良好。因為跟他們相比之下,我實在好太多了。
我想再強調一次:請別誤會,我無意指控規則冷血無情,冷血無情的其實是我們運用規則的方式。為了保護孩子們,我會給他們立規矩;同樣地,社會為保障人民安全就必須制訂法律。我完全尊重權威、秩序、公義與執法者。
但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的是:規則、法律並不能證明靈性,它們充其量只能證明罪惡,它們頂多只能告誡人人都有可能做錯事、提醒我們需要幫助。
法利賽人的問題在於拘泥律法小節,卻遺忘了律法最重要的精神:愛神與愛人。他們以為小心謹慎就能討神歡喜,所以一看到人做錯事便怒火攻心。耶穌想告訴他們的就是這種想法極其荒謬,人犯罪時,神生起的是憐憫之心,並非勃然大怒。自以為是的人再怎麼謹言慎行,對神都無意義,因為這樣的人根本沒把心思放在神身上。
耶穌總是憐憫最不值得同情的人,給予最絕望的人希望,讓最惡劣的罪人獲得恩典。老實說,我也同樣屬於這一類的人。
在內心深處,我焦慮地看見自己仍在與壞念頭搏鬥。我對孩子沒耐心,對妻子言行粗魯,常因惡意或自我中心做出決定,忘卻了愛。事實上,我比你好或壞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該承認自己需要耶穌。
我不該自以為優越排斥他人,也不應依自己的標準隨意論斷或譴責別人,我該牢牢記住的是:我仍迫切需要耶穌的恩典。
耶穌與最惡劣的罪人為友,所以他與我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