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禪的智慧──與聖嚴法師心靈對話(大字版)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5988623系列名稱:
家中寶21系列編號:
1110100211定價:
360元作者:
聖嚴法師譯者:
單德興頁數:
368頁開數:
19x26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00916出版日:
20200916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CIP:
226.65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本書是聖嚴法師與西方禪修者的對話集,問答中緊扣現代人關心而且與佛法相關的議題。聖嚴法師以禪法的智慧,獨到的幽默,圓融的世理,撞擊出直指人心的師徒對話。
面對一代高僧,西方人沒有文化上、心理上的包袱,不迷信權威,一切唯理是從,唯法是問,透過反覆叩疑、詰難,逐步解開心中疑團。 ——單德興/譯者
◆文 / 聖嚴法師
法的目的,就是指出更好的生活、開悟與解脫之道。
謝謝問這些問題的弟子們,尤其是那些不滿意我回答的人。
就某個意義而言,《禪的智慧》符合佛教的傳統,因為許多佛法就是兩千多年來透過師徒之間的對話來闡明。在佛經中,弟子和菩薩為了眾生而向佛陀發問,佛陀予以回答。
禪師對於弟子有關修行與了悟的深入問題,一向抱持開放的態度。好奇和懷疑的心態並不限於現代,甚至在佛陀的時代,許多人都無法立即、毫無疑問地接受佛陀全部的教誨。其實,懷疑是人之常情。再者,有些事情如果沒有直接的體驗,實在很難、甚至不可能了解。
有些弟子要求我更充分地解釋佛法。這很好,因為全盤接受我的說法,這種態度是有問題的。即使人們有相同的語言、訓練、文化,都還可能產生溝通不良的現象。那像我這樣來自臺灣的中國和尚,向大多是說英文的在家弟子講課,可以想見犯錯的空間大得多了!
因此,如果弟子不問我,到頭來可能得到的是錯誤的訊息。幸運的是,弟子在我回答不明確時會要我澄清,舉出例證,讓事情不致顯得那麼神祕或抽象。為此,我感激我的弟子們,因為他們愈是要求我解釋清楚,就愈對所有的人有益。
我們並沒有嘗試觸及有關佛教的所有議題,但我希望這些對話能幫著回答讀者的一些問題。我確信他們會提出更多的問題,而且有些人會不同意我的回答。那也很好。佛教要維持活力,就必須接受檢驗。
我的觀念不是金科玉律。我只是一位佛教僧侶,謙虛地提供一己的見解,給那些有問題的人。如果這本書回答了你的一些問題,澄清了一些誤解,或激勵你禪修,那麼我的願望就達成了。
我既不是無所不知,也不是西方文化的專家。我是佛教的法師,承襲了禪宗兩個宗派(曹洞宗與臨濟宗)的傳承。「傳承」意謂我的師父肯定了我的修行體驗。我具有佛教的文學博士,以中英文發表過有關佛教的文章。我沒有宣稱我的答案是終極的真理。然而,禪的原則是超越時空的。雖然我的回答來自於一輩子的研究和訓練,但我相信沒有違背佛法。(摘自英文版第二版序)
本書是聖嚴法師與西方禪修者的對話集,問答中緊扣現代人關心而且與佛法相關的議題。聖嚴法師以禪法的智慧,獨到的幽默,圓融的世理,撞擊出直指人心的師徒對話。
面對一代高僧,西方人沒有文化上、心理上的包袱,不迷信權威,一切唯理是從,唯法是問,透過反覆叩疑、詰難,逐步解開心中疑團。 ——單德興/譯者
◆文 / 聖嚴法師
法的目的,就是指出更好的生活、開悟與解脫之道。
謝謝問這些問題的弟子們,尤其是那些不滿意我回答的人。
就某個意義而言,《禪的智慧》符合佛教的傳統,因為許多佛法就是兩千多年來透過師徒之間的對話來闡明。在佛經中,弟子和菩薩為了眾生而向佛陀發問,佛陀予以回答。
禪師對於弟子有關修行與了悟的深入問題,一向抱持開放的態度。好奇和懷疑的心態並不限於現代,甚至在佛陀的時代,許多人都無法立即、毫無疑問地接受佛陀全部的教誨。其實,懷疑是人之常情。再者,有些事情如果沒有直接的體驗,實在很難、甚至不可能了解。
有些弟子要求我更充分地解釋佛法。這很好,因為全盤接受我的說法,這種態度是有問題的。即使人們有相同的語言、訓練、文化,都還可能產生溝通不良的現象。那像我這樣來自臺灣的中國和尚,向大多是說英文的在家弟子講課,可以想見犯錯的空間大得多了!
因此,如果弟子不問我,到頭來可能得到的是錯誤的訊息。幸運的是,弟子在我回答不明確時會要我澄清,舉出例證,讓事情不致顯得那麼神祕或抽象。為此,我感激我的弟子們,因為他們愈是要求我解釋清楚,就愈對所有的人有益。
我們並沒有嘗試觸及有關佛教的所有議題,但我希望這些對話能幫著回答讀者的一些問題。我確信他們會提出更多的問題,而且有些人會不同意我的回答。那也很好。佛教要維持活力,就必須接受檢驗。
我的觀念不是金科玉律。我只是一位佛教僧侶,謙虛地提供一己的見解,給那些有問題的人。如果這本書回答了你的一些問題,澄清了一些誤解,或激勵你禪修,那麼我的願望就達成了。
我既不是無所不知,也不是西方文化的專家。我是佛教的法師,承襲了禪宗兩個宗派(曹洞宗與臨濟宗)的傳承。「傳承」意謂我的師父肯定了我的修行體驗。我具有佛教的文學博士,以中英文發表過有關佛教的文章。我沒有宣稱我的答案是終極的真理。然而,禪的原則是超越時空的。雖然我的回答來自於一輩子的研究和訓練,但我相信沒有違背佛法。(摘自英文版第二版序)
作者簡介
【作者】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譯者簡介
【譯者】單德興
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1988年於聖嚴法師座下皈依三寶,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學術獎,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政治大學傑出校友。
著有《銘刻與再現》、《我打禪家走過》、《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與智者為伍》、《禪思.文思》等專書與訪談錄,譯有《文學心路》、《知識分子論》、《格理弗遊記》、《禪的智慧》、《禪無所求》、《無法之法》、《虛空粉碎》等。
書籍目錄
中文版序 聖嚴法師
譯 者 誌 單德興
英文版第一版序 聖嚴法師
英文版第二版序 聖嚴法師
第一篇 佛法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有情眾生
自我
因緣
五蘊與意識
業
五戒
戒律與業
禪是宗教嗎?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佛像
佛教的功德觀
菩薩與阿羅漢
佛教與死亡
末法時代
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老師的重要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每日打坐之道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知識障礙修行?
中國禪與日本禪
禪與荒誕不經
禪病
禪與心理治療
為什麼要讀經?
禪與民族文化
佛教的娛樂觀
詩歌與王維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禪修與老年人
佛教與財富
開悟持久嗎?
附錄
附錄一:禮佛
附錄二:夢
附錄三:佛教與墮胎
附錄四: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序/導讀/自序
〈中文版序〉 聖嚴法師
我一向認為,「感應道交」是不變的真理,如果孔夫子沒有優秀的門人和他對話,像《論語》這樣的儒典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釋迦世尊沒有傑出的諸大弟子向他請法,像大、小諸乘那樣的佛經,也是不容易出現的。此誠如人叩鐘,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
我很慚愧,比起儒、釋二家的聖人,不僅不堪喻為洪鐘大呂,甚至連一把小鈴也不是,可能只是一塊頑石吧!所幸我有諸佛菩薩給我啟示、以及一些資質優秀的師友和弟子給我催化,因此使我依據佛法的智慧,解答了一些初機學佛人的疑問。
在臺灣,我曾應《菩提樹》雜誌的要求,解答了七十個問題,輯集成書,名為《正信的佛教》。又為《人生》雜誌提供了一個每期一篇的專欄,後來集印成書,即是《學佛群疑》,這兩本書很受中文讀者們的歡迎。
我在西方社會中弘揚佛法,也發行了一份英文的季刊《禪》雜誌(Chan Magazine),它的編者和讀者群,同樣希望我能就他們於西方社會的學佛生活中所遇到的疑難,給一些指點。他們有一組人,預先設想了一個一個的問題,每週一個晚上,用兩個小時,坐在紐約禪中心(Chan Meditation Center)的地板上,圍繞著我,輪番發問。逐篇刊出後,編成一書,名為《禪的智慧》(Zen Wisdom)。
事先,大家已有共識,我早就聲明,我歡迎他們提出任何想問的問題,我雖不可能全部都有答案,但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若不知者,便不作答。如果發現我解答得不夠清楚,允許他們反覆追問。
在西方文化中成長的人,畢竟比較直率,對於某一個感到困惑的問題,往往會從各自不同的層面來追求答案,他們不必顧慮適合不適合由我來解答,都會向我發問。有時相當深刻,有時極其敏感,也有時看來比較膚淺,卻又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並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凡此種種,都能使我感到欣喜,甚至會發現我也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的反應能力,縱然在平日從未想到過的答案,竟然會從我的口中流露出來。因此,我對那段日子的 Dharma View(法見)小組集會,直到現在,依舊記憶新鮮。目前,我在西方,另有一些資質相當俊美的弟子,也正醞釀一個類似於法見的小組,集中某些焦點,準備跟我討論,如果因緣成熟,也許還會出版一冊叫作禪什麼的英文書哩。
我們非常有福氣,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單德興教授,花了很多心血,把我先後兩種版本的英文著作《禪的智慧》重新考訂修正,集譯成了這一冊中文版,共計三十八篇。為了避免引生不必要的誤會,在出版前,我又將部分內容略做刪修,因此它的面貌,與英文原著已稍有不同。借本書與中文讀者們見面的機會,謹向譯者及相關的諸君致謝。
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序於美東象岡道場
〈譯者誌〉單德興
《禪的智慧》英文本初版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問世,至一九九九年四月共印行四次,在英文世界擁有一定的讀者群。聖嚴法師中、英文著作等身,本書為與西方人士的對話錄,尤具特色。其實,師父以往不乏問答形式的作品,但大抵止於一問一答,且多以書面為之。針對時人關心的佛法與相關議題深入對話,輯錄成書,《禪的智慧》堪稱第一本。由於對話地點是在西方,面對的又是文化、社會、生長背景、知識環境、思維方式殊異的佛教徒、非佛教徒或異教徒,如何善巧地解惑、弘法,實為巨大挑戰。
國人講求尊師重道、反躬自省,面對一代高僧,罕於打破沙鍋,追究到底。西方人沒有這些文化上、心理上的包袱,不迷信權威,一切唯理是從,唯法是問,透過反覆叩疑、詰難,逐步解開心中疑團;法鼓老人名副其實,大擊則大鳴。這些回答是多年聞思修佛法、參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與慈悲的結晶,互動過程的真誠、活潑,以及獨有的幽默,也顯露出師父的特色。
總之,本書結合了正信的佛法,圓融的世理,練達的人情,以一貫愷切、明晰的方式,回應當代人的知性及心靈需求,處處表現出以佛法為依歸,以人本為訴求的人生佛教精髓。
由於原書頗受歡迎,為了精益求精,經果谷師悉心增補,以期充分表達師父的正見。增補稿於出版前又經專人仔細修訂,文字更加通暢,條理更為清晰。身為譯者,有責任向讀者說明此書的版本以及中譯本的經過與特色。
本書的內容最初為師父在紐約東初禪寺與修習禪坐者的法談,謄稿先刊登於《禪》雜誌,其後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一九九三年由紐約的法鼓出版社印行的《禪的智慧:知與行—與聖嚴禪師的三十八篇對話錄》(Zen Wisdom: Knowing and Doing, Thirty-Eight Conversations with Ch’an Master Sheng-yen〔New York: Dharma Drum Publications, 1993〕)。第二個版本就是前面提及的增補版,序言署於一九九八年一月,一般讀者無緣目睹。第三個版本則是二○○一年由法鼓出版社與美國加州柏克萊的北大西洋出版社同時印行的《禪的智慧:佛教對話錄》(Zen Wisdom: Conversations on Buddhism〔New York: Dharma Drum Publications and Berkeley,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2001〕)。
由於英文先後有三個版本,因而中譯也有兩個版本。譯者於一九九八年八月至一九九九年八月前往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進行一年研究訪問。先前閱讀此書初版,獲益良多,遂發心迻譯為中文,並獲師父首肯。後來得知此書已完成增補,比初版更為充實。一九九八年九月接到果谷師自紐約寄來的列印稿後,便利用研究之餘,在筆記型電腦上進行翻譯,字斟句酌,仔細咀嚼,悉心回味,深入師父的智慧法語,為異國生活平添不少安定的力量,回國之後不久便交出全稿,並於二○○○年一月開始在《人生》雜誌逐月刊載。英文修訂版則於一年多之後才出版,因此連載的中譯根據的是列印稿。
「禪的智慧」專欄自二○○○年一月至二○○三年四月連載於《人生》,前後四十期(一九七至二三六期),總共三年四個月。在《人生》刊出時,經編輯加刊頭語、標題,略事潤飾,並協助若干專有名詞的中譯。連載期間頗受讀者歡迎,頻頻詢問出版單行本的事宜。此番趁出書之際,先請呂潔樺小姐協助比對列印稿與修訂版,標示異文,譯者再對照修訂版,逐字逐句地修改前譯,以期忠於最新的版本,並方便有心人參照原文。對於列印稿有興趣的讀者,則可參考《人生》上的中譯。
初版除了序言和書末的專有名詞之外,內文分為修行(Practice)、哲學與教義(Philosophy and Doctrine)、社會議題(Social Issues)三部分,各為十六、十二、十篇,總共三十八篇。列印稿略去原書第一篇,總計三十七篇。修訂版將內文重新分類、排序,分為佛法(Buddhadharma)、修行與日常生活(Practice and Daily Life)兩部分,各為十五及十九篇,總共三十四篇。
相較於初版、列印稿,修訂版的英文更洗練,條理更清晰,版面更清爽,可以看出編輯的用心與專業。例如,〈知識障礙修行?〉中有關兩個喇嘛的故事,只是刪去幾個字,就顯得合理許多;〈禪病〉全盤調整順序,條理更為順暢。有些修訂不限於同一篇,如原先〈日常生活中的修行〉結尾有關業力的問答,修訂版改納入〈業〉;原先〈日常生活中的修行〉結尾的問答,改納入〈每日打坐之道〉,都更適得其所。
若干篇名的更動,如〈你是佛教徒嗎?〉改為〈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師生關係的重要〉改為〈老師的重要〉,〈禪與心理分析〉改為〈禪與心理治療〉,〈文化與歷史對禪的影響〉改為〈禪與民族文化〉,〈老年人的禪修〉改為〈禪修與老年人〉,〈開悟值得嗎?〉改為〈開悟持久嗎?〉,都更顯得貼切。此外,編輯固然添加了〈有情眾生〉一篇,但為了精簡篇幅,也刪去了五篇(〈禮佛〉、〈夢〉、〈佛教與墮胎〉、〈安樂死與自殺〉、〈佛教、道德與醫學科技〉),少數內文或因國情不同,或因英文讀者興趣不高,也有刪節。
中文本既然沒有篇幅上的嚴格限制,當然以充分呈現師父的原意為依歸,因此納入先後兩個版本的序言,添加〈有情眾生〉一篇,將修訂版刪去的四篇依列印稿譯出,做為附錄,並以「譯案」註明版本中較重大的異文(如,納入初版中具參考價值、卻被修訂版所刪除者),至於文句的修訂因過於繁瑣,則不特別註明。讀者比對先後版本,便知分曉。
總之,《禪的智慧》中文版已不只是翻譯,而是比對、校勘、綜合不同版本,探求師父原意、考量讀者需求的成果,既有修訂版內容的增添、條理的通暢、文字的精要,又保留了初版值得參考之處。至於聖嚴師父為中文本撰寫的序言,更是此書的特色。因此,中文本比英文的任何一個版本都更豐富。
由於《禪的智慧》先後有三個英文版本,本書出版前又另有中譯連載,特此說明,並邀請有緣人共享禪的智慧。
臺北南港
二○○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英文版第一版序〉 聖嚴法師
這本書費時八年而成。我從臺灣來到美國,開始指導西方人禪修之後不久,弟子們就決定出版一份通訊和雜誌(譯案:即《禪》雜誌)。那是在一九七九年。自那之後,禪中心逐漸發展,我們出版了許多書,其他的刊物也有成長。
一九八四年,當時的編輯建議我們在雜誌上開闢一個「法見」(Dharma View)的專欄,由弟子向我提出有關修行或哲學方面的問題,專欄的形式就類似:你所想了解、卻沒機會去問的有關禪的問題。我記得第一個問題就是:「佛教對於自我的觀念如何?」我可以用一句話就回答了,如果那樣的話,這個專欄當時就告終了。然而,我決定更仔細地回答。自那之後,弟子針對許多的議題提出了許多的問題。
在佛陀的時代,有些人不能或不願接受他的全部教誨。這不是說佛陀值得懷疑,而是說懷疑是人之常情。再者,有些事情如果沒有直接的體驗,實在很難、甚至不可能了解。
我和弟子之間也有類似的情況。到了某個時候,心中有疑的弟子要求我更仔細地解釋佛法。在這之前,弟子都把我所說的話當成金科玉律般的真理。其實,這種態度是有問題的。由於我通常是透過口譯和西方人溝通,有些意思在翻譯中會失去。比方說,如果口譯沒有正確地傳達發問者心裡的問題,就可能誤導,產生完全不同的回答。如果弟子不問我,到頭來可能得到的是錯誤的訊息。幸運的是,弟子在我的回答不清楚時會詢問我,請我澄清,舉出例證,讓事情不致顯得那麼神祕或抽象。其實,他們愈是要求我解釋清楚,就愈對所有的人有益。因此,我感激我的弟子們。
我沒有自誇已經開悟,我不是無所不知,也不是西方文化的專家。我是佛教的法師,承襲了禪宗兩個宗派(曹洞宗與臨濟宗)的傳承,因此人們認為我是禪師。由於我具有佛教的文學博士,發表過有關佛法的學術著作,所以也被認為是學者。我沒有宣稱我的答案是終極的真理,因為沒有任何回答能表達那種真理。然而,禪是普遍的,超越了時空的文化差異。因此,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存在於西方。我相信我的回答沒有違背基本的佛教原則。
佛法不變,但能適應不同的文化和時代。只不過未開悟的人執著於佛法表達的方式,那就像愚人把指月的手指誤認為月亮一樣。
到這裡為止,我談的都是佛教。我了解在美國有許多人相信禪和佛教多少有些分離。我這裡要強調:禪就是佛教,禪是修行佛法的一個方式。也許由於禪的直截了當,使人們認為它有異於佛教。我希望這個誤解能得到澄清。
「法見」這個專欄在《禪》雜誌逐篇刊出多年,並未依照特定順序。然而,為了組織與清晰的緣故,此番結集出書時,編輯決定把這些文章分為「修行」、「哲學與教義」、「社會議題」三大類。這些類別是問題所觸及的範圍。當然,其中有彼此跨越之處。每篇文章自成單元,但也有彼此相關之處。因此,這本書不必從頭讀到尾,也不必按照順序閱讀。
我知道本書沒有觸及所有的議題。我們曾經決定要不要出版這些材料。本來可以等得更久,但顯然我們處理不完那些層出不窮的問題。如果將來有人詢問更多的問題,也許會出版續集。同時,我希望這些文章能幫著回答讀者的一些問題。我相信他們會提出更多的問題。我也確信有些人會不同意我的回答。那也很好。我不願意把佛法強加在任何人身上。
文章試閱
【業】
●問:當我承受到以往行動的後果時,那個業力是否就消失了?
師:一直到超脫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時,業力才會消失。承受到行動的後果時,業力並未消失,而是改變。業力就像山上沖下來的水,遇到石頭時會改變方向,繼續向前流,直到流入大海。同樣地,承受到以往行動的後果時,業力也會改變方向。
●問:如果這樣的話,下面這種說法就是錯的:每次在人生中受苦,就已經消了一些以往的惡業。
師:不,還是可以那麼說。在受苦之後,業力依然存在,但形式卻已改變。換句話說,業不像一批批好行動、壞行動一樣等著要現前,而是整個的業力。因此,如果體驗到某些壞事,那是以往行為的結果,而業也隨之改變。體驗到好事時,道理也是一樣。
●問:業與言語或行動之後的意圖關係密切。沒有開悟的人,可不可能控制自己的意圖和意願,到達不造業的程度?
師:有可能,但是很困難。我想你會無法與其他人互動。沒有意願之下所說的話或所做的行動並不會造業。然而,你要是不想說話或行動,那又怎麼會去說話或行動呢?
●問:如果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殺生呢?比方說,我在黑夜裡開車經過黑暗的街道,一隻貓在我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跑到我車下。這樣算是造業了嗎?
師:首先,是你自己選擇開車的。其次,會發生那種情況既是因為因緣,也是因為你的業和那隻貓的業。因此,軋死貓是造了業,但和有意殺死那隻貓比起來,業比較輕。
●問:飄忽不定的思想會造業嗎?
師:不會。自由來來去去的思想並不造業。只有來自意願的思想會造業。但這種業比語言和行動所造的業要輕。
●問:如果有意選擇思考自己的修行方法或者眾生的利益,那會造業嗎?
師:會的,那會造善業。
●問:如果炸彈落到這個城市,不會是因為我個人的報應。那是否牽涉到共業?
師:共業是存在的。如果炸彈落到這個城市,大家都受難。所以應該把它理解為共業的報應,也就是我們所有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都造了同樣的業,而在此時對我們來說業力同時成熟。
我們並不分擔別人的業,每個人都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然而,一個後果確實有可能處置了許多人的業。
【因果】
●問:因果與業是否相似?
師:業意謂著力量或行動。業必然與因果有關,因為行動有力量,可以造成結果。其實,十二因緣有時被稱為來自業力的十二因緣。
●問:那麼物理現象呢?純粹的物理現象,如白雲飄過天空,是因緣和因果所生,但似乎與業力沒有任何關係。業力似乎指的是與眾生有關的行動。
師:這個世界的存在,或者說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存在,這個事實本身是因為眾生的業力。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眾生的業力,世間沒有純粹的物理現象。
●問:這使我想到相對論,我所謂的相對論,一方面是愛因斯坦的觀念,一方面是一般的觀念;換句話說,此之為此是因為彼之為彼。沒有任何東西是單獨存在或由自己形成的,所有的現象都依賴因緣、因果以及眾生的業力。這種說法正確嗎?
師:正確。因緣是在時間、空間上的作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萬物之所以動作,是相對於其他的事物。對於這個說法,佛教並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某件事在轉變、作用,那是因為在時間上、空間上受其他現象的影響。而這件事也會在時間上、空間上影響其他事物。
●問:我記得聽您說過「因緣是空,但因果不空」,這是什麼意思?
師:所有因緣的產生是由於其他的因緣,它們是無常的,一直在改變,因此我們說因緣是空。就因果來說,這就是前後的關係。對眾生來說有因果,對諸佛來說沒有因果。之所以不再有因果,是因為諸佛沒有自我中心,不以自我的角度來看待任何事情。事情依然會發生在諸佛身上,但諸佛並不把它們視為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把所有事情都看作是空的。相反地,眾生無法以這種方式來看世界,因此依然把發生在身上的事當成是自己以往的業力所致。
釋迦牟尼佛曾活在這個娑婆世界,和人、環境互動。眾生以他們的方式來看這件事,而說佛陀做了善事、傳授佛法、濟度眾生。但佛陀並不以這種方式來看,而只是很自然地做。佛陀的出發點是智慧,而不是自我中心。
佛陀成道後,依然體驗到身體的疼痛。眾生會認為佛陀之所以受苦,是由於因緣和以往的業;但是對佛陀而言,由於他不再感受到自我,在心理上並不會受苦,只有在肉體上體驗到疼痛。
●問:因緣能否控制?能否藉著操縱因緣而直接控制自己的人生?
師:《華嚴經》說:萬法唯心造。如果我們的心改變,因緣也會隨著改變。不管心往何處轉變,因緣也會隨著轉變;態度改變,感受也會改變。如果不努力改變生命和心靈,就會被自己以往造作的行為、意念所影響。如果我們採用佛法來看世界,那麼因緣就會轉變方向,生命中的事物也會改變。
●問:但是在生命中,有時感受到自己的惡業很強,以致無法減輕痛苦。我們能否減輕惡業,以改變我們人生的因緣?
師:的確,有時業力強大,個人無法控制自己,也無法擺脫已陷入的煩惱。這可能是由於以往許多的行為累積而成,而現在因緣成熟,所以這些累積的業力一次現前。這也可能意謂一時造下很深重的惡業,而現在因緣成熟,惡果現前。這種情況發生時,就像洪水氾濫,除了隨波逐流,別無他法。
避免、減輕這種惡業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惡果現前、因緣完全成熟之前,先採取行動。用先前的比喻來說,看到洪水來了,就走避高地,那麼洪水的影響就不致那麼大。要避免惡業現前,可以藉著精進修行,懺悔往昔的惡行,多多行善—供養、布施、行善。從做這些善事所累積的功德以及修行的力量,有助於減輕或消除惡業。
當然,如果你是真正的禪修者,就能明確知道煩惱就是煩惱。真正的修行者會努力在任何順境、逆境中都維持泰然自若。然而,受過洪水之困的人都知道,在那個時候要維持個人的修行和泰然自若,是很大的挑戰。
【慈悲】
●問:隨時都嘗試著要慈悲,可能成為心理負擔,尤其必須腦子裡時時提醒自己這麼做時。那會不會穿透我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我們能一直都想到別人嗎?即使上廁所也想到別人?那會變得很有壓力。有沒有其他的方式?
師:你忘了我前面所說的。不要做會讓自己覺得緊張、疲憊或難受的事。如果時時鞭策自己,對於別人和自己都沒有好處,盡可能地用心留意。以打坐為支持的訓練,以佛法為指導的準則,慈悲自然會增長。盡力而為,但不要勉強。
【夢】
●問:我曾讀到一篇文章,有一個人夢見三十年後的自己給他一些忠告。這個人也說,他和太太曾做過同樣的夢。這有可能嗎?
師:當然,這些例子都是可能的,但有意義嗎?這些故事大多只是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因為它們很新奇。大多數人既無法控制夢,也無法正確的解夢。
我認識一位婦女,她在夢中看見一個怪房間中擺著一具蓋著的棺材。兩年後她父親去世,就擺在同樣的房間、同樣的棺材裡。這是個有趣的故事,但有什麼用呢?我想,你可以把這種夢稱為預示,但這位婦女一直到事實發生後,才知道那個夢的意義,根本束手無策。如果她知道夢是有關自己父親的事,又能怎麼辦?她既不知道時間、地點,也不知道父親會如何去世。
身為禪修者,不該執著或太重視夢——因為我們醒著的世界已經夠夢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