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5989354系列名稱:
聖嚴書院2系列編號:
1110300022定價:
180元作者:
聖嚴法師/口述相關作者:
梁寒衣/整理頁數:
160頁開數:
15x21x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11215出版日:
20211215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CIP:
略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念觀音,當下便有用,能寧靜、能安心。
聖嚴法師解說:觀音菩薩七種修行法門;
從身心觀照、禪定修行,到如何悟入自性,成就無上佛道!
觀世音菩薩如同一輪皎潔的明月,從孩提童蒙,至剃度成長,乃至為僧、為師,始終映照著我的生命,以及修行的途軌。
我如此一個普通的凡夫,只能以自己修行的法門,勸導大眾共同發心修持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自利利他。 ——聖嚴法師
【五蘊皆空,離一切苦】當痛苦煩惱無法解決,也不知何去何從之時
念觀音,當下便有用,當下便能寧靜、能安心。不一定需要有所求、有所感應——有所求念觀音,很好;無所求念觀音,那是平常修行、念自家珍寶,那更好!它是鍊心之道,練習「無著」、「無執」與「無求」。
忘了記數?也沒關係。若已養成習慣,日常已不斷、不住地念著,就毋須刻意再數。重點只是在於,?常安住于觀世音菩薩聖號中,讓菩薩聖號流灌一己的身、口、意。
當遇見得失、利害、瞋愛、毀譽等巨大煩惱的衝擊時,能於深刻的痛苦中,持念《心經》這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倘記不得那麼長,即記「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倘仍太長,則縮短為「五蘊皆空,離一切苦」。
五蘊皆空,離一切苦,一共僅有八個字,就把它當成咒語來念罷。於痛苦、煩惱,無法解決,也不知何去何從之時,即念這八個字。多念!多念!以信心而念、而持,苦即會少些,煩惱也將輕些。這是初步的狀況,非常有用!是我自身經驗過的。
【練習】耳朵變成吸音板
有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送過來便接受它,並不主動地尋找聲音,只是被動的,如同一隻吸音板一般——聲音到了板上,音就不見了,並不積澱、儲存於板上,也沒有反彈的作用。倘使有反彈的作用,那便不名為吸音板,而是「回音板」了。
練習將我們的耳朵變成一隻吸音板,便這麼聽著、聽著……大的聲音不要抗拒,小的聲音也不用拼命去追。只是這樣聽著,聽到多少算多少。
最重要的,不要給它任何「定名」,比如說這是女孩的叫聲,男孩以粗話罵人,狗在這邊吠,貓在那邊吵……也可能鳥啊、雞啊、牛啊,乃至於汽車聲、喇叭聲、電視、收音機、摩托車、冷氣機等各種各類的聲音都一齊充斥湧動,但是,不要給與任何名字,也不要分辨它。維持自己僅是一隻「吸音板」的角色,不尋找、追隨聲音,也不得與聲音作回應。
吸音板自身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聲音到了這裡,自然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了?因為我不產生第二個念頭,在想:「那是什麼聲音?該用什麼方式回應?」人家用粗話罵你,不要回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人家以甜言蜜語阿諛你,也無庸反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
只是了了分明,知道這是甜言蜜語,這是粗言惡語,這是欺騙的謊話……曉得這個聲音是什麼,卻在心裡不給它回應,那麼,便是一個真正會用功、會修行的人!
如此,外境種種喧囂、嘈雜,種種有毒素、不衛生的聲音皆不能污染、刺激、挑逗、誘惑你。隨時隨刻,你將是非常自在的,因之,我稱之為「享受」。
人們總是希望能享受優雅、優美的聲音,那令他們感到快樂。而我要說,練習這個法門的要點,只是以耳朵傾聽,心中不升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甚至連快樂都不要有。
不反應,其實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
那麼,記住罷!成為一隻吸音板,於眾聲喧嘩的現實中,你將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
以上是初步修行音聲法門,可以入淺定,可以避煩惱,但尚不能開智慧,不能得圓通。
念觀音,當下便有用,能寧靜、能安心。
聖嚴法師解說:觀音菩薩七種修行法門;
從身心觀照、禪定修行,到如何悟入自性,成就無上佛道!
觀世音菩薩如同一輪皎潔的明月,從孩提童蒙,至剃度成長,乃至為僧、為師,始終映照著我的生命,以及修行的途軌。
我如此一個普通的凡夫,只能以自己修行的法門,勸導大眾共同發心修持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自利利他。 ——聖嚴法師
【五蘊皆空,離一切苦】當痛苦煩惱無法解決,也不知何去何從之時
念觀音,當下便有用,當下便能寧靜、能安心。不一定需要有所求、有所感應——有所求念觀音,很好;無所求念觀音,那是平常修行、念自家珍寶,那更好!它是鍊心之道,練習「無著」、「無執」與「無求」。
忘了記數?也沒關係。若已養成習慣,日常已不斷、不住地念著,就毋須刻意再數。重點只是在於,?常安住于觀世音菩薩聖號中,讓菩薩聖號流灌一己的身、口、意。
當遇見得失、利害、瞋愛、毀譽等巨大煩惱的衝擊時,能於深刻的痛苦中,持念《心經》這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倘記不得那麼長,即記「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倘仍太長,則縮短為「五蘊皆空,離一切苦」。
五蘊皆空,離一切苦,一共僅有八個字,就把它當成咒語來念罷。於痛苦、煩惱,無法解決,也不知何去何從之時,即念這八個字。多念!多念!以信心而念、而持,苦即會少些,煩惱也將輕些。這是初步的狀況,非常有用!是我自身經驗過的。
【練習】耳朵變成吸音板
有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送過來便接受它,並不主動地尋找聲音,只是被動的,如同一隻吸音板一般——聲音到了板上,音就不見了,並不積澱、儲存於板上,也沒有反彈的作用。倘使有反彈的作用,那便不名為吸音板,而是「回音板」了。
練習將我們的耳朵變成一隻吸音板,便這麼聽著、聽著……大的聲音不要抗拒,小的聲音也不用拼命去追。只是這樣聽著,聽到多少算多少。
最重要的,不要給它任何「定名」,比如說這是女孩的叫聲,男孩以粗話罵人,狗在這邊吠,貓在那邊吵……也可能鳥啊、雞啊、牛啊,乃至於汽車聲、喇叭聲、電視、收音機、摩托車、冷氣機等各種各類的聲音都一齊充斥湧動,但是,不要給與任何名字,也不要分辨它。維持自己僅是一隻「吸音板」的角色,不尋找、追隨聲音,也不得與聲音作回應。
吸音板自身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聲音到了這裡,自然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了?因為我不產生第二個念頭,在想:「那是什麼聲音?該用什麼方式回應?」人家用粗話罵你,不要回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人家以甜言蜜語阿諛你,也無庸反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
只是了了分明,知道這是甜言蜜語,這是粗言惡語,這是欺騙的謊話……曉得這個聲音是什麼,卻在心裡不給它回應,那麼,便是一個真正會用功、會修行的人!
如此,外境種種喧囂、嘈雜,種種有毒素、不衛生的聲音皆不能污染、刺激、挑逗、誘惑你。隨時隨刻,你將是非常自在的,因之,我稱之為「享受」。
人們總是希望能享受優雅、優美的聲音,那令他們感到快樂。而我要說,練習這個法門的要點,只是以耳朵傾聽,心中不升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甚至連快樂都不要有。
不反應,其實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
那麼,記住罷!成為一隻吸音板,於眾聲喧嘩的現實中,你將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
以上是初步修行音聲法門,可以入淺定,可以避煩惱,但尚不能開智慧,不能得圓通。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梁寒衣
臺大外文系畢業。曾參與高棉、越南的難民救援工作;異域目睹的生存死亡觸發了她人道思考的寫作動機。作品由是格力獨具,風格釅烈。
由於出身禪門,修學因以禪宗為髓腦,華嚴大教為終極。目前蟄隱山中,修行、寫作,並擔任文學與禪學講座。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中篇推薦獎、《普門文學》小說獎。著有《上卡拉OK的驢子》、《赫!我是一條龍》、《黑夜裡不斷抽長的犬齒》、《一個年輕的死》、《將名字寫于水上》、《雪色青缽》、《水仙的炎鏡》、《迦陵之音》、《無涯歌》。
書籍目錄
自序
聞聲救難,度一切苦厄
認識觀世音菩薩
正信修學觀音精神
正信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差別
觀音法門的真實義涵
自利利他的七種法門
如吸音板的耳根訓練
《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
〈大悲咒〉與《大悲懺》
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照見五蘊皆空的法門
《心經》中的時空觀
《心經》的解脫觀
持誦聖號的法門
在家居士的修持之道
後記:江心上的月影
【附錄一】《心經》
【附錄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附錄三】《大悲懺》(含〈大悲咒〉)
文章試閱
【江心上的月影】
千江有水千江月──之於我,觀世音菩薩如同一輪皎潔的明月一般,從孩提童蒙,至剃度成長,乃至為僧、為師,始終映照著一己的生命,以及修行的途軌。
塑個又大又美的觀音
我孩提的家鄉,坐落於長江北岸南通縣狼山廣教寺山腳下不遠的地方。那裡,歷煎中國長期的動亂與解體,生命總處在一種「共相」的貧窮與慘迫中──地主窮,而無片土片牆的佃農更窮。在貧陋寒傖的鄉下,村人泰半目不識丁,所接觸的宗教,大抵也是佛、神、仙、鬼混融、混合的一種民俗信仰。
也許,正因為貧迫窮傖,以致,之於一種遙遠的「淨土」,一種超越現世現實的「撫慰」與「拔濟」,更有著一類本能的渴望與期待。我那小小的、文盲充滿的偏野小村,竟流行起一項「觀音會」來──究竟是由誰起頭?誰來組織、結構的呢?早已無從追溯。然而,那裡似乎「福至心靈」一般,幾十戶人家,共組了一個「觀音會」,也共用了同一幅民間木刻版印、看來十分粗潦的「觀音畫像」。每屆一定的時光,便將觀音畫像請出,放在負責主事的「東道主」廳堂上,左近鄰居的婦女們,便攜兒帶女,一起持誦《觀音經》。這樣年年輪序著,又像家庭集合,又像婦女聚會似地,每輪到誰,便將觀音像掛在那家堂壁上。
許是觀音的女性形象畢竟最能打動同體女性的情感罷。小小的村子,竟然人人都修,婦女都會,便連不識字的祖母、母親也都琅琅上口,能背誦起《心經》與《觀音經》。
也怕是同樣的緣故罷。那裡,還流行著一樣獨特的風俗,就是「豆腐會」──一旦有人謝世,村人並不直接露骨地稱「人死」,而改喚為「吃豆腐」。因為凡是殯喪的人家,一律都是準備「豆腐齋」的。即是以豆腐為主,加上海帶、蘿蔔、野蔬等,略略四、五樣清簡的齋菜;不分哪家,都是如此。
以致,聽到大人口耳相傳著:「到某某家『吃豆腐』!」便知道,那家有人去世了。
「吃豆腐」一詞,即成為一種樸厚的轉折──根生大地一般,有一點悲傷、觸動,卻有著另樣的親厚、明亮與溫煦。生與死、樂與憂,童年的記憶便交織於「觀音會」與「豆腐會」中。
塑像的觀音珍貴而耗資,貧苦的鄉下根本不容許有一尊。兒時,跟隨母親去「觀音會」,每每望著堂上所掛的粗糙、粗潦的觀音畫像,便發獃著想:「這觀音像好難看喔!等我長大,一定要塑一個又大又美的觀音。」
當然想做和尚
回回這樣獃想著,也未究竟深意。時光悠悠過去,十三歲那年,一場大雨卻改變了自己的生命與生涯。那個夏日,一位戴姓鄰居剛自江北狼山遊歷歸來,踅經我家門口,卻遇見一場急雨。他進入我家避雨,一眼望見我,就想起狼山「廣教寺」方丈託他在江南找一個小和尚的事,便探問母親心意。
「你想做和尚嗎?」母親轉頭,以玩笑的口吻問我。
「好啊!當然想做。」我不假思索,也不知道什麼叫作「和尚」,即答道。
母親楞了半晌,最後,仍將我的生辰八字,交給戴姓鄰居,以便方丈於佛前徵詢請示。
我於是到了狼山,出家,做了沙彌。
狼山,是自己與觀世音的另一緣起罷!
持誦觀世音,智慧大開
幼時的我,體弱而又智弱。入了狼山,做為一名沙彌,除了早晚課誦、撞鐘擊鼓,還要清潔環境、打掃庭院、整理廚廁,為老僧們洗衣裳、倒夜壺。以致,雖請了兩位老師授課,仍感到學習的困頓與遲騃。更艱難的是,每日得拜《八十八佛洪名寶懺》,且八十八尊,得按著次序前後,一尊都不許錯漏,也不許失誤。之於一個乍入佛門的孩子,那不啻是一個駭人的挑戰!師父對我說:「拜觀世音菩薩罷。拜了,便要好了……。」
我於是開始持誦觀音。每日,黎時醒覺,必先拜完了觀音,小和尚才開始撞鐘。這樣持續誦持,闇鈍的智力恍然透入了光照,三個月內,八十八佛便如清泉般流通胸臆,再也毋須憂掛。
十七歲時,離開狼山,進入上海靜安佛學院插班就讀;在佛學院,無論有沒有齋主、時節因緣如何,也總是日日拜《大悲懺》,風雨無阻。《大悲懺》是宋代天台宗的知禮和尚依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為根本,所製作、發展出的懺法。自然與觀音息息相關,是含聚千手千眼、無量慈悲的「觀音法門」。
日日拜誦著《大悲懺》,一面努力咀嚼難解的佛學義理,時間進入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下半,整個大陸風聲鶴唳、戰火屠煎。
不忘江心上明月
爾後,從追隨軍旅來臺,至重新剃度出家,不忘的仍是江心上那輪明月。我終究仍是做了和尚,更且,一九六一年冬季,禁足、閉關於高雄美濃的山寺中,展開長達六年的披經、閱藏、參惟、著述、修行中,足足有半年的時光,每一日,我必在自身避靜的禪室中,進行著一人獨自的《大悲懺》法,祈求觀世音的大悲加持,使我畢竟能夠克服重重的艱難窒礙,突破牢鎖,成就向所來時的行願。
直到今日,成為一名禪師,領導著僧團,於東、西方往來奔走,主持過無數的禪七修行,也指導過無數禪修團體,觀音的慈悲與智慧,仍如一輪皎月,時時垂照著生命的行路,永永奉為修持的圭臬。
由是,說法鼓山是個觀音道場,並不為過。這是我所予以自身,和所有法鼓人,以及所有有情人間、有情器世的期許,與叮嚀。
千江有水千江月。一輪明月既可映照、投影於千江、萬江,乃至千億萬條江水之中;同時,千億條不同的江水也能同時映現、顯像出此一輪皎月來。換句話說,觀世音菩薩既可普門悲濟於一切有情眾生,每一位有情也可於自身中諦顯出觀音的形象,投映出他如月輪一般皎澈圓滿的智慧與慈悲。
〈普門品〉中描述的觀音的三十三化身,涉及了世間、出世間、天上、地下,乃至於各種性別、身分、年齡、地位、行業的人類與非人類──它意味著,無論你身處於何種狀態、何種身分、地位、年齡、職場,人人都可以試圖學習觀世音,也皆可以諦顯觀世音,轉化成為觀世音菩薩千百億化身的一部分。(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