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棕櫚油帝國:搾出權力,殖民與當代政經貿易角力,影響全球生態的關鍵原物料

原文書名:Planet Palm: How Palm Oil Ended Up in Everything―and Endangered the World


9786263104679棕櫚油帝國:搾出權力,殖民與當代政經貿易角力,影響全球生態的關鍵原物料
  • 產品代碼:

    9786263104679
  • 系列名稱:

    麥田叢書
  • 系列編號:

    RL4116
  • 定價:

    420元
  • 作者:

    喬瑟琳?祖克曼Jocelyn C. Zuckerman
  • 譯者:

    黃文鈴
  • 頁數:

    344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0727
  • 出版日:

    20230727
  • 出版社:

    麥田(城邦)
  • CIP:

    466.171
  • 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各界推薦 ☆洪伯邑(臺大地理系教授)☆霍赫希爾德(《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作者)☆露絲.雷舒爾(著名美食評論家)

 



糖、鹽、茶、棉花……原物料改變人類社會的世界史,

必須再算上「棕櫚油」這一筆!



 





就像鹽、棉花和糖深刻且不可逆的改變了人類的經濟和地貌景觀,形塑地緣政治的現實和我們的健康問題一樣,「棕櫚油」也是如此,並且影響力有增無減。

跟隨著作者祖克曼的步伐,讓我們展開這趟橫跨全球、時間幅度綿長的旅程,重探殖民主義與商品拜物教的影響,也會了解到現代食品製造系統的全球化和工業化進程。



個人該如何吃得健康?糧食安全與貧富大有關係

更牽涉到國際政治關係、不同的社會改革運動策略、跨國大公司的操縱、新世紀文明病與霾害、帝國與殖民主義遺緒、發展中國家與全球南北方正義的議題設定……

包括連紅毛猩猩的生存都「油」跡可循!



在祖克曼筆下,棕櫚油毫無保留地滲入每一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過程從十九世紀的德國以及後繼的殖民化,展示出為了搾取利潤的貪婪如何驅逐以土地為基礎的人們,並以棕櫚園取代了原有居民的小片土地。

這些產品包羅萬象,包括肥皂、口紅、能多益(Nutella)——被棕櫚油滲透的清單令人震驚。

 



★ 2022年 瑞秋•卡森環境書寫書籍獎 二等獎

★ 2021年 西格德•奧爾森自然書寫獎(SONWA Book Awards)傑出獎

★ 2022年 紐約公共圖書館 海倫•伯恩斯坦傑出報導獎 決選入圍





「祖克曼的研究十分鋒銳,文字敘事引人入勝」

——瑞秋•卡森 環境書寫書籍獎 評審評語



「食人蟒、離群的失控大象、武裝黑幫、腐敗政客、兇殘的決策者、現代奴隸主。

在這本書中,這些全都會遇到。

這是第一次有針對世界上這種環境破壞最深的產品,進行詳盡的調查。」

——貝瑞•伊斯塔布魯克(Barry Estabrook),

《吃》(Just Eat)與《番茄之地》(Tomatoland)作者

 



 



㊣ 內容簡介: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棕櫚油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世界各地,棕櫚油產量在過去十幾年中幾乎翻了一倍:油棕櫚種植園在地球上,覆蓋約紐西蘭大小的面積;美國賣場裡,幾乎一半的產品,棕櫚油皆以某種形式潛藏在貨架上,等著消費者帶回家。但是棕櫚油產業的革命,其實建立在偷來的土地和奴隸勞動之上,不僅席捲各地、撼動不同社會既有的文化,而且毀滅性的導致了標誌性動物瀕臨滅絕,並在東南亞地區造成大幅度的景觀改變。而為了替農場清出空間而點燃大火的碳排放量,也深刻影響其他工業化已開發國家。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Award)獲獎記者喬瑟琳•祖克曼花了數年時間旅行全球,從賴比瑞亞到印尼,從印度到巴西,發掘這種影響人類和環境甚巨的植物與整個產業、飲食文化,而相較於此我們卻對這知之甚少。



  本書引人入勝的敘述,融合了歷史、科學、政治和食物等元素,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這種隱藏的成分已完全顛覆人們的生活。這份傑出的調查報導,讓我們在大賣場商品架、網路購物準備將貨品放進購物車的時刻,多想一下——我們所做出的購買選擇,與我們生活其中、處境艱難的地球之間緊密相連。

 



㊣ 推薦語:



我們大多數人現在都了解棉花、糖和黃金等商品如何定義帝國和剝削的進程。作者在這項列表另加上一項——值得注意的是,99%的時間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消費這項物品。這本書會讓你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廚房和浴室裡的物品——以及世界上某處本應富饒的大地,此刻卻持續存在貧困和飢餓。

——霍赫希爾德(Adam Hochschild),《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埋葬枷鎖》作者



作者往返世界各地、回顧過去,並向我們展示對棕櫚油利潤的胃口,讓我們在人類苦難、環境惡化和喪失生物多樣性方面付出了多少代價。這項非凡的調查性新聞工作會讓你哭泣和咬牙切齒。它會讓你充滿憤怒。

——露絲.雷舒爾(Ruth Reichl),美食評論家與暢銷書《天生嫩骨》、《廚房歲月》作者





我原本一直認為棕櫚油只是另一種能免就免的食品成分,因為它含有高比例的飽和脂肪,但在閱讀了本書之後,我再也不能以同樣的方式看待它了。我現在明白,棕櫚油代表著晚期資本主義最黑暗的一面。這是一個充滿說服力的醜陋故事。人們需要知道這個故事。

——瑪莉安•奈索(Marion Nestle),紐約大學營養、食品研究和公共衛生學榮譽退休教授與《問問瑪莉安吧》(Lets Ask Marion)作者





對於正在尋找有關棕櫚油之戰及其背景的入門讀物的讀者來說,《棕櫚油帝國》是一本很有啟發性的讀物,引人入勝又內容豐富。

——阿紹卡•穆克波(Ashoka Mukpo),蒙加貝新聞網(Mongabay)





作者帶領我們踏上一場令人不安的時空歷險,講述一項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成分。棕櫚油與殖民和奴隸制至今有著內在聯繫,且在我們的消費主義文化中無處不在。可悲的是,這類剝削不僅反映出我們的全球糧食系統,也已經產生了可怕的後果。——皮耶•蒂亞姆(Pierre Thiam),塞內加爾主廚與 Yolélé Foods共同創辦人





這本書在對鉅觀的複雜問題,以及身臨其境對生活在棕櫚油生產地區的人的生活之間,進行了平衡報導。……這本書提供了一線希望,從愈來愈多人投身抵抗這個產業之際,同時向更多人傳達對「棕櫚油危機」的認識。

——《美食學期刊》(Gastronomica)





作者縱橫交錯於四大洲,以生動且解答疑問的方式,揭露了這種植物物種造成對我們文化、經濟和生態體系的危害。

——《書目》雜誌(Booklist)星級評論





這是一份詳盡、證據確鑿的紀實,報導棕櫚油生產歷史及其造成的生態破壞。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作者生動地描述了被棕櫚油產業壓迫的人和土地,將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與當今跨國公司的剝削現況連貫起來。這項深度報導敲響了沉痛嘹亮的警報。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 Weekly)





這本書將讀者帶入棕櫚油之國的核心,快速詳細地了解商品所播下的破壞種子。

——公民食(Civil Eats)新聞網



 







☆ 豈「油」此理.「油」然而生☆  



"

作者簡介


"
  《美食》雜誌前副編輯、《OnEarth》文章編輯與《現代農夫》執行編輯。祖克曼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校友,曾獲艾麗西亞・帕特森基金會(Alicia Patterson Foundation)採訪補助,曾為《快公司》(Fast Company)、《美國前景》(American Prospect)與多份刊物撰文。她與丈夫和兩個孩子現居於布魯克林。
"

譯者簡介


"
  菜市場長大的孩子。新聞記者經驗超過十年,目前定居德國柏林,每天英語、德語交替使用的同時,最想念的是台語。
  曾獲柏林政府非德語文學研究補助、德國Robert Bosch Stiftung「Crossing Borders」書籍田調計畫、國藝會長篇小說與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星雲獎歷史小說創作補助。
  二ま二二年出版「誰是外來者」一書,入圍《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
"

書籍目錄


前言:油的危機

【第一部:帝國的油膏】
第一章 戈第來了
第二章 家鄉的滋味
第三章 肥皂界的拿破崙
第四章 中南海的花花公子

【第二部:某個東西腐爛了】
第五章 寂靜的夏天
第六章 露營車的夢想
第七章 這世界好胖
第八章 煙霧籠罩著新加坡

【第三部:一顆果實的命運】
第九章 Nutella與其他抹醬
第十章 對抗強權

後記:後疫情時代的油棕
致謝

文章試閱


前言摘要
前言 油的危機

寇特・柯本(Kurt Cobain)的歌聲在我的耳朵裡嘶叫著。我在賴比瑞亞東南方一處偏僻角落的泥土路上,Land Cruiser哐啷哐啷顛簸前進著,從車窗望出去,舉目所見盡是一片焦灼橘紅 。僅僅幾週前,此處仍是蓊鬱的森林,迴盪著鳥兒啁啾與嘎嘎叫聲以及在矮樹叢裡動物抓撓的窸窣聲響。清澈的溪流流淌過岩石。在這個被解放的美國黑奴所建立的西非國家裡,此處居民世世代代都從森林裡採集藤來建造房屋與家具。男人們傍晚帶著蜂蜜、螃蟹與旱獺歸來。女人們背著孩子,在他們小屋旁的空地,彎腰栽種山藥、瓜類與豆類。

這些舊畫面歷經歲月更迭,如今僅剩綿延不盡的塵土裡,間隔矗立的數千棵枯木。在清晨的霧中,這些樹木讓人想起在塵囂飛揚的戰場倒下的士兵。我們開了數英里的路,沿途只見傷痕累累的土地與死去的植被,偶爾點綴著數台鮮黃色的CAT挖土機。我從未見過這般規模的破壞程度與致命的殺傷力。超脫樂團(Nirvana)《強暴我》(Rape Me)重擊的鼓聲與譏諷的吉他聲席捲而來,這首不斷在我耳邊迴響的歌,成了我這趟旅行的配樂。我目睹地愈多,內心的狂怒就愈響亮。

我從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一路開往錫諾縣(Sinoe),車上還有一位義大利攝影師與幾位當地學者。這趟目的是為了報導外地人掠奪土地或大規模收購土地的情形。二まま八年爆發金融與糧食危機後,投資銀行、退休基金、缺乏土地的國家與農業綜合企業,從擁有沃土、傳統土地權利容易被剝削的國家,像是衣索比亞與馬達加斯加等,攫取大片土地。這樣的現象引起全世界關注。我選擇報導賴比瑞亞,部分是因為過去相當欽佩該國前總統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也出於這個國家與美國的歷史淵源。直到我往下追查才發現,掠奪土地的動機幾乎就是為了棕櫚油。即使我過去任職於《美食》(Gourmet)雜誌十二年,撰寫過數十篇關於環境與農業的文章,對於這個東西,我幾乎一無所知。

賴比瑞亞像是給我一記當頭棒喝。當地所見的暴行從破壞國土延伸至賴比瑞亞人民的生計。在某個村莊裡,有一座新加坡公司經營的棕櫚特許園,園裡零零落落蓋了幾間泥磚房與茅草屋,一名五十歲、擁有七名子女的父親說著這些外來者來到當地、並將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小鎮夷為平地。其他人則談論著這家公司如何毀了他們的莊稼與墓園,污染他們的溪流,將他們趕出家門。「我失去了很多東西」,一名五十三歲的婦女淚眼婆娑地告訴我。「我們不能種大蕉。我們不能種稻米。我們不能種甜椒。」將她種植的作物連根拔除、換種油棕的人們,只付給她幾百塊美金。「早就花完了」,她說。一位替當地人辯護的蒙羅維亞律師悲痛地表示,當地人失去了自我。「那個男人過去是受人尊敬的農夫,現在成了被奴役的勞工。」

造成這些改變的罪魁禍首,在錫諾縣才動工十三個月。這家公司簽下一紙八十六萬五千英畝土地的租約,效期六十五年,得以延展三十三年。換句話說,這不過只是剛開始而已。

我那篇文章最後沒有順著《強暴我》的事件作為開頭——可以想見這麼做的話,編輯們會大翻白眼——但這股作噁的感覺從那趟旅程開始就揮之不去,直到文章見刊後仍久久不散。這整個經歷讓我覺得莫名地熟悉。雖然我可能對棕櫚油一無所知,但我知道住在赤道上偏僻的非洲村莊是怎麼一回事。我在二十多歲時,在肯亞西部的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當了兩年志工。在一所距離最近一名身著卡其色的旅客還有數百英里遠的偏遠據點,負責教高中生英文與數學。那個叫做「布胡宜(Buhuyi)」的小村莊,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那時候也還沒有手機。我會跟公雞們一同甦醒,用營地爐火燒開一鍋水,簡單梳洗,早餐吃木瓜配奶茶,再跨上腳踏車沿著橘色的泥土路騎到學校。傍晚時,我會倚著燭光寫長信,或在蚊帳裡就著手電筒的光讀小說。儘管偶爾會覺得寂寞,那時還得了兩次瘧疾,但從許多層面來看,那二十七個月是我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我很愛雨水打在自家波浪狀鍍錫屋頂的聲音,跟被赤道陽光烤乾的泥土味。我很愛那些日子的慢步調,和當地人交談無需偽裝,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


當然,那座村莊同樣深陷貧窮泥淖,因為缺乏機會,加上蝸牛般緩慢的改變步調,當地處處充滿挫折。(我會那麼愛這個地方,可能只是因為知道自己有離開的機票。)但布胡宜的居民以前擁有整齊的田地與關係緊密的家庭。他們有肥沃的土地、芒果與菠羅蜜樹,可能還有一頭牛或幾隻雞。空氣很清新,河水清澈。我們常常笑得開懷。在開頭那趟報導之旅後,我在半夜因為夢到所有布胡宜學生的農田都變成了油棕而驚醒。我的村莊看起來就像賴比瑞亞那處可怕的角落。

但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知道國際發展並非易事。我也曾躺在床上想著自己那篇賴比瑞亞的故事是否公平。那股發自內心的憤怒是否放錯了重點?那篇文章是不是典型空降記者(住在布魯克林還有健保跟健身房資格)鄉愿的看法?我在賴比瑞亞那片油棕種植區以外所看見的,很顯然不是迪士尼樂園。例如,我們從蒙羅維亞啟程的那條路,佈滿溝渠、坑洞與意料外的湖泊,我們花了八個小時才前進了僅僅一百五十英里。錫諾縣雖然居民超過十萬人,卻有著被時間遺忘的氛圍。「這就是『那座城市』嗎?」我們終於抵達該縣首府後,攝影師這樣評論。「這是座貧民窟。」

我抵達賴比瑞亞的當下,這個國家已經脫離了那場血腥內戰超過十年之久,從一九八九年到二まま三年,這場內戰奪去約二十五萬人的性命。(伊波拉病毒疫情還要再過一年才會爆發,這場疫情差點害死一位同乘那台Land Cruiser的學者,但這是另一個故事了。)即便如此,賴比瑞亞依然狀況很糟。瑟利夫在經濟方面做出的渺小貢獻,即是與看上當地自然資源(參見:土地掠奪)的外地人,所簽署的特許權合約,除了農田之外,還包括豐富的木材與礦產。我很了解世界銀行相當看重想脫貧國家的農業成長——所有受訪的棕櫚油從業人員都附和這一點。他們表示,賴比瑞亞雖然擁有肥沃的土地,國內卻亟需基礎建設與工作,這是他們需要面對的挑戰。當然,成長過程裡不免會有些痛,但最後油棕園將成為這個國家的救贖。

但真的如他們所言嗎?這些種植園在其他地方也成了救贖嗎?而且棕櫚油過去究竟是什麼,怎麼可能突然之間這個世界這麼需要它?賴比瑞亞之旅結束後的幾個月內,我著迷似地想解開這些謎團。我發現賴比瑞亞地景大改造的情形,在東南亞早就開始了,而且這場農業革命的後果其實隨處可見。在這幾十年間,棕櫚油悄悄地潛入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美國雜貨店裡約半數的產品都含有這種植物的某個部分。(雖然此處所討論的商品是棕櫚油,但其來源植物——嚴格上來說不是一棵樹——稱為油棕。)單單棕櫚油就佔了全球植物油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當你一早醒來刷牙?牙膏裡含有棕櫚油。走進淋浴間?肥皂、洗髮精、潤髮乳含有棕櫚油。接著可能會使用的保濕乳霜、睫毛膏、唇膏亦然。再來到廚房,奶精、甜甜圈、嬰兒配方奶粉跟狗食裡也有棕櫚油。你在孩子吃的吐司上,塗抹的Nutella巧克力醬也有這項成分。(若你是在超市買的麵包,裡面可能也有含。)午餐吃的脆薄餅跟冰淇淋,下午啃的士力架巧克力或Cheez-It起司餅乾也是如此。晚餐大致相同——包括現在躺在你盤子裡那片不論是牛、豬、羊或雞肉,牠們的飼料裡,也含有棕櫚油。

如果美國人似乎過度食用這個東西,那國外的情形就更誇張了。印度目前全世界棕櫚油進口量排名第一,從一九九二年購買三萬公噸,二ま一九年進口九百二十萬公噸。中國的同期進口量從八十萬公噸,增加至六百四十萬公噸。而全世界棕櫚油的生產量在過去僅僅十五年間,成長超過一倍;油棕園面積如今多達十萬零四千平方英里——比整個紐西蘭還大。當棕櫚油的生產者用光了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土地(這兩國所供應的棕櫚油占全球約百分之八十五),便將觸角伸至巴布新幾內亞、菲律賓與索羅門群島,甚至遠至拉丁美洲與非洲。去年全球棕櫚油消費量幾近七千兩百萬公噸——地球上平均每人約用去二十磅。

「您完全沈浸在其中」,這是美國棕欖公司(Palmolive)推銷自家以棕櫚油為主要成分的洗碗精台詞。這項一九九六年首度亮相的宣傳活動,背後主導的廣告商當時還不曉得美甲師梅德(Madge)所言,有一天真的會成真:往後的五十年間,美國進口的棕櫚油從兩萬九千公噸,增加至逾一百五十萬公噸。單單過去十五年內,其進口量飆漲百分之兩百六十三,一部分是因為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禁用反式脂肪。棕櫚油在室溫下呈現半固體的特性,成了取代部分氫化油的理想替代品,以前製造商會以部分氫化油增加曲奇餅與薄脆餅乾等的口感、並用來延長保存期限。棕櫚油除了廣泛用於加工食品、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也用於各種工業材料,且愈來愈常用作生質燃料。

這個過去美國人幾乎前所未聞——更不用說見過——的作物,如何全面滲入我們的生活?是什麼原因讓這項物質突然間成為全球工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賴比瑞亞遇到的那些受到壓迫的村民、憤怒的勞工們,反映了全球油棕園的心聲,還是我剛好碰上一群特別倒霉的人?這場前所未見的農業榮景,對環境可能造成的長期後果為何?這些新的卡路里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麼影響?消費者真的需要這項產品,還是情況恰好相反?

為了找出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展開一場長達數年的調查,橫跨了四大洲,時間軸則回溯逾兩世紀。我發現,這株不起眼的植物對於我們所知的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從推進奈及利亞殖民化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到徹底改變東南亞國家與其他地區。就像鹽、棉花與糖重塑了我們的經濟與地貌,也讓地理政治與我們的健康考量重新洗牌,棕櫚油也是如此——而且直至今日仍持續進行。研究這種植物長達數十年的旅程,就像在上不同科目的碩士課程,從殖民主義、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到全球化、現代食物系統的工業化(我也學了很多關於化妝的知識。)如今,棕櫚油在《刺胳針》(The Lancet)所稱的「全球併發性流行病」佔了重要地位:這種病結合了二十一世紀肥胖、營養不良與氣候變遷的危機。

但我講太快了。要好好講這個故事,我們得從頭開始。奇怪的是,故事的起源帶我們又回到了賴比瑞亞,或是它的鄰近地區。……

得獎紀錄


★ 2022年 瑞秋•卡森環境書寫書籍獎 二等獎 ★
★ 2021年 西格德•奧爾森自然書寫獎(SONWA Book Awards)傑出獎 ★
★2022年 紐約公共圖書館 海倫•伯恩斯坦傑出報導獎 決選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