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金剛經宗通 二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6431371定價:
250元作者:
平實導師頁數:
345頁開數:
21x14.8x2裝訂:
平裝上市日:
未定出版日:
20120731出版社:
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CIP:
略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成佛之修證內容,是諸地菩薩之所修;般若則是成佛之道(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入門,若未證悟實相般若,即無成佛之可能,必將永在外門廣行菩薩六度,永在凡夫位中。然而實相般若的發起,全賴實證萬法的實相;若欲證知萬法的真相,則必須探究萬法之所從來,則須實證自心如來─金剛心如來藏,然後現觀這個金剛心的金剛性、真實性、如如性、清淨性、涅槃性、能生萬法的自性性、本住性,名為證真如;進而現觀三界六道唯是此金剛心所成,人間萬法須藉八識心王和合運作方能現起。如是實證《華嚴經》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後,由此等現觀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繼續進修第十住位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再生起增上意樂而勇發十無盡願,方能滿足三賢位的實證,轉入初地;自知成佛之道而無偏倚,從此按部就班、次第進修乃至成佛。第八識自心如來是般若智慧之所依,般若智慧的修證則要從實證金剛心自心如來開始;《金剛經》則是解說自心如來之經典,是一切三賢位菩薩所應進修之實相般若經典。這一套書,是將 平實導師宣講的《金剛經宗通》內容,整理成文字而流通之;書中所說義理,迥異古今諸家依文解義之說,指出大乘見道方向與理路,有益於禪宗學人求開悟見道,及轉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今已講述完畢並陸續結集出版中。全書共9輯。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成佛之修證內容,是諸地菩薩之所修;般若則是成佛之道(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入門,若未證悟實相般若,即無成佛之可能,必將永在外門廣行菩薩六度,永在凡夫位中。然而實相般若的發起,全賴實證萬法的實相;若欲證知萬法的真相,則必須探究萬法之所從來,則須實證自心如來─金剛心如來藏,然後現觀這個金剛心的金剛性、真實性、如如性、清淨性、涅槃性、能生萬法的自性性、本住性,名為證真如;進而現觀三界六道唯是此金剛心所成,人間萬法須藉八識心王和合運作方能現起。如是實證《華嚴經》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後,由此等現觀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繼續進修第十住位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再生起增上意樂而勇發十無盡願,方能滿足三賢位的實證,轉入初地;自知成佛之道而無偏倚,從此按部就班、次第進修乃至成佛。第八識自心如來是般若智慧之所依,般若智慧的修證則要從實證金剛心自心如來開始;《金剛經》則是解說自心如來之經典,是一切三賢位菩薩所應進修之實相般若經典。這一套書,是將 平實導師宣講的《金剛經宗通》內容,整理成文字而流通之;書中所說義理,迥異古今諸家依文解義之說,指出大乘見道方向與理路,有益於禪宗學人求開悟見道,及轉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今已講述完畢並陸續結集出版中。全書共9輯。
作者簡介
很平實的 蕭平實導師
平實導師,於甲申(1944)年出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祖父以耕讀持家,父、祖皆為三寶弟子。13歲喪母,初識無常。少時即好打坐及方外之術,亦習金石、拳術、古文、針灸等。自小厭惡迷信,每斥神造世人之說,不信神能造人。
兵役期滿後辭父離鄉,於台北市覓職;五年後成立事務所,執行業務;雖游於世務,而樂於暗助弱小。
歷練世間法18年後,於1985年歸依三寶,鼎力護法,勤修福德。自修持名念佛,精進二年之後自成無相念佛功夫。
1988年,平實導師應邀在許居士家中佛堂開始講說基本佛法,先講五蘊、十八界法之緣起性空、四聖諦、十二因緣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經》中所說佛法為說法的主要內容。
1989年初,平實導師轉進而改修體究念佛──參禪。從此開始常常住於「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中。十月初隨聖嚴法師前往天竺,作為期15天的朝禮聖地之旅,而中斷說法度眾之事。返國後,鑒於長時處於參禪狀態之「見山非山」境界中,不便繼續說法而暫停講課;並立即結束事務所業務,專心參禪。
因參禪始終沒有結果,後來 觀世音菩薩開示:「開悟哪有那麼簡單?心肝那麼沒閒!」(台語)所以1990年11月,平實導師中止了原來在某道場的許多義工事務,於家中開始閉關,摒絕一切外緣,專心苦參19天後,在第19天下午,終於驪龍頷下得珠──明心並且眼見佛性──發明智慧;因為無人可以印證故,嗣即深入經藏,以三乘法義印證無訛;不久又經 佛之召見,說明此世、往世因緣,給與印證。
有鑒於末法時期外道猖獗橫行於佛門中,正法日漸衰微,遂發悲勇,誓願度眾,隨即應允以前追隨 導師修學者之請求,乃於1991年仲夏復出弘法度眾。但因 平實導師以如來藏作為證悟之內容,各大山頭則皆同以意識離念靈知心,作為證悟之內容;各大山頭因為與 平實導師的法義不同故,竟謗為「不如法、邪魔外道、法義有毒」,聯合起來私下抵制如來藏正法,令如來藏正法難以永續弘傳。為免正法被如是常見外道法所取代,為護正法,平實導師毅然揭竿而作獅子吼,開始效法 玄奘菩薩之方式,以破斥邪說之方法來顯示正法的不同所在;如是弘傳了義正法,獨自面對諸方錯悟大師、各大道場之龐大勢力而無所畏懼。平易近人的 平實導師,卻作了這種大異常人的弘法志業。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成佛之修證內容,是諸地菩薩之所修;般若則是成佛之道(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入門,若未證悟實相般若,即無成佛之可能,必將永在外門廣行菩薩六度,永在凡夫位中。然而實相般若的發起,全賴實證萬法的實相;若欲證知萬法的真相,則必須探究萬法之所從來,則須實證自心如來─金剛心如來藏。本書內容非為針對參禪人去黏解縛,又處處直示入處,想要廁身實義菩薩數中而實證般若智慧者,允宜細讀。
書籍目錄
自 序…………………………………………………………………………………序001
第一輯:略說金剛經宗通………………………………………………………………001
〈法會因由分〉第一………………………………………………………… 041
〈善現啟請分〉第二………………………………………………………… 071
〈大乘正宗分〉第三………………………………………………………… 105
〈妙行無住分〉第四………………………………………………………… 157
〈如理實見分〉第五………………………………………………………… 203
〈正信希有分〉第六………………………………………………………… 243
第二輯:〈無得無說分〉第七…………………………………………………………001
〈依法出生分〉第八…………………………………………………………083
〈一相無相分〉第九…………………………………………………………129
〈莊嚴淨土分〉第十…………………………………………………………261
第三輯:〈無為福勝分〉第十一………………………………………………………001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077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117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211
第四輯:〈離相寂滅分〉第十四(上承第三輯〈離相寂滅分〉未完內容)………001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125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215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291
第五輯:〈究竟無我分〉第十七(上承第四輯〈究竟無我分〉未完內容)………001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199
第六輯:〈一體同觀分〉第十八(上承第五輯〈一體同觀分〉未完內容)………001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101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149
〈所說非說分〉第二十一……………………………………………………275
第七輯:〈所說非說分〉第二十一(上承第六輯〈所說非說分〉未完內容)……001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033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105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159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205
〈了身非相分〉第二十六……………………………………………………311
第八輯:〈了身非相分〉第二十六(上承第七輯〈了身非相分〉未完內容)……001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075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211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273
第九輯:〈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上承第八輯〈威儀寂靜分〉未完內容)……001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077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157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227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金剛經》原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為證得金剛不壞心而產生了實相智慧,由此智慧而到達無生無死彼岸底經典。本經是中國大乘佛法地區佛教徒中,家喻戶曉之大乘經典,在家居士及出家諸僧,多有人以本經作為日課而持誦不斷者。本經是將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的實相教理,濃縮成為一部文字較少而簡要的般若經典;若再將此經加以濃縮,則成為二百餘字的極精簡經典,即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心經》,如是亦可證知本經所說的內涵是金剛心,並非解說一切法空。以此金剛心如來藏的實證,能使人看見本來就無生無死的解脫彼岸,由此實證而發起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智慧。有了這個無生無死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現觀,知道阿羅漢們捨壽入了無餘涅槃中的境界以後,再現觀此時猶未捨壽之際,自己與眾生的金剛心如來藏,依舊不改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境界,那麼死後入無餘涅槃或不入無餘涅槃,就無所差別了。菩薩因為如是實證、如是現觀,因此發起大悲心,願意盡未來際不入無餘涅槃,願意盡未來際利樂眾生永無窮盡,不辭勞苦。
然而《金剛經》之宗義,漸至末法時期,由於六識論的凡夫臆想中觀流行於世,同將本經解釋為一切法空之說,致使本經中所說的第八識金剛心密意全面失傳;縱使有善知識繼出於人間,欲將本經之真實義廣為弘傳,亦屬難以達成之目標。由是緣故,必須先將禪宗之開悟實證法門推廣,眾皆信有開悟之事,亦信自身可能有緣開悟,然後教以禪宗之開悟即是親證第八識如來藏妙心之真義,最後方得以本經之宗義如實闡揚,令大眾周知本經中所說「此經」者,實即第八識金剛心如來藏。然後依金剛心如來藏之清淨自性、離世間相自性、離出世間相自性、離三界六道自性……等,一一鋪陳敷演,得令已證金剛心之大眾隨聞入觀,一一現前證實 佛之所說誠屬真實語;亦令未證金剛心之大眾歡喜信受,願意盡形壽求證之,以期得入大乘見道位中,真成實義菩薩。以是緣故,應當講授本經,如實顯示本經之真實義。
又,《金剛經》屬於破相顯宗之經典,是故講解本經時,除了顯宗以外,亦應同時摧破各種邪見相,令今世後世一切真正學佛之人,讀後快速遠離各種外道常見、斷見相,亦得同時遠離各種佛門凡夫相。以是緣故,講解本經時,必須於顯示大乘自宗勝法時,同時破斥各種外道相及凡夫相,方能使聞此經典真實義者同獲大利;由此顯宗同時破相之故,永離無因唯緣論的緣起性空、一切法空邪見,則此一世實證大乘般若實智即有可能。
又,若能如實理解本經中之真實義,則能深入證實「宗、教不離」之正理,由是得以藉教驗宗、藉宗通教,漸次成就宗通與說通之自利利他功德,非唯自通得以自利而已。從此以後即能為人解說宗門與教門非一非異之理,則人間有緣眾生即得大利,不久即得因如是善知識之弘化而得實證大乘般若,是故應當講授本經,並應於顯宗之際同時破相,令末法時代佛門四眾同得法利。
又因本經所說皆是直指金剛心之本來涅槃境界,然而未證金剛心之凡夫位菩薩,雖讀而不能現觀金剛心之本來解脫境界,於是不免臆想分別而產生偏差,終究無法如實理解本經中的 世尊意旨。為救此弊,乃出之以宗通之方式而為大眾講授,是故名之為《金剛經宗通》;即以各段經文中與中國禪宗互有關聯之公案等,附於每一段經文解說之後說之,藉以引生讀者未來見道而實證《金剛經》宗義之因緣,是故即以宗通方式而作講授。復次,以《金剛經宗通》為名而講授本經者,亦因鑑於明朝曾鳳儀居士所講《金剛經宗通》並不符實,顯違佛門宗通之智慧,後人讀之難免為其所誤,以是緣故,亦應於經文中與其有關之處加以拈提,條分縷析而令佛門四眾了知其錯謬所在,不復以其錯謬之宗通註解作為依止,後日參究真如本心時,庶能遠離偏斜,則親證本經宗旨即有可能,是故即採宗通方式講授之。今者《金剛經宗通》之錄音已整理成文字,並已略加潤色,刪除口語中重複之贅言,總共達到一百三十餘萬言;今已將之編輯成書,總有九冊,仍以成本價流通之,以利當代學人;即以如是感言及緣起之說明,以為序言。
佛子 平 實 謹序
公元二○一一年初冬 於竹桂山
文章試閱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講記:「須菩提啊!你的意下如何呢?如來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須菩提回答說:「如果我真的瞭解佛陀所說的真實義理,並沒有什麼一定的某個法可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亦沒有哪個一定的法是如來可以解說的。為何這麼說呢?如來所說的法,全都不可執取、不可明說,不是法、也不是非法。為何如此呢?因為一切賢聖全都是由於同一個真實無為的法而有三乘的差別。」
〈無得無說分〉,這是《金剛經》的第七品。上一品中 佛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接著在這一品中又說:「須菩提啊!你的意下如何呢?如來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須菩提答覆說:「沒有一定的哪一個法可以說它叫作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哪一個法是一成不變而可以讓如來為眾生說明。」
這意思在說什麼?這根本就不是在說世間的某一種法或所有法。若是單從字面來瞭解,一定差之千里;因為這不是意識層面所能理解的意象境界,必須證悟佛菩提以後才能理解。須菩提既要從實相法界來回答 佛的提問,又不能洩露了法界實相的祕密,因為悟緣未熟的人是不該知道這個宇宙中最偉大祕密的;然而須菩提卻答得很具體,同時又保護了宇宙中這個最大的祕密,也顯示了 世尊智慧的至高無上。也就是說,須菩提實證的空性智慧以及世間法的智慧都很好,他絕對不會自作聰明亂答,所以他講話很小心。
佛問他說:「你意下如何呢?我釋迦牟尼佛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我曾經為大家說過法嗎?」一般人聽了這話會覺得奇怪:釋迦牟尼佛正是因為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才會叫作成佛,才會出世度化眾生求證佛法,為什麼突然間又問了一句說:「我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而且明明成佛轉法輪以來,至少初轉法輪的聲聞緣覺菩提都已經轉過了,已經十幾年過去了,已經將近二十年了才開講《金剛經》;明明《金剛經》現在也正在宣講,難道真的沒有講過佛法嗎?可是現在卻又突然問須菩提說:「我釋迦牟尼有所說法嗎?」當然諸位都知道:佛陀會這樣問,一定是有道理的。因為 佛是無上正等正覺者,絕對不是精神病者胡言亂語,怎麼可能明明知道自己說法已經十幾年,卻來反問人家說:「我有說法嗎?」明明成佛了,卻問人家說:「我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嗎?」這不是很奇怪嗎?須菩提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很小心說話。
面對 佛陀回話時要特別小心,不能隨便亂回答,所以他回答說:「假使我懂得、我瞭解佛陀您所說的法義,以這個前提來說,沒有一個法可以說它叫作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一個確定不變的法可以讓如來加以宣說。」這是什麼意思?這就像般若系列的二轉法輪經典常常說的「法無定法」。又說「如來無所得」,因為成佛是沒有所得的,有所得就不是成佛,只是三界中的有為法。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臉上不會寫著某某佛的名字,也不會寫著「佛」一個大字在臉上;而成佛純憑智慧,不是憑各種有為法、有相法,因此也沒有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可說;要從眾生的凡夫境界相對來說,才會說 世尊是無上正等正覺。佛說法的時候不會永遠一成不變地說,有時候這樣講,有時候那樣講,所以說「法無定法」。
上週講到〈無得無說分〉第七,說:沒有定法可以名為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以說它是法界實相唯一的絕待的法。須菩提接著說:「為什麼會這麼講?那是因為如來所說的法,都不應該取,也不應該說。」菩薩所悟佛菩提道的這個法,如果要用文字來解釋的話,其實你再怎麼解釋都講不通,也都不貼切。這個法的弘傳最貼切、最主要的還是在中國禪宗,因此,以禪宗的祖師公案來比喻說明這一句經文「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才是最貼切的。譬如說,有人問雲門禪師:「如何是佛?」雲門回答說:「綠瓦!」淺學凡夫還沒有弄清楚,就認為綠瓦就是佛;可是明明無情不可能是佛,為什麼雲門答覆說綠瓦呢?
過後不久,又有人來問雲門禪師:「如何是佛?」這回雲門說:「露柱!」說是裸露而深插在空地上的柱子。那柱子是幹什麼用的?現代人都不懂,因為現代人都開汽車而不乘馬。古時有錢人家才可能乘馬,不是很有錢的富人就乘驢子;如果是一般人,那就只能乘五陰自己。以前台灣中部有一句俏皮話說:「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身上沒錢,只能搭十一號公車。」十一號(導師以食指、中指向下模仿雙腳走路的動作),這叫作十一號公車,就是自己走路的意思。如果是更沒錢的窮人,那可沒有十一號公車來搭,因為肩上還要挑擔賺錢。所以,古時候有錢人行旅往來,乘馬、坐驢子,到了客店或者商店前下馬,就要有個柱子給他綁馬、綁驢子,那叫作露柱。前面的人問:「如何是佛?」雲門說是「綠瓦」;過沒多久,另一個人來問相同的題目,雲門卻說是「露柱」。再過一段時間又有人來問:「如何是佛?」雲門老兄竟回答說:「乾屎橛。」就是乾掉的大便;又過一段時間,另外有別人又來問:「如何是佛?」他回答說:「花藥欄。」說是種花藥的欄杆。花藥就是芍藥,很漂亮的芍藥,禪門拿它當作寶貝,所以要用個欄杆把它圍起來,免得有人不識,在未開花時把它當作雜草亂踩、亂摘。雲門竟然說佛就是圍花藥的那個欄杆,他答來答去總是不同。
然後又有人過一段時間來問:「如何是佛?」他乾脆說:「胡餅。」好了!雲門回答了這麼多不同的答案,後來這個胡餅被雪竇重顯禪師拈提了以後,雲門的胡餅就變得很有名了,但他的胡餅不是拿來賣錢的,是專門講給人家聽的。有人來問:「如何是佛?」雲門有時回答說:「胡餅。」胡人所作的餅。雪竇重顯禪師就作了一首頌來講雲門這個胡餅,其中有一句說:「胡餅?來猶不住,至今天下有淆訛。」雪竇重顯禪師說雲門這個胡餅,這樣子直直地擲過來,到現在還沒有停下來,然而「至今天下有淆訛」,天下人都還沒有弄清楚雲門的胡餅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於是我就說:「胡餅?來已千年,時人至今有淆訛。」你們看:雲門禪師的胡餅直直地擲過來,到如今已經有一千餘年了,然而當代的大師與禪人們,對雲門胡餅的真義還是弄不清楚呢。
如果我們要依台灣的通俗語言來講,現在精確一點來說,應該這麼說:「胡餅?來千四年,時人至今有淆訛。」現代海峽兩岸所有宣稱已經開悟底大禪師們,都還是弄不清楚,還有人在雲門的胡餅上面廣作文章,都是情解思惟而亂說一氣;哪一天遇到了真悟禪師,一定會罵他們:「這些愚癡人,雲門早吃光了,他們還一天到晚在胡餅上壓汁。」直到正覺同修會出現了,終於有人弄清楚雲門那個胡餅究竟是什麼。有時候雲門回答說是綠瓦,有時說是露柱,有時說是乾屎橛,有時候又講花藥欄,有時候又說是胡餅,那麼到底你要認取哪一個答案呢?然而說了這麼多,其實就只是這兩句話:「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只能從弦外之音聽取。你如果取綠瓦,明天他又說露柱;你如果認為就是露柱,後天他又說乾屎橛,所說並無定法;那到底是什麼?如何是佛呢?雲門就像 佛陀所說的法一樣,其實全都是在講佛、在講如來,都是在講自心如來──此經;但是他可以用很多的語言不著痕跡地講出來,卻是只有已經生起慧眼的人才能聽得懂,所以經中才說「法無定法」。
假使有個人來問我:「如何是佛?」我看他長得矮小,我就說:「長老!您的個頭這麼小!」如果遇到一位世界小姐來正覺會中學佛了,當她來問我:「如何是佛?」我就說:「妳的個頭高,而且生得美!」那我到底是在說什麼?如果你真的悟了,這都是在講同一個,我都已經告訴你了,已經明講了。可是也許還有誰來問我,我可不一定會跟他講一樣的法;也許張三來問我:「如何是佛?」我就說:「你叫作張三!」王二痲子來了,我說:「你叫作王二痲子!」如果是哪個大法師來了,我就只說:「久仰!久仰!」那我到底是講了什麼?很奇怪!明明就是同樣一個自心如來,為什麼有這麼多東西可以答?而且真正證悟底人竟異口同聲說我所講的同樣都是自心如來;所以說,法無定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千萬別取 佛所說的語言文字,也不要依 佛所說文字來講解。同樣的,禪師們所說法,也都是不可取、不可說的。妳如果取了露柱,明天遇到我,我換別的話說:「妳生得好美哦!」那妳到底該怎麼說呢?所以禪師所說法不可取,你如果依語言文字表面取法了,那你就錯得離譜了。
如果有人問你:「你去見了雲門禪師,他如何告訴你?」你答覆說:「雲門禪師告訴我,就是胡餅。」應對你的人,如果因此就說:「我知道了,佛就是胡餅。」那你該怎麼說呢?你說:「不對!不對!一定不是胡餅。」他要是問你:「既不是胡餅,那到底是什麼?」也許你弄不清楚,邀請了他一起來找蕭平實問:「雲門胡餅到底是什麼?」我卻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你既不知道,為什麼就敢上座?在說什麼法?」我說:「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我才能說法如實。」如果你取了綠瓦、露柱,取了胡餅,取了花藥欄,都錯了;禪師說出來的法,你都不可取;可是在不可取、不可說中,禪師其實已經說了。在不可說之中,諸佛如來都已經說了,並不是沒有說;只是不能在如來所說、禪師所說的那個法─譬如胡餅或者綠瓦─去取、去理解。因為,如來告訴你諸法的時候,目的不是要你取所說的那些諸法,而是要你取那些諸法所顯示的自心如來。禪師亦復如是,他告訴你綠瓦,不是要你取綠瓦;我讚歎妳生得很漂亮、很美麗,不是要妳取漂亮與美麗;這就是「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的意思。
可是真的全然不可取、不可說嗎?其實也不然!如果要讓大家都懂的話,一句話跟你明講了,你就可以找到你的自心如來了,也不是講不出來。但是我如果為你明講了(因為你證悟的緣早就熟了,或者你往世已經悟過而不退轉,只是被胎昧所迷而暫時忘了,才能為你明講),你還是不能取我那一句話,因為你也絕不會取我那一句話,你會在聽了我那句話以後,直接就認取你自己的自心如來。所以禪師跟你講很多的東西出來,甚至講出的有些東西,你根本就無處找;譬如有人問雲門:「如何是佛?」他回答說:「東山水上行!」東山竟然會跑到水上行走、跑到水上移動;世間有這回事嗎?當然沒有。也許有人又來問,他可能會告訴你:「石上無根樹!」說是種在石頭上而沒有根的樹。也許他跟你又講另外一種:「海底泥牛行!」泥巴捏成的牛在海底走路,你見過沒有?你去問那些潛水伕們,他們一定也都沒見過。可是當你真正開悟了就見到了,原來真的還有「海底泥牛行」的說法,所以後來悟了就為人說:「所謂海底泥牛行,即非海底泥牛行,是名海底泥牛行。」能夠通透中國禪宗這一著子,才能叫作開悟;這才叫作懂得般若,否則都是夸夸其談,言不及義。那麼到底你應該取哪個呢?你要取的其實不是「綠瓦」,但是就在雲門回答「綠瓦」之中;後來等你找到自心如來的時候,當然就知道《金剛經》的講經公式,你就會說:「原來雲門講的綠瓦,不是綠瓦,才是他講的綠瓦。」真的破本參了,你會拍案叫絕:「雲門講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