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消失的香港:從鴉片戰爭、97回歸到港版《國安法》,香港如何成為我們「記憶中的」東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關鍵之地?

原文書名:사라진 홍콩


9786267448458消失的香港:從鴉片戰爭、97回歸到港版《國安法》,香港如何成為我們「記憶中的」東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關鍵之地?
  • 產品代碼:

    9786267448458
  • 系列名稱:

    TELL
  • 系列編號:

    DL0067
  • 定價:

    480元
  • 作者:

    柳泳夏
  • 譯者:

    葛瑞絲
  • 頁數:

    288頁
  • 開數:

    17x23x1.4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701
  • 出版日:

    20240701
  •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CIP:

    574.338
  • 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韓國Yes24、阿拉丁等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一上市立刻再刷三次
★《朝鮮日報》等十多家新聞媒體推薦
★獨家收錄:作者柳泳夏教授給臺灣讀者的繁體中文版序
 
◎鴉片戰爭後,英國指名要這個只有8,000人的小漁村。因為那是太平洋入口。
◎面積這麼小,為何經濟自由度全球第一?因為這裡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表明自己隸屬哪個同鄉會,事業就會被保護,在香港,人際關係比法律更重要。
◎港人想「去中國化」,《國安法》不是導因,1967年六七暴動就已埋下抗爭種子。

現在的香港,普通話多了,廣東話少了!簡體招牌多了,港味小店少了,
講述黑道話事的港片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雖遠必誅的內地愛國電影!

路邊小販賣的《蘋果日報》、《立場新聞》沒了、街道上的六四符號也消失了,
多出來的是《國安法》,和新聞播放前要先放45秒的「國家宣傳影片」。

本書作者柳泳夏,是韓國白石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香港主修中國現代文學理論,並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曾在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任教,也是中國南京師範大學中韓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他留學香港、遊走兩岸三地,三十多年來親眼見證香港的社會文化變化,
本書是他從外國人的「第三眼」歷史視角出發,
從鴉片戰爭、97年回歸到港版《國安法》通過,
香港如何變成我們記憶中的「東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關鍵之地?

◎主權模糊、教育自由,小漁村變全球金融重鎮
從歷史角度看,香港最大缺點是「主權一直很模糊」,
但也因模糊(零關稅),使其成為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第一的「地方」。

創造出香港跳躍式經濟成長的主因,就是「英式教育」,
港英政府當年埋下的「自由之風」,讓香港主要大學至今仍居亞洲前茅。

◎97回歸後,這裡是讓「中國人最快富起來」的地方
中國政府曾派公務員到香港學金融體系,
因為「港式資本主義」世界聞名,成為中國最快與世界經濟接軌的榜樣。
還一年派送7,000萬名中國觀光客刺激消費,振興香港經濟。

直到2000年,「蝗蟲」開始入侵:中國的新人海戰術。
(這是港人對以購物、旅遊、孕婦生產、移民為目的的中國人的貶抑。)

這群人搶奶粉、搶醫院病床、連便利商店的東西也被一掃而空。
此時的回歸,對香港人來說,經濟利益已無法取代實際生活的不便。

◎《國安法》出現:用意識教育,把港民變國民
《國安法》生效後,政治傾向已成人事標準,而非能力。
小學生要接受「國家安全教育」,只為了把香港市民變成中國國民。

後遺症是?至今已有超過3,800位公務員請辭,創下回歸後最高紀錄,
勞動人口也減少約20萬人。
因為只有「愛中國者」才能成為香港領導人。

香港大學建校、省港大罷工、邵氏電影成立、六七暴動、還有
2014年,香港展開79天爭取直選的「雨傘革命」,抗爭活動最終黯然落幕;
2019年反送中運動,雖讓港府撤回《逃犯條例》,卻也衍生出元朗白色恐怖事件。

很多人都在問香港的下一步是?這顆東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關鍵之地?
這位研究中港臺問題三十多年的學者,給了答案:
當中國政府陷入與外國強權「非我即敵」的經濟困境時,
利用香港地利之便,重新與世界經濟接軌,也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簡介


柳泳夏
現任韓國白石大學中文系教授,在韓國攻讀中文系後,遠赴香港主修中國現代文學理論,並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曾擔任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國學中心的訪問學者。曾在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開設過一學期課程,也是中國南京師範大學中韓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教授。
  著有《臺灣散步》、《作為方法的「中國-香港體制」》、《香港散步》(榮獲韓國文學分享優秀文化圖書)、《香港弱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敘事為中心》、《中國民族主義和香港本土主義》、《香港-千種表情的都市》、《以形象閱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韓國文化部優秀教養圖書)、《所謂香港的文化空間》(韓國文化部優秀學術圖書)等。

譯者簡介


葛瑞絲
  畢業於中央大學,相信文字的力量,夢想是讓世界變得更好。現職為筆譯自由工作者。
  譯有:《半導體,下一個劇本》、《億萬富翁在旅途中教會我的事》、《投資生技股第一本書》(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IG:sooograceoo。

書籍目錄


中文版序 曖昧的和平,比戰爭更有價值
前言 香港的自由、民主消失了嗎?

第一章 因戰爭被推向經濟發展前端
第二章 你是英國人還是香港人?
第三章 過客心理,隨時都可走人
第四章 老一輩親中,新一輩親港
第五章 沒有民主,只有自由
第六章 最強大保護力量,同鄉會
第七章 日本竟也統治過香港?
第八章 港版文化大革命,六七暴動
第九章 東西文化並存的第三空間
第十章 一國兩制真的結束了嗎?
第十一章 六四事件,再無人悼念
第十二章 當年,六成港人期待回歸,現在呢?
第十三章 誰成為香港真正的主人?
第十四章 重洗血統,喚起中國基因
第十五章 消失的香港

結語 原香港正在消亡,新香港正在誕生
參考文獻

推薦序/導讀/自序


中文版序 曖昧的和平,比戰爭更有價值

我觀察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已有三十多年,雙方的認同感,有時像戀人、有時像仇人,反覆分合。世界上所有的和平和矛盾,都是由於此所導致,就像我和你、政黨和政黨、地區和地區、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國家等,其動亂背後隱藏著相同問題。也就是說,國家認同是由主權和利益構成──因主權聚首,也因利益而散。相反的,也有很多因主權問題開戰,因利益問題最終選擇和平共處。
中國和香港的關係令我一直想到韓半島和海峽兩岸。南北韓和兩岸之間也是國家認同相互對峙的地方,過去還曾一度流行「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由此可見,兩者直接關係到兩岸的未來。更進一步說,這也和東亞的未來息息相關。即使過去早已付出慘痛代價,但為何東亞依然無法擺脫矛盾紛爭?以及為什麼不能像歐盟那樣形成區域共同體?這也是我想關注的重要主軸。
作為研究認同感議題的我而言,懇切希望兩國關係可以就此穩定下來。當兩個完全不同的認同感相遇,能否形成對彼此有助益的關係,我衷心期望歷史能提出美好的解決方案。我想,在兩岸關注中國—香港的人,應該也和我抱持一樣的心情。我期待看到兩者能作為解決所有衝突的關鍵,甚至渴望在戰火不斷的世界中,提出消弭爭端的對策。然而,從某個瞬間起,中國和香港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而紛爭的盡頭究竟為何?難道是以戰爭劃下句點嗎?我有預感,或許不會是幸福美好的結局。
中國和香港,雙方都希望出現更準確、更明確的局面。中國急著要掌握香港,香港則急著想脫離中國,兩者都不想維持現狀,想要求更完美的局勢,這樣的趨勢正在逐漸擴大。大家都把國家認同放在首位,然後以各自的立場解釋,將實際利益拋諸腦後,似乎都在試圖打破1997年以來香港《基本法》好不容易達成的和諧。
縱觀歷史,認同感之爭皆以戰爭作結。事實上,若是利益發生糾紛,反倒容易處理;反之,如果國家認同上發生衝突,就會演變成一連串的戰事。希望今後兩岸關係不會發生後者,而是以擴大實際利益為主進行交流。
沒有人會對我們所處的現況感到滿意,而國際局勢是各方角力下的產物,必須從中找到折衷才行。若是忘記它的存在,代價之大令人難以想像。羅馬政治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如此警告道:「曖昧的和平,遠比戰爭更有價值。」在雙邊關係中,當彼此感到不足、遺憾、模棱兩可、不舒服時,找到有彈性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幸福時期,否則等到之後想挽回,多半已為時已晚。以上是我觀察中國—香港關係多年後,得出的結論。

文章試閱


在這裡生活,沒民主,有自由

  在講香港故事時,還有一句話很常提及:「沒有民主,只有自由。」香港式的自由相當知名,很多學者都說當地的空氣不一樣,這裡的空氣指的是自由。我一開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等到離開後才明白,生活在那裡有一種舒適感。我仔細分析其源頭,卻發現只有自由。
  香港(英國)政府實現人類對自由的根本欲望,而自由是發揮人類能力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為你鋪設好設施,讓你能盡情施展本事。企業的成長與其活動的自由程度息息相關,要給企業多大的自由,是所有政府都很苦惱的事,因為經濟數值的漲落,取決於企業的事業計畫或活動範疇的擴張。
  有個數值叫「經濟自由度指數」(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代表該社會的自由和開放程度,直到2010年為止,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指數還位居世界首位。讓人能盡情發揮本領,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框架,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得到認可,並將其運用在現實中,再把成果平均分配給整個社會,這種良性循環就是資本主義的理想。
  香港式的尖端資本主義打下如此根基,「只要不推翻或攻擊政府,你的想法和你想說的話統統會被允許!」香港政府自始至終以「積極不干預」為傲,而這也是象徵香港式自由的口號。在英國殖民時期,經濟官員們經常稱其為小政府,代表政府不會多加限制和干涉,全權交給人民負責。
  居住在美國的香港學者周蕾(Rey Chow)曾說:「經濟是香港意識的一部分。」經濟學大致分為兩種主張,其一是政府應積極干預市場,其二則反之,希望盡可能減少干涉,交給市場機制決定。在1841年英國宣布香港成為零關稅自由貿易港時,就是受到英國古典經濟學派(Classical economics)的影響,盡量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
  從一開始,香港(英國)政府便期待人們能盡情發揮,首先當然要具備完善的制度,也要有近代化的精神當作後盾。很多學者認為,其基礎就是英國式的自由主義和理性。然而,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大家再次認知到支配行政的是政治,行政吸納政治的時代已逝,政治支配行政的時期已至。香港回歸後,當地公務員只關注中國政府,而中國政府也強調,只有熱愛中國的「愛國者」才能成為香港領導人。
  香港公務員現在得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宣誓效忠。政治傾向早已成為人事標準,而非能力。從2021年4月起,政府將拒絕宣誓的129名公務員免職,到了7月,區議會有一百多名議員辭職。根據2023年7月的新聞報導,有超過3,800位公務員辭職,這是香港回歸以來的最高峰,也開始有新聞批評行政空缺和紀律鬆散。越來越多企業撤離或準備離開,這意味著企業自由度正在縮減。畢竟最近在香港,比起行政或制度,更重要的是政治理念。

中國全新的人海戰術

影響一個人國家意識最深的,就是基因和環境。由於自己無法選擇基因,所以環境決定了人。中國人生活在中國,香港人生活在香港,兩者各不相同。韓國俗話說:「河溝裡生出了龍。」這句話的意思是,河溝裡真的很難出現龍,同時,河溝指的是社會經濟條件。
馬克思的社會結構理論將此點建構成理論。他認為,以經濟為代表的底層結構,決定了包括意識型態在內的所有上層結構,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絕對信奉的金科玉律,中國政府希望能以經濟將香港統一。
首先,2003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簡稱CEPA),讓香港生產的產品以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香港投資客也能得到優惠。
目前已完成的建設有:廣深港高速鐵路(2010年)、港珠澳大橋(2012年)等。2023年,香港政府公布將廣東省和港澳連接成一個經濟帶的「粵港澳大灣區」計畫,並提出具有文化統整方向的政策,讓廣東、香港、澳門組成一個文學聯盟,進行文學作品的交流……現在,香港文化正在融入廣東省的文化中。
其中一項就是將中國觀光客「送到」香港,並藉此展示中國的實際消費力量。這始於2003年香港SARS風波,在SARS爆發後,香港的經濟狀況嚴重惡化,中國政府決定大舉派送中國觀光客幫助香港經濟,曾一年送了7千萬名遊客,這是他們為了向香港、臺灣和其他國家展現中國經濟實力所使用的方法。
想想首爾明洞就能知道,當初中、韓因薩德問題引發矛盾時,曾明令中國遊客禁止訪韓。中國政府不僅可以隨心所欲控制觀光客,也能為了「馴服」外國而限制國民旅遊。這就是中國在經濟方面使出的人海戰術。得益於此,香港旅遊業、商店、餐廳等,陸續大發利市。中國人開始購買房地產後,香港房地產市場也逐步恢復穩定。
從中國政府的立場而言,他們之所以「送」觀光客過去,目的是刺激香港經濟(事實上是提高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也是讓港人認知到國家力量和存在的最有效方法。他們堅信,透過附帶的經濟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香港固執的國家認同。只要讓你吃好喝好,你的倔強便會跟著消失。
  不過,經濟不能支配一切,個人認同無法輕易被撼動,香港的地區認同也無法隨心所欲被掌控,因為還有自尊問題。
  2003年起,中國出現劣質奶粉事件,當時發現原來嬰幼兒吃的奶粉,只是一款毫無營養價值的固態飲料,長期食用可能引發頭部發育異常的大頭娃娃症狀,更嚴重還會致死。然而,由於中國政府控制媒體且採取消極態度,所以只有部分人士知情,不知道的人依然被蒙在鼓裡,假奶粉依然不斷在市面上販售。最終到2008年,才爆出數十名嬰幼兒死亡、數萬人受害的毒奶粉事件。雖然已經公開處決相關人士,但直到2021年為止,還是到處傳出有人生病的消息。
這件事使得中國人紛紛從世界各地購買奶粉,香港便利商店和超市等地的奶粉全被一掃而空,甚至延燒成不信任中國生產的所有食品,而能輕易購買到可靠產品的地方──正是距離最近、被稱為「國外」的香港。不僅是個人,就連代購商也湧入香港。
2000年起,香港媒體開始流行蝗蟲一詞,這是對以購物、旅遊、生育或移民為目,從而入境香港的中國人的貶義稱呼,將中國人比喻成榨取、搶奪他人利益的蝗蟲。
其中,還包括產婦。去香港生產,已然成為中國孕婦間的一種時尚。由於香港採取屬地主義,因此嬰兒在當地出生後,便能獲得居留權。不僅如此,同樣採取屬地主義的美國和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都因遠赴海外生產的中國孕婦感到頭痛。
為了獲得先進的教育和醫療福利,每年有數萬名中國孕婦到香港生產。以2010年為例,有32,653名「雙非」嬰兒在當地出生,這數字比2001年增加五十倍之多,2011年,則有4萬名孕婦(隔年起被禁止)。港人對此相當憤怒,這些中國人沒有納稅卻只想享受福利,而自己有需要時卻無法使用病床。
中國政府明知道港人不滿,卻長期置若罔聞。在當地到處都能聽到類似傳聞,說這種現象是中國政府為了接管香港所展開的新人海戰術,再加上中國人有著強大的消費力,因此香港購物中心偏愛中國遊客,反而歧視本地人,他們的不悅正在逐漸沸騰。
我的香港朋友也經常唉聲嘆氣道,自己連便利商店也無法想去就去,白天去時,中國人潮大排長龍,晚上再去時,想買的東西早已被一掃而空。
從2015年起,香港人開始與「水貨客」發生衝突,起初他們會對在便利商店前整理代購物品的中國人說:「回去!別來了!」後來,開始出現團體行動。如果在社群網站上發布現在香港某處有很多中國代購商,那麼就會有數百名香港人過去予以威脅,往往要等到警察出動才能平息。
有個心理學名詞叫「群體內偏好」(Ingroup bias),是指人們傾向對於自己所屬的群體(內團體)做出更友善的協助行為。中野信子說,之所以會覺得我們歧視別人或被歧視,是由於對內團體或外團體的偏見,一味的指責對方差勁或愚蠢,並無法解決問題。他還警告說,如果沒有保持警醒,每個人都會對親近的人寬容,對其他人則採取嚴厲的態度。也就是說,對內團體的人進行寬和的評價,對外團體的人則進行嚴苛的評價。
回歸,如今對香港人來說,意味著生活中的實際不便,此印象已經深植當地人的心中。如果要說什麼是香港回歸中國後的最大悲劇,我認為莫過於此。這也讓我想到,在分析英國脫歐等歐盟危機時,難民流入所帶來的生活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