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信解行證入華嚴:華嚴經法要

原文書名:


9789575989347信解行證入華嚴:華嚴經法要
  • 產品代碼:

    9789575989347
  • 系列名稱:

    智慧人44
  • 系列編號:

    1111110441
  • 定價:

    480元
  • 作者:

    陳琪瑛
  • 頁數:

    432頁
  • 開數:

    15x21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117
  • 出版日:

    20220117
  •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CIP:

    221.23
  • 市場分類:

    佛教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宗教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讀華嚴,方知佛家富貴!

富貴的《華嚴經》是難得窺見無盡法界的經典。
內容闡述「佛境界」與「成佛的方法」,
廣大富麗、神聖莊嚴、圓融無礙、不可思議,
此生不讀一回,甚是可惜!

本書導讀整部《華嚴經》,容易閱讀,
文筆鋪排令人感受到華嚴世界的情境與風華,
猶如一本深入淺出的現代小華嚴。


《華嚴經》每一場法會都是驚人的空間廣度,而且萬法相通互融,非孤立隔絕,佛境界的廣大無礙、重重無盡,令參與華嚴盛會的菩薩聖眾各個驚豔。

在佛光照耀的漸次增廣中,菩薩聖眾隨光之散射,信心漸勝,終令起信者的心量開廣無盡。

然而隨光遍觀無盡法界,卻見唯有能觀的心在。迴觀能觀的心,亦無內外,內外無礙,方入十住初心。

看似複雜難懂的《華嚴經》,若從本經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架構來掌握,就能胸有成竹,慢慢得入華嚴境界。而且本經不是空談玄理的天書,其實是實實在在的修行寶典,作者在長年研讀華嚴的過程中,對修行之路益發清楚明白而堅定篤實,彷彿有了修道地圖,了然於胸。

本書的撰寫方式,大章節以「信、解、行、證」四分來建構,一方面合乎經文的脈絡,一方面豁顯華嚴修行次第的總原則。內容則是從各品的核心觀念、修行法門、蘊涵法義等等一品一品地導讀《華嚴經》,同時介紹如何將華嚴的智慧運用在生活中,各章並輔以「華嚴小百科」,分享有關《華嚴經》的佛教術語。

本書主要是依據華嚴四祖澄觀大師的《疏鈔》和李通玄長者的《新華嚴經論》,其中的十地階位特別參考引用印順導師的解說,導師以平淺的語言將登地菩薩修行的方法、奧祕,解析得清楚明白、淺顯易懂,亦為參考依據。


作者簡介


陳琪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宿具華嚴慧根,自從讀誦《華嚴經》之後,即對華嚴心有獨鍾,碩博士論文皆以《華嚴經》為研究主題。多年來在華嚴蓮社的華嚴專宗研究所開演五十三參,同時也在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及法鼓山中山精舍講授華嚴。尤其在中山精舍對學佛大眾細講五十三參,聞法大眾愈聽愈有滋味,場場爆滿,週週嘉惠現場一、二百人聞法歡喜,悠遊華嚴世界。
著有《尋找善知識:《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華嚴經》的空間美學:以〈入法界品〉為主》等。


書籍目錄


〈推薦讚文〉賢度法師
〈導讀〉好好讀華嚴,讀華嚴好好 李治華
〈自序〉無盡法藏《華嚴經》

總論
《華嚴經》的結構──信解行證
《華嚴經》的七處九會──赴華嚴海會聽佛菩薩說法

第一部 信
第一會
佛陀的神祕花園──第一〈世主妙嚴品〉
 菩提樹下現瑞相──第二〈如來現相品〉
普賢廣大功德海──第三〈普賢三昧品〉
佛海.眾生海.大悲行海──第四〈世界成就品〉
華藏世界海──第五〈華藏世界品〉
毘盧遮那佛的本生故事──第六〈毘盧遮那品〉

第二部 解
第二會
從萬德洪名起修──第七〈如來名號品〉
由世間到出世間──第八〈四聖諦品〉
啟動自性的光明──第九〈光明覺品〉
斷疑生智信──第十〈菩薩問明品〉
眾生無盡.我願無窮──第十一〈淨行品〉
成佛的基礎:淨信而發心──第十二〈賢首品〉
 
第三會
初住,生命的覺醒──第十三〈昇須彌山頂品〉
讚佛甚深功德海──第十四〈須彌頂上偈讚品〉
見性、發心、安住──第十五〈十住品〉
風行於空中──第十六〈梵行品〉
發心,就開悟了──第十七〈初發心功德品〉
於世無依無退怯──第十八〈明法品〉
 
第四會
一切唯心造──第十九〈昇夜摩天宮品〉
第二十〈夜摩宮中偈讚品〉
菩薩心腸菩薩行──第二十一〈十行品〉
華嚴行海無盡藏──第二十二〈十無盡藏品〉
 
第五會
迴向供養諸如來──第二十三〈升兜率天宮品〉
讓心發光、發熱──第二十四〈兜率宮中偈讚品〉
迴向如風行於空──第二十五〈十迴向品〉
 
第六會
如空中風相──第二十六〈十地品〉
歡喜捨得的初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離垢清涼的二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初綻智光的三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慧光熾焰的四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難修難勝的五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勝智現前的六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方便遠行的七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如如不動的八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善慧說法的九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法雲灌頂的十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第七會
等覺菩薩之三昧大定──第二十七〈十定品〉
神妙難測的智通──第二十八〈十通品〉
忍.忍.忍──第二十九〈十忍品〉
不可說不可說──第三十〈阿僧祇品〉
功德大.法界沐恩波──第三十一〈壽量品〉
           第三十二〈諸菩薩住處品〉
妙不可言而略言──第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
佛身相海無窮盡──第三十四〈如來十身相海品〉
小中盡見無限──第三十五〈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圓滿普賢願──第三十六〈普賢行品〉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第三十七〈如來出現品〉

第三部 行
第八會
行行重行行──第三十八〈離世間品〉

第四部 證
第九會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三十九〈入法界品〉
廣大行願無量境──第四十〈普賢行願品〉

【拉頁】攝大經七處九會三十九品為四分五周因果

推薦序/導讀/自序


好好讀華嚴,讀華嚴好好
李治華(華梵大學佛學系前主任、佛教藝術學系教師)

《大方廣佛華嚴經》有「經王」的美譽,古德云:「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富貴的《華嚴經》以描寫佛境界與菩薩入佛境界為特色,佛菩薩的境界,廣大富麗、神聖莊嚴、圓融無礙、不可思議。

《華嚴經》的浩瀚高深,令人嚮往,但也常令許多學佛者卻步。幸而琪瑛老師能夠活靈活現地講演與撰述華嚴,讓華嚴變成好好讀,讓大眾得以好好用心讀華嚴,品嘗研讀華嚴的殊勝美好。

琪瑛老師的著作屢受好評,不僅可做為解讀華嚴深奧玄理的引導,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文筆鋪排得以令人感受到《華嚴經》的情境與風華。研讀大部《華嚴經》,尤其對現代人而言,常是困難而欠缺耐心的;但《信解行證入華嚴—華嚴經法要》卻容易閱讀,猶如一本深入淺出的現代小華嚴,循循善誘引導讀者進入華嚴大海。本書的特色略拈數點:

一、標題引人入勝

本書中各單元的標題生動活潑,有畫龍點睛之效,如:佛陀的神祕花園—第一〈世主妙嚴品〉,從萬德洪名起修—第七〈如來名號品〉,啟動自性的光明—第九〈光明覺品〉,菩薩心腸菩薩行—第二十一〈十行品〉,華嚴行海無盡藏—第二十二〈十無盡藏品〉,迴向如風行於空—第二十五〈十迴向品〉,神妙難測的智通—第二十八〈十通品〉,佛身相海無窮盡—第三十四〈如來十身相海品〉,廣大行願無量境—第四十〈普賢行願品〉。

二、詮解達古通今

本書以流通普遍的《華嚴經》為藍本:唐譯八十卷《華嚴經》,末後附加出自四十卷《華嚴經》的「普賢十大願王」。古德註解則依《華嚴經》的權威大家清涼澄觀國師《疏鈔》、李通玄長者《新華嚴經論》為指南,再輔以現代思維與文化,如:近代科學主義、水結晶實驗、瀕死經驗、冥想和平實驗、心理能量檢測、現代社會心態等等,解說華嚴達古通今,深入淺出,崇尚活讀活用佛經。

三、常引精彩經文

透過品味經文可帶人神遊佛境界,如:「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處此菩提座。」「十方剎海叵思議,佛無量劫皆嚴淨,為化眾生使成熟,出興一切諸國土。」「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四、用心著墨十地

《華嚴經》八十卷三十九品中,〈十地品〉具有單獨流通本,稱為《十地經》,開示菩薩道最重要的十地階段,〈十地品〉是讀通整部《華嚴經》的基礎,古代有專講十地的地論宗、地論學,可見十地的重要。〈十地品〉共六卷經,但在《信解行證入華嚴—華嚴經法要》書中竟占到全書六分之一的篇幅,可見本書對〈十地品〉的用心著墨,即如書中十地的名稱:歡喜捨得的初地菩薩、離垢清涼的二地菩薩……,一一都別具心裁。而也唯有通曉十地的五乘十度法門,才能掌握住《華嚴經》全經的骨幹脈絡。

五、濃縮〈入法界品〉

《華嚴經》最後的〈入法界品〉有二十一卷,本書中卻只有短短一篇的精華濃縮,不過書中在解說〈十住品〉中,每個階位都與善財參訪對照解說,有理念、亦有事例,成為前後經文互相呼應的示範例證。當然,琪瑛老師另有兩本〈入法界品〉的專書,讀者欲詳,自可查閱。

六、華嚴學小百科

本書每單元後附加小百科,選講相關佛學名相,讓讀者觀念更加清晰,詞條計有:華嚴經、華嚴經的版本、世主、華嚴放光、一真法界、剎海、因陀羅網、毘盧遮那佛、文殊菩薩、十信、一即一切、主伴圓明具德門、菩提心、信為道元功德母、灌頂、祕密隱顯俱成門、信滿成佛、淨行.梵行、念劫圓融、諸藏純雜具德門、行布不礙圓融、十行、無盡、最吉祥殿、一花一世界、雙迴向、鳥道、圓漸教、華嚴初祖杜順、華嚴二祖智儼、華嚴三祖法藏、華嚴四祖澄觀、法界緣起、十波羅蜜、三不退、力波羅蜜、十地、方網三昧、光網、大乘十喻、三大阿僧祇劫、微細相容安立門、十玄門、等覺、相好、普賢菩薩、性起、世出世間、入法界、七支供。

琪瑛老師大作《信解行證入華嚴—華嚴經法要》的出版,當能普惠眾多嚮往華嚴卻又難以入門之人,藉由此書漸能引人深入法海,期盼讀者都能夠歡喜來讀《華嚴經》,如《華嚴經.十地品》云:「如渴思冷水,如飢念美食,如病憶良藥,如蜂貪好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摘錄)

文章試閱


《華嚴經》起首六品,
以莊嚴浩瀚的佛境界華麗登場,
為服膺的人設下正確的終極密碼,
因為,信對了目標,就是射向完美的標的。

第一會

法會在佛陀始成正覺的摩竭提國菩提道場拉開序幕,
由因地圓滿的普賢菩薩代言佛果境界,
表徵果地不可說,因地可說。

佛陀的神祕花園——第一〈世主妙嚴品〉

佛陀的心性境界是什麼樣的風光?是無雲晴空?還是虹彩炫麗?

覺悟者的心,對我們不覺的人來說,就像是一座神祕的基地,看似無事掛心頭,卻又似蘊藏了無盡寶藏。而《華嚴經》就是講述覺悟者「佛」的心性境界,本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即是形容佛的心性境界是座繁花盛開的大花園,其中第一品〈世主妙嚴品〉,更是直接鋪展佛成道時心地圓滿的莊嚴景象。佛境界為何以繁花盛開的富麗景象來形容?如何才能進入證悟者這神祕而繁花盛開的花園?

打開神祕花園的鑰匙——心

〈世主妙嚴品〉是《華嚴經》開卷之首的五卷經文,破題的場景,是從佛陀始成正覺展開。佛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時,其成道四周的凡塵景象,剎那間變幻為繁花莊嚴、玄妙神奇的不思議境界。這是佛陀極圓滿的神祕心境所擁有的巨大能量,故能啟動每一寸空間的光明本性,不清淨的穢土全面性地改頭換面,轉變成覺悟者燦爛芬芳的功德花園。

佛陀的神祕花園,瞬間呈現,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得見,能夠和佛陀一起走進神祕花園的關鍵密碼,不是高深淵博的佛學知識,也不是經驗豐厚的老參知見,而是清淨無染的真心。每個人都擁有這把鑰匙,或說,這座神祕花園,其實是每個人共同的花園,它一點都不神祕,只是我們不得其門而入,於是佛陀的花園變成美麗而遙不可及的夢幻國度!

《維摩詰經》亦有一段穢土變淨土的神蹟,並點明轉變的因素是「心淨則國土淨」。
佛開示舍利弗「心淨則國土淨」,舍利弗大為疑惑,因為心地清淨的世尊,他身處的娑婆世界並不是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而是黑山石沙、穢惡充滿的五濁惡世!
佛陀知悉舍利弗的心念,便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娑婆世界剎那間幻化成如來嚴淨的莊嚴國土,無量魔眾甚至看見自己坐在蓮華寶座上。

佛說:「我的國土本是如此,只是為了度化眾生,隨順煩惱眾生,示現不同的國土景象。如果是心地清淨的人,看見的國土景象就是清淨的。」

淨土與穢土的差別,就在於心,心清淨,不僅自己的依報世界隨之莊嚴,而且所見的一切國土世界,悉皆清淨莊嚴。

解開神祕花園的密意

佛陀神祕花園的關鍵密碼既然是心,也因此,佛陀花園的一切展相,不是為了莊嚴而顯相,而是蘊涵了深沉的意味—佛陀心地。佛陀心地有何玄機?

(一)大地

《華嚴經》在〈世主妙嚴品〉首先描繪大地的神變,此即密意之源: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大地就是心地,心地轉變了,外在世界的地景也就全幅改觀。佛成道時,整個大地轉變成金剛寶石,這是因為佛陀成就了金剛心,當心地猶如金剛般有著如如不動的堅定心地,修行之輪即能不斷前進,成就戒香芬馥、利他光明等的百花和果實。

於是,金剛寶地出現了相應的莊嚴物:璀璨寶物裝飾的輪子、芬芳燦爛的花朵,以及清淨的摩尼珠寶等,摩尼珠寶變現出無盡的寶物,如下雨般地無法計數,這些寶物不只綻放光明,並且流瀉出美妙的聲音,寶物羅織成網狀,以繽紛多彩的纓帶做為飾物垂掛在四周……。各種景象像海一樣的廣大豐富,無量無邊地顯現出來。

這些莊嚴景象,都是佛陀自性的功德寶藏,相應而現前,當內在心性全然清淨、了悟萬法皆是性空而緣起之時,即可於虛空中如幻影般地自在變現出功德法財!

(二)菩提樹

金剛心地是神祕花園的密意之源,菩提樹身則是鎮園之寶: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

佛陀的神變花園當中,最高大醒目又特殊的景觀,是佛成道的菩提樹。菩提樹表徵覺悟的智慧,意味著覺悟是所有修行功課中最重要、最莊嚴的成果。覺悟的心要像培養大樹般的枝葉繁茂,有著雄健壯大的覺知力,才能抵擋無明風雨的摧殘而依然屹立不搖。當菩提覺性威光赫奕,即能庇蔭眾生,利他而演說妙法。

(三)宮殿和師子座

園林景觀另一主要莊嚴物,是幻現的宮殿和師子座: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
其師子座,高廣妙好:摩尼為臺,蓮華為網……。」

宮殿象徵拔苦予樂的廣大慈悲,佛陀無始以來為了救度眾生而行難行之苦行,慈悲是成佛的必要條件,沒有慈悲心,無以成佛。成佛的目的是為了度眾,所以以師子座表徵說法度眾無所畏懼。宮殿與師子座,二者皆是利他的願行,並有無量功德為莊嚴物。

金剛心地、覺悟大樹、慈悲宮殿、說法法座,雖說是佛陀花園的主要景觀,但其實園中的一景一物,都是佛陀因地修行的花果展現,古德言:「一因行成一切嚴,或一切行成一嚴。」佛陀因地的德行萬千,故而幻現出繁花莊嚴的神祕花園!

神祕花園的主人

佛陀的神祕花園,首先談到金剛地,揭示心地工夫是成就佛境界最重要的基礎。其次說到菩提樹,說明覺悟是證果的因素。之後,展開了度眾的慈悲宮殿和說法法座,以及各種嚴麗而神妙的景象。在呈現佛陀依報莊嚴的境界之後,此品描繪佛陀正報的妙嚴:

「爾時,世尊處于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身遍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了法空寂。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覩;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

佛陀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光赫奕,超出一切,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佛陀在身、口、意三業的展現,都是廣大清淨。身:凡夫見佛是身處菩提樹下,未曾移動;然而佛陀的境界是身恆遍坐一切道場,充滿一切法界。口:一音演說,非僅一處一地的法音宣流,而是普順十方國土,無有障礙。意:智慧廣大,超越時空的障礙限制,遍過去、現在、未來,皆能普入,平等一味。

清淨平等的上首菩薩

佛陀的神祕花園,不是只有佛陀一人孤芳自賞,事實上是熱鬧非凡,除了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大眾,還有諸天神眾、天龍八部等四百多位上首神祇及無量神眾,群聚在這事事無礙的方寸之間,他們在佛陀證悟的巨大能量啟動之下,分別證得四十二類各自的解脫門,每位都以其生命解脫的獨到特質,在佛陀的神祕花園中,綻放最瑰麗的色彩,莊嚴佛陀生命圓滿的大花園。其中,上首菩薩所展現的生命精彩,是清淨平等:

「普賢菩薩摩訶薩、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諸波羅蜜悉已圓滿;慧眼明徹,等觀三世;……。」

菩薩以救度一切眾生為其慈悲利生的志業和行願,尤其是上首菩薩,已行無量廣大的利生事業。菩薩道是條難行道,發了大心想救護眾生,但在現實上常會遭遇挫折和失敗,甚至受到羞辱或殺害。而上首菩薩之所以能廣行菩薩行,不是他們沒有障礙,而是因為他們以清淨心、平等心、恭敬心對待一切。只有當心地是清淨、平等、恭敬的時候,才能體悟障礙不是障礙,反而會感恩障礙,轉障礙為善緣,成就圓滿周遍的一切賢善之行,所以上首菩薩當中,又以普賢普薩為首。

參與佛陀成道的菩薩大眾,成就了廣大清淨的普賢行,具足無量的功德和智慧,諸如:三昧清淨、辯才廣大、隨處現身、應根度眾……。這些廣大清淨的德行,都是從如來善根海生,曾與如來共集善根。眾生與佛皆是同一體性,所以當菩薩以清淨心、平等心而行菩薩道時,就通向了清淨平等的佛性大海,與覺悟的佛陀主伴圓明、共集善根。

除欲斷妄的天王諸神

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娑婆世界的眾生貪愛染重,佛陀在《楞嚴經》中開示,欲界天男女的貪愛,若是欲望愈少,則在天界的層次愈高;若能離欲證得四禪八定,則能離開欲界,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參與佛陀成道的諸天神眾,往昔都在一一諸佛證悟能量的感召下,已證得了清淨無染的三昧解脫境界:

「尸棄梵王,得普住十方道場中說法而所行清淨無染著解脫門;慧光梵王,得使一切眾生入禪三昧住解脫門;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議法解脫門……。」

諸天神眾示現去欲斷妄的清淨相,並於菩提樹下更加深入各自的解脫門。

生氣盎然的天龍八部

菩薩諸神所展現的都是神格性的清淨相,另有一類參與佛成道的大眾,則是極具個性的聖眾,即天龍八部:

「復有無量阿脩羅王,所謂:羅睺阿脩羅王、毘摩質多羅阿脩羅王、巧幻術阿
脩羅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諸煩惱。」

天、龍、夜叉每位都充滿了爆發性的生命力,凸顯佛性中的雜染相—貪、瞋、癡。個性、習氣這些雜染,一旦翻越,便躍入解脫門,成就菩提性德,展現出強而有力的雄健生命力。

【華嚴小百科】世主

「世主」即世間主,包括佛與各類世間之王。

華嚴宗認為,世間有三種:一是器世間,即物質世界,器世間主是指物質世界中的神祇,如:地神、水神、林神、山神等。二是眾生世間,又稱為有情世間,有情世間之主包括:天王、龍王、夜叉王等。三是智正覺世間,是指精神覺醒的聖眾,如來具有最高智慧,永離偏邪,深刻洞悉世間和出世間法,所以智正覺世間之主即是如來。

總之,世主包括山河大地一切神祇,也包括人王、天龍八部,以及佛菩薩等一切聖眾,而〈世主妙嚴品〉就是在說明一切世主的殊勝德行,都來莊嚴佛國淨土。換句話說,廣大莊嚴的佛境界,正是因為能夠含容各種不同類型的生命精彩,故能成其富貴嚴麗的華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