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從放鬆到放下--禪的智慧與妙用
原文書名:From Relaxing to Letting Go: The Wisdom and Wondrous Function of Chan Buddhism
產品代碼:
9786267345351系列名稱:
智慧人56系列編號:
1111110561定價:
200元作者:
釋果暉頁數:
168頁開數:
15x21x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819出版日:
20240819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CIP:
226.65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為何修?如何修?為誰修?
漢傳禪法的智慧╳頓悟的生活妙法
放鬆,是禪修的第一步;
放下,是禪悟的境界。
果暉法師分享漢傳禪法的智慧,
以清楚的觀念要領、修行層次與豐富的生活實例,
將禪法妙用於日常生活。
在一呼一吸間,調整、放鬆身心。
以禪的智慧安排生活,
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坦然放下。
為何修?如何修?為誰修?
漢傳禪法的智慧╳頓悟的生活妙法
放鬆,是禪修的第一步;
放下,是禪悟的境界。
果暉法師分享漢傳禪法的智慧,
以清楚的觀念要領、修行層次與豐富的生活實例,
將禪法妙用於日常生活。
在一呼一吸間,調整、放鬆身心。
以禪的智慧安排生活,
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坦然放下。
作者簡介
釋果暉
一九五八年出生於臺灣雲林,一九八五年在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座下出家,二○○五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歷任聖嚴法師侍者、祕書、禪坐會輔導師、農禪寺都監、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法鼓山僧團副住持及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並為聖嚴法師二○○五年傳法法子。二○一八年起,接任法鼓山僧團第六、七任方丈。
一九九七年赴日本立正大學深造,博士論文題為「修行道之研究——以《佛說大安般守意經》為中心」,研究專長包括禪定學、安世高研究、初期漢譯禪經研究、生死學等,著有《聖嚴法師中華禪法鼓宗禪法研究》、《止觀禪──打開心門的鑰匙》、《平安最幸福》。
身為聖嚴法師接引的第一批禪修弟子、法鼓山僧團初建的第一代成員,果暉法師發願承接聖嚴法師的悲願,弘揚漢傳禪佛教,利益眾生。
書籍目錄
自序
【第一篇】漢傳禪法的智慧
漢傳禪佛教之特色
人間性
頓悟自心
簡樸涵容
禪境與悟境
除煩惱草,砍煩惱樹
修定的功能與雜染
禪境與悟境的智慧
明師與善知識
修定發慧有方法
聞思修證生智慧
定慧等持見佛性
正知正見才可靠
調心歷程達一心
數息安心有方法
默照、話頭與四念住
深度修與廣度修
默照禪之深度修
話頭禪之廣度修
默照圓覺
默照四層次
《圓覺經》的頓法
《圓覺經》的漸法
話頭緊,默照鬆
金剛王寶劍
參話頭的態度
觀無常起疑情
熟轉生三層次
《心經》四慧
聞、思慧
修慧
證慧
【第二篇】頓悟的生活妙法
學佛入門
信仰為重
理解為先
結合信仰與理解
生活好修行
現在觀
直觀心性
定課安心
對治妄念有方法
但念無常
對治妄念
真假人生
苦與樂
常與變
真與假
觀第一念
把心放在當下一念
念佛取代所有的妄念
無住生心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我非自有過
無事一身輕
無事於心
無心於事
吃飯禪
觀全身:清楚動作、感受
觀全境:物我不對立
觀內外無限:心外無有物
絕觀默照:不吃一粒米
反求諸己
慚愧看自己,感恩看世界
悟出本來面目
煩惱消歸自心
除妄淨心
順逆轉心
直觀一心
本來無心
生活禪機
心中的無形手機
頓悟禪機
一切都是美好的
活在今天
享受現在
禪修三心
現在一心
回初發心
輕鬆放心
禪與藝術
五明方便
音聲之美
文字之美
親近善知識
為修行指點迷津
發願成為善知識
禪與淨土
直心融境是禪
擇境修心為淨土
空有不二
空即智慧
有是慈悲
從幫助自己做起
美心為尚
四它妙用
關懷他人有方法
從容不迫,關注對方
用心回答
培育法門龍象
佛門出龍象
人間有幸福
感恩生命
知恩報恩為先
珍惜生命可貴
順逆皆助緣
相信因緣果報
不見世間過
自助助人
以禪修自助
以菩提心助人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環境中,如何安身立命?
從佛法來看,個人的身心與外在的環境世界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然而社會環境的不安常起因於人心的不安。因此,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常說「心安就有平安」,認為佛法是安心的法門。如何得以平安?漢傳禪法提供了寶貴的智慧與實用的方法,讓人人能夠安身、安心,乃至獲得究竟的平安與幸福。
本書名為:《從放鬆到放下——禪的智慧與妙用》,希望介紹正確的佛法觀念與實用的禪修方法給予社會大眾,期勉人人在不安的環境中,以禪修安頓身心,乃至以禪法發掘人生的智慧。佛法的智慧是無我空慧,可消解人生的種種困惑與不安,乃至破除自我中心的煩惱執著,而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全書內容分為兩大篇:第一大篇「漢傳禪法的智慧」與第二大篇「頓悟的生活妙法」。第一大篇共有七則,都是兩千字至五千字不等的文稿,內容介紹重要的禪修觀念與方法,除了內容較為深入外,在文脈層次上也較明顯些。其中有三則是從二○一一至二○一四年間擔任法鼓山副住持時,為僧眾所做的早齋開示整理而成。
第二大篇共有二十三則,都是兩千字以下的短文,著重在日常生活中的禪修方法運用。其中有幾篇整理自二○二一至二○二三年間的早齋開示,多數未曾刊登過;此外,有數篇文稿則是法鼓文化同仁的採訪,曾刊登於《法鼓》雜誌每月一篇的專欄。其他文稿則選自《法行會會訊》、《榮董會電子報》,或是整理自僧眾結夏修行的開示。
本書能夠出現在讀者面前,要特別感謝編輯部同仁的選稿、潤稿,我自己也用了一些時間改稿。今年適逢聖嚴師父捨報圓寂十五週年,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能夠分享漢傳禪法的智慧,讓更多的人得到佛法的受用,以報慰師恩於萬一。
今年法鼓山的年度主題是「人間有幸福」。僅以本書出版的功德,迴向我們的社會,至全世界人類--安身安心,生活時時都平安;我和人和,人間處處有幸福。
釋果暉
二○二四年三月四日菩薩戒期前
於法鼓山方丈寮
文章試閱
金剛王寶劍
參話頭一定要有疑情,才容易用上參話頭的方法。參話頭可以讓我們看到沒有生死以前的本來面目。雖然從佛法的義理知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道理,可是這些都是知識、觀念,而不是實際的體驗。首先必須要堅信自己有一個本來面目,但這樣還不夠,還需要有修行方法,才能見到本來面目。話頭又稱作「金剛王寶劍」,能夠斬除一切妄想煩惱,可以讓我們快速見到本來面目。
參話頭要先發起疑情,有了疑情就可以參話頭,雖然參話頭的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但在日常生活當中,宜用鬆法來參。在精進禪修時,則較易放下種種的人、事、物等外緣來全心投入修行。比如在禪期中,有內外護的法師協助打點、照顧生活所需,讓我們得以專心用功。當心安定時,疑情比較容易生起,心中的妄念愈少,疑情愈容易保持住。
為什麼見到本來面目如此重要?因為見到本來面目後,才真正奠定了修行的信心,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悟後起修,也才知道什麼是沒有煩惱。一般的禪修僅止於修定的層次,所以只能達到心念的暫時清淨;參話頭的方法則是定慧一體而以慧為主,不用修深定,即可破除自我中心的煩惱殼,而明心見性。
參話頭的態度
修行的態度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隨時把握住修行的因,不在乎緣何時會到,而當助緣來到時,收穫時機自然會成熟。所謂「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開悟要有因緣時節,主客觀的因緣都具足了,修行的成果就會水到渠成。因此,《阿含經》也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煩惱生死是由於因緣,但是出離生死煩惱也要有因、有緣。《聖嚴法師教話頭禪》便提醒說:「不去管何時開悟。也許下一念便開悟,也許下一輩子才開悟,都不要管它,即使八輩子、一百輩子不開悟,仍然要繼續參話頭。」這輩子只要還活著,知道有話頭的方法可以參、可以用,就要好好珍惜。修行的過程就是目的,一旦時機成熟,自然就會開悟。
雖說開悟要有因緣時節,但在還沒有開悟之前,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開悟。聖嚴師父在《禪鑰》裡說:「不開悟並不等於沒有用,只是在禪修過程中,能用正確的方法及正確的觀念,隨時都可減少無奈、煩躁、恐懼、鬱悶、不平衡等的苦惱。」參話頭不管有沒有開悟,在修行過程中感覺到煩惱愈來愈少,這就已經值得了。師父並在《法鼓道風》裡勉勵我們,修行時要「生死交予常住,生命付予龍天」,我們已經在修行了,就不擔心生死的問題,重要的是保持恆常心修行,隨時隨地不離修行,不必在意什麼時候會開悟。
觀無常起疑情
參話頭共有四個層次:念話頭、問話頭、參話頭與看話頭,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第三個層次:參話頭。
參話頭要有疑情才使得上力,沒有疑情時,要主動製造疑情,疑情生不起,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力量太強,因此方法用不上力。一般人在親人往生時,也多少會生起生死問題的疑情,但通常都只維持短暫、片刻而已,事過境遷之後就淡化了,無法持續疑情而變成修行方法。
煩惱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名為「纏」,是屬於淺層、容易感知的煩惱;另一類名為「隨眠」,是較深層、難以感知的煩惱。修行到很安定,甚至入定時,僅能夠讓煩惱暫時不出現,沒有真正將煩惱斷除。因此,僅修禪定,無法對治隨眠的煩惱。所謂隨眠,它是一種潛在的深層煩惱,不容易發覺。參話頭不但能對治淺層的煩惱,也能破除深層的煩惱。參話頭參到深度的集中心或心安定時,便能夠生起疑情。所謂疑情,是急迫想見到沒有生死以前的本來面目,時時刻刻感覺生死問題迫在眉睫,解決生死大事刻不容緩,生命中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這就是一種迫切要究明生死大事的疑情。
參話頭的疑情,是從對佛法的深信而產生出來的,相信自己一定有一個沒有生死煩惱的本來面目,而且知道從佛陀到歷代無數的祖師大德都曾修行得道,自己修行也一定能夠明心見性。疑情並不是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六大根本煩惱的「疑」,而是一種對生命、對生死問題的深度觀察、反省,轉化而成的一種修行方法,這是參話頭的原理。佛陀在很多經典裡告訴弟子們:「生命就在呼吸之間。」《聖嚴法師教禪坐》也曾提及,一般人一分鐘大概有十六次呼吸,如果活到一百歲,也只有八億四千一百八十三萬六千次呼吸,這並不是天文數字。比如說,我已經滿六十五歲了,如果可以和師父一樣活到八十歲的話,那就還有十五年的時間可以活,以呼吸來說,只有一億多次的呼吸。其實,我們現在就在和時間賽跑,一秒一秒地一直往前在跑,這是非常現實的經驗,生命的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
不少人小時候都玩過撲克牌,薄薄的撲克牌可以兩張一組,像倒V字型一樣站立起來,一組一組地靠在一起,當最前面的第一組倒下來時,後面的會馬上接著倒,而且倒下來的速度會愈來愈快,這是骨牌效應的原理。對於時間的感覺,我們常常會聽人說,如果年紀愈大,時間就過得愈快,這和骨牌效應有點類似,對日子過得愈熟悉,時間就過得愈快,而且年紀大了,身體和機器一樣經常需要維修,真正能夠使用的時間遠比年輕的時候少,所以更會感到時間過得愈來愈快。
我在法鼓文理學院擔任班導師期間,曾帶同學到首座和尚惠敏法師擔任住持的西蓮淨苑參訪,淨苑裡有一間智諭老和尚的紀念堂,裡面展示著老和尚生前的用物,其中有一個掛在牆上的鐘。導覽法師解釋這鐘的展示意義,表示老和尚圓寂的那一天是幾點幾分幾秒,時鐘的時針、分針、秒針就停在那個時間點上。那個鐘並非因為故障而停止不動,而是故意讓它停在智諭老和尚往生那一刻的時間點。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一次生命時鐘的最終停擺,至於什麼時候會到,可能晚一點,也可能很快到來,我們要能夠警覺到生死的問題,就如同貼在鼻尖上之近!
從時間上容易感受到無常,從空間上也是如此。二○二二年的五月份,我前往一家會館,為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顧問黃石城菩薩做關懷誦念,由於他生前非常熱心公益,對臺灣社會有很大的貢獻,曾當過兩屆的彰化縣縣長,也擔任過中央選舉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及總統府國策顧問等,因此弔唁的人非常眾多。會館地點位在民權東路上第一殯儀館的對面,住在附近的人應該可以感覺到離死亡最近,因為每天都會看到殯儀館,照理來說,這裡應該是最好修行的地方,實際上,卻不一定如此。會館的人經常為人辦理喪儀,司空見慣了以後,反而無感。因此,無常觀很重要,所謂:「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我有不少到生命園區關懷的機會,每次都感到生死無常是一個現在進行式。
法鼓山各個基金會在做例行的年度收支結算時,除了一般的實際收支之外,還會有一筆建築物的折舊開支,這表示就連沒有生命的物質空間,也和我們有生命的人一樣有成、住、壞、空的變化。不管是有生命的人或無生命的物,都一直處於諸行無常的狀態中。
資深媒體人劉忠繼菩薩因為血球的病變入院,而接受治療時,說我送給他的《平安最幸福》,〈把握生命的有效期限〉那一篇讓他感到很受用。我們平常從商店購買的食品,包裝上都會註明有效期限。即使是車子、電梯、飲水機等,也都要定期保養,才不會出問題。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其實無常的運作隨時隨地都在發生。比如說,電燈泡突然不亮了,這是大家常有的經驗;電腦突然當機了,大家也都可能常會遇到;甚至連我們生命也很可能隨時隨地就會結束。如果有這樣的一種生死心切,對生命的疑情就會發起,而成為我們的修行方法。
吃飯禪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經常運用佛法的觀念和禪修的方法,就可以隨時隨地感覺到修行的受用,面對任何狀況都能保持安定,自然能身心平安,而不會慌張失措。默照禪便是非常實用的生活禪法,可以幫助我們安頓身心。
從小生長在鄉下,日常生活最耳熟能詳的問候語是:「哩呷飽沒?」意思是:「你吃飽了沒有?」俗話說「呷飯皇帝大」,這句話相當於「民以食為天」的意思,「吃飯」是庶民生活的第一大事。在此,以日常生活中的吃飯、用餐為例,來說明、引導默照禪的生活運用。
觀全身:清楚動作、感受
觀全身,包括觀身及觀受。比如說正在用早齋時,知道自己身體是坐在椅子上,手正在夾飯菜,很清楚手的動作與過程,從用筷子夾起飯菜,到送到口中咀嚼,對自己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都清清楚楚,這就是在「觀身」。用齋的時候,吃飯有飯的味道,吃菜有菜的味道,飯經過咀嚼之後,和唾液混合後會有一些甜味產生,對於菜可能是酸的、甜的、辣的,都是了了分明。食物嚼細成糊狀之後,吞咽下去經過食道,最後到胃腸,經過食道時有食道的觸感,送到胃腸時也有胃腸的觸感。吃飯前,先知道肚子是餓的,然後一口飯、一口菜慢慢地吃,漸漸地會有飽足的感覺,當清清楚楚感到適當飽足的時候,這一餐就吃飽了,這是「觀受」。
觀全境:物我不對立
其次要對境起觀,我們吃飯時的境不只是食物而已。用餐的環境、狀況,都沒有離開我們當下的身心。觀身體坐在椅子上,食物放在桌子上,以及眼睛可以看到的齋堂範圍成一個整體,這即是觀全境。進一步,觀想眼前食物,從栽培、採收,到烹調、上桌等過程——當思物力維艱,來處不易,「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而起感恩心和報恩心。
觀內外無限:心外無有物
食物是外四大,身體是內四大,觀內外是一體而起平等心。地、水、火、風的四大成分,身體和整個大自然,乃至全宇宙皆無二無別,這是從身到境的內外無限。進而觀心理、念頭層面的內外無限。有些飯菜感到比較好吃,有些菜可能不喜歡吃,對於好吃的,不會產生貪心而「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吃飯時,可能會有其他的念頭在動,甚至還會想到吃飯以外的事,察覺到時就放下,知道這是妄念,即刻回到正在吃飯時的內外一體觀。
其實,念頭的變化非常快速,平常很不容易知道心念的起伏。就我個人來說,平常因喜歡念佛,如果沒有特別的事,就時時刻刻繫念著觀音菩薩聖號,這是幾十年來的習慣,非常地受用。因此,平常有念佛習慣的人,吃飯時不妨輕鬆地提起佛號。念佛純熟的人,假如出現佛號以外念頭的話,便很容易察覺到。當然,也可以不念佛,而直接用默照的觀內外無限,對自己念頭的起伏變化清清楚楚。進而知道眼前的食物、環境都不離自己當下的心念,了悟《大乘莊嚴經論》所說的「心外無有物」,這即是「觀內外無限」。
絕觀默照:不吃一粒米
默照的吃飯禪,最後一種是「不吃一粒米」,這是絕觀默照的層次。所謂「不吃一粒米」即是觀所吃的飯非真飯。如果飯是真的,我們應該會吃不下,縱然能吃下去,也無法消化。因為飯非真飯,所以才可以吃、可以被消化,而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雖然非吃真飯,但吃飯是有功用的,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其實所謂的吃飽,也不是真的飽,如果真飽,應該吃了這一頓,從此之後不用再吃飯了。事實上,這一餐吃飽了,下一餐還得要吃,今天吃了,明天還要繼續吃,天天要吃飯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百丈禪師不是說過「終日吃飯不道飽」嗎?常言「學無止境」,更何況是修行?百丈禪師的話,是勉勵我們修行要不斷精進再精進。
此外,有人問黃檗希運禪師:「如何做到不落階級?」希運禪師答:「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禪師是勉勵我們要以無執著心、無所得心來吃飯。再舉希運禪師的另個例子,唐宣宗為沙彌,看到希運禪師在佛殿禮佛,就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禪師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常禮如是事。」禮佛無所得,這是無相禮拜的修行方法。以無所執、無所得心來吃飯,可以說是吃飯禪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