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5989583系列名稱:
般若方程式19系列編號:
1111050191定價:
290元作者:
梅靜軒頁數:
224頁開數:
15x 21x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608出版日:
20220608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CIP:
220.16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本書揭示古今醫學始終遺漏的珍貴寶藏。
如能善用法藥,病痛本身就是一條療癒之道,治癒我們迷途的心。
梅靜軒博士這本《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是中國佛教醫學的一本優質入門書。對於了解中國佛教醫學這個領域,有助首度接觸者建立鳥瞰式的圖景,想繼續深入者亦可藉以開發研究方向。
——黃國清教授〈導讀〉
本書揭示古今中外醫學始終遺漏的重要領域,也正是佛陀內明教育與醫方明的亮點,對當今失序不寧的世界,實為一帖起死回生的妙藥。
——姜淑惠(無著健康之道創辦人)
肉體疾患源頭在心,糾結不只現世,更可回溯累世所造諸業習。本書剖析生命本質,提出法藥:懺悔、經懺、正念,正是輾轉求治不得癒者的救命寶筏。
——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
「佛教醫學」是佛學研究中的一個新興領域,也可被歸類在人文醫學的範疇下。這領域嘗試探究與生、老、病、死息息相關的各種問題。無論是從教義思維、經典解讀、宗教實踐或社會文化等面向切入,分析與面對生死、疾病治療有關的一切。
從古至今,無人能逃脫死神的羅網。死亡,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永恆課題。疾病也從來不只是肉體細胞的變異、腐朽;疾病所牽動的不安煩惱,是更巨大的難關。佛法並非萬靈丹,卻可以是一帖解藥,解答了生老病死,解答了困頓無常,解答了緣起、生滅。因為法藥的洗禮,人生可以闊達,可以寧靜致遠、寂靜安詳。
當代拜數位資源與技術的進步,如今藏經遍布在雲端、在指間,隨手可得。我們或許可以嘗試先從經典文本、教義思想、佛門人物、寺院機構、佛法實踐等不同面向來探討。透過經典與教義的梳理,我們將能對生死、對疾病的本質有一種法的觀察視角,進而掌握形色變異之苦的消解之道。又從佛教實踐角度來說,關注醫療有助於我們了解過去佛教僧俗修行者與社群之間,共同面對各種疾病的方式與努力。
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
◇佛典醫療:從佛教經典介紹佛教醫學思想。
◇佛法觀病:探究疾病成因和診治。
◇佛門仁醫:中國六朝、隋唐、宋代、明清的佛門醫者著作和行醫。
◇寺院療病:介紹重要的寺院醫療慈善機構,包括療養院、藥藏局、少林武僧、竹林女科。
◇法的藥方:介紹漢傳佛教寺院提供的療法。
本書揭示古今醫學始終遺漏的珍貴寶藏。
如能善用法藥,病痛本身就是一條療癒之道,治癒我們迷途的心。
梅靜軒博士這本《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是中國佛教醫學的一本優質入門書。對於了解中國佛教醫學這個領域,有助首度接觸者建立鳥瞰式的圖景,想繼續深入者亦可藉以開發研究方向。
——黃國清教授〈導讀〉
本書揭示古今中外醫學始終遺漏的重要領域,也正是佛陀內明教育與醫方明的亮點,對當今失序不寧的世界,實為一帖起死回生的妙藥。
——姜淑惠(無著健康之道創辦人)
肉體疾患源頭在心,糾結不只現世,更可回溯累世所造諸業習。本書剖析生命本質,提出法藥:懺悔、經懺、正念,正是輾轉求治不得癒者的救命寶筏。
——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
「佛教醫學」是佛學研究中的一個新興領域,也可被歸類在人文醫學的範疇下。這領域嘗試探究與生、老、病、死息息相關的各種問題。無論是從教義思維、經典解讀、宗教實踐或社會文化等面向切入,分析與面對生死、疾病治療有關的一切。
從古至今,無人能逃脫死神的羅網。死亡,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永恆課題。疾病也從來不只是肉體細胞的變異、腐朽;疾病所牽動的不安煩惱,是更巨大的難關。佛法並非萬靈丹,卻可以是一帖解藥,解答了生老病死,解答了困頓無常,解答了緣起、生滅。因為法藥的洗禮,人生可以闊達,可以寧靜致遠、寂靜安詳。
當代拜數位資源與技術的進步,如今藏經遍布在雲端、在指間,隨手可得。我們或許可以嘗試先從經典文本、教義思想、佛門人物、寺院機構、佛法實踐等不同面向來探討。透過經典與教義的梳理,我們將能對生死、對疾病的本質有一種法的觀察視角,進而掌握形色變異之苦的消解之道。又從佛教實踐角度來說,關注醫療有助於我們了解過去佛教僧俗修行者與社群之間,共同面對各種疾病的方式與努力。
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
◇佛典醫療:從佛教經典介紹佛教醫學思想。
◇佛法觀病:探究疾病成因和診治。
◇佛門仁醫:中國六朝、隋唐、宋代、明清的佛門醫者著作和行醫。
◇寺院療病:介紹重要的寺院醫療慈善機構,包括療養院、藥藏局、少林武僧、竹林女科。
◇法的藥方:介紹漢傳佛教寺院提供的療法。
作者簡介
梅靜軒
德國波昂大學西藏學博士。曾任臺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法鼓佛教學院專任助理教授。現為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法鼓佛學學報》執行編輯、中華佛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法的療癒資料庫——佛教醫事文獻資料庫研究與建置專案」協同主持人,並執行其他與禪修、佛教療癒相關研究計畫。
學術領域為西藏宗教、文化與歷史。近年研究興趣主題為佛教身體觀、佛教療癒傳統、漢藏佛教交流與對話等。
書籍目錄
導讀 漢傳佛教醫學的精神財富—黃國清
前言 佛教醫學概說
Chapter1 佛典醫療
病中修持—《雜阿含經》教說
菩薩醫病—初期大乘經典
僧人的日常—律藏中的醫療
Chapter2 佛法觀病
生命緣起與流轉
疾病成因
疾病診治
Chapter3 佛門仁醫
六朝僧醫
隋唐僧醫
宋代佛門涉醫人物
明清佛門涉醫人物
Chapter4 寺院療病
療養院與藥藏局
少林禪武醫
竹林女科
Chapter5 法的藥方
懺悔療法
藥師經懺療法
正念療法
推薦序/導讀/自序
導讀 漢傳佛教醫學的精神財富
一、印度佛教醫藥文化
印度醫學源遠流長,在佛陀時代已形成某種體系性的醫學理論,後來集結為《遮羅迦集》、《妙聞集》、《八支集》三大阿育吠陀(Āyur-veda)醫書。佛教經典與戒律當中對於印度醫藥學說多所映現;然而,有學者指出佛教典籍的醫藥知識表述僅為涉及醫學的文獻資料,不能算是印度醫學的專門著述。這是就狹義的醫學界說而言,從廣義的視角來看,印度人視一切諸苦即是「病」,佛教關於身、心、靈全人健康的義理與實踐,及其與世俗醫學的整合方式,是值得探索的「佛教醫學」體系。
早期佛教傾向解脫涅槃的追求,專志獻身於戒定慧三學,不鼓勵出家行者從事醫方治病的活動,以免妨礙佛法道業的進修。儘管如此,基本的醫學原理與普通的藥物知識已進入常民生活世界,也為僧眾所習知,佛教文獻裡面因而呈現諸多醫藥與養生記述。佛陀常用良醫治病來譬喻佛法的教導。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是白衣居士對出家僧團提供的四事供養。
出家戒律甚至開闢專門章節規範涉及疾病療治的藥物與飲食,顯示僧團有其慣常的醫療實務。大乘佛教菩薩道在佛智覺證之外更強調慈悲濟世,菩薩行者福慧雙修,必須掌握內明(佛學)、因明(論理學)、聲明(語言學)、醫方明(醫學)、工巧明(工藝技術)等種種利益有情的學問。以佛法治心,借醫學治身,使人達致身心總體安樂。
二、中華佛教醫學寶庫
中國醫學同樣歷經久遠的智慧與經驗積累,早在漢代就出現過一個高峰,《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書成為後世醫藥學養的重要參考資源。歷代醫界賢哲以其精研深思與臨床經驗,不斷豐富中華醫藥的學識寶庫。
佛教傳入漢地,更引進一批印度佛醫文獻與宗教療治技術,拓展中國醫學的視野與實踐。隋代巢元方等所編《諸病源候論》、唐代醫聖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還有各個朝代不少醫家都從佛門醫方獲致特殊啟發。漢傳大乘佛教並不排斥僧人的醫藥素養及借醫弘法的菩薩行履,僧傳中不乏以醫術救人的事跡。中華傳統養生身心技術也參考和融入許多佛醫文化元素。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與佛醫研究專家李良松聯袂主編《中國佛教醫藥全書》的百卷本大型叢書,分為「佛經醫論」、「涉醫佛經」、「僧人醫著」、「居士醫著」四部分,收錄內容及於各類佛醫文獻三千多部,足證漢傳佛教醫學所累積的豐碩成果。李良松又主編《中華佛藏醫藥全集》六鉅冊,系統匯聚漢文佛教藏經中的醫藥文獻資料,甚為可觀。
「佛教醫學」著眼於身、心、靈各個維度的健康指導,對世俗醫學側重生理面的療治取向能有所補益,尋求全面性、根源性地消解生命存在眾苦。佛陀與古德遺贈吾人如此瑰麗的佛醫精神財富,值得進行深度的理論發掘與實用研討。
三、佛門身心醫療地圖
梅靜軒博士這本《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是中國佛教醫學的一本優質入門書,自佛典醫療、佛法觀病、佛門仁醫、寺院療病、法的藥方等五個視角對佛門醫藥文化給出較寬面向的介紹,使得不具相關佛教文化與醫藥知識背景的讀者都能輕鬆閱讀此書,作為了解佛教醫學的敲門磚。
「佛典醫療」概述佛教經典與律典中的重要醫藥文化與養生觀念,簡明扼要。
「佛法觀病」論說人類之四大五蘊的身心構成、十二因緣的生命循環,及各類疾病的成因與診治,屬於深層的佛門醫學原理。佛教醫學的理論思惟強調使身心要素歸於均衡;較為特殊者為業病、鬼魔病的宗教療法。
「佛門仁醫」列舉六朝、隋唐時代僧人的行醫活動,及宋代到明清時期佛門僧俗的醫道觀點與醫事成就,藉以顯示佛教與醫學的互動關係。
「寺院療病」說明寺院在醫療方面的慈善公益事業,如收容傳染病患、施捨醫藥等;以及少林寺禪武醫道、竹林寺女科診療的特色發展。
最後「法的藥方」舉示懺悔療法、藥師經懺療法、正念療法等佛教法門的身心療癒功用。此處「正念療法」意指應用智慧禪觀所得的身心調暢效用,有別於當今盛行於西方那種淡化佛教色彩的正念禪修。
這本以漢傳佛教寺院醫學為主題的小書猶如一幅指引地圖,本人樂予推薦。對於了解中國佛教醫學這個領域,有助首度接觸者建立鳥瞰式的圖景,想繼續深入者亦可藉以開發研究方向。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試閱
Chapter 1 佛典醫療
病中修持——《雜阿含經》教說
在漢譯的《大藏經》中,蘊涵許多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從病的定義、成因、治療方法,到面對痛苦的態度等,對於疾病的論說相當詳盡。我們可以透過《大藏經》,從宗教的角度來理解疾病,並找到面對疾病的應對之道。因此,在介紹漢傳佛教寺院醫學前,先依《大藏經》不同部類為主題,擇要介紹。
首先,在阿含部類的《雜阿含經》中,有不少與病相關主題的教說、開示。這些教法多數由佛陀親自解說,或由弟子轉述。在這些病相應經群中,聽受教法的主角,除了佛陀身邊的大弟子、長老和新學比丘外,也有在家的男眾居士—優婆塞。佛陀根據不同特質、程度的弟子,因材施教,給予最適用的教法。這些聽受教法的弟子、居士們在受到次第明確的引導並思惟教義後,也都紛紛從原本悲苦的身心狀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脫。類似的敘事情節與教法內容,可見於阿含部類的其他經中,或是不同語言的對應經。
病痛三譬喻
在這類與病相關的經群中,對於病痛的描述,最為生動逼真的,莫過於《雜阿含經》的103經,也就是差摩比丘的故事了。當時差摩比丘住在拘舍彌國的跋陀梨園中,身得重病。消息傳到了附近瞿師羅園的上座比丘們耳裡,長老比丘們很關心差摩比丘的病況,便差遣陀娑比丘前往探視。103經的後續經文,便是陀娑比丘帶著上座們的訊息,數次往返於兩處林園中探病的故事情節。
差摩比丘被問到病況如何時,回答說:「我的病一直好不了,弄得我焦躁不安,各式各樣的苦,排山倒海般迎面而來,一波強過一波。這苦該怎麼說呢?就好像幾個壯丁,抓著一個瘦弱的人,在他頭上繫緊繩子,同時再用力扭轉他的兩手。我現在身體的痛苦,相較之下,有過之而無不及。又譬如說屠夫殺牛,以利刃硬生生地切開牛腹,取出內臟。我現在的腹痛程度,甚至超過了那頭牛。再比如說兩個大力士抓著孱弱的人,將他吊在火堆之上,燒他的腳。我現在腳底灼熱的痛苦程度,也不亞於此……。」
像這樣從頭到腳,從體腔到四肢的三種劇苦譬喻,相信任誰讀來,都痛徹心扉,心有戚戚焉。在《雜阿含經》的其他經文中,當患病者被問到病苦多寡時,不外以「即說三種譬,如差摩(《叉摩經》)說」來表達受苦的程度。這麼具體、這麼有畫面,讓我們猶如身歷其境的病痛,又該如何化解?
轉苦為道用
我們在許多經典中,都曾經看到這句話「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可說是一個熱門的說法場景;而供養這座園林的給孤獨長者,是佛陀時代的一位大護法。有一次給孤獨長者生了重病,受苦不已,佛陀便在某日清晨到舍衛城乞食時,前往長者家中探視。尊者雖臥病在床,仍奮力掙扎著要起身迎接,此時,佛陀立即軟語勸慰:「長者勿起!增其苦患。」坐定後,便問長者病情,是否還能忍受?身體所受之苦是增還是減?長者回答:「甚苦!世尊!難可堪忍……苦受但增不損。」
見長者這般深受病苦折磨,苦楚只增不減的情況,佛陀便對長者開示,當學「四不壞淨」——「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也就是說無論在何種艱難的情況下,對於佛、法、僧三寶的淨信都不毀壞,也不屈服於病痛引發的苦惱,而喪失對戒律持守的堅持。
長者聽聞後,回覆世尊說:「是的,弟子一直以來都遵循著這四不壞淨的教法,不曾忘失、捨棄教法呢!」佛陀聽聞後也備感欣慰,並授記長者未來將得阿那含果位。
在《雜阿含經》的1030至1032經,也都同樣是關於給孤獨長者的病緣開示,不過出場人物略有變異。探視者分別為佛陀、阿難,以及舍利弗與阿難兩人一同前往瞻病。三則故事中,說法的內容雖略有差別,不過對居士說法的原則都在於「示、教、利、喜」,也就是開示法義,演說、教導修持,使白衣居士聞法後,能心生歡喜。
除了四不壞淨之外,較常見的開示內容還有觀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生滅無常。因如實了知五蘊身心的無常特性,便能於五蘊身心不起貪著的念想,又或者教導四念處、七覺支的觀修方法。
綜合來說,以對三寶的淨信安定患病者內心,不受憂悲苦惱的情緒干擾,進而從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的次第,漸次引導應機的行者,如是觀修身心緣起聚合、緣滅離散的無常本質。唯有透過佛法熏習,對五蘊身心進行如實諦觀,才能於病苦的難題上豁達瞭然,淡然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