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188716系列名稱:
Open mind系列系列編號:
BU7410定價:
400元作者:
濟群法師頁數:
304頁開數:
17x23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104出版日:
20240104出版社:
商周(城邦)CIP:
222.13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水本來只是流動的液體,是低溫將它們凍成了冰。
執著就像低溫一樣,將妄想凝聚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
唯識學是一種認識論,其修行是從改變認識入手。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離開自己的認識,這一世界就不存在了。除了個體之外,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方面。《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係。世親菩薩撰寫本論,就是為了破我法二執,以顯唯識中道之理——世間萬有只是心識的顯現,當證得我空、法空,就是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理。
《唯識三十論》的思想主要由四部分組成:1.八識,2.諸法唯識,3.三性、三無性,4.瑜伽止觀。現代人研究唯識,往往停留在前三項,忽略了唯識止觀的部分,這就使唯識趨向哲學化。但在學佛過程中,「見」和「行」是缺一不可的。唯有「解行相應,教觀並重」,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所以本論也是強調學佛需「解行並重」的論典。
《唯識三十論》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個偈頌,但文約義豐,正所謂「含萬象於一字,約千訓於一言」,既是一部唯識學概論,也是唯識學集大成之作。本書附篇亦介紹唯識重要論典《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攝大乘論》等,讓我們對唯識有更全面的認識。
水本來只是流動的液體,是低溫將它們凍成了冰。
執著就像低溫一樣,將妄想凝聚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
唯識學是一種認識論,其修行是從改變認識入手。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離開自己的認識,這一世界就不存在了。除了個體之外,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方面。《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係。世親菩薩撰寫本論,就是為了破我法二執,以顯唯識中道之理——世間萬有只是心識的顯現,當證得我空、法空,就是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理。
《唯識三十論》的思想主要由四部分組成:1.八識,2.諸法唯識,3.三性、三無性,4.瑜伽止觀。現代人研究唯識,往往停留在前三項,忽略了唯識止觀的部分,這就使唯識趨向哲學化。但在學佛過程中,「見」和「行」是缺一不可的。唯有「解行相應,教觀並重」,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所以本論也是強調學佛需「解行並重」的論典。
《唯識三十論》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個偈頌,但文約義豐,正所謂「含萬象於一字,約千訓於一言」,既是一部唯識學概論,也是唯識學集大成之作。本書附篇亦介紹唯識重要論典《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攝大乘論》等,讓我們對唯識有更全面的認識。
作者簡介
姓名: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出家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出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系,令無數學人蒙益。
1992年起,面向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出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誤區,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
相關著作:《探索》《真理與謬論:《辯中邊論》解讀》《超越「二」的智慧:《心經》、《金剛經》解讀》《開啟內在智慧的鑰匙:《六祖壇經》解讀》《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全套三冊)》《尋找心的本來》《菩提心與普賢行願》《走近佛陀》《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全套三冊不分售)》《道次第之道》《超越「二」的智慧:《金剛經》探微》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章唯識總論
一、菩提心
二、三性三無性
三、八識
四、唯識
五、種子,種性
六、菩薩行
七、瑜伽止觀
八、轉依
九、因明
第二章關於本論
一、作者
二、本論的撰作目的
三、本論的組織結構
四、本論的注釋及流傳
第三章正論
第一節 標宗
一、我與法
二、我法是假名安立
三、我法差別義
四、識變義
五、總說三能變識
六、識如何變現
第二節 初能變──阿賴耶識
一、賴耶的自相
二、賴耶的果相
三、賴耶的因相
1.什麼是種子
2.種子具六義
3.種子從何而來
4.種子的薰習義
5.見分薰、相分薰
6.阿賴耶緣起
四、賴耶的行相
1.心與境
2.心的結構
五、賴耶的所緣
1.四緣生諸法
2.種子、根身、器界
3.共變、不共變
六、賴耶的相應心所
1.心王與心所
2.心所的種類
3.五遍行
七、賴耶的情感
八、賴耶的倫理屬性
1.善、惡、無記
2.人之初,性無記
九、相應心所與阿賴耶識的差別
十、賴耶的特徵
1.剎那生滅,相似相續
2.唯識的時間觀
十一、賴耶的伏斷位次
第三節 第二能變──末那識
一、舉體出名門
二、末那的所依
三、末那的所緣
四、末那的行相
五、末那的相應心所
1.四惑
2.八大隨煩惱
六、末那的倫理屬性
七、末那在三界的活動情況
八、末那的伏斷位次
第四節 第三能變──前六識
一、六識差別
二、六識的體相
三、六識的倫理屬性
四、六識的相應心所
1.總說意識相應心所
2.釋五遍行
3.釋五別境
4.釋善十一
5.釋根本煩惱
6.釋隨煩惱
7.釋不定四
五、六識的所依
六、前五識的活動情況
1.諸識的生起因緣
2.諸識是否同時生起
3.心靈的海洋
七、意識的活動情況
第五節 正辨唯識
一、識的變現
二、無我唯識
第六節 解答疑難
一、心識生起難
二、生死相續難
三、唯識所因難
四、世事乖宗難
五、聖教相違難
六、唯識成空難
七、色相非心難
八、現量違宗難
九、夢覺相違難
十、外取他心難
十一、異境非違難
第七節 唯識中道觀
一、三性
1.遍計所執性
2.依他起性
3.圓成實性
4.三性的關係
二、三無性
第八節 唯識性
第九節 修證位次
一、資糧位
二、加行位
三、通達位
四、修道位
五、究竟位
【附篇】
《解深密經》要義說
一、淨土莊嚴
二、勝義諦相
三、論不可說
四、一切種子心識
五、諸法唯識
六、諸識生起情況
七、三法相
八、三無自性
九、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十、五性各別與一性成佛
十一、三時判教
十二、瑜伽止觀
十三、如來法身
十四、結說
《解深密經》與唯識思想
《瑜伽師地論》提要
一、本論的創作和傳譯
二、內容提要
三、本論的地位和流傳
《辨中邊論》述義
《攝大乘論》發微
一、作者和本論的撰作目的
二、本論的所依經論
三、本論的注釋和翻譯
四、本論的內容
五、本論的組織結構
六、本論的地位和流傳
《唯識二十論》的唯識思想
一、釋四事成立唯識
二、否定獄卒實有成立唯識
三、從十色處教顯唯識義
四、破外境實有成立唯識
五、破現量證成立唯識
六、釋夢覺難成立唯識
七、辨二識輾轉決定成立唯識
八、顯睡眠心壞成立唯識
九、引意罰為重成立唯識
十、示他心智不如實知成立唯識
唯識學上的唯識義
一、什麼叫唯識
二、從經教證明唯識
三、從理論建立唯識
四、從實踐體驗唯識
五、從業力說明唯識
六、從譬喻顯示唯識
七、釋難以成立唯識
八、結束語
太虛大師的唯識思想
一、前言
二、成立諸法唯識
三、捍衛唯識思想
四、以三性抉擇一切佛法
五、會通《楞嚴》、《起信》
六、教觀合一
七、編《慈宗三要》,提倡彌勒淨土
八、結束語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本書是我兩次講授《唯識三十論》的綜合整理,也是多年修學本論的一點心得。
《三十論》是唯識學的核心論著,亦為修學唯識的必讀典籍。多年前,我曾在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開講本論。其後,分別於二まま二年和二まま三年為戒幢佛學研究所兩屆學員講授本論。雖間隔時間不長,講授方式卻有較大差異。前一次,是按傳統講述方式對本論逐一解說;後一次,則在講授過程中貫串了我近年來對佛法的諸多思考。
很多人將唯識視同哲學,也有很多人對唯識紛繁的名相、複雜的理論存在畏難情緒,那麼,唯識僅僅是哲學嗎?真的很難學嗎?各地佛學院都在開設唯識課程,但真正通達的學生並不多,而能將之運用於修學實踐、改善自身心靈者更是罕見,原因何在?
應該說,這些問題都和佛法教學中的引導有關。近現代以來,佛教界出現偏重理論的現象,談空說有以充口資者不在少數。這一現象,在唯識學習中體現得更為嚴重,使唯識幾乎抽象為純理論的架構。各地佛學院開設的唯識課程,多是《三十論》、《成唯識論》等成立「諸法唯識」的論典。若僅僅將此類論典當作理論學習,對於沒有相當思辨基礎的學人,確實不易學通。而缺乏相應的福慧資糧,則無法將教理落實於心行,進而修習止觀,引發空性正見。更有些人,不知佛法修學的重心和目標所在。學習教理,不過是想弄懂一些問題,甚至只是為了取得學術成果。如是,所學教理只能停留於思辨中,無法成為轉依的力量。
佛法的重心,是我們的心。修學佛法的目標,正是「捨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質」。為達成這一目標,需要聞思經教,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當年,為接引不同根機的眾生,佛陀應機設教,演說八萬四千法門。其後,歷代祖師大德依此建立各個宗派。唯識宗是依唯識見建立的修學體系,三論宗則是依中觀見形成的修學體系。由此可見,每個宗派都代表了一個修學體系。
在多年學修過程中,我發現,不論什麼修學體系,都應包含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其中,皈依、發心、戒律又是所有修學繞不開的共同基礎。若缺失任何一項,便會出現不得要領或偏執一端的現象,這正是許多人修學難以成就的原因所在。具體內容,我曾在〈佛法修學次第的思考〉一文中有詳細論述。
對唯識的學習,同樣應以整個修學體系為根本。許多人修學唯識,僅僅著力於三性三無性、八識、唯識、種子等理論知識,在名相間繞來繞去,於枝節上糾纏不休。須知,理論固然重要,但離開佛法修學體系這一軌道,只是從書本到書本地研究理論,所學教理必將失去生命力,必將偏離學佛的根本目標。所以說,成佛的修行,既要手段正確,更應內容完整。
有鑑於此,我特別在總論部分提出「唯識學九大要義」,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對修學唯識有概括認識。九大要義中,特別從「菩提心」談起,此是成佛不共之因,修學唯識者亦應將此作為首要。此外,對三性三無性、八識、唯識、種子、種性等唯識正見作了介紹,並著重提出菩薩行、止觀、轉依等修學實踐,這是以往被許多唯識學人忽略的重要內容。成佛,是成就佛陀的悲、智二德。從因上而言,須同時修習慈悲和智慧。「九大要義」正是緊緊圍繞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從菩提心的發起,依正見契入空性,由利他成就慈悲,最終圓成無上菩提。
本書「修證位次」的部分,對唯識修行的各個階段作了探討。資糧位,說明成佛修行應積累哪些資糧,具足哪些條件。加行位,說明怎樣將聞思正見落實於止觀,成為引發空性正見的力量。通達位,說明依唯識正見通達空性的步驟,及通達空性的標準。修道位包括兩項內容,一是以空性禪觀化解二執二障,一是通過修習菩提心圓滿大悲。究竟位,則介紹了佛果成就的種種功德。整個修學過程,基本貫串著皈依、發心(菩提心)、戒律(菩薩戒)、正見、止觀的修學次第。
本書所以起名《認識與存在》,是因為《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係。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個方面。那麼,認識是什麼?存在是什麼?認識與存在的關係為何?是各自獨立,還是相互隸屬?本論「三能變」部分,用大量篇幅,重點探討了人類認識的奧祕──八識五十一心所。三性三無性,揭示存在的各種形態及實質。而諸法唯識理論的成立,則論證了認識與存在相互依託的關係。唯識學考察認識與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獲得唯識的中道正見,然後落實於空性禪修,完成生命品質的轉化。
本書由宗慧、演如記錄,安隱整理成文。另附八篇論文,是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教學唯識期間寫就的,都是關於唯識典籍的研究,附錄在此,便於有志進一步學習唯識者按圖索驥,深入修學。在此,特別感謝已故的方興老師,這些論文的撰寫,離不開他的鞭策和鼓勵。
是為序。
濟群
二まま六年七月七日於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