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106482系列名稱:
NEW系列編號:
RG8052定價:
799元作者:
馮建三頁數:
640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603出版日:
20240603出版社:
麥田(城邦)CIP:
541.839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歷時30年、超過200篇專文
一部主張公民權利,
從公共化、私有化角度討論媒體運作機制
綜覽台灣百年報紙、電視、網路生態的傳播史
=內容簡介=
●《臺灣民報》開啟了台灣媒介的百年歷史
本書收錄作者自1992至2022年間發表在報紙雜誌、電子媒體的作品,內容論及之媒介包含傳統的報刊、廣播、視聽部門,以及日益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上下縱橫百年歷史。
1920年代創刊的《臺灣民報》,可謂開啟了台灣媒介的百年歷史。1927年獲許在台灣島內發行,1932年發展為《臺灣新民報》,為日據時期唯一由國人發行的報紙,也開啟了透過媒介改革作為向統治者爭取發言權的新頁。
1950年代,台灣進入「兩報」時代,即《中國時報》與《聯合報》;1960至7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陸續開台,「兩報三台」成為民眾閱聽主流。又肇因於兩報創辦人皆晉身政治權力中樞,三台分別為黨政軍把持,政治言論立場頗稱一致,1990年代中期,也就是政治解嚴後,兩報三台的媒介主導結構開始遭受較大挑戰。
●媒介史上的不同頻譜
傳統媒介之外,俗稱「第四台」的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地下電台、公益電台、公共電視等,在台灣媒介史上也各自閃爍不同的頻譜。台灣社會追求自我解放的力量,透過這些視聽影音媒介,尋找更新及向上的出路。
台灣擁有密度全球第一的24小時電視新聞頻道,使我們的皮毛報導遠多於增廣見聞;有過「一報三禁」的難堪歲月,坐大了報團的保護傘;取締地下電台,使得業主得面臨徒刑、拘役與罰金的懲處;超過一半的新聞報導是「三器新聞」內容,取自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和街道監視器。所幸,我們還有公共電視,影視文化荒原沙漠的一片小小綠洲;有過沒有天線的電視台,走過半甲子的光啟社;因「901為新聞自主而走」而迎來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Association of Taiwan Journalists,記協);「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2024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名列第27,居亞洲之首!本書也向維基解密及其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致敬。
●台灣的新聞自由指數帶給我們什麼
如同RSF所言:台灣基本上尊重新聞自由,但仍具高度分化,記者受制於以煽情與利益為主導的政治兩極化媒體環境。如何提升?本書作者〈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一文其實已有解方:「高度新聞自由與民主功能比較健全的國家……都有來自公權力的經費補助。」《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的權威解釋文也說:「表意自由要……對新聞事業資助……國家首先應該提供充足的公共渠道」。
台灣媒介受國家右手之壓抑,也依賴國家左手進場,帶來自由和解放。
=本書簡目=
第一章 看電視、唱文化高調 很有必要
第二章 新聞人與新聞
記者的勞動: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記者這一行 見「美」「思齊」
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
第三章 新聞評論
節慶假日的新聞評論
反省與評論天災人禍新聞
第四章 新聞界
報禁解除 資本自由 傳媒洗牌
新聞頻道氾濫 國會頻道孤單
改良新聞界:坐在書齋、走上街頭
端正政治認知 開創傳媒趨勢 稀釋假新聞
第五章 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台灣媒介一百年
關機:一種媒介改革運動
檢討「反壟斷」:政府法案優於社運主張
第六章 政治解嚴 倡議理念
規畫傳媒經濟:司馬庫斯原住民的啟發
探討傳媒政治:政黨與國家、公共化與私有化
公益電台
第七章 公共電視
公共電視的誕生:1984-1999
公共電視的擴大契機:2000-2008
公共電視的多事之秋、否極泰來?2008~
華視是公共電視的資產
公共電視的人事與法規
第八章 主管機關:新聞局、NCC與文化部
主管機關進場之前
新聞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文化部
歷時30年、超過200篇專文
一部主張公民權利,
從公共化、私有化角度討論媒體運作機制
綜覽台灣百年報紙、電視、網路生態的傳播史
=內容簡介=
●《臺灣民報》開啟了台灣媒介的百年歷史
本書收錄作者自1992至2022年間發表在報紙雜誌、電子媒體的作品,內容論及之媒介包含傳統的報刊、廣播、視聽部門,以及日益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上下縱橫百年歷史。
1920年代創刊的《臺灣民報》,可謂開啟了台灣媒介的百年歷史。1927年獲許在台灣島內發行,1932年發展為《臺灣新民報》,為日據時期唯一由國人發行的報紙,也開啟了透過媒介改革作為向統治者爭取發言權的新頁。
1950年代,台灣進入「兩報」時代,即《中國時報》與《聯合報》;1960至7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陸續開台,「兩報三台」成為民眾閱聽主流。又肇因於兩報創辦人皆晉身政治權力中樞,三台分別為黨政軍把持,政治言論立場頗稱一致,1990年代中期,也就是政治解嚴後,兩報三台的媒介主導結構開始遭受較大挑戰。
●媒介史上的不同頻譜
傳統媒介之外,俗稱「第四台」的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地下電台、公益電台、公共電視等,在台灣媒介史上也各自閃爍不同的頻譜。台灣社會追求自我解放的力量,透過這些視聽影音媒介,尋找更新及向上的出路。
台灣擁有密度全球第一的24小時電視新聞頻道,使我們的皮毛報導遠多於增廣見聞;有過「一報三禁」的難堪歲月,坐大了報團的保護傘;取締地下電台,使得業主得面臨徒刑、拘役與罰金的懲處;超過一半的新聞報導是「三器新聞」內容,取自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和街道監視器。所幸,我們還有公共電視,影視文化荒原沙漠的一片小小綠洲;有過沒有天線的電視台,走過半甲子的光啟社;因「901為新聞自主而走」而迎來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Association of Taiwan Journalists,記協);「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2024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名列第27,居亞洲之首!本書也向維基解密及其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致敬。
●台灣的新聞自由指數帶給我們什麼
如同RSF所言:台灣基本上尊重新聞自由,但仍具高度分化,記者受制於以煽情與利益為主導的政治兩極化媒體環境。如何提升?本書作者〈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一文其實已有解方:「高度新聞自由與民主功能比較健全的國家……都有來自公權力的經費補助。」《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的權威解釋文也說:「表意自由要……對新聞事業資助……國家首先應該提供充足的公共渠道」。
台灣媒介受國家右手之壓抑,也依賴國家左手進場,帶來自由和解放。
=本書簡目=
第一章 看電視、唱文化高調 很有必要
第二章 新聞人與新聞
記者的勞動: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記者這一行 見「美」「思齊」
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
第三章 新聞評論
節慶假日的新聞評論
反省與評論天災人禍新聞
第四章 新聞界
報禁解除 資本自由 傳媒洗牌
新聞頻道氾濫 國會頻道孤單
改良新聞界:坐在書齋、走上街頭
端正政治認知 開創傳媒趨勢 稀釋假新聞
第五章 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台灣媒介一百年
關機:一種媒介改革運動
檢討「反壟斷」:政府法案優於社運主張
第六章 政治解嚴 倡議理念
規畫傳媒經濟:司馬庫斯原住民的啟發
探討傳媒政治:政黨與國家、公共化與私有化
公益電台
第七章 公共電視
公共電視的誕生:1984-1999
公共電視的擴大契機:2000-2008
公共電視的多事之秋、否極泰來?2008~
華視是公共電視的資產
公共電視的人事與法規
第八章 主管機關:新聞局、NCC與文化部
主管機關進場之前
新聞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文化部
作者簡介
姓名: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學士、碩士,英國李斯特(Leicester)大學博士,任教政大,曾主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新聞學研究》與《傳播、文化與政治》。著《台灣媒體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等九本,(合)譯《傳媒•市場與民主》等十八本。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看電視、唱文化高調 很有必要
書輸給了電視?
讀書,這一行:書、作家與電視節目
我看《公視主題之夜SHOW》
電視看得多 生男生女一樣好
噓,「自然頻道」要說話
畫作看多就熟悉 也就喜歡
天天說好話 偏見會減少 這是真的
沒有天線的電視台——走過半甲子的光啟社
欣賞電視,是真的
全世界的公共電視,聯合起來
第二章 新聞人與新聞
記者的勞動: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大記者陸鏗在政大新聞系演講
記者的勞動:另一種「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記者志業的政治認知
螢光幕後的幢幢黑影
「幹掉工會」的總編輯 也被炒魷魚了
大鯨魚對付小蝦米
媒介人的法律保護
大學推進媒介素養,業界培訓專業技能
漫談新聞倫理及傳媒市場失靈
評論「公民記者」事件
記者這一行 見「美」「思齊」
記者這一行 見「美」「思齊」
為什麼我們沒有老記者?
《紐約時報》的風格
貓爪子下的夜鷹
記者的消息來源
記者節 防政府如防賊
調查報導的臨淵羨魚與退而結網
電視記者,捷克最夠力
記者與炸彈
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
誰的國家,誰的安全,誰的媒介
評述「非常光碟」事件
言論自由與援助交際
新聞自由的兩帖祕方
新聞局委外研究 不會侵犯新聞自由
不自由的日本 竟與台灣平起平坐
南韓政府封鎖英國記者網站
真正有價值的新聞自由:捍衛阿桑奇 捍衛吹哨人
請白宮停止迫害新聞自由
教宗方濟說新聞自由
關於「內部新聞自由」的兩點感想
新聞自由是需要成本的
電波費 改善「地方與國際」新聞
有錢有自由,有新聞自由:從科技巨頭的廣告稅說起
政府的任務 創造最自由最受信任的媒介
第三章 新聞評論
節慶假日的新聞評論
「地上」雜誌這麼說
節慶假日的政治經濟隨想
教師節新聞、英語與教改
反省與評論天災人禍新聞
國家過失殺人?從黛安娜之死談起
社會殺人?殺妻殺子新聞的分析
當台灣受了媒介刺激以後
九二一地震(1)
九二一地震(2)
從地震新聞談觀眾、媒介與政府的連環性
第四章 新聞界
報禁解除 資本自由 傳媒洗牌
報禁簡史:1960-1987
有報紙,大家看
金融、土地資本入主 媒介有業外利益
「兩報三台」曾經是專有名詞
兩報三台真是媒介民主化的希望?
《自立晚報》與公共電視
《更生日報》,全球地方化
報紙的藍綠問題,新聞商品結合了政治立場
《中國時報》五十歲
《中國時報》的明天
《中時》的未來:誰僱用誰,這是問題
媒介工會曾經有「黃金年代」
賣《蘋果》,何不給員工優先權
新聞頻道氾濫 國會頻道孤單
「真相」新聞的真相
第四台與新聞頻道
香港有線電視獨家壟斷
台灣電視新聞的輓歌?
獨立媒介可以改造台灣的新聞頻道
在倫敦談「24/7電視新聞頻道」
不能「讓全台灣新聞台閉嘴」
台灣的國際形象 看電視就知道
消除偏頗報導 成立新聞大廚房
驅除府院干預 NCC應改革新聞頻道
國會頻道的故事
確保多元節目 政府要有擔當
製播國會頻道 順勢壯大公視
改良新聞界:坐在書齋、走上街頭
春遊史丹佛,創新新聞學
分享取代市場 傳播事業作前鋒
活絡新聞業 事在人為
台灣媒介業如何度過景氣寒冬
「走上街頭」之時
好新聞與好報紙 是做出來的
端正政治認知 開創傳媒趨勢 稀釋假新聞
鄰里報:報紙津貼一世紀
開創報業與傳媒趨勢 端正政治認知是第一步
西洋十年小成 台灣快跟進
課數位廣告稅 阻新聞崩壞
媒介議價 政府很消極
說說「假新聞」
提高主流傳媒公信力 稀釋假新聞
第五章 台灣媒介一百年:國家、政黨、社會運動
台灣媒介一百年
1921-2002:台灣媒介改革運動八十年
1970年代:國家機器與傳播媒介
1990年代:失去制衡的巨獸 電視萎縮前夕
析讀強將的弱兵 電視週刊
衛星電視兩黨無策
不再抗拒媒介帝國主義
九ま年代的電信談判 外資是大贏家
2001:《飛龍在天》的誘惑
2003:衝撞過後的媒介生態
2008:台灣政治需要文化願景 大選開鑼 文化開場
2010:節節敗退的國家機器高唱凱旋
2012:評論三黨的「新聞傳播政策」
2016:文化與媒體政策的回顧與前瞻
蔡英文的文化與傳播政策
2021:媒介改革運動 等待新階段
關機:一種媒介改革運動
這星期,美國人不看電視
電視大眾文化的受害者與參與者
放電視假 想想要怎樣的節目
學習土耳其,關機救電視
明年此時,要你好看
黨政關機,公共開機
關機,為了放心開機
檢討「反壟斷」:政府法案優於社運主張
為政不積極 易造就傳媒壟斷
反併購 要工會要專業 要擴大公共傳媒
防壟斷 保多元
落實多元維護 應設影音基金
多元文化是目標 壟斷防制是手段
反壟斷侵新聞自由? 需更多分析
我們的共同分析與看法:《廣播電視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
第六章 政治解嚴 倡議理念
規畫傳媒經濟:司馬庫斯原住民的啟發
有線電視法的虛妄進步
有線電視斷訊扯 民視竟說大陸作祟
有線電視的訂費與特種基金?
管制有線電視太嚴格?
原住民精神救了有線電視
有線電視擴大經營區 無法加速數位化
有線電視跨區經營 掠奪遊戲?還是利益共享?
有線、傳播政策 必須前瞻
成人之美 就讓有線電視賠錢
吃軟不吃硬 花蓮、台東讚
誤解(有線)電視壟斷二十年
有線電視:全台一家 兩個條件 三個原則
探討傳媒政治:政黨與國家、公共化與私有化
電視辯論單純可行
評比省長電視辯論
三台與總統是否配合得太好了?
媒介是永遠的政府,也是永遠的執政黨!
國民黨中視問題 應政治解決
民進黨中常委是民視董事長
防堵黨政干預 廣電三法另有任務
遏止黨政恐怖 給我「公媒體法」
黨政軍現在若退,得40分
黨政軍退出廣電 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黨政退出廣電 其實很簡單
黨政軍的退與進:媒體與政府的兩種關係
埋葬黨 政軍再造公共媒介
黨政軍、AT&T與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公司的啟示
公產私有化,是地獄?
私有化,財團樂透了
民營優於公營?為滿足經濟效率與社會正義 宜作更多討論
公共化 才能去政治化
改革電視股權 私有化不如公有化
阻絕政治干預 私媒介未必好
私有化是死路,台鐵工會加油
公益電台
台灣地下電台的五個特徵
地下電台:借鏡日本 提防美國
不再地下 可以蛻變成為公益電台
調整商業與公益電台比例 天空燦爛多姿
總統的地下電台要升空?
第七章 公共電視
公共電視的誕生:1984-1999
公視簡史
逃離公視?
捕風捉影話公視
公視董事提名
公視建台 亂源何在
站穩公視立場 小心逆流
新聞局不要混水摸魚
三台與公視 揩油比賽?
三台的錢是大家的
別讓公視法 淪為政治交易籌碼
公視何不正名為「政府電視」?
調查報告 媒體怕怕
議論公視,越多越好
公共電視與亞太媒體中心
公視能否耳目一新 人才延攬成敗關鍵
徵收電波費 改善廣電環境
讓影視帝國夢喜劇收場
公共電視的擴大契機:2000-2008
具體說明什麼是公共電視
政黨已輪替 台、華視新團隊要有新氣象
台視、華視公共化 球迷、體育迷動起來
電視台公共化 才能提升視聽產業競爭力
建立公集團電視 引導良性競爭
成立公集團電視,改革電影與電視
整合資源 催生公電視集團
媒介改革 知難行易
公視節目 版權全部開放
皆大歡喜,國防部公共化華視
台、華視公共化疑雲
廣電媒介公共化的深層意涵
垂直整合電視資源才是正途
錢多錢少,公共廣電集團都能做事
有誠意 就變更資金用途
強化公視監察功能
細說米勒 公視有責任 缺資源
公廣東部、中部也該設台
公共電視的多事之秋、否極泰來?2008~
世界第一勇 公共電視槓立法院
公視付費發言 反諷傳播權六十年
拒政治 回應影音人心聲
撥開公視爭議迷霧
公視風波何時了?傳播政策出台時
哪國公廣 有此獨立佳績
扭轉形象爭人心 公視再提升
壯大公共媒介 變化中國因素
「公共電視」必須壯大為「公共服務媒介」
公共請快遊說修法 不要募款
公共電視在募款 三點討論
募款有妙方 公視董事請注意
落實文化政策 打造「華人BBC」
文化部滿月 期許建構華人BBC
公視從沒想過要當BBC
天問:政府為何不造「文化航空母艦」?
落實大公廣 應該回收中廣2頻道
公視50億領頭衝 變化「中國因素」
國際影音平台的經費與人事問題⋯⋯
華視是公共電視的資產
華視公共化 為品質留希望
「華視的問題不是華視的問題」
華視轉型社企 要文化部、國會支持
華視若作社會企業 要走台灣道路
拍賣華視還不夠
華視變小民視?董事長該說清楚
華視、中華電信與世界盃足球賽
活化華視 何不拍賣資產
從BBC看華視 消失的中道
公共電視的人事與法規
新年新政府要有新公視法
董事長誤會 公廣集團必有商業競爭力
評議公視董監事審查
公視董事想破僵局 快找董事長人選
不待修法 文化部可以活化公視
牽一髮動全身 談公視董事長的薪資
請勿妨礙公視自律
修正《公視法》五條文 文化部善哉善哉
公視修法 民進黨要認錯別亂拗
公視修法 藍營應返初衷因勢利導
第八章 主管機關:新聞局、NCC與文化部
主管機關進場之前
傳播權
誰來規畫與管制,如何規畫與管制?
規範媒介?媒介的俘虜?
新聞局
南柯一夢,新聞局
促進積極自由,新聞局宜慢工出細活
記者節,業界「砲轟」新聞局
新聞局可以做的事
公共資源配用 自喪公信力!
新聞局長是否只能花拳繡腿?
讓廣基合併於公視
廢廣電基金,如麥子落地
政府若失靈,廣電市場注定失靈:評衛星換照事件
新聞局荒唐 三立卸責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有了NCC,媒體也未必變好
很困難的任務:NCC的立法宗旨
NCC模式不可取
評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成立
獨自善選NCC委員 行政院行嗎?
有好政策 才能自律
呼喚台灣電視結構改革
NCC 憑什麼分配電波?
論通訊傳播管理法、NCC與文化部
發動傳媒轟NCC 壞的示範
海外廣電兩個小前進,國內影音徘徊
救失靈政策 NCC善用籌碼
影音基金+全國一家 與NCC談電視問題
亞洲最大傳媒併購 NCC一人夠嗎
NCC作為 符合發表自由精神
「要你好看」是重點 NCC別走歪路
通傳會與文化部的功課——創新傳媒改革
文化部
文化創意
文化創意,不一定產業化
影音文創 曙光乍現?
師法中英韓 未必文創研究院
文創院的第一件差事
儘管合法 文創政策大有問題
研究文化創意 已經變成產業
不是騙局 文化創意產業扶金直上
文化多樣性公約的誕生
文化多樣性公約對台灣的啟示
紀錄片與文化政策
制訂《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施行法》,看齊國際
文化多樣性 台北市可以推動立法
「文化例外」 對台灣的特殊意義
再接再厲 文化政策接軌國際
文化部好 NCC也可以很讚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猿吟鶴唳本有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歷代文人當中,可能以蘇東坡最接地氣,也最有人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何等氣勢,今人琅琅上口,歷史感懷油然浮現。「河東獅吼、胸有成竹、水落石出」,還有更多的日常用語,都是出自蘇軾之筆。至於「東坡肉」,其實僅是數十種以他命名的日常佳餚之一。
這個人氣也反映在研究新聞史的人,經常引述他的詩作,藉此說明最晚從北宋起,政府出版的官報(邸報)與市井小報,已經是當時讀書識字人群,用以接觸時政與真假消息或意見的主要來源。
蘇軾以文字遭人羅織,貶居湖北黃州五載。在重返開封之路的1085年,他在夏日溪流寫下〈小飲公瑾舟中〉。這首詩文的兩句話,「坐觀邸報談迂叟,閒說滁山憶醉翁」,幾乎刊遍相關史書或文章。
由東往西看。工業革命之後,晚於中土數百年出現的歐洲報紙,後出轉精。黑格爾寫於19世紀的這段文字很「現代化」,不是蘇東坡詩文的閒談話舊與抒情。黑格爾在日誌鋪陳這個看法:「早上讀報紙,是求實主義者(realist)的晨禱。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定向與態度,要不是來自上帝,就是來自(譯按:報端所顯示的)世界。前者給予的安全感,完全如同後者,能夠讓人知道自己的安身之處。」
在台灣,根據朱傳譽教授的考察,最早在本島穩定流通的新聞紙,可能是1884年在廣州創辦的《述報》。當時,台灣的進出口生意已經相當繁榮,留日史學家戴國煇統計,台人年均出口金額,在甲午戰爭的前兩年,已是日人的兩倍多。這個實況,就是廣州《述報》在基隆、台北、台南與高雄設有(兼差)通訊員,並有相當多的台灣商務報導的時代背景。不僅於商情,《述報法兵侵台紀事殘輯》至今仍在網路自由流通。
將近千年,三個地方三種對於新聞(報紙)的不同吐屬,與今日世人的新聞傳媒經驗,固然不可同日而語,卻也必有可以相通之處。人心藉由多種訊息、新聞及議論的流動,憶往而撫今追昔,在最好的情境下,循此而有同處一個空間的認知,再生休戚與共的心理,進而定位群己關係(現在,隨著對動物與環境生態的關注與重視,應該不再只是人與人,也要納入物我與所有生命),實在是無分古今中外,都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需要。至於先前透過報紙,而後電視,今日則手機、網路與社交傳媒(或說科技)平台,只是載具技術形式的差別,即便他日另有其他載具出現取代手機,都無法不仰賴身在第一線,也就是記者趨前採訪,才能提供材料,滿足這個最重要的人文需要。
這個需要是否已經得到滿足,或者,曾經得到滿足嗎?如同顏色不是僅存黑白,陰陽之間會有消長,只能說滿足之日,為期尚遠,惟因傳媒與新聞制度的差異,以及各地可喜的傳播政策之有無,都會使人在其間所受的長期陶冶或約制,塑造不同的習慣,是以這個(不)滿足的水平,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不同社會,自然也就存在大小有別的距離。
本書所談,廣及百年的台灣新聞傳播人與事,但主要是解嚴後而特別是本世紀在本地生發的傳媒文化及其政經現象,佐以對比海外的相似經驗。在深度方面,雖然有所不及,但除了報章雜誌評論為主的短篇幅文字,這本文集也蒐錄若干較長的文章,或可略微彌補時論短評的不足,也是希望在輕食之間,讀者或許願意在瞥見數千或上萬文字的論述之餘,依舊給予青睞。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這是蘇東坡的詩句,林語堂說,這是指蘇軾行文出於自然,如同呼吸,意到筆到,文思泉湧而出,或抒情或評論,或詩詞或散文,都是不拘一格,直抒胸臆。我們無人是蘇東坡,只能借用,更動一字:「猿吟鶴唳本有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一字之差,可以還原在下的初衷:本書輯為八章、將近兩百七十篇的長短文,其撰述實乃對當時情勢的回應,都是有所為而書寫,都在表明管窺蠡測之見,無不記錄時代。吳紫瑀協助整理初稿,麥田團隊善事其餘,在此留字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