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特色學校的理念與分析
原文書名: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cators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Featured Schools Analysis
產品代碼:
9789577112835系列名稱:
教育新視界系列編號:
EG004定價:
500元作者:
蔡金田 張鴻章頁數:
334頁開數:
17x23x1.4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1226出版日:
20221226出版社: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CIP:
523.61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面臨少子化的嚴重衝擊,學校的招生成為重要的辦學績效之一,一所學校要吸引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優質的學校品牌形象。學校品牌形象則來自於要有獨特性、差異性及優越性的特色。如何創建特色學校也是目前的趨勢及潮流,更是許多教育領導者所追求的目標,本書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方針及策略,對於經營特色學校極具參考價值。
面臨少子化的嚴重衝擊,學校的招生成為重要的辦學績效之一,一所學校要吸引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優質的學校品牌形象。學校品牌形象則來自於要有獨特性、差異性及優越性的特色。如何創建特色學校也是目前的趨勢及潮流,更是許多教育領導者所追求的目標,本書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方針及策略,對於經營特色學校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蔡金田
現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兼學生事務長
研究專長
校長學、教育行政、學校行政、教育管理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
考試
全國高等考試教育行政及格
臺灣省督學課長儲備訓練班結業
經歷
國小教師、組長、校長;縣立體育場場長;教育局課員、督學、體建課長、學管課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領導培育中心主任、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主任
著作
專書11本,其中獨立著作5本、合著7本;專書專章6篇,獨立著作包括《智慧學校》、《學校行政理念》、《知識、智慧與領導》、《組織變革》、《未來教育•教育未來》。另發表之專題研究論文110餘篇。
張鴻章
現職
彰化市平和國小校長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博士
教育軌跡
1.民國98年教育部友善校園輔導有功人員
2.民國99年教學卓越銀質獎
3.民國103、104年營造空間美學發展特色學校特優
4.民國103年教學卓越金質獎
5.民國105年營造空間美學發展特色學校標竿學校
6.民國105年全國生命特色學校
7.民國105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8.民國106年教育部師鐸獎
研究及專長
1.教育行政
2.課程與教學領導
3.校長學
4.學校經營
5.教育行銷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少子女化浪潮來襲,建置特色學校,顯然已成為學校經營良方,
但學校特色如何塑造呢?
本書引導您投入特色學校的志業,成功打造出最具亮點的特色學校。
書籍目錄
[目 次]
張 序
圖 次
表 次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動機
三、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四、名詞釋義
五、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教育指標之建構
二、特色學校的意涵與概念
三、特色學校的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流程與架構
二、研究對象與實施
三、研究工具
四、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
二、指標權重研究結果與討論
三、實證分析研究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四、指標權重體系與實證調查結果綜合討論
五、問卷指標建構分析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二、建議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 錄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一次德懷術)
附錄二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一次德懷術分析統計結果)
附錄三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二次德懷術)
附錄四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二次德懷術分析結果)
附錄五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相對權重問卷
附錄六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調查問卷
推薦序/導讀/自序
[張 序]
台灣近幾十年來正面臨少子女化的嚴重衝擊,在2003年其總生育率僅為1.23人,已經跨入所謂「超低生育率」的行列,然在2019年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下,則罕見呈現人口負數的成長。人口進入負成長,對學校和教育的生態衝擊極為重大,進而學校會遭遇到眾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因此招生成了辦學的焦點議題,也成為學校績效的最顯著指標之一。
一個學校要吸引學生,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與品牌形象。因此,能有效的結合在地的文化特色與資源,創發多元課程與教學型態,建構優質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希望透過發展有特色的學校,來展現獨特的學校魄力與品牌形象,吸引學生就讀,以證明學校的價值;同樣地,一所學校口碑佳,品牌好,競爭力就會強,學校績效就容易彰顯出來。
學校品牌和形象的建立,來自於學校的特色,所以建立一所有特色學校,成為當前學校經營的重要課題,本書經過嚴謹中西文獻探討,脈絡化的梳理萃取出特色學校的理念。再者經教育現場的實證分析驗證,清晰描繪出特色學校關鍵元素,所以對於要學校領導者要經營特色學校是重要的參考。
筆者於2011年至今,也曾領導過受到少子化影響嚴重的學校,當時學校的學生數流失近百分之四十以上,為了扭轉其頹勢,積極地運用在地特色與資源,創研屬於學校獨特之特色課程,籌組社群以強化教師專業成長,開展多元教學型態,讓學生的學習從課室內延伸至課室外,引入數位科技活化學習效能,導入及整合社區學習資源,短短幾年內學生數不僅回流,近年來又年年增班,也建立出優質品牌特色學校;邁向具品牌形象的特色學校,這些領導實踐的關鍵因素皆鉅細靡遺的書寫於書中,未來幾年學校的競爭及績效壓力必是日益增加,如何構築優質學校教育環境,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形象,才能在激烈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試閱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台灣近幾十年來正面臨少子女化的嚴重衝擊,依據內政部2013年人口政策白皮書資料顯示,台灣的婦女總生育率自1951年後,即呈現一路下降的趨勢,到2003年總生育率僅為1.23人,已經跨入所謂「超低生育率」(總生育率低於1.3人)的國家行列。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在2020年台灣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然在2019年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下,則罕見呈現人口負數的成長。因此,總人口提早於2019年達最高峰2,360萬人,並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成長。人口進入負成長,對學校和教育的生態衝擊極為重大,進而學校會遭遇到眾多前所未有的困難,這些困難包括:學生數急速下降造成學校經營愈來愈困難、面臨減班、併校或廢校、班級及學生人數的驟減、城鄉差距加劇、教師員額供需失調、流浪教師……等等問題,不僅改變了整個教育生態環境,也直接影響了學校經營的方向,因此招生成了校務及辦學的焦點議題,也成為學校績效的最顯著指標之一。鍾任琴(2015)指出,一個學校要吸引學生,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各個學校在面對少子女化的壓力下,有效的結合在地特色、文化及資源,創發多元課程與教學,積極建構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與素養,希望透過發展有特色的學校,來展現獨特的學校魄力,吸引學生就讀,以證明學校的價值。
教育部為降低少子女化的威脅與衝擊,自2007年起推動一系列相關的特色學校計畫相關方案,至今這些方案不僅有效的解決少子女化所延伸的問題,更可貴的是在各地創造出許多優質、卓越的亮點學校,讓台灣的中小學教育風貌,有百花齊放及綻放出不同芬芳的契機,也為教育改革奠下重要基礎,減少學校在改革下的焦慮及抗拒。這一系列的特色學校相關計畫方案,首先是2007年推出的「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其主要目的是在鼓勵學校融入當地文化,引進在地資源與地方特色,創研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及教學活動,以延展學校的教育功能及尋找學校的新生命,協助各級學校發展特色。在往後十餘年也推動一系列「國民中小學發展特色學校」相關方案及計畫,依不同政策方向及教改需求,共分成五個階段分別臚列如下:
第一階段(2007年至2009年):推動方案名稱是「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方案」其主要的重點如同教育部政策白皮書揭示:深度認識台灣、走讀台灣鄉鎮,發展學校特色。
第二階段(2010年至2012年):計畫名稱是「國民中小學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重點是以「校園空間活化」的方法,帶動學校「創新經營活化」,促進學校之「特色課程活化」,最後達成學生之「有效學習活化」。
第三階段(2013年至2017年):計畫名稱為「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主要目的有:營造豐富多元的學校風貌,空間美學,活化閒置空間,融入校園議題和社區特性展現特色課程風貌,結合多方資源,為十二年國教的特色發展經驗和參考價值。
第四階段(2018年至2019年):計畫名稱為「公立國民中小學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主要目的首先是落實十二年國教精神,聚焦於優化學生學習,以生活經驗與情境出發,強調實踐與行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其次是資源整合活化—— 運用學校在地利基(niche),發展品牌特色學校,以校本特色課程為核心,並符應永續發展核心價值。
第五階段(2019年∼至今):計畫名稱調整為「公立國民中小學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以下簡稱特色學校計畫),然自108學年度起,將其特色學校計畫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簡稱108課綱)中的「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辦理活化課程與教學計畫」,並逐年推動,發展重點聚焦校本課程、著重學生主體、落實十二年國教精神為主軸,與活化課程計畫推動目標一致。
面對全球化教育改革的衝擊,以往在課堂中只重視學科成績及傳統的講述教學方式,面臨極大的挑戰,進而學校領導者對學校的經營理念,也要有創新的思維與作法,加上面臨少子女化及世界的教育潮流追求創新改變,須以全新的作為來開創教育新機,使學校有永續存在的價值(何惠麗與曹俊德,2016)。由此可見,發展特色學校以因應教育改革的需求,成為近十幾年來台灣相當重要的政策議題之一。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說:Innovate or Die(組織不創新變革就滅亡)。輔以108課綱年正式的上路,學校教育面臨裡外多重的挑戰及改革的聲浪,究竟學校該如何在艱困的教育環境中化危機為轉機呢?從上述的論述中,可發現特色學校是可符合世界趨勢及國內教改的潮流,為學校創造出新價值與新契機,因此本研究擬研究國民中小特色學校建構指標與實證分析研究,以發展特色課程、轉化教與學之具體指標,來協助國民中小學迎接少子女化的挑戰,並符應108課綱教育改革的任務。
二、研究動機
有鑑於新生人數銳減,進而造成許多小校面臨被裁撤及造成閒置教室激增,學校教育在近幾年來,受大環境的挑戰及改革的聲浪,究竟學校該如何在艱困的教育環境中化危機為轉機呢?隨著少子女化現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價值觀,將反應在「家長的教育選擇權」行使上。父母對孩子就讀學校的選擇,將由過去被動的接受學區安排,轉為更主動的找尋心目中適合孩子就讀的理想學校,不管是透過遷戶口、搬家或寄居等方式,都想擠進所謂的「明星學區」、「卓越學校」或是「辦學績優」的學校,因此現代版的「孟母三遷」便不斷的在義務教育階段上演(陳珮雯,2009)。然而,有許多面臨此挑戰的學校秉持對教育的熱忱,積極思考學校存在的新價值,找尋學校存在的新生機,紛紛運用學校本身得天獨厚的人文及自然條件,積極結合社區文化資源發展出一套計畫,成功在山窮水盡之際生存下來,使學校能邁向更多元的發展。而教育部也積極地訂定相關政策,協助學校轉型發展。
從學校特色及學生學習效能的相關文獻探究中發現,學校特色的興起大多因為學生受課程影響而有特殊表現,及顯著的成就與進步,進而使學校在品牌行銷、經營策略及學校招生上有所提升,而學校校務的發展及學校特色課程或特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更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氣氛、學習成效、人格發展、行為表現及成績表現(林天祐,2009;林志成、彭靜文,2013;陳映如,2014;童鳳嬌,2016;蔡金田,2011;蔡金田,2014)。何惠麗與曹俊德(2016)指出,近年來受到少子女化影響,學校面對減班或裁併壓力下,利用學校特色展現獨特的學校魅力,發展多元教學與校本課程,以吸引更多學生就讀並證明學校的價值。因此發展特色學校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各項表現,在學校招生有名明顯的助益,綜觀許多特色學校能有效提升學校的效能,不難發現有許多的成功因素,如特色課程、特色活動、品牌形象、家長信任、校長的領導或是老師的魅力……等等,有哪些關鍵因素,是促使學校能有效提升效能達到特色學校,是本研究動的動機之一。
與特色學校相關的概念很多,不同類型的特色學校也很多。發現國內外有許多相似意涵的學校,如優質學校(Quality School)、燈塔學校(Beacon School)、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特優學校(Best School)、經典學校(Paradigm School)、藍帶學校(Blue Ribbon School)、藍星學校(Lancing School)、卓越學校(Excellent School)、專業發展學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指標學校、傑出學校、體驗學校、探索學校、桂冠學校、樂活學校(LOHAS School)、魅力學校、有效能學校(Effective School)……等(林志成、高俊雄、林仁煥與蔡淑玲2009)。林志成與林仁煥(2008)認為「強調特色經營,以提升教育品質」為上述不同類型特色學校或特色學校相關概念之間的核心概念。薛德永(2008)、林進山(2011)認為特色學校是校內課程結合社區資源,並且善用人力與物力優勢,發揮優質正向的教育,蔡金田(2013)認為欲擁有高教育品質的教育成效,建構影響教育品質所涵蓋的重要層面,諸如學生學習成效與行為輔導、行政行為、領導品質、教師教學等實有其重要價值,學校如能充分掌控秉持持續改善、追求精緻、邁向卓越達到永續經營的理想,將是教育品質成功的不二法門。
近數十年來受到少子女化影響,學校面對減班或裁併壓力下,利用學校特色展現獨特的學校魅力,展現多元教學與校本課程,以吸引更多學生就讀。林志成(2016)指出特色學校不但減緩減班衝擊,部分面臨減班壓力學校,更逆勢增班且特色創意更讓學校有效提升競爭力,例如彰化縣北斗鎮螺陽國小發展優質蝴稻特色方案,最後讓螺陽國小成為創新的全國蝴稻教學特色學校,也為彰化縣拿下第一座教學卓越金質獎。何惠麗與曹俊德(2018)指出在理念願景、運作思維方面,以展現學校的教育目標為宗旨,結合在地的人文風情與學校獨特教育風格,產生學校與社區融合的文化特質,以永續經營的概念,創造學校新契機,例如彰化縣螺陽國小以田鄉特有的蝴蝶、稻米特色,發展為多元學習課程,永續經營成為一所蝴蝶稻米特色小學。螺陽國小正是研究者在100至106學年度所服務過的學校,期間符應教育部所推展的發展特色學校相關政策,在103、104學年度獲得營造空間美學發展特色學校特優,103學年度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105學年度再次獲得營造空間美學發展特色學校標竿學校,105學年度榮獲全國生命特色學校,105學年度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項。螺陽國小經過幾年的努力,學生人數逆勢成長、學生學習成效佳、越區就讀人數增加;在教學端方面,教師專業能力優化,因而促動組織正向文化提升,形塑出優質品牌形象、學校公共關係也跟著改變,幾乎年年獲得教育部發展特色學校特色獎項,顯示其在特色課程及特色學校推動的努力受到肯定。特色學校的推動不止讓學校學生人數穩住甚逆勢成長,更能從平庸轉型成優質標竿學校,不僅是研究者本身的辦學歷程,更是許多有獲得類似獎項學校共同的經驗,在眾多的特色學校發展中,有的凸顯出精緻的在地校本課程,有的是著重於空間美學的改造,有的是學生學習多元的展能,有的是教師團隊的專業展現,各個學校對於特色發展的重點及聚焦方向,似乎是各有所不同的比重,亦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為學生第一至四學習階段,實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礎石,更是學生未來能否在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階段順利銜接的關鍵所在,因此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林志成(2018)指出特色學校計畫之校本特色課程強調規劃設計兼具適性、在地、多元、彈性、永續性及符應世界潮流等原則,涵育具備「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素養之終身學習者,讓他們能從生活情境中批判思考、分享討論、解決問題。就此,本研究擬建構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具體地協助了解如何能建置、發展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乃至評估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建置計畫或方案是否可行,以結合教、學與課程的特色學校之指標的建立,正面迎接少子女化的挑戰、承擔起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在學生終身教育所扮演的關鍵任務,進而符應108新課綱,要改革的理念與精神,在正式的教育階段中,國中小教育階段不但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礎石,更是學生未來在中高階段學習順利的關鍵所在。更重要的是,國中小教育階段也正是少子女化衝擊的起始點,這是國中小教育階段無法迴避的危機,也是促成國中小教育階段不得不追求改變的另一種重要契機。108新課綱要的改革強調學校教育的重點在於教與學,而當一所學校朝向特色學校發展時,其根基正是從教師的教學策略、學生的學習方法及架接兩者之間的課程沃土中萌芽、成長、茁壯後,所綻放的最美麗的花朵。
十二年國教108新課綱的實施,聚焦翻轉傳統教學與學習的方法,藉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強化學生適性發展,來發展出特色學校。由此,成為特色學校不但是一個學校成功推動課程發展的表徵,更是實踐108新課綱理念的具體展現,研究者在帶領學校發展成特色學校時,時而領學校同仁參訪中部縣市,包含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等五縣市發展成熟的特色學校,之所以參訪中部的學校,其是因為中部地區的國中小具有地理環境及教育條件、經濟、人文發展有許多相類似的地方,因此對於中部五縣市的特色學校發展整體狀況如何?在108新課綱實施之後是否有更成熟及穩健的發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三、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有關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建構,旨在透過國內、外有關文獻分析、德懷術專家諮詢,建構研擬適切的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及其權重,並進行模糊層級分析與實證研究,以提供學校及相關教育行政管理單位,作為後續研究與教師或學校實務運作之參考。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層面、向度、指標項目。
二、 建構衡量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權重體系。
三、 了解當前中部五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國民中小學所具備特色學校的現況。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層面、向度與指標項目為何?
(一)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層面為何?
(二)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向度為何?
(三)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指標項目為何?
二、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之權重體系為何?
(一)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層面之權重體系為何?
(二)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向度之權重體系為何?
(三)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之指標權重體系為何?
三、中部五縣市國民中小學所具備特色學校的因素現況為何?
(一)中部五縣市的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所具備的層面因素之現況為何?
(二)中部五縣市的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所具備的向度因素之現況為何?
(三)中部五縣市的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所具備的指標因素現況為何?
(四)中部五縣市的不同背景變項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所具備之因素差異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