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禪在哪裡?──聖嚴法師西方禪修指導2(大字版)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345177系列名稱:
家中寶37系列編號:
1110100371定價:
200元作者:
聖嚴法師譯者:
法鼓山國際編譯組頁數:
116頁開數:
19x26x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221出版日:
20240221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CIP:
225.7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以心相應,東西方的精彩碰撞!
初學者必問,老參也需一探究竟。
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教授禪法的開示精華,
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師正值壯年的禪者風采,
每每應機變換各種修行方法,大膽施設,
撒放禪家手眼,任運自如。
法師從禪的精神與觀點帶領我們認識禪,
練習在日常生活與精進禪修中,雙管齊下,
以禪法對治煩惱,
進而以禪心面對命運、開創未來。
活用聖嚴法師指導的禪法,
「禪」將不再只是個抽象名詞,
而是可消解煩惱的實用智慧,
你在哪裡,禪就在那裡!
以心相應,東西方的精彩碰撞!
初學者必問,老參也需一探究竟。
本書為聖嚴法師在美國教授禪法的開示精華,
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師正值壯年的禪者風采,
每每應機變換各種修行方法,大膽施設,
撒放禪家手眼,任運自如。
法師從禪的精神與觀點帶領我們認識禪,
練習在日常生活與精進禪修中,雙管齊下,
以禪法對治煩惱,
進而以禪心面對命運、開創未來。
活用聖嚴法師指導的禪法,
「禪」將不再只是個抽象名詞,
而是可消解煩惱的實用智慧,
你在哪裡,禪就在那裡!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書籍目錄
編者序
第一部 什麼是禪?
萬法歸一
禪的精神
禪的四個觀點
變與不變
平靜和激烈的方法
第二部 禪與日常生活
禪與日常生活
鬆與緊
日常禪修和精進禪修
第三部 以心相應
慈心觀
以心相應
佛教徒的命運
北美的禪佛教
推薦序/導讀/自序
聖嚴法師自一九七五年於日本取得博士學位後,旋即赴美弘法,在美國的早期生活非常困頓,卻絲毫無法動搖他弘揚佛法的決心與毅力。
本書共收錄十二篇開示,為針對西方弟子所做的禪修指導,最早一篇講述於一九八○年一月,為聖嚴法師返臺前對美國信眾的臨別贈言,標題為「以心相應」,其他篇章則涵蓋了法師平常對大眾的開示,或是在弘法行程中留下的精彩演說。我們將此歸納整理為三個單元,分別是:(一)什麼是禪?(二)禪與日常生活、(三)以心相應。
(一)什麼是禪?
此一篇章收錄五篇開示,第一篇〈萬法歸一〉,法師以中國諺語:「春江水暖鴨先知。」巧妙地解說了在禪修中的感受是相當個人的,禁語是為了要完全投入修行。〈禪的精神〉一文強調禪修得力的四個要素,分別是: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並藉由故事說明禪宗的以心印心,重視心的解脫。
〈禪的四個觀點〉中以四個觀點來說明什麼是「禪」,分別是:禪的理論、禪的體驗、禪的目標,還有禪的訓練和修行。這篇開示是聖嚴法師在華盛頓弘法時所發表的演說,開示中運用了公案和歷史故事,善巧地分享了「禪」是什麼。《楞嚴經》提到,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變化中,唯有了解〈變與不變〉,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第五篇以〈平靜和激烈的方法〉解說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練習話頭禪法。
(二)禪與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禪」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此篇章中,聖嚴法師以三個主題來做說明。〈禪與日常生活〉告訴我們要拋開舊有的聽聞言說,直接去體悟禪;如何才能做到呢?菩提達摩提出「理入」與「行入」兩種方式,「理入」要我們放下自我,不需要研讀經教或修行,也沒有什麼要說或要做的,讓自己的心如同一面透明透亮、如如不動的牆;「行入」則是將修行分為四個階段,也即是在第一篇〈禪的精神〉中強調的四個要素,說明受苦肇因於過去造作,喜樂來自於過去的成果,若修行者能夠保持一種無所求的態度,並以正向、積極的方式去行動,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最好的禪修境界。
〈鬆與緊〉中,法師面對資質不同的禪眾,每每應機變換不同的指導方法,或緊或鬆來做調整。〈日常禪修和精進禪修〉則列舉了三種禪修常見的問題,告訴我們如何用方法來面對與處理;此外,修行人遇到問題時可分三個階段來處理:認識煩惱、辨別煩惱、對治煩惱。如果大家都能以其他人的利益著想,常持感恩、奉獻的心,不斷地努力用功,才能夠成為一位大修行者。
(三)以心相應
修行離不開「心」,聖嚴法師在〈慈心觀〉裡提到,慈心觀的修行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去觀對我們有利、有害或無利無害的有情眾生,第二個層次是觀想自己,第三個層次是去探究與眾生互動時的心念,第四個層次是觀想有情眾生所受的苦,以及受苦的原因,第五個層次則是觀有情眾生的平等觀。修習慈心觀可以幫助我們祛除瞋心,並生起度眾離苦的願心。
〈以心相應〉裡,法師要我們謹記自己修行的目的和應有的態度,並勸勉弟子不要自私。在〈佛教徒的命運〉開示中,要我們以佛法為指引,不要受命運所支配,藉由修行佛法,即可改變命運;當我們能夠藉由修行學習控制自己,有力量駕馭自己的心時,就不會被命運所左右。
最後一篇〈北美的禪佛教〉,是聖嚴法師分享在美國居住多年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法師認為在美國還是需要有禪法,並從印度禪法開始談起,介紹歷代禪宗祖師如何教禪,藉由許多公案來說明什麼是禪,最後勉勵西方禪修者能夠傳承漢傳禪法,成就自我修行並形塑出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對五祖弘忍大師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聖嚴法師畢生致力於弘揚漢傳佛法,也是不分東、西方國界、種族,包容一切。我們若能藉由法師在美國的開示而受益,自我修行必能更自在且精進。(摘錄)
法鼓文化編輯部
文章試閱
〔鬆與緊〕
有一次,有位學員問我,在臺灣主持禪七的方式與在美國有什麼不同?因為他讀了幾篇臺灣學員的心得分享,覺得我對臺灣的學員比對美國的學員還要嚴格,要求更為嚴厲。我回答他:「基本上我對待東方人和美國人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不同的社會及文化環境中,有些人比較願意接受較嚴格的方法,有些人則不願意。」
也就是說,我對華人和美國人的態度其實是相同的,特別是在美國的禪期裡,然而在不同的社會與文化情境下,我可能會有些不同的帶領方式。不過,即使是處在同一種文化環境中,每一次禪七,為了因應當時每一位禪眾的狀況,我還是會做些適當的調整,所以每次禪期也有些不同。
休假與精進禪修大不同
記得有位住在佛羅里達州的中年女性華僑,她回到臺灣來探訪親友,並表示希望能參加我主持的禪七。我婉拒她說:「你是來臺灣旅遊的,應該好好地玩,修行是很辛苦的,還是不要參加好了。」但她說:「這種修行機會相當難得,我想試看看。」我又問她:「那你會打坐嗎?」她說:「不會。」我說:「你連打坐都不會,怎麼能夠打禪七呢?」她回答說:「我不是來學打坐,而是來鍊心的。」
真有意思!於是我就答應她了。但我告訴她:「早上大家起床時,你可以繼續睡。在打坐的時段,如果你想要,你可以起座去散散步,如果覺得無聊,也可以隨時離開禪堂,等想要打坐了,再進禪堂跟大家一起打坐,只要不打擾到別人用功就可以了。你甚至可以不用蒲團,就坐在椅子上。」那位女士聽了就說:「那太好了!不過您待我為什麼跟其他人不一樣呢?」我說:「我不相信你真的想修行,你根本就是來休閒渡假的。」
另外,還有一位學員,是年紀更大的老太太,雖然她學過打坐,但我也允許她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參加。因為她跟我說:「我已經很老了,沒有辦法承受太嚴格的課程安排。如果睡眠不足,我白天根本撐不住;如果連續坐太久,我的腿、背就會很痛,恐怕也很難熬下去。」所以我告訴她們:「你們兩位是特例,就睡在同一間寮房吧!你們可以自由行動,是否準時出席用餐,都沒有關係。」
剛開始時,這兩位女士都過得很愉快。當她們在禪堂打坐了一段時間,感覺有些累了,就會看看彼此;如果其中一位起座,另一位也會起座,她們都一起進出禪堂的。到了晚上,當其中一位看到另一位準備去睡覺了,也會跟著起座,然後一起回寮房;即便大家都還在打坐。
可是三天之後,她們發現大家都很精進用功,於是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便跑來問我:「師父,我們來這裡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反問她們:「你們不是來修行的嗎?」她們回答說:「但如果我們繼續像前三天那樣修行,即使過了七天,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利益嗎?真令人懷疑。」我說:「既然如此,你們願意和大家一起用功嗎?但是我不會勉強你們遵守嚴格的規矩,你們還是可以隨意行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從鬆到緊的用功
這兩位女士決定要效法大家,遵守嚴格的規定。在禪七的第四天,她們吃盡了許多苦頭,可是到了第五天,她們生起了很強烈的慚愧心。老太太覺得自己晚景無多,沒有多少時間可以修行了;而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女士,則認為能夠回到臺灣參加這樣的禪七,實在是非常難得的機緣,不應該再浪費自己的時間了。
她接著想:「就算死在禪堂也沒關係,我不再提早起座去睡覺了,也要像這些年輕人一樣用功!」事實上,當她看到有些人在那裡動來動去時,就覺得:「這些年輕人並不了解修行的真諦,只有我們老人家才知道什麼是修行。我們的來日無多,而他們還年輕,身強體健,怎麼不好好用功呢?」
有一次老太太坐上蒲團,好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動。佛羅里達州那位比較年輕的女士就想:「她都那麼老了,還能坐得那麼久,一動也不動,我應該也能辦到吧?」其實她是在和那位老太太較量了。過了兩個鐘頭,她再也熬不住了,正準備起座,卻看到老太太依然坐在那裡。
於是她下定決心:「管它呢!我寧可死在禪堂裡,也不起座了。如果老太太做得到,我也做得到!」最後,那位老太太坐了四個鐘頭,她則足足坐了六個鐘頭。在所有禪眾當中,就屬她們兩位,尤其是佛羅里達州那位女士,得到的成果是最好的。
這件事告訴我們,在禪的修行裡,該鬆該緊,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可循,而是隨著不同的情況改變。一般說來,對年輕人如果不用嚴格的規矩,他們會把修行看得很簡單,沒什麼用,而最後就離開了。但是老人家和某些處境特殊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是在浪費時間,蹉跎修行的機會,就會產生很強烈的慚愧心,儘管規矩很鬆,反而會拚命用功,並且得到最佳的成果。
〔禪的精神〕
禪,重視心的解脫
阿難尊者的故事告訴我們,知識和才智並非開悟的必要條件,就像小路這樣愚昧駑鈍的人同樣也能頓悟證道。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禪重視心的解脫更甚於知識的學習,但這不表示禪排斥聰明才智的人,也並非主張人最好愚昧一點,譬如釋迦牟尼佛、摩訶迦葉尊者和舍利弗尊者,都是博學多聞的人。所以,禪者重視的是心的解脫,如何從種種執著中解脫出來。
根據禪宗史的記載,在印度從摩訶迦葉到菩提達摩一共傳承了二十八代。然而,從釋迦牟尼佛一直到菩提達摩來到中國,不太可能只有單一的傳承。可是在中國,同樣也相信從菩提達摩之後到惠能大師只有五個人得到了傳承。根據史實,不但菩提達摩有許多開悟的弟子,二祖和三祖也有許多。會出現這種單一、直線式的傳承,事實上是因為一般人認為只有直接得到法脈傳承的祖師才是傳人。的確,惠能大師有些弟子發展出自己的宗派,但只有兩派至今還留存,那就是臨濟宗(日本稱Rinzai)和曹洞宗(日本稱Soto)。
我是禪宗惠能大師以降第六十二代及臨濟宗第五十七代傳人,也是曹洞宗開山祖師之一洞山良价老和尚(西元807∼869年)的第五十代傳人。在我之前的禪宗祖師們其實都不只一個弟子,但依系譜往回溯,看起來好像真的沒有其他的弟子。
我們接著解說禪修的主要方法。五祖弘忍大師(西元602∼675年)有兩位傑出的弟子,一位是神秀(西元606∼706年),另一位是惠能。神秀的方法是漸修,而且要持續精進地修行。他經常以明鏡來比喻心,認為修善可以拭除心鏡上的煩惱塵埃,所以要時時檢視匡正自己的行為,直到自性之鏡被擦拭明亮,達到心全然清淨為止。
惠能發現神秀的觀點,主要是建立在心的色相上,而他則採取不同的立場,強調「不住色生心」。也就是說,沒有什麼心鏡需要擦拭,自性原本就是清淨的,事實上就是佛性,無須祛除什麼,也無須加添什麼,這即如一句禪語:「只要心無罣礙,東西南北各方都好。」
禪修得力的四要素
雖然每一個宗派都有自己的規則、作風和修行方法,但是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要祛除心中的執著。只要你的內心是安定祥和的,禪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如果想要在禪修上開花結果,那就必須了解修行得力的四項要素:
報怨行:接受因果與業報的定律。今生遇到的困境,是過去行為的結果;現在我們應該要放下過去因所生的果,毋需為它感到悲傷或氣憤。
隨緣行:好運或順境都是來自過去的善業,一旦因緣散去,善報也就結束了。因此,遇到順境時,不用太過欣喜或驕傲。
無所求行:有所求必會招感苦果,唯有心無所求,才能夠從自我中心解脫出來,內心才能得到徹底的自由。
稱法行:明瞭自我與一切現象本來就是空的,就是清淨的;這不僅是四項中最重要的,而且包含了前三項。這是直接觀空,如此在幫助別人時,就不會執著於自我。認清諸法皆空的事實,就不會排斥種種現象。不過,即使我們的心已了無執著,仍然要盡力去做應該做的事;在尚未修行之前,或許開悟是我們的動機,但是一旦踏上這條修行之路,就必須把尋求開悟的念頭拋開。
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強調的是,一種不講求次第的頓悟法門:不管時間與空間,內心不去分別善惡、好壞、對錯,徹底從分別中解脫,這本身就是修行。在《六祖壇經》中,心通常是指清淨心,或是說無念,這就相當於開悟。無念的意思,就是不要執著或堅持自己的想法。念頭和記憶必會出現,但不要再生起其他的念頭去攀附它。
《六祖壇經》是以無念起始,其結果則是無相。於各種事相上若能無念,這就是無相;諸法無相,那也可以說是空了。無相就是清淨的心念,等同於智慧和覺悟。因此,惠能大師的教法沒有別的,就是要保持心的全然無分別,這樣也就能開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