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何處不他鄉?小眾宗教在東亞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9901715系列名稱:
不分類系列編號:
3BGE0012定價:
420元作者:
孔德維主編;毛帝勝、孔德維、李新元、李威瀚、林皓賢、莫家浩、張穎、黃天琦、曾建元、詹佳宜、蔡至哲、關煜星、盧惠娟、霍揚揚、羅樂然、龔惠嫻著頁數:
360頁開數:
14.8x21x1.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1031出版日:
20241031出版社:
一八四一出版-遠足文化CIP:
276.07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從被排擠的群體,回望「大眾」的高牆
即使在自己的家鄉,我們也可以成為「小眾」;即使過去不是「小眾」,也可能一夕之間成為「小眾」。如果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小眾」,誰╱甚麼是「小眾」就不再有決定性的答案。
本書意圖在「邪教」、「異端」、「操控」、「詐騙」、「奇怪」的標籤下,再新了解各個「小眾宗教」的故事,擴闊讀者能夠接觸的光譜,思考我們在日常用語中所稱為「小眾」的團體或個人究竟何以被定義為「小眾」;在大眾的層面,我們則希望與讀者共同思考我們與同溫層的「圍爐」,是否因為我們不必要的偏見而「越圍越小」?
如果每一宗教都可能是「小眾」的信仰,那在作為「小眾」的階段中,不同的宗教有類近的行為嗎?如一切的宗教皆曾屬乎「小眾」的標籤,它們又如何脫離「小眾」而成為社會所能接受的「正信」呢?如果「小眾」在某些情境中可以被轉化為「主流」的一環,它們轉化的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
彼岸天國與此世地獄之間,小眾任由社會裁判——
火刑柱上,你或是下個異端!
賴品超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教授
邢福增 前崇基學院神學院 院長
Massimo Introvigne 意大利新興宗教研究中心 創辦人
誠意推薦
果定法師 臺灣淨修禪院
張峻隴(羅隴) 道教盟龍門掌門
唐興國(法號:登龍) 法教五宗九龍九鳳登龍大法主
顧忠華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退休教授
撰序推薦
從被排擠的群體,回望「大眾」的高牆
即使在自己的家鄉,我們也可以成為「小眾」;即使過去不是「小眾」,也可能一夕之間成為「小眾」。如果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小眾」,誰╱甚麼是「小眾」就不再有決定性的答案。
本書意圖在「邪教」、「異端」、「操控」、「詐騙」、「奇怪」的標籤下,再新了解各個「小眾宗教」的故事,擴闊讀者能夠接觸的光譜,思考我們在日常用語中所稱為「小眾」的團體或個人究竟何以被定義為「小眾」;在大眾的層面,我們則希望與讀者共同思考我們與同溫層的「圍爐」,是否因為我們不必要的偏見而「越圍越小」?
如果每一宗教都可能是「小眾」的信仰,那在作為「小眾」的階段中,不同的宗教有類近的行為嗎?如一切的宗教皆曾屬乎「小眾」的標籤,它們又如何脫離「小眾」而成為社會所能接受的「正信」呢?如果「小眾」在某些情境中可以被轉化為「主流」的一環,它們轉化的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
彼岸天國與此世地獄之間,小眾任由社會裁判——
火刑柱上,你或是下個異端!
賴品超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教授
邢福增 前崇基學院神學院 院長
Massimo Introvigne 意大利新興宗教研究中心 創辦人
誠意推薦
果定法師 臺灣淨修禪院
張峻隴(羅隴) 道教盟龍門掌門
唐興國(法號:登龍) 法教五宗九龍九鳳登龍大法主
顧忠華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退休教授
撰序推薦
作者簡介
孔德維 主編
香港人,1991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中國研究博士。現職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一八四一出版社總編輯;曾任職香港、沙地阿拉伯、臺灣、英國不同院校及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為自17世紀以來東亞少數群體的研究,尤集中於小眾的宗教團體與政府及與主流社會的關係。
書籍目錄
目錄
編者序:何處不他鄉?小眾宗教在東亞
推薦序:從邊緣到主流,重新審視小眾宗教的力量與意義
推薦序:道教與法教的歷史轉變,從邊緣信仰到主流宗教的啟示
推薦序:法教的歷史傳承與現代挑戰,突破小眾宗教的桎梏
推薦序:小眾宗教的社會學意義
導論:不單被「面斥」的「不雅」與「仆街」:我們應該如何想像「小眾宗教」?
1、 作為「底層」的小眾宗教
2、 小眾宗教的社會參與的與寬容的可能性
3、 小眾宗教的空間
「這邊」與「那邊」:異端、邪教、新興宗教與操控教派的思考
1、 前言:小眾宗教與宗教多元的界限
2、 西方語境下「異端」與「邪教」的迷思
3、 「靈性市場」與「新興宗教」
4、 「操控教派」和「洗腦」的指控
5、 結語:「這邊」和「那邊」的思維模式
變化中的「寬容」定義與基礎:妥協、對話、接納和其他「小眾宗教」研究的思考
聖宗古佛:理教祀神背後的形象「匡正」表現
1、 前言
2、 追溯理教起源與聖宗古佛
3、 「匡正」:朝廷態度的轉變
4、 結論
由西到中:中國童子軍精神轉變與天德聖教關聯初探
1、 緒論
2、 童子軍的起源─跨越基督教派的宣教工具
3、 非基運動與童軍本土化
4、 中國童子軍精神與天德聖教
5、 結語
民初山東天主教聖經劇的改編策略
1、 前言
2、 德屬天主堂的傳教行動
3、 講唱山東與小說上海
4、 用戲曲包裝的異國故事
(1) 本土化與文化套用
(2) 囿於戲曲格式的改動
5、 結語
預言失敗?或危機處理?基督教福音宣教會(CGM)的思想特色分析
1、 CGM對韓國基督信仰傳統的繼受:實學傳統、基督教民族主義
2、 CGM的預言觀念分析
(1) 重實踐特質的神學
(2) 對預言特定未來事件時間點的排斥
(3) 與民族命運融合的預言詮釋
3、 CGM思想與危機處理
4、 結語
場域如水:香港高流灣水上人的信仰與模糊的文化邊界
1、 引言
2、 高流灣的安龍清醮
3、 (被)模糊了的客家人
4、 (被)模糊了的場域
虔誠的能動性:馬來西亞穆斯林女性菁英的性別實踐個案
1、 前言
2、 生命敘事分析
3、 結論
清末民初基督教女傳教士亮樂月筆下的女戰士
1、 清末民初的新教女傳教士與中國女性啟蒙
2、 美以美會女傳教士亮樂月
3、 亮樂月眼中的女軍人和女戰士
4、 為家庭自我犧牲的維多利亞式女英雄
5、 帶有束縛的解放
6、 小結
太極門的法難與其解脫
1、 前言
2、 太極門的初期發展
3、 太極門的氣功武術功法
4、 太極門的法難──一二一九事件
5、 太極門──一種公民宗教運動
法輪功學員在中國的非暴力抗爭行動經驗初探
1、 法輪功學員在中國的非暴力抗爭經驗初探
(1) 傳遞真相
(2) 用法律維護權益
(3) 互相配合
2、 結論
近二十年藏傳佛教流亡法脈在臺灣的流傳與發展
1、 前言
2、 各佛學會與達賴喇嘛基金會開展合縱連橫新模式
3、 新模式無法使四大教派結盟,仍以團結格魯派為主
4、 領導藏傳佛教流亡法脈在臺灣各佛學會的權威機構,呈多權威並列
5、 結論
小眾宗教族群的社會共融:以香港印度遊樂會為例
1、 引言
2、 外部世界中的印度社群的宗教對立
3、 香港的印度社群的源流及社群形成
4、 印度遊樂會的建立與多族共融
5、 香港印度族群共融與體育的關係
6、 小結
在世俗中續存:戰後香港華人伊斯蘭教育的演變和發展
1、 引言
2、 戰後華人穆斯林的宗教教育發展(1950年代至1970年代)
3、 自1970年代起華人伊斯蘭教育轉型的嘗試
4、 討論:香港華人穆斯林社群傳承的「斷層」問題
性神裁判:香港「性交轉運」案中小眾宗教與世俗法律的交叉點
1、 信仰,詐騙,性侵:「性交轉運」在此世法律的交叉點
2、 「性交轉運」與房中術之間的異同
3、 結論
神明與種族:爭論中的馬來西亞拿督公信仰
1、 前言
2、 從科拉邁到拿督公
3、 演繹與爭論
4、 番神唐化?
5、 結語
附錄:大師對談,「側目、操戈與共存:東亞小眾宗教國際會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