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法華經講義 第二十四輯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9723343定價:
300元作者:
平實導師頁數:
392頁開數:
21x14.8x2.3裝訂:
平裝上市日:
未定出版日:
20190331出版社:
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CIP:
略市場分類:
佛教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宗教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此書為 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
此書為 平實導師始從2009/7/21演述至2014/1/14之講經錄音整理所成。世尊一代時教,總分五時三教,即是華嚴時、聲聞緣覺教、般若教、種智唯識教、法華時;依此五時三教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本經是最後一時的圓教經典,圓滿收攝一切法教於本經中,是故最後的圓教聖訓中,特地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世尊於此經中特地說明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便是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諸品中隱說「妙法蓮花」如來藏心的密意。然因此經所說甚深難解,真義隱晦,古來難得有人能窺堂奧;平實導師以知如是密意故,特為末法佛門四眾演述《妙法蓮華經》中各品蘊含之密意,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乃至〈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的微細密意,亦皆一併詳述之,開前人所未曾言之密意,示前人所未見之妙法。最後乃至以〈法華大意〉而總其成,全經妙旨貫通始終,而依佛旨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厥為曠古未有之大說也。
作者簡介
甲申(一九四四)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講義»演繹«法華經»隱說金剛心如來藏之意涵,兼及十方三世諸佛世界的廣袤、深遠,廣涉般若密意及十方諸佛世界之法相,圓滿收攝如來一代時教,故為圓教經典。而此中隱說之般若無上妙法密意,唯證乃知,是故如來說為經王,甚深難解以致誤會者,古今所在多有。今於此套«講義»中詳述之,發瞶震聾而冀妙法久住世間。
書籍目錄
自 序……………………………………………………………………………………序01
第一輯:〈經題略說〉…………………………………………………………………001
〈序品〉第一…………………………………………………………………089
第二輯:〈序品〉第一…………………………………………………………………001
〈方便品〉第二………………………………………………………………105
第三輯:〈方便品〉第二………………………………………………………………001
第四輯:〈方便品〉第二………………………………………………………………001
〈譬喻品〉第三………………………………………………………………009
第五輯:〈譬喻品〉第三………………………………………………………………001
第六輯:〈信解品〉第四………………………………………………………………001
〈藥草喻品〉第五……………………………………………………………267
第七輯:〈藥草喻品〉第五……………………………………………………………001
〈授記品〉第六………………………………………………………………115
〈化城喻品〉第七……………………………………………………………201
第八輯:〈化城喻品〉第七……………………………………………………………001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269
第九輯:〈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001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011
〈法師品〉第十………………………………………………………………061
〈見寶塔品〉第十一…………………………………………………………205
第十輯:〈見寶塔品〉第十一…………………………………………………………001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143
〈勸持品〉第十三……………………………………………………………311
第十一輯:〈勸持品〉第十三…………………………………………………………001
〈安樂行品〉第十四………………………………………………………149
第十二輯:〈安樂行品〉第十四………………………………………………………001
第十三輯:〈安樂行品〉第十四………………………………………………………001
〈從地踊出品〉第十五……………………………………………………273
第十四輯:〈從地踊出品〉第十五……………………………………………………001
第十五輯:〈從地踊出品〉第十五……………………………………………………001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051
第十六輯:〈如來壽量品〉第十六……………………………………………………001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017
第十七輯:〈隨喜功德品〉第十八……………………………………………………001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127
第十八輯:〈法師功德品〉第十九……………………………………………………001
第十九輯:〈法師功德品〉第十九……………………………………………………001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013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285
第二十輯:〈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001
〈囑累品〉第二十二………………………………………………………129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227
第二十一輯:〈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001
〈妙音菩薩來往品〉第二十四…………………………………………353
第二十二輯:〈妙音菩薩來往品〉第二十四…………………………………………001
第二十三輯:〈妙音菩薩來往品〉第二十四…………………………………………00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013
第二十四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001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139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217
第二十五輯:〈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001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035
〈法華大義〉……………………………………………………………279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大乘佛法勝妙極勝妙,深奧極深奧,廣大極廣大,富麗極富麗,謂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識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識境界故,佛說為不可思議之大乘解脫境界,名為大乘菩提一切種智,函蓋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極勝妙乃至極富麗之佛果境界,要從因地之大乘真見道始證,次第進修方得。
然大乘見道依序有三個層次: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真見道者位在第七住;相見道位始從第七住位之住心開始,終於第十迴向位滿心;通達位則是圓滿相見道位智慧與福德後,進修大乘慧解脫果,再依十無盡願的增上意樂而圓滿,名為初地入地心菩薩。眾生對佛、法、僧等三寶修習信心,十信位滿心後進入初住位中,始修菩薩六度萬行,皆屬外門六度之行;逮至開悟明心證真如時,方入真見道位中;次第進修相見道位諸法以後,直到通達而得入地時,歷時一大阿僧祇劫,故說大乘見道之難,難可思議。
大乘真見道之實證,即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能現觀其真實而如如之自性,名為證真如;此際始生根本無分別智,同時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乃至證悟般若不退而繼續進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薩,轉入相見道位中,歷經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長劫修行,同時觀行三界萬法悉由此如來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顯,證實《華嚴經》所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正理;如是進修真如後得無分別智,終能具足現觀非安立諦三品心而至十迴向位滿心,方始具足真如後得無分別智,相見道位功德至此圓滿,然猶未入地。
此時思求入地而欲進階於大乘見道之通達位中,仍必須進修大乘四聖諦,現觀四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後,要有本已修得之初禪或二禪定力作支持,方得相應於慧解脫果;或於此安立諦具足觀行之後發起初禪為驗,證實已經成就慧解脫果;此時已能取證有餘、無餘涅槃,方得與初地心相應,而猶未名初地。而後再依十大願起惑潤生,發起繼續受生於人間自度度他之無盡願,不畏後世長劫生死眾苦,於此十大無盡願生起增上意樂而得入地,方得名為大乘見道之通達位,真入初地之入地心中,完成大乘見道位所應有之一切修證。此時已通達大乘見道位應證之真如全部內涵,圓滿大乘見道通達位應有之無生法忍智慧,及慧解脫果與增上意樂,方證通達位之無生法忍果,方得名為始入初地心之菩薩。
然而觀乎如是大乘見道之初證真如,發起真如根本無分別智,得入第七住位,成為真見道菩薩摩訶薩;隨後轉入相見道位中繼續現觀真如,實證非安立諦三品心而歷經十住、十行、十迴向位之長劫修行,具足真如後得無分別智,生起初地無生法忍之初分,配合解脫果、廣大福德、增上意樂,名為通達見道位真如而得入地。如是諸多位階所證真如,莫非第八識如來藏之真實與如如二種自性,同屬證真如者。依如是正理,故說未證真如者,皆非大乘見道之人;證真如者謂現觀如來藏運行中所顯示之真實與如如自性故,實相般若智慧依如來藏之真如法性建立故,萬法悉依如來藏之妙真如性而生而顯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亦依如來藏之真如法性建立故。
如是證真如事,於真藏傳佛教覺囊巴被達賴五世藉政治勢力消滅以後,由於時局紛亂不宜弘法故,善知識不得出世弘法,三百年間已經不行於人世。及至時局昇平人民安樂之現代,方又重新出現人間,得以繼續利樂有緣學人。然而,縱使末法時世受學此法而有實證之人,欲求入地實亦匪易,蓋因真見道之證真如已經極難親證,後再論及相見道位非安立諦三品心之久劫修行,而能一一教授弟子四眾者,更無其類;何況入地前所作加行之教授,而得具足實證大乘四聖諦等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者?真可謂:「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如是八難,具載於《華嚴經》中;徵之於末法時世之現代佛教,可謂誠言,真實不虛。
縱使親值如是善知識已,長時一心受學之後,是否即得圓滿非安立諦三品心及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而得入地?觀乎平實二十餘年度人所見,誠屬難事;殆因大乘見道實相智慧極難實證,何況通達?復因大乘慧解脫果並非隱居深山自修而可得者,如是證明初始見道證真如已屬極難,更何況入地進修之後,所應親證之初地滿心猶如鏡像現觀,解脫於三界六塵之繫縛;二地滿心猶如光影之現觀,能依己意自定時程及範圍而轉變自己之內相分,令習氣種子隨於自己施設之進程而分分斷除;三地滿心前之無生法忍智慧,能轉變他人之內相分;以及滿心位之猶如谷響現觀,能觀見自己之意生身分處他方世界廣度眾生,而使無生法忍及福德更快速增長。至於四地心後之諸種現觀境界,更難令三賢位菩薩了知,何況未證謂證、未悟言悟之假名善知識,連第七住菩薩真見道所證真如都只能想像者?
雖然如此,縱使已得入地,而欲了知佛地究竟解脫、究竟智慧境界,亦仍無法望其項背,實因初地菩薩於諸如來不可思議解脫及智慧仍無能力臆測故。縱使已至第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已得八地初心者,亦無法全部了知諸佛的境界,則無法了知佛法之全貌,如是而欲了知十方三世諸佛世界之關聯者,即無其分。以是緣故,世尊欲令佛子四眾如實了知三世佛教之亙古久遠、未來無盡,以及十方虛空諸佛世界等佛教之廣袤無垠;亦欲令弟子眾了知世間萬法、出世間法及實相般若、一切種智無生法忍等智慧,悉皆歸於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性者,則必於最後演述《妙法蓮華經》而圓滿一代時教;是故 世尊最後演述《法華經》時,一仍舊貫而如《金剛經》稱此第八識心為「此經」,冀諸佛子醒悟此理而捨世間心、聲聞心,願意求證真如之理,久後終能確實進入絕妙難思之大乘法中。斯則 世尊顧念吾人之大慈大悲所行,非諸凡愚之所能知。
然而法末之世,竟有身披大乘法衣之凡夫亦兼愚人,隨諸日本歐美專作學問之學者謬言,提倡六識論之邪見,以雷同常見、斷見外道之邪見主張,公開否定大乘諸經,謂非佛說,公然反佛聖教而宣稱「大乘非佛說」。甚且公然否定最原始結集之四大部阿含諸經中之聖教,妄判為六識論之解脫道經典,公然貶抑四阿含諸經中之八識論正教,令同於常見外道之六識論邪見;全違 世尊依八識論而解說聲聞解脫道之本意,亦令聲聞解脫道同於斷見、常見外道所說之解脫,則無餘涅槃之境界即成為斷滅空而無人能知、無人能證。如是住如來家,著如來衣,食如來食,藉其弘揚如來法之表相,極力推廣相似像法而取代聲聞解脫道正法,最後終究不免推翻如來正法;如斯之輩至今依然寄身佛門破壞佛法,而佛教界諸方大師仍多心存鄉愿,不願面對如是破壞佛教正法之嚴重事實,仍多託詞高唱和諧,而欲繼續與諸多破壞佛教正法者和平共存,以互相標榜而維護名聞利養。吾人若繼續坐令如是現象存在,則中國佛教復興,以及中國佛教文化之推廣,勢必阻力重重,難以達成;眼見如是怪象,平實不得不詳解《法華經》之真實義,冀能藉此而挽狂瀾於萬一。
如今承蒙會中多位同修共同努力整理,已得成書,總有二十五輯,詳述《法華經》中 世尊宣示之真實義,因名《法華經講義》,梓行於世,冀求廣大佛門四眾捐棄邪見,回歸大乘絕妙而廣大無垠之正法妙理,努力求證,共為復興中國佛教文化、抵禦外國宗教文化之侵略而努力,則佛門四眾今世、後世幸甚,中國夢在文化層面即得實現。乃至繼續推廣弘傳數十年後,終能使中國成為全球最高階層文化人士的歸依聖地、精神祖國;流風所及,百年之後遍於歐美社會各層面中廣為弘傳,則中國不唯民富國強,更是全球唯一的文化大國。如是復興中國佛教文化之舉,盼能獲得廣大佛弟子四眾之普遍認同,乃至廣有眾人付諸實證終得廣為弘傳,廣利人天,其樂何如。今以分輯梓行流通在即,因述如斯感慨及真實義如上,即以為序。
文章試閱
《妙法蓮華經》上週講到一百九十三頁倒數第四行,說很多的學佛人都在自性巨海中漂流,總是落入如來藏的自性、五蘊的自性、十八界的自性之中,不斷地漂流於法性之海中捨本逐末,卻不知道原鄉究竟在何處?也就是不曉得自己的「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之所在。那麼今天要從倒數第三行開始: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須彌峰是物質世間,也就是粗重的物質世間的最高峰,須彌峰是忉利天所住的境界;因為那是粗重物質世間的最高處,所以與人間關係最密切的諸天有兩個,就是欲界六天中最低的四王天和忉利天。人間的許多事物就由忉利天在掌管著,忉利天之下有四天王天,這四天王天各有一位天王,總共有四位,直接在人間處理許多事務,所以人間萬一有什麼大不平時,他們往往會來干預。
但是四王天歸忉利天所管,也就是從欲界人間上去的第二天;那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又區分成三十三天,中央有一天,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所以總共是三十三天,因此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那麼這個忉利天的三十三天,與人間關係密切,所以在忉利天上除了中天玉皇上帝以外,東、西、南、北各有八天,就各有八位上帝或者大帝。例如道教崇奉的主尊玉皇上帝,他是忉利天的中央一天,掌管著四方的三十二天,所以玉皇上帝的名號就叫作中天玉皇上帝,他住在中天而作統領。又例如玄天上帝是北方八天中的一天,所以叫作北極玄天上帝,因此他的令旗是黑色的,因為那裡是玄天。所以道教中總共應該有三十三位天神才對。
那麼因為這是粗重物質世間的最高處,所以叫作「須彌峰」,是須彌山的最高處,而三十三天正是在須彌山頂。這個須彌峰在佛法中,往往被人稱之為妙高峰,或者稱為妙高山,也就是說,它是粗重物質世間的最殊勝之處,所以須彌山頂又稱為妙高峰。然而這個「須彌峰」在佛法中到底是代表什麼意思?在這一句話裡面告訴我們的是說,如果你在人間修學菩薩道,你已經證真如了,那你所住的真如境界,祂是一切法之中的最高位置,祖師們就引申出來而稱為已經到了妙高峰,所以在這裡就說「或在須彌峰」。
為什麼用「或」字?因為不是永遠都會住在這個地方;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住在這個地方,所以叫作「或在須彌峰」。以現代佛教來說,全球能夠住在須彌峰的人,也不過是正覺同修會中這四百出頭的人而已,算是很少。現在全球大約七十億人口,也才只有四百出頭,所以真的很稀有。但這稀有,除佛世以外,幾乎每一個年代都是很稀有的,所以才用這個「或」字,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住在這個地方。
這裡說,假使你住在須彌峰頂─也就是住在菩薩所證的真如境界中─「為人所推墮」,那麼能推墮你的人到底是什麼人?請想一想:當你住在真如境界中,有誰能夠推墮你?只有一個人,他叫作「無明惡人」。從你所證的真如境界中來看,因為祂難信極難信,所以往往有人太容易證得真如以後,心中依舊懷疑說:「這真的是真如嗎?哪有這麼容易證的?普天下都沒有人證,我們這麼輕易就證了,哪有可能?一定另外有一個真如很難、很難證的,不是像正覺同修會裡面這麼容易親證的。」因為他認為一定要是很難證的才算數,可是他沒有想一個問題:「是誰使他容易證?他自己能不能證?」
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這一點,就好像一個人在大深坑裡面,人家拋了繩索給他,弄了個套結給他,讓他穿在身上一套,人家就幫他拉上來了,他自己也不必花力氣,於是覺得太容易了,就認為自己如此輕易脫離大深坑,應該是假的,只是夢境。他都沒有想說,如果讓他自己爬,根本就不可能上得來。因為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一點,就想:「這真如這麼容易證,應該不是,應該是我們永遠證不到的,才會是真正的真如。」問題來了,如果永遠證不到的就是真如,就表示那是不可證的,那怎麼能叫作真如?應該是戲論啦!
再說,如果一定要很難證的才是真正的真如,那我應該把他磨上二十年才讓他實證,他就不會懷疑了:「對呀!本來就是很難證的,你看我進了同修會,那麼努力拚義工,前後努力拚了二十年才證,當然是真的。」那我就說他是「賤骨頭」(大眾笑…),不是久學菩薩。可惜的是世間的學佛人大多如是,所以在須彌峰頂──也就是住在真如的境界之中,證得輕易的人往往心中有疑:「這真的就是真如嗎?」他反覆地觀來看去:「這阿賴耶識確實真實而如如,可是在正覺同修會裡面畢竟證得太簡單了,所以我不太相信。」因此證了真如以後,還千方百計想要另外再證一個真如,這就是二○○三年退轉的那一批人,成為頭上安頭的人。
他們退轉了以後,我們就得處理了,我們好努力製作了很多解毒劑、疫苗,一年以後終於處理完了;可是在他們心中的某些陰暗角落中,也難免還是會有一點毒素繼續留存著,因此還是會有極少數人在心中有疑。當他們心中有疑的時候,我們就說他們是「為人所推墮」──被無明惡人把他們推墮。因為被無明惡人所推墮的緣故,他們認為說:「這個就是真如嗎?太簡單了!太現成了!真如不是難可思議的嗎?既然不可思惟、不可議論,怎麼會這麼現成?我這麼容易親證了,就看得清清楚楚,我全都知道啊!為什麼會這樣?可能這個不是真如。」那我們就說他們是被無明惡人所推墮了。
那些被無明惡人所推墮的人都會有一個問題,沒有第二個問題,永遠只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他們嘴裡說「好喜歡無為法」,可是他們退轉後自以為增上時所說的無為性的真如,自稱很勝妙的真如,卻是有為法,想要以識陰我所來變成有為性的真如,又想要真如變成有為性的生滅法,永遠都是有這個特性。那目前我們所看見的有這兩種:第一種就是說,他希望識陰想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說那樣就是證真如;可是真如既然是無為性,就不會是想要怎麼樣的有為心;而他們希望的是說:「譬如我現在肚子正痛,我叫祂說:『你要立即跟我停下來,現在就得不痛,祂就聽我的話,就不痛了,這樣才叫作證真如。』」這是第一種,這是二○○三年退轉的人。已經幾年了?剛好十年了,十年出頭了。
另外又有一種人,他們希望的證真如境界是:「我這麼一證,就能立刻擁有某一種特殊境界,那才叫作證真如,你們同修會證的不是真如。」等我們要求他說:「不然,你認為證真如是什麼境界?」他老兄提出來的結果,卻是第四地菩薩的無生法忍境界,那我就要說:「那麼,是不是三地菩薩,以及二地、初地下到七住位,全都沒有證真如嗎?是不是佛陀講的《菩薩瓔珞本業經》講錯了?」 欸!佛陀還會講錯嗎?是呀!因為《菩薩瓔珞本業經》裡面 佛陀有說:「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正觀現在前』,進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請問:般若的現觀──般若的正觀顯現在眼前時,那是不是證真如?沒有證真如的人怎麼能叫作般若正觀現前?是不是 佛講錯了?
那麼《華嚴經》中的〈十地品〉,或者單譯的《十地經》,也都要修改了?因為初地菩薩不可能不證真如啊!結果他說的證真如,卻是四地菩薩的無生法忍境界,那麼是不是指稱三地以下都沒證真如?所以結果還是落在什麼上面?落在貪求境界上:才剛剛在第七住位,就想要得到四地菩薩的境界,這就是第二種,依舊不離有為性。
所以我的結論是:證得太容易,使他們心裡面懷疑:「這不可思議、不可想像、凡夫不知,連阿羅漢都不知道的真如,怎麼可能我進了正覺同修會才不過三、五年就證了?而且又這麼現成,卻太平凡實在,不是五神通,這應該不是!」所以他們希望的是很奇特、而不是很平實的境界。就是希望證真如時,在世間法上就可以得到奇特的境界;不然就是一證真如,就應當立即像四地菩薩那樣。所以說這些人都是落在「有為」的心態裡面。因此我們就說這一類人是「為人所推墮」,就是被無明惡人從「須彌峰」推墮。
這是因為,明明你找到阿賴耶識的時候,祂就是真實的,你怎麼樣想方設法都無法毀壞祂;而你不論怎麼樣去罵祂、褒獎祂,祂都不動其心,永遠如如不動,所以既真實又如如。你證得這個阿賴耶識──「觀世音菩薩」,現觀祂真實而如如的時候,也就是證真如,不管祂是不是很現成,不管祂是不是很平凡實在,祂就是真如,以外別無真如可求。可是竟然會突然間起了無明,還要另外再找一個更奇妙的真如,那是不是真如有兩種?是在阿賴耶識有真實如如法性以外,還有另一個東西或心,也是真實如如的?那麼真如就不是絕待之法,就變成相待之法了。所以我說這一類人都要好好磨練,這種人,最好讓他來正覺學十輩子才開悟,將來悟後就不會有問題。至少年輕時進來修學以後,讓他學到白髮蒼蒼、眼花齒搖即將耳聾了才讓他開悟,他就不會退轉了;未來就不會被無明惡人所推墮。
我說的都是實話,所以會外有些人希望來見蕭平實,一見之下就像禪宗公案寫的那樣當下開悟。十來年前這種人很多,往往打電話去出版社要求要見蕭平實,出版社義工就告訴他:「蕭老師不見外人,您如果想見,週二去正覺講堂聽經就可以見到。您貴姓大名,請先通報,我可以幫您安排,但蕭老師私下都不見人。」然而這一類人大多心性傲慢,只想要私下相見當場得法,怕人家知道是來見我時才得到佛法。我當然不見這種人,因為幫他們悟了以後對正法的弘揚不會有絲毫幫助,反而會有大害,就都不見,因此大家才死了心。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不私底下見人的,所以這幾年就沒有人再打電話來說要私下約見蕭平實。想一想,咱們度人那麼多年,看到這個情形,豈有可能讓他們來見之下就讓他們證悟了?而且就像一句臺灣南部的話說:「我都還不知道他是熊還是豹?」(臺語,大眾笑…) 24小時內準備,也就是說,他得了這個法以後,將來會幹什麼,我不知道,不能隨意給他,免得他得了這個法去求取名聞、利養,反而壞了這個正法。得要是個心性很好的菩薩,我們才要給他證得;必須是個沒私心的菩薩,才能把法傳給他。所以,早期有名的人來求見時我就給他們方便,現在都不給了;反正週二來臺北講堂聽經,講經完畢時可以安排相見;如果怕人家看到,就別來與我相見。
所以說,無明惡人是大家都要提防的;並不是證真如以後就都不會退轉,反而是悟錯的人才不會退轉。為什麼悟錯的人不會退轉呢?諸位想想看,眾生最愛的是誰?是自己呀!都是愛有念靈知的自己,或者學禪以後最愛離念靈知的自己,這是眾生最愛的,卻正好是識陰,不離身見。當他所謂開悟的時候,是悟到有念或無念的自己時,你叫他退轉,他是死也不退的:「我永遠認定這離念靈知就是真如。」他是不會退轉的,只有進到正覺同修會來,修學了幾年以後才會退轉──證真如而把身見真的斷掉。
可是證得第八識真如法性的時候很容易退轉,因為他的五根剛剛起來,五力的功德還沒有出現──有五根而沒有五力。他的信、進、念、定、慧五根是有了,才能進得同修會來;可是這五根還沒有力量發出來,也就是沒有被好好熏習鍛鍊,就沒有五力。那我們早期不作觀察,就幫他開悟了,以後他就會出問題;都是因為他還沒有五力,所以很容易就退轉了。
那麼有些不懂的人說:「同修會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退轉,可見那個佛法不是真的。」有智慧的人卻說:「正因為有人會退轉,才是真正實證的佛法。落入常見的人,是永遠不會退轉的,除非福德足夠而且善根深厚而遇到真善知識,所以永遠沒有人退轉的法就是有問題的。」他倒是有智慧講出這一番話來,真的有道理啊!可是無明惡人蠢蠢欲動,隨時都在窺視著證真如的菩薩,只要稍微一不小心,隨即就被無明惡人所推墮。推墮到哪裡去呢?又墮回人間境界來呀!人間是什麼境界呢?就是五陰加上五欲具足的境界。
這種退轉的事是很平常的,所以證真如以後會有許多不退的層次,未證的人也有許多層次。十信位滿足了叫作信不退,進入初住位開始一步一步往前走,都只是信不退而已;所以初住位走完、到了二住位,可能又退回初住位;到了三住位可能又會退回二住位;到了七住位證真如了,可能又會退回六住位;甚至於到了第十迴向位還沒有滿心之前,還可能再退回第九迴向位。對於福德不夠的人來說,這都很正常,只是不會再退出三賢位罷了。
福德不夠的人,就像股票市場上的新手一般;諸位看那股票市場,有沒有一條直線一直往上走的?沒有!它往上的時候也是上上下下逐漸往上的,對不?退轉的人也是一樣,當他退轉的時候就像股票市場在下跌一樣,有時上去、有時候下來,大約是往下的幅度大,最後是往下,這是一樣的道理。那為什麼拿股票市場來譬喻?因為股票市場是人在操作的,那個證真如的人是不是人?也是人嘛!他的福德不夠,表示他跟世間的一般人差不多,所以他會退轉。
那麼福德足夠的人,在位不退而往上推進的過程中,只要有善知識拉拔著,往下墮的幅度就很小,永遠不會退到下一個階位去;而他往上走的幅度就比較大,可是仍然會有退,就是修行上有時會暫時中止,也就是行退。乃至於入地以後還會有退,入地以後只是行不退而已,有時候也會產生念退的現象;例如當他很努力,毫無所得而為眾生義務付出以後,結果眾生反過來狠狠咬他一口,他也會有念退,也許想:「唉呀!度人沒意思啦!恩將仇報。算了!不度人了。」 也許過個幾秒,也許過個幾分鐘,也許過個幾天,他又想:「不行!我還是要拉拔他們!」 於是又想到要救護那些反咬他的退轉者。所以他還有念退,只是沒有行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