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禪之道 :無目的生活之道

原文書名:The Way of Zen


9786263666436禪之道 :無目的生活之道
  • 產品代碼:

    9786263666436
  • 系列名稱:

    禪生活系列
  • 系列編號:

    1B3H
  • 定價:

    380元
  • 作者:

    阿倫•瓦茲Alan Wilson Watts
  • 譯者:

    蔣海怒
  • 頁數:

    288頁
  • 開數:

    21x15x1.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1201
  • 出版日:

    20231201
  •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CIP:

    226.6
  • 市場分類:

    佛教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宗教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無心」、「無為」與「永恆現在」

《禪之道》是西方哲學家阿倫•瓦茲眾多著作中影響深遠的經典之作,適宜入門閱讀。
全書圍繞「禪」主題,上承「背景和歷史」,下啟「原理和實踐」。上篇追溯禪與道家、佛教的淵源,深入闡述與禪的誕生密切關聯的《易經》、老子、莊子、列子、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主要思想,並細緻梳理禪宗的歷史傳承。下篇闡述禪精神中核心的兩個概念「空」和「妙」,以及「靜坐無為」的禪修方式,並以「坐禪」和「公案」為例展開深入探討 討論禪在生活、藝術中的表達與應用及其之間的關聯。
禪道中所蘊含的「無心」「無為」的意味,正可以啟發當今易於焦慮的現代人,通過學習將禪作為自己生命過程中不斷參悟的哲學,把握禪的精神,專注當下。

作者簡介


作者 阿倫•瓦茲Alan Wilson Watts
(1915—1973)美國神學博士,禪宗信徒,對東方哲學有精深的理解。他的思想受到鈴木大拙的影響,同時又不局限於東西方宗教和哲學的某一領域。生前出版的20多部有關宗教哲學和心理學的著作,在美國幾乎每一部都是書,並以多種語言在全球翻譯出版,包括《禪之道》、《心之道》等。作為一個狂熱的演講者,瓦茲在20世紀60年代定期出現在廣播節目中,並主持了熱門的系列電視節目《東方智慧與現代生活》。

譯者簡介


譯者 蔣海怒
佛教禪學研究和譯介學人,哲學博士,佛教思想史博士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205—206年訪問學人。現任職于浙江理工大學,同時兼任中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校佛教及思想史研究機構專職研究人員。著譯作品多種,現居杭州。

書籍目錄


譯序:歐美禪小識

前言

上篇 背景和歷史
第一章 道家哲學
第二章 佛教的起源
第三章 大乘佛教
第四章 禪的出現及其歷史

下篇 原理和實踐
第五章 空和妙
第六章 靜坐無為
第七章 坐禪與公案
第八章 禪與藝術

參考閱讀

推薦序/導讀/自序


譯序:歐美禪小識

禪是宇宙贈予人類的一株四葉草它的精神 一言難盡,但似乎又勿需一言。禪者追 求「悟」,「悟」後的視界可謂「開天闢地」,這種極其稀有的視界可以用寒冬中染紅的櫻花或酷暑裡的雪水來比擬。禪由此儲備了克服或超越時空、語言及各種現成思想文化傳統的力量,這種克服或超越來自禪自身對自由、自主和反抗權威信念的認同。而從根本上說,禪的精神就是毫無阻隔地融入「當下」(活在當下),這如同說:你在聽一首歌曲時,你自己就是歌喉;你在觀賞一幅畫作時,你自己就是色彩;你在練習書法時,你自己就是筆墨。就禪者而言,他堅持「自力」和「自求解脫」,將提升生命境界的任務付諸個體自身。在這個不理想的世界裡,一位理想主義者可以憑藉禪的旨趣尋覓到個人靈魂所寄託的「風雪小巢」。
為了把握禪的精神,經年累月的打坐、讀誦經典是必不可少的嗎?對於這一點,禪者似乎是持不確定的態度。固然,禪有其生長的時空歷史、思想淵源和參究門徑,卻不囿於任何現成的傳統、理論和方法。禪並不必然需要修行者或思考者背誦大段大段的經文,禪反對「經典崇拜」。禪也反對未經省思地接受權威和權威的解釋。禪主張積極的自由、自主和自在的思考,這也是禪的根本要義。這種自由、求新或叛逆的精神在禪的發展歷史裡表現得尤為明顯。禪宗的傳統傳承譜系被質疑乃至否定,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共識。西天(印度)二十八祖的編訂自身就漏洞百出,從菩提達摩到慧能的東土六祖的傳承也是斷斷續續,紛爭歧出,甚至連達摩是否曾創立中國禪宗都值得深思。今天的學者們甚至發現,慧能以後直迄晚唐的禪宗傳承譜系都應該質疑,據說是來自唐代流傳的公案也許是宋代人編撰出來的。然而筆者以為,禪的研修及閱讀者完全無須困擾於此,因為就禪的本義來說,它具有超時空、超歷史、超越理性,以及自我克服和自我超越的本懷。
落實到歷史層面,禪之超越語言和文化的精神促使其生長出多元的禪傳統。我們至少可以區分出五種甚至更多的禪思想。禪的源頭是印度佛教的「Dhyana」(禪那)修證傳統,但是在傳入中國後又吸收了老莊甚至儒家思想,變成了中國禪(Chan)。之後,中國禪的傳統又東渡日本,北入朝鮮半島,構建出全新的日本禪(Zen)和朝鮮禪(Seon),而在二十世紀的全球文化交流過程中,禪又被帶到了歐美,發展出歐美禪(Zen)。因此,雖然是同一個漢字(禪),其實指代著許多精神傳統。並且,這些精神傳統間的差異很多,其中的一些甚至可以用「對立」來形容。然而,這些傳統依舊活生生地並存到今天。進而,禪來自佛教,但並不囿於佛教自身的思想資源,因此有不少學者認為,禪已經不能完全歸屬於佛教自身的範疇了。當一位修行者或思考者穿梭於這些禪傳統之間時,他或許會遇到極大困擾。此時此刻,他就必須以「禪的精神」對待這種困局。禪是不拘的、流動的。
國際文化頻密互動的情勢將歐美禪傳統帶到我們視野的中心。一般認為,日本僧侶釋宗演與會一八九三年世界宗教大會(芝加哥),是西方禪傳播的第一個標誌性事件。在此之後,同為日本人的鈴木大拙(D.T. Suzuki)撰寫了一系列英文禪學作品,並力求用西方哲學和宗教理論、概念來解釋東方禪傳統,這些英文禪學作品為西方世界對禪的興趣的不斷增長奠定了材料的基礎。
西方禪的高潮期爆發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禪進入了西方「大眾文化」範疇,不再僅是學院派的會議討論對象。對二十世紀西方思想文化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當時的 「非主流文化」(non-mainstream culture)或「反文化」(counter culture)運動,它是與嬉皮士 (hippies)、反越戰、吸毒、性解放等熱潮,與切.格瓦拉、馬丁.路德.金,以及鮑勃.狄倫(Bob Dylan)等搖滾樂歌手聯繫在一起的。當時移民美國和歐洲的日本和韓國人,與樂於接受東方思想的西方人士一起推動了禪在歐美大眾思想層面的傳播。許多非主流文化的領導者和參與者都有禪修的經歷,當然,現在名氣最大的是早逝的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這次西方世界的東方思想熱潮,其深層的原因或許有許多。就禪而言,它為當時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輕一代提供了異質的、解放的、非主流、非理性的思想傳統和邊緣價值觀,這些內容正是「非主流運動」所渴望獲得的「思想武庫」。諾貝爾文學獎(二○一六)獲得者鮑勃.狄倫可以作為經典案例來分析(這一點應尚未引起中文學界的關注)。作為「反文化運動」的旗幟性人物之一,他唱出了這場文化運動所蘊含的個人的時代意識—精神流浪漢情懷:人是孤獨的、無家可歸、一無所有及無人問津的「滾石」(rolling stone)。當代西方著名禪學家海茵(Steven Heine)就嚴肅地討論過鮑勃.狄倫的「禪師」身分問題。在海茵看來,鮑勃.狄倫不斷變換自己的身分:民謠歌者、政治抗議歌手、搖滾詩人、電影製作家、電臺主持人、重生的基督徒,這證明他具有不斷自我解構和自我建構的勇氣。狄倫與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私交甚篤,而後者受到禪學的積極影響。如果仔細搜索狄倫的歌詞,我們會發現裡面的確含有禪宗所持的「非二元思想」,他的歌詞總是力圖去捕捉現象,讓事物在筆下進行自我表述,而非直截了當地表達某種政治或人生思想。總而言之,鮑勃.狄倫即使不是一位「禪師」,他的歌詞至少可以從禪的視角來加以解讀。
就文學領域而言,「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領袖也多有研習禪的經歷,我們可以提及一系列燦若繁星的名字:《在路上》(On the Road)的作者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垮掉派」代表詩人金斯伯格和斯奈德(Gary Snyder)等人。其中,凱魯亞克《在路上》的續篇《達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提出要將禪佛教的「空」落實到「當下生活」的理想主義途徑。金斯伯格在遭遇禪修後「大開眼界」,認同了禪家的「不執著」精神:如果你望見恐怖,不要執著於它;如果你遇見美麗,也不要執著。斯奈德更是有在美國和日本的禪院裡長期修行的經歷,並從事翻譯禪宗經典的工作。我相信,禪的思考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詩歌創作靈感。上述這些知名人物是普及西方禪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歐美人士所吸收的禪思想主要來自日本(而非中國),這當然與美日關係密切的背景相關。
西方「禪高潮」的「發動機」則是一系列 經典英文禪學著作。然而,用優雅的英文傳播東方思想的難度非常之高,所以它的作者隊伍並不大,最知名的有布萊思(Reginald Horace Blyth)、凱普樓(Philip Kapleau)、鈴木大拙以及瓦茲(Alan W. Watts)。此外,德國學者海瑞格(Eugene Herrigel)的《箭術與禪心》(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又譯《學箭悟禪錄》)也風行歐美。鈴木大拙的禪撰述和禪思想,中文世界已有較多介紹。筆者在此主要簡介一下另外幾位的貢獻。
布萊思的貢獻主要是將東方禪經典翻譯為英文,包括禪宗自身的經典以及浸透禪精神的日本詩歌形式,例如俳句、俳諧。就禪向西方世界傳播方面,布萊思的開拓之功體現在早於一九四二年就出版了《英語文學和東方經典中的禪》(Zen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Oriental Classics)一書。他痴迷於日本禪文學,單就俳句而言,布萊思就出版了六部著作。他對於禪宗經典《無門關》的翻譯,被譽為「堪稱完美」。凱普樓是推動歐美禪運動的重要組織「三寶協會」的一名教員。「三寶協會」的旨趣是曹洞宗和臨濟宗禪思想的混合物。凱普樓的貢獻是以實錄的方式記載下當時禪師之間、禪師與禪修初習者之間的交談,他的筆觸也詳盡地記錄下禪修的過程和細節。他一九六五年出版的著作《禪門三柱》(The Three Pillars of Zen)流行至今,被翻譯成十二種語言。凱普樓的特色是從「實用角度」(而非哲學視角)向西方人介紹禪修的各個環節和注意點。
海瑞格一九四八年出版的《箭術與禪心》主要記載了他在日本的「弓道」學校練習射箭的感悟。海瑞格是德國人,對神祕主義有濃厚的興趣。他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九年間到日本擔任教職過程中,跟隨日本的「弓道」師傅練習射箭。《箭術與禪心》的極具爭議之處在於作者過分渲染「無意識」在射箭過程中的作用。海瑞格說,射箭的精髓在於「不射之射」,在瞄準目標時,持弓箭者的無意識狀態就表現在對「空」的體認。持弓箭者已經完全去除掉「自我」,他已經與弓箭合一了。人們有理由質疑:這種極端神祕化的東方精神已經與理性背道而馳了。
作家瓦茲來自英國,他的另外一些身分包括哲學家、演說家和東方哲學的布道者,當然他也是一位「禪者」。他雖然有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高校從事教學的經歷,但並不追求學院派的成功。就禪的修行經歷而言,瓦茲曾在紐約和舊金山參加過禪修。他的身分是多元的,他的思想是複雜的。當然,對他的評價也是頗具爭議性的。瓦茲撰述了約二十五種面向西方讀者的東方思想著作。這些著作對從那時以來的美國的文學、音樂、電視甚至遊戲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值得珍視的是,這些撰述所使用的都是典雅流暢的英文,這使他的著作被廣泛閱讀和傳播。雖然,瓦茲對禪精神的解釋受到了一些人物(如鈴木大拙)的批評,他們認為瓦茲曲解了禪的某些概念。然而從禪的精神看,鈴木大拙等人的批評本身也可以被「反批評」。就個人魅力而言,他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滿了「禪精神」的「灑脫」。例如,他是這樣度過晚景的:一半時間花在面向舊金山灣的美麗小鎮索薩利托的一艘遊艇上,另 外一半在金門大橋對面的塔瑪派斯山小木屋裡,這裡毗鄰紅木國家公園、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和塔霍湖。
《禪之道》(The Way of Zen)發表於一九五七年,是瓦茲著作家族中最知名的,在瓦茲關於禪的一系列撰述中具有總結性地位,其綜合性和透澈性給西方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梳理禪思想的來源時,瓦茲梳理出印度宗教、佛教、《易經》和老莊。在探研禪的思想 時,瓦茲重點研究了「空」和「妙」兩個概念,這也是禪精神中最為關鍵的、最核心的兩個概 念。在闡述禪的修行時,瓦茲特別拈出「坐禪」和「公案」兩種,它們是禪修行的兩翼。在介 紹禪的影響時,他將「藝術領域」作為撰述對象,這也是西方讀者最為感興趣的方面。在這一章裡,瓦茲用清晰、優雅的筆調討論了禪與詩藝(如俳句)、茶道、日本園林藝術(如枯山水)之間的關係。譯者認為,這些內容同樣也會受到中文讀者的喜愛。
本書或許是極佳的打開禪的正確方式—對今天中文讀者的現代心靈而言。這個評價來自譯者的自身閱讀體驗。譯者經年從事禪研究和禪學著作的翻譯,所見的東西方禪著述甚多。但是這些著作中,有的是面向禪學研究者的嚴肅專業化書籍,有的是對古代禪經典的簡單翻譯 或過於主觀的解釋,還有一些僅僅屬於個人的禪修體驗記錄,其偏頗性也最大。此外,還有一些類似於禪文學的撰述,其產品或許可以名之為「禪心靈雞湯」。《禪之道》這本書的優勢在於:既具有嚴肅的禪思想梳理性質,也對禪的生活應用和藝術應用有確切的指導或啟發意義。
作者相當優秀地做到了這一步。對於現代心靈而言,我們與古人思想的距離或許比東西方心靈 的距離更大。在對禪的精神和思想進行講述時,《禪之道》這本書既從西方思想習慣出發,最 後又突破了 西方思想習慣,其思索之路也呈現得非常清晰,讀者可以沿著瓦茲的思考路徑進入禪的思考方式,進入禪者的視界。瓦茲對禪精神的透澈解釋,似乎也超越了大部分中國本土和 日本禪學家或禪研究者,其在西方世界的廣受歡迎也證明了這一點。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譯者 以為:對於禪的意義,我們應該從全球視角來理解,並站在自由的立場上去領悟禪的精髓。
祝願這本風靡西方世界的禪學著作,也受到中文讀者同樣的歡迎。
蔣海怒

文章試閱


最古老的禪詩是這樣開頭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這段的要旨是不要試圖努力使情感平靜下來,要陶冶某種淡而無味的心境,要看穿世界的普遍性假象。愉悅和善或許會被痛苦和惡剝奪。這就是道家的第一原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第二章)
這也就是說無惡之善類似於無下之上,追逐善的理念,近於試圖透過一直向右轉而拋棄左。人們一旦如此行事,其結果就是原地打轉。其間的邏輯是如此簡單,以至於人們不由得認為它過於單調了。上述簡單的邏輯強大有力,因為它擾亂了人的頭腦中最愉悅的假象—在時間的流逝中,一切都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有一種普遍觀點認為,如果沒有這種可能的話,人類生活會喪失所有的意義和動力。唯一能替代這種不斷進步的生活狀態的方案不過是感覺到一成不變、麻木地活著而已,如此無趣和空洞,人只能自殺。正是這個「僅存的替代性」概念表明:人的意識被二元模式牢牢束縛到何種程度,用「好」和「壞」(或二者糟糕的混合物)之外的術語來思考就有多困難。
然而禪會使你從這種模式中解放出來。它有一個明顯悲觀的出發點,就是懂得「選擇」的荒唐本質以及所謂生命因不斷選擇善而顯著改進這一整體感覺的荒謬性。人必須從「獲得」相對性的「感覺」開始,懂得生活是這樣一種狀態,從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握住或贏取,而不像人們可以從外部獲取諸如一塊餡餅或一桶啤酒一樣。在此意義上,成功同時總是一種失敗:當一個人在某方面獲得更多,他就有了繼續去獲得更多的欲望。吃飯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挨餓。
在「比較」之時,值得注意的「改善」的假象出現了—如同在硬木板床上從左向右轉。
信不信由你,舊金山確實有一位嫌惡左翼的政客,宣稱從不將轎車向左拐。只要「比較」持續下去,狀況總會變得更好些。但是不久,第二種位置給你的感覺就會類似於第一種。接下來,人們就會去獲取一張更舒服的床,安靜地睡一段時間。但是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會在人的意識中留出一塊奇怪的「真空」,這個「真空」很快被另外一個難以忍受的對比的感覺占滿了。這種感覺此前尚未意識到,卻正變得緊急,它給人帶來了類似於睡硬木板床一樣的挫折感。
「真空」之所以擴張,是因為舒服的感覺只能透過與不舒服的感覺相聯繫才能維
持,這就類似於圖像之所以為人們的雙眼所見,是因為有對比性的背景存在。善和惡、愉悅和痛苦是如此不可分,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如此相輔相成,類似於一枚硬幣的兩面,以至於:
公平等於違規,違規等於公平。或者用《禪林句集》解答時,就要求他們呈遞這樣的詩句。這些成雙的詩句有其極為廣泛的中國語源:佛教、道家、古典文學、流行歌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