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黑糖的女兒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281376系列名稱:
故事館系列編號:
RX6128定價:
340元作者:
彭素華相關作者:
繪者:Ila Tsou(享想)頁數:
264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31102出版日:
20231102出版社:
小麥田(城邦)CIP:
863.59市場分類:
文學傳記(高年級)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童書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為什麼身在蔗農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竟是犯法的?」
蔗農家的長女、為愛奔走的少女、混血的轉學生女孩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看見臺灣百年的苦甜日常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得主、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作者彭素華最新作品
感動推薦
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深度解說──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特別收錄──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
=內容簡介=
藏在古老的五斗櫃裡,泛黃的紙頁上留著百年前的藥方;
一塊小小的黑糖,即將扭轉三名少女關鍵時刻的命運?
彰化二林媽祖宮前,擠滿了蔗農,傳聞文化協會的林獻堂會長要來演講,跟著踮腳張望的阿蓮,卻被阿爸告誡「囡仔人有耳無嘴,別多話」。阿蓮未曾上過學,靠弟弟的課本自學,成了村裡少數識字的女孩子。然而她不明白,為什麼身在蔗農之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熬煮成黑糖,卻是犯法?
捧著熱呼呼的碗,濃郁香醇又甜辣的滋味,為了這一小碗黑糖薑汁,為何整個家族承受如此巨大的代價?百年之後,三個女孩,因為藏在五斗櫃深處的黑糖藥方,命運將如何緊密相連?黑糖的焦香苦甜,是她們成長的滋味,也是她們的夢想、她們的歌聲,而她們也將見證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從心碎、堅毅到大膽迎向時代挑戰,以臺灣史上第一個農民抗爭事件「日治二林蔗農事件」為故事起點,結合在地文化、生命奮鬥,以及歷史視野的成長元素,一股溫柔與不凡的力量正發出屬於她們的聲音……
=本書特點=
1.溫柔動人的成長小說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想像百年來臺灣女孩的生活滋味,看見不同時代女孩的勇敢與成長。
2.食物X歷史
以臺灣史上第一個農民抗爭事件「日治二林蔗農事件」為故事背景。南臺灣盛產甘蔗,為什麼蔗農家砍甘蔗煮糖卻要偷偷摸摸?小小一塊黑糖,牽動著代代人的生活與命運,從而看見「二林蔗農事件」、「嘉義南靖糖廠事件」等與「糖」相關的歷史事件。
3.語言X歷史
忠實以臺文、日文、北京話、印尼語呈現人物對話,加入地方俗諺、童謠、經典歌曲……展現不同時期台灣的獨特聲響。
4.特別收錄共讀題目
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從「閱讀素養」、「文學」、「歷史」三個面向,提供共讀討論題目。
=本書目錄=
第一部 焦甜色的青春──黑糖薑汁(大正14年)
第二部 若是聽見她的歌──黑糖糕(民國38年)
第三部 阿祖的五斗櫃——黑糖珍珠鮮奶(民國110年)
=各界推薦=
本書引人之處為既有二林蔗農、二二八等以男性視角為主的大歷史事件書寫,也能細細咀嚼一個個底層家族女性因此而生的破碎生活與情感經歷,那些操持家務與夫家生活的描寫依隨女性角色面對成長的心路歷程、探索自我內在等視野,從而在私密書寫框架中建立屬於母性的、永恆的時間感。──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以歷史為經度,「黑糖」為緯度,巧妙串聯刻畫台灣三個時代的女性臉譜……詳盡的歷史爬梳,精確的語言運用、細膩的情感刻畫,讓這本小說極具分量,可說是青少年版的女性歷史小說,非常值得推薦。──林文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黑糖的女兒》是一本深具感染力的小說,是臺灣歷史活生生的見證,是一首女性力量的讚歌。故事嘗起來有如黑糖般微焦微苦,亦不多掩飾現實的褐濁晦澀,但好在總伴隨著溫暖的回甘。你能在故事裡頭充分感受到現實的艱辛與無奈,卻也還是看得到處在動盪時代裡發出的希望之光。請嘗試代入自身進到小說裡與主角們一起共鳴五感,投入沉浸式的歷史體驗,帶領自己感同身受的理解臺灣過去與那些看似嚴肅卻再也生活不過的社會議題。──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讀者沉浸於《黑糖的女兒》的閱讀中,將感受到一種對個人主體性的召喚,也找到一份可依賴的成長地圖。──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甜滋滋的甘蔗,熬成一鍋糖蜜,這氤氳撲鼻的香甜,原本應該是充滿了喜悅歡快,在這本書,一張黑糖糕食譜卻串起了三個世代三位女人堅毅的生命故事,書中常民生活的甘苦,說著簡單的家庭故事,卻可以讓我們一覽百年台灣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勇敢。──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甘蔗製糖過程中第一道產品──黑糖,釀出黑糖薑汁的辣甜,揉出黑糖糕的軟香,更調出黑糖鮮奶珍珠的濃郁。三種黑糖製品,道出了三段臺灣歷史中女性的故事……歷史的洪流湮滅了盛「糖」的榮光,也讓我們遺忘「黑糖」高度精煉下微苦卻焦香的氣味,藉由此書中我們回顧蔗糖產業下農民的甘苦,也望見臺灣女性不向時代宿命低頭與屈服的堅毅。──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近年致力青少年小說多元議題和形式探索的作者彭素華,意不在只是想像與重構歷史事件而已,她更著墨於描繪歷史現場中生活的人們。「黑糖」作為一個物件前呼後應,彷彿也是臺灣社會歷史演變的「呈堂證供」……穿插於三部曲故事中,各有一首時代反映時代與角色情感的歌曲,歌曲揚聲,再細讀歌詞與小說文本的牽繫,更顯見彭素華做足了功課,也用情至深,才能慢慢熬煮成這部作品。──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為什麼身在蔗農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竟是犯法的?」
蔗農家的長女、為愛奔走的少女、混血的轉學生女孩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看見臺灣百年的苦甜日常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得主、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作者彭素華最新作品
感動推薦
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深度解說──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特別收錄──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
=內容簡介=
藏在古老的五斗櫃裡,泛黃的紙頁上留著百年前的藥方;
一塊小小的黑糖,即將扭轉三名少女關鍵時刻的命運?
彰化二林媽祖宮前,擠滿了蔗農,傳聞文化協會的林獻堂會長要來演講,跟著踮腳張望的阿蓮,卻被阿爸告誡「囡仔人有耳無嘴,別多話」。阿蓮未曾上過學,靠弟弟的課本自學,成了村裡少數識字的女孩子。然而她不明白,為什麼身在蔗農之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熬煮成黑糖,卻是犯法?
捧著熱呼呼的碗,濃郁香醇又甜辣的滋味,為了這一小碗黑糖薑汁,為何整個家族承受如此巨大的代價?百年之後,三個女孩,因為藏在五斗櫃深處的黑糖藥方,命運將如何緊密相連?黑糖的焦香苦甜,是她們成長的滋味,也是她們的夢想、她們的歌聲,而她們也將見證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從心碎、堅毅到大膽迎向時代挑戰,以臺灣史上第一個農民抗爭事件「日治二林蔗農事件」為故事起點,結合在地文化、生命奮鬥,以及歷史視野的成長元素,一股溫柔與不凡的力量正發出屬於她們的聲音……
=本書特點=
1.溫柔動人的成長小說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想像百年來臺灣女孩的生活滋味,看見不同時代女孩的勇敢與成長。
2.食物X歷史
以臺灣史上第一個農民抗爭事件「日治二林蔗農事件」為故事背景。南臺灣盛產甘蔗,為什麼蔗農家砍甘蔗煮糖卻要偷偷摸摸?小小一塊黑糖,牽動著代代人的生活與命運,從而看見「二林蔗農事件」、「嘉義南靖糖廠事件」等與「糖」相關的歷史事件。
3.語言X歷史
忠實以臺文、日文、北京話、印尼語呈現人物對話,加入地方俗諺、童謠、經典歌曲……展現不同時期台灣的獨特聲響。
4.特別收錄共讀題目
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從「閱讀素養」、「文學」、「歷史」三個面向,提供共讀討論題目。
=本書目錄=
第一部 焦甜色的青春──黑糖薑汁(大正14年)
第二部 若是聽見她的歌──黑糖糕(民國38年)
第三部 阿祖的五斗櫃——黑糖珍珠鮮奶(民國110年)
=各界推薦=
本書引人之處為既有二林蔗農、二二八等以男性視角為主的大歷史事件書寫,也能細細咀嚼一個個底層家族女性因此而生的破碎生活與情感經歷,那些操持家務與夫家生活的描寫依隨女性角色面對成長的心路歷程、探索自我內在等視野,從而在私密書寫框架中建立屬於母性的、永恆的時間感。──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以歷史為經度,「黑糖」為緯度,巧妙串聯刻畫台灣三個時代的女性臉譜……詳盡的歷史爬梳,精確的語言運用、細膩的情感刻畫,讓這本小說極具分量,可說是青少年版的女性歷史小說,非常值得推薦。──林文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黑糖的女兒》是一本深具感染力的小說,是臺灣歷史活生生的見證,是一首女性力量的讚歌。故事嘗起來有如黑糖般微焦微苦,亦不多掩飾現實的褐濁晦澀,但好在總伴隨著溫暖的回甘。你能在故事裡頭充分感受到現實的艱辛與無奈,卻也還是看得到處在動盪時代裡發出的希望之光。請嘗試代入自身進到小說裡與主角們一起共鳴五感,投入沉浸式的歷史體驗,帶領自己感同身受的理解臺灣過去與那些看似嚴肅卻再也生活不過的社會議題。──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讀者沉浸於《黑糖的女兒》的閱讀中,將感受到一種對個人主體性的召喚,也找到一份可依賴的成長地圖。──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甜滋滋的甘蔗,熬成一鍋糖蜜,這氤氳撲鼻的香甜,原本應該是充滿了喜悅歡快,在這本書,一張黑糖糕食譜卻串起了三個世代三位女人堅毅的生命故事,書中常民生活的甘苦,說著簡單的家庭故事,卻可以讓我們一覽百年台灣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勇敢。──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甘蔗製糖過程中第一道產品──黑糖,釀出黑糖薑汁的辣甜,揉出黑糖糕的軟香,更調出黑糖鮮奶珍珠的濃郁。三種黑糖製品,道出了三段臺灣歷史中女性的故事……歷史的洪流湮滅了盛「糖」的榮光,也讓我們遺忘「黑糖」高度精煉下微苦卻焦香的氣味,藉由此書中我們回顧蔗糖產業下農民的甘苦,也望見臺灣女性不向時代宿命低頭與屈服的堅毅。──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近年致力青少年小說多元議題和形式探索的作者彭素華,意不在只是想像與重構歷史事件而已,她更著墨於描繪歷史現場中生活的人們。「黑糖」作為一個物件前呼後應,彷彿也是臺灣社會歷史演變的「呈堂證供」……穿插於三部曲故事中,各有一首時代反映時代與角色情感的歌曲,歌曲揚聲,再細讀歌詞與小說文本的牽繫,更顯見彭素華做足了功課,也用情至深,才能慢慢熬煮成這部作品。──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作者簡介
姓名:彭素華
曾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十餘年,喜歡當孩子王,自認身體裡同時住著大人與小孩的靈魂。善於觀察兒童,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曾獲桃園兒童文學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著有採訪文集《名人檔案》、小說《一直愛妳》、少兒小說《遇見莫那.魯道》、《當豬頭同在一起》、《赤腳的日子》、《3號坑道的騙局》、《紅眼巨人》等,並以《奶奶們的比基尼》榮獲好書大家讀、中小學生讀物選介。
相關作者簡介
繪者:
姓名:Ila Tsou(享想)
2018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創作研究所。持續從事當代藝術創作並不定期舉辦展覽。自懂得拿筆之際便沒有離開過畫畫這件事,喜歡繪本、電影、閱讀、赤腳在自然裡踩踏。關心內在細膩的感受,生命歷程的總和即是創作養分。近期參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廖添丁落南lāng年舍歌》繪本繪製,也曾與心靈工坊出版社合作,為小說《麥提國王執政記》、《麥提國王執在無人島》繪製全書插圖。
Behance|Ila Tsou
www.behance.net/rhrhrhhhb664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深如墨色的黑糖,焦香中的微苦
一只古老的五斗櫃、三張黑糖食譜、三個少女苦甜參半的生活滋味
在歷史中刻畫出台灣少女視角的青少年小說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得主、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作者彭素華最新作品
=本書特點=
少女X歷史:作者刻意在向來都是「他的故事」的歷史(history)中,加入了女性視角,為「台灣的少女們」留下時代的剪影。
食物X歷史:本書以「日治二林蔗農事件」、「嘉義南靖糖廠事件」為故事背景,看見作為甘蔗產物的黑糖,如何牽動了一代人的生活與命運。
語言X歷史:對話穿插了台文、日文、北京話、四川方言,以及印尼童話童謠,展現不同時期的台灣所留下的獨特聲響。
特別收錄──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五斗櫃」在書中的象徵意義?「插甘蔗給會社磅」是什麼樣的社會背景……從「閱讀素養」、「文學」、「歷史」三個面向探討本書核心議題。
書籍目錄
=本書目錄=
第一部 焦甜色的青春──黑糖薑汁
第二部 若是聽見她的歌──黑糖糕
第三部 阿祖的五斗櫃——黑糖珍珠鮮奶
推薦序/導讀/自序
=各界好評=
《黑糖的女兒》是一本深具感染力的小說,是臺灣歷史活生生的見證,是一首女性力量的讚歌。故事嘗起來有如黑糖般微焦微苦,亦不多掩飾現實的褐濁晦澀,但好在總伴隨著溫暖的回甘。你能在故事裡頭充分感受到現實的艱辛與無奈,卻也還是看得到處在動盪時代裡發出的希望之光。請嘗試代入自身進到小說裡與主角們一起共鳴五感,投入沉浸式的歷史體驗,帶領自己感同身受地理解臺灣的過去與那些看似嚴肅卻再也生活不過的社會議題。──《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吳宜蓉
甘蔗製糖過程中第一道產品—黑糖,釀出黑糖薑汁的辣甜,揉出黑糖糕的軟香,更調出黑糖鮮奶珍珠的濃郁。三種黑糖製品,道出了三段臺灣歷史中女性的故事︰日本殖民時代中阿蓮對時代的反抗,二二八事件中阿蓮之女秀枝被命運捉弄的無奈與隱忍,以及曾孫女白雅詩與新台灣之子沈亦潔真摯的友誼。歷史的洪流湮滅了盛「糖」的榮光,也讓我們遺忘「黑糖」高度精煉下微苦卻焦香的氣味,藉由此書中我們回顧蔗糖產業下農民的甘苦,也望見臺灣女性不向時代宿命低頭與屈服的堅毅。──再興小學研究教師廖淑霞
本書引人之處為既有二林蔗農、二二八等以男性視角為主的大歷史事件書寫,也能細細咀嚼一個個底層家族女性因此而生的破碎生活與情感經歷,那些操持家務與夫家生活的描寫依隨女性角色面對成長的心路歷程、探索自我內在等視野,從而在私密書寫框架中建立屬於母性的、永恆的時間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鐘尹萱
甜滋滋的甘蔗,熬成一鍋糖蜜,這氤氳撲鼻的香甜,原本應該是充滿了喜悅歡快,在這本書,卻串起了三個世代三位女人的堅毅的生命故事,書中常民生活的甘苦,說著簡單的家庭故事,卻可以讓我們一覽百年台灣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勇敢。──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傅宓慧
《黑糖的女兒》作者序
如果,你以歷史的角度來閱讀這本書,那並非我的本意;如果,你閱讀時看見某某政權的殘暴,或某某政權的貪腐,那也並非我要強調的,我只是想訴說:百年來,在歷史洪流裡,我們台灣少女們的故事。
那一日午後和數位好友相約在咖啡廳敘舊,席間一位學妹聊起她的創作論文,大約與「少女利用烘焙甜點來療癒生活壓力」有關,開啟了我對「糖」的興趣。
糖,是甜美的,可以刺激腦神經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快樂等情緒。但,在蒐集台灣糖的歷史資料時,卻發現這麼甜美、令人愉悅的食品,在台灣其實是殖民下的產物,充滿人民的被剝削與壓迫,所有的血淚辛酸竟換不到一口自由的享用。
柴米油鹽醬醋茶,尋常百姓開門七件事,但,裡面沒有糖!因為儘管我種甘蔗,我做糖,但「我的不是我的」。糖,在這片土地上,就是台灣的歷史縮影;然而,什麼是歷史?歷史(history)向來是他的故事,那麼「她」在哪裡?而年少的「她」又在哪裡?
少女,本該是人生如糖的甜美時期,不是嗎?
但是,當我想像著在糖的歷史裡,少女可能的境遇時,於是糖又不是糖,而是帶著焦黑微苦的黑糖,更是「我的糖不是我的糖」。我相信,阿蓮與秀枝雖是虛構,但必然真實存在於那個困頓、被壓迫的年代。至於亦潔,我刻意安排她為新台灣之女,象徵台灣的製糖產業已經轉型,在後殖民時代的少女們是不是該轉身變成保護弱勢的支柱?
至於五斗櫃也是我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浮出腦海的物件。想起小時候家裡的五斗櫃,總在每次開開關關中,掉落了一些物品在櫃子的底層,有一天我拉開底層抽屜,才發現裡面遺落了這麼多物品,有的是爸媽故意藏匿,也有的是早被遺忘。撈出這些東西後,我竟著迷似地忘記自己原先要找的,逕自坐在地板上細數這些東西:它們的曾經。
有了自己的家後,雖然沒有購買,卻堅持在訂製的櫃子底層加裝一個夾層,我並沒有要藏什麼,也不覺得會比保險箱來的保險,但我下意識裡就是堅持,也許就是為了現在浮出腦海。
最後,在此我要悼念我的父親。
一年前,就是這個時節,父親住院。在狹窄病床旁的小小桌子上,趁著幫他翻身拍痰的空檔,修改完這本作品,而今書要出版了,他卻已不在人間。父親生於烽火連天的年代,一生顛沛,卻展現無比的韌性,在軍中面對權力脅迫與是非扭曲的情況時,依然秉持公平正義,後因被冷凍而毅然提早退役。是以,謹以此書獻給父親,告慰他在天之靈。
=內文試閱=
黑糖又稱為紅糖,是甘蔗製糖過程中第一道產品,
沒有經過高度精煉,帶有些微焦香,微苦;
雖然雜質較多,但保存了天然的營養成分,利於吸收,
其含多酚類物質且含鐵元素,顏色深,近似黑色,
故被稱為黑糖。
阿蓮躺在床上,雙手抱著肚子,膝蓋幾乎頂在胸口,臉色鐵青,五官擠在一起,嘴裡不斷發出「唉喲!唉喲!」的呻吟。
阿蓮的爸爸──阿通,和同是蔗農的阿義、阿順從外面走進廳堂,他們邊走邊情緒激動地說話。廳堂裡,阿蓮的弟弟明財和明雄,正趴在地上玩弄剛捉來的蚱蜢。阿通踢了一下明財的屁股:「去外面玩,大人有事情要講!」
明財揉揉屁股,嘟著嘴,正要走出門,忽然想起什麼,回頭說:「阿爸!阿母講,阿姐肚子又痛了!問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帶她去先生(醫生)那拆藥仔(抓藥) ?」
「阿姐怎麼每個月都吃壞肚子?」明雄邊說邊用力一吸,把掛在唇上的兩條黃色鼻涕吸回鼻子。
「我哪知道啊!」明財漫不經心地回答,眼睛盯著手中少了一條腿的蚱蜢。
「囝仔人(小孩子)黑白講什麼!出去啦!」阿通作勢要打明雄的腦袋,明雄趕緊抱著頭竄出門,嘴裡碎碎念著:「我哪有黑白講,她就真的常常肚子痛啊!」
阿通收回拳頭,皺著眉頭抱怨:「窮到快被鬼抓走了,哪有錢去拆藥仔?」
這時,房間傳來「吪吪吪!」一連串嘔吐,接著是大口喘氣夾雜呻吟的聲音。
「你們阿蓮喔?怎麼吐成這樣,」阿順用手指指房間:「破病(生病)喔?」
「沒啦!就查某囝仔(女孩子)轉大人的事啦!」阿通嘆一口氣:「說不定忍一陣子就會好,要不聽人家講:嫁人後就不會痛了!」
「不是才十三十四歲嗎?現在嫁人還太早啦!再說阿蓮聰明懂事,她竟然三不五時去找庄仔頭的昌寶伯學習,還靠著明財的課本,就學會了一些漢文和日文,你們家很多事都靠她發落,就連我們厝邊隔壁(左鄰右舍)都需要她幫忙讀信寫信!現在阿通嫂又大神大命(懷孕),沒有她是不行啊!」阿順說。
「十四了啦!唉,豬不肥,肥到狗,查某囝仔再聰明也是別人的!有什麼用!」阿通說。
一旁的阿義焦躁地拿斗笠當扇子,不斷搧著臉頰。其實不過是四月天,氣溫不算高,但阿義卻滿臉脹紅,青筋浮露。他顯然不想再聊阿通家女人的事,憋得受不了,直接切入之前的話題:「我剛剛跟你們講的,林會長要來我們二林 演講的事,你們到底要不要參加啦?」
「會長?哪一個會長?」阿順拉過椅條坐在桌邊。
「齁,我在講,你們都沒在聽ㄟ!」阿義順勢坐在椅條的另一端:「你們什麼都不懂,就只會種甘蔗。甘蔗種得再好有什麼用,還不是都被『會社』 黑去,可憐我們流血流汗賺不到幾圓錢,人家講:第一憨(笨),吃菸吹風;第二憨:吃檳榔吐紅;第三憨:插甘蔗給會社磅(秤),講的就是我們啦!」阿義罵了一句髒話,「呸!」一口痰飛吐在地上,繼續說:「日本人欺負我們台灣人,他們有槍有刀,我沒話講;沒想到連台灣人也欺負我們台灣人。我家查某(指妻子)的後頭厝(娘家),明糖 給他們的甘蔗價錢是每一千斤5.9圓,這樣一年下來都沒賺到多少了,我們這裡的林糖 卻只給4.7圓。林糖ㄟ,頭家(老闆)是台灣人,竟然買我們的甘蔗,價格壓得比別人低,還強迫我們買他們的肥料、他們叫來的剉蔗工也是我們付的錢,工資都比別的地方高,這到底是怎麼了?」說到氣憤處,阿義擂緊拳頭往桌子使勁敲下,桌上的杯子應聲跳起,差點傾倒,他越說臉越紅,雙眼幾乎爆出眼眶:「一隻牛剝好幾層皮,這樣我們二林蔗農還活得下去嗎?」
一則新女性誕生於舊女性的啟示──讀《黑糖的女兒》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雅淳
素華傳訊告知完成了一本少女成長小說,囑我為序。向來對素華的作品極富信心,即使尚未知悉內容,仍一口允諾。待收到書稿後,因其語言的鮮活生動、場景的寫實逼真,以及情節的緊湊推展,遂一口氣隨著書中三位少女的經歷,穿越一趟臺灣百餘年來的女性生命史。
閱畢,除了欣見素華本書延續她作品中蘊含的性別意識與女性關懷。更驚嘆的是,此次的書寫她拉開文本景深,擴大敘述幅度,將三位少女角色置身於臺灣歷史的重要事件中,並來到現代的校園場景。作品緊扣時代主旋律,面向時代洪流、書寫不同世代間女孩的奮鬥篇章。敘事方式上,她以人物感官視角與認知視角的和諧交融,引導讀者探究階級、性別和種族的人權議題,展現創作者的社會關懷。因此,僅數萬字的《黑糖的女兒》同時承載了故事性、歷史性與思辨性的文學厚度,令人佩服。
書中的敘述結構以歷時性的三段式結構,定位在日本殖民的大正十四年(1925)、國民政府接受後的民國三十六年(1947),以及民國111年(2021)三個時間座標。再極具巧思的以臺灣庶民的養生食材黑糖作為象徵,分別以「黑糖薑汁」、「黑糖糕」,以及具有現代感的「黑糖珍珠奶茶」為不同時代的章節命名,並貫穿在三大段的情節敘事中。以象徵滋養的食物串起數位女性在時代洪流中,各自面對的處境與挑戰,以及在其中展現的勇氣與韌性。
臺灣社會歷經殖民、再殖民與後殖民的歷史發展,如同一個具有多個切入點和突破點的座標圖,任何一個時間點都可視為一個歷史引爆點。每一位作者的重新閱讀及書寫,都可能再一次顯現並引導讀者發掘「始料╱史料未及」的時間縱深和可能性。在我看來,素華在本書的嘗試與選取的時間座標亦是如此:
第一章她透過少女阿蓮的視角,見證發生在大正十四年的「二林蔗農事件」,讓兒少讀者跟著阿蓮的家人經歷這場臺灣日據時期的農民運動,理解勞資衝突背後的百姓辛酸。第二章則以阿蓮的長女秀枝的視角,親歷影響臺灣歷史甚巨的二二八事件。並讓秀枝的男友受到1947年3月7月「南靖糖廠事件」的牽連,成為秀枝生命中的印記。該段情節從側面敘寫二二八事件如何成為臺灣人民的集體陰影。值得一提的是,阿蓮和秀枝母女皆是「產婆」。日本殖民時期,識字並接受產婆培訓的女性,不僅擁有家庭副業,也是令人稱羨的職業婦女。根據中研院臺灣女性史研究學者游鑑明的調查,1930年代,產婆這一行業的人數曾經超過女教員,並普及全島。 素華對兩代女性角色的職業設定,除了貼近史實,也塑造兩位主角展現臺灣早期女性就業的職場能力。
第三個時間座標,素華並未刻意挑選某個歷史事件,但卻在尋常的校園場景中,刻劃臺灣社會弱勢家庭的兒少處境。素華將她多年來在兒少教學現場所觀察到的童年圖像,投射在環繞於沈亦潔、白雅詩(秀枝的曾孫女)、郭臻珠所組成的「黑糖•鮮奶•珍珠」少女組合,以及作為對照組「三賤客」的頑童形象塑造上。並透過少女亦潔的處境(外配子女的膚色形貌、家暴兒、單親家庭、經濟貧困等),表達她對種族議題及邊緣兒童的真切關懷。書末,原本自卑怯懦的亦潔在期末同樂會時,勇敢抗議取笑她膚色的不雅綽號「黑碳」,並自我命名「黑糖」。接著,她和好友拿起麥克風,大聲高歌《逆風飛翔》。此段敘寫可視為女孩找回自己的主體性與發聲權的象徵。
儘管本書的故事橫跨日據、戰後到現代,但並非嚴格定義上的歷史小說。然而前二章分別以真實事件為時空背景,顯見素華欲以細膩入微、真切可感的故事情節,引導兒少讀者透過文學的欣賞瞭解歷史,並對歷史進行反思,從中探索「過去」所埋藏或遺忘的意義。書中大量的註解,提供史實、民俗、諺語等的詮釋,可作為理解臺灣文化的小視窗。讓讀者被故事的曲折起伏吸引之外,亦得到某種知識上和美學上的閱讀快感,也因此更貼近認識和思考臺灣百年來的歷史。
同時,素華亦透過本書揭示出在不同的時代社會與體制結構中,卻始終存在的不平等,不論是殖民與被殖民者、統制與被統制者,或父權、性別以及種族的歧視與壓迫。她將主題性與文學性完美融合,用「大書寫」與「小敘事」合奏的技法講述臺灣歷史事件與平凡人物的故事。作品直視歷史文化的陰影,卻仍保有兒少文學的向光性,再次開拓個人的創作疆域。正如《與狼同奔的女人》作者所言:
藝術的創造不單是為個我的目的;它不僅創造了一個人的自我了解,也是我們的後繼者可依賴的地圖。
相信兒少讀者沉浸於《黑糖的女兒》的閱讀中,將感受到一種對個人主體性的召喚,也找到一份可依賴的成長地圖。並且如書中那架歷經數代,作為女性美好傳承象徵的嫁妝五斗櫃,我們也將在祖母們的「掛櫃」中找到古老神祕的藥單或食譜,並在其中獲得一則新女性誕生於舊女性的啟示。
特別收錄──讀書會討論題目
文╱戀風草青少年書房 店長 邱慕泥
一、閱讀素養面向
1、P6「罔么」、「罔市」、「招弟」是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女生的名字,你知道這樣名字的意思嗎?這樣的取名字,代表了當時台灣社會有怎麼的思維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維呢?
2、P40、阿蓮說明白了阿公說的「阿爸是座山」。這句話在這個故事具有什麼意義呢?請說看看。
3、這個故事裡,有一個五斗櫃貫穿了三部故事。這個五斗櫃是怎麼傳的?具有怎樣的意涵呢?
4、故事的第二部,阿蓮擔任了兩次產婆,第一次是貿易局長的夫人,第二次是小澎湖阿忠的老婆,作者為什麼要描寫兩次的接生呢?兩次的給阿蓮的報酬有明顯的差異,為什麼會有這種的差異呢?如果阿蓮知道阿忠很窮,為什麼還要收他贈送的雞蛋呢?
5、在貿易局長家,秀枝發現了這裡的櫻花都被砍掉,而改種梅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呢?
6、P92,郭臻珠說「:她是皮膚黑,但有人是心黑;她是心白,但有人是腦袋白。」這句話,你覺得他想表達什麼呢?
7、P98.「為什麼說:長得這麼黑,一點都不像台灣人。」你覺得應該要長得什麼模樣才是台灣人?
8、P105、為什麼說:「指尖是她的避風港」呢?沈亦潔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你有發現嗎?
二、文學面向
1、這個故事是三個故事所組成,在目次上,第一部用「O月上中下旬」的標注,第二部,則採用國曆加上農曆,第三部則使用「轉學第O天」的寫法。這樣標注法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作者想從目次上表達什麼意涵呢?
2、這個故事如實呈現了當時的語言,例如台語、日語、北京話,印尼話等,而不是以往青少年文學多半會自動翻譯成小讀者可以讀懂得國語。試著想一想,作者這麼處理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呢?
3、為什麼「黑糖薑汁」與「黑糖糕」的食譜會藏在五斗櫃的最底層呢?具有怎樣的意涵?
4、在第一部裡,作者使用了很多的「台語俗諺」,作者為什麼要以這種寫法呈現呢?請你說出印象最深刻的三個,試著唸唸看,並說看看其中的意義。
5、P91,Timun Mas(金黃瓜的故事)給亦潔怎樣的啟示?
6、P94,亦潔第一天認識的同學:鮮奶和臻珠,有什麼暗諭呢?
7、在這個故事裡,分成三部,每一部都有一首歌。第一部「甘蔗歌」,第二部「望你早歸」,第三部「逆風飛翔」,這些歌分別在第幾頁出現?又是在什麼場合出現的?又隱含著怎樣的意涵?
三、歷史面向
1、在第一部裡,是講日治時代彰化二林蔗農的故事。也提到「插甘蔗給會社磅」的話,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嗎?透過你熟悉的工具,找一找這個事件來龍去脈以及影響。
2、「大正十四年」是哪一國的紀年呢?如果要換成民國,是民國幾年?如果換成西元,又是西元幾年呢?距離現在多少年?
3、在當時偷採「自己種植的甘蔗」是犯法的,私自煮糖,更會被警察逮捕,被捉去關與罰錢。你覺得這樣合法合理嗎?請找一些證據或理論來支撐你的主張。
4、第一部故事裡,媽媽罔么是一個「小腳新娘」,也就是「纏足女人」。「纏足」是一個怎樣的時代背景故事呢?為什麼女人要纏足男人需要纏足嗎?台灣到了什麼時候才沒有纏足女人出現呢?
5、「價錢不講好,不許挫甘蔗」是蔗農在對抗政府時所喊的口號。為什麼喊這樣的口號?在其背後隱藏的什麼意思?
6、「政府雖然換人,可是妳以為要吃糖就可以隨便吃嗎?」政府換人,是怎麼換的?為什麼新政府,也不可以任意吃糖呢?
7、台灣光復,執政的是國民政府,有所謂的「阿山仔」、「半山仔」,為什麼有這些人?這些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如何?為什麼社會地位會有這樣差別?
8、日治末期,日本逼迫台灣人改信日本神道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措施呢?效果如何呢?你覺得政府有權利要求人民信奉怎麼的宗教信仰嗎?
9、「專辦外籍新娘,20萬包娶」。亦潔是所謂的「外籍新娘」(外籍配偶)所生的小孩,台灣為什麼有外籍新娘呢?你知道這個歷史背景嗎?
10、「她又沒付錢!沒付錢有的吃就不錯了。」這句話是什麼歷史背景呢?到底有沒有付錢?真的沒付錢嗎?還是有人幫她付嗎?為什麼有人為幫她付錢?這是基於怎樣的理由呢?
文章試閱
阿蓮躺在床上,雙手抱著肚子,膝蓋幾乎頂在胸口,臉色鐵青,五官擠在一起,嘴裡不斷發出「哎喲!哎喲!」的呻吟。
阿蓮的爸爸──阿通,和同是蔗農的阿義、阿順從外面走進廳堂,他們邊走邊情緒激動的說話。廳堂裡,阿蓮的弟弟明財和明雄,正趴在地上玩弄剛捉來的蚱蜢。
阿通踢了一下明財的屁股,「去外面玩,大人有事情要講!」
明財揉揉屁股,嘟著嘴,正要走出門,忽然想起什麼,回頭說:「阿爸!阿母講,阿姊肚子又痛了!問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帶她去先生(醫生)那拆藥仔(抓藥)?」
「阿姊怎麼每個月都吃壞肚子?」明雄邊說邊用力一吸,把掛在脣上的兩條黃色鼻涕吸回鼻子。
「我哪知道啊!」明財漫不經心的回答,眼睛盯著手中少了一條腿的蚱蜢。
「囡仔人(小孩子)黑白講什麼!出去啦!」阿通作勢要打明雄的腦袋,明雄趕緊抱著頭竄出門,嘴裡還在碎碎念,「我哪有黑白講,她就真的常常肚子痛啊!」
阿通收回拳頭,皺著眉頭抱怨,「窮到快被鬼抓走了,哪有錢去拆藥仔?」
這時,房間傳來「嘔──!」一連串嘔吐,接著是大口喘氣夾雜呻吟的聲音。
「你們阿蓮喔?怎麼吐成這樣,」阿順用手指指房間,「破病(生病)喔?」
「沒啦!就查某囡仔(女孩子)轉大人的代誌啦!」阿通嘆一口氣,「說不定忍一陣子就會好,要不聽人家講,嫁人後就不會痛了!」
「不是才十三、十四歲嗎?現在嫁人還太早啦!再說阿蓮聰明懂事,三不五時去找庄仔頭的昌寶伯學習,還靠著明財的課本就學會一些漢文和日文,你們家很多事都靠她發落,就連我們厝邊隔壁(左鄰右舍)都需要她幫忙讀信寫信,現在阿通嫂又大神大命(懷孕),沒有她是不行啊!」阿順說。
「十四了啦!唉,豬不肥,肥到狗,查某囡仔再聰明也是別人的,有什麼用!」阿通說。
一旁的阿義焦躁的拿斗笠當扇子,不斷搧著臉頰。其實現在不過是四月天,氣溫不算高,阿義卻滿臉脹紅,青筋浮露,顯然不想再聊阿通家女人的事,憋得受不了,直接切入之前的話題。
「我剛剛講的,林會長要來我們二林演講的事,你們到底要不要參加啦?」
「會長?哪一個會長?」阿順拉過椅條坐在桌邊。
「嘿,我在講,你們都沒在聽欸!」阿義順勢坐到椅條的另一端。「你們什麼都不懂,就只會種甘蔗。甘蔗種得再好又有什麼用,還不是都被『會社』黑去,可憐我們流血流汗賺不到幾圓錢,人家講:第一戇,吃菸吹風。第二戇:吃檳榔吐紅。第三戇:插甘蔗給會社磅。講的就是我們啦!」阿義罵了一句髒話,「呸!」一口痰飛吐在地上,繼續說:「日本人欺負我們臺灣人,他們有槍有刀,我沒話講;沒想到連臺灣人也欺負我們臺灣人。我家查某(妻子)的後頭厝(娘家),明糖給他們的甘蔗價錢是每一千斤五塊九,這樣一年下來都沒賺到多少了,我們這裡的林糖卻只給四塊七。林糖欸,頭家(老闆)是臺灣人,竟然買我們的甘蔗價格壓得比別人低,還強迫我們買他們的肥料,他們叫來的剉蔗工也是我們付的錢,工資都比別的地方高,這到底是怎麼了?」
說到氣憤處,阿義握緊拳頭往桌子使勁敲下,桌上的杯子應聲跳起,差點傾倒,他愈說臉愈紅,雙眼幾乎爆出眼眶。「一隻牛剝好幾層皮,這樣我們二林蔗農還活得下去嗎?」