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如果世界沒有伊斯蘭:面對地緣政治新變局,來自美國中情局的戰略思考
原文書名:A World without Islam
產品代碼:
9789860693614系列名稱:
大陸系列編號:
0XTC0001定價:
450元作者:
葛雷姆.富勒譯者:
藍曉鹿頁數:
352頁開數:
14.8x21x2.3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106出版日:
20220106出版社:
廣場-遠足文化CIP:
258市場分類:
政治(一般大眾)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為何美國的中東戰爭總是狼狽收場?
為何恐怖主義無法在中東絕跡?
為何當代穆斯林對西方世界懷有強烈敵意?
宗教,是衝突的根源嗎?
CIA幫你看清地緣政治的關鍵!
一場思想實驗,發現國際關係的隱形作用力
★「出色的歷史課、精彩的思辨之旅。」──雷薩.阿斯蘭,《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作家
★「說理清晰,切中時弊。」──《時代雜誌》
如果沒有伊斯蘭,中東就會更和平嗎?
還是放下「宗教」的標籤,才是理解文明衝突的第一步?
2001年,恐怖分子挾持客機撞進世貿大廈,九一一事件爆發。二十年後,美軍狼狽撤離阿富汗,塔利班則席捲喀布爾,贏得政權。二十年間,反恐戰爭與恐怖攻擊不斷,衝突似乎永無休止。彷彿只要伊斯蘭與穆斯林存在的一天,和平便沒有指望。不過,真的是如此嗎?
中東地緣政治,CIA駐阿富汗情報官怎麼看?
本書作者富勒是中東政治分析師,也是有二十年中東資歷的前中情局情報員,擔任過中情局阿富汗站長,美國國家情報會議(NIC)副主席。
本書的核心,是一場CIA的敏感度思想練習:「如果世界上沒有伊斯蘭,衝突是否仍會發生?」答案是肯定的。這場CIA的思想練習,就是希望戰略家能夠突破盲點,去看見「宗教」以外還有哪些政治、經濟、地緣因素?又是哪些「隱形力量」在發揮作用,左右區域情勢?
假如沒有伊斯蘭,翻轉主流印象對中東的偏見
由於許多人習慣將「伊斯蘭」當成問題的來源,唯有假想「世上沒有伊斯蘭」,才能讓區域中隱藏的衝突因素一一現形。富勒細數中東地區自古至今,歷史悠久的人群與信仰分岐。同時也將視野放大到中東以外,伊斯蘭與其他文化的接觸地帶──在俄羅斯、歐洲、印度、中國等地,人們與伊斯蘭相處的歷史。在那些地方,人們是否也以「伊斯蘭」之名掩蓋真正的問題?
解碼深層地緣衝突,發現更寬廣的戰略視野
沒有伊斯蘭的世界,衝突並不會消失。因為衝突的根源藏在更深的地方,即使少了伊斯蘭,還有各種引發衝突的力量。如果只將眼光放在伊斯蘭,就會看不清衝突背後的真相。本書帶領讀者,解開「問題就出在伊斯蘭」的迷思,引導讀者認識穆斯林社會去殖民化的過程,看見地緣政治的隱形力量。
為何美國的中東戰爭總是狼狽收場?
為何恐怖主義無法在中東絕跡?
為何當代穆斯林對西方世界懷有強烈敵意?
宗教,是衝突的根源嗎?
CIA幫你看清地緣政治的關鍵!
一場思想實驗,發現國際關係的隱形作用力
★「出色的歷史課、精彩的思辨之旅。」──雷薩.阿斯蘭,《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作家
★「說理清晰,切中時弊。」──《時代雜誌》
如果沒有伊斯蘭,中東就會更和平嗎?
還是放下「宗教」的標籤,才是理解文明衝突的第一步?
2001年,恐怖分子挾持客機撞進世貿大廈,九一一事件爆發。二十年後,美軍狼狽撤離阿富汗,塔利班則席捲喀布爾,贏得政權。二十年間,反恐戰爭與恐怖攻擊不斷,衝突似乎永無休止。彷彿只要伊斯蘭與穆斯林存在的一天,和平便沒有指望。不過,真的是如此嗎?
中東地緣政治,CIA駐阿富汗情報官怎麼看?
本書作者富勒是中東政治分析師,也是有二十年中東資歷的前中情局情報員,擔任過中情局阿富汗站長,美國國家情報會議(NIC)副主席。
本書的核心,是一場CIA的敏感度思想練習:「如果世界上沒有伊斯蘭,衝突是否仍會發生?」答案是肯定的。這場CIA的思想練習,就是希望戰略家能夠突破盲點,去看見「宗教」以外還有哪些政治、經濟、地緣因素?又是哪些「隱形力量」在發揮作用,左右區域情勢?
假如沒有伊斯蘭,翻轉主流印象對中東的偏見
由於許多人習慣將「伊斯蘭」當成問題的來源,唯有假想「世上沒有伊斯蘭」,才能讓區域中隱藏的衝突因素一一現形。富勒細數中東地區自古至今,歷史悠久的人群與信仰分岐。同時也將視野放大到中東以外,伊斯蘭與其他文化的接觸地帶──在俄羅斯、歐洲、印度、中國等地,人們與伊斯蘭相處的歷史。在那些地方,人們是否也以「伊斯蘭」之名掩蓋真正的問題?
解碼深層地緣衝突,發現更寬廣的戰略視野
沒有伊斯蘭的世界,衝突並不會消失。因為衝突的根源藏在更深的地方,即使少了伊斯蘭,還有各種引發衝突的力量。如果只將眼光放在伊斯蘭,就會看不清衝突背後的真相。本書帶領讀者,解開「問題就出在伊斯蘭」的迷思,引導讀者認識穆斯林社會去殖民化的過程,看見地緣政治的隱形力量。
作者簡介
葛雷姆.富勒Graham E. Fuller
中東政治分析師與退役情報員。曾任中情局(CIA)阿富汗站長及國家情報會議(NIC)副主席,於中東居住近20年,足跡遍布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葉門與阿富汗。退役後曾任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政治分析師,及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兼任歷史學教授,現居加拿大溫哥華。
富勒的著作相當多,包含《政治伊斯蘭的未來》(The Future of Political Islam)、《新土耳其共和國》(The New Turkish Republic: Turkey as a Pivotal State in the Muslim world),與他人合著有《土耳其的庫德族問題》(Turkey's Kurdish Question)、《阿拉伯什葉派》(The Arab Shi'a: The Forgotten Muslims)等書。最新資訊也可參考他的個人網站:https://grahamefuller.com/
譯者簡介
藍曉鹿
北京大學翻譯碩士,曾在臺灣任職出版編輯多年,現為專職作者及譯者。
著有《拆哪!北京!:臺灣媽媽的北漂驚奇》(時報出版)、《外省腔三部曲》(木馬文化),譯作包括《極簡思考》(時報出版)、《簡單犯罪》(高寶)、《暗流長征》(積木文化)等。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作者想要讓你知道:
•文明衝突不過是表面的「症狀」,地緣政治才是衝突的內在核心。
•催生恐怖主義的是外來入侵者,宗教信仰不過是情感的「載體」。
•拋開「伊斯蘭v.s.西方」的偏見,和平的戰略才有指望。
書籍目錄
導言
第一部 異端與權力
第一章 伊斯蘭教與一神教信仰
第二章 權力、異端與基督教的演化
第三章 拜占庭與羅馬:基督教兩極之間的戰爭
第四章 當伊斯蘭遇見東方基督教
第五章 十字軍東征(一ま九五─一二七二)
第六章 新教改革與伊斯蘭的共相
第二部 在文明邊界遇見伊斯蘭
第七章 「第三羅馬」:繼承東正教會衣缽的俄羅斯
第八章 俄羅斯與伊斯蘭:拜占庭精神長存
第九章 西方穆斯林:忠誠的公民還是隱藏的內奸?
第十章 伊斯蘭與印度
第十一章 伊斯蘭與中國
第三部 現代世界中的伊斯蘭
第十二章 獨立的追求:殖民主義、民族主義與伊斯蘭
第十三章 穆斯林的抵抗:戰爭、聖戰與恐怖主義
第十四章 怎麼辦?面對穆斯林世界的新方略
謝辭
註釋
推薦序/導讀/自序
媒體盛讚•專家好評
★《溫哥華太陽報》:
富勒用豐富的學識說服我們,目前東西方之間的緊張與宗教無關,而是源自政治和文化上的衝突,是土地和石油的爭奪,以及權力的鬥爭。
★《洛杉磯時報》:
富勒在一片激昂的論辯中,代表一股冷靜而理性的聲音……本書切中時弊,不僅止於挖掘歷史,而是清楚呈現過去到當下的複雜層次,遠非泛泛名嘴論調可比。
★《出版人週刊》:
本書列舉了造成現在西方和東方衝突的諸多原因,並且大膽提議,雙方無須執著於宗教和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而可以在其他方面展開對話。
★《書單》雜誌摘星推薦:
富勒大膽建言,要解決21世紀穆斯林對西方的敵意,必須誠實檢討過去留下的政治、經濟不平等,而非專注在宗教問題。這將帶給美國的外交政策具體─且充滿爭議─的變革。
★《時代雜誌》:
說理清晰。富勒的書切中時弊,十分受用。
★《印度時報》:
深入淺出,精彩紛呈。讀者無需同意作者的每一個觀點,但是無疑是近年來關於中東問題,最有見地的著作。
★雷薩・阿斯蘭(Reza Aslan)|《造神》、《伊斯蘭大歷史》作者:
一堂精彩的歷史課,一趟很棒的思辨之旅。許多西方人士普遍認為,中東的問題源自伊斯蘭,這樣簡陋的想法受到了挑戰。
★約翰・艾斯波西多(John L Esposito)|《伊斯蘭的未來》(Future of Islam)作者:
這位全球穆斯林專家的大作是一本必讀之書,對自古以來穆斯林與西方的關係提出深富啟發的分析。作者豐富的學識為當代許多問題,從文明衝突、恐怖主義的根源、以巴衝突,到美國的外交政策,都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尼爾・柯南(Neal Conan)|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說說國事》(Talk of the Nation)節目主持人:
九一一之後,有人認為我們和伊斯蘭激進份子陷入了一場長期的戰爭。前情報官富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視野:如果伊斯蘭從來不曾存在,那麼世界會大不相同嗎?他認為西方與中東的長期不睦,主因不是宗教,而是土地、資源、政治和權力上的爭奪。
文章試閱
從某個方面來說,「沒有伊斯蘭教的世界」是一個荒唐的說法。我們不能改寫歷史,我們也無法真實設想,某些歷史事件不曾發生,世界會是怎樣。換言之,只要開始了「如果」開頭的討論,那就是開啟了一個無止境的假想。雖然市面上有好些書正是以「如果」起頭:如果九一一沒有發生?如果一九一四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沒有遇刺,一戰失去導火線?如果列寧沒有從德國由一節火車車廂秘密送至蘇俄,就會沒有十月革命?如果南方的美利堅邦聯打贏了美國內戰?如果這些事情發生了,今日的世界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嗎?還是長期而言,趨勢並沒有改變?
這些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答案的。但是此類思考練習的重點是,用想像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歷史,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部分會以一個新的風貌和輪廓出現在我們面前。也許歷史是今天的樣子,只有51%的可能,這樣的思考只是昭示了其他到頭來沒有為主流的49%。但是他們其實依然還是存在的,可能屈居表面之下,卻依然發揮著影響力,影響著未來的事。
1980年代的時候,我曾任中央情報局國家情報會議的副主席,負責進行遠程戰略預測。我們不時進行一項腦力快轉練習,對分析局勢剖有啟發性:就是假設一個重大事件在未來發生,不管看起來有多不可能,然後迅速寫下相關的細節,介紹事發經過。
比方說,假設沙烏地阿拉伯發生了一場激進伊斯蘭革命,事情如何發生?有哪些具體場景?假如有一天中共垮台了,事態會如何發展?每天會發生何種變化?什麼隱藏的力量,目前未被發現,有可能在未來崛起?這般練習的目的就讓平時覺得不可能,或者沒想到的可能,變得有血有肉,並且提升我們對「料想不到」、「微乎其微」事件的敏感度。這是政治和社會方面的想像力訓練,是許多專業訓練中其中的一項。
此書也是本著同樣的思路,檢視發生在中東的重要事件,試圖辨識出伊斯蘭教之外的重要原由,也就是說即便沒有伊斯蘭教,這些原由會讓事情演變成大致類似的樣子。本書試圖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凸顯出原本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特徵。即便讀者未必認同某些假設前提,或者解釋,但是我相信,看完本書之後,你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看待穆斯林世界了。因為我們突然看見了影響事件的其他因素,並且重新考量我們的分析。
也許有些讀者對本書的分析有不同的看法,那很好。我知道我所做的判斷。確實,我也可以寫出與現有內容相反的論調,這些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一個簡單的假設,那就是伊斯蘭教是中東世界的全部,是所有問題的原因,也是所有問題的答案,而不去了解造成當今現狀的其他更深的更體系的問題和原因。
•••
本書除了伊斯蘭教之外,也討論的不少其他與伊斯蘭相鄰的文明,如拜占庭、俄羅斯、西方基督教、印度和中國,份量比起伊斯蘭教來說,只多不少。我想要論述的重點是,不管在文化預設、期望以及世界觀各方面,伊斯蘭都有能力與其他文化共存。當今穆斯林社會普遍對西方價值感到懷疑跟恐懼,事實上,許多開發中國家也都如此,儘管他們可能在文化細節上不盡相同。換句話來說,困擾著西方世界的穆斯林價值觀和特質同樣也存在於一個「沒有伊斯蘭教的世界」中。
本書是一個論證,而不是一段敘述。我企圖指明,一般歷史記載所忽略或掩蓋的特定趨勢或力量。藉由「如果沒有伊斯蘭」這個問題,我試圖呈現,除去伊斯蘭因素,中東局勢為何且如何發展的新視野。最後,我希望讀者把伊斯蘭教看做整個世界複雜的人文、政治及宗教經驗的一部分。如果有所謂的「伊斯蘭教問題」,那麼這也是我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