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拜佛禪

原文書名:Chan in Prostrating to the Buddha


9789575988685拜佛禪
  • 產品代碼:

    9789575988685
  • 系列名稱:

    智慧人38
  • 系列編號:

    1111110381
  • 定價:

    380元
  • 作者:

    法鼓文化編輯部
  • 頁數:

    336頁
  • 開數:

    15x21x1.6
  • 裝訂:

  • 上市日:

    20201116
  • 出版日:

    20201116
  •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CIP:

    226.65
  • 市場分類:

    佛教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宗教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 拜佛,是最適合現代人作為調身、調心的修行方法。
☆ 能培養專注力、覺照力,是一種動態的禪修。

每一次的禮拜,心,都是很虔誠、很恭敬,你的動作就會很柔和。因為心很虔誠很恭敬的時候,一定是柔軟的,甚至可以直覺的,與佛菩薩的心相應,與所禮拜對象的心相應。

拜佛,是禪修方法中,動態用功的方式和技巧。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對禪的完整系統、次第的運作,有比較全面的認知,修禪的時候,就能安住當下、安心用功。

我們現在用的,其實是聖嚴法師的教導,在用功時要作意,還有一些方法的運作,這些都是技巧、善巧方便。把握住原則,方法用得好,又能融會貫通,就能時時保持在用功的狀態。

當身體由緊轉鬆、心念由亂到定;當禮佛的動作由粗轉細,達到禮敬一致、內外無別;就能身心統一、默照同時、定慧一體。

禪修,就成了生命的全部,整個生活、整個生命都在禪修,都是禪!

作者簡介


釋繼程

一九五五年生於馬來西亞,一九七八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臺灣松山寺受具足戒,並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進修。期間曾親近印順長老、星雲法師,並於聖嚴法師門下修習禪法,成為法子。

返回馬來西亞後,曾閉關一千日;出關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曾擔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佛教僧伽總會副主席等職;並創辦主持大專佛青生活營、教師佛學生活營、靜七、大專靜七、精進靜七、禪十等禪修課程。近年並前往臺、美、歐等地,指導禪修活動。

著作甚豐,約七十種,於法鼓文化出版的有開示錄:《小止觀講記》、《六妙門講記》、《百法明門論講錄》、《生活中的菩提——淨行品講錄》、《心經的智慧》、《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禪心默照》、《禪門過關——僧伽靜七開示錄》、《禪門直心》、《老實是禪》、《禪觀生死》、《壇經講記》、《修行要義》、《禪悟之道》,散文:《花花世界》、《爾然小品》、《日日好日》、《船到橋頭》、《禪味六十》、《默照365》等,並創作現代佛曲歌詞逾百首。

書籍目錄


〔自序〕拜佛禪
〈第一篇〉一心禮敬
(二○一五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四日 僧眾結夏.禪十四)
清明覺照
虔誠恭敬
禮敬一致
方法層次
只管禮拜
大地的心
謙虛慚愧
拜佛是誰
超越局限
直透心源
事理交融
發願迴向

〈第二篇〉感恩報恩
(二○一七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 僧眾結夏.禪十四)
動靜調和
崇敬禮拜
調伏我慢
感恩善緣
信念堅定
得樂離苦
貼近大地
自覺心性
動靜相融
功德無量

〈第三篇〉禪心拜佛
(二○一八年六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 僧眾結夏.禪十四)
拜佛方法
拜佛種類
無相禮拜
身心統一
靜態中心
貫通動靜
安住流動
調和睡眠
回到方法
內外增上
空性智慧

〈第四篇〉禪悅自在
(二○一九年六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僧眾結夏.禪十四)
靜坐調身
抽離止靜
正知正行
調和凝聚
安定喜樂
正念念佛
制心一處
專注覺照
觸境不動
默照同時
能所泯滅
大慈大悲
自性清淨

文章試閱


方法層次

當我們的工夫用上時
很自然地
我們的身心就有了一致的禮敬
最內在的是尊敬自己
所以會自然地流露出一種禮儀

在應對任何外境的時候
包括與其他人相處互動的時候
也能夠以適當的禮儀相互對待
而且發自內心
有一種恭敬的態度
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很自然地
就會流露出來

我們的身體
開始比較粗比較散
有時會覺得比較濁重
禮拜的時候
動作可能也比較散比較粗
也常常懸有很多的雜念
內和外都還不具足敬和禮
但是我們在練習
在學習在用功
把比較粗比較散的身體
收攝回來

在禮拜的時候放鬆
把禮拜的速度稍微放慢
讓這個動作更加柔和
身體放鬆動作柔和的時候
就會感覺身體比較輕安


完全放在動作上
清楚地覺照
用心地專注
每一個動作
從粗到細
每一個過程
都讓它清楚


完全專注在動作上
身體慢了
我們的心
也放慢下來

過程中
要能夠練習怎麼去放鬆
去調和
從比較大動作的覺察
到比較細微動作的覺照
心就愈來愈貼近動作
直到心和動作是一致的

能夠做到心和身的一致
就會發覺這個時候
不管身體處在什麼狀態
即使動作比較快了
心的覺照和專注的作用
還是清清楚楚
安安定定的

方法用上了
工夫就連貫持續
但心不能急
不急著要趕快地做到
而是回到當下的
身心狀態 身心因緣
去用方法

所以需要把自己的
身體放得鬆
動作調得慢
就順著自己當下的狀態來調
但是內攝的心
還是時時地照見
身體的每一個過程
每一個動作
從粗到細

慢慢地拜
清清楚楚地拜
拜下去了
還沒有起來
也是清清楚楚地
起來的時候
也是慢慢地起來
也是清清楚楚地起來

站穩了
心繼續
清清楚楚地
照見自己的全身(摘錄)
大地的心

把我們的頭放下來
放到地面上
一方面
是表達我們對禮拜對象的
一種虔誠恭敬
也表達我們內心的
一種謙卑


是我們最高的部位
把它放下來
放到與我們的腳
也就是身體最低的部位
所接觸的地面
讓它平等
減輕我們高慢的心

所有的一切
都由大地在承載著
平時我們習慣了
也就覺得理所當然吧
習以為常吧
我們也知道
全部人的生活都在大地上
我們生活中所有好好壞壞的
都是大地在承載著

習以為常
我們習慣的
就不懂得去珍惜
很多的破壞傷害
就在我們的慣性中造成了
過程中
理所當然地都沒有去覺察

我們也發覺
大地
好像就默默地在承受
大地的心
知道這是它的本性
沒有條件
毫無因緣地接受

菩薩的心
也是如此

但是
我們發覺到
很多我們造成的破壞和傷害
最後又回到我們自己本身
這不是大地的反撲
而是我們的業報

大地的心
可以沒有條件地接受
但是破壞傷害
會累積一種負面的能量
到一定的程度時
它就反撲到造作人的身上

菩薩度眾生的時候
可以承載一切
沒有條件
沒有任何的因緣
但是眾生能不能得度
要看眾生的業報

我們容易有一種
只有一世的心理
甚至有時候
一種僥倖占便宜的心態
以為大地可以承受一切
就不斷地造成這個破壞
以為菩薩度眾生沒有條件
就不斷地想去占便宜

如是因 如是果
造成的傷害 破壞的因
自然就會有這個果報顯現
所以
體會大地的心
體會菩薩的心
就要學習承載的這種力量

心和大地相應了
心和菩薩的心相應了
不只是不再破壞傷害
也可以像大地和菩薩一樣
去承載
沒有條件 沒有因緣

度眾生的時候
才能夠無限地包容
所做的
才是善因善緣
正因正緣(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