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性、謊言、吹哨者(電影《她有話要說》原著,紐時記者揭發好萊塢性騷擾案,引爆全球#MeToo運動)

原文書名:She Said: Breaking the Sexual Harassment Story That Helped Ignite a Movement


9789863448709性、謊言、吹哨者(電影《她有話要說》原著,紐時記者揭發好萊塢性騷擾案,引爆全球#MeToo運動)
  • 產品代碼:

    9789863448709
  • 系列名稱:

    麥田叢書
  • 系列編號:

    RL4105
  • 定價:

    480元
  • 作者:

    茱蒂.坎特Jodi Kantor、梅根.圖伊Megan Twohey
  • 譯者:

    游淑峰
  • 頁數:

    384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1116
  • 出版日:

    20210304
  • 出版社:

    麥田(城邦)
  • CIP:

  • 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1則語帶保留的twitter貼文,

2個窮追不捨的紐約時報記者,

3位女性主要組成的新聞調查精銳團隊,

在這個充滿性醜聞與潛規則的世界裡,讓無數遭噤聲的性犯罪受害者說出她們的故事,

帶來#MeToo 運動最誠實的反思衝擊與告白。

 



 本書改編電影《她有話要說》



 由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與柔依.卡珊(Zoe Kazan)飾演本書作者



聯手重現書中抽絲剝繭、時而驚險的調查報導過程



以「核實報導之筆」對抗「龐大複雜性侵害共犯結構之惡」





《自由之心》、《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奧斯卡獎團隊「B計畫娛樂」製作,全台上映





 



【本書特色】





鼓舞美國與全世界的性受害者勇敢發聲引爆#MeToo運動的那則新聞!

詳實記錄史上第一則揭露溫斯坦惡行的新聞,見證記者過招拆招的驚險過程

書中大量首次曝光的第一手證據,中文版特別收錄作者新增《後記》

呈現#MeToo運動的複雜性,來自新聞記者內心深處、最直白的反思

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總統的人馬》(宛如揭露水門案的震撼)









  紐約時報記者歷時三年的追蹤調查全記錄,揭露對川普、美國著名製片人溫斯頓(Harvey Weinstein)、美國大法官卡瓦諾(Brett Michael Kavanaugh),以及隱瞞在各行各業許多角落中的性騷擾與指控。歷史會記得這一天:二○一七年十月五日,《紐約時報》刊登一篇由茱蒂•坎特(Jodi Kantor)與梅根•圖伊(Megan Twohey)撰寫的一篇文章,這是第一篇膽敢有證有據、公開揭露哈維•溫斯坦犯行的報導,這篇文章改變了世界。好萊塢從未如此沸沸揚揚。坎特與圖伊智勝哈維•溫斯坦、他的辯護律師與私人調查團隊,說服了幾位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以及幾位不知名的女性勇敢公開說出來。經過嚴格考證、字字斟酌後寫出的報導,不僅幫助成千上萬的受害者鼓起勇氣說出她們的親身經歷,也引燃#MeToo運動在全球遍地開花。



  這本書記錄她們是如何做到的。

 



【吶喊眾聲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列)



方念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數位女力聯盟」成員)、方綺(「女性主義有事嗎」主編)、朱家安(沃草烙哲學主編)、沈秀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周芷萱(女性主義者)、周曉涵(藝人/演員)、林志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柯貞年(電影導演 、范雲(立委、臺大社會系副教授)、張子午(《報導者》主編)、張婉昀(女人迷內容負責人)、陳昭如(作家)、陳昭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劉柏君(2019國際奧會女性與運動世界獎得主)、蔡宜文(專欄作家)、賴芳玉(律師)、羅珮嘉(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秘書長)

 



【台灣在地深度推薦 】



陳昭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長年以來,女人控訴性騷擾與性侵害的困境是墜入he said, she said雙方各說其話的迷霧,結果經常是在占據性別權力關係優勢的男性勝出,因為女人欠缺可信度。反性騷擾法的開創者Catharine A. MacKinnon曾說,#MeToo運動讓女人從「說謊的婊子」成為具有可信度的人。美國#MeToo運動之所以能夠展開,不只是因為名女人站出來控訴,也不只是因為性騷擾已在法律上被承認為性別歧視,更因為調查報導使得這些女人的指控「所言成真」。



  藉由兩位關鍵記者在本書的敘事,我們得以窺見女人建立可信度的艱難,深度調查報導又如何幫助建立女人的可信度。本書也呈現#MeToo運動扳倒有權男人的成功與挫敗:好萊塢製片巨人倒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在爭議中上任,已婚白人女教授Christine Blasey Ford挺身作證仍未能阻止保守派呵護養成的白人男性菁英就位掌握司法大權。這說明了法律的雙面性:既是受害者的武器,也是有權者的保護傘。請閱讀此書,讓我們一起思考媒體、法律與社會運動共行創造改變的可能。」

 



張婉昀 (《女人迷》內容負責人):   「黑猩猩在社會演化過程,合力消除了雄性對雌性施加性威迫的行為。母猩猩遭受雄性威脅時,會發出特殊吼聲,舉凡聽到叫喊的雌性,會放下一切趕到現場,合力擊退侵略者。然而人類社會,仍在『打破孤立』的第一步,齟齬前行。



  關於哈維溫斯坦的新聞報導鋪天蓋地,人們常讀到溫斯坦作為一個『惡魔』。愈把他視為單一惡魔,愈沒法對惡魔形成的場景體系,有具體認識:是什麼社會互動,讓倖存者被孤立分化、被法律噤聲,讓犯罪者能輕鬆煙滅證據,甚至鼓勵犯罪?這本書,鉅細靡遺記載了兩位紐約時報調查員、記者與編輯,與龐大犯罪體系交手互動的艱險過程。你也會驚詫發覺,犯罪體系與社會正義,如何在某些人的運作下,扭曲地交纏連線:反企業壟斷的著名正義大律師,在溫斯坦的推促中,現身阻礙調查;佯裝女性主義組織的私人情治單位,收費操縱網路輿論;曾是性侵倖存者的著名大律師,阻擋其他倖存者發聲,支持以私人和解淹滅證據,阻礙『禁止和解滅證』的立法進入議程。



  紐時調查員不斷與時間賽跑,在各種艱險鬥智中,緊盯最細微線索,冷靜觀察權力分佈,出手翻轉互動關係,重新擺放自己在議程中的位置,一次次掙脫被動設定,奪回主導,去回應與拆解情勢,使最終一切漸漸導向對調查有利的方向。讀完這本書,我們要帶走的不是犬儒精神,不是對平權信念本身的嘲諷。若是這樣,那麼我們對這些信念的支持,或仍停留在幼兒園式的幻想,對覺醒概念的自戀式崇拜。這本書送給我們的禮物很多,其一即是提供『扳倒巨人體系的現實認識』。是的,這一路會遇上失望的事,但有信念、毅力與努力,透過合力,改變仍能發生,我們要往這路上去行 。真的非常值得一看,翻開就停不下。」



 



【書中精彩重點】



對#MeToo運動最切身的觀察,剖析性騷擾何以被容忍,最尖銳的3大提問:

 



1、歷史發生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為什麼哈維•溫斯坦的性侵行為得以在數十年內累積形成一個模式,可以數十年如一日,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哈維•溫斯坦難道真的只是個案?

 



2、「過了二十年,為什麼大家還不說出來?」



是哪些模式、法律、企業組織文化,以及社會中的慣習,讓你我成為助長性不當行為的最大幫兇?



 



3、#MeToo運動走得太遠,還是遠遠不夠?

溫斯坦事件後,女性受到性騷擾╱性侵害經驗真的就受到重視與平反了嗎?無端指控與真實的距離有多遠?當舊的權力模式被打破,性不當行為被指認出來,與性相關的新共識與合理制度會出現嗎?





【外國媒體推薦】





本書是新聞調查報導的當代經典。如果您還不願意因為報紙上對狼性電影大亨的最初指控而跌破眼鏡,請準備好讓它破吧。──《華盛頓郵報》

本書在某些時候是驚悚片,而在另一些時刻則是對一個腐爛系統的控訴。但這最終是關於那些陷入痛苦之中的女性,她們拒絕再保持沉默了。──《大西洋週刊》

時代的編年史,揭示了女性的無窮力量。──《新共和國》

一個改變世界的故事……一部最殘酷的多人生命傳記電影。──《CNN》

兩位作者將在史書中留名,世世代代。──《每日電訊報》

令人難以置信的報導,這種報導需要時間、勤奮以及許多媒體無法負擔的資源支持。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這是一個觀摩專家的機會。對於非新聞工作者而言,這本書對調查報導的嚴謹處理是一種難得的展現。比起揭發水門案的《總統的人馬》有過之而無不及。──《NPR》

兩位作者是上天之賜……她們的報導在#MeToo運動中舉足輕重,她們是刻寫歷史的人。──《俄勒岡人 》







改變21世紀的重要行動與串聯:#MeToo

"

作者簡介


姓名:茱蒂•坎特Jodi Kantor
《紐約時報》調查記者。歷年來對女性、兒童與工作場所的報導,已經改變了部分美國法律,並且點出文化中既存的問題。因揭發哈維•溫斯坦的故事贏得多項榮譽,包括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公共服務獎。與家人住在布魯克林。
歡迎追蹤作者Twitter: @jodikantor



姓名:梅根•圖伊Megan Twohey
《紐約時報》的調查記者,曾在芝加哥報導多起性侵害與性騷擾案件。二○一七年與紐約時報記者團隊揭發哈維•溫斯坦數十年來被指控的性侵惡行,引發全球對性騷擾的究責行動。贏得多項榮譽,包括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公共服務獎。與家人住在布魯克林。
歡迎追蹤作者Twitter: @mega2e


譯者簡介


姓名:游淑峰

花蓮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曾任地理雜誌採訪與編輯,目前為自由譯者。譯有《愈跑,心愈強大》、《生而自由,寫而自由》、《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大吉嶺》、《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光》、《一次讀懂心靈探索經典》、 《超馬跑者的崛起》、 《生來已逝的愛德華•高栗》 、《侘寂-追求不完美的日式生活美學》等書。認為能透過譯筆與讀者分享作家的生活與心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第一通電話
第二章 好萊塢的祕密
第三章 如何讓受害者噤聲
第四章「正面形象管理」
第五章 企業的共謀
第六章 「還有誰公開說出來?」
第七章 「即將掀起一場運動」
第八章 海邊的兩難
第九章 「我無法保證我會前往華府」
終曲 聚會
後記
誌謝
註釋

推薦序/導讀/自序


序 
  二○一七年,當我們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展開對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調查時,女性擁有的權力比以往都要更大。曾經幾乎被男性獨占的工作類別,像是警察、軍人或航空機師,至今已不復見。女性領導國家如德國、英國,也能領導如通用汽車與百事可樂這樣的企業。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工作一年所賺得的錢,很可能比她歷代女性祖先辛苦一輩子全加起來的還要多。

  然而,屢見不鮮的是,性騷擾女性的行為仍然可以不用受到懲罰。女科學家、女服務生、拉拉隊員、行政經理、女工必須面帶微笑經過人群、好色之徒或者不受歡迎的來者,才能得到下一筆小費、下一份薪水,或是下一次升遷。性騷擾是不合法的──但它在某些工作裡也是家常便飯。大膽說出來的女性往往會被解雇,或是遭受詆毀。受害者往往各自被藏匿或孤立起來。很多人會同意,她們最好的選項,是接受一筆錢作為某種形式的彌補,並且以噤聲作為交換。

  而另一方面,加害者往往繼續高升,獲得更多的成功與掌聲。性騷擾者往往被認為是頑皮的壞男孩而被接納,甚至受到讚賞。極少人會受到嚴懲。梅根寫過幾篇文章,報導幾位女性指控唐納.J.川普(Donald J. Trump)向她們伸出魔爪,但後來她也報導了川普於二○一六年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我們於二○一七年十月五日揭發溫斯坦被指控性騷擾與性虐待後,我們驚訝地看著如同一道水壩坍塌。全世界上百萬的女性訴說自己遭受不當對待的故事。不計其數的男性突然必須為他們的魔爪行為做出回應,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究責時刻。記者推波助瀾,啟發了一種典範轉移。我們的工作只是這項改變其中一個驅動者,這項改變其實已經醞釀了好幾年,要感謝先鋒的女性主義者與法律學者的努力:發起「#MeToo」(#我也是)運動的安妮塔.希爾(Anita Hill)、塔拉納.伯克(Tarana Burke),以及其他許多人,包括我們的記者同僚。

  然而,看見我們得來不易的調查發現,大幅改變了大眾的態度,這讓我們想問:為什麼是這個故事?如我們一位編輯指出的,哈維.溫斯坦甚至不算那麼鼎鼎有名的人物。在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這種劇烈的社會改變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因此著手這本書,來回答這些問題。在這項改變中,沒有一件事是不可避免或能被提前預知的。書中我們描述了率先打破沉默、勇敢舉發溫斯坦的消息來源者,包含她們的動機,以及她們痛苦又危險的決定。蘿拉.馬登(Laura Madden),是一位住在英國威爾斯的前溫斯坦助理與全職媽媽,在她踉蹌走出離婚陰影,即將進行癌症後乳房手術時,披露了這件事。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受到一段她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所刺激,冒著職涯風險站出來,當時她暫時離開好萊塢,沉浸在設想性別平等的大格局思想中。賽爾達.帕金斯(Zelda Perkins)是一位倫敦的製片人,她對溫斯坦的投訴,受到二十年前簽署的一份和解書壓抑,即使可能因而遭受法律與財務上的懲罰,她還是選擇開口向我們說明。一位溫斯坦的長年員工,因為他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而日益寢食難安,他扮演了一個重要的(最初是匿名的)角色,幫助我們最終拆穿他老闆的真面目。英文版原書選擇的書名《她說》(She Said)是一個複雜的標題:我們寫那些說出來的人的故事,也寫那些選擇不說出來的人的故事,以及如何說、何時說、為什麼說的細微之處。

  這也是一本關於調查報導的故事,從一開始報導內容充滿不確定性的那些日子,當時我們所知甚少,而且幾乎沒有人願意向我們透露消息。書中我們敘述如何套出祕密、鎖定訊息,並且極力追求關於一個權勢人物的真相,即使在過程中,他千方百計運用卑鄙手段,試圖破壞我們的工作。當這位製片知道他已經被逼進牆角了,我們也在出刊前,第一次,在《紐約時報》的辦公室與這位製作人攤開資料做最終攤牌──這也是他的最後一搏。

  我們的溫斯坦報導發生在「假新聞」指控大行其道的時刻,「對事實的全國共識」這個概念似乎正在分崩離析。然而揭發溫斯坦事件的影響如此之大,部分是因為我們與其他記者建立了清楚且具壓倒性的惡行證據。書中,我們解釋了我們如何根據第一手自述、財務與法律紀錄、公司內部信件,以及其他蛛絲馬跡,勾勒出一種行為模式。當我們的調查公諸於世,大家對於溫斯坦的惡行很少有公開爭議,大部分爭論是在該如何回應這些做過的錯事。然而,溫斯坦繼續否認所有對「沒有合意的性行為」之指控,並多次宣稱我們的報導不實。「你們有的是指責跟控訴,但是你們沒有絕對的事實,」當我們要求對我們所揭露的內容給與回應,一位溫斯坦的發言人這麼說。

  這本書的內容,在兩者中切換:一是我們於二○一七年對溫斯坦的調查工作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二是自那時以來我們所收集的大量訊息。我們關於溫斯坦的報導,大部份有助於說明法律制度與企業文化如何使受害者沉默,而且至今仍然抑制變革。企業成為保護加害者的共犯。一些所謂為女性發聲者,從掩蓋不當行為的和解制度中受益。許多瞥見問題的人,例如哈維.溫斯坦的弟弟,同時也是其商業夥伴的鮑勃.溫斯坦(Bob Weinstein),接受了本書大量的採訪──他們在事發過程中,幾乎沒有去嘗試與阻止這些行為。

  在我們撰寫此書時,亦即在二○一九年五月,溫斯坦因涉嫌強暴與其他性侵害案件正等待刑事審判,並且面臨一系列的民事訴訟,包含女演員、前雇員和其他人士正在向他追究財務賠償。無論這些案件的結果如何,我們都希望這本書能為溫斯坦的行徑留下永遠的紀錄:他如何利用工作操縱、壓迫和恐嚇女性。


  我們揭露溫斯坦的故事之後,#MeToo運動大爆發,新爭議不斷浮上檯面,從約會強暴、兒童性侵害、性別歧視,甚至到派對上的尷尬相遇。這使得公開對話感覺起來更豐富、更深入,但也更令人困惑:這個運動的目標是要杜絕性騷擾、改革刑事司法體系、粉碎父權,還是提倡無冒犯的調情?這個究責是不是太無限上綱,讓無辜的男性無端動輒得咎?或者這個運動走得還不夠遠,尚無法撼動體制而令人沮喪?

  我們對溫斯坦的報導出版將近一年後,來自加州的心理學教授克里斯汀.布萊西.福特(Christine Blasey Ford)博士出現在美國參議院委員會,控告當時被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布萊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在高中一次喝醉酒後性侵她。卡瓦諾則激動憤怒地否認這項指控。有些人將福特視為#MeToo運動的終極英雄;有些人則視她為自不量力的象徵──對#MeToo運動日益高漲的反彈聲浪,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至今,我們視她為揭露過最複雜的「她說了什麼」故事之一的重要人物,尤其是當我們開始了解她前往參議院作證之路,有多麼不被大眾了解。茱蒂從在聽證室時開始看著,一路觀察她律師團的部分運作,而且在隔天早上與她會面。十二月,梅根在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與福特早餐會面,進行聽證會後的首次採訪。在接下來的數個月,她又與福特進行數小時的採訪,詢問她如何走到公開發聲一途,以及後續結果如何。我們也採訪其他形塑與見證她經歷的人。我們訴說福特前往華盛頓的心路歷程,以及排山倒海而來的看法、制度、政治角力與恐懼,對她造成的影響。

  很多人好奇福特在參議院作證後,日子過得如何?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納入一場很特別的團體採訪,當中,我們把不同故事報導中的幾位女性聚在一起,包括福特。然而,福特的旅程也意喻著某個更大的挑戰:人們繼續問,是什麼驅動與阻礙進步?#MeToo運動是我們這個時代社會改變的案例,但也是一項測試:在這個崩解的環境下,我們所有人是否能夠鍛造出一套新的、對彼此公平的規則與保護機制?

  這本書記錄了美國與全世界女性驚心動魄的兩年。那段歷史屬於所有經歷過的我們:不像有些記者的調查是針對政府或企業深鎖的祕密,這次的調查工作則是關於我們──從我們自己的生活、工作場所、家庭與學校中經驗到的。但是我們寫這本書,是要帶讀者盡可能地接近事件爆發的核心。

  為了要盡可能地直接與真確地敘說這些事件,我們集結了大量的採訪文字紀錄、電子郵件,以及其他原始文件。有我們與溫斯坦相關的電影明星的原始對話紀錄、鮑勃.溫斯坦寫給他兄長的究責信、福特相關文件的摘錄,以及其他許多第一手素材。有些原來是不公開的,但是透過更多的報導調查,包括回頭採訪涉案人士,才能將它收錄在此。我們透過記錄和訪問,得以將我們未親眼目睹的對話與事件描述出來。總的來說,這本書是根據三年來的報導,集結了數百次遍及倫敦到帕羅奧圖的採訪。書末註釋詳細的說明了資訊來源與紀錄。

  最後,這本書也是一個我們投入了解這些事件,培養出夥伴關係的大事記。為了避免混淆,我們以第三人稱寫自己。(報導中的第一人稱敘述,通常是我們的共同作業,但往往包括各自追蹤個別線索,當中的「我」可能是茱蒂或梅根。)所以,在即將開始說這個故事之前,我們想先用我們自己的聲音說:謝謝你╱妳揭開書頁加入我們的行列,謝謝你╱妳和我們一樣在這些事件與線索中拼湊,見證我們所見證的,聽見我們所聽見的。

第一章 第一通電話
  《紐約時報》對哈維.溫斯坦的調查工作,是從一個最有希望的,但卻連接電話都不願意的消息來源開始。

  「事情是這樣的,我已經好幾次被你們家的報紙不堪對待,而且我相信問題根源是性別歧視,」1演員蘿絲.麥高恩(Rose McGowan)於二○一七年五月十一日這麼寫,回覆茱蒂詢問她是否方便談話的電子郵件。麥高恩一一列出她的批評:她在一場政治晚宴上的演說,被刊登在風尚版,而不是在新聞版。她先前與一位《紐約時報》記者針對溫斯坦議題的對話,令她覺得不舒服。

  「《紐約時報》需要檢視自己的性別歧視議題,」她回應說:「我沒這麼想幫忙。」
  幾個月前,麥高恩未指名道姓的指控了一位製作人,有傳說是溫斯坦強暴她。「因為這在好萊塢╱媒體是公開的祕密,而且他們一面羞辱我,一面還對我的施暴者恭維奉承,」2她在推特上說,並加了用來強調主題的「#」符號:「#為何女性不舉報」(#WhyWomenDontReport)。據說她正在寫一本回憶錄3,意在揭露演藝界對女性的不當對待。

  不像好萊塢幾乎每個人,麥高恩過去就曾冒著自己生涯事業的風險,大聲疾呼性別問題。她曾經發推特提到她為一部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的電影試鏡時,服裝要求有多麼羞辱人:「展現乳溝的無袖低領背心(托高型胸罩更佳)。」4大致而言,她在社群媒體上的語調嗆辣,挑戰意味十足:「生氣是可以的。不用害怕,5」她在數月前的推文上這麼寫著,後來加了一句:「拆掉這個體系。」如果連麥高恩這樣的倡議者女星都不願意私下談話,誰會願意?

  溫斯坦不是當時最有權勢的人。最近幾年,他的電影魔力已經開始動搖。但是他的名字是權力的同義詞,尤其是推進演藝生涯的力量。首先,他創造了他自己,從紐約皇后區不起眼的出身,到推銷演唱會,到發行與製作電影,他似乎知道怎麼把他身邊的每樣東西做大──電影、派對,而且最大部分是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將年輕的演員拱成巨星:葛妮斯.派特洛(Gwyneth Paltrow)、麥特.戴蒙(Matt Damon)、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他可以將小型的獨立電影如《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或是《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變成風潮。他引領現代奧斯卡,為他自己贏得五座最佳影片,也幫助其他人抱走了好幾座小金人。他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募款、陪在她身旁打點過無數的募款者,幾乎長達二十年。當瑪莉亞.歐巴馬(Malia Obama)尋求在電影界的實習機會,她就是為「哈維」工作──只用名,不用姓氏,連許多陌生人都這麼稱呼他。二○一七年,即使他的電影不如之前成功,他的名聲仍維持不墜。

  他對待女性的傳言已經流傳一陣子了。人們公然對此開玩笑:「恭喜,妳們五位不再需要假裝被哈維.溫斯坦吸引了,」喜劇演員賽斯.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在二○一三年宣布奧斯卡入圍名單時這麼說。但是很多人只是將這種行為視作風流,沒有任何事被公開記錄下來。其他的記者過去曾嘗試過,但失敗了。二○一五年紐約市警察局針對一宗指控溫斯坦猥褻的案件進行調查,最後沒有任何刑事起訴。「到某一刻,所有害怕談論哈維.溫斯坦的女性必須手牽手一起跳進去,6」一位記者珍妮佛.賽尼爾(Jennifer Senior)當時曾這樣推文回覆。兩年過去了。什麼事都沒發生。茱蒂曾聽說有另外兩位記者嘗試過,一位是《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的作者,一位是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羅南.法羅(Ronan Farrow),但還沒有任何報導。

  關於溫斯坦與女性互動的耳語是錯的嗎?麥高恩的推特文指涉的另有其人嗎?檯面上,溫斯坦吹噓自己擁有女性主義者的資歷。他以美國女權主義先驅格洛麗亞.斯泰萊納姆(Gloria Steinem)之名,捐了一大筆錢贊助一個教授職位。他的公司發行了《消音獵場》(The Hunting Ground),一部關於校園性侵的紀錄片與集體哭訴。他甚至於二○一七年一月在猶他州帕克市(Park City)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期間,參加串聯美國多座城市的歷史性女性大遊行,加入頭戴粉紅貓咪帽的人潮之中7。

  《紐約時報》調查部門藏身遠離其他嘈雜的新聞室,目標是挖出從來沒有被報導過的事,追究某些刻意隱瞞犯罪的人們或機構。第一步通常是謹慎地向外尋找線民。所以,該如何回覆麥高恩,讓她有動機接電話呢?

  麥高恩的電子郵件啟了一個開端。首先,她回信了。很多人從來不回覆的。她在她的訊息裡思考過,而且很認真地提出了一項批評。也許她是在測試茱蒂,戳《紐約時報》的痛處,看看這位記者是否會否認。

  但是茱蒂不想對她工作了十四年的地方掀論戰。但恭維麥高恩(例如「我真的很佩服妳推文的勇氣……」)也不是辦法。這樣會削弱茱蒂在互動之中的權威。而且,對於麥高恩能夠貢獻的這個調查主題,她現在也沒什麼能說的:如果她問茱蒂已經和幾個女性談過,答案會是零。

  話得要拿捏成這樣,不要提到溫斯坦的名字:麥高恩有在推特上貼出私人通訊的紀錄,例如亞當.桑德勒的試鏡注意事項。她是一個會想引爆事情的人,但是那樣的衝動在這種情況下,會有不良的後座力。(「嘿,大家來看看這封來自《紐約時報》記者的電子郵件。」)這個議題使得回應更加棘手。麥高恩說過她是一位性侵害受害者。對她施壓不是恰當的作法。


  茱蒂從二○一三年,就開始調查女性在企業與其他機構的處境。美國的性別爭議似乎已經充滿了情緒:社論、回憶錄、在社群媒體上忿怒的發洩文或姐妹情誼的互相取暖。它需要的是暴露更多隱藏的事實。尤其關於工作場所這部分。勞工,從最精英到最低階,往往都害怕質疑她們的老闆。記者則不然。在調查這些故事時,茱蒂發現,性別不只是個議題,也是一種調查的切入方式。因為女性在很多組織裡仍然是局外人,記錄她們所經歷的情境,即意謂著看見權力如何運作。

  她回信給蘿絲.麥高恩時,訴諸她過往的報導經驗:
  以下是我追蹤這些議題的紀錄:亞馬遜、星巴克、哈佛商業學院全都改變了他們的政策,以回應我報導揭露的性別相關問題。當我撰寫哺乳的階級差異,描述白領階級的女性可以在工作時擠奶,而低薪工作的女性不能,首次出現的移動式哺乳室是我收到的讀者回應,如今分布在全國兩百個以上的地點。
  如果妳傾向不說,我能理解,也祝福妳的書出版順利。
  謝謝妳,
茱蒂
  麥高恩在數小時後回信了。她在週三前,任何時間都方便講話。

  這通電話感覺有些弔詭:麥高恩因為有著強勢、留有一頭平頭的形象,以及經常發煽動性的推特貼文,顯得不太好惹。但是她在電話裡的聲音屬於熱烈、有冒險精神的,聽起來是一個有故事且正在找恰當抒發方式的人。她在推特文中關於她被強暴的事只是引子,很少細節。通常採訪的規矩是,它們是公開表明的(on the record),意謂著採訪內容可能出版,除非另有討論。但是,任何投訴溫斯坦性侵的女性可能連開啟對話都不願意,所以,茱蒂同意這通電話會保密,除非另外徵得同意,因此麥高恩開口了。

  一九九七年,她還很年輕,少年得志,前往嚮往中的日舞影展。她在影展的首映會與派對中穿梭,還有一組電視攝影組人員跟拍。當時她只拍過四或五部電影,如青少年驚悚片《驚聲尖叫》(Scream),但是她正成為明日之星,影展中就有幾部她的新電影。「我當時是日舞影展之花,」她說。獨立電影是那個文化的中心,這個影展即是其舞台,而溫斯坦位高權重:這個影展是製片商─代理商採購小成本電影如《瘋狂店員》(Clerks)和《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的場合,溫斯坦把這兩部片搖身變成文化試金石。在麥高恩的說法裡,她不記得那是哪一年;許多女星記憶過去不是根據日期,而是根據她們那時正在拍哪一部電影,或哪一部電影的上映時間。麥高恩記得那場首映會她恰好坐在溫斯坦附近。那部電影名為《青春迷航》(Going All the Way),她發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笑聲。

  後來,他要求與她會面,這很合理:頂尖製片想認識有潛力的新人。她和他約在帕克市鹿谷的史坦愛瑞克森渡假飯店(Stein Eriksen Lodge Deer Valley),在他的房間見面。她說,一開始沒什麼特別的事,只是關於電影和角色的閒聊。

  但是要離開時,根據麥高恩的說法,溫斯坦把她拉進一個有熱水浴缸的房間,在浴缸邊脫掉她的衣服,然後硬把他的臉湊到她的兩腿中間。她說,她記得感覺自己像是離開了身體,飄浮到天花板上,從上面旁觀這幅景象。「我只覺得受到巨大的驚嚇,我進入了一種求生模式,」她說。為了順利逃脫,麥高恩說,她佯裝一個性高潮,心理上給自已一步步的指示:「轉開門把。」、「離開這場會面。」

  她說,幾天後,溫斯坦電話留言在她洛杉磯的家,說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提議:其他的大牌女星是他的特別友人,她也可以加入他的俱樂部。麥高恩既驚嚇又極度焦慮,她向她的經紀人抱怨,也聘請了一位律師,最後從溫斯坦那裡拿到十萬美元的和解金。基本上,這是一筆平息這起事件的費用,不承認他那方有任何不當行為。她說她把這筆錢捐給強暴危機中心了。

  她這筆和解金有紀錄嗎?「他們從來沒有給過我任何文件,」她說。

  她說,整個問題遠比溫斯坦一人還糟。好萊塢是一個系統性虐待女性的體系。它用成名的願景吸引她們,把她們變成高度獲利的商品,把她們的身體當成財產,要求她們看起來是完美的,然後把她們丟棄。在電話中,她的控訴有如連珠炮,一個接著一個:

  「溫斯坦──不只有他,這是整個機器,供應鏈。」
  「只要沒有監督,他們就什麼都不怕。」
  「每一個片場都做羞辱受害者和付錢的事。」
  「幾乎每個人都有一份保密協議。」
  「如果有一個白人男性的遊戲場,這裡就是。」
  「這裡的女性一樣有罪。」
  「不要逾越界線,妳會被取代。」
  麥高恩的話很引人注意。說好萊塢占女性的便宜、迫使她們遵從,然後在她們年華老去或是背叛時將她們甩開,這些不是什麼新聞。然而,從一位熟悉的面孔聽見這些直接的剝削指控,完整而揪心的細節,而且加害者還是好萊塢最出名的製片人之一,就完全不同了:讓人聽起來覺得更尖銳、更具體,也更令人作嘔。

  結束通話前,麥高恩同意很快可以再繼續聯絡。這位女星不是個普通人,但有時候她做出或說些驚世駭俗的事、或者與誰約會,其實都不影響她的目標。問題在於,她的敘述要怎麼經起嚴密的報導程序,以及,如果走得更遠,如何經得起溫斯坦勢必提出的挑戰,以及到時大眾的檢驗?甚至在《紐約時報》願意考慮刊登麥高恩的指控之前,報導需要有證據支撐,而且最後還需要通過溫斯坦那一關,因為他會被給與回應的機會。

  報紙有公正報導的責任,尤其是這宗指控的嚴重性。二○一四年,《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描述了發生在維吉尼亞大學,該雜誌稱之為恐怖集體性侵的新聞,但是他們卻沒有足夠的證據8。隨後的爭議招致一連串的法律訴訟,幾乎毀了這份雜誌的名聲,讓那些說女性杜撰性侵故事的人士有攻擊藉口,反而使打擊校園性侵的目的嚴重受挫9。《華盛頓郵報》報導說,警察稱這則新聞是「完全胡說八道」10,而《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稱它為「一場混戰」,最後那篇文章贏得了「年度錯誤報導」獎。

  乍看之下,麥高恩的敘述對上溫斯坦的挑戰,似乎顯得無力。溫斯坦可以輕易地說,他記得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說她似乎樂在其中。他會有完美的證據:她佯裝的性高潮。舊式電話答錄機的錄音照理很重要,顯示溫斯坦運用他身為製作人的權力,希望強迫對方提供性招待。然而,除非麥高恩仍擁有這卷二十年前的錄音帶,否則這只是久遠記憶中的訊息,也很容易被否認。

  作為單方敘述,麥高恩的故事極可能成為經典的「他說,她說」爭議。麥高恩會說一個可怕的故事,溫斯坦會否認。沒有任何目擊證人,人們會選邊站,蘿絲隊(Rose McGowan)對抗哈維隊(Harvey Weinstein)。

  但是,麥高恩說她拿了一筆和解金。要找到它的任何紀錄是很困難的,但曾經有律師參與、一份簽署的同意書、轉手的錢、給強暴危機中心的捐贈,那份同意書必然在某個地方留下紀錄。它不能證明飯店房間裡發生過的事,但可以證明當時溫斯坦曾經支付一大筆錢給麥高恩,以平息某項爭議。

  茱蒂把所有她知道的事,呈報給《紐約時報》與她長期合作的資深編輯蕾貝卡.寇貝特(Rebecca Corbett),她是複雜調查案的專家。她們討論麥高恩的陳述是否能被證實,以及關鍵的問題:其他女性跟溫斯坦之間是否也有過類似遭遇?

  尋找這個答案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過去幾十年,溫斯坦製作或發行了數百部電影。他和他的弟弟鮑勃共同擁有與經營兩家公司:米拉麥克斯(Miramax)與他目前經營的溫斯坦影業(The Weinstein Company, TWC)。這意味著潛在的消息來源極多,比起有時重要資訊被少數人把持,這種情況好很多。然而,也因有太多人可以聯絡,女演員和前員工散布在好幾大洲,她們絕大部分可能不願意談論這個問題。

  六月中,寇貝特建議茱蒂聯絡另一位同事梅根.圖伊,她在新聞界的資歷相對較短。這位編輯說,梅根正在請產假,但她對這類工作有實戰經驗。茱蒂不知道梅根能幫什麼忙,但她還是寄出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