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原文書名:ヵтшЯЪュЫЕユ⑦:人ゎコスゎペウゑノメコゑペ
產品代碼:
9786263151833系列名稱:
臉譜書房系列編號:
FS0043X定價:
350元作者:
山崎亮Yamazaki Ryo譯者:
莊雅琇頁數:
262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1011出版日:
20221011出版社:
臉譜(城邦)CIP:
545.0931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缺書中
商品簡介
「面對無緣社會,我們不是束手無策。」
17位台灣學者專家聯名推薦
讓我們借鏡日本經驗,共同審思形塑社會的未來樣貌
──GDA、SD Review、Kids Design等多項社會創新設計大獎得主
──日本社區設計界第一人「山崎亮」
──12年間的軌跡+16個最具代表性的社區設計案+近200張珍貴影像圖表
──帶你看見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社區設計能發揮的巨大力量
「幾年前花了xxx億稅收建造的xxx,開幕時大張旗鼓,現在卻又成為了另一座『蚊子館』……」
沒有人使用,不論花再多錢,設備、動線、地點再好的空間都是枉然。
小型店家規畫、大型場館的興建、都市更新、老舊街區再生、區域活性化……
不論大小、人數多寡,各種空間、場域的設計,都該從「人」出發。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概念,
即是「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出發,
透過舉行工作坊、研討會、實地參訪等方式,
將參與式設計導入各類型空間、社區的規畫營造,
讓空間使用者進入設計過程、培養在地社群,並整合跨領域人才、建立公私部門間的溝通管道……
以各種跳脫傳統思維的方式進行「設計」,
使人際關係更趨緊密,
讓各種「空間」能達到最有效且最長久的利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1999年至今,範圍遍及日本全國,
從都市街區、高級住宅到人口外移的偏鄉、島嶼;
再到社區公園、大型森林公園、兒童遊樂場,
以及醫院、百貨公司,甚至水壩、木材加工廠,
還有抽象的「祭典」、「地震避難程序規畫」、「小學生的課後時間」……
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及詳實記錄,
值得建築、都市計畫、社區營造、空間景觀設計、街區再生等相關領域人士、學生,
以及每個追求理想社會的我們參考借鏡。
臺灣各界學者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文靜(品味私塾總策劃)
王志弘(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耀東(社區營造工作者)
李丁讚(清大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週刊編集總編輯)
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前秘書長)
夏鑄九(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陳東升(臺大社會學系教授)
連振佑(朝陽科大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副教授)
黃舒楣(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建築師)
黃麗玲(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曾旭正(南藝大視覺學院院長)
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戴伯芬(輔大社會系教授)
在書中看到的是山崎亮先生十多年來歲月經驗與專業智慧的結晶,具體提供想要或正在從事社區設計的人士,豐富多元的案例與精闢詳細的敘述。但就如同文本最後所言:不可忽視的社群龐大力量與行政職員缺乏行政參與之衝突,也正是臺灣所面臨的困頓和轉機。──王耀東(社區營造工作者)
究竟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甚麼?而何者又能凌駕於物質、金錢等可見的價值之上,帶給我們更美好的生活呢?本書以平實有趣的文字,描述各種充滿溫暖人心的社會實踐案例,許多是我們立刻可以起而效尤的故事。從事社區總體營造,需要有不輕易放棄的纏人功夫、體貼又誠懇的說服能力,讓讀者了解硬體建設尚需要社區人們的熱情參與,因應民眾的需求而生,進而讓它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永續之道。──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前秘書長)
這是一本透過日本經驗學習社區設計與社會設計的精彩作品,選擇的案例非常有故事性,涵蓋的主題多樣豐富。對於讀者來說是友善閱讀的,整體的寫作風格和編排方式就是展現出社會設計的精神,值得大力推薦。──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區設計》文筆平易近人,生動的故事背後有山崎亮對社會如何運作深刻地領悟。「設計」就是解決真實確切的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十六個案例直指「社區設計」是透過社群網絡串連、合縱連橫、存異求群地解決社區中各種課題,取代了專業分門分科、將社區去異求同的老路子,活靈活現勾勒了社區、環境、景觀、建築如何再現社群及其Networking。這本書為臺灣過去已累積多年經驗之「社區總體營造」提供了進階、躍昇的柴火,值得跨界閱讀咀嚼!──連振佑(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什麼是「設計」?作者山崎亮相信最重要的是「透過設計的力量凝聚社群」,尤其在這逐漸無緣的社會中。這一點說得簡潔,實踐起來卻不容易,需要認識思考的持續檢討,更要「慢慢磨」的社群經營。很高興有這一本書,集結了精彩有趣的實踐案例,經驗中有青年專業團隊的誠懇反省,讓我們看見「設計」的關鍵不在於風格姿態,而是締結關係的社會關懷,去締結人、城鄉、生態系統之間的良善關係。──黃舒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如果你厭倦圖桌前的日以繼夜,如果你關心著空間背後的人群,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線索,接下來請您起身走進人群,因為答案必須自己找尋。──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山崎亮的社區設計實為「社會設計」,其目的不在於空間設計本身,而是透過參與過程,將使用者轉化為積極的「社群」,讓他們著手於空間規畫、經營管理、活動設計、甚至地方產業活化、永續發展等方案。因此社區設計有引動想像、開展對話、凝聚力量、發展潛能等社會目的。山崎亮的十六個案例有如日本各類型空間矛盾的處方籤,它反映了深刻的社會課題,但也樂觀地提出「社群」做為關鍵答案。──黃麗玲(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對任何一個社會而言,談論社區營造的書永遠都不嫌多!臺灣亦然。社區營造鼓勵居民參與,因著居民參與,也讓許多專業變得更不一樣。社區空間設計就是最好的例子。社區空間改造有賴空間專業者(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等)協助,但專業者如果未能改變心態,大多數都會在社區鎩羽而歸。二十五年前我們成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時,就一再提倡參與式設計,也累積了一些經驗,可惜並未有人加以整理出版,日本的經驗反而先漂洋過來了。本書的確是專業者、社造幹部以及政策執行者最好的參考。期望它除了豐富我們的視野之外,也可激發臺灣更多案例,終有一日也出版臺灣的社區設計!──曾旭正(台南藝術大學視覺學院院長)
境化,透過與環境的對話,讓人從環境中,得到生命的養分,是社區設計的境界。如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參與的過程,增強人與環境的互動,引發認同、愛惜的情愫,如此的空間會形成一股無形的正能量,令人喜愛,也會吸引更多人的付出。這種結合有形與無形的社區設計,是提升生活品質與推動社區治理的重要方法,在作者的經驗中,見證了這個觀點。──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未來將是以使用者趨向的世代,而山崎亮看到了這個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社區設計(在臺灣稱為參與式設計)。城市緊縮帶來的挑戰,如何突破藍圖式規畫思維,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納入時間面向的設計,這是最難的,而山崎亮做到了。社區營造在臺灣受到政治經濟的影響,許多空間環境仍百廢待舉。各地方建設應使「行政參與」趕緊跟上「居民參與」的腳步,以「社區設計」方法重新定位地方發展。相信本書是所有企求革新的空間專業相關領域工作者期盼的解答。──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從聆聽民眾心聲開始,設計者化身孩子王,從遊戲中建造人性互動公園,在田野中尋找善用公共空間的人,組織醫院園藝治療、帶領島境探訪,重建人、生活、環境、產業的社區網絡,化解水庫、高層住宅爭端,綠化市民百貨公司、再生木材加工廠。景觀建築師山崎亮分享了社區設計如何牽起人際牽繫,對抗無血緣、無地緣社會的疏離孤獨,活絡人口凋零的偏鄉、療癒網路成癮的城市,是所有關心臺灣高齡化、少子女化社會者都值得閱讀的一本書。──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面對無緣社會,我們不是束手無策。」
17位台灣學者專家聯名推薦
讓我們借鏡日本經驗,共同審思形塑社會的未來樣貌
──GDA、SD Review、Kids Design等多項社會創新設計大獎得主
──日本社區設計界第一人「山崎亮」
──12年間的軌跡+16個最具代表性的社區設計案+近200張珍貴影像圖表
──帶你看見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社區設計能發揮的巨大力量
「幾年前花了xxx億稅收建造的xxx,開幕時大張旗鼓,現在卻又成為了另一座『蚊子館』……」
沒有人使用,不論花再多錢,設備、動線、地點再好的空間都是枉然。
小型店家規畫、大型場館的興建、都市更新、老舊街區再生、區域活性化……
不論大小、人數多寡,各種空間、場域的設計,都該從「人」出發。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概念,
即是「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出發,
透過舉行工作坊、研討會、實地參訪等方式,
將參與式設計導入各類型空間、社區的規畫營造,
讓空間使用者進入設計過程、培養在地社群,並整合跨領域人才、建立公私部門間的溝通管道……
以各種跳脫傳統思維的方式進行「設計」,
使人際關係更趨緊密,
讓各種「空間」能達到最有效且最長久的利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1999年至今,範圍遍及日本全國,
從都市街區、高級住宅到人口外移的偏鄉、島嶼;
再到社區公園、大型森林公園、兒童遊樂場,
以及醫院、百貨公司,甚至水壩、木材加工廠,
還有抽象的「祭典」、「地震避難程序規畫」、「小學生的課後時間」……
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及詳實記錄,
值得建築、都市計畫、社區營造、空間景觀設計、街區再生等相關領域人士、學生,
以及每個追求理想社會的我們參考借鏡。
臺灣各界學者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文靜(品味私塾總策劃)
王志弘(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耀東(社區營造工作者)
李丁讚(清大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週刊編集總編輯)
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前秘書長)
夏鑄九(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陳東升(臺大社會學系教授)
連振佑(朝陽科大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副教授)
黃舒楣(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建築師)
黃麗玲(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曾旭正(南藝大視覺學院院長)
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戴伯芬(輔大社會系教授)
在書中看到的是山崎亮先生十多年來歲月經驗與專業智慧的結晶,具體提供想要或正在從事社區設計的人士,豐富多元的案例與精闢詳細的敘述。但就如同文本最後所言:不可忽視的社群龐大力量與行政職員缺乏行政參與之衝突,也正是臺灣所面臨的困頓和轉機。──王耀東(社區營造工作者)
究竟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甚麼?而何者又能凌駕於物質、金錢等可見的價值之上,帶給我們更美好的生活呢?本書以平實有趣的文字,描述各種充滿溫暖人心的社會實踐案例,許多是我們立刻可以起而效尤的故事。從事社區總體營造,需要有不輕易放棄的纏人功夫、體貼又誠懇的說服能力,讓讀者了解硬體建設尚需要社區人們的熱情參與,因應民眾的需求而生,進而讓它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永續之道。──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前秘書長)
這是一本透過日本經驗學習社區設計與社會設計的精彩作品,選擇的案例非常有故事性,涵蓋的主題多樣豐富。對於讀者來說是友善閱讀的,整體的寫作風格和編排方式就是展現出社會設計的精神,值得大力推薦。──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區設計》文筆平易近人,生動的故事背後有山崎亮對社會如何運作深刻地領悟。「設計」就是解決真實確切的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十六個案例直指「社區設計」是透過社群網絡串連、合縱連橫、存異求群地解決社區中各種課題,取代了專業分門分科、將社區去異求同的老路子,活靈活現勾勒了社區、環境、景觀、建築如何再現社群及其Networking。這本書為臺灣過去已累積多年經驗之「社區總體營造」提供了進階、躍昇的柴火,值得跨界閱讀咀嚼!──連振佑(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什麼是「設計」?作者山崎亮相信最重要的是「透過設計的力量凝聚社群」,尤其在這逐漸無緣的社會中。這一點說得簡潔,實踐起來卻不容易,需要認識思考的持續檢討,更要「慢慢磨」的社群經營。很高興有這一本書,集結了精彩有趣的實踐案例,經驗中有青年專業團隊的誠懇反省,讓我們看見「設計」的關鍵不在於風格姿態,而是締結關係的社會關懷,去締結人、城鄉、生態系統之間的良善關係。──黃舒楣(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如果你厭倦圖桌前的日以繼夜,如果你關心著空間背後的人群,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線索,接下來請您起身走進人群,因為答案必須自己找尋。──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山崎亮的社區設計實為「社會設計」,其目的不在於空間設計本身,而是透過參與過程,將使用者轉化為積極的「社群」,讓他們著手於空間規畫、經營管理、活動設計、甚至地方產業活化、永續發展等方案。因此社區設計有引動想像、開展對話、凝聚力量、發展潛能等社會目的。山崎亮的十六個案例有如日本各類型空間矛盾的處方籤,它反映了深刻的社會課題,但也樂觀地提出「社群」做為關鍵答案。──黃麗玲(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對任何一個社會而言,談論社區營造的書永遠都不嫌多!臺灣亦然。社區營造鼓勵居民參與,因著居民參與,也讓許多專業變得更不一樣。社區空間設計就是最好的例子。社區空間改造有賴空間專業者(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等)協助,但專業者如果未能改變心態,大多數都會在社區鎩羽而歸。二十五年前我們成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時,就一再提倡參與式設計,也累積了一些經驗,可惜並未有人加以整理出版,日本的經驗反而先漂洋過來了。本書的確是專業者、社造幹部以及政策執行者最好的參考。期望它除了豐富我們的視野之外,也可激發臺灣更多案例,終有一日也出版臺灣的社區設計!──曾旭正(台南藝術大學視覺學院院長)
境化,透過與環境的對話,讓人從環境中,得到生命的養分,是社區設計的境界。如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參與的過程,增強人與環境的互動,引發認同、愛惜的情愫,如此的空間會形成一股無形的正能量,令人喜愛,也會吸引更多人的付出。這種結合有形與無形的社區設計,是提升生活品質與推動社區治理的重要方法,在作者的經驗中,見證了這個觀點。──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未來將是以使用者趨向的世代,而山崎亮看到了這個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社區設計(在臺灣稱為參與式設計)。城市緊縮帶來的挑戰,如何突破藍圖式規畫思維,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納入時間面向的設計,這是最難的,而山崎亮做到了。社區營造在臺灣受到政治經濟的影響,許多空間環境仍百廢待舉。各地方建設應使「行政參與」趕緊跟上「居民參與」的腳步,以「社區設計」方法重新定位地方發展。相信本書是所有企求革新的空間專業相關領域工作者期盼的解答。──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從聆聽民眾心聲開始,設計者化身孩子王,從遊戲中建造人性互動公園,在田野中尋找善用公共空間的人,組織醫院園藝治療、帶領島境探訪,重建人、生活、環境、產業的社區網絡,化解水庫、高層住宅爭端,綠化市民百貨公司、再生木材加工廠。景觀建築師山崎亮分享了社區設計如何牽起人際牽繫,對抗無血緣、無地緣社會的疏離孤獨,活絡人口凋零的偏鄉、療癒網路成癮的城市,是所有關心臺灣高齡化、少子女化社會者都值得閱讀的一本書。──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作者簡介
姓名:山崎亮Yamazaki Ryo
生於1973年。社區設計師及景觀設計師。社區設計工作室「studio-L」創立者及法人代表。現任京都造形藝術大學教授兼空間設計學院院長。
以社區設計師活躍於日本的山崎亮,走遍日本全國,舉辦由當地居民解決地區課題的研習會,制定由居民參與的綜合計劃,設計建築和景觀,策劃由市民參與的公園管理等,盼能透過「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方法,讓空間使用者直接參與設計過程,藉此改善各種空間利用、人口外移、高齡化、空間廢置等傳統空間設計無法顧及的問題。
曾以執行過的企畫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Kids Design賞」、「SD Review」、「All right!Nippon 大賞審査委員會長賞」等多項大獎。主要著作有《社區設計》(學藝出版社)、《社區設計的時代》(中公新書)、《論街區的幸福》(NHK出版)。
相關著作:《引路者:導引山崎亮走上社區設計的大師們,探究英國社區設計如何發跡,重新回復工業社會所剝奪的人性與尊嚴》《社區設計的時代:用「不造物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十一世紀理想社會,全面探究社區設計的工作奧義、設計總體方針,以及如何與社群團體培養合作默契》《社區設計的時代:用「不造物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十一世紀理想社會,全面探究社區設計的工作奧義、設計總體方針,以及如何與社群團體培養合作默契(獨家簽名版)》《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譯者簡介
姓名:莊雅琇
日本法政大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保健食品,你真的吃對了嗎?》、《賺錢力:影響你未來二十年的謀生關鍵》、《給10年後不後悔的自己》、《讓業績往上衝的統計式思考術》等。
書籍目錄
各界推薦
臺灣版序
前言
Part1
發現「人性互動」的設計
1 「人性互動」的公園
有馬富士公園 ― 兵庫•一九九九∼二○○七
2 不獨力設計
遊樂王國 ― 兵庫•二○○一∼二○○四
3 建立設計機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園專案 ― 兵庫•二○○一∼二○○七
Part2
跳脫設計工作,轉為發掘人性
1. 讓都市生活在城鎮裡自然發生
堺市環濠地區的田野調查 ― 大阪•二○○一∼二○○四
2. 運作中的城鎮
景觀探索 ― 大阪•二○○三∼二○○六
3. 從專案設計景觀
千里復健醫院 ― 大阪•二○○六∼二○○七
Part3
社區設計—牽起人際網絡的工作
1. 從一個人開始發展社區
家島專案 ― 兵庫•二○○二∼
2. 一個人能做的事,十個人能做的事,
一百個人能做的事,一千個人能做的事
海士町綜合振興計畫 ― 島根•二○○七∼
3. 孩童激起了大人的熱情
笠岡群島兒童綜合振興計畫 ― 岡山•二○○七∼
Part4
情況還有好轉的餘地
1. 水庫建設與社區設計
余野川水庫專案 ― 大阪•二○○七∼二○○九
2. 高樓住宅的建設與社區設計
高樓住宅建設專案 ― 二○一○
Part5
在這無法以物質或金錢彰顯價值的時代,我們該追求的是什麼?
1. 由使用者自行打造公園
泉佐野丘陵綠地 ― 大阪•二○○七∼
2. 城鎮裡不可或缺的百貨公司
丸屋花園 ― 鹿兒島•二○一○∼
3. 新慶典
水都大阪二○○九與土祭 ― 大阪、栃木•二○○九
Part6
社會設計—以社區的力量解決課題
1. 用設計解決森林問題
穗積鋸木廠專案 ― 三重•二○○七∼
2. 解決社會問題的設計
+design專案 ― 二○○八
結語
推薦序/導讀/自序
二十二位台灣各界學者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文靜(品味私塾總策劃)
王志弘(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耀東(社區營造工作者)
李丁讚(清大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週刊編集總編輯)
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
夏鑄九(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陳東升(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連振佑(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副教授)
許毓仁(TEDxTaipei策展人&TED亞洲大使)
黃舒楣(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
黃麗玲(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曾旭正(台南市副市長)
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劉可強(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劉克襄(作家)
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
戴伯芬(輔大社會系教授)
龔書章(交大建築研究所所長)
在書中看到的是山崎亮先生十多年來歲月經驗與專業智慧的結晶,具體提供想要或正在從事社區設計的人士,豐富多元的案例與精闢詳細的敘述。但就如同文本最後所言:不可忽視的社群龐大力量與行政職員缺乏行政參與之衝突,也正是台灣所面臨的困頓和轉機。──王耀東(社區營造工作者)
究竟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甚麼?而何者又能凌駕於物質、金錢等可見的價值之上,帶給我們更美好的生活呢?本書以平實有趣的文字,描述各種充滿溫暖人心的社會實踐案例,許多是我們立刻可以起而效尤的故事。從事社區總體營造,需要有不輕易放棄的纏人功夫、體貼又誠懇的說服能力,讓讀者了解硬體建設尚需要社區人們的熱情參與,因應民眾的需求而生,進而讓它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永續之道。──林宜珍(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
這是一本透過日本經驗學習社區設計與社會設計的精彩作品,選擇的案例非常有故事性,涵蓋的主題多樣豐富。對於讀者來說是友善閱讀的,整體的寫作風格和編排方式就是展現出社會設計的精神,值得大力推薦。──陳東升(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社區設計》文筆平易近人,生動的故事背後有山崎亮對社會如何運作深刻地領悟。「設計」就是解決真實確切的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十六個案例直指「社區設計」是透過社群網絡串連、合縱連橫、存異求群地解決社區中各種課題,取代了專業分門分科、將社區去異求同的老路子,活靈活現勾勒了社區、環境、景觀、建築如何再現社群及其Networking。這本書為台灣過去已累積多年經驗之「社區總體營造」提供了進階、躍昇的柴火,值得跨界閱讀咀嚼!──連振佑(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什麼是「設計」?作者山崎亮相信最重要的是「透過設計的力量凝聚社群」,尤其在這逐漸無緣的社會中。這一點說得簡潔,實踐起來卻不容易,需要認識思考的持續檢討,更要「慢慢磨」的社群經營。很高興有這一本書,集結了精彩有趣的實踐案例,經驗中有青年專業團隊的誠懇反省,讓我們看見「設計」的關鍵不在於風格姿態,而是締結關係的社會關懷,去締結人、城鄉、生態系統之間的良善關係。──黃舒楣(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如果你厭倦圖桌前的日以繼夜,如果你關心著空間背後的人群,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線索,接下來請您起身走進人群,因為答案必須自己找尋。──黃鼎堯(土溝農村美術館創辦人)
山崎亮的社區設計實為「社會設計」,其目的不在於空間設計本身,而是透過參與過程,將使用者轉化為積極的「社群」,讓他們著手於空間規畫、經營管理、活動設計、甚至地方產業活化、永續發展等方案。因此社區設計有引動想像、開展對話、凝聚力量、發展潛能等社會目的。山崎亮的十六個案例有如日本各類型空間矛盾的處方籤,它反映了深刻的社會課題,但也樂觀地提出「社群」做為關鍵答案。──黃麗玲(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對任何一個社會而言,談論社區營造的書永遠都不嫌多!台灣亦然。社區營造鼓勵居民參與,因著居民參與,也讓許多專業變得更不一樣。社區空間設計就是最好的例子。社區空間改造有賴空間專業者(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等)協助,但專業者如果未能改變心態,大多數都會在社區鎩羽而歸。二十五年前我們成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時,就一再提倡參與式設計,也累積了一些經驗,可惜並未有人加以整理出版,日本的經驗反而先漂洋過來了。本書的確是專業者、社造幹部以及政策執行者最好的參考。期望它除了豐富我們的視野之外,也可激發台灣更多案例,終有一日也出版台灣的社區設計!──曾旭正(台南市副市長)
境化,透過與環境的對話,讓人從環境中,得到生命的養分,是社區設計的境界。如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參與的過程,增強人與環境的互動,引發認同、愛惜的情愫,如此的空間會形成一股無形的正能量,令人喜愛,也會吸引更多人的付出。這種結合有形與無形的社區設計,是提升生活品質與推動社區治理的重要方法,在作者的經驗中,見證了這個觀點。──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未來將是以使用者趨向的世代,而山崎亮看到了這個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社區設計(在台灣稱為參與式設計)。城市緊縮帶來的挑戰,如何突破藍圖式規劃思維,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納入時間面向的設計,這是最難的,而山崎亮做到了。社區營造在台灣受到政治經濟的影響,許多空間環境仍百廢待舉。各地方建設應使「行政參與」趕緊跟上「居民參與」的腳步,以「社區設計」方法重新定位地方發展。相信本書是所有企求革新的空間專業相關領域工作者期盼的解答。──劉柏宏(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
從聆聽民眾心聲開始,設計者化身孩子王,從遊戲中建造人性互動公園,在田野中尋找善用公共空間的人,組織醫院園藝治療、帶領島境探訪,重建人、生活、環境、產業的社區網絡,化解水庫、高層住宅爭端,綠化市民百貨公司、再生木材加工廠。景觀建築師山崎亮分享了社區設計如何牽起人際牽繫,對抗無血緣、無地緣社會的疏離孤獨,活絡人口凋零的偏鄉、療癒網路成癮的城市,是所有關心臺灣高齡化、少子女化社會者都值得閱讀的一本書。──戴伯芬(輔大社會系教授)
文章試閱
Part 1 發現人性互動的設計(摘錄章節)
1 「人性互動」的公園
有馬富士公園―兵庫·一九九九∼二まま七
什麼樣的公園能讓人開心?
我在大學念的是景觀設計。宣稱可「設計景物」的景觀設計,可說是屬於大膽前衛的設計領域。從個人庭園到公園或廣場、大學校園等,全都是設計的對象。而公園的規畫設計,正是日本景觀設計的主戰場,實際上需耗費漫長時間與心力規畫空間上的各處細節。我對公園的看法自此有了改變。
換個角度看待公園,隨即有了各種體悟。不但發現設計師的堅持,也深感其中蘊含的理念。可是我也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極為講究的公園,絕大多數不到十年便成了乏人問津的冷清場所呢?不論當初設計得多麼用心,設計師在公園落成後幾乎不再過問。但事實上,公園開幕後,如何管理才是重點所在,管理方式決定了這座公園在十年後會變得冷冷清清或是趣味橫生。
參與有馬富士公園的管理工作,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有馬富士公園是座落於兵庫縣三田市山坡的縣立公園,園區剛開幕時佔地約七ま公頃。園內除了活動中心與自然學習中心以外,也規畫了自然生態園區和兒童遊樂場等設施。這座位於山中、離最近車站步行約二十分鐘的公園,也屬於毗鄰的「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就在開幕前兩年,兵庫縣政府的負責人與博物館的中瀨勳先生*1討論公園的維護方針時,焦點即著重在「公園管理」。「公園管理」是美國公園早已採行的營運模式,不是被動枯等遊客上門,而是積極舉辦各項活動吸引遊客造訪。最後他們決定讓當地居民參與管理。這是在開園前二年的事。
在決定採用居民參與型的公園管理方式後,中瀨先生聯絡我:「希望你能幫我研擬營運計畫。」當時我還任職於設計事務所*2,這便是我第一次接觸經營管理相關的工作。在此之前,自然得學習經營管理的相關知識。於是,我請了中瀨先生介紹的講師舉辦了八場*3公園管理方面的學習會。除了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及行政負責人之外,也邀請當地的非營利組織(NPO)、志工團體、大學生等各界人士參與,讓所有人對於有馬富士公園的未來營運方向產生共識。
公園須效法迪士尼樂園的全心待客之道
迪士尼樂園的經營管理模式在業界或許已成了常識,當時卻是我第一次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由於迪士尼樂園的成功經驗蔚為話題,坊間也出版了一系列相關書籍,探討迪士尼樂園的經營管理。許多人讀完這些書後,便將它賣到舊書店。我至今還記得那時候在一律一百日圓的架上買了一大堆有關迪士尼樂園的書,因為事隔多時才閱讀這類書籍,頓時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
與公園相比,迪士尼樂園的經營管理項目相當多,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譯註:Cast,指工作人員)」。演員指的是唱歌跳舞的米老鼠和唐老鴨、演奏音樂的人以及清潔打掃的人,便是他們帶領我們這群來訪的「貴賓(譯註:Guest,指遊客)」前往夢幻世界。儘管遊客不會見到負責管理的東方樂園公司(譯註:Oriental Land,負責經營管理包括東京迪士尼樂園、東京迪士尼海洋在內的東京迪士尼度假區)員工,但是「演員」的存在使迪士尼樂園充滿了樂趣。說句題外話,我當時為了這項營運計畫,特地前往迪士尼樂園考察了好幾次。因為不是去遊玩,所以沒有買免費搭乘所有遊樂設施的「護照」,多數時候只購買「入場券」進園內,只有一次非常想搭乘「頑童湯姆之島巨木筏」去島上看看。因為沒有護照,我只好在園內購買搭乘券,或許是幾乎所有人都有護照的關係,我怎麼找也找不到「遊樂設施售票處」。由於實在找不到,於是問了正在打掃的人員:「請問要在哪裡買搭乘券?」對方一本正經地說:「路線有點複雜,請牢牢記住喔!」接著指指我的背後,笑著說:「近在眼前。」我回頭一看,遊樂設施的售票處正在林木扶疏間若隱若現。就連清掃人員也不忘自己的「演員」職責,費盡心思藉著指路的舉動逗樂造訪的遊客,這一點令我十分感動。
市民參與型的公園管理
一般的公園裡並沒有「演員」。身為「貴賓」造訪公園的遊客也不會見到管理者,遊玩之後便逕自回去。公園的管理者為避免妨礙貴賓,僅僅在園內種花除草而已。既然如此,有馬富士公園是不是也需要一群像迪士尼樂園一樣,介於管理者與貴賓之間、負責說學逗唱的「演員」呢?迪士尼樂園的演員是領薪水為貴賓唱歌跳舞,可是有馬富士公園是縣立公園,不可能收取門票。這樣一來,勢必得找一群願意無償唱歌、跳舞的演員。最後得出的結論,便是「讓貴賓及演員都成為公園的使用者」。換句話說,提供表演活動的演員,以及欣賞演出的貴賓,全都是享用公園空間的人。
於是,我們透過博物館探詢相關團體是否有意願擔任有馬富士公園的演員。為了尋求支持,我們首先聽取幾個團體的意見。請他們說明他們的活動內容,以及目前感到困擾的事。他們紛紛表示:「租會議室的費用太貴」、「印宣傳單很花錢」、「沒地方放活動道具」、「年輕人不願意加入我們的團體」、「表演的場地太少」等等。我們蒐集了這些會阻礙活動發展的意見,思考是否能透過公園管理解決這道課題,接著與行政負責人及博物館研究人員反覆討論研擬營運計畫。
初年度參與的團體有二十二個。由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特別是藤本真理研究員負責調整活動團體的活動內容,在公園各處實施各種社群的活動方案。例如用竹籤與和紙製作並施放日式風箏、在園內池塘觀察水邊生物、在園內里山(譯註:包括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在內的混合地景)間遊玩並觀察自然生態等等。此外,由於公園裡有活動中心,所以我們也能利用舉辦電腦教室或演奏會等室內活動,吸引了平時不常來公園的人們。這讓我們實際感受到了在公園實施看似與公園毫無關連的活動的意義。
每一個社群都樂在其中,期待著週末前來公園,與造訪的遊客一起享受自己想要展現的節目。大家都在平日的夜晚相聚,討論活動的籌備事宜。這一點和我印象中的「志工活動」完全不同,看著他們開心的模樣,深深覺得如果要讓公園永遠是個充滿樂趣的場所,除了空間設計的細部規畫之外,滿心歡迎來訪遊客並安排同樂活動的社群也十分重要。
切身感受經營管理的重要
實施一連串措施的結果,有馬富士公園的年間來園人數比開幕時增加許多。二○○一年開園時的年間來園人數約四十萬人,五年後則超過七十萬人。據說這樣的人數成長已超乎市場的預期。就連迪士尼樂園的來園人數曲線變化,也是在剛開幕時人數最多,接著慢慢減少;出現了新的遊樂設施才會增加一些,隨後又逐漸減少。可是有馬富士公園的造訪人數卻逐步增加。原因之一便是社群的活動。
各社群在初年度實施活動的次數約一百次,八年後即超過七百次。不論是非營利組織(NPO)或俱樂部、社團等,大多數社群手中都有一份對自己的活動有興趣的名單,少則百人,多達千人。名單上登錄的人們,即可說是某社群的愛好者。當愛好者們透過電子郵件等管道收到社群舉辦活動的通知時,其中一部分人就會前來參加。在有馬富士公園進行活動的社群,剛開始也不習慣,光是舉辦一個月一次的活動便已精疲力盡。後來慢慢習慣對著大庭廣眾說話,再加上可以把常用的道具放在公園裡,活動實施的頻率隨即從兩週一次增加到一週一次,愛好者也趁著每次辦活動的機會造訪公園。而當參與有馬富士公園的演員,也就是社群的數量增加,來園人數也會跟著增多。
有馬富士公園的經營管理工作讓我獲益良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社群的力量。每一個社群都樂在其中,無形中擔起公園的公共服務重任,使公園的來園人數蒸蒸日上。如果只著重物理方面的公園設計,勢必難以產生這種「關係行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我學到了不能只設計公園的硬體,還得從經營管理的角度搭配適合的軟體,才能誕生出能永續發展的趣味公園。
今年適逢有馬富士公園開幕十週年慶(譯註:二ま一一年)。如今的公園已是由五十多個社群共同維護的歡樂場所。
Part 2 跳脫設計工作,轉為發掘人性(摘錄章節)
2 從專案設計景觀
千里復健醫院―大阪·二○○六∼二○○七
從行為思考設計
位於大阪箕面市的千里復健醫院,專門提供腦中風病患恢復期的復健訓練。設計這間醫院庭園的是「E-DESIGN」的忽那裕樹先生,是和我連續參加好幾次造園學會工作營以及共同編輯《OSOTO》的景觀設計師。有一天,忽那先生問我:「要不要一起設計專案?」由於我在設計事務所工作期間,曾經學過利用植物栽培增強復健效果的園藝治療法,因此在設計收容恢復期病患的醫院庭園時,便提議專案內容應該以園藝治療為主軸。不單只是設計供人欣賞的庭園,而是規畫成可以實施復健活動的庭園。不過,最理想的做法不是明確劃分一塊明顯是復健專用的空間,而是從打造一處風景優美的空間開始,再讓該空間可以隨處進行園藝治療。
於是,我們首先設計可以配合播種、澆花等行為的園藝治療活動。接著一一規畫出與園藝治療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能讓人們從事散步、閱讀等一般行為的空間。我們希望人們能在同時滿足兩種行為需求的空間裡探索,並保留衍生其他未知行為的可能性,因此以較抽象的形式展現空間形態,也就是尋找「可以這樣使用、也能那樣使用」的形態。最後標準設定為,這個空間創造出的風景應該要美得令人嘆為觀止。以上便是我們計畫中的設計流程。
復健醫院可在當地發揮的功用
設計流程當中,我主要是負責前半的行為整理工作,不過忽那先生也會和我一起思考。後半主要是忽那先生的工作,但是我也會幫忙畫素描以及修改平面圖。我們一邊互相協助,一邊讓空間形態與營運方針慢慢成形。
思考園藝治療活動時,首先必須釐清復健醫院的定位。近年來,加入各地照護志工團體的人數愈來愈多,但是幾乎沒有管道可以學習園藝治療的技巧。如果是在室內實施的職能治療,可參加公民會館等處舉辦的研討會獲取相關知識,可是人們鮮少有機會在戶外空間學習,尤其是透過植物進行治療行為的園藝治療。因此,雖然恢復期復健醫院的首要之務是為病患提供復健訓練,但也可兼作當地照護志工在協助過程中學習的場所。
基於這一點,我們必須將庭園設計成當地居民也能進來學習園藝治療的空間,而不限於病患使用。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病患與當地居民能在這空間裡互動交流、或者延請專人開設園藝治療課程。至於可供園藝治療師使用的場所,不是在醫院裡,而是在另一棟搭建一座小屋,希望是個能讓人們氣氛融洽、輕鬆自在地喝茶、讀書、閒話家常的空間。
園藝治療的效果
園藝治療指的是將栽種植物這項活動(挖土、整地、播種、植苗、澆水、除草、觀賞植物、嗅聞味道、採收食用等各種行為)做為復健訓練(活動指尖、使用剷子、拿起灑水壺、拔除雜草、烹調料理、準備及整理工具等各項行為),以達到復健效果的醫療行為。園藝治療法必須根據每一位病患的疾病內容,規畫適合的組合動作。因此,園藝治療師需具備相關知識、經驗與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照護志工則是從事一般的「園藝志工」活動。期間會協助執行園藝治療活動,與眾多病患一起享受園藝的樂趣,當病患本身藉這項活動獲得治療,志工也連帶療癒了自己。
事實上在這項活動中,透過植物獲得的療癒佔兩成、經由園藝作業得到的療癒約佔三成,相較之下,與其他人互動交流的療癒效果則佔了五成。重點在於,不是一個人孤伶伶地對著植物做園藝,而是可以和照護志工或園藝治療師交流互動、享受園藝樂趣。換句話說,並不是種植美麗的植物就好,而是製造機會與人互動。因此,社群和經營管理才是問題所在。
將活動設計與實體設計重疊對照
我們一面考量以上要素,一面整理空間上的需求,思考住院病患、志工、定期回診型病患、有住院經驗者或探病者、前來散步的當地居民等各類型的人會使用多少空間、以及哪一種庭園。接著將這些要素重疊對照,預設每一處空間的使用主體,列舉出多項可能發生的行為。
我把這些行為模式整理之後交給設計師,請他提出能滿足各項行為需求的空間形態。隨後與設計師再次檢視列舉出來的行為,並討論是否有其他行為出現的可能。既然行為可令人聯想到空間形態,反過來說,空間形態也可以激發出新的行為。
我們使用模型與透視圖確認空間形態並一步步修正設計,使其能夠成為一幅美麗的風景,千里復健醫院的設計作業至此告一段落。另一方面,我們也透過友人向院方介紹幾位具有實務經驗的園藝治療師,負責實施園藝治療活動以及召集當地志工。目前已有一名被醫院錄用,在完工的庭園裡進行園藝治療活動。
圖表、相互理解、共同合作
在意見交流過程中,我注意到三項重點。第一項是圖表的重要性。可用來詳細檢視專案活動及行為,仔細評估設計是否符合需求,藉此調整整體架構,建構出美麗的景觀。若是能在這項流程中,利用關係圖與示意圖等圖表,將人們的行為模式及關連性具體呈現出來,並且落實於空間配置的話,便能有效地向設計師傳達自己的理念。反過來說,如果能製作出優良的圖表,更有助於決定設計的方向。
另一項是檢討空間形態的人必須了解專案活動;評估專案活動的人,也必須理解空間的設計概念。以這次來說,我本來是負責景觀設計,後來再參與活動設計;忽那先生則是全盤了解活動設計之後再負責景觀設計,所以我們彼此溝通交流得十分順利。在實際討論過程中,好幾次都是忽那先生提出新的活動構想,我則是對空間形態提出新的建議。
最後,我也從以上兩項重點得出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不必一個人絞盡腦汁思考軟體及硬體該怎麼做,只要與值得信賴的設計師互相配合,即可將硬體設計交給對方處理。工作期間如果能有一位理解彼此需求的設計師,大可將硬體設計交付給他,這一點就是我在一連串設計流程中摸索到的最大收穫。
由於我本身是從事硬體設計,對我來說,把這部分委託其他人設計,感覺就像放棄了本業。但是透過這項專案活動,我開始改觀:「這世上有很多人會設計硬體,既然其中有好幾位值得信賴的設計師,我不就可以專注在其他應該做的工作嗎?」
我開始感受到,不從事設計的設計師也有無限潛能。
Part 3 社區設計─牽起人際網絡的工作(摘錄章節)
3 孩童激起大人的熱情
笠岡群島兒童綜合振興計畫―岡山·二まま七∼
透過初訪了解當地情況
規畫海士町綜合振興計畫時,我們的第一步便是聆聽當地居民的心聲,因為這是最能了解這座島在居民眼中具有哪些優勢及問題的方式。再者,如果能透過聆聽與對方建立良好關係,即可邀請他參加研討會一起解決問題。除了掌握島上優勢及問題之外,也能與當地居民構築信賴關係,因此在實施專案之前,「聆聽」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於是,當我們要在岡山縣笠岡群島籌備綜合振興計畫時,首要之務便是聆聽當地居民的心聲。笠岡群島是由七座有人島所組成,因此我們走訪了七座島進行拜訪。實地探訪後發現,距離本土較近的笠岡群島居民對於未來的危機意識並不像其他離島上的居民那麼高。儘管他們對於群島的將來懷抱種種不安,但是有不少人反映,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實在無暇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活動。除此之外,島內的居民又分成願意協助與不願協助這兩類。
然而,除了島上的人口仍持續減少外,兒童人數也逐年下降。如今七座島上的中、小學生加起來才六十人而已。有的島,小學六個年級加起來只有四名學生;有的島,國中三個年級加起來僅有兩名學生。可想而知,將來島上的人口一定會銳減。即便如此,大人們卻不為所動。雖然還是有具有危機意識的人,但他們也明顯分為願意協助與不願協助這兩種。甚至也有的人不想和鄰島居民一起合作。因此,許多人並不認為七個島的居民可以攜手推動專案。
我們真的要和這些大人們一起研擬綜合振興計畫嗎?就算完成了計畫書,他們會積極與行政單位合作,推行自己提出來的事業活動嗎?有的人因為太忙沒有時間參加研討會;有的人說什麼也不肯提供協助;有的人則是因為代代相爭,而與鄰島結下世仇。探訪的結果,聽到的盡是不看好居民參與計畫籌備工作。所以我們必須採用不同於海士町的做法。
與孩子們一起規畫
既然大人們只會說出一大堆「辦不到的理由」,這次不如和孩子們一起規畫吧。我們的構想是研擬一份振興離島的十年計畫,讓孩子想像十年後的島,將孩子認為今後應該採取的措施記錄下來。也就是以孩子的觀點研擬計畫,再讓大人們依照計畫實行。
由於島上沒有高中,大部分孩子為了升學,國中畢業後就得離開島上。於是,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再加上就業三年,長達十年的歲月都在島外度過。他們會趁中元節和新年回到島上,孩子們便能在這十年期間確認大人們有沒有認真執行自己提出來的事業計畫。如果大人們對於自己的提案意興闌珊,一點也不想付諸實行,孩子們是不是可以團結一致大喊:「我們不回島上了!」如果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回來,島上的人口總有一天一定會趨零。這樣一來,大人們也會慌張了吧?或許會因此認真思考島上的未來、進而展開行動吧?
事不宜遲,我們立即從七座島上召集了十三位小學五年級以上的孩子舉辦研討會。想當然耳,孩子們之間並不會說:「我不想和鄰島的人合作」,也不會排擠其他人。我們與孩子們舉辦了四次研討會,席間透過幾項遊戲凝聚大家的向心力,同時教導孩子思考島上的未來具有何種意義。除此之外,也讓大家互相列舉島上的優勢及面臨的問題,並且安排田野調查活動加深孩子們對島上的認識,讓他們拍下自己喜歡的場所,彼此分享對這座島在十年後的理想願景。我們也請孩子們訪問島上的大人,將他們的意見蒐集起來,並與孩子們一起研究全國的社區總體營造實例,當作自己提案時的參考。
笠岡群島兒童離島振興計畫
孩子們整理出來的提案十分多元,有利用公民會館銷售特產品的社區商店、以資源回收為主的「ECO-MONEY」體制(譯註:「ECO-MONEY」包含「ECONOMIC(經濟)」、「ECOLOGY(環境)」、「COMMUNITY(共同體)」等意義,並以全新的造字「ECOMUNITY」表現,簡稱為「ECO-MONEY」,意指經濟社會構造中流通的貨幣。現在日本各地有許多義工團體或商家在推動「ECO-MONEY」互助體制,並使用獨自的地方貨幣各取所需、互助合作)、重新利用已廢校的母校等等。每一個構想都是孩子們經由島內的田野調查,或與當地居民交流過程中,對於島上生活及未來發展所提出來的願景。我們將這些構思轉成行政用語,與孩子們不斷修正內容,最後擬出了《兒童笠岡群島振興計畫》。這項計畫成了笠岡市制定離島振興計畫的依據,確立了它在行政上的地位。
計畫書的副標題為「寫給十年後的笠岡群島」。第一頁開頭即寫著這樣一段話:「敬啟者:給十年後生活在笠岡群島的你。」
這篇文章是根據孩子們的話語寫成的,後面便是孩子們眼中的笠岡群島各項優勢及問題所在。由他們提出來的「讓笠岡群島變好玩的六個構想」,換成行政用語就是「兒童針對笠岡綜合振興計畫之提案」。我們在書裡點綴了許多參與計畫的孩子們的卡通肖像,最後再加上帶領研討會的國中三年級女學生的一篇感言。於此同時,我們也決定在研討會結束後的發表會上,將這本計畫書交給大人們。
未來十年與再下一個十年
來自七座島的七十多位居民出席了發表會。孩子們以舞台劇形式發表提案內容後,隨即將計畫書交給大人們,強烈表示:「如果不幫我們實行這項計畫,我們真的再也不回來島上了!」這算是對現場大人們的「良性威脅」吧。想當然耳,大人們一下子動員起來,目前已舉辦了「廢校活用研討會」與「公民會館活用研討會」。
如果大人們沒有認真實行計畫,難道孩子們真的就此不回島上了嗎?我倒不這麼想。孩子們經過四次研討會,再次體認了自己的島有多麼美好,並從大人的話語中發現幾項阻礙群島未來發展的問題。相對的,也加深了我對孩子們的期待。當這群孩子離開群島遠赴外地念高中,就此展開島外生活,十年後再回到島上時,即可成為下一個十年計畫的推手。有位就讀國中的參加者說道:「如果大人們在這十年間沒有認真執行我們的提案,我們就會接過來實行下一個十年計畫。」
為了這群熱愛島嶼的孩子,衷心期盼島上的大人們能確實完成自己的職責,我也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